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生平简介
1、晋文公的生平
(1)、于是,文公不得不出面,来解决一下这件事了。
(2)、让勃鞮的硬话茬儿生生顶了回来,晋文公反倒冷静了,捐弃前嫌,亲自出来迎接他,这才了解到了吕甥、郄芮的兵变密谋。
(3)、重耳在翟国地位超然,又有独具异族风韵温柔乖巧的美人儿相伴,现在连儿子都生了,俨然就要在翟国安下家来,风吹草低见牛羊,宁静的过完下半辈子了,可是世上不如意十之八这些其实都只是他一厢情愿的想法,别忘了,怎么说他也是晋国的公子,是拥有继承晋国国君身份的人,你想他的那些亲人加政敌会放过他吗?在重耳来到翟国的第十二年,隐藏了许久的危机终于爆发了……
(4)、文公焚山以求之,之推坚决不出山,抱树而死。
(5)、后来他们经过郑国,郑文公也是个势利小人,他觉得重耳没有利用价值,对他毫无礼貌,命令手下人不要让他们的车子进城,重耳只得绕过城墙,离开了郑国。郑国的一些大臣觉得国王这样做太短见,大夫叔瞻对国王说:“晋公子贤能,他的手下人个个了不起,都可以充当国家的辅佐,你不对他们以礼相待,日后也许会惹来麻烦,不如现在派人追上他们,把他们杀了,留着他们,日后对我们郑国来说,是个祸患。”郑文公不听他的话,重耳顺利地离开了郑国。
(6)、重耳这个时候已经是40多岁的人了,他泪眼模糊地告别了妻子。
(7)、这十个人有文有武,每一个都是可以独当一面的英雄豪杰,可是这些人个个都对重耳忠心耿耿,放弃了在晋国的优渥生活跟着落魄的重耳颠沛流离,亡命天涯,尽管受尽磨难,却仍紧紧地团结在重耳的周围,为什么?除了重耳自幼谦恭下士,交游广阔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当时晋国内乱,政治环境太差,简直可以跟解放前国民d的白色恐怖媲美,所以他们才会紧随重耳,以争取最大的政治利益。
(8)、既然都已经投诚了,吕甥、郄芮为什么又要反叛?
(9)、全文完,感谢将粉们的耐心阅读,顺手点个“在看”让我知道你在看~
(10)、于是,在公元前636年的春天正月,秦穆公亲自统领革车五百乘,畴骑二千,步卒五万,辅重耳入之于晋。而当重耳扔掉这些年流亡带的破烂,准备登船渡过黄河时,旁边的狐偃突然捧着一块玉璧送给重耳面前,然后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向重耳辞行说:
(11)、“刘备是个枭雄,而且有关羽、张飞等熊虎之将辅佐,必然不会长久甘为他人所用。应当将他软禁起来,为他大筑宫室,用美女消磨他的意志,把他同关羽、张飞分隔开来。然后挟制他,攻占他的地方,大事可成。如果现在再把土地借给他,使他们聚在一起,就好比蛟龙得云雨,终究不会困于水池之中。”吕范等人也劝孙权扣留刘备。只有鲁肃主张把荆州借给刘备,说:“曹操力最强大,是一个劲敌。目前我们刚占领荆州,恩信未洽,民心不一。把荆州借给刘备,使他安抚民心,又给曹操多树一个敌,使他在荆州为我们抵挡曹操,这是上策。”孙权采纳了鲁肃建议。曹操听说孙权借荆州给刘备的消息时,正在执笔书写文件,惊得半晌无言,手中的笔也掉在地上。可见,借荆州给刘备,既可分散曹操兵力,又可继续联合刘备抗拒曹操,在战略上,对曹是极大的不利。
(12)、在军事上晋文公先是诛杀王子带以勤王,执政九年间先后伐曹、攻卫、败楚、救宋、服郑、威秦,于前632年在践土会盟,奠定了其春秋霸主的地位。
(13)、重耳气得就想揍他们,赵衰笑着说:“不要打,你不觉得这是个好兆头吗?泥土,象征着拥有土地。”
