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改编电影
1、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经典片段
(1)、新版本译者是许钧,译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2)、特蕾莎所构筑的天堂,是失落的灵与肉的和谐。她妄图用传统的价值来标量人生的原则,为人找到精神的慰藉。但“一首牧歌就是留在我们心中的一幅图景,像是对天堂的回忆”。对美好过去的回望在灵魂找不到寄宿的今天注定是要失望的,天堂牧歌式的和谐是特蕾莎永远追寻不到的。
(3)、人类自产生以来,就面对着两个宇宙:无比辽远的外宇宙和无比深邃的内宇宙。对两个宇宙的探索几乎是同时开始的。但在不同时期,这两类探索在人类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迥异,人们因此也就选择了截然不同的作品形式来表现这种理性的探求。
(4)、生命的延续来源于家庭,家庭塑造了一个个不一样的生命,特蕾莎的母亲因为错误的选择了一段婚姻而让自己坠入五里深渊。由一个拥有众多追求者的美女变成一个懒散粗鄙的女人,特雷莎从小在酒醉与打骂中长大,早早的便承担起家庭生活的重任,但她喜欢读书,渴望改变。弗兰茨生长在一个拥有伟大母亲的家庭,他的母亲非常的强势,所以从小培养起他对母亲,对女性的忠诚。萨比娜呢?生活在一个有着严厉父亲的家庭,所以她选择背叛。用背叛的方式来与父亲对抗,为了与父亲对抗,她在十几岁时就怀孕回家,以至于气死了父亲,她背叛的性格却深深地植入她的身体,带着她祖父遗留下来的礼帽做爱就是她背叛的一个佐证。
(5)、当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变成菲利普·考夫曼的电影《布拉格之恋》,这座有名的音乐之都推荐你一定要去看看,那些充满忧郁却格外迷人的浪漫场景使得布拉格成为年轻人心目中不折不扣的神秘浪漫之都。毫不夸张地说,在老城区每一条大街小巷,几乎都可以找见13世纪以来的各种形式的建筑物,如始建于1344年的著名圣维特教堂,建于1357年的伏尔塔瓦河上的圣像林立、艺术价值无比的查理大石桥,建于1348年的中欧最古老的高等学府查理大学以及金碧辉煌的布拉格宫和历史悠久的民族剧院。
(6)、Sabina开车前往瑞士日内瓦避难,和Tomas夫妇做了匆促的告别。而Teresa仍然没有放下手中的相机,她用胶片记录着布拉格的灾难和疮痍。
(7)、有一天他爱上一个餐厅的女侍——特丽莎,他对她的爱违反了他制定的原则,甚至娶她为妻,但是托马斯灵肉分离的想法丝毫没有改变,依然游移在情妇之间......
(8)、 众所周知的是,作者米兰·昆德拉作为一位捷克人,在苏联军队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之后,昆德拉的小说《玩笑》不仅被列为禁书,他本人也被开除d籍,职务解除,并且严禁发表任何作品。于1975年流亡到法国之后方才重新开始写作。
(9)、在他构筑的乌托邦世界里,“男人因看见一只燕子而兴奋,托马斯对特蕾莎的爱情,不会被性爱的愚蠢干犯所侵扰”。在他个人的伊甸园中,他陪伴着自己的另一半——来自他爱情中的“非如此不可”的女人生活在理想的世界里。
(10)、《闪灵》,这部最伟大“史蒂芬金电影”在1980年,被库布利克这位“天才的混蛋”拍竣。但史蒂芬.金甚至从来没有这样承认过这是一部“史蒂芬.金电影”,他认为库布利克完全窜改了他的原作,在小说中,杰克并未伤害任何人,留下一个光明的尾巴。
(11)、作为背叛的代言人,萨比娜一生致力于背叛:背叛母亲、祖国、情人。弗兰茨这个养尊处优的欧洲学者,对萨比娜的祖国遭到侵略感到好奇,他本人是个欧式巨婴,萨比娜和他约了几次便对其没了兴趣。
(12)、昆德拉喜爱写梦。他描写着特蕾莎的梦,似乎白昼和黑夜因为梦境的不同而显现出了巨大的迷人差异。艳遇不断的托马斯有一天打破了自己的原则,爱上了特蕾莎,并且娶她为妻。这是一九六八年的捷克,苏俄入侵的时期。专横之风盛行,外科医生托马斯因为自己的不合时宜,沦为了擦玻璃工人。不论何种处境,特蕾莎都一心一意地爱着他,并且嫉妒他众多的情妇。面对捷克政治的动荡不安,二人远赴他乡——苏黎世生活。而在陌生环境里,托马斯仍然不忘记与情妇私通。特蕾莎愤然离开,回到捷克。托马斯鬼使神差地选择回去找她,从此二人再没分离过,甚至还跑去偏僻的乡村隐居。最后,他们死于一场车祸。
