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句子网

精选木心全集讲的什么98句

木心全集

1、木心全集epub

(1)、年少时,大家还没学会虚伪,没学会撒谎,大家都是敞开心扉,赤诚相见,说一句是一句。

(2)、1991年,纽约曼哈顿中央公园,时木心六十四岁

(3)、如果不进一步读他的作品,我们便很可能错过这位,让陈丹青、梁文道、汪涵等人称赞不绝的,有着独特精神趣味的文人。

(4)、读木心,在承习东西文脉的用心之作里,遇见这早熟而晚成的天才。

(5)、左为木心19岁,右为版画家杨可扬先生抗战胜利在杭州

(6)、木心的作品字字珠玑,充满哲思,韵味十足。仔细读来,好似与一位风趣的智者攀谈人生、世界。

(7)、等到心下雪了,无疑是一种绝望。心本是一个有温度的地方,却下着雪,成了冰天雪地,这是多么令人绝望的一件事。

(8)、-----------------------------------------

(9)、1999年,乌镇人陈向宏回到故乡,开始筹备乌镇的旅游公司。乌镇的一位老百姓给了他一张《中国时报》,他看到了木心说“不会再来”,决心邀请木心回到故乡。

(10)、单中所列作品数量之浩瀚、文学形式之多样都令人赞叹。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它是木心浸研其中的“茅盾图书馆”的内化成果和缩微写照。和“茅盾图书馆”的被毁一样,这些作品的毁灭是同样的彻底而野蛮,同样是一场大屠杀,但是没有留下被害人的痕迹。木心不得不一切从头再来,而这一次他是在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开始的:一个防空洞改成的,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被单独监禁的地牢。我们能够看到的、在1970—1973年期间所写的132页的《狱中笔记》,是木心为了保持自己作家身份所做的生死拼搏的见证。难以想象的是,在那种严酷、被监视的条件下,他居然能在轻薄如蝉翼的纸页正反面一共写下了65万字,层层叠叠的蝇头小楷几乎无法辨认(如下图)。在我看来,只有一个真正作家的自我责任感才能解释这些文稿的创作,因为除了可能给他带来更加严厉的惩罚之外,这些文字可以说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是在木心看来,他是在“完成一个天赋的任务:保护和照顾好葡萄藤”,犹如《圣经》所说:“吾为真葡萄藤,吾父乃葡萄栽培人,吾不结果之枝皆被吾父截去,结果之枝吾父则精心修之,以期结出更多果子。”(《约翰福音》第15章)

(11)、台湾《联合文学》创刊号为木心特设“散文展览”专号

(12)、陈丹青,木心美术馆馆长,1953年生,原籍上海,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完整记录1989—1994年纽约“世界文学史讲座”的听课学生,以木心为“师尊”。木心说,“好的学生,是激起老师灵感的学生。丹青是激起我灵感的朋友”。绘画之外,主讲有“看理想”系列视频《局部》,著有《多余的素材》《退步集》《退步集续编》《荒废集》《草草集》《纽约琐记》《外国音乐在外国》《无知的游历》《谈话的泥沼》《笑谈大先生》等书。

(13)、于是,我们就此变成自己年少时最憎恶的那种人

(14)、我好久没有以小步紧跑去迎接一个人的那种快乐了

(15)、不能不与伪善者周旋时,便伪恶,淋淋漓漓地伪恶

(16)、精装本,文化藏家不可错过、中国家庭必要有的经典之作。

(17)、豆浆的热气里,飘散着多少人的童年;清早的火车站,又载走了多少人的乡愁;黑暗无行人的长街上,又留下了多少记忆中的苍凉与温暖。

(18)、这句诗似乎不可解释,钥匙与锁在爱情中的意象,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19)、这一层意思,在诸位阅读木心之前,在诸位获得各自的心得——或没有心得——之前,我应该缄默……

