歌德简介及作品集
1、歌德作家介绍
(1)、这段谈话发生在歌德去世前不久,他刚刚在几周前完成了对《浮士德·二》的最后修订,并且把誊抄稿封存起来。为照顾客人,谈话是用法语进行的。在歌德毕生作品中,没有哪部比《浮士德》更符合这段表述。
(2)、歌德除了在文学上具有非常高的造诣之外,还在自然科学上拥有不俗的成就,他从事研究的有动植物形态学、解剖学、颜色学、光学、矿物学、地质学等,并在个别领域里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就,如他在1784年发现了人的颚间骨。虽然法国科学家魏克—达苏对此的发现比歌德早四年,但歌德是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独自完成这一发现的。
(3)、那些诗词深深地吸引了我,我曾经摘抄了满满的一本子,好认真哦。
(4)、张爱玲的小说全是市井小民的生活,看似写爱情,又没有荡气回肠,生死相许的真爱,只能算男女之间的调情,试探,情欲与纠缠吧。
(5)、神父与皇帝的对话,以警告和训导开始。如上文所述,本场原有一个浮士德受封的过场,手稿显示,就在选侯退场与神父发话之间。省去后,要根据上下文方可知晓,神父对皇帝的指责在于,皇帝不仅曾于加冕之日,特赦了一位术士(浮士德),而且封给这位“臭名昭著”的人以疆土;在与逆帝作战时,皇帝与撒旦结盟、听从魔鬼(梅菲斯特)指挥。作为对罪过的补赎,皇帝当向教会“捐赠”平叛后获得的采邑(影射维也纳会议上,教会诸侯要求归还帝国侵占的土地和财产)并在上建立“礼神之所”——教堂。此类君主建立的教堂(Stiftskirche)是欧洲教堂中重要的一类。歌德在此不失时机,借神职之口,详细描述了教堂建造过程,以及伴随这一过程信众的喜悦和“热切”期盼。(11007-11016)
(6)、也正是如此,回顾西方的现代性,可能对正在大力发展现代化的中国更具有重要意义。《瞎看一气》下一期将会聚焦本书的第一章,跟作者一同去结构歌德的浮士德,去体验浮士德博士身上所折射出来的现代性光辉。
(7)、十年后,在拉齐维乌侯爵和布吕尔伯爵领导下,开始在柏林宫廷以独角戏形式上演部分场景。直至1828年,《浮士德》才在巴黎举行了首演,用的是施塔普法尔的法译本做脚本。之后,1829年,在科灵尔曼领导下,在布伦瑞克进行了《浮士德·一》的德语版首演,当然之前对原剧本进行了严格删减和“监查”。《浮士德·二》则是在作品出版后22年才得以首演:1854年在汉堡,经过达·冯塞卡的改编。又过了22年,1876年,狄夫里昂首次在魏玛上演了第一和第二部。
(8)、对此,在一次魏玛计划上演《浮士德·一》、歌德要亲自把剧本改编为独角戏时,他曾经说:“这与演出要求差别很大,需要牺牲很多东西,要以其他方式代替,实在又提不起情绪。”(1815年5月1日,致信布吕尔)无论如何,《浮士德》剧很晚才被搬上舞台。1809年1月13日的上演算是开端,那次是以当时流行的中国皮影戏形式,也就是借助剪影,在魏玛剧院上演了几个场景。据当时在场的阿贝肯称:“那场面十分滑稽,格雷琴、瓦伦汀、浮士德和梅菲斯特都是用黑纸剪出的指头大的小人儿,在歌德面前晃来晃去。歌德则安静地观看。第二天他对席勒的夫人说,‘他感觉自己死了一百年了’。”
(9)、从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视角来看,这里的赎罪与捐赠模式甚为荒谬,却在欧洲宗教和政治实践中延续了千年之久。因神圣罗马帝国就其成立之初,就是政治和宗教统一体汇聚在一起的“全体基督徒更高的统一体”,(37)皇帝作为“基督教世界的首脑”、“基督教会的保卫者和赞助者”、“信徒们的世俗领袖”有义务向教会捐赠土地和什物,修建教堂和圣所。这秉承了查理大帝以来欧洲教会与君主关系的传统。剧中皇帝的顺从态度,表明这种格局曾是一种常态。面对神职大段的教训和要求,皇帝的应答谦卑而简短,仅在一至三个诗行之间,基本只有认罪和允诺。皇帝对自己听任魔鬼助战的“严重过失”供认不讳,为此“深感震惊”,允许大主教自行划定献地的边界(11003-04);他期待宏伟的教堂传布“虔诚的意识”,赞美天主,并赎清自己的罪过(10017-18);愿意“欣喜地”签署交与教会的正式文契(10021-22)。歌德虽也以夸张的修辞表现出反讽,然而在帝国解体若干年后,去追加批判作古的制度,显然并非其主旨。相反,他自始至终不惜笔墨,呈现细节,描述过程,实际上相当客观地记录了帝国建制中的俗圣格局。
(10)、(1)vonGoethe,J.W.(2012).FaustIundII.BeltzVerlag.