(13)、小说的主人公正是作为现实世界的偶然存在而存在。在昆德拉的笔下,主人公总是在思索、探寻。展示的是个人的生活体验,人物内心扩大化了,而内心某一方面特征正是故事中所有情节发展的基础,托马斯的选择、特蕾莎的追索、萨宾娜的反抗、弗兰茨的倾听,贯穿着小说的始与末。
(14)、关于俄乌之战,关于顿巴斯(不代表本号观点)
(15)、《布拉格之恋》最厉害的地方在于,浪漫主义的人生追求在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16)、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年生于越南南部的嘉定,18岁回法国定居巴黎。东方的文明,异域的风土人情,少年时代的经历,都给她留下了永生难忘的印象。1984年发表她的长篇小说《情人》,是杜拉斯对失去的年华的最后一次呐喊,和她的个人生活密不可分,带有强烈的自传性。
(17)、(白痴)改编自小说《白痴》(1868陀思妥耶夫斯基)
(18)、在小说里,特蕾莎发烧的那一夜,托马斯感觉她就像个篮子里的婴儿漂到了床边,由此萌发了真正的爱。当我们爱上某个人,TA其实和我们心目中那个人一点关系都没有,我们只是将TA比作了心中的那个人。用昆德拉的原话来说就是:那个人占据了我们的诗化记忆。
(19)、《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改编的电影(布拉格之恋)
(20)、在“布拉格之春”运动的前夕,Tomas写了一篇讽刺捷克斯洛伐克共产d的文章并被报社刊登,政府希望他签署一份撤回声明,以此来保住共产d的颜面。然而内政部的人在tomas这里吃了闭门羹,Tomas将撤回声明揉成纸团。
2、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第一部
(1)、“人只能活一回,我们无法验证决定的对错,因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只能做一个决定。上天不会赋予我们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生命以供比较不同的决定。”
(2)、《丽塔海华丝及萧山克监狱的救赎》改编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美国1994)
(3)、很多作家的代表作都被解读成带有自传性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本书的故事本身,很难和昆德拉本人联系起来,但是这本书中,糅合了他对作为祖国的捷克复杂的情感。昆德拉蔑视战争,在谴责侵略者的同时,也对历史进行了怀疑主义的思考。
(4)、 有意思的是,虽然托马斯一直认为生命中的轻是应该远远大于重的,可最后压倒托马斯的,正是不可承受的重,在之后一次次的选择中,托马斯始终坚持着他心中生命的意义,一次又一次的选择偏向特蕾莎。
(5)、《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由奥地利的著名作家茨威格创作的,是其代表作之讲述的是一个陌生的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着一生的痴情,写下了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袒露了自己绝望的爱慕之情。小说以一名女子最痛苦的经历,写出了爱的深沉与奉献。
(6)、(香水)改编自小说《香水》(帕特里克·聚斯金德德国)
(7)、Franz离开了妻子,前来请Sabina接受自己。Sabina是感动的,因为这个男人能给自己Tomas给不了她的安稳婚姻。但同时,她并不爱他。于是Sabina连夜搬了家,留给手捧玫瑰的Franz一个空荡荡的房间和一颗稀碎的心。
(8)、 除了在生命选择的不同上,四个主人公所拥有的思想在不同的领域和角度又都各有其前进性和引领性,初次阅读时的我只是陷入那些哲理中无法自拔,再次阅读的时候,方才更深的感受到人物的魅力。