(20)、木心先生不是一位“新作家”。他的写作生涯超过六十年,早期作品全部散失,但八十年代再度写作后,台湾为他出版了多达十余种文集。他的部分散文与小说被翻译成英语,成为美国大学文学史课程范本读物,并作为唯一的中国作家,与福克纳、海明威作品编在同一教材中;在哈佛与耶鲁这些名校教授主办的《文学无国界》网站,木心先生拥有许多忠实的读者。但木心先生也不是所谓“老作家”。大家应该记得,七十年代末迄今,我们目击了被长期遗忘的“老作家”如何在中国陆续“出土”的过程,这份名单包括周作人、徐志摩、沈从文、钱钟书、张爱玲、汪曾祺、废名、胡兰成……乃至辜鸿铭、陈寅恪、梁漱溟、钱穆等等。木心先生不属于这份名单。他在海外获得迟来的声誉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而他被大陆读者认识、阅读的过程,今天才刚刚开始。

2、木心全集讲的什么

(1)、五十年后自己回顾前尘,也代人回顾,清楚看到

(2)、既有繁华落尽的柔美、沧桑过后的明朗,也有洞察世事的简单和劫后余生的谅解,其写作功力和文史哲艺术素养非一般名家所能比。

(3)、文学是人学。人嘛,看看别人是怎样做人的,怎样做人有味道。

(4)、文学是脑的艺术,无声无色,和感官没有关系,却感动你,魔术性就是文学,你感动了——就是几个字呀!

(5)、1954年生于上海,儿童文学作家,现任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会员,《中国儿童文学》主编。

(6)、最近几年,网络读者,尤其是年轻一辈开始期待木心先生的登场,上海青年作家尹庆一与王淑瑾夫妇是其中之一。这些读者仅从极有限的转载文字,便意识到他的唯一性与重要性。

(7)、    无知的人总是薄情的。无知的本质,就是薄情。

(8)、八十年代后期迄今,是林清玄散文写作最辛苦和最多产的第三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他以十本“菩提系列”震撼了文学界内外。

(9)、今天,我一再提醒我的陈述必须保持克制。我只是他的学生,不是一位有资格评价文学的人。当此向大家介绍先生,我实在做不到像他的文字那样精确而恰如其分。我不敢说在座的朋友中没有一位读过先生的文章。人不能单凭一篇文章认识作者,尤其是像木心先生这样丰富、深沉而多变的作者;然而有时一段词语、一句话,就能透射光芒,直指人心,先生正是这样的作家。前天,当我接到印刷厂送来的册木心散文集,翻阅那些我在二十多年前就阅读过无数次的散文,再次感到先生是一个无解的谜——他来路宽阔,但没有师承,他秉承内在的意志,但没有同志,他与文学团体和世俗地位绝缘,他曾经长期没有读者,没有知音,没有掌声……这是他所追求的吗?多年来庞大的中国文学群体之外,我看见,这个人自始至终单独守护着、同时从不受制于五四开启的价值、精神与世界观,凭一己之身、一己之才,持续回应并超越五四那代人远未展开的被中断的命题——譬如白话文如何成熟?譬如传统汉语在当代文学的命运与可能性,譬如中文写作与世界文学的关系,譬如在世态与时代的种种变幻中怎样以文学挽救文学……我们或许会说,几代文学家都在寻索实践同样的命题,但现在有了比较的机缘:一端,是我们历来所见的庞大的中文写作;一端,是木心先生的书。我们会看见,前者所有的,木心先生那里半点无有,前者所无有的,请在木心先生书中见——我所谓的“有”与“无有”,是指什么呢?

(10)、今天我们来推荐木心的作品,一起潜入那些“微有声息不起水花的,一圆片一圆片”的文字河流中。

(11)、文学是脑的艺术,无声无色,和感官没有关系,却感动你,魔术性就是文学,你感动了——就是几个字呀!

(12)、所以我们现实中很多的都没有木心这句情话中那么有勇气,一直等到头发发白。这是常人所不能做到的。倘若不是深情,谁愿意这样一直等下去?