(11)、当然并非诸如此类不能在舞台上呈现的个别场景,决定了《浮士德》同时是一部阅读剧,而是更重要的是,整部戏剧需要人们启动思考,“用心”去领会。按照作者自己所讲明的意图,读者需要自己去补充完整,去“衔接前后关联”;为理解整部作品,人们必须认识到前后的呼应,把作品当作一部“前后相互映照的整体”来读;同时还要加入读者自己的处世和人生经验,甚至需要读者“敢于超越自己”。
(12)、 文化的核心本来就是最有普遍性的、人的生命的脉博的跳动。所以,正好似人在高兴时发出的高音,在人们胸中张开的弦上跃动,奏出共鸣音,文化作为人类必要的活动,当然会越过一切隔阂,寻找某些人的心的共呜。
(13)、 “历史的人”,按我对这个词的理解并按所有大史学家对它的看法,乃是一种正以全力向着自我完成前进的文化的人。在此之前,在此之后,人是没有历史的。
(14)、刚刚过去的2015年,第41届“哥德杯”参赛球员近4万人,球员满意度99%。在盛大的全球青少年足球狂欢之后,人们开始冷静思考:是什么让众多青少年爱上“哥德杯”?显然,从参赛球员童真的笑脸、激情的投入、友好的交流、团队的呐喊、文化的展示等各个角度和瞬间,都能找到答案。
(15)、 一种文化的每个青春期事实上就是一种新的城市类型和市民精神的青春时期。
(16)、(9)1793年3月-7月受法国大革命影响,在美因茨选帝侯主教区的莱茵河左岸成立美因茨共和国,是德意志土地上第一个建立在资产阶级-民主原则上的政体,受法国军队保护,首府在法军占领的美因茨城。FranzDumont:DieMainzerRepublik1792/StudienzurRevolutionierunginRheinhessenundderPfalz.erweiterteAuflage,Alzey19S.1,
(17)、维特是一个性格率真、感情细腻丰富、才思敏捷、爱憎分明的青年形象。他热爱优美壮丽的大自然,崇尚纯真的人性,同时才华横溢,追求个性解放和情感的自由。但维特作为一个“第三者”的形象却与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他厌恶虚荣无聊的小市民、矫揉造作的贵族和保守迂腐的官场,尽管面对无处不在的排斥、指责和打击,以致时时在感情的痛苦和心灵的矛盾中挣扎,他仍义无反顾地反抗世俗和传统,追求纯真的爱情。
(18)、 1805年席勒逝世,对歌德是个沉重的打击,他失去了“自己生命的一半”。席勒不仅是歌德的亲密朋友,而且也是他创作的合作伙伴;失去席勒,歌德就在思想上和创作中陷入孤独状态。
(19)、插图:EugèneErnestHillemacher
(20)、莫言的东西就到了聚光灯下了,有种说法,莫言的东西少儿不宜,或者说成年人才看得懂。莫言获奖以后,才真莫言了,沉默了。是国人文人相轻?嫉妒他?那倒未必。
2、歌德最出名的作品
(1)、每个民族中,文化表现出大小不一的价值,并且有种种样样原则。
(2)、写浮士德和小市民出身的玛甘泪相爱,遭到封建和宗教势力压制,他们的私生子被溺死,玛甘泪被投入监狱,判处死刑。浮士德的生活悲剧表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现世人生享乐的幸福观与中世纪禁欲主义的对立,反映了他们的人生追求。
(3)、罗贯中,学贯中。明朝初年小说家,代表作(三国演义)。是我国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
(4)、人的文化生活是一种世代相承愈积愈厚的历史联系:谁要想参加到这个联系中去通力协作,就必须对它的发展有所了解。
(5)、〔德〕文德尔班:《当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选辑》
(6)、一研究他,就会认识到莎士比亚已把全部人性的各种倾向,无论在高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描写得竭尽无余了,后来的人就无事可做了。只要心悦诚服地认识到已经有一个深不可测、高不可攀的优异作家在那里,谁还有勇气提笔呢!五十年前,我在我亲爱的德国的处境当然要好一点。我可以很快就把德国原有的作品读完,它们够不上使我长久钦佩乃至注意。我很早就抛开德国文学及其研究,转到生活和创作上去了。这样,我就在我的自然发展途程上一步一步地迈进,逐渐把自己培养到能从事创作。我在创作方面一个时期接着一个时期都获得成功在我生平每一发展阶段或时期,我所悬的最高理想从来不超过我当时的力所能及。
(7)、当然,歌德对《浮士德》的舞台设计,并未局限于当时的舞台技术条件。并且,即便魏玛舞台捉襟见肘,满足不了他对演出的设想,他对实现上演所面临的问题也从未置之不理。比如,对于假面舞会一场,他甚至表示过要牵一头活的大象上场;又如对于爱琴海的岩石海湾一场中的海上节日,他想到的是西班牙巴洛克戏剧中露天的水上剧场,并且想在魏玛如法炮制;对于“海伦”一幕他说,“够语文学家忙的”,然而当爱克曼说道,台词“对读者提出了很高要求”时,歌德回答说,其实“一切都是感性的,若能在舞台上表演,人人便可尽收眼底。我别无所求。只要大多数观众高兴看到演出,懂行的能领悟到更高的意义”(1827年1月29日)。
(8)、歌德称整部作品为一部“悲剧”,这其中包括天堂序剧和山涧一场。然而单是这一形而上的框架,无论人们如何理解,它都消除了剧作的“不可和解性”。若论在框架中发生的一切,虽然进取–迷茫的浮士德一次次失败,他在尘世游历的每一个驿站都导致灾难,但因此框架它们便绝非“纯–悲剧–事件”。人们习惯于把《浮士德》分解为诸如“学者悲剧”“格雷琴悲剧”“海伦悲剧”,或者如汉堡版将之分为“思想者悲剧、爱情悲剧、艺术家悲剧和统治者悲剧”,要知“真正的悲剧”并非如此由“个别悲剧”组成。
(9)、(JosephBenediktAntonMichaelAdam;1741–1790)
(10)、《少年维特的烦恼》是德国作家歌德创作的中篇小说。该书于1774年秋天在莱比锡书籍展览会上面世,并在那里成了畅销书。小说描写进步青年对当时鄙陋的德国社会的体验和感受,表现了作者对封建道德等级观念的反应以及对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少年维特爱上了一个名叫绿蒂的姑娘,而姑娘已同别人订婚。
(11)、维特回到城市,在公使馆当了办事员。他尽可能使自己适应这份工作,然而官僚习气十足的上司对他的工作吹毛求疵,处处刁难他,他的同事们也戒备提防,唯恐别人超过自己,这一切都使他产生许多苦恼。正当他深感百无聊赖时,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一位令人敬重的C伯爵。C伯爵谦逊老实,博学多才,对维特也很友善和信任,给维特带来一丝安慰。
(12)、而现代性就是全世界的男女们都共享着的一种重要的经验——一种关于时间和空间、自我和他人、生活的各种可能和危险的经验。
(13)、《浮士德》是德国作家歌德创作的一部长达12111行的诗剧,第一部出版于1808年,共二十五场,不分幕。第二部共二十七场,分五幕。
(14)、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著有(李太白全集)。
(15)、第41届“哥德杯”,沈阳市体校足球队与巴西、挪威、瑞典、德国等国家的球队进行了较量,还与巴西一家俱乐部队进行了一场热身赛。“比赛成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此次瑞典之行让球员和教练开阔了眼界。”闻志平说,“发展足球,我们不能闭门造车,而是要‘走出去’,在更高端的平台历练自己。”
(16)、我对《维特》出版后所引起的巨大影响是否真正由于那个时代,提出了疑问。我说:
(17)、(2)vonGoethe,J.W.(2013).浮士德(译文名著精选)(ChineseEdition)(ChunqiQian,Trans.;1sted.).上海译文出版社.