(14)、重耳一听舅舅说出这样的话,就把自己身上佩带的玉璧扔到河里,发誓道:“我回了国,以后如果有和你们不同心的,这河里的神可以作证。”咎犯也就不提要走的事了。
(15)、然而,宰孔果然是乌鸦嘴,晋献公尸骨未寒,权臣里克就杀死了奚齐,让人迎接重耳,想拥立他做国君。
(16)、第三位,胥臣,曾任司空,字季子,故又称司空季子。他知识渊博,有经济之才,是重耳的文化老师,重耳长事之。
(17)、要知道,当初追随文公出逃的那一干人里,狐偃、赵衰、贾佗等可都陆续拜相封爵,先轸、魏犨也做到了军队统帅,可见晋文公也并非刻薄少恩之人,那为何独独漏掉介子推呢?《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里说晋文公回国之后,“赏从亡者”,然而“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就是说介子推没有主动邀功请赏,而晋文公也没有主动赏赐他。介子推不主动邀功其实能理解,毕竟他是个道德君子,邀功的事情他做不来,但是晋文公也保持了沉默,这就耐人寻味了。
(18)、鲁肃是孙权领导集团中仅次于周瑜的重要谋臣,体貌魁梧雄壮,少有大志,好为奇计。孙权和陆逊在一起评论鲁肃时说,周公瑾把鲁子敬推荐给我,与我交谈天下大事,纵论建立帝王之业的战略,真是一件快事。当曹操率数十万大军向我进攻时,唯独鲁肃力排众议,提出联刘抗曹战略。鲁肃的计谋策略,比昔日的张仪苏秦更胜一筹。《三国志》评论鲁肃的谋略建树时,说他“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19)、当然,晋怀公的悲剧,也和晋惠公的安排不当有重大关系。明知道自己儿子在晋国没有根基,也不安排几个托孤大臣教导辅佐他,就看着他胡闹吗?要知道中国的贵族大家族,向来热衷分散投资;当年晋国骊姬之乱,各大家族就已开始跟着晋献公诸子分头押宝,比如郤氏家族中的郤芮是夷吾的死d,而郤榖、郤溱却是重耳留在晋国的内主;再比如重耳有两个舅舅狐偃、狐毛都是跟随重耳流亡的得力心腹,但二狐兄弟的父亲狐突却留在晋国为官,因为狐突不仅是重耳的外公,同时也是晋惠公夷吾的外公、晋怀公圉的曾外公。总之,各大家族对重耳和夷吾是各自支持的,并没有坚定不疑的一面倒,最终还是要看形势的发展。晋怀公这时候要做的,应该是收买人心、稳定局势,而不是一刀切的逼人选边战,这不仅不能震慑住反对者,反而会将更多人推向自己的对立面!
(20)、想当年骊姬诬陷重耳参与了申生的投毒弒君案,晋献公震怒,派兵讨伐重耳的封邑蒲城。正是这个勃鞮一马当先要杀死重耳。重耳越墙逃走,勃鞮追上去就是一刀。好险,只是斩下了重耳的袖子。
2、晋文公是干什么的
(1)、他到了齐国后的第二年,齐桓公去世了。大臣竖刁内乱,在十分混乱的情况下,齐孝公即位。这时候,许多诸侯国觉得齐桓公一死,齐国国势衰微,就乘机来攻打齐国。
(2)、第二日得到消息后,重耳便立刻率领本部人马驰入晋军,正式接管晋军的指挥权。
(3)、 台骀泽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南。《左传·昭公元年》:“台骀,汾神也。”《方舆纪要》卷40太原县:台骀泽“在县南十里,即晋泽也。旧为晋水汇流处,蒲鱼所钟”。今泽已湮涸。(此下载图片)
(4)、晋文公初为公子,谦虚而好学,善于结交有才能的人。骊姬之乱时被迫流亡在外十九年,前636年春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晋杀晋怀公而立。晋文公在位期间任用狐偃、先轸、赵衰、贾佗、魏犨等人实行通商宽农、明贤良、赏功劳等政策,作三军六卿,使晋国国力大增。
