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句子网

精选顾炎武是哪里的123句

顾炎武是哪个朝代的人

1、顾炎武是哪一个朝代

(1)、如果能这样,天下的知识分子都想到贵国来发挥聪明才智,农民都想来贵国耕田种地,商家都想来贵国做生意,各国痛恨本国君王的人都想到贵国来寻求正义。

(2)、而另一支顾姓源自遥的子孙。汉朝初年,越王勾践的裔孙摇,因佐诸侯灭秦有功,被封于东颐(今浙江永嘉),后来摇又封自己的儿子于会稽,人称顾余侯。后来顾余侯的子孙以其封地的名称号的“顾”为姓氏,从而又形成一支顾性居民。

(3)、黄宗羲在明朝灭亡后,不但追随明皇遗嗣,屡屡组织义军抗清,就是兵败复国无望,他也依然拒不仕请。他的所有著述,几乎都是在谈“明朝那些事儿”。对于这样一个身在清朝心在明朝的前贤,说他是清朝的显然太不尊重。

(4)、孟子则主张:“民为贵,社稷(国家)次之,君为轻。”

(5)、我们知道,顾炎武是明代大儒,读书人的代表,士大夫文官集团的重要成员,却说出政权覆灭和自己毫无关系的话,如今听起来也是惊世骇俗的。

(6)、而保护“普世价值”不致被颠覆,即使普通百姓,也有一分责任。

(7)、除了拓跋宏改为“元”姓外,元宏还将皇父魏献帝的七兄弟,分别改为“胡”、“周”、“长”、“奚”、“伊”、“丘”、“亥”等7姓。

(8)、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志向远大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为了使鲜卑族彻底强大起来并统一中原,便发起了一场规模宏大的“汉化”运动。

(9)、从他本人情感上来说,肯定是想颠覆这个政权,推翻这种制度而后快的,他参加红巾军正是这个目的。

(10)、当时,明朝已经灭亡,清朝刚刚建立,顾炎武认为明朝灭亡仅仅是换了一个皇帝,这叫“亡国”,但是清朝的统治是要更换原来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文化,这叫“亡天下”。他号召人们不必为某个皇室的兴亡而战斗,要为民族的存亡而战斗。这一思想的提出具有跨时代的进步意义,这句话也成为激励中华民族不断奋进的精神力量。

(11)、每次外出,顾炎武都有许多马和骡子载书随行。到了一个地方,他就会向附近的居民打听当地的地形、风俗等情况,并记录下来。

(12)、黄宗羲出生那年,还是万历皇帝当政——虽然这位皇帝以不处理政务闻名,但婴儿黄宗羲当时还没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他自然是万历皇帝的子民。万历皇帝死后,天启皇帝登基,黄宗羲的父亲因为弹劾阉d,下狱受酷刑而死。黄宗羲十八岁那年,换了崇祯皇帝,扫除阉d,平反冤案,黄宗羲在刑部会审时当众打了杀父仇人崔应元,还拔了他的发须去祭奠父亲亡灵,得了“黄孝子”的美称,连崇祯皇帝都说他是“忠臣孤子”。如此看来,黄宗羲应该是明朝的。

(13)、他们在明末清初社会激烈变革之际,提出了许多人本主义论点,比如反对君主专制,提高商人地位,重实践、轻理论的实用主义。他们的思想,在后来君主集权严重的清朝并没有多少发展,但对于中国传统哲学具有重要意义。

(14)、顾炎武在漂泊不定的旅居生涯中著述甚丰。他完成了从青年时代起就开始的对治国安邦方略的研究,写成了《肇域志》和《天下郡国利病书》。这两部书不但是研究民生利弊的专著,而且是清初地志学上的重要著作。《肇域志》100卷,专门论述地理形势和山川要塞;《天下郡国利病书》120卷,200万字,专门论述地方利弊和经济的发展。凡是有关河流水道、农田水利、工矿资源、交通运输、户口田赋、兵防徭役等情况,他都做了详细的记述。

(15)、顾炎武论学主张“博学于文”,“行己有耻”。强调学以经世,自一身以至天下国家之事,都应探究原委,反对明末空谈心性的空疏学风。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名言,后人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6)、    小伙伴问我昆曲给我带来了什么?我说,首先昆曲给我带来了身份认同感。在欧洲,曾去各个城市的大剧院追芭蕾舞剧音乐剧很久,回国听到昆曲,才觉得昆曲最好,中国传统艺术最精妙。是中国人,就该过上喝茶听曲品园林的精致生活。昆曲在明朝,是文人士大夫的一种生活方式,也将会成为中国崛起的一代,有着充分文化自觉的青年人必选的生活方式。通过听昆曲,我了解了明朝的社会生活、思想观念、价值追求。