(18)、还有一类解释,同样出于为民族政治服务的目的,对浮士德进行了工具化处理。这种解释承认浮士德进取中的迷茫,也承认他的过失和罪过,然而却把这一切解释为对“悲剧性”之伟大的证明:错误和迷茫是伴随客观的、人道的进步出现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历史进程赋予了其正当性,无论是凶手还是牺牲者,都不得不接受这些代价。
(19)、《浮士德》吸纳了丰富的诗歌形式,同时也吸纳了丰富的戏剧形式。歌德把自己创作的多部戏剧称为悲苦剧,单单把《浮士德》称为悲剧。还在1797年歌德重拾《浮士德》创作之际,他就表达过自己的疑虑,他担心“写一部真正的悲剧”,“这一尝试或许会毁了”他自己(1797年12月9日,致席勒)。继而在《浮士德》即将杀青时,他再次进一步表示:“我天生不是悲剧作家,因我天性随和;纯悲剧事件不会让我感兴趣,因它本质上必是不能和解的,而在这样一个平庸至极的世界,我觉得不和解简直是荒唐的。”(1831年10月31日,致采尔特)
(20)、 人生来本是一个蛮物,唯有文化才使他高于禽兽。
3、歌德生平介绍简介
(1)、 而提到德国作家,大家肯定首先会想到德国大文豪——歌德。
(2)、关于《浮士德》的解读和注释,已有160余年历史,在此期间,有很多研究一度追随过时的问题意识,制造了不少学术包袱,本注释版力图卸掉这些包袱;还有很多研究是对作品的误解和曲解,本注释版或对之加以清除,或对之进行重新审视。此外还有某些部分,则完全出于习惯,或出于无知,至今无人注疏。这尤其涉及作品与时代史、自然科学、神学和文化史的关联,而恰恰是这部分内容,使《浮士德》成为一部恢宏的尘世之诗。
(3)、最后引用一段作者在前言中的动情叙述,作为本篇的结尾——
(4)、而在“未来主义”的另一端,一群人旗帜鲜明地反对着现代生活。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的核心思想就是,整个“现代经济秩序的庞大宇宙”被视为“一个铁笼”。韦伯对民众缺乏信任,对统治阶级更缺乏信任。他的立场是一种不断采取防御姿态的自由主义。
(5)、《浮士德(Faust)》是德国作家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创作的一部长达12111行的诗剧,第一部出版于1808年,共二十五场,不分幕。第二部共二十七场,分五幕。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道路。
(6)、儒家学派代表人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我国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曾经著作:“春秋”、“论语”。主张仁学、中庸、礼仪、道德等思想。他的思想和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至今仍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当今世界,许多国家成立了孔子学院,宣传孔子的儒家文化思想。
(7)、“我猜想那是指绿蒂既不告诉阿尔博特,也没有向他说明自己心里的疑惧,就把手枪送交维特那一段话。你固然费大力替这种缄默找出了动机,但是事关营救一个朋友生命的迫切需要,你所给的动机是站不住脚的。”歌德回答说:
(8)、主要写方鸿渐留学归国后,找工作,谈恋爱,结婚等一系列的平凡人生经历。
(9)、然而虽称之为悲剧,剧作并未排除“有许多按经典分类规则当算作喜剧的场景”,或可算作悲喜剧的场景。剧中不少地方表现为严肃与搞笑、令人震惊又令人惬意的混合风格,不仅如此,可以说《浮士德》是不同时代、不同文学中多种文体、准文体、文学式样、塑造方式、戏剧传统的集合。它留有木偶剧和流动剧团演出的痕迹,在天堂序剧中借鉴了大型宗教剧模式,在夜一场加入了中世纪复活节剧,在格雷琴剧中展示了当时代市民悲剧的特征,在“海伦”一幕中模拟了古希腊悲剧,重拾了酒神节的羊人剧,此外还有与巫魔滑稽剧、粗野闹剧、宗教剧、道德剧,与歌舞剧、假面联欢、假面游行、宫廷或酒神节庆典相对应的“文本形式”。
(10)、为了记录所谓的“维特热”,在韦茨拉尔,除了一本珍贵的第一版《少年维特的烦恼》外,被展示的还有它的戏仿作品、模仿作品、争鸣文献和多种语言的翻译本。
(11)、大众既没有自我,也没有本我,他们的灵魂没有了内在的紧张或活力:他们的观念、他们的需要、甚至他们的梦想,都不是他们自己的;他们内在的生活受到了彻底的管理,除了按照设计去产生社会系统能够予以满足的欲望之外别无他想。人们在他们的商品中认识自己;在他们的汽车、音响、住房、厨房设备中找到自己的灵魂。
(12)、第五章——在象征的深林中:关于纽约现代主义的笔记
(13)、如此政治修辞、仪式用语延续至本场结束。紧接着的分封场景,其间的应答,均呼应《黄金诏书》(以下简称《诏书》)的具体规定。皇帝首先表示,要为“家族、宫廷和帝国”,毫不迟疑地与四位选侯“结成联盟”。在封建制下,皇帝一般首先出于某个家族,如斯陶芬、霍亨索伦或哈布斯堡家族等等;同时为某个邦国的邦君,拥有自己的宫廷和领地;选帝侯制出现后,皇帝当选前是选侯中的一员,由加上自己在内的选侯票选出来,但仍拥有并主要活动在自己的宫廷和领地。在这个意义上,他要为家(族)事、(邦)国事、天下(帝国)事,与诸邦君结盟。这个“结盟”在封建采邑制中有其特定政治涵义:结成一个相互承担责任和义务的共同体,臣跟随君打仗、效忠于君,君对臣有保护义务。(23)
(14)、-DieLeidendesjungenWerthers-