(5)、第二项改革措施,就是“作州兵”。“作州兵”,就是将征兵对象扩充到“遂人”。传统西周乡遂制度下,“乡人”才是服兵役的主力,“遂人”通常并没有强制性服兵役的义务。在韩原大败的背景之下,吕饴甥提出“作州兵”改革,无疑是为了增强晋国军事实力。
(6)、 山西人杰地灵,载入中国史册的很多明君贤主都出生、发迹于这里,晋文公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晋文公,即重耳,晋献公之子。他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先秦五霸之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晋文公一生坎坷,颠沛流离19年,受尽苦楚,晚年方才立国建业。
(7)、内、外两传不约而同地提到吕甥和郄芮是因为担心受到晋文公的逼迫,惧而起兵的。可晋文公又为什么要逼迫他们呢?难道仅仅因为他们二人是惠公、怀公父子曾经的心腹大臣吗?这恐怕说不通。
(8)、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妻妾的贤能与否,往往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事业成败与高度。齐桓公的凄惨晚年和他霸业的衰败,就与他妻妾素质不高有巨大的关系,所以教出来的儿子也都狼心狗肺,生死相斗。相反,重耳的妻妾,却一个比一个美貌娴淑,一个比一个聪敏贴心,这才能让重耳这个五十多岁了还颠沛流离落魄无依的糟老头子,还可以老树逢春招来桃花朵朵,屡遭磨难却又次次绝处逢生,大器晚成而终能奋起,在夕阳红之时重登君位成为晋文公,并领袖中原,率华夏诸侯合力将强楚打的满地爪牙,从而开创了晋国之后百余年的光辉霸业,中间除了一鸣惊人的南天神鸟楚庄王,基本上无人能动之分毫。
(9)、 历史上对晋文公的记载都是称颂,这样一个完美的国君在历史上也是极少数,这是我们作为一名山西人,对于优秀的晋文化和传统美德,应该感到自豪,更值得传承和发扬光大。 说到晋国的文化以及源头,曲沃,翼城,绛县等临边县城都属于当时晋国,都是一家人,现阶段曲沃正在为大力发扬晋文化和传统美德,做出不懈努力,晋国博物馆,晋园,申园,绛园等都有历史浓重的痕迹和现代版的缩影。
(10)、 阙是我国古代设置在宫殿、城垣、陵墓、祠庙大门两侧标示地位尊崇的高层建筑物,因此也叫阙门或门阙。阙的产生一方面是登高守望防御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标表宫门”的等级需要。阙门起源于周代,历经汉唐,延续至明清,从未中断。随着各个时期社会历史情况的不同,阙门的形制亦代有演变。明清时期,阙已简化成方亭。
(11)、胥惠民:(1940~),陕西蓝田胥家村人。古典文学专家。
(12)、里克于同年十月杀了奚齐。这时,晋献公还没安葬。大夫荀息利用骊姬的帮助,立了骊姬的另一个儿子悼子为王。不久,里克把悼子和荀息都杀了,晋国的宫廷一片混乱。
(13)、到周幽王姬宫湦乱政时期,该支姬姓族人为避犬戎的侵扰而迁居琅琊(今山东临沂),因其地有胥池,传说为胥龙衍生之地,与故华胥国名合,因此易姓为胥,称胥氏,世代相传至今。
(14)、光烟榆柳火,怨曲龙蛇新。可叹文公霸,平生负此臣。”
(15)、因此,我们可以断定,介子推是被人“选择性”的忽视了,至于是哪些人,里面都有哪些原因,我们接下来一一分析一下。