(17)、我们知道,孔子孟子所弘扬的华夏文明之传统价值,其核心就是“仁义”。

(18)、顾炎武注重将学到的书本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他从明朝灭亡的惨痛历史教训中,深感必须要寻找社会兴亡的真正原因和历史规律,于是,在45岁时,他带着两匹马,轮流骑坐,还有两匹骡子驮着必备的图书,走上了深入社会调查研究的道路。他先后游历了山东、河北、山西、陕西。凡是名山大川、天险要塞,他都要亲自登攀,详细考察。到了山海关、居庸关、古北口、蓟州、昌黎等战略要地,他都亲自来到当地的老农和退伍的老兵家,听他们介绍情况,向他们详细询问地形、地势和风土人情。遇到与书本记载不一致的地方,他都反复勘对,校正书本的错误。遇到古碑遗迹,他总是设法越过荆棘和野草,有时干脆就手足并用,爬到碑前,擦去碑上的斑藓青苔,仔细辨认诵读,将它摹拓下来。

(19)、他虽然“稍稍去鬓毛,改容作商贾”,但收复中原的决心并未改变,欲建立功名,效法光武。顾炎武一生似乎皆着明朝衣冠。王筠的《顾炎武年谱校》一书之首页,附有一张顾炎武的衣冠像,首着乌纱冠,身着袍服,皆为明朝服饰,后有题曰“亭林先生中年以前小像”,王筠亦加了一番注解“盖先生不忘故君,终身如此冠服也”。

(20)、清军入关后,顾炎武在朋友的推荐下,在南明朝廷任职。他殚精竭虑,积极为朝廷出谋划策,希望可以光复大明。1645年,他奔赴南京就职,但尚未到达,南京便被清兵攻占。南明军崩溃后,顾炎武仍坚持抗清。

2、顾炎武是哪里的

(1)、别云间》“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精卫》“北风荡天地,有鸟鸣空林。……辛苦徒自力,慷慨谁为心《狱中上母书》中说“恶梦十七年,报仇在来世。神游天地间,可以无愧矣。”临死前他写的绝命诗“今生已矣,来世为期;万岁千秋,不销义魄;九天八表,永历英魂。”其实当时象他这样的少年抗清者不乏其人,比如屈士煌生于1630年,也是在只有十六七岁的时候,就往来诸军,投身抗清斗争;还有如张家玉的弟弟张家珍生于1632年,在十六岁的时候,就“从家玉起兵”,“别率所部千人为骑兵,转斗数胜,号小飞将”。

(2)、《韩非子》中记载惠子在讨伐齐、荆两国之事上劝谏魏惠王:“对于疑惑不定的事,一般有一半人认为可行,一半人认为不可行。若所有人都认为可行,那大王就失去了一半人的意见,那大王就是被挟持(被他人所左右)的君主了。”

(3)、炎武学有本原,博赡而能通贯,每一事必详其始末,参以证佐而后笔之於书。故引据浩繁,而牴牾者少,非如杨慎、焦竑诸人偶然涉猎,得一义之异同,知其一而不知其二者。

(4)、顾炎武向来被视为清代考证学前驱人物,章太炎在《诸子略说》中指出“亭林研治经史最深,又讲音韵、地理之学,清人推为汉学之祖”,梁启超尝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指出“论清学开山之祖,舍亭林没有第二个人”,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指出“清代儒者以朴学自命,以示别于文人,实炎武启之”,胡适在《几个反理学的思想家》一文中亦指出“读九经自考文始,考文自知音始”,“在这些根本工具的发达史上,顾炎武是一个开山的大师”。章、梁、胡诸人咸从考证学的角度尊仰顾炎武,并分别冠之以“汉学之祖”“清学开山之祖”“开山的大师”名号,这些添付于顾炎武身上的名号共同指向一点,即顾炎武是清代学术的开启性人物,乃清学之祖。实际上,顾炎武本身是个遗民,对清朝而言,是个相当敏感的人物,可是正是这样一个敏感人物,竟然逐渐被塑造成了清学之祖、清学第一人,其原因何在?

