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名言志当存高远
1、诸葛亮说志当存高远是什么意思
(1)、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诸葛亮
(2)、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年),诸葛亮十三岁时,他们姐弟四人跟随叔父诸葛玄赶赴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任所。不久,朝廷又派朱皓到任,失掉官职的诸葛玄只好带着诸葛亮姐弟四人前往荆州投靠旧友荆州牧(治所襄阳)刘表。到襄阳后,诸葛亮因年纪幼小,就到刘表办的“学业堂”里读书。他的大姐嫁给中庐县(今湖北南漳县)蒯家大族蒯祺,二姐嫁给襄阳名士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庞山民所生子叫庞涣。诸葛亮的这封《诫外甥书》就是写给庞涣的。
(3)、做到这些以后,虽然也有可能在事业上暂时停步不前,但哪会损毁自己高尚的情趣,又何必担心事业会不成功呢!如果志向不坚毅,思想境界不开阔,沉溺于世俗私情,碌碌无为,永远混杂在平庸的人群之后,就会难免沦落到下流社会,成为没有教养,没有出息的人。
(4)、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垢北望气如山。
(5)、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诸葛亮
(6)、人多那带第大时忠也,犹鱼多那带第大时有渊。----《兵过好》
(7)、思贤如渴;我心如秤;临危受命;三顾茅庐;如鱼得水;任重才轻;妄自菲薄;
(8)、子比种不可骄,骄则开向礼,开向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9)、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
(10)、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诸葛亮
(11)、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诸葛亮
(12)、夫知人之性,莫难察焉。美恶既殊,情貌不有温良而为诈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然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13)、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诸葛亮
(14)、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15)、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诸葛亮
(16)、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1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18)、下联是说曾封武乡侯的诸葛亮,治蜀有功,遗爱在民,千多年来人民都到这里来瞻仰祭祀他。联文对昭烈武侯同祀备加颂扬。
(19)、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20)、怠慢则不能不开精,险躁则不能理性。——诸葛亮
2、诸葛亮说志当存高远其中包含哲理是
(1)、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诸葛亮
(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
(3)、上联是说后代深知诸葛亮的,是晋人习凿齿。他著《汉晋春秋》,首先摒弃一般史家以魏为正统的作法,推尊蜀为正统,并大力颂扬诸葛亮的勋业。
(4)、统治者必须具备外柔内刚的气质。--诸葛亮
(5)、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诸葛亮
(6)、芸芸众生,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秋瑾
(7)、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诸葛亮
(8)、巾扇任逍遥,试看抱膝长吟,高卧尚留名士隐;
(9)、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诸葛亮
(10)、三国鼎立时期,曹操、刘备、孙权都非常重视人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读书治学的目的是具备真才实学,能够经邦治国。诸葛亮凭借真才实学,从一介布衣到官至丞相,成为三国时代最重要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在治学思想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学习内容、方式和目的都与前人不同,他在《诫子书》云:“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重在经天纬地之才。如何能够达到这样的状态呢,诸葛亮教诲子弟学习的方式主要有静心学习和广泛咨询两种。学习需要静心专长期坚持不懈;学习还需要广泛地向良师益友咨询请教,这是诸葛亮多年读书治学的宝贵经验。
(11)、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在五丈原逝世。
(1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集》
(13)、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朝;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生灵涂炭!汝等既登堂宇,理合匡政辅国,安民兴邦;何期鱼肉百姓,祸国殃民!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生食汝等之肉!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睽睽众目之下,妄言人性耶?此等逆贼听真!汝不日当归于九泉之下,有何面目见汝之先祖并枉死之良善乎!----《诸葛亮骂死王朗》
(14)、后来人以此作了很多下句,都是因人因事因地而异:
(15)、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诸葛亮
(16)、陆游《宿鱼梁驿五鼓起行有感》投宿渔梁溪绕屋,五更听雨拥篝炉。少时谈舌坐生风,管葛奇才自许同……酒醒顿觉狂堪笑,睡起方知梦本空。
(17)、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诸葛亮
(18)、“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1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20)、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诸葛亮的名言志当存高远岂是我们
(1)、心狗肺之辈汹汹当朝,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变为丘墟,苍生饱受涂炭之苦!