(16)、宣扬德教,以培养百姓的纯朴德性,拨乱反正。
(17)、他们来到楚国,楚国当时是个大国,但是楚成王对他却是优礼有加,用诸侯的礼节接待他。重耳感到受之有愧,就推辞,赵衰说:“你在国外逃亡十几年,小国都欺负你,但是现在大国却对你好,说明你将要发迹了,你就大胆地领受吧。”
(18)、五位贤人成功地把他们的主子挟持走,心里不知有多高兴,一路上他们有说有笑,重耳也打趣道:
(19)、“会,不管多久,我都会等你回来的。”季隗坚定地说。
(20)、胥附,是西汉末期“王莽篡汉”之后所设置的官位,取亲附之人的含义。
3、晋文公一生简介
(1)、晋文公的宽容大度,不计前嫌是许多人都知道的,但伟大的历史人物也有他的多面性,宽容之外,晋文公也是一个强势的独裁者,这一点,从下面这个故事中不难看出来。
(2)、言外之意就是我会抚养好孩子,也会等你回来。言语之中饱含着深情款款。这段“不复成嫁,请待子”的历史典故也在后世传为佳话。
(3)、在该脉族人中,胥氏、童氏、臼氏同宗同源。
(4)、可是,面对重耳哭丧着的脸,季隗却笑了:“我已经二十五了,再等二十五年,恐怕都行将就木了。公子放心走吧,哪怕白头如雪,哪怕黄泉再会,我也一定会等着你的。”
(5)、对外联合秦国和齐国伐曹攻卫、救宋服郑,平定周室子带之乱,受到周天子赏赐。公元前632年于城濮大败楚军,并召集齐、宋等国于践土会盟,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6)、送上门的君位,没人不想要,但重耳和他的谋士团队认为:里克弑君虽是为了旧主废太子申生报仇,但弑君毕竟是大逆,不能跟他混在一起!总之,在大丧大乱中入国夺权,有背礼教道德,虽成功于一时,但必有无穷的祸患随之而生。君主以正道为先,失掉民心的支持与拥护,江山又岂能坐得稳?于是,重耳最终以违背父命乃不孝之名,坚决的辞谢了里克,留在翟国观望。
(7)、他在去齐国的途中,经过卫国。卫文公觉得他是个逃亡的人,对他很没有礼貌,还吩咐人快快把他赶出去。他到了卫国五鹿这个地方,没有吃的,就向乡下人讨饭。那些人想戏弄这个要饭的,就用盆子装了一点东西拿给他吃,他拿近一看,原来里面装着许多土块。
(8)、第五位,魏犨(音抽),乃魏邑大夫毕万之子,后来三家分晋的魏国始祖魏武子,勇武过人,是个武林高手,也是重耳的贴身保镖,头号打手。
(9)、在史籍《路史·伏羲》中记载:“母华胥孕帝,华胥之渚。”传说华胥是燧人氏的女儿,伏羲氏兄妹的母亲。华胥氏有一次去到一个叫“雷泽”的地方游玩,发现地上有一个巨大的脚印,那实际上是雷神的脚印,雷神是一个人头龙身,半人半兽的天神,他只需要鼓起肚子,就能发现响雷。华胥氏很好奇地踩了那个脚印一下,立刻感到全身震颤,回到家后就怀了孕,不久生下了伏羲。
(10)、胥力浦:(1951~),江苏南京人。著名现代美术家。
(11)、这时,晋国的太子圉从秦国逃走了,秦国人对他很怨恨,听说重耳在楚国,就派人送了很多东西,并且热情地邀请他到秦国去。重耳决定到秦国去,成王为他饯行,送了他许多东西。
(12)、胥附职责单就是专职辅佐、辅导太子,职如侍从,秩比大夫,为王莽特设的“太子四友”之一。时任“胥附”者为尚书令唐林。“四友”指尚书令唐林为“胥附”,博士李充为“奔走”,谏大夫赵襄为“先后”,中郎将廉丹为“御侮”。
(13)、如今普遍流传的介子推被火焚死于绵山,是在战国末期到西汉之后才完全成型的。我们姑且以现在普遍流传的说法为准,来揣测一下晋文公的行为动机。