(15)、即便政治苗头出现了彻底转向,威廉时代留下的解读模式,其基本特征仍旧挥之不去:从帝国时代爱国主义的长篇空论、一战的战地读物(1915年出版的《浮士德·一》,排在《德意志战地图书》第一卷),到对德意志英雄[浮士德]的纳粹化改写(1933年《穿棕色外衣的浮士德》),再到受政d左右的正统–社会主义解读。后者在几十年间决定了民主德国对《浮士德》意识形态化的解读,且在联邦德国和自由的西方学界赢得不少同道。
(16)、《浮士德》是歌德的毕生力作,前后经过了60年,它属于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巨著之奠定了歌德在文学上的崇高地位。
(17)、写浮士德到罗马帝国宫廷服务,企图有所作为,但以失败告终。政治悲剧反映了资产阶级对封建王朝的反抗及其妥协性、软弱性。
(18)、 1788年8月7日,席勒日后的妻子莎洛特和她的姐姐卡罗利内曾安排歌德与席勒会面,想为这两位大作家提供一个彼此接近的机会。但事与愿违,两人不仅没有彼此接近,反而增加了对对方的反感。
(19)、钱钟书是个大智慧的人,情商极高,幽默风趣。他和张爱玲一样,擅长用比喻。
(20)、与早年的讽刺和《诗与真》相比,《浮士德》对帝国的塑造更为客观、严肃。这表现在,它不仅告别了浅薄的讽刺,而且屏蔽了《诗与真》中繁荣的表象,径直与《黄金诏书》的条款对接。剧中所涉法律事实,一应出自作者专业的认识和把握。因早在少年时代,歌德便值加冕典礼之机,得到法兰克福市长、《黄金诏书》的注释者欧氏(Olenschlager)的面授。作为大家(其《黄金诏书释义》仍在刊用),欧氏提纲挈领,首先对少年歌德“清楚讲明这份历史文献的价值和尊严”,以致歌德在十几岁时,就饶有兴致地背下《诏书》的开篇,而且“时常有一种冲动,把其中的人物、场景表演出来”。(45)之后,根据魏玛图书馆记录,歌德曾于1811年创作《诗与真》、1831年创作《浮士德》第四幕时,两度借出欧氏的注释版,仔细核查具体条款和规定。而对于《诏书》精神如何付诸实践,或帝国法院如何执行帝国基本法,调解现实中邦国之间的争端、维护帝国和平,歌德则得益于其法学知识和法律实践。1772年歌德得到法学博士学位,作为候补官员,来到韦茨拉尔的帝国法院实习,世人皆知此时发生的“维特绯闻”(《少年维特的烦恼》,1774),却很少关注,该帝国法院是帝国最高司法机构,1495年成立于法兰克福,其间几度搬迁,1689年最后落户小城韦茨拉尔,并在此一直运行到1806年帝国解体。歌德实习时,选帝侯法仍在生效。(46)
4、歌德的个人资料
(1)、因这样的理解,显然忽视了作品中很多足以驳倒上述观点的反面表征,比如作品中有很多信号显示出不确定性,有很多指征表现出深度怀疑,此外还有大量对灾难的报告,对灭亡的预测,以及随处可见的有关末世将至的弦外之音——由此简直可以把《浮士德》称为一部末世之作。同时,这样的理解,也全然将悲剧概念的主要特征和必要保留条件置之不顾。《浮士德》接受史已充分证明,如此理解与某种入世的、追求完善的意识形态以及进步的意识形态密切相关。
(2)、《浮士德》是欧洲与世界文学史上最具价值和最富影响的作品之一。同《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一样被誉为“名著中的名著”,既是启蒙主义文学的压卷之作。
(3)、高速的旅行,在巴黎吃早餐,在伦敦喂鸽子;大规模的迁徙,生活在城市中,却安家在农村;上升的通道,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学习去改变生活的境况。这些在“中世纪”之前都是难以想象的,那时的社会,仿佛是一张铁幕,压在每个人身上,把每个人固定在他生长的地方,毫无变化的机会和发展的权力。
(4)、金庸小说语言浅显通俗,灵活生动。只寥寥数笔,便勾画出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郭靖、黄蓉、令狐冲、狗杂种、叮叮当当……
(5)、现代主义完了么?也许当前的思想家们为消解现代主义所付出的努力正证明了现代主义依然顽固的存在于我们身边,并无法被抹去的事实。
(6)、一切都已过去。无论给歌德的作品上了什么颜色,无论是黑–白–红,还是棕或红,都已褪去。《浮士德》成为背负着共同历史负担的德意志各邦的遗产,成为它们共同的财富。它的任务是把诸继承者们更好地联合在一起,而不是把它们再度分开。1827年,歌德警醒地对德国人说道:“倘若公民们不懂得相互共处,那各民族为何要统一?(……)正如一个民族的军事–物质力量从内在的一体中发展出来,道德–审美的力量也会从类似的一致性中日渐显露。只有日久天长才会看到成效。”
(7)、在作者的观察中,20世纪的现代性有平面化和想象范围收缩的趋势。
(8)、(歌德与席勒的友谊故事摘自范大灿:德国文学史(修订版)第二卷)
(9)、作者简介:约翰·彼得·爱克曼(JohannPeterEckermann,1792-1854)1823年在魏玛受到歌德接见,从此担任歌德的秘书,直到歌德逝世。他是歌德晚年生活的见证者,以辑录《歌德谈话录》闻名于世。
(10)、“拿破仑曾向你指出《维特》里有一段话在他看来是经不起严格检查的,而你当时也承认他说的对,我非常想知道所指的究竟是哪一段。”
(11)、因此对于《浮士德》,无论如何不能默“读”。谁如果只是数音节,而不去聆听诗行和韵脚如何被大声朗读或唱诵出来,或者不是在默读时至少用心耳去倾听,那么他便不会感知到乐谱中各种韵律、旋律、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所创造的丰富的乐感。
(12)、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1945年生,曾学习日耳曼学、哲学、历史和艺术史。1984年以关于霍夫曼的作品建立起自己作为传记作家的地位,其后又出版了关于海德格尔、尼采和席勒之生平和思想、关于歌德和席勒之友谊的书。与此同时,作家还推出关于真理、恶以及全球化之可行性的书。萨弗兰斯基文字优美、才华横溢,能够将大量史料和独特观点圆融地浸润于通俗的讲述之中。这位多次获奖的哲学家和作家的作品已被译成二十九种语言。