(9)、唯有牢靠的经济基础才能负担起生命之沉重。有多大的野心就有多大的舞台,在自己的舞台上创造梦想的价值,一切都不会晚。在任何欲望之下,每个人对于各类型的爱皆有自由抉择的权利,自应负起诚恳执着的义务。人生责任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却也是最真切实在的,解脱了负担,人变得比大陆还年轻,似真而非,一切将变得毫无意义。人生是要有一种信念的,不能被交给机遇和偶然,甚至是一种媚俗。
(10)、通常的做法是做一些指标转换,比如盖世英雄可能是指霸道总裁、金甲圣衣可能是阿玛尼的西服、七色云彩可能是指头等舱用户,这便是比喻。类似的话有:“我的男神”、“我的superman”。因此昆德拉说:
(11)、小说的最后一章《卡列宁的微笑》颇有争议:一些评论家认为没有这章书也很完整,而另一些认为这章十分出彩。它主要讲托马斯和特蕾莎带着小狗卡列宁来到了乡下,后面卡列宁患病死掉的故事。书里花了大量篇幅描写特蕾莎带着卡列宁工作和生活的细节,包括卡列宁离去时的情形(人死了在昆德拉笔下可没这待遇)。昆德拉引入了牧歌的概念:动物们还生活在伊甸园,而人类早已被赶了出来,因而动物是人类和伊甸园的连线。人类有保护动物的责任。他写道:
(12)、Sabina是一位画家,而没什么专场的Teresa很会拍照片,Tomas于是请求自己的情人帮自己另一个情人的忙,为Teresa引荐朋友推荐工作。Tomas拿Sabina当作红颜知己,然而Sabina显然有些嫉妒,她藏起了Tomas的一只袜子想以此来警告Teresa自己和Tomas的暧昧关系。硕大的窗框里,标志性的布拉格泰恩教堂露了一脸。
(13)、《布拉格之恋》被称为一部艺术精品是当之无愧的,导演菲利浦·考夫曼用电影的方式给观众展示了灵与肉的对立与统一以及轻与重的换位与迷失。它不仅把握住了小说的精髓,还以电影的方式将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主题阐述的很到位。
(14)、无论是纵享情Y的托马斯还是脆弱敏感的特蕾莎,影片都没有用某一种道德来定义他们,抑或是把这种爱情拘泥于某种理性当中,反而是拍摄这种朝三暮四的朦胧之恋,能够将惆怅与感伤升华到一个高度。
(15)、Teresa从丈夫身上闻到了别的女人的香水味,她不明白为什么丈夫可以把性和爱分开,在自己看来这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带着这些疑惑和对于Tomas不忠的怨愤,Teresa找到不久前结识的一位工程师,想主动与他发生关系。
(16)、如果把昆德拉的故事仅仅读为一个男人的艳遇史,则是大错特错了。他的故事是关于轻与重的话题,灵与肉的抉择。他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在剥去男女之爱的这个核之后,还有核中之核,如何选择自由?如何面对爱?不论是男女间的爱,还是国家间、朋友间的爱。
(17)、(铁皮鼓)改编自小说《铁皮鼓》(1958君特.格拉斯德国)
(18)、作者认为,人生是一种痛苦,这种痛苦来自于人们对生活目标的错误选择,对生命价值的错误判断,世人都在为自己的目标而孜孜追求,殊不知,目标本身就是一种空虚。
(19)、昆德拉问题研究的重要特征是拒绝得出结论,他认为是塞万提斯让人知道世界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有一大堆相对的问题。昆德拉在书中提出轻、重、灵、肉、记忆、虚弱、晕眩、牧歌、天堂等一系列的生存暗码,并与人物一一对应,支撑起各自的生存状态,展现了心灵与肉体的两重性。
(20)、“付钱的是我的丈夫,收钱的是国有企业,这场交易和你我无关。”
3、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改编的电影
(1)、特蕾莎在自我反思时,发现自己只是个表面上的弱者。她利用了她是弱者的身份,迫使托马斯生活在乡下,对此她曾内疚地向托马斯说因为自己让他失去了事业。而托马斯却说:
(2)、“最沉重的负担压得我们崩塌了、沉没了,将我们钉在地上。可是在每一个时代的爱情诗篇里,女人总渴望压在男人的身躯之下。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