(2)、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3)、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平庸,不免于下流矣。诸葛亮
(4)、龙盘虎踞集思广益凌上虐下;虎踞龙盘;不知所云;闭门思过;不求闻达;
(5)、 ——诸葛亮
(6)、在中国历史上,若论以忠贞和智慧的形象最深入人心者,恐怕非诸葛孔明莫属。立德方面,诸葛亮身上忠贞仁爱的圣贤气象,感染了自帝王将相到市井平民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立功方面,作为蜀汉丞相,诸葛亮为汉室开疆扩土、逐鹿中原立下汗马功劳;立言方面,除了流传千古的《出师表》,他的《诫子书》也成了中国古代家书最优秀的代表作。诸葛亮的《诫子书》相信很多人耳熟能详,所以今日我们暂且不提《诫子书》,我们来说一说诸葛亮家书的另一重要代表——《诫外甥书》。
(7)、一个人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追慕先贤,节制情欲,去掉郁结在胸中的俗念,使几乎接近圣贤的那种高尚志向,在你身上明白地体现出来,使你内心震动、心领神会。要能够适应顺利、曲折等不同境遇的考验,摆脱琐碎事务和感情的纠缠,广泛地向人请教,根除自己怨天尤人的情绪。
(8)、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诸葛亮《自表后主》)。
(9)、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10)、为了生活中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热爱人生吧。——罗丹
(11)、图为诸葛八卦池。元代中期,诸葛亮27世孙诸葛大狮带领家族迁至高隆岗定居,就是今天的兰溪诸葛村。诸葛大狮亲自设计村落布局,兴建祭祖宗祠,强化家族观念,谨遵祖训,信守家规,使诸葛村逐渐繁盛,成为全国最大的诸葛亮后裔地,并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家风一直传承至今。
(1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况
(13)、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诸葛亮
(14)、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诸葛亮
(15)、物质发达的今天,很多人却没有幸福感,面临一些生存困境,该如何破解呢?闫教授说,需要回首过去,温习古人留给我们的家训思想精华,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古人胆识、谋略、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物质、金钱等诱惑面前,要学习诸葛亮“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处世态度,传承其“志存高远”、“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学以广才”等家训思想,培养高尚的人格修养,树立远大的人生抱负。在实现个人理想抱负的同时,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16)、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17)、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8)、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诸葛亮
(19)、汉代家训在内容上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周公家训的影响,内容基本上围绕着个人品德修养、家庭伦理规范、道德准则而展开。比如司马谈的《遗训》、马援的《诫兄子严、敦书》、郑玄的《戒子益恩书》等。
(20)、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诸葛亮
4、诸葛亮的名言志当存高远歧视我们
(1)、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2)、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3)、钱学森说:“我姓钱,但我不爱钱,我的祖国在中国”,这些都是有高远志向的人。
(4)、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杜甫:《咏怀古迹五首》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王安石:《诸葛亮诗》区区庸蜀文吴魏,不是虚心岂得贤。
(5)、人生从立志开始,远大的志向应该是我们用一生来实现的最高目标,而平时的愿望和目标的实现,都是为这远大的志向打基础的。
(6)、诸葛亮这篇《诫外甥书》只有短短八十余字,却有很深的内涵。作为年轻人,不光要有崇高的理想、远大的志向,还必须有实现志向的具体可行措施,以及战胜困难排除干扰的毅力。否则,理想就可能会成为一种空想,甚至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沦为平庸下流之辈。《诫外甥书》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7)、“志当存高远”是诸葛亮对外甥说的。没有标准下句,因为原文不是对仗式的句式。
(8)、上句赞扬诸葛亮的大名长垂宇宙而不朽(古说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下句颂美诸葛亮是国家元老重臣,遗像端肃清高,令人十分敬仰。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10)、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诸葛亮
(11)、诸葛亮还提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修身观念。在仅100余字的《诫子书》中他多次提到“静”,何谓“静”?即诸葛亮所说的“澹泊”、“宁静”。闫教授结合自身成长和教育孩子的经历,讲述人只有保持宁静的心态才能不受外界的干扰,静思反省,修养身心,从而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进而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12)、志当存高远出自《诸葛亮集·诫外甥书》:“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
(1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14)、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
(16)、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wén)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bēi)鄙(bǐ),猥(wěi委屈)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u)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17)、另外一个嫁给中庐县蒯家大族蒯祺。可惜造化弄人,他的这位姐夫在争战期间被蜀将孟达的部队所杀。诸葛亮的二姐所生子叫庞涣。诸葛亮的《戒外甥书》就是写给他的。诸葛亮在这封信中,教导他该如何立志、修身、成材。庞涣,字世文,曾官至郡太守。
(18)、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诸葛亮(三国·蜀)《便宜十六策·赏罚》
(1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0)、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5、诸葛亮名言志当存高远意思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
(2)、风正潮平,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快马加鞭!