(13)、你说得很对,所以《维特》这本书直到现在还和当初一样对一定年龄的青年人发生影响。我自己也没有必要把自已青年时代的阴郁心情归咎于当时世界一般影响以及我阅读过的几部英国作家的著作。使我感到切肤之痛的、迫使我进行创作的、导致产生《维特》的那种心情,无宁是一些直接关系到个人的情况原来我生活过,恋爱过,苦痛过,关键就在这里。
(14)、“我开始感受到这种焦虑和骚乱的生活让人陷入的昏乱状态。由于眼前走马灯似的出现了如此大量的事物,我感到眩晕。在我感受到的所有事物中,没有一样能抓住我的心,但它们却扰乱了我的情感,是我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和应当归属的对象。
(15)、一方面我们欲求生活所依赖的各种干净且坚固的价值,另一方面我们又追求现代生活和经验的无限可能性。
(16)、早在童年时代,歌德就曾观看以浮士德博士为题材的木偶剧;在去世前几周,他对自己《浮士德》剧的终场进行了最后修订,这期间相隔近75年。歌德的《浮士德》满载丰富的文学形式,唯有禀赋卓著之人以其漫长的一生,方可赋予它如此卓越的语言力量、文学塑造力,以及近乎独一无二的变化的能量。在该多声部作品中,汇聚了不同声音的言说和歌唱,有莱比锡的大学生,有斯特拉斯堡和法兰克福的狂飙突进诗人,有魏玛的古典作家,有居住在圣母广场边的老人。歌德在不同人生阶段、不同创作时期,学习和掌握了丰富的文学手段,并将之尽数用于《浮士德》创作,使之成为展示作者创作才能的集大成之作。
(17)、在这样的时代里,个人敢于追求个性,但在另一方面,他们也需要一系列的法则,需要自己的技能和计谋来达到自我保护、自我提高、自我觉醒、自我解放。但这样的要求对于每个人来说,可能过于困难。尼采指出,他们解决现代生活之混乱的办法无非是——企图根本就不生活:对他们来说“成为平庸”是唯一讲得通的道理。
(18)、(17)参布赖斯:《神圣罗马帝国》,同上,第223页。
(19)、然而至今还没有哪位才能与《浮士德》相媲美的作曲家,为作品中全部与音乐相关或为音乐而设计的段落谱一整套曲出来。贝多芬曾计划创作一部《浮士德》歌剧,多年后也终于搁浅。在1829年2月12日的一次谈话中(《浮士德·二》尚未出版),爱克曼对歌德说,自己“不会放弃《浮士德》终将被全部谱成曲的希望”,歌德的回答是,这“根本不可能”,因届时音乐中“难免会有令人反感、厌恶、惊悚的段落,不招时人喜欢。音乐当有《唐·璜》的特征,莫扎特是为《浮士德》谱曲的最佳人选。迈尔–贝尔或许有能力,只是他不会情愿去做;他太过纠缠于意大利戏剧了。”
(20)、最著名的是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1774)、诗体哲理悲剧《浮士德》(1774~1831)和长篇小说《威廉·麦斯特》(1775~1828)。
5、歌德 百度百科
(1)、之所以形成大主教担任宫廷要职的惯例,是因为在中世纪欧洲,包括皇帝、国王、邦君等各级领主在内的贵族,以习武打仗为本,并不接受文化教育,文字掌握在第一等级——僧侣手中。僧侣因要为帝王起草、拟订各种重要证书、文件而行走于宫廷的文书处(Kanzlei),“总理(Kanzler)”即是掌管此文书处并皇帝御玺的人。帝国总理故而有俗圣双重身份。这就是舞台提示为何特别标注“大主教(总理大臣)上场”。按皇帝所言,这位大主教兼总理大臣将委托文书处,把皇帝的敕封或承诺,誊录到羊皮纸,以书面形式固定下来,加盖印章并皇帝签名,“确认”其法律效力。(10925-930)在此,台词中的关键词皆源自《诏书》第二章用语。为凸显大主教的特殊地位和重要性,皇帝称其为“拱顶石”,意思是,他对帝国大厦起到连结和支撑作用。如拱顶石的到位标志建筑的封顶和完工,大主教兼总理大臣的到场,是“帝祚永绵”的保障。(10932)不仅如此,伴随身份转换,下文还出现第三个称谓:“神职”。
(2)、那么,在近百年时间里,俄国文学为何出现如此多位世界级大师,形成群星璀璨的局面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3)、其小说,不仅有中国传统章回小说结构上的严谨,还借鉴了西方文学的创作手说,如倒叙,插叙等。
(4)、在《维特》这部小说中,大多数还是采用的直接抒情的方式,主人公通过内心的独白,直抒胸臆,将自己的奔涌出来的喜怒哀乐直接向读者倾诉、宣泄,如汹涌的洪水一般,让人不禁为其淋漓尽致而震撼、而感动。《维特》中的直接抒情在小说的情感表达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在维特与作者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有利于作者情感的表达和抒发,揭示作者内心深处的秘密,另一方面在维特和读者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让维特能够直接与读者进行交流,有利于读者更加深入的体会维特的思想和情感。
(5)、1832年3月17日[22日歌德去世],歌德回信给威廉·洪堡,拒绝他的请求,在生前出版《浮士德·二》。“混乱的学说引发混乱的行为,统治着世界”,歌德在信中说到。歌德死后形成的、很长时间里占统治地位的对《浮士德》的理解(大多以学术著作为代表,在大学和中学课程中固定下来,通过喜闻乐见的文章、报纸和讲座传播开来),几乎完全无视作品中“其他国族的功劳”,忽视通过作品并与之一道完成的跨国界的“普遍–精神贸易”“交换”,且违背歌德实现“欧洲乃至普遍世界文学”的愿望,与他所作的各项努力背道而驰,——把《浮士德》宣扬为一部带有沙文主义色彩的民族文学。
(6)、(22)参PeterClausHartmann:DasHeiligeRoemischeReichdeutscherNationinderNeuzeit1486-180s.o.S.
