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真实的身份可怕
1、诸葛亮真正的身世
(1)、换句话说,诸葛家的朋友圈根本都是些上流贵族。
(2)、诸葛亮的棺材南抬,绳断便葬,与刘伯温的实施始终都是个迷
(3)、刘备的保镖是陈到,可能大家也没有听过此人的名字,他是最早跟随刘备的将领,此人在三国中并不出名,但是地位却不低,是和赵云齐名并列的人物,陈到也是因为忠义而被刘备重用,并且负责掌管白毦军。
(4)、一而再、再而三的错过,也不过是卧龙的考验,如果连耐心都没有,那刘备也不过徒有枭雄之名。
(5)、站在刘备、诸葛亮的立场上,杀掉关羽是可以理解的,毕竟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嘛!
(6)、这就是政治的残酷之处,没有证据说明刘备、诸葛亮要对关羽咋样,但事实上已经说明了问题。
(7)、其实,以上内容主要纯属传说,所以不必当真,权当娱乐,那么为什么这样的一个虚构的故事会被大家广为传播呢?编造者根据逻辑推算,虚构出这样一个故事,表面上看似有理有据,但是这样的一个说法是经不住仔细推敲的,如果深挖就会发现很多漏洞。
(8)、还有就是刘备临死前在白帝城托孤时,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直接看来实在是让人感到,但仔细想想可能是刘备在试探诸葛亮,但也有一种可能就是知道刘禅不是英明的君主,竖子不足为谋,刘禅是自己的儿子到底是个什么样刘备心里最清楚,与其看着苦心打下来的一片江山灰飞烟灭,倒不如兑现当年三顾茅庐时许下的诺言把大位直接给诸葛亮,毕竟也是自己的族系。
(9)、建安二年(197年),诸葛玄去世,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平日喜欢吟诵《梁甫吟》,又常以管仲、乐毅自比,时人对他都是不屑一顾,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人相信他的才干。
(10)、其诸葛亮一家其实并非小族。其先祖诸葛丰做过司隶校尉,其父诸葛珪做过泰山郡丞。其叔父诸葛玄还曾被袁绍任命为豫章太守,只是没当成而已。
(11)、刘备南逃,在如此狼狈的情况下,诸葛亮作为使者出使东吴,促成了孙刘联盟。
(12)、诸葛亮从小出生于官吏之家,家里有一个哥哥诸葛瑾(后为东吴大将军),一个弟弟诸葛诞(后为曹魏大将军),还有两个姐姐,父亲是汉末兖州泰山郡丞,俸禄600石,再加上诸葛氏在琅琊属于名门望族,生活上也算得上是丰衣足食。但是在诸葛亮三岁的时候母亲就因病离世,虽然后来父亲再娶一房,不过仅仅过了五年,诸葛亮的父亲也因病逝世,失去了家庭支柱,给这个家带来了很大的打击,由于太小无法支撑起整个家庭,于是八岁的诸葛亮、年幼的弟弟诸葛均以及尚未出嫁的两个姐姐全部由叔父诸葛玄抚养。诸葛玄的生活也并不稳定,先是听命袁术赴任豫章太守,后来又去荆州投奔刘表。
(13)、诸葛恪死于何处?死于自己死做,诸葛恪有小聪明,没有大智慧。孙权曾经问诸葛恪,你爹跟你叔,谁本事大?是人都知道诸葛亮要比诸葛瑾强,但诸葛恪却说:当然是我爹。因为他知道跟谁干,孙权大笑。这事只能说诸葛恪马屁拍的好之外,实在说明不了什么。而且这都是诸葛恪小时候的事情,成年以后,诸葛恪做丹阳太守。政绩出色,而此时已经进入三国尾声,在诸葛恪五十岁的时候。正式执掌东吴朝政。成为第一权臣。吕岱曾对诸葛恪有一番劝诫,遇事多思。诸葛恪道“当年季文子三思而行,孔子听了后评论说,思两次就可以了。如今您劝我“十思”,是知道在下的不足啊”显然,此时的诸葛恪已经膨胀。诸葛恪最大缺点是:浮躁和自傲。凡是不愿多想,目无余子,瞧不起任何人。诸葛亮在给陆逊的信里说诸葛恪“性疏”就在于此。
(14)、当刘备终于见到诸葛亮,从卧龙的才华到背后的诸葛家世,他的心境是绝对的柳暗花明、豁然开朗,这不光是遇到了前进的指路明灯,更是从此拉近了和荆州士族的关系,有了士族基础——一切皆有可能。