(14)、他的几位随从都劝他离开齐国,但是重耳没有一点儿要走的意思。一天,赵衰、狐偃等在一棵桑树下商量,怎样能使他们的主子改变主意,被正在采桑叶的姜氏的侍女听到了,回去以后就告诉姜氏。姜氏是一个深明大义的人,她早就觉得丈夫有点乐不思国的心思,就让女仆不要声张。
(15)、这样一个仇人要求见晋文公,文公当然不会给他好脸色看。文公派使者传话,劈头盖脸地数落勃鞮的罪恶,末了拿狠话儿砸他,说“你回去给我好好反思,想不清楚别来见我”。
(16)、全文完,感谢将粉们的耐心阅读,顺手点个“在看”让我知道你在看~
(17)、而介子推呢,他曾以惊人的毅力,忍痛“割肉啖君”,却又什么都不要,难免让重耳心里打鼓,觉得此人要么虚伪,要么就是另有所图。何况,几年前易牙在他心里留下的阴影还没有消除(易牙,齐桓公的御厨,曾经因为齐桓公无意间说了一句没吃过人肉,便把自己的儿子煮了献给齐桓公,由此获得齐桓公的信任。后来齐桓公病重,易牙发动叛乱,把齐桓公囚禁起来活活饿死。齐桓公饿死以后在床上躺了67天,尸体腐烂,遍地蛆虫。当时重耳在齐国避难,经历了全部过程。求重耳的心理阴影面积…)
(18)、朱晖,文史作家,笔名闲乐生,中国古代名将狂热爱好者与研究者,王者荣耀最新版本三分之地项目指导,“凯叔讲故事”之《凯叔三国演义》及《三国博物学》历史与文学顾问,专注中国古代战争史领域十余年,出版历史作品近两百万字。
(19)、在炎帝的部落联盟中,有一支氏族部落叫作赫胥氏,其后裔子孙分衍有胥氏、赫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20)、胥 鼎:(公元?~1226年待考),字和之,胥持国之子;金国人。金国将领、大臣。
4、晋文公简介与功绩
(1)、后来晋献公听从骊姬和大臣士蔿的话,认为他俩要谋反,就派遣人去征讨他们,派宦官勃鞮去杀重耳。一天,重耳正在房中读书,忽然听到外面人声喧哗,原来是他父亲派兵来杀他,慌忙之间就爬墙而逃。勃鞮飞身赶到,从墙下一把抓住重耳的衣服,举刀砍去,只砍去了重耳的衣服袖子。重耳一个纵身跳下了墙头,逃之夭夭。
(2)、 剧中虽故事情节复杂,人物繁多,但是人物之间矛盾对立鲜明,便于理解,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适合各种群体观看,人物语言也用了很多哲理名句,比如,“人生而卑微不自轻,人生而富贵不自傲,等一些为人处事的品质。
(3)、晋文公初为公子,谦虚而好学,善于结交有才能的人。骊姬之乱时被迫流亡在外十九年,前636年春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晋杀晋怀公而立。晋文公在位期间任用狐偃、先轸、赵衰、贾佗、魏犨等人实行通商宽农、明贤良、赏功劳等政策,作三军六卿,使晋国国力大增。对外联合秦国和齐国伐曹攻卫、救宋服郑,平定周室子带之乱,受到周天子赏赐。 公元前632年,在城濮之战以少胜多,大败楚军,并召集齐、宋等国于践土会盟, 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公元前628年,重耳逝世。
(4)、而勃鞮呢,面无愧色,反过来教训晋文公,我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我有什么错啊?想当年管仲还曾经为了公子纠,一箭射中过齐桓公的带钩,桓公记过他的仇吗?还不是照样用他为相吗?我以为这么多年过去了,您这趟回来总该有点儿长进,谁曾想还是那般见识。要照这样,只怕过不多久您又得流亡出去的。您要真不愿意见我也没关系,咱俩指不定谁先后悔呢?