(13)、  木:我也在等待那一天。我必须等到能把自己当做另一个人的那一刻,等到自我消散的时候。那将会让我非常喜悦。

(14)、木心本名孙璞,1927年生于浙江乌镇,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82年定居纽约。他读书、绘画、写作,他在纽约给陈丹青、曹立伟等一群中国艺术家上课,讲世界文学史讲了五年。

(15)、《琼美卡随想录》——木心亲自编订的散文集。在书中,读者可一如既往地体会木心的“丰沛而娴熟”,他“善用汉赋般的奇字”,以及“在别人说不下去的地方说出别开生面”。

(16)、甚至,连从前的月光也很慢,流云也很慢,雨水也很慢……一切都慢得有点闲, 有点懒,慢到可以躺在高高地谷堆旁边,消磨整个黄昏,在睡意朦胧中枕着爷爷的胳膊,看星星眨眼…… 从前的日子很慢很暖,裹在淡淡的烟火里,日日年年 “清早上火车站”,随之勾起的是当时的记忆画面,“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17)、仍有人会疑惑,我们究竟能从这位大师身上,读到什么?

(18)、他悠游在莎士比亚、福楼拜、尼采、达芬奇、范宽、郭熙的山水间

(19)、小说:《临街的窗子》、《婚假》、《夏狄的赦免》、《危险房屋》、《石佛》、《克里米雅之行》、《伐哀尔独唱音乐会》、《罗尔和罗阿》、《木筏上的小屋》

(20)、那得靠与生俱来的本能,小海龟脱出蛋壳即往海水爬去

3、木心全集

(1)、在全球华语文学最具影响力的《联合文学》创刊号上,木心首登华语文坛。在40多位颇负盛名的作家、诗人中,他一人便占据了三分之一的版面。

(2)、《哥伦比亚的倒影》——木心亲自编订的第一部简体中文版作品,其中《九月初九》、《竹秀》、《哥伦比亚的倒影》、《明天不散步了》、《上海赋》等十三篇散文,最能体现木心风味。

(3)、木心先生是一个典型的艺术知识分子, 他精通文学,绘画,音乐,历史,诗词等。他悠游在莎士比亚、福楼拜、尼采、达芬奇、范宽、郭熙的山水间。我们无法用单一的艺术家身分来认定他。

(4)、相比现在行色匆匆挤地铁,或者是边走边往嘴里胡乱塞几口早餐的快节奏生活,从前那记忆中的“慢”,怎能不让人无限怀恋。

(5)、   《木心诗选》的诗歌,共七辑(158首),从最早期的《阿里山之夜》,到最为读者所知的《从前慢》,以及最最“天书”的《同袍》四言诗等,各个时期的,均精选于木心生前自订的全部六种诗集——《我纷纷的情欲》《西班牙三棵树》《伪所罗门书》《巴珑》《诗经演》《云雀叫了一整天》。

(6)、   “先生,您也许期待着在这个对话里,作者会为这份手稿提供一个浪漫而现实的叙事,可是我却宁愿选择以电影里的‘静止’和‘淡出’的手法来描述我的态度……先生,我想我们在谈话以前已经同意要‘淡化某些时间和空间的因素’,所以您不可能指望这份笔记的作者会交代很多事实。”

(7)、封面用的是国外千元书籍指定的进口卓纺,成本高,却最能诠释木心的素净典雅之风格。工作闲暇、或睡前捧读,犹如木心就静静坐在身旁。

(8)、敏锐的人士在八十年代开始“发现”这位“文学鲁宾孙”:就我所知,阿城、何立伟、陈子善及巴金先生的女儿最早在大陆传说木心先生;第一位将他的文章逐字逐句全文打入电脑,于新世纪发布在网站上的,是上海作家陈村。他读到《上海赋》,“如遭雷击”,乃为文宣告说:“不告诉读书人木心先生的消息,是我的冷血,是对美好中文的亵渎。”他指出:“企图中文写作的人,早点读到木心,会对自己有个度量。”因为:“木心是中文写作的标高。”