(15)、在无兵可用劣势下,自导自演之“空城妙计”,吓退了司马懿十万大军。由此可见,其之胆色、智慧,在三国历史中之“超凡卓越”。
(16)、在任官的五年内,处理地方事务的原则是“严而有惠爱,因此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但因为他的正直,地方豪绅对他恨之入骨,总想找事端陷害他,幸得长官及部属信任他的为人,才免于祸患。
(17)、老二诸葛亮的成就自不必多说,他的后人:儿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也都为国尽忠,续写忠魂。
(18)、从这就能看出,诸葛亮的先祖诸葛丰,是正部级干部,父亲诸葛珪是副厅级干部,叔叔诸葛珪是正厅级干部,这完全就可以证明,诸葛亮是官宦之后,他就是个官二代,或者说是个十分聪明又十分努力的官二代。
(19)、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在《出师表》言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表达了对康复汉室江山秉持义无反顾的决心,也彰显了他对幼主之忠诚度。
(20)、最后一个假途灭虢之计,却让自己进退两难,箭伤嘣发,死于巴丘。
2、诸葛亮真实的身份可怕:的,英文
(1)、要说中国人对哪段历史最深刻,应该非三国时期莫属了吧!罗贯中《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相信大家都看过,这部名著里罗老先生唯一神话了的人物的谁?
(2)、诸葛亮很早就已经看出了三国鼎立的局势,所以才会在《隆中对》中说道: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3)、赤壁之战,自己耗费人力钱粮,可以说伤兵损将,可是胜利成果都被诸葛亮窃取了,周瑜焉能不生气。
(4)、白帝托孤,又是诸葛亮,再次“受任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扛起蜀汉大旗。诸葛亮一介凡人,却能力挽狂澜,只用了三年时间,让千疮百孔,濒临奔溃的蜀汉国治兵强。历史上的诸葛亮不是神,只是普通的人,却敢以弱小的蜀汉主动北伐强大的曹魏,还打的魏国丢盔卸甲。
(5)、诸葛亮为什么会把发展益州经济放在第一位呢?因为益州虽然在东汉末年,没有经历中原诸侯纷争的动荡,但毕竟人口基数小,和中原,甚至是东吴都是比不了的,如果不首先发展经济,那就没有争夺天下的根本。这一点,其实在汉中之战时就已经显现出来了,当时刘备倾举国之力在汉中熬了两年,已经到了“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窘迫境地。后来荆州失,蜀国仅仅占有益州一州之地,人口基数急速减少,更失去了竞争天下的实力。诸葛亮屡次北征,都要先夺陇西,稳扎稳打,就是因为蜀国人口太少,必须先抢陇西之地的人口,才能有再图长安而不是天下的能力。
(6)、刘备出兵汉中,命诸葛亮为左将军府事镇守成都,负责兵粮调度。
(7)、不仅如此,诸葛亮还进一步从反面强调了不以法治国的严重后果“若乃上无刑罚,下无礼义,虽有天下,富有四海,而不能自免者,莱纷之类也。夫以匹夫之刑令以赏罚,而人不能逆其命者,孙武、攘直之类也。故令不可轻,势不可通。”
(8)、话说关羽和张辽土山约三事,带着甘、糜两位嫂嫂降了曹操,人人皆知曹操喜欢人妻,刘备的夫人想必不是倾国倾城,也绝非一般。然后嘛。。。。。
(9)、 翻译过来就是:武三年的春天,刘备在永安病情加重,把诸葛亮召到成都,把后事嘱托给他,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能安定国家,最终成就大事.若嗣子可以辅佐的话就辅佐他,如果他不能成材的话你就自己称帝吧.”诸葛亮哭着说到:“我一定就我所能,精忠卫国,死而后已!”先主又传诏后主,对他说:“你与丞相一同处理国事,对待丞相就要如对待父亲一样.”