(5)、夫妻双方婚后共同出资购买的产权房,无论登记为夫妻双方或一方,均为夫妻共同财声。若产权登记中有子女,则为夫妻双方与子女共同所有。在产权登记中末约定按份共有的,应认定共同共有。

(6)、顾炎武晚年,抵死拒绝清廷的笼络,以明无仕异朝之志。康熙十年(1671),清廷开明史馆,熊赐履邀顾炎武加入,然遭其严词拒绝。康熙十七年(1678),清廷设博学鸿词科,征召海内名儒,叶方蔼与韩菼欲荐顾炎武,顾氏在给潘次耕的书信中表示“我答以果有此命,非死则逃”“原一在坐与闻,都人士亦颇有传之者,耿耿此心,终始不变”。次年,叶方蔼任明史馆总裁,再招顾炎武入幕,顾氏回绝道:“人人可出而炎武必不可出矣”“七十老翁何所求?正欠一死,若必相逼,则以身殉之矣”。可见顾炎武不仕而朝决心之坚定。

(7)、北魏是有鲜卑人建立的北方王朝,鲜卑人是当时我们北方一个十分强大的民族。

(8)、事实上,不仅春秋战国,而且,秦汉以后的改朝换代,都是弱肉强食强者为王的历史,用鲁迅的文学比喻:吃人的历史。

(9)、戴廷栻《半可集》既收录了与大顺军作战而亡的一些明朝官员的传记,还用更多的笔墨记录了被清兵所逼而宁死不屈的名臣事迹。所以,戴廷栻的《半可集》是以文明志,对明朝怀抱拳拳赤子之心。

(10)、朋友圈:傅山父子、顾炎武、王士祯、毕振姬、阎若璩等

(11)、再如,明初被“灭十族”的方孝孺同宗,有的得以逃脱后,便改姓“施”,意思是“方人也”,不忘祖上姓“方”。

(12)、十七世纪中叶的明清更迭,是中国古代社会所经历的又一个大动荡时代。晚明的经济崩溃、政治黑暗、社会失序,导致明王朝被农民大起义埋葬;旋即清人入主中原,军事、政治、经济、文化高压的一度肆虐,以及西方宗教神学和天文历法传入的冲击,诸多历史因素的交会,酿成中华文化传承断裂的深刻危机。杰出的思想家顾炎武生当其间,“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秉持“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的强烈社会责任意识,发出“亡国与亡天下奚辨”的时代之问,大声疾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既为清初社会的由乱而治发培元固本之先声,也为迄于今日的中华学人留下了久远而深刻的历史启示。

(13)、南北朝北魏时期,发动了中国历史上著名一次改革,史称“孝文帝改革”

(14)、顾炎武亦在改风易俗上,对清廷的做法加以反抗。顺治六年(1649),清廷正式下剃发令,“留发不留头”,直到顺治七年(1650),顾炎武才剃发,在《流转》诗中表达其严重的抵抗:

(15)、这也是梁惠王所关心的“利”,但对普通百姓能有什么好处呢?无非是赋税更重,死人更多。

(16)、孝文帝不仅学习中原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就连姓氏也一律改为汉姓。

(17)、 王夫之:王夫之的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

(18)、从这个排序来看,亦是将顾炎武列为国初之首。要之,《总目》推重顾炎武训诂、考证的功夫,并且试图将之塑造成国初之最,这一塑造一直影响到之后的阮元。

(19)、简而言之,老顾的意思就是,你老朱家的王朝灭亡与否关我们屁事。

(20)、知识渊博,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儒”、“清初三先生”或“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3、顾炎武是什么地方的人

(1)、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称:“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司马迁)始混而为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

(2)、    第二种譬如《邯郸梦》里的卢生,考中状元,巧立奇功,位极人臣,封妻荫子。无论是权力还是富贵都享之不尽。

(3)、孔子危境考弟子:我之学为何不为天下所用?颜回的回答亮了,孔子大赞!

(4)、明朝皇帝对文人施以迫害与摧残,最后又被文人给清算了。

(5)、顾炎武最著名的思想就是“亡国”与“亡天下”之辨: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 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 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 保天下者, 匹夫之贱, 与有责焉耳矣。

(6)、但不可思议的是,他成了最高统治者、士大夫和地主集团所拥戴的最高代言人后,却无法也不可能颠覆专制制度。

(7)、我们知道,秦汉时期,匈奴一直雄据北方,对中原王朝形成巨大威胁,当时几乎所有皇帝都因为匈奴,日子过得不舒服。就是汉高祖刘邦,有一次几乎被匈奴活捉。

(8)、如何爱国?怎样报国?他2000年前的精辟论述值得你看

(9)、把问题拿到近现代来说,日寇侵华,可能亡天下;

(10)、但是,真正打破姓氏“别婚姻”功能的,还是发生在南北朝时期。

(11)、(1)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梨洲,又号南雷,人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思想家、史学家。清兵南下,他召募义兵,成立“世忠营”抗清。明亡后隐居著述,屡拒清廷征召。学问渊博,研究天文、算术、乐律、经史百家及释道之书,史学上尤有成就。著作有《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南雷文集》等。