(5)、那时介子推也是随从,正在船中,就笑道:"确实上天在支持公子兴起,可狐偃却认为是自己的功劳并以此向君王索取,太无耻了。我不愿和他同列。"
(6)、江西九江的《胥氏五修谱序》记载:晋昭侯赐邑曲沃给叔父成师,号曰“曲沃桓叔”;桓叔第七子伋公列为公族,食采于蒲地为诸侯,其孙懿公为蒲吏,乃以职为氏(吏者,胥也),称胥懿。自懿至胥臣,止三世,城濮建功,而胥氏遂显于晋……臣生甲、甲人物表以孝友、贤能、行谊、文学、耆寿五类。
(7)、朱晖,文史作家,笔名闲乐生,中国古代名将狂热爱好者与研究者,王者荣耀最新版本三分之地项目指导,“凯叔讲故事”之《凯叔三国演义》及《三国博物学》历史与文学顾问,专注中国古代战争史领域十余年,出版历史作品近两百万字。
(8)、晋文公公元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上古五霸之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9)、第六位,介子推(音捶),晋国隐者,忠义耿直,也是个重耳非常敬重的贤人。
(10)、所以文公当然不能在这时去鼓励介子推的这种行为,这样只会让那些有心建功立业的人心生退意,所以当文公得知介子推悄悄离去,估计心里也只能叹一口气:随他去吧。
(11)、晋惠公后来去世,晋国又没有了自己的国君,晋国的大臣栾枝等人听说重耳在秦,就派人前去劝重耳回国为君。他们商量里应外合之计,由栾枝等在里面接应,赵衰、咎犯等护送重耳回去,秦穆公派了很多兵力声援他们。这件事做得很顺利。
(12)、但是,在公元前636年的这个拐角,命运却突然给了重耳柳暗花明的惊喜。他脱下流亡公子的粗褐,换上了晋文公的华服。终于等来弹冠相庆的时候了?还没有。
(13)、见到妻子这么深明大义,他觉得自己很惭愧,但是动乱和流亡生活实在给他带来了太多的苦恼,他对世事的纷争也实在太厌倦了。他有一个爱他的妻子和一个美好的家庭,他觉得就够了,何必再去奔跑不休,像丧家之犬一样?他把自己的这一想法告诉了妻子。姜氏觉得这样软劝是不行了,就和赵衰等商量,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
(14)、这就是公子重耳身为成熟政治家的牛逼之处了。晋国的内乱,本质上是由于“曲沃代翼”而连锁引发的公族大乱斗,总得折腾个十几年,才能平息,才能痛定思痛。路边的野桃谁都想摘,但要真正聪明的人只摘熟桃子,半生不熟,吃了得拉肚子的,正所谓“始不固本,终必槁落。”所以,为今之计,重耳还是得等,还是得忍。干大事者,必须戒急用忍,不争一时之得失,不在乎一事之成败,这才是伟大人物的大见识、大气度、大格局。如果只是想做一个国君,重耳随时有机会;但如果要成长为一个霸主,哪怕再等多少年也都是值得的。
(15)、同学们,本期兴隆文化大讲堂,是春节后的第一堂课,我们将与大家共同探讨“春秋五霸”之晋文公的故事。
(16)、晋文公说:“我跟丢了,但得到了忠告,所以高兴。””栾枝说:“忠告您的人在哪里呀?”晋文公说:“我没有请他一起来。”
(17)、春秋时期,晋国有个贵族就分封在华胥(今陕西蓝田),在他的后裔子孙中,后来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称华胥氏,后省文简改称分衍为单姓胥氏、华氏,世代相传至今。
(18)、 “好男儿志在四方,退避三舍,兑承诺只愿天下太平歌。好男儿志在四方,睦邦邻,休干戈千秋功过任凭说。”歌词气场强,不可挡,霸气足,见风骨。说的是山西省在春秋时期晋国称霸的风云人物――晋文公重耳。
(19)、胥少汀:(1921~),山东恩县人(今山东平原)。医学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少将。
(20)、第十位,壶叔,心思细密,是重耳的大管家,负责重耳的饮食起居和后勤工作,后来重耳大赏功臣的最后一位,原因很简单,壶叔“以力事我而无补吾缺”,所以功劳最小。
5、晋文公的历史
(1)、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2)、这段文字虽非正史,但蛮有意思。考虑到有的读者可能跟我一样,对介子推同志生平事迹知之不详,《东周列国志》特地引用了唐朝诗人胡曾的诗,也粘贴于此:
(3)、七年后,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重回晋国即位为晋文公,便把所有夫人全接了回来。从政治上考虑,立文嬴为夫人,依次为逼姞、杜祁、季隗等。杜祁虽为重耳最早的夫人,但因为逼姞之子为长子,所以甘居其下;另外照顾到翟国是重耳的母国,也是晋国的强邻,杜祁又自甘退居季隗之下。齐桓公只有六位如夫人,结果六夫人为争宠夺嫡打得不可开交,六公子也相继篡弑,骨肉相残,将齐国的霸业生生折断;而晋文公足足有十位夫人,却一个比一个识大体,而不争位夺宠,从而免除了重耳的后顾之忧,也保证了晋国政局的长期稳定,这在“春秋篡弑叹纷然,宋鲁杀君只隔年”的时代,简直太难得了!