(10)、在正面化诸葛亮的过程中,诸葛亮差点就成神了,在读《三国演义》的时候,往往就感觉诸葛亮有姜子牙的功力,绝活是奇门遁甲,随便摆几块石头就是八卦阵,在赤壁之战的时候能借东风,最为神奇的就是诸葛亮竟然会续命,最后诸葛亮要续命成功了,估计就成神一般的存在了,有时候我就纳闷了,一个能够呼风唤雨的人都没能让蜀汉取得胜利,你说蜀汉到底有多渣。
(11)、刘备对张飞的这通训,一点都不冤,因为诸葛亮绝对不是什么诸葛“村夫”,我们都被小说《三国演义》给骗了。
(12)、诸葛亮是个出色的外交家。刘备当阳兵败,诸葛亮前往东吴劝孙权联合抗曹。弱国无外交,这时候刘备连自己的地盘都没有,依托刘琦,手上两万兵马,一半也是刘琦的。实力跟孙权没有可比性,而且荆州与江东是世仇,江东那边也还有一帮投降派,在这么艰难的条件下,诸葛亮劝动了孙权联刘抗曹,证明了他的外交才能。
(13)、诸位可看,这种分析似乎头头是道,如此看来,似乎诸葛亮真就是刘协本人一般。但是,粗看似觉有理,却完全经不住仔细推敲。
(14)、刘备的保镖才是三国中真正的高手,其身份神秘,诸葛亮也无权指挥
(15)、其诸葛亮虽躬耕于南亩,但却并非不问世事。他的岳父黄承彦,好友徐庶、崔州平,水镜先生司马徽等,都是见多识广之人,这些人经常坐而论道,以诸葛亮之聪明才智,将天下大势尽收脑中,规划出三分天下之计,并非难事。再者,当时的鲁肃其实也跟孙权提出过类似的战略规划。
(16)、高后来,诸葛丰又被提拔为光禄大夫,论工作职责,这相当于今天的办公厅主任,妥妥的正部级干部,这已经是绝大多数人奋斗一生,都不可能达到的高点。
(17)、刘备死前马超、许靖、刘巴等蜀汉重要成员在一年中相继去世,加上已经去世的关羽、张飞、黄忠、法正、马良等人,蜀汉面临着“将星陨落、人才凋零”的局面。
(18)、非常荣幸大家能够阅读我的文章,希望您阅读愉快,您的阅读能让小编创作更有动力,小编以后会源源不断的创作更多更精彩的文章奉献给大家!
(19)、如果是把诸葛亮换做成名已久的曹操或者袁绍,周瑜是不会被气死的。
(20)、虽然诸葛亮此时很穷,但因出身贵族名门,结交的也都是一些社会名流,如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等人,这也正是他出名的主要原因。
3、诸葛亮真实的身份可怕松花江中意车箱长度多少米
(1)、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人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
(2)、结语:历史长河中有很多英雄人物,他们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暴露身份,可是这并不代表他们无能。赵云是刘备明面上设立的保镖,而陈到便是暗中的保镖,一明一暗,在他们的保护下,刘备才能够在危机重重的乱世中存活下来。陈到的武功并不比赵云差,可能比赵云还高,只不过他这人,世人了解的并不多,于是就将他忽略了,可是他为蜀汉做出的贡献却不能被磨灭,如果没有他,恐怕蜀汉早就亡国了吧。
(3)、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4)、其诸葛亮自号“卧龙”。龙为帝王之象征,普通人用“龙”为号,实属大逆不道。
(5)、我读杨念群老先生的《生活在哪个朝代最郁闷》中讲,在强大的朝代如汉、唐时期其实是不讲什么正统的,普天之下莫非皇土,什么样的朝代开始讲正统,那就是不自信的朝代,比如从宋代开始,讲正统,讲三观,实际上就是掩盖国家羸弱的情况。
(6)、运筹帷幄。其实,这种小推车也算是战车的一种,所以,关于诸葛亮坐小推车的原因,也是众说纷纭,
(7)、演义吹了诸葛亮的军事能力,但是正史诸葛亮军事也不差,三国演义没有告诉我们蜀汉总兵力不过10w,每次北伐带兵不过数万。可就是这数万北伐军,居然打的数十万魏军龟缩不前,排除神话部分,这战绩比起动不动三十万大军北伐的演义诸葛有差么?演义中,出陇上诸葛装神的故事大家一定耳熟能详,说的是诸葛亮兵至祁山,军中缺乏粮草,于是设计迷惑魏军,出现几个“诸葛亮”司马懿不知是人是鬼,十分害怕,仓皇逃窜,诸葛亮得以收割陇西小麦。这段故事其实原型是正史中的上邽——卤城之战。
(8)、首先,刘备、诸葛亮并不想杀关羽,因为刘备可以不要关羽,但他不想不要荆州。荆州就是他的命根子、眼珠子,没有荆州他心痛啊。
(9)、六纪是指诸父有善,诸舅有义,族人有叙,昆弟有亲,师长有尊,朋友有旧。所以只有任法才能改变德政不举、威刑不肃的局面只有威之以法,才能改变蜀土人士,专权自态,君臣之道,渐以陵替的态势。
(10)、演义中没有说诸葛亮还是散文家,著有《出师表》《戒子书》等精美散文: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戒子书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诸葛亮一生的写照。演义中没有说诸葛亮还是发明家:木牛流马,诸葛连弩,都是丞相真正的发明,演义中没有说诸葛亮还是书法家。如此种种,不计其数。
(11)、其次,诸葛亮儿时聪明勤奋好学,乐于交友,有理想有抱负,愿意为自己的选择而付出。从他好为《梁父吟》就能看出他的志向。
(12)、没错,很多都知道是诸葛亮。在三国这样一个牛人辈出的年代,罗贯中为何偏偏要神话诸葛亮这个人呢?