(9)、毋庸讳言,悲观主义是知识的初极、知识的终极

(10)、如今木心的作品玲琅满目,但却没有一套完整收录木心全部作品的全集。

(11)、在精神世界经历既久,物质世界的豪华威严实在无足惊异

(12)、为那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饱涵人文精神而惊叹不止

(13)、在纽约牙买加区的一幢小公寓里,他日复一日笔耕至深夜,每天要写下7000到10000字。1992年是他移居美国的十周年,已经出版了八卷新作。然而这些只是他计划完成的百科全书般的巨著的一小部分而已。我最后与木心的一次长谈是在1997年,他告诉我说他计划编写两部巨著而且已为它们准备多年了。第一部名为《巴比伦语言学》,将是一部包括各种文学体裁作品的集子,其字数可能会达到几百万字。第二部是叫做《瓷国回忆录》的一部自传体小说,按计划字数比《巴比伦语言学》还要多上几倍。他说等他完成这两部书后,他将封笔不再写作。

(14)、木心先生在阅读什么呢?阅读我们的“阅读经验。”

(15)、木心,“木心”是他的笔名,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1927年2月14日生于浙江乌镇东栅。木心先生的大甥婿郑儒针是香港银行前行长——郑铁如先生的长子,民国著名社会活动家谢仁冰先生的外甥,与钱钟书先生交好,其母与鲁迅先生相识。

(16)、菜单开出来,大家选。从古希腊神话、新旧约,到诗经、楚辞,从中世纪欧洲文学,到二十世纪文学世界,东方西方通讲,知识灵感并作。其中听的听,讲的讲,“金句”纷披,兀自燃烧。“讲完后,一部文学史,重要的是我的观点。”木心说。古代,中世纪,近代,每个时代都能找到精神血统,艺术亲人。

(17)、但小街上没有悲观主义,人们兴奋忙碌营利繁殖

(18)、陆智昌说一套值得收藏的书就应该从触及那一刻,到翻看细细品读,都令人享受、不舍弃手。

(19)、这套《木心全集》的装帧也很有来头,由香港著名书籍设计师陆智昌先生亲自操刀设计。

(20)、中国当代作家、画家。1927年出生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乌镇。

4、木心全集诗歌系列

(1)、可木心说出了不一样的话,你再不来,我要下雪了。这话让多少人读出不同的伤感来。很多人读出来的是这样的味道。你再不来,我还会一直等下去,等到头发发白,也意味着要下雪了。多么美。

(2)、-木心与陈丹青1994年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3)、以致使那些才智过人的艺术家偏执到如此焦躁的地步

(4)、一套共16册,收入木心晚年定稿、作家影像、创作手迹等珍贵内容,一字一句,悉从木心生前的文稿原貌,极具收藏价值。

(5)、你问人问题,她若答非所问,便已是答了,毋需再问

(6)、可等到这么一个人出现,你跟他对照,就会发现我们身上的问题太多了。我们没有自尊,我们没有洁癖,我们不懂得美,我们不懂得尊敬。”

(7)、    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  八十年代末,木心客居纽约时期,亦自他恢复写作、持续出书以来,纽约地面的大陆和台湾同行在异国谋饭之中,居然促成木心开讲“世界文学史”,忽忽长达五年的一场“文学的远征”——从1989年1月15日开课,到1994年1月9日最后一课,每位听课人轮流提供自家客厅,在座者有画家、舞蹈家、史家、雕刻家等等。  听课学生陈丹青说,“我们当年这样地胡闹一场,回想起来,近于荒谬的境界:没有注册,没有教室,没有课本,没有考试与证书,更没有赞助与课题费,不过是在纽约市皇后区、曼哈顿区、布鲁克林区的不同寓所中,团团坐拢来,听木心神聊。”  菜单开出来,大家选。从古希腊神话、新旧约,到诗经、楚辞,从中世纪欧洲文学,到二十世纪文学世界,东方西方通讲,知识灵感并作。其中听的听,讲的讲,“金句”纷披,兀自燃烧。“讲完后,一部文学史,重要的是我的观点。”木心说。古代,中世纪,近代,每个时代都能找到精神血统,艺术亲人。