(12)、晚清七十年,西方殖民主义列强的侵略,使中华民族饱受欺凌和屈辱。为了救亡图存,从龚自珍、魏源到康有为、梁启超,一代又一代的学者和思想家接过顾炎武留下的思想遗产,使之与同时代的使命相结合,将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的呐喊提炼为八个字的历史箴言,就叫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八个字的历史箴言,既准确地把握住顾炎武思想的文化精髓,又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昭示了中华文化维护国家、民族根本利益,讲责任、重担当,以天下为己任的基本品格。从此,“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价值追求便融入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精神标识。

(13)、    他没有像南明遗老那样,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而是反思明兴明亡的原因。走在孝陵到上,来路宽广,神道辇道,去向何方?煤山钟山。这样一个伟大的朝代,就这样从宽广大道走向灭亡。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顾炎武让康熙吸取明亡教训,开创盛世,不要重蹈覆辙。

(14)、(1)顾炎武(1613-1682)初名绛,字宁人,江苏昆山亭林镇人。世称亭林先生。他学问渊博,对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很有研究。他一生的著作很多,主要著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15)、这样,古老的性氏“别贵贱”、“别婚姻”的功能已荡然无存,姓氏只是作为一个人的符号而已,姓氏血统论已失效或说过时。

(16)、     人生有三重境界,一曰娇妻美妾,二曰功名利禄,三曰胸怀天下。

(17)、孝文帝拓跋宏更是带头将自己的姓改为“元”,故史书中称他名字为“元宏”。

(18)、流转吴会间,何地为吾土?登高望九州,极目皆榛莽。寒潮荡落日,杂遝鱼虾舞。饥乌晚未栖,弦月阴犹吐。晨上北固楼,慨然涕如雨!稍稍去鬓毛,改容作商贾。却念五年来,守此良辛苦。畏途穷水陆,仇雠在门户。故乡不可宿,飘然去其宇。往往历关梁,又不避城府。丈夫志四方,一节亦奚取!毋为小人资,委肉投饿虎。浩然思中原,誓言向江浒。功名会有进,杖策追光武。

(19)、朱棣的疯狂迫害让所有正直的文人士大夫看清了残酷的现实,皇家对他们除了利用之外,没有丝毫的尊重,可以说,在明朝皇帝的眼里,他们就如猪狗一般。

(20)、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4、顾炎武是清代的还是明代的

(1)、顾炎武(1613年7月15日—1682年2月15日),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2)、时志明著的《山魂水魄——明末清初节烈诗人山水诗论》中说:“明末的士子学人,忠臣英烈,远甚前朝各代,纵然南宋之遗臣烈士在形态上亦非其比”。又说“无论时世之艰迫,阵容之强盛,气节之凛然,任何一个时代的节烈之士都不能与明清易代相比”“明末清初,激于大义振臂而起的英烈之士,何止万计,在二十四桥之地顿成焦土,六朝繁华皆为人间地狱,千里莺啼的江南顷刻成罪恶渊薮的危殆之际,从朝堂到草野,凡具忠义之心,受天地正气熏染的志士仁人,他们不管是伏处民间的布衣,还是世受国恩的廷臣,都欲奋力做飞蛾一扑,以期用鲜血和生命与凶残骄悍的民族入侵做殊死搏斗,最终存中华民族一线正统之脉”。

(3)、史家纪事自以用公元西历为便,但资料本皆阴历,若事实发生在年末,即不能任意改换阳历。记述明末遗民行事,用清代纪元,于理于心,俱有未安。若用永历隆武等南明年号,则非习见。如改用甲子,复不易推记。

(4)、生产经营单位建立的重大危险源运行管理档案,纸质文档应该至少保存()天,视频数据应当至少保存()天。

(5)、一直以来,人们都是从爱国角度解读,但遗憾的是,这其实全是误解。

(6)、@LHC正当年:交通地址知道是必须的啊  开出租考试比网约车考试更难哦

(7)、他与黄宗羲、王夫之合称清初三先生,加上唐甄合称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

(8)、 一般而言,“国家”与“天下”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同义。

(9)、    1644年,崇祯缢死煤山,大事已不可问。顾炎武毅然效力于南明朝廷,加入兵部司务,死守昆山。同时,史可法死守扬州,说出了长使英雄泪满襟的那句台词:守城不行,巷战!巷战不行,短接!短接不行,自尽!扬州城坡,史可法沉江。(详情请看昆曲《桃花扇·沉江》)

(10)、戴廷栻通过整理明朝文献、编撰诗文来寄托和表达其情感、志向。他所著的《半可集》正是通过反映明朝国事、人世,寄寓其节操的诗文集。

(11)、但是,你知道自己姓什么的背后,隐藏了什么密码吗?