(7)、革命的冲击仅仅是一个导火索,除了在观念上带来巨大的动荡之外,物质的发展,随之而来的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人们内心对这种变化的反应都是一种现代性的、戏剧性的。卢梭是第一个以19实际的方式来使用“现代主义”的人。在他的浪漫主义小说《新爱洛绮思》中,年轻的主人公卖出探索人生的一步,从农村走到城市,在给他情人的信件中,困惑和恐惧的感受放在今天的中国依然不过时——
(8)、“她再年青些也不过是一棵较嫩的雪里红~盐腌过的。”
(9)、《浮士德》剧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文体,歌德以此展示了何为“总汇诗”。同样,在运用戏剧形式和舞台表演方面,歌德也充分发挥了舞台剧、朗读剧和阅读剧的普遍可能性。不同类型的呈现形式,以及与之相应的接受的可能性,为理解和观看《浮士德》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各种形式相互补充,共同决定了作品的活动半径。
(10)、但对知识极限世界的清醒审视和对鲜活生命的拷问之后,他又陷入了“枯守这个牢笼,在这里暗淡无光”的心理体验,乏味和僵死的知识以及由此而发的阴暗、无聊的精神焦渴更加剧了无法预知未来的精神危机,百般的厌恶和极度的恐惧决定了他对无意义生命的剥夺。
(11)、歌德在1773年创作出了《铁手骑士葛兹·封·伯里欣根》,从此蜚声德国文坛。1774年发表了《少年维特之烦恼》,这部作品更是让歌德名声大震。1775年他应邀到魏玛,担任重要官职一直到1786年,由于改革行动处处受阻,加上他对科学研究与文学创作的`爱好,最终导致歌德在1786年秋不辞而别,化名去了意大利,直到1788年6月才返回魏玛。
(12)、施耐庵 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 。明朝初年著名小说家。著作(水浒传),描写农民反抗朝廷暴力的长篇白话小说。
(13)、〔俄〕拉甫罗夫:《历史信札》 文化开启了对美的感知。
(14)、首先歌德是德国民族文学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他的创作将德国文学水平提高到了欧洲的先进水平,对整个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文学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5)、(42)歌德:《诗与真(上)》,同上,第一部第一卷“帝王加冕的故事”一节及第5卷多节。此处第189页。
(16)、本期《瞎看一气》就先从导论入手,去了解一下现代性的前生今世。
(17)、在此,无论戏文所列职务,还是君臣对话所涉内容,均有具体所指:根据《诏书》序言,七位选帝侯(以《启示录》中七灯台作喻)中,有四位世俗选帝侯,分别是萨克森公爵、勃兰登堡马克伯爵、普法尔茨伯爵(25)和波西米亚王。按惯例,萨克森公爵担任大元帅,在加冕仪式中向上执剑,象征执掌兵权;勃兰登堡马克伯爵充任内务大臣,统管一应宫廷仆役、宫廷事务(包括财务),在加冕仪式上执金盆、金匜等礼器,象征性为皇帝盥手,并暂为皇帝保管脱下的指环(一般在加冕时由教皇授予,象征信仰);普法尔茨伯爵担任膳务大臣,掌管宫廷膳务以及与之相关的狩猎、家禽饲养和果蔬供给;最后,波西米亚王担任酒务大臣,在仪式中奉上银酒杯,为皇帝执酒。(26)而各位选帝侯与宫廷职务的对应关系,至少对于歌德时代的读者、观众,都还是常识,作者实无需另做说明。
(18)、正是这样的感受——焦虑和骚动,心理的眩晕和混乱,各种经验可能性的扩展及道德界限与个人约束的破坏,自我放大和自我混乱,大街上及灵魂中的幻象等等——之中,诞生出现代的感受能力。
(19)、可她不紧不慢地叙说着,文字的表现力,非同一般。
(20)、在第一个阶段中,恰好是资本主义在西方萌芽的阶段,封建的土壤开始松动,资本主义在干涸的大地中寻找合适的土壤发芽。那时候人们刚刚开始体验现代生活,还不清楚自己受到了什么撞击,他们竭力却又是半盲目地寻找着恰当的词汇,对于能使他们共享自己的试验与希望的现代公众社会还没有什么感觉。
(1)、第三种,醒过来回到实际生活的“后现代主义者”的现代主义。一群有时候自称为“后现代主义者”对现代世界无穷尽的产生出来的大量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事物、物质和观念都采取开放的态度。持有这种观点的“波普派现代主义”创造出了很多对世界新奇和博大的看法,但缺乏把握现代的批判能力。
(2)、圣诞节前的一天,他又来到心上人绿蒂的身边,作最后的诀别。此时即将熄灭的爱情之火瞬间又放射出光芒,他对绿蒂朗诵奥西恩的悲歌,同时紧紧拥抱着她。两天后,他留下令人不忍卒读的遗书,午夜时分,他一边默念着“绿蒂!绿蒂!别了啊,别了!”,一边拿起她丈夫的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结束了自己的烦恼。
(3)、 ·完美(Vollkommenheit)、
(4)、《维特》虽然描述的是一个少年的爱情故事,但是其本质体现的是对封建势力的反抗,这是对歌德所生活的时代的生活本质最真实的反映,同时还体现了狂热突进的时代精神,是德国绝大多数进步青年的心恋体现。
(5)、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著作有(白氏长庆集),七律{琵琶行}、{长恨歌}、{秦中吟}等。
(6)、在爱恋绿蒂的过程中,维特在自己身上看到了作为人性弱点与自我内心不可逾越的纠结。他醒悟“要是人不那么孜孜不倦地驰骋自己的想象力,追忆以往的不幸,而是漠然地看待眼前的境遇,他们的痛苦就会减少。”发现了人人固有的与他人比较着寻求幸福最终失落在自己的妒忌之心中的弱点,直到受尽爱的折磨,维特看尽了一个人生的必然:“人生不过是受苦受难,饮尽杯中酒罢了。”这一系列发现的过程,都是主人公爱中探索自我、探索人性的过程,对自我的重新思考和认识。又一次彰显了作品对于自我和精神的发掘这一主题。
(7)、(48)分别见1830年9月12日致Knebel信,1830年10月5日致Zelter信。见《歌德全集》第38卷,同上,第30315页。
(8)、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说,要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所努力,那时候讲的就是四个现代化即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但现代化又是什么?现代化的特点,也就是现代性又是什么?
(9)、 正是这样一种决心,使他们在各自心中,产生出一种强烈的愿望和迫切需要,与一个同自己具有相同理想的人一起合作,交流思想,相互切磋。这是这种愿望和需要使这两位本来互不来往的文坛巨人走到一起。
(10)、德国思想家恩格斯:“《少年维特之烦恼》用艺术手法揭露了社会的全部腐败现象,指出了社会弊病中最深刻的根源。”“歌德完成了《少年维特之烦恼》,建立了一个最伟大的批判的功绩。”