(13)、诸葛亮其实有另外的身份,也就是说,诸葛亮的名字是假的
(14)、诸葛亮还能搞发明创造。诸葛连弩,孔明灯,木牛流马等。
(15)、诸葛亮的老丈人是名士黄承彦,而黄承彦和刘表则都是荆州望族蔡讽的女婿,也就是说刘表是诸葛亮的小姨夫。
(16)、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较为公允,一方面是肯定了诸葛亮的政治能力和治军能力,另一方面也认为诸葛亮缺乏奇谋。
(17)、诸葛亮立法公开、执法公平,有异于同时代封建的法律思潮。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益州成都称帝建立蜀汉政权。而益州旧为刘璋所统治,所以法令废弛,地方派系坐大自强,刘备统治集团的强力介入破坏了相当一部分人称霸西南的企图,这种情况下蜀汉政权作为客籍政权面对着来自益州旧势力的阻挠。
(18)、诸葛亮可以称为军事家,是因为诸葛亮打仗“治戎为长,奇谋为短”
(19)、汉献帝通过这样的暗示让荆州名士黄承彦知道了这个秘密,随后黄老爷子就把自己最有能力的女儿嫁给了汉献帝。黄承彦是南郡大士蔡讽(蔡瑁的父亲)的女婿,蔡家是当时荆州第一士族。黄承彦凭什么把自己的闺女嫁给一个农民呢,这一点也佐证了诸葛亮的来历。
(20)、这就是为什么赵云长坂杀了个七进七出,并非曹操爱才,因为赵云怀中可是阿斗啊。
4、诸葛亮 真实
(1)、由于关羽的威望所在,诸葛亮不可能像建议刘备杀掉刘封那样,杀掉关羽,但在不救关羽这件事上,二人保持了高度的默契。
(2)、对于,诸葛亮来说,如果真的是贫民,谁会为他传颂贤能之名?刘备又怎么三顾茅庐?
(3)、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今山东沂南人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4)、诸葛亮出生在徐州琅琊郡阳都县一个宦官家庭。很小时,父母亲就先后离开了人世。诸葛亮从小接受了系统的儒家学术。青年时在离襄阳城外不远的隆中过着半耕半读的隐居生活。他在襄阳隐居期间读了大量的儒家著作和兵书,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有襄阳著名的学术领袖、大师级的人物庞德公、大学者司马徽和黄承彦。其中,黄承彦很欣赏诸葛亮的人品和学识,将自己的女儿黄月英许配给诸葛亮。黄月英虽长得很丑,但绝顶聪明,又勤劳贤惠,他们夫妇婚后的生活很幸福。诸葛亮随刘备出山后,一直南征北战,黄月英在家里辛勤操持家务,抚养孩子成长。传说黄月英还发明了一个会磨面的木头机械人,后来,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也许就有黄月英的帮助。
(5)、刘备入主成都,诸葛亮主导修改了蜀川的历法,制订了蜀国的法典《蜀科》。此外,他还亲自起草了各种科条律令数十则,其内容包括了《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等条规。
(6)、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其实这个典故最早就是出自于诸葛亮。曹操平定河北之后,派遣夏侯惇领军十万直逼南阳新野,虽然诸葛亮有退敌之策,无奈关羽张飞并不听从,诸葛亮只有借用刘备令剑方才威服二人,命两人各带一千兵马埋伏在豫山、安林之中;诸葛亮另外派遣赵云领老弱残兵,假装败战,引诱夏侯惇进入山林窄路;又遣关平、周仓、刘封等人潜入曹军后方,焚烧物资,曹军受制于道路狭窄,又处于树木交杂之处,火势一发不可收拾,死伤十分惨重,夏侯惇等将领败逃回许都。第二次在新野,火攻水淹使曹仁、曹洪的十万人马,几乎全部覆没,第三次火烧赤壁,百万曹兵惨败,最后跟随曹操逃出去的,只剩27人。从此之后,全军上下莫不佩服诸葛亮!