(3)、本书主要讲述了外科医生托马斯和妻子特蕾莎,情人萨比娜三个人之间的情爱故事,并通过三个人物之间不同的情爱观念,揭示了关于二元对立的轻与重、灵与肉、媚俗与背叛、永恒轮回与田园牧歌等一系列具有哲学意味的人生命题。因此这本书,不是简单的情爱小说,而是被奉为一本哲学经典。
(4)、结果Teresa冲着他打了两个喷嚏,Tomas顺势说要帮她检查身体,衣服都脱了还要假正经的说小妹妹不要害怕呀,我可是个会瞧病的正人君子。(你帅你随意)
(5)、而这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文艺青年们的必修课,该书描述一九六八年苏联入侵捷克时期,民主改革的气息演变成专横压榨之风潮。
(6)、(肖申克的救赎)改编自《不同的季节》中收录的小说《丽塔海华丝及萧山克监狱的救赎》(斯蒂芬·金)
(7)、这首捷克语版的"嗨 裘德",是由捷克著名歌手玛尔塔·库碧索娃演唱,于1968年出版,单曲版创下了当时捷克流行音乐的畅销记录。
(8)、安东尼奥尼不朽之作《云上的日子》(欧洲群星出演),以及《放大》
(9)、“比喻是一种危险的东西。人是不能和比喻闹着玩的。一个简单比喻,便可从中产生爱情。”
(10)、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生命的存在与价值的问题,生命只是一个过程而已。
(11)、他的小说总是充满哲学意味,小说也不是传统的结构。所以他的小说有时显得晦涩。但他的小说中对人生的深度思考是值得我们阅读后思考的。
(12)、命中注定的,非如此不可的那种重的力量,和必然、价值有机联系在一起。必然者为重,重者才有价值。
(13)、Birdy想当一只鸟,这希望越是无望,也就越是反衬出这个世界的癫狂。两个孩子的少年时光,全都在血光里、在死亡里、在战争里被毁掉了。所以当艾尔出发去越南时,Birdy的小黄鸟一头撞在玻璃上自杀了。孩子们的好时光死了,一去不复返了,希望破灭了,一切都被毁掉了。
(14)、“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
(15)、该书的中文译本最早由韩少功、韩刚于1985年翻译,作家出版社1987年出版。2003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又出版了由南京大学教授许钧重译的版本,书名也变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在台湾,皇冠出版社于2004年根据最新法文译本再次出版繁体中文译本,由尉迟秀翻译。
(16)、时至今日,在全球不少地域,昆德拉还是一个炙手可热的名字,与他的作品一起,熠熠生辉。他倾注在笔下小人物身上的大手笔,他的梦幻的浓情与哲理的思考,都给了人们以启迪——一流的作家首先是思想家。他思考着人类命运的重要问题:是轻还是重,是灵还是肉?
(17)、米兰·昆德拉是20世纪伟大的小说家之他是非常强调小说的思想能力的。
(18)、因而萨宾娜流落他乡,形单影只,“无根蒂”,“飘如陌上尘”的在世遭遇便具有了宿命论的悲怆意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灵魂对身体的无所维系所导致的。于是,无根的肉体最终化为岁月的洪流和汹涌的奔跑中一抹瘦弱的昏黄光晕,什么都没有能留下来,甚至连一声生命的呢喃和有关琐碎日常的疼痛感都没有,留下的只是无休止的空洞和对生命疼痛的想象和戏仿。
(19)、(理智与情感)改编自小说《理智与情感》(1811简·奥斯汀)
(20)、从《生命不可承受之轻》中可以看出,昆德拉从政治、历史、哲学集中到对人类的瞩目,对人类的生存状态进行了切实的考察,如萨宾娜的孤独、托马斯的焦灼、特蕾莎的追寻,为生活而思考,为人类而探索。在昆德拉看来,人生存在于一个巨大的虚无的空间中,面临的可能性是别无选择的、宿命般的悲剧处境和前景。
4、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原版是什么语言
(1)、《理智与情感》(S&S),李安导演的,英国群星主演的,非常细腻,推荐!
