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句子网

精选论语博学篇66句

孔子论语经典语录博学

1、孔子的博学而笃志说的是什么

(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摘孔子《论语》(君子能够协调左右但并不盲从附和,小人则只会盲从附和而不能和他人和睦相处。)

(2)、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日: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见《论语雍也》)。

(3)、(君子容易服侍而很难讨好。不依正当途径去讨好,他不会高兴;但是等到用人时,他会按照才干去任命。小人很难服侍而容易讨好。不依正当途径去讨好,他也会高兴;但是等到用人时,他会全面要求,百般挑剔。)

(4)、翻译:孔子说:年末天气寒冷,这时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6)、触类旁通:比方从懂患上的一点儿,类推而知道其它的,形容长于类推,能触类旁通。语本《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7)、·有教无类。(出处)《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译文)人人都可以受教育,不分族类。

(8)、这是孔子在考察宇宙,体触万物时生发出的精粹思想,有更为普遍的意义,那就是要我们珍惜时光。

(9)、(鸟快要死的时候,叫声是悲切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话是善良的。)

(10)、·色厉而内荏(rěn),譬诸小人,其犹穿窬(yú)之盗也与?(出处)《论语·阳货篇第十七》(译文)外表严厉内心虚弱,若用小人来做比喻,大概就像个钻洞爬墙的小偷吧!

(11)、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摘《论语》

(1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3)、(君子吃饭无求过饱,……做事要勤奋,说话要谨慎,并能接近有道理的人,向他学习,以纠正自己的缺点,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14)、翻译:说话一定要诚信,做事一定要坚定果断。

(15)、(见到贤人便应考虑怎样才能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便应在内心反省,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16)、(只有女子和小人最难相处,亲近了,他们说你不庄重;疏远了,他们又会怨恨你。)

(17)、孔子语录: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

(18)、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孔子《中庸》(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9)、(连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还怎么能事奉鬼呢?)

(20)、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日:与之瘦。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日: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见《论语-雍也》)。

2、论语博学篇

(1)、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摘孔子《论语》(我每天都多次对自己进行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以诚相待?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已经温习?)

(3)、孔子语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4)、孔子语录: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

(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处)《论语·子路第十三》(译文)如果自身的行为端正,即使不发命令,下面的人也知道该怎么做;如果自身的行为不端正,即使三令五申也没有人听从。

(6)、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摘孔子《论语》(君子给人的印象有三种变化:远看庄重威严,接触则温和可亲,听讲话则严肃不苟。)

(7)、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摘《论语》

(8)、孔子说:只阐述以前的文化而不从事创作,信从并爱好古代文化我私下将自己与我那老彭相比。

(9)、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10)、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11)、(如果三个人一同走路,其他两个人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他们有优点,我就学习,他们有缺点,我就作为借鉴而改掉。)

(12)、(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13)、(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14)、·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出处)《论语·雍也篇第六》(译文)多么有贤德啊,颜回!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困带来的忧愁,颜回却依然保持自得其乐。

(1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ǐ)。”(《为政》)

(16)、(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17)、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又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18)、·道不同,不相为谋。(出处)《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译文)志向不同,也就不要在一起谋划大事了。

(19)、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

(2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3、孔子 博学

(1)、老聃就曾指出过这一不良现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2)、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摘孔子《论语》(他这种聪明,别人能做到,而这种愚傻,别人便难以做到了。)

(3)、子曰:“赐也,女以予多学而知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摘孔子《论语》(孔子说:“端木赐啊!你以为我是一个博学强记的人吗?”子贡答道:“是的,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基本道理把它们贯穿起来的。”)

(4)、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年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摘孔子《论语》(君子有三种事应该加以警戒:年轻的时候,血气还没有固定,力戒贪恋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旺盛,力戒逞强好斗;到了老年时期,血气已经衰弱,力戒贪得无厌。)

(5)、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摘《论语》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7)、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8)、(死和生听凭命运的安排,富与贵在于上天的决定。君子只要尽心尽力而没有过失,对人恭敬而合乎礼法,那么四海之内的人都如兄弟一般了。)

(9)、(连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还怎么能事奉鬼呢?)

(1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2)、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13)、孔子语录:《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大学》

(14)、(发愤研究学问,常常忘记吃饭,一旦有所收获便又高兴地忘记了忧愁,连自己的渐趋衰老也没有感觉到。)

(15)、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16)、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

(17)、(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成全别人的恶行。小人与此恰恰相反。)

(18)、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19)、·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出处)《论语·公冶长第五》(译文)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

(20)、本文来源于百分网(http://www.ohcom/),转载请保留此标记,谢谢!

4、论语博学而笃志翻译

(1)、(不必担忧财富不多,只须担忧财富不平均,不必担忧人口稀少,只须担忧境内不安宁。……既来了,要使他们安家乐业。)

(2)、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摘孔子《论语》(一个人固守道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主张又不能坚定不移,这种人有他不能算有,没有他不能算无。)

(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出处)《论语·子罕第九》(译文)到了寒冬,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4)、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5)、解读:要选择好的并向其学习,是不好的就要对照,反省并改掉它。

(6)、孔子之文满天下,孔子之道满天下。该诗句出自宋代诗人冯京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答伯庸》,意思是孔子的文章名满天下,孔子为人处世之道也遍布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