(7)、除了诸葛亮,还有五虎将等人物,都对日本有着深刻影响。日本动漫中,三国游戏和动漫成了香饽饽的摇钱树,给日本带来了滚滚财源。
(8)、另外,诸葛亮有两个姐姐,大姐嫁给了荆州的望族子弟、房陵太守蒯祺,放到现在蒯祺就是县长,是为正处级干部。二姐嫁给了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就连他自己的岳父大人黄承彦,这都是荆州当地有名的豪门望族,不仅极具威望,更是家世显赫。
(9)、惟君体资文武,明睿笃诚,受遗托孤,匡辅朕躬,继绝兴微,志存靖乱;爰整六师,无岁不征,神武赫然,威镇八荒,将建殊功于季汉,参伊、周之巨勋。如何不吊,事临垂克,遘疾陨丧!朕用伤悼,肝心若裂。夫崇德序功,纪行命谥,所以光昭将来,刊载不朽。今使使持节左中郎将杜琼,赠君丞相武乡侯印绶,谥君为忠武侯。魂而有灵,嘉兹宠荣。呜呼哀哉!呜呼哀哉!——刘禅
(10)、老大诸葛瑾,被誉为奇才俊杰,是东吴重要的谋臣。他的儿子诸葛恪,甚至一度掌握东吴军政大权。
(11)、 闲谈:苏轼 | 吕雉 | 韩信 | 猪毛 |慕容复
(12)、另外北伐过程中的两个插曲也间接证明了“诸葛亮”的真实身份。
(13)、诸葛亮的军事能力行不行,咱们分析一下《三国志》中《隆中对》诸葛孔明的战略思想。
(14)、其两人生卒年皆为同一年,就能判断两人是同一人?若以这个观点而论,这世上岂不是有许多人都只是分身而已?再者,既然已经调换了身份,那么在许都的就是一个冒牌货,曹操用这个冒牌货欺骗世人。既然已经欺骗了几十年,世人已经相信那位山阳公是真正的汉献帝,那两人为何非得同一年去世?
(15)、诸葛亮后期蜀中缺乏人才,他是辅助刘备得相才,不具备刘备的帝王之才,他只能以攻为守五伐中原来给保卫蜀国了。
(16)、陈到之所以不出名,与他的身份有关。由于白毦军是蜀汉的秘密武器,所以不能被外人知道,就好比我国特种部队的士兵,他们的身份和姓名都是不被记载的。诸葛亮只知道军中有白毦军,却无权指挥,甚至也不知道白毦军归谁管。
(17)、 另一方面是对孔明的绝对信任。刘备和孔明的关系是非常典型的和谐的君臣关系,孔明隐居隆中时,博览群书,广交士林,关心时势,刘备三顾茅庐的求贤至诚,让他步出草庐,一匡天下。辅佐刘备,忠心辅政,“亲理细事,汗流终日”,而且孔明任人唯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正因为他集智慧与人格于一身,刘备才放心托孤,也正如刘备预想的一样,孔明辅佐后主,更加殚思竭虑,最后以身殉职,病逝军中。
(18)、按现在来说,周瑜是明星,诸葛亮是进入娱乐圈的新人而已。或者不甚贴切的比喻,周瑜是青壮年,诸葛亮是一个孩童或一老叟。
(19)、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司马懿才敢乘机出击。结果姜维让杨仪“反旗鸣鼓”假装要向司马懿发起进攻。司马懿害怕中计,居然仓皇后撤。蜀汉军队得以全身而退。于是留下了一句谚语流传至今:死诸葛走生仲达。蜀汉军队只是因为诸葛亮病逝而撤退,北伐虽然戛然而止,却并没有任何兵力的损失,怎么就变成了被司马懿击败的呢?