(12)、十分明显,“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既是个人勇于针对各种现实复杂矛盾与危机发出的时代之问,也是民族集体回应久远深厚爱国传统做出的历史之问,不仅是主体性个人审古揆今一时的忧虑呐喊及深思,更是民族集体家国实践长期积累的睿智警策和呼唤。正是有感于顾炎武之问的重大时代影响和深远历史意义,本刊遂隆重推出了陈祖武先生的大作——《顾炎武时代之问的历史启示》。

(13)、1680年,顾炎武夫人死于于昆山,他身在北方,于妻子的灵位前痛哭祭拜,作诗说“贞姑马鬣在江村,送汝黄泉六岁孙。地下相逢告父姥,遗民犹有一人存。”他另一首诗:“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是把推翻清朝统治比作精卫平东海,这一事业只要一天不实现,他就一天不甘心。王邦畿《耳鸣集》自序:“十年以前不复存,十年以后不敢存,其或托微辞以自见,亦自听之,人不得已而听之也,故曰耳鸣云”,有诗云“已知世界全无地,遂令波涛尽拍天”。《戊子歌》(揭露清军罪恶)“鸠居雀巢,主人鼠窜。不能鼠窜,朝夕供餐。虽则供餐,犹怒不繁。束刀入市,夺民之食。驾言行迈,掳民供役,千里不犯,中道绝息。嫦娥者妆,罗列成行。几微失意,饮剑以亡。或挞未死,逐出路旁。见者饮泣,不敢匿藏。……民之憔悴,莫甚于此。”《癸巳岁》“天地已如此,人民岂复论?卖田供赋税,得米鬻儿孙。辛苦将谁告?忧思只自存。念予还有姐,饥饿在南村”《水陆道场寄幽歌》“昔时鬼少今鬼多,昔时鬼子多白头,今时鬼子多缺头。缺头持头来,持头续头去。老僧面向鬼子陈,眼前黑面是仁人”。

(14)、我们知道,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社会最底层,作为一个苦大仇深的贫农,他对专制政权以及维护这个政权正常运行的官僚集团有着刻骨的仇恨。

(15)、他还把叔父一族改姓“叔孙”,远房亲属改姓“车”,这样加上元宏的“元”姓,这十大姓为北魏的一等贵姓。

(16)、曾在各条高速公路、街里小巷、田间土路畅行无阻的老司机们,他们都..倒在了网约车考试上……

(17)、古人没有现代人的先进技术,就通过严格姓氏来区分。这样,古人对姓氏的重要,你也可以了理解了吧。

(18)、不懂历史的地道土著居民不是好的国际化双语化学高分子研究员,不懂档案管理的生物学家不是好的网约车司机。

(19)、投稿邮箱:pp_sijialishi@1com

(20)、    杜丽娘追寻真情,岳飞追寻忠义,鲁智深追求快意人生,顾炎武自愿承担民族责任,唤醒民族自觉。四百年前他们的思想和追求是那么深刻,引起今日的我们深深的共鸣。无论是杜丽娘、岳飞、鲁智深还是顾炎武,无论是深闺少女、民族功臣、莽撞和尚还是学术泰斗都有着对真善美的追求。他们实现个人理想,修身,同时治国平天下。

5、顾炎武是干什么的

(1)、 “保国”“保四海”“保天下”,这是我国先秦哲人所往复讨论的古老命题。秦汉以降,历代学者和思想家继承前人的思想遗产,返本开新,精进不已。南宋初,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继汉唐诸儒之后,取得了集大成式的创获。明清之际,顾炎武面对中华文化遭遇的传承断裂危机,冲破“家天下”的固有格局,立足维护数千年礼乐文明的优良传统,发出了“亡国与亡天下奚辨”的时代之问。

(2)、顾炎武晚年潜心致力于学术,每天除了读书,都是写书,并且将自己平生所学集结成日知录,留给后人参考。

(3)、顾炎武(本名顾绛,1613年7月15日-1682年2月15日),字忠清、宁人,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清学开创者,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

(4)、宁波话“老江桥”、“冒得宁客造孽”、“香烟冒缺,宁难过”是啥意思?