(11)、《维特》的一个成功之处在于书信体的运用,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形式进行写景、抒情、叙事和议论,通过这种书信体的形式,仿佛走进了主人公的内心,倾听他的言谈笑语和啼泣悲叹,甚至能够窥见他那颗跳动着的、敏感的、柔软的心。在阅读的过程中,往往会让读者产生这封信就是写给自己的错觉,运用浓郁诗意的多重抒情,给读者带来深刻的感受,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抒情主要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形式。
(12)、这个小序场之后,舞台提示“皇帝与四位邦君上场”。诗歌体式由盗贼使用的内容粗俗的短行、经由卫兵简单的二行押韵诗,转移到亚历山大体。亚历山大体为六音步(现也称双四音步)抑扬格,格律整齐、修辞讲究、仪式性强;其另一明显标志,是每个诗行中间有停顿,可制造一种舒缓稳健的效果,尤其适合在一句中表达对立观点,模拟政治权衡和考量,辩证地谈论某事物的优劣。亚历山大体因此是17世纪德国巴洛克宫廷政治戏所惯用的诗体。(16)歌德早年戏剧中使用过,《浮士德》剧仅在此一处大规模使用。自此,不仅场景安排,而且诗歌形式配合,表明皇帝与群臣出场,驱走了粗俗、喧嚣和混乱,恢复了礼仪、平静和秩序,充分显示了“帝国即是和平”,“其元首最古老和最尊贵的称号是‘维持和平的皇帝’”。(17)当然,本场使用的亚历山大体并不精准,在格律上多有疏漏,韵脚也显简单笨拙,作者似乎在有意模拟帝国之不无缺陷、但勉力维持的情状。(18)
(13)、歌德1749年8月28日生于莱因河畔的法兰克福,父亲是法学博士,拥有皇家参议的头衔,母亲是市议会会长的女儿,特别擅长讲故事,对幼年的歌德影响非常大。1765年歌德在莱比锡大学攻读法律,1768年因病辍学。1770年歌德进斯特拉斯堡大学继续攻读法律,次年获法学博士学位。歌德曾经一度想要成为一名律师,还曾经梦想成为一名画家,但是后来却成为了一名蜚声世界的文学工作者。
(14)、浮士德创建的理想社会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它反映了文艺复兴以来资产阶级思想家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社会的美好愿望。
(15)、(23)参布洛赫:《封建社会》上卷,张绪山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45页及以下。
(16)、ISBN:9787108061911定价:00元
(17)、(4)范大灿:德国文学史(修订版)第二卷(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2019),商务印书馆
(18)、从此以后,尽管日月升起又落下,维特却再也分不清白天和黑夜。在他心中只有绿蒂。绿蒂的未婚夫阿尔伯特回来了,他很爱绿蒂,对维特也很好,他们常在一起谈论绿蒂。那绿色的山麓、悠然的溪水、飘浮的云再也不能使他平静了,他常感到自身的渺小,感到不自在,夜晚,他常常梦到绿蒂坐在身旁,早上醒来,床上却只有他一个人,他只有叹息命运的不济。最终在朋友的劝说下,他下决心离开心爱的绿蒂,离开那曾经给他带来欢乐与幸福的小山村。
(19)、(3)余匡复:德国文学史(上卷)GeschichtederdeutschenLiteraturBand1(204),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46)1495年创设帝国法院的首要目的是“调节帝国等级之间的冲突,阻止帝国选帝侯、贵族与城市之间的武力私斗”等,它在日耳曼习惯法基础上继受了罗马法。参林海:《帝国枢密法院》,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第10页及以下。
(1)、就像出生在21世纪的年轻人会把互联网当作一种人类文化必然的组成部分,而不会有任何疑义一样,但凡如今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沉浸在被称之为“现代”的一种社会状态之下,就好像空气之于人类,海水之于鱼类一样。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出生,成长,享受现代所带来的一切美好和忧愁。
(2)、(5)帝国基本法基于传统和习惯,不同于现代的制定法,也不同于现代主权国家的宪法模式。Ebd.36ff.
(3)、再说俄罗斯民族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之它充满着俄罗斯人的民族性格,而美丽的大自然哺育着语言的丰富性。马克思曾经感叹道:“俄语是多么美,它有德语的一切优点……俄语是最有力和最丰富的活生生的语言之一。"
(4)、(德)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 著 卫茂平 译
(5)、因此可以说,第四幕表面看来是情节上的过渡,内里却隐含着复杂的政治考量。而事实上,这个情节上的过渡,也证明更多是个托辞。第三场的一个关键性指征——戏剧人物的设置,最终暴露出醉翁之意不在酒:原出于剧情需要,必须上演的浮士德受封情节,却未出现在第三场正文。唯一与之相关的,是手稿中留下的一条舞台提示:“浮士德跪下受封”。(13)歌德原也未给浮士德设计台词,而只是让他无声地履行受封仪式,为上下文做一个起码的交代。但即便这样一个微弱的关联,也最终在誊抄时被删掉。《浮士德》剧的另一位主角,驱动暴乱和战争的魔鬼梅菲斯特,在本场也全无戏份。这样一来,第三场便以一个“自成一体的小世界”,(14)为帝国塑造赋予了历史性、独立性和完整性。
(6)、歌德的作品之所以成为格律大全,独具魅力,是因为他对所有学到的格律运用自如,它们在他笔下呈现为富于变化的形式游戏,更因为他同时把格律所携带的文化史光环、所附着的历史记忆、其中蕴含的潜在意义,植入了作品的语义框架。这样,格律这一媒介本身也成为文学信息的组成部分。
(7)、《世界十大文豪: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为诗体悲剧,是歌德倾注了毕生心血写成的宏篇巨著。它描写主人公浮士德一生探求真理的痛苦经历,反映了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初整个欧洲的历史,揭示了光明与黑暗、进步与落后、科学与迷信两种势力的不断斗争。
(8)、在舞台提示“世俗诸侯退下”后,台上只留下皇帝与神职-大主教,预示以下将聚焦帝国建制中另一重大问题:教会与君主、俗与圣的关系。换言之,此前皇帝与众臣的对话,涉及世俗的“帝国”问题,接下来将涉及“神圣”和“罗马”问题。大主教将以告解神父、精神导师的身份,对皇帝进行规劝和训导,动议修建圣堂教化民众,并为教会争取地产、税收等特权。
(9)、司马光,字君实。北宋史学家、文学家。著有通史“资治通鉴”。被史学界尊称为史学界双璧!