(20)、汉献帝化名诸葛亮后,自称卧龙先生,除了天子本人,谁敢称自己是龙呢?另外诸葛亮的岳丈黄承彦为什么把宝贝女儿嫁给诸葛亮?黄承彦在襄阳可是名门望族,南郡大名士蔡讽的女婿,与襄阳上层社会圈子:庞统(凤雏)、庞德公、司马徽、徐庶等人交好。正因为他知道诸葛的真实身份。当然这也能更好的解释为什么徐庶、司马徽等声名显赫的大V会极力推荐诸葛。也能解释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家童子都会如此无礼,因为他是天子近侍。连诸葛不出茅庐便知三分天下也变得合理,因为他是天子,他用的是上帝视角。
5、诸葛亮是真实人物吗
(1)、其古时帝王自称是真龙天子,龙是皇族象征。但这并不意味着民间不可以使用龙这个字,就拿同一时期的赵云而言,不也是字子龙吗?
(2)、祖上有一位正部级干部,那后代自然也不会混得太差。
(3)、后来出现了白帝托孤,在托孤的时候刘备对“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4)、一个蠢货隐居,会让人忘的飞快;而一个高人隐居,则会让这个高人更加神秘,更加光芒万丈。从一定程度上说,隐居的卧龙就代表着荆州名士,他的动向完全牵动荆州名士的取向。
(5)、所以,如此显赫的过往,庞大的人际关系网,你能说诸葛亮是农民吗?虽然诸葛亮有块地,但是真正下地干活的还是那些佃户们,诸葛亮负责读书就好。
(6)、诸葛亮在曾经一次战争逃难的时候从马上摔下来了,当时的人也是非常的不顶摔的,因为马并没有那么高,摔下来不可能把腿摔残废。也可能是当时那个年代的人身体是非常的娇贵的,大家可能也听说过有的人也是从马背上摔下来摔死的。所以说,诸葛亮在马上摔下来之后,双腿受了伤,所以说他不能骑马,只好坐轮椅。
(7)、后来刘备向孙权承诺,一旦夺取益州,就会立刻归还荆州。建安十六年,益州牧刘璋在张松的怂恿下,派法正到荆州请刘备保护益州安全。这么好的机会,当然不能放过,刘备亲自率军在谋士庞统的陪同下进入了益州。后来刘璋发觉张松私通刘备,下令守关诸将不准刘备兵马通过,刘备直接向成都挺进。建安十九年,诸葛亮为了支援刘备,与张飞、赵云率兵溯长江而上,攻克巴东,与刘备会师成都,刘璋只能被迫投降交出益州。
(8)、由于古代通讯并不方便,魏延在子午谷已经覆灭了,诸葛亮都不一定知道,假如诸葛亮不知道魏延一路已经全军覆没,依然按原计划与魏延汇合在潼关,请问北伐军还能全身而退么?姜维北伐,收胡王、降李简、斩徐质、拔三县,破王经,打出了北伐以来得的最大胜利——洮西大捷。洮西之战,姜维歼灭魏军数万。
(9)、作者:殷守甫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115784/answer/48195315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10)、他们给出了许多的理由来验证这种传闻的真实性,鄙人将主要理由总结了几点:
(11)、而在几百年前的紫禁城,蝴蝶元素更是后宫嫔妃眼中“时尚”的代表。无论是服饰、首饰又或者日常用品上都能寻找到蝴蝶的身影。紫禁城中蝴蝶样式的饰品各种各样,不仅因为它美好的寓意,又因为它是宫中最美的景色。
(12)、而此时的天下军阀,参与“衣带诏”事件又深受汉献帝信任的仅有刘备一人。
(13)、空城计本来就让人十分费解,看起来完全是读者自作聪明的想法,其实还有一种解释便是司马懿已经认出了诸葛亮他就是真正的汉献帝,所以当时诸葛亮弹是一首宫廷的曲子。而司马氏在诸葛亮去世后才谋权篡位,因为诸葛亮死了,没有什么顾虑了,所以曹魏手里的汉献帝恰恰在这个时间也死了,这个时间也太巧了吧!