(4)、第四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周宣王庶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5)、多年以后,穆公之子秦康公回忆起这段往事时曾说:
(6)、公孙固:“晋公子亡,长幼矣,而好善不厌,父事狐偃,师事赵衰,而长事贾佗。狐偃其舅也,而惠以有谋。赵衰其先君之戎御,赵夙之弟也,而文以忠贞。贾佗公族也,而多识以恭敬。此三人者,实左右之。公子居则下之,动则谘焉,成幼而不倦,殆有礼矣。树于有礼,必有艾。《商颂》曰:‘汤降不迟,圣敬日跻。’降,有礼之谓也。君其图之。”
(7)、胥克寻:(1892~1934),四川巴中江口区人(今四川平昌)。无产阶级革命烈士。
(8)、怀公故大臣吕省、郄芮本不附文公,文公立,恐诛,乃欲与其徒谋烧公宫,杀文公。
(9)、从简介中“犨违命而焚僖负羁之居”的话看,魏犨此人一是喜欢放火,二是善于违反上级指示,犯“左倾”错误,但是问题不大,“文公欲杀之而爱其材,舍之”。实际上魏犨不仅没有被治罪,反而升了官。历史上为什么经常有某某运动扩大化呢?奥妙就在此——搞某某运动是从来没有错的,偶尔错在个别(或部分)官员搞了扩大化而已,而搞扩大化的官员,犯错误被“严肃处理”后,过段时间大都是要升官的——忠心可嘉也。
(10)、后来晋惠公夷吾即位,派人前往渭滨刺杀重耳,领命的又是这个勃鞮。惠公勒令他“三天之内必须达成任务”,可勃鞮太敬业了,仅用一日一夜便赶了过去。就是他,他一到,逼得重耳被迫离开居住了12年的白狄,东赴齐国。
(11)、重耳在国外颠沛流离了19年,辗转了8个诸侯国,直至62岁才登基做国君。
(12)、炎帝是著名的氏族首领,他的部落最擅长农业生产。炎帝的部落联盟崇拜凤图腾,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
(13)、晋文公重新执政之后,对内任用狐偃赵衰等人为卿,推行法令,安抚民生,对外用先轸、魏犨等人为帅,勤王败楚,称霸春秋。乱世之中,正是用人之际,介子推激流勇退,实在是挑错了时候。
(14)、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左传》里形容介子推是“怒去”,说他被文公给忽略了,很愤怒,于是走了。至于后面的“抱木而燔死”,也很难说清是自焚而死,还是被文公不小心烧死了,又或者是,文公故意的?
(15)、国君的位子还没坐稳就想着杀人,色厉内荏,这不是明摆着怕重耳吗?不恤人心,制造白色恐怖,典型无德无能缺乏安全感的表现,但晋怀公毕竟只是个青春期的少年,缺乏政治权谋的锻炼,他除了这种蠢方法,也实在没有别的招了。
(16)、看到这里,连我都不禁为这个异族女子鼓起掌来了,少数民族的女孩子,果然爽利大方得很,不像我们汉族的姑娘,老公走了哭天喊地的。跟自己一起生活了十二年的丈夫就要走了,此去经年,天涯两望,不知相见何时,可是季隗却将心中的万般不舍深深的隐藏在心底,微笑着淡然面对这一切,表现得比重耳还要坚强,因为她知道好男儿志在四方,为了不给重耳压力,她给了重耳一个一生的承诺,这是怎样一种高尚的情操和动人的情怀,重耳娶妻如此,真是羡煞了我们后人……
(17)、第八位,狐毛,狐偃的大哥,也就是重耳的大舅,一直担任狐偃的助手工作,也是个不错的参谋人才。
(18)、一天,她照例和重耳恩恩爱爱,在这当中,她对重耳说:“夫君,我们俩虽然相亲相爱,你给我带来了幸福,但是,你还有你的事业,你的祖国,一个男人应该以天下大事为己任,怎么能只图个人的安逸呢?”