(3)、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诸葛亮
(4)、二是“忍屈伸,去细碎……何患于不济”。这是实现志向的措施:要做到能屈能伸、随遇而安,抛却心中无关的杂念,认真听取别人的宝贵意见,虚心学习,吸取别人的经验,要做到心胸开阔豁达。一个人有了高远的志向、广阔的胸怀,就不会计较一时的得失,那么,即使他暂时得不到提拔,才华不被别人所了解认可,也不会妨碍他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5)、有文事必有武备。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
(6)、今人冯灌父摘句并书。这副联语从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五摘来,意思是诸葛亮经邦济国的政治军事才能,比商初名相伊尹、周初名相吕望,只在伯仲兄弟之间,不相上下。
(7)、一是“慕先贤,绝情欲……恻然有所感”。“慕先贤”即要以古圣先贤作为榜样,向他们看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好的榜样能够让人奋发向上,坏的榜样则能把人拖入深渊。孔子也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会为一个人源源不断地注入正能量。
(8)、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恃功能而失信。诸葛亮
(9)、——诸葛亮非学无以广才——诸葛亮志当存高远。——诸葛亮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
(10)、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
(1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2)、“白首壮心驯大海,青春浩气走千山”(林伯渠),青年人理应激情洋溢,豪情满怀,戒迷茫,戒浮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勇敢地去追逐梦想,让自己的生命炫出光华。(华丽收束全文。)
(13)、“立志”和“修身养德”是家训中紧密相关的两个主题,一个人要想实现远大的志向需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作为支撑,而不断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提升思想境界也有助于个人实现远大的理想抱负。
(14)、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三国诸葛亮
(15)、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国之大务,莫先于戒备。
(16)、慕纶巾羽扇风流,俎豆维新,恍之西蜀祠堂南阳庐舍;
(17)、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8)、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19)、3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20)、最后,诸葛亮又从反面进行了论述。“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不免于下流矣!”如果没有远大的志向、昂扬的斗志、坚强的意志,那么这样的人生最终只能在世俗中随波逐流,被儿女情长所束缚,在平庸中耗尽一生!
(1)、他的两个姐姐则先后出嫁,一个嫁给襄阳大名士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诸葛亮非常敬重庞德公,多次上门求教,甚至“独拜床下”,“跪率益恭”,后来,庞德公也十分器重诸葛亮,称之为“卧龙”,称其侄庞统为“凤雏”。
(2)、可托六尺之孤,可寄百里之命,君子人欤?君子人也;
(3)、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诸葛亮
(5)、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诸葛亮
(6)、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译文:身居高位但不盛气凌人,功勋卓著又不骄傲自大,有才能而能礼贤下士,个性刚直又能包容他人。----《将才》二臣贼子,你枉活七十有一生未立寸功,只会摇唇鼓舌!助曹为虐!一条断脊之犬,还敢在我军阵前狺狺狂吠,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老版三国演义》
(7)、冠钟阜石城名胜,江山依旧,渺矣吴宫花草晋代衣冠。
(8)、——罗贯中《三国演义》中赋于诸葛草庐的门联
(9)、闫教授说,志向大小对一个人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诸葛亮教诲后辈的至理名言,也是诸葛亮的切身经验。她在20多年的教书过程中也发现,志向远大并能持之以恒坚持的学生,其人生发展是比较好的。
(10)、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德,何患于不济(诸葛亮《戒外甥书》)。
(11)、自古以来从帝王到仕宦阶层都非常注重对子孙后代的训诫,并留下了大量的家训文献。闫教授举例说,如司马谈的《遗训》、郑玄的《戒子益恩书》、诸葛亮的《诫子》、《诫外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李世民的《帝范》、杜甫的家训诗歌与柳玭的《柳氏家训》等家训作品。闫教授认为,周公是开帝王家训之先河的。在《史记•鲁周公世家》中记载周公:“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这是周公告诫伯禽要礼贤下士、谦虚谨慎。
(12)、一个诸葛亮,稳做中心帐,排起八卦阵,专捉飞来将。
(13)、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