(14)、刘伯温的命运更坎坷其实,刘伯温前半生非常的坎坷,26岁,刘基开始做官,他勤于职守,执法严明,很快就做出了政绩,他深入乡间,体察民情,但是他的官运并不亨通,不是得罪上级被穿小鞋,就是触怒豪强遭到贬斥。原因只是他有治国平天下的抱负。
(15)、单论三国时代的世家大族,能像诸葛家这样人才辈出,还都光芒万丈的,真不算多。
(16)、诸葛亮是以谋士的身份登上历史舞台的,从宏观战略角度为刘备谋划了“隆中对”,并且制定了先三分天下,再等天下有变,北上伐魏。
(17)、诸葛丰便是因为察举制,被时任御史大夫贡禹所发现,随后就被贡禹任命为任御史大夫为属官,也相当于现在的秘书,并且贡禹还向朝廷推荐诸葛丰,去担任侍御史。
(18)、诸葛亮出山前虽然确实是靠种地为生,但从本质上来讲,他并不是一介草民,而是属于没落的名门望族。
(19)、至于三气周瑜丶空城计丶借草船等是移花接木。周瑜是自己病死,后两项是东吴人的。
(20)、刘备出征的时候带着谁呢?蜀郡太守法正!诸葛亮对法正的评价是“著见成败,有奇画策算,然不以德素称”。
(1)、既然宋代开始讲正统,那就要把历史上的朝代也讲上正统,这关系到后世如何评价宋朝的问题,蜀汉和宋代有很多相似之处,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偏隅一地,尤其南宋朝廷在失去中原,臣服金国之后,还要偷偷的讲正统,通过拔高蜀汉形象也要证明,即使失去中原,咱也一样是正统嘛!
(2)、按战绩来说,姜维洮西大捷的胜利完全可以掩盖段谷之战的失败,然而姜维依然要自贬三等谢罪。这是因为魏蜀国力差距太大,魏国可以输,蜀汉输不起。这就是为什么诸葛亮用兵谨慎的根本原因——蜀汉国力限制。
(3)、诸葛亮在刘备夷陵之败后更是感叹,“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4)、比如两人虽然生于同年死于同年,但汉献帝是234年4去世的,而诸葛亮是234年10月去世的,也就是说汉献帝驾崩的时间比诸葛亮去世的时间要早了半年左右。而且如果诸葛亮真是汉献帝的话,刘备就是匡扶汉室的臣子,他后来又怎么会称帝?
(5)、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曾经担任豫章太守。后来迁居荆州,不但与刘表交好,还通过让诸葛亮娶了黄月英搭上了荆州豪族的车。
(6)、而我们都知道,刘备见到诸葛亮后,便有了著名的《隆中对》,诸葛亮身居草庐却能道尽天下所有大事,并且把天下各方的势力和弱点分析的头头是道,那么多天下豪杰在诸葛亮这里却能了如指掌,
(7)、刘备平定荆州后,命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督令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负责调整赋税,充实军资。
(8)、这次会面绝对堪称历史级,现实中从来都是老板给员工画大饼,而这次未出茅庐的诸葛亮反倒给刘玄德谋划了一幅三分天下的宏伟蓝图:北方曹魏,东方孙权,西方就是你刘玄德。这要是放在现在老板还不马上让你滚蛋?
(9)、诸葛亮幼年丧父,同叔父到南阳躬耕,后追随刘备,为了刘备奠定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基础。蜀汉开国后,被封为武乡侯,对内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对外联吴抗魏,为实现光复大汉的政治理想,数次北伐,但因缺乏良将而失败,最后病逝于五丈原。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10)、单论三国时代的世家大族,能像诸葛家这样人才频出,还都光芒万丈的,真不算多。
(11)、说诸葛亮军事不行是觉得,他没有能在刘备死后夺取天下吧!《隆中对》里诸葛亮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12)、诸葛亮死后刘禅连出四招!你还觉得他是傻子吗?
(13)、诸葛亮建议刘备杀掉刘封,为的就是保刘禅的位置。因为刘封刚强勇猛、不好节制,为此把他杀掉,那么关羽刚愎自用,就更没法节制。
(14)、在顺利占了荆州地盘后,汉献帝决定入西川占蜀地。在取西川攻打张鲁时,刘协知道首将乃是三国名将马超,便前往西川三言两语把马超劝降了。原因就是刘协把自己的天子身份告诉了马超,马超的父亲马腾是汉朝忠臣,也是衣带诏的参与者,作为世受国恩的马超,支持天子则是情理之中的事。
(15)、他们两个人才一起打江山,有了后面的传奇经历!