(2)、所以,最后的结尾,当然必须是那样的,否则,Birdy就真成了疯子。但事实是,疯掉的是这个世界,而不是这两个孩子。
(3)、米兰·昆德拉在书中说“背叛,即摆脱原位,投向未知。”因为对未知有着极大的兴趣,萨比娜选择一次又一次的背叛。而事实上,她之所以选择背叛家人,爱情乃至于背离祖国,是因为她在找寻一种存在感,自由感,而所谓自由感,即是另一种存在,一种无有牵制的存在。但这种存在,又非高傲以至于去控制他人或凌视于他人之上存在(至少在爱情方面不是)。她希望爱情中双方的对等。她相信这世界上“没有一个男人适合她”。强,如托马斯;弱,如弗兰茨。而无论强弱,此世界似乎并没有那样一个适合她的男人的存在。
(4)、这个命题出现在书中第五部《轻与重》,它其实是第一个命题的延伸。昆德拉写道:
(5)、萨宾娜作为一个张扬个性、怀疑一切、嘲讽世俗的叛逆者,她自发地担当了反叛媚俗的历史重任。背叛就是她抵抗媚俗的方式,她背叛了父亲、艺术、丈夫、国家以及情人,斩断一切世俗联系,令秩序无从形成,媚俗无处依附。
(6)、“他们为彼此造了一座地狱,尽管他们彼此相爱。的确,他们彼此相爱,这足以证明错不在他们本身,不在他们的行为,也不在他们易变的情绪,错在他们之间的不可调和性,因为他强大,而她却是软弱的。”
(7)、昆德拉从一两个关键词以及基本情境出发构成了小说的人物情节。他以一个哲人的睿智将人类的生存情景提升到形而上学的高度加以考虑、审查和描述;由此成功地把握了政治与性爱两个敏感领域,并初步形成了“幽默”与“复调”的小说风格。
(8)、当然,还有浪漫、温馨的爱情文艺片优秀的作品,它们在讲述爱情的同时不失深度:
(9)、既然如此,生活就像一场永远不能成为正式演出的彩排,一张永远不能成为正式作品的草图。生活究竟还有多大价值?人类存在的意义何在?这种近乎“终极追问”的思索始终困扰着托马斯。他放纵生活,享受轻松,却又同时感到这种轻松难以承受。既放浪形骸又不随波逐流,这必然使托马斯陷入两难的境地。
(10)、“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将牧歌献给另一个人。只有动物能做到,因为它没有被逐出伊甸园。人与狗之间的爱是牧歌一样的。这是一种没有冲突,没有撕心裂肺的场面,没有变故的爱。”
(11)、 也正是这种对立,使得托马斯和特蕾莎的感情之路一直都是纠葛的和痛苦的。
(12)、 总体而言,小说的主题剧情是线性的,十分简单的。可正如所言,“昆德拉的小说不怕剧透”。因为在昆德拉笔下的小说剧情中,剧情中所穿插的人生命运与价值和每个人物所选择的不同的人生道路都是远比剧情更值得我们思索和考量的。
(13)、特蕾莎有过很多梦,这些梦承担了解释和说明特蕾莎在现实世界中所遭遇的种种不幸。特蕾莎掩藏于她深深迷恋的事物上,她对于书的迷恋,对垂死的乌鸦的拯救,她梦见卡列宁产下两只蜜蜂和一个羊角面包,以及她对情爱生活中灵肉一致性的认同等等。
(14)、《广岛之恋》改编的电影(广岛之恋)(法国1959)
(15)、托马斯借这个故事发表了讽刺苏共的文章,指出了一个根本性事实:
(16)、正因如此,轻和重对的界限才如此模糊。偶然是轻的,必然是重的。可一连串的偶然会导致必然,就像托马斯遇上特蕾莎是轻盈的,而要生活在一起又是沉重的;约炮是轻的,婚姻是重的。然而约久了也渴望真正的爱、渴望有,同样是无法承受之轻。俄国的坦克是重的,然而在被入侵地区的人民看来,他们就像马戏团一样可笑。政治是重的,生活是轻的,托马斯认为和官僚汇报工作还不如挖出一只死乌鸦重要。轻和重看似对立,实则难分难解。
(17)、(傲慢与偏见)改编自小说《傲慢与偏见》(1797简·奥斯汀)
(18)、一生不过白骥过隙,灵魂是来体验和感受的,皮囊只为了生存。灵魂栖居在皮囊里,皮囊栖居在凡尘俗世中……
(19)、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生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20)、余华想告诉读者: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着,有一丝孤零零的意味。
5、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电影版
(1)、不过这次回到布拉格,Tomas的护照被苏联士兵收走,这意味着他们以后哪儿都去不了了。
(2)、特蕾莎一生逃离了两次母亲的世界,她第一次是从小镇上逃离出来,第二次是在布拉格被苏军占领之后。她惊讶地发现母亲的屋檐已经延展到整个世界,母亲的世界已经成为象征,象征一个集中营,肉体的巨大集合和私生活的完全灭绝是其第一特征,专制、粗野和强暴是第二特征,无时无刻不在充斥着人们的生活,毁灭着人性。
(3)、中国人常常将婚恋和缘分放在一起,把遇到某个人、选择某个人归结为缘分,其本质就是偶然性。托马斯和特蕾莎的相遇可以说就是缘分,他们本来是一夜情,后来特蕾莎来找托马斯过夜的当晚发烧了,托马斯莫名其妙感到一种责任,由此他们便真正相爱了。