(8)、这16本书凝聚了木心一生的时光和感悟,生活若有不如意,翻开这套书,一见中国风骨,二见世界观,即以清泉润苦心。

(9)、海外人士一定会诧异,纸本的未经装裱成轴的画,等于是张薄纸,一百张一千张,也有地方可以匿藏,只有亲身经历过“文革”的受难者,才知道那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绝境,红卫兵、造反派轮番搜查抄,手段之横蛮泼辣,方法之刁钻精到,却是史无前例,墙壁凿破,地板撬开,瓦片翻身,连桌上的一盆菜也倒出来用筷子爬拨,是否有罪证混在菜里,要想保存一幅画都不可能,何况十幅百幅,海外人士虽然看过很多“文革”史料,知识分子如何关入牛棚,强迫劳动,艺术家如何受尽侮辱,精神失常,但难于想像一个画家会轮到不得不亲手毁掉自己毕生心血的结晶,这比消灭自己的肉体更其惨痛酷烈,因为“自杀”是一种选择,放弃生命万事皆休也可说得到了解脱,而当一个画家正处于成熟期,创作欲如火如荼,前景无限辉煌,突然,他的画即是他的罪,要生存,必得将画毁去——人人都是第一次遇到“文革”,中国的历史经验是秦朝的焚书坑儒,明清的文字狱,西洋的历史经验是中世纪的宗教裁判庭,二次大战德国法西斯,这些过时的平乏的常识,根本不能应付“文革”的险恶暴乱,愈想愈觉得这些画必定会致自己以死命,本来林先生在家中画,晚上画,外界不明底细,到了这个举国疯狂的时刻,破四旧,清算洋人古人,打到反动学术权威,有海外关系的,叫做“里通外国”,间谍特务,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林先生的画,单是一张,就可以罗织多种罪名,我以自身的体会,完全理解林先生当时恐惧心理的压力,全上海市到处是游行的锣鼓声,口号声,人潮汹涌,马路和街道里弄火光烟气弥漫,批斗、示众、游街、押赴刑场、各派系争权、流系之中内讧,真枪实弹、血肉横飞……在这样的时空中,再看看自己的画,如果暴露在红卫兵造反队的面前

(10)、生前定稿出版有文集13种著作,即散文小说系列6种《哥伦比亚的倒影》《琼美卡随想录》《温莎墓园日记》《即兴判断》《素履之往》《爱默生家的恶客》,诗歌系列6种《西班牙三棵树》《我纷纷的情欲》《诗经演》《巴珑》《伪所罗门书》《云雀叫了一整天》(引发刷屏的小诗《从前慢》即来自《云雀》),包括答问录1种《鱼丽之宴》。逝世后,另有“世界文学史讲座”整理成书《文学回忆录》(即听课学生陈丹青笔记),及作为《文学回忆录》补遗的《木心谈木心》。陈丹青说,《文学回忆录》布满木心始终不渝的名姓,而他如数家珍的文学圣家族,完全不知道怎样持久地影响了这个人。

(11)、我们讲课长达四年。为什么要学世界文学史?就是刚才说的,文化的要义,是广义的整体性。加一个“广义的”。如何在这个整体性中取得一个我们自己的制高点。

(12)、综合上述,雷声很大,能讲吗?我有我的能讲。结结巴巴,总能讲完,总能使诸君听完后,在世界文学门内,不在门外。

(13)、“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这是多少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期待。可遗憾的是,反观现代人的爱情,到最后也只演变成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自我安慰。

(14)、“文学是可爱的”——不要讲文学是崇高伟大的。文学可爱。大家课后不要放弃文学。文学是人学。至少,每天要看书。

(15)、八十年代末,木心客居纽约时期,亦自他恢复写作、持续出书以来,纽约地面的大陆和台湾同行在异国谋饭之中,居然促成木心开讲“世界文学史”,忽忽长达五年的一场“文学的远征”——从1989年1月15日开课,到1994年1月9日*后一课,每位听课人轮流提供自家客厅,在座者有画家、舞蹈家、史家、雕刻家等等。