(16)、曹真和张郃在汉军撤出后,快速将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平定,曹真又认为汉军今番进攻祁山失败,褒斜道又被赵云烧毁和大水冲蚀,下次该会以陈仓作目标,便派将军郝昭、王生等与千余人屯兵陈仓,重修陈仓城。对于诸葛亮来说,只要有一口气,就绝对不放弃北伐。建兴六年冬,诸葛亮听说魏军大举东进进攻东吴,于是领兵数万包围陈仓。但郝昭已筑好防备。由于曹魏已经事先在陈仓做好了充足准备,加上陈仓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相方激战二十余日未有胜负。此时汉军粮草不继,又闻讯魏援军快到,只好再退回汉中。
(17)、得了荆州关羽守备,刘备得以抽身进攻益州取汉中,可惜得了益州之时,关羽又大意失了荆州,荆州失去使刘备没了重要地盘,那是诸葛亮大战略的要点。
(18)、卧龙的”草堂春睡“,其实与姜子牙的直钩垂钓异曲同工,都在等待那个风云际会的时刻。
(19)、诸葛亮考虑到前几次北伐都因为运粮不继,导致功败垂成,于是开始屯田生产粮食,虽然孙权权也响应蜀汉,率军十万北上攻魏,但被曹睿亲自率军打败。曹睿亲征迫退吴军之后,有人建议他到尚未分出胜负的西线督战,曹睿说“权退亮胆破,大将军已制之,吾无忧矣”,显示出相较与对东吴孙权的重视,诸葛亮的北伐可能并未对曹魏造成多大的撼动。
(20)、诸葛恪(203年—253年),字元逊,东吴权臣,诸葛亮之侄,东吴大将军诸葛瑾长子。诸葛恪体格肥胖,幼小以神童著称,深受孙权喜爱,在丞相陆逊病逝,诸葛恪升任大将军并代领其兵。神凤元年(公元252年)孙权病危时命诸葛恪任命为托孤大臣。孙亮登基受封太傅。击败曹魏国取得东兴大捷,天下震动。从此之后,居功自傲独断专权。公元253年十月,宗室孙峻瑜吴主孙亮,将诸葛恪诱入宫中诛杀,时年五十一岁。后诸葛恪平反。
(1)、不管演义说得如何热闹,三把火让关羽、张飞心服口服,华容道让关羽彻底蔫了,但史实是关羽从来就没服气过诸葛亮。
(2)、其关于刘禅这个人,一部分人认为他是扶不起的阿斗,一部分人认为他是一个真正的聪明人。无论是哪一种人,将军政大权交由诸葛亮掌管都能说得过去。如果刘禅是个傻子,他只想吃喝玩乐,将军政大权交给诸葛亮是最好的选择,自己不用管理朝政,乐得清闲。如果刘禅是个聪明人,那么他只能将大权交给诸葛亮。以当时的历史背景而言,只有诸葛亮的策略才能保住蜀汉政权。何况,刘备还让刘禅认了诸葛亮为相父呢。
(3)、因为此人神机妙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于排兵布阵,处理朝政之事样样精通,最终辅佐一无所有的刘备打下了蜀国的基业。
(4)、诸葛亮是刘备集团统帅,周瑜是孙权集团统帅,名义上两个人身份地位相等,实际上相差十万八千里。
(5)、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千多年前可没有现在那么发达的网络供诸葛亮闭门造车,那诸葛亮在南阳一乡野是获取那么多准确的信息的呢?恐怕是只有皇帝可以阅览各地乘上来上诏和战乱信息吧。
(6)、想想在等级制度深严的汉朝,贵为皇叔的刘备,为何要沐浴更衣、三番五次的去草庐拜访一个村夫?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刘备知道那是真正的大汉天子,他去拜见诸葛亮,行的是臣子拜见天子的礼仪。
(7)、有人可能认为我疯了,说你这脑洞开得未免也太大了,这两个八杆子不着边的人怎么会是同一个人呢?
(8)、正是抓住了诸葛亮的把柄,司马懿才成为诸葛亮的克星。
(9)、官是好官,人是好人,但没有好舞台,一切都是白搭。
(10)、诸葛亮联吴抗曹显示了古代统一战线,安抚孟获显示了民族团结,精兵简政显示了领导艺术。诸葛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格言: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1)、与儒家“崇礼”治世的观点不同诸葛亮认为国家的治乱兴衰的根源在乎“法”,因此,诸葛亮一再告诫、反复强调法在治理国家过程中的重要性“夫一人之身,百万之众,束肩敛息,重足俯听,莫敢仰视者,法制使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