(19)、这位英雄,自然就是我们的晋国流亡公子重耳了。
(20)、晋文公说:“我问先生,先生却用脚指路,是为什么呢?”老古抖抖衣服站起来说:“想不到我们的君王竟然这样愚笨啊,虎豹因为离开偏远之地靠近人类,所以才被人猎到;鱼鳖因为离开深水,才被人捉住;诸侯离开他的民众而外出远游,才会亡国。
(1)、赵衰说:“我们比当国王还高兴。”就这样他们到了曹国。
(2)、而更为重要的是,介子推做出这种过于清高自负的举动,非常拉仇恨,也难怪大家都不喜欢他,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大家自然而然的便把他选择性忽略了。
(3)、他们离开曹国,来到宋国。宋襄公刚刚和楚国打了一仗,国家受到了很大的损失,他自己也在泓河边的战斗中负了伤,他这时急需人才,所以对重耳前来非常欢迎,于是就用接待国君的礼遇接待了他,亲自到馆驿向他求取治国之计,并且热忱地欢迎他留下来,共成霸业。
(4)、这一想不要紧,笔者又联想到,之后介子推出走,为何邻居要强出头去城门上写诗替介子推鸣不平,搞得人人皆知,让晋文公下不来台?再有,介子推割肉之后,为何要告诉文公,或者说,等文公吃完之后再告诉他这是他的肉?而且这件事为什么很快也弄得天下都知道了。
(5)、并且,当他们在公元前636年三月发动兵变的时候,已经预先得到了勃鞮线报的晋文公竟然无力组织抵抗,只得向西潜逃,藉助秦穆公的力量来镇压叛乱。等叛乱平息,秦穆公又担心晋文公势单力薄,再赠送了三千人的卫队给他,以弹压潜在的反对势力。
(6)、 赏剧过程中,不难发现剧中山水画面特别熟悉,大多数是在曲沃桥山,浍河晋宫等一些地方拍摄,给人一种空间上的穿越,好奇心让人浮想联翩,这是真正属于我们脚下这片土地曾经发生的一段伟大的历史。
(7)、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晋文公是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去找介子推。之前已经分析过,论才华能力,介子推都不足以堪负重任,而赏赐钱财,又难免要雨露均沾,顾忌到一大群人,所以晋文公无论如何,是不会希望介子推出山的。
(8)、在晋国与楚国之间爆发的著名“城濮之战”中,胥臣以蒙马虎皮击溃了楚军,后官拜司空,封邑为臼(今山西应城),因此又称季臼。其后代有的用封邑名称为氏,称“臼”或“季臼”。
(9)、春秋初年,在西北大国晋国爆发了一场内乱,铁血雄才的晋献公为了防止诸子争权夺位,竟然高举屠刀,自毁公室,不仅大肆屠杀公族子弟,逼死自己的太子申生,还将自己的庶子尽数驱逐出国。晋国的贤公子重耳也被迫向北逃亡到了他母亲的故国翟国。(今山西交城,应为狄人中的一支白狄族)
(10)、回到宫中,大臣子玉一脸怒气,对楚成王说道:“君王对公子这样好,他还要和你兵戎相见,真是一个无情无义之人,不如现在就杀了他。”楚成王自有自己的想法,他没有杀重耳。
(11)、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到了晋厉公姬寿曼执政时期,以胥克之子胥童为上卿,胥童与当时的权臣栾书、中行偃积怨很深。后来栾书、中行偃受宠于晋厉公,胥童遂被其杀害。胥氏族人为避仇杀,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即改“胥”为“童”,称童氏,世代相传至今。
(12)、唐林,字子高,沛郡人,大致在汉元帝末年至刘玄更始末年间在世即公元前33~公元24年。他以明经饬行显名,后仕王莽授封建德侯,历公卿位(尚书仆射)。他曾数上疏谏正,有忠直节。
(13)、命运之神不会允许这样一个经天纬地的英雄,就此老死蛮夷之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