(5)、除此以外,顾炎武在音韵学、考据学、训诂学、历史学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著述。

(6)、而另一支顾姓源自遥的子孙。汉朝初年,越王勾践的裔孙摇,因佐诸侯灭秦有功,被封于东颐(今浙江永嘉),后来摇又封自己的儿子于会稽,人称顾余侯。后来顾余侯的子孙以其封地的名称号的“顾”为姓氏,从而又形成一支顾性居民。

(7)、顾炎武思想上虽然承袭了理学,但是却对理学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日知录·卷一》“艮其限”条目下写道:学者之患莫甚乎执一而不化,及其施之于事,有捍格而不通,则忿懥生而五情瞀乱,与众人之滑性而焚和者相去盖无几也。顾炎武在著作,大部分在生都未能定稿,因为顾炎武直到生前那最后一刻仍在修改。他的弟子潘耒在他殁后害怕老师一生心血付之东流,顾炎武刚去世就开始收集手稿,并且在顾炎武殁后的十几年,他的作品就陆续的付梓了。

(8)、     1639年,顾炎武加入复社已有8年。同年,侯方域来金陵参加科举,在江南结识了大批复社文人。他与友人冒辟疆等游览秦淮,结识了李香君。(详情请看昆曲《1699桃花扇》)

(9)、孟子始将“仁义”并称,以概括儒家的核心价值。

(10)、征服朝鲜难,征服朝鲜人心更难!“战神”薛仁贵却都做到了

(11)、顾炎武终其一生,皆持守“毋仕二姓”之念,坚持“尊王攘夷”,故他对入关的清人抱持一种排斥、反感的态度,我们从其诗作、书信中可以窥探出此种隐秘的情愫。顺治二年(1645),清兵南下常熟,顾炎武的母亲以绝食相抗,遗命其“读书隐居,毋仕二姓”。顾氏的诗作中多有托寓“尊王攘夷”之论,流露出对清政权的不满,并试图抗争的情绪。顺治元年(1644),顾炎武在《感事》诗中云:

(12)、在所著《日知录》卷十三《正始》条中,顾炎武写道:“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顾炎武讲的这段话,开宗明义,揭示出他所讨论的不仅是古老的“保国”和“保天下”,而且是现实的“亡国”和“亡天下”。那么究竟应当怎样去把握“亡国”和“亡天下”的不同含义呢?对于“亡国”,顾炎武的回答是:“易姓改号,谓之亡国。”这样的答案明白晓畅,只要稍有朝代更迭常识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情。而何谓“亡天下”?顾炎武的回答,形式上几乎是在转述《孟子·滕文公下》的话语,实则立足新的时代环境,从文化传承的宽阔视野,赋予儒家经典以崭新的历史意蕴。孟子当年,在回答他人“好辩”的质疑时有云:“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同孟子当年的这一回答相比,在顾炎武的笔下,我们可以看到两个显著的不同之处。孟子指斥杨朱、墨翟“邪说诬民”一类的话语,已经被略去,此其一;其孟子当年虽然道出了对“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的深深忧虑,但是并没有对这样一种历史现象做出明确的定义。顾炎武的超迈前贤之处则在于,他从明清之际的历史实际出发,不仅以“仁义”二字来概括数千年的中华礼乐文明,而且破天荒地指出:“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13)、顾炎武“亡国与亡天下奚辨”的时代之问,以文化传承的宽阔历史视野,弘扬中华数千年学人“以天下为己任”的优良传统,使“天下”一语的人文内涵在明清之际实现划时代的升华,最终发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的时代最强音。在清初社会由乱而治的历史进程中,顾炎武的卓然睿识和振聋发聩的呐喊,不胫而走,浸润朝野,与一时众多有识之士的努力不谋而合,共同促成清廷文化政策的逐步调整,成功地完成了社会凝聚力的汇集。

(14)、通俗小说“三言”的编写者冯梦龙,在清兵南下时,还以七十高龄,奔走反清,他除了积极进行宣传,刊行《中兴伟略》诸书之外,应该也直接参与了抗清斗争。在清顺治三年(1646)春忧愤而死,也有说他是清军所杀。而当时的另一位通俗小说家“二拍”的作者凌蒙初已经在1644年淮安抵抗李自成军队的战斗中壮烈殉国,死的时候也已经是六十多岁,如果他多活两年,显然也同样会义无返顾的投入抗清斗争中。此外如绝食而死的大儒刘宗周,泣血而死的李定国,服毒殉国的宋应升(宋应星的哥哥),投水自尽的陈子龙、夏允彝、祁彪佳等等,数不胜数。这些还是我们可以说出名字的,还有成千上万名字都已经湮没的人物。

(15)、离婚在对房产分割时,对未成年子女有份额的处置要求么?房产证只有男女两人名字未成年子女的抚养费怎么确定?