(4)、对此笔者抱有悲观的态度,因为如果所有人都能保留目前的记忆重活一遍的话,世界只会更加混乱。假设时间表突然回到了1930年,全世界领袖的职责就是阻止希特勒上台。这样的话二战就不会轻易爆发,欧洲和苏联不会受到战争的伤害,美国发展得也不会那么快。博弈会更加复杂,由于大家都知道将来会有原子弹,并且各国的首要任务是核武器研究。最终的结果就是把二战拖到核子时代爆发,正如《第三帝国的兴亡》作者威廉·夏伊勒所说:
(5)、于是,在昆德拉笔下,凭着理性的智慧,托马斯幻想通过对人的神秘部分的了解窥见一种共同的永恒的真理;特蕾莎执着于“天堂牧歌”式的过去文明;萨宾娜循着“金色号角”去探索另一边未知的美,展现出不同的生存方式,体验到不同的生命感觉。他们虽以失望告终,但渴望返回自己理想王国并付诸努力,这本身便赋予了人和人生以意义。昆德拉对生存意义的阐释使人在黑暗中依稀看到了阳光,这是理性的眼光所看到的结局。
(6)、沉重的轻,轻的沉重,这就是米兰·昆德拉带给人们的思考。生活是沉重的,生命是凝重的。但是,如果肉体的纵欲与灵魂的圣洁是一回事,如果崇高与低贱之间没有区别,如果快乐注入悲哀之中,如果“EinmalistKeinmal”(只发生过一次的事就像压根儿没发生过),那么人类存在便失去了空间度向,成为了不可承受之轻,生命个体便会在失去度向的世界里被无边无际的轻所承托。
(7)、就是这个结尾的好。它指出Birdy没疯,也没偏执狂,他始终很清醒。人人都以为他疯了,艾尔也差不多认为,连我都差不多认为他疯了。但导演在最后一个镜头交待清楚,他很正常。但如果他很清醒,那他一直神叨叨的做鸟状,算是怎么回事呢?再明显不过了,就是一个本能的反抗。
(8)、弗兰茨是一个忠诚而没有自我的人,母亲的强势使他从小便迷失了自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只是盲目地忠诚,隐藏在他强壮身体下的是虚弱与媚俗,而虚弱与媚俗正是美的对立面,因此他与萨比娜的爱情不会有结果。因爱情受挫,他选择去支援缅甸,在去的路途中,他爱上了戴眼镜的女大学生,临死的愿望是见一面戴眼镜的女大学生。他如此之快的忘记了来时的初衷——他自认为的神圣而伟大的爱情。他是不爱萨比娜吗?他是不爱他自己。
(9)、《基督山伯爵》电视剧版,杰拉尔·德帕迪约主演。
(10)、“我们开布拉格去了日内瓦,你又离开日内瓦回到了布拉格,现在,为什么又要离开?”
(11)、(洛丽塔)改编自小说《洛丽塔》(1955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12)、讲述了法国波旁王朝时期发生的一个报恩复仇的故事。2014年上映的美国电影《包法利夫人》改编自法国作家福拜楼的代表作。
(13)、《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昆德拉的才华得到集中体现的一部作品。昆德拉从一两个关键词以及基本情境出发构成了小说的人物情节。他以一个哲人的睿智将人类的生存情景提升到形而上学的高度加以考虑、审查和描述;由此成功地把握了政治与性爱两个敏感领域,并初步形成了“幽默”与“复调”的小说风格。
(14)、它不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三角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说,电影通过“媚俗”这个角度,指出专制政治体制下人们性格的扭曲。
(15)、嗯,Teresa就是这么萌,这种小女孩般的天真打动了Tomas。不过Tomas马上要回布拉格了,他们只能在草坪的长椅上简单交流一番。
(16)、特蕾莎与萨宾娜构成了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女性世界,她们各自探寻着其存在的可能性。灵与肉的和谐、软弱成为特蕾莎自我存在的实证,而萨宾娜却在背叛媚俗的过程中建构着自己的女性话语世界。两者都倒向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成为失落的女性存在,但又不失其确认自我存在的生命意义。特蕾莎的情感世界更成为当代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的真实写照,预示着女性探寻自我存在的可能与不可能。
(17)、(东邪西毒)改编自小说《射雕英雄传》(金庸)
(18)、对于都灵之马解说很多,有人说那匹马的意志让尼采发现超人哲学的局限,觉得是在批判尼采的超人哲学不具变通能力;有人说那匹马就像可怜而又倔强的尼采自己,觉得其实是在暗暗的支持同情尼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