(10)、 文化之链条十分迂回曲折地穿过所有的文明民族。
(11)、歌德日记显示,在1832年1月2日至29日间,老年歌德最后一次全文朗读了他禁止在生前出版的《浮士德·二》,听众只有他自己的儿媳奥蒂莉。日记同时记录了本次朗读对修改音律所起的作用,如1月17日日记中写道“帮助修订了《浮士德》中的几处”,1月18日日记中称“改写了几处”。虽然歌德生前做的最后这番修订是由“内容”决定的,但毕竟内容自带形式,形式永不脱离内容。
(12)、《维特》一出版,很快译成英、法、意、西等二十多种文字,有些国家还出版了几种不同的译本。在青年中间掀起了一股“维特热”,他们穿上维特式的蓝色燕尾服,黄色背心,讲着维特式的话,模仿维特的一举一动,极少数人甚至仿照维特的自杀方式,一枪结束自己的生命。这股热浪不但在德国流行一时,还波及到英国、法国、荷兰和北欧诸国。在各个阶层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13)、〔英〕马洛利 文化是生命的表达形式。当文化不能表达生命。反而压抑生命的时候,生命的紧张感就增大。
(14)、真正的艺术家应当引导时代的潮流,而不应尾随时代的潮流、追随时潮,不能也不会附和读者或观众的要求,其使命是通过作品使读者或观众提高到他们已达到的思想水平。
(15)、整部《浮士德》中,很少有哪一场像第四幕第三场,几乎严格按照历史文献进行塑造,把帝国基本法搬上舞台。作者在冷静客观表达某种权重的同时,呈现出一个大帝国利弊交织的复杂机理,以及维系这样一个帝国所需要的让步和妥协。在此,文学作品更为真切和立体地显示出,在现实政治中,一个运行千年的政体,其优劣远不那么泾渭分明。或者说,任何一个大帝国都不免是一个复杂的“对立复合体”。(39)
(16)、歌德的《浮士德》全称《浮士德:一部悲剧》,副标题给出的文体形式成为某种预设的标签,从一开始就阻止了对框架内事件,在历史乐观主义–目的论意义上的理解。因此,断不可因循长期占统治地位的解释传统来理解这部剧作,比如把它说成是有关个体或以浮士德为代表的人“类”日臻完善的教谕诗,或认为它是对——包括科学认知领域,技术–工业领域,令自然屈从人类或人类经济、社会、政治关系方面(无论人们怎样把这一过程说成是“辩证的”,无论人们认为这种预言具有怎样“乌托邦”特征)——有着明确目标的“客观”进步的赞美。
(17)、(11)1830年1月24日与爱克曼谈话,同上,第379页。
(18)、 歌德自认为自己年纪比席勒大,成就和名望比席勒高,不愿承认席勒的成就,对席勒总是居高临下,冷淡矜持,故意摆出一副不屑一顾的架势。歌德的这种态度大大伤害了席勒的自尊,席勒对于歌德略带恨意,更不愿主动与他接近。
(19)、当时大家在圣母广场边歌德的家中谈论米拉波伯爵,就是那位法国大革命初期的重要推动者,说他不过是天才地观察、收集和借鉴了他人的想法和理念,利用了已有的思想和思考并对之进行了大力宣传。时已82岁高龄的歌德发问道,米拉波自己又做了什么呢?他的工作归功于成百上千他人的生活方式、经验、观点和能力。他常常仅仅是收获了他人播下的种子。然后便是这句语出惊人的:“我的作品本是一种集体创作,不过是冠以歌德的名字罢了。”
(20)、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山。曾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若干著作。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等方面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是我国著名的现代文学家。
(1)、(30)参PeterClausHartmann:DasHeiligeRoemischeReichdeutscherNationinderNeuzeit1486-180s.o.S.1
(2)、维特之死,是主人公实现自我、升华自我的一个最终途径。维特说“但愿我能够享受到为你去死,为你牺牲的幸福。”维特之死,是对于自我的坚持,对自然性情以及自我挚爱的终极追求。在理性与节制的时代,维特的爱情与理性背道而驰;维特之死,是对理性的一句抗议,也是主人公实现自我的唯一途径。
(3)、凡此,均使《浮士德》成为一部真实而生动的政治、法律、习俗记录。然而值得进一步深思的,是作此记录的语境以及作者所寄寓的某种追忆。早在1815年8月,歌德就致信梅特涅,带着“最诚挚”、“无以言表”的感激,称赞这位欧洲的“保护神”,曾使自己的住所免于“迫近的战火”,并重建了“科学艺术之友所需要的平静”。(47)这在拿破仑战争的语境中,并非纯粹的客套。可惜平静好景不长。1830年的七月革命,再次使歌德感到大难临头:他称之为“1790年悲剧的重演”,“四十年前的变乱喧嚣卷土重来”。(48)欲在此时把旧帝国搬上舞台,可谓痛定思痛。显然,与解散帝国、颠覆旧秩序相比,更令老年歌德忧虑的,是欧洲的无序、暴力和战争。
(4)、你说的完全对。看莎士比亚就像看瑞士的群山。如果把瑞士的白峰移植到纽伦堡大草原中间,我们就会找不到语言来表达对它的高大所感到的惊奇。不过如果到白峰的伟大家乡去看它,如果穿过它周围的群峰如少妇峰……玫瑰峰之类去看它,那么,白峰当然还是最高的,可是就不会令人感到惊奇了。再者,如果有人不相信莎士比亚的伟大多半要归功于他那个伟大而雄强的时代,他最好只想一下这样一个问题:这样令人惊奇的现象在一八二四年今天的英国,在今天报刊纷纷闹批评、闹分裂的这种坏日子里,能否出现呢?产生伟大作品所必不可少的那种不受干扰的、天真无瑕的、梦游症式的创作活动,今天已不复可能了。今天我们的作家们都要面对群众。每天在五十个不同地方所出现的评长论短以及在群众中所掀起的那些流言蜚语,都不容许健康的作品出现。今天,谁要是想避开这些,勉强把自己孤立起来,他也就完蛋了。通过各种报刊的那种低劣的、大半是消极的挑剔性的美学评论,一种“半瓶醋”的文化渗透到广大群众之中。对于进行创作的人来说,这是一种妖氛,一种毒液,会把创造力这棵树从绿叶到树心的每条纤维都彻底毁灭掉。在最近这两个破烂的世纪里,生活本身已变得多么孱弱呀!我们哪里还能碰到一个纯真的、有独创性的人呢!哪里还有人有足够的力量能做个诚实人,本来是什么样就显出什么样呢?这种情况对诗人却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外界一切都使他悬在虚空中,脚踏不到实地,他就只能从自己的内心生活里去汲取一切源泉了。
(5)、《浮士德》是舞台剧,是朗读剧,但同时也是一部阅读剧。这并非说要把《浮士德》当作阅读剧来接受,而是指它同时具有阅读剧的特殊品质,或曰只有通过这种传达形式和接受方式,才能感知到其深意。比如在高山一场中,紧随梅菲斯特关于地壳运动、高山形成的故事之后,是一处重要的对圣经的影射,给出了火成说所包含的政治–革命寓意,这便是戏剧表演所无法传达的。
(6)、形容鲍小姐衣着暴露为"局部真理”,他又解释道:“真理总是赤裸裸的。”
(7)、人们把《浮士德》当作我们民族文学的主要作品,进而把它当作表现德意志性的奠基之作,驱动这一切的杠杆的支点,在于悲剧的核心人物,也就是所谓的“从德意志性格中”刻出来的那位。《歌德的〈浮士德〉作为世俗的〈圣经〉》,1894年拉诺尔如是命名自己的专著。由这样的视角观之,浮士德这一怪异的形象被理解为一位榜样–典范式人物,而这位毫无耐心、永远躁动、毫无节制、永不满足的自我中心者的形象,则被美化为民族神话。
(8)、歌德是德国著名的作家、思想家和科学家,歌德最大的贡献是在文学创作方面,在今天的世界上提起歌德很多人都知道,了解其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作为科学家的歌德并不为人所知,这是因为其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成绩实在是太突出了,掩盖了其作为科学家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