(16)、清顺治十七年(1660)九月,戴廷栻特地在祁县城内兴建了一座三间四层、规模宏大的“丹枫阁”。山西及全国的许多反清志士和文人学者,经常在此聚会,于是“丹枫阁”逐渐成为了当时北方明朝遗民秘密活动的中心。戴廷栻还特地撰写了一篇《丹枫阁记》,用晦涩的语言,委婉地表述了怀念明朝、寻求同志、立志反清的意向。其好友傅山还为“丹枫阁”题写了匾额,为《丹枫阁记》写跋,寄托他们的共同志向。

(17)、这在“以攻伐为贤”的各国君王看来,当然是书生之见,太不切实际,如《史记》说,“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18)、在古代顾姓名人中,最值得称道的是在中国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顾恺之,和清代思想家顾炎武。顾恺之,东晋义熙年间任通直散骑常待,多才多艺,工诗赋、书法,尤精绘画,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其画主要是人物肖像及神仙、佛像、禽兽、山水等。后人评其作画是“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著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等,对中国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顾炎武,明末清初人,他学识渊博,在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等方面,都有研究。晚年治经侧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对后来考据学中的吴派、皖派都有影响;在音韵学方面,有承前启后之功。著有《日知录》、《音学五书》等,是我国历史上最受尊崇的学者之一。

(19)、而被杀戮的人,都是文人官僚士大夫,当然引起文官集团的不满,而且对文官的仇视成了明朝的传统。

(20)、明末清初黄宗羲,在明亡后隐居,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他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

(1)、正因为如此,“仁义”才成为历代儒家不懈的追求,将其视为超越国家存亡的“普世价值”。

(2)、故他认为,江山易帜,是统治阶级的事情,而道德沦亡,则关系到每一个人,人人有责,只有知道“保天下”,即人人均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方能懂得保卫国家。

(3)、据史书记载,夏朝时,昆吾氏的子孙受封于诸侯国顾国(今河南范县),与附近的巴姓昆吾国和彭姓韦国,都是夏朝在黄河下游的重要支柱和东部的屏障。夏末商初时,顾国被商汤灭掉,亡国后的顾国王族子孙,散居全国各地,以国名为姓氏,从此中国开始有顾姓。

(4)、人民至上,而非国家至上,更非君王至上,所以,他反对战争,说“春秋无义战”,说“不嗜杀人者能定天下”。

(5)、顾炎武安葬母亲后,立即与唐王政权联系,筹划联合组织力量抗击清军。不料这件事走漏了风声,被人告发到清朝,顾炎武因此被关进了监狱。后来,他的几位好朋友经过多方努力,才设法把他搭救出来。

(6)、此后,历代都有新增姓氏出现和发现。其中,民间改姓以避难、避讳的需要为主要原因。

(7)、朱棣夺权后,方孝孺被以极端残忍的手段迫害,创下“诛十族”的血腥记录,还把很多忠于建文帝的大臣的妻女送入军营充当军妓,残忍的士兵在对她们一番凌辱之后,再将其扔到城外喂狗。

(8)、回顾从先秦到明清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我们会看到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那就是“天下”这样一个行之久远的词语,从它以地域概念登上历史舞台的先秦时期开始,就已经蕴含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同样是先前说到的《孟子》一书,其中还记录有孟子对齐宣王讲过的一句话,叫做“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执政当国者应当与民众同忧乐。显然,此处的“天下”一语,就已经不是单纯的地域概念,它还包含着关怀民生疾苦的人文意识和社会责任。换句话说,这里的“天下”一语,其后实际上省略了“民众”或者“民生”二字。尔后,伴随历史的演进,这样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意识不断充实、深化,到魏晋隋唐间,便成了“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追求而被载入官修史书之中。北宋中叶,范仲淹发展了“天下”一语的社会责任意识,在《岳阳楼记》一文中,更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言。

(9)、李定国在“吴三桂缢死朱由樃噩耗传来”的时候,“‘号恸祈死’,曰:‘负国负民,使中原沉沦何以对天下?何以对祖宗’”“两眼惟流血珠,号哭自掷地百许,三日不食,自表上帝以祈死,终于愤郁致病,七日而死”。“有说李定国墓在景线者,景线为旧普洱府管景线宣抚司,其墓‘至今寸草不生,蛮人过路,必稽首顿拜,大呼李将军三声而后去”。李定国临死前留下的遗言告诫儿子“宁死荒徼,无降也!”,他一生战功赫赫,但因为各种原因牵掣,壮志难酬,被已故历史学家顾诚评价为“在明清之际各方面的人物当中,他是光彩四耀的一颗巨星,其他任何人都无从望其项背。”虽有同室操戈罪过的绍武帝朱聿鐭,被清兵抓捕后,拒绝饮食,说“吾若饮汝一勺水,何以见先帝于地下”自缢而死。还有大量普通人乃至妇女都表现出可歌可泣的气节,这里仅举三例。清军南下“昆山城陷,死难者四万余人,顾炎武的生母何氏被清兵砍去右臂,两个弟弟遭杀害,好友吴其沆也被捕蒙难。顾炎武奉嗣母王氏避兵于常熟,王氏闻城陷,绝食十五天死节,临终时给顾炎武留下遗言:‘我虽妇人,身受国恩,与国俱亡,义也。汝无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国恩,无忘先祖遗训,则吾可以瞑于地下。’”清人笔记中有一则这样的记载“本朝开国时,江阴城最后降,……时城中积尸满岸,秽不可闻,女子啮指血题诗‘寄语路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

(10)、    1684年,康熙第一次南巡,他带着曹寅,正式拜谒明孝陵,并命曹寅刻一块石碑,由赑屃驼着,上书“治隆唐宋”。后来《红楼梦·读曲》里宝玉给黛玉讨饶,便说:“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儿罢,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叫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忘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儿,我往你坟上替你驼一辈子碑去。”康熙听取了顾炎武的意见,拜谒孝陵,优待曹寅,为的是在江南地区统战,赢得士人阶层认可,赢得民心。

(11)、嘉庆时,阮元纂《儒林传稿》,在《顾炎武传》中,大谈顾氏在考证方面的成绩,其中有一句评价“国朝称学有根柢者,以炎武为最”,特加以注明是出自《总目》。王汎森先生在《清代儒者的全神堂——与道光年间顾祠祭的成立》一文中指出,阮元加入了自己的评价,把顾炎武由“国初”的第一大儒改为“国朝”第一大儒。这无疑是进一步拔高了顾炎武的地位,此后,《国史儒林传》对此说又加以因袭。清代官修史书《清史列传》中的《顾炎武传》亦直接采用《总目》的说法,只不过将“国初”改成了“清朝”,而《清史稿》中的《顾炎武传》又改回到“清初”,其余文字皆与《总目》评断一致。更为令人玩味的是,光绪三十三年(1907),御史赵启霖奏请将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三人从祀孔庙,群臣相议,支持者则以《国史儒林传》中对三人的赞同为依据,顾炎武于次年成功入祀孔庙,这与清初的情况竟是天渊之别。

(12)、不过,这句话现在听起来都极为骇人,但是,顾炎武却在明白无误地向世人表述着自己的政治立场。

(13)、据史书记载,夏朝时,昆吾氏的子孙受封于诸侯国顾国(今河南范县),与附近的巴姓昆吾国和彭姓韦国,都是夏朝在黄河下游的重要支柱和东部的屏障。夏末商初时,顾国被商汤灭掉,亡国后的顾国王族子孙,散居全国各地,以国名为姓氏,从此中国开始有顾姓。

(14)、而“氏”则是姓的细分和发展,是老祖母不同子孙间后代的代码。

(15)、其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经史百家及音韵训诂之学等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

(16)、     李鸿良老师扮演的狱卒李万,一个大时代的小人物,台词舒展,动作诙谐,调和了悲剧气氛,非常惹人喜爱。

(17)、这也给老祖宗坚持多年的“同姓不婚”观念带来了冲击,因为很多同姓人根本无任何血缘关系,结婚也不会影响后代健康。

(18)、    受到明朝心学影响的汤显祖,认为在黑暗的社会背景下,个人报复无法施展,社会理想无法实现,无论是南柯梦还是邯郸梦,梦醒之后,归于虚无,观点消极。

(19)、归有光、唐顺之和王慎中,并称为“嘉靖三大家”,三人都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戴廷栻深受此文风影响并有所创新。傅山称赞《半可集》:“如风雨集而江波流”。

(20)、明末清初,是理学发展的最后一个时期,即自我批判时期。当时,出现了很多重要思想家,他们既学习理学,又对其进行批判。如:

(1)、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所云:“顾氏,已姓,伯爵,夏、商之诸侯,今濮州范县东南二十八里有故顾城,是其地也,子孙以国为氏。又,顾氏谱云:越王勾践七代孙闽君摇,汉封东瓯,摇别封其子为顾余侯,汉初居会稽,亦为顾氏。