(16)、木心的创作是和其他文明、其他世界大师对话。这种来自文字的冲击力,如醍醐灌顶。写作者的涵养会透过铅字浸润心灵,不知觉间,你会习得木心那得体又有趣的气质。

(17)、霍拉旭答应了,天才死了,天才的朋友为天才作证,甚至可以说,艺术家是通过朋友的手才把礼物赠给世界的。

(18)、木心与陈丹青同游纽约大都会美术馆,1994年

(19)、因此,以我的孤陋寡闻,迄今为止在我们视野所及的中文写作及外语写作的华裔作者中——包括美国的哈金、法国的高行健——我暂时找不出另一位文学家具有像木心先生同样的命运。我这样说,不是在陈述木心先生的重要性,而是唯一性,而这唯一性,即暗示着木心先生的重要性。

(20)、为什么我们遇见一个畸形怪状的身体是不激动的

5、木心全集 百度网盘

(1)、过去的爱情,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现在的爱情是一把锁配多把钥匙,或者是一把钥匙能开无数个锁。

(2)、车、马、 邮件 、都慢,一个问候 ,要等上好多天……

(3)、《木心全集》之外,还有3本书值得一阅,书籍设计均由陆智昌完成,皆有精装版和毛边版可选。

(4)、典藏未裁毛边本,限量300套,目前仅在出版社和我们平台发售此珍贵版本。

(5)、有时嘿笑如恶童,有时演奏起那绝美故事,销魂忘我

(6)、《我纷纷的情欲》是2007年1月1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木心。本书是木心的诗集,分为三辑。

(7)、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

(8)、河海小楼,窗下芦苇萧萧,友谊的长谭,艺术的小弥撒

(9)、   纸盒平装本“木心作品一辑八种”,共八册,是木心亲自编订的第一批简体字版作品,也是木心亲自手订八种封面的珍藏版。

(10)、报刊阅览室、综合外借室、少儿阅览室夏季开放时间为8:30-18:00;冬季为8:30-17:30

(11)、霍拉旭答应了,天才死了,天才的朋友为天才作证,甚至可以说,艺术家是通过朋友的手才把礼物赠给世界的。

(12)、世上有许多大人物,文学、思想、艺术,等等家。在那么多人物中间,要找你们自己的亲人,找精神上的血统。这是安身立命、成功成就的依托。每个人的来龙去脉是不一样的,血统也不一样。在你一生中,尤其是年轻时,要在世界上多少大人物中,找亲属。精神源流上的精神血统:有所依据,知道自己的来历。找不到,一生茫然。找到后,用之不尽,“为有源头活水来”。西方也把《圣经》叫做“活水”。

(13)、1994年,木心悄悄回到故乡乌镇,孙家的祖屋不复当年模样,后花园上起了一家翻砂轴承厂,工匠们伴着炉火劳作。失望伤感的木心写下《乌镇》一文:“在习惯的概念中,‘故乡’,就是‘最熟识的地方’,而目前我只知地名,对的,方言,没变,此外,一无是处……永别了,我不会再来。”

(14)、陈丹青说,“木心真有这个力量,你稍微一个小时放下自己去阅读,他会点亮你”。

(15)、小说:《临街的窗子》、《婚假》、《夏狄的赦免》、《危险房屋》、《石佛》、《克里米雅之行》、《伐哀尔独唱音乐会》、《罗尔和罗阿》、《木筏上的小屋》

(16)、这种形象所体现的悲剧英雄主义与流行历史观念中的纳粹大屠杀和“文化大革命"这类的政治灾难紧密相连,幸存者和目击者的形象也为描写这些灾难的无数小说、剧本和电影中的男女主人公提供了一个共同的蓝本。因此在对木心有关《狱中笔记》的采访中,童明自然地采取了这一叙事框架并一再回到有关“政治囚犯”的话题,而木心固执地抗拒着这种询问的角度,因为在他看来,尽管这种做法也可能重建历史的事实,但是重建本身却不免落入历史情节剧的熟悉套路。因此他说:

(17)、早在1993年,木心与童明就已经酌定中文版《豹变》,所以这本书也是一个飞越20多年的“文学之约”。

(18)、从多情而转向无情就这样转了,从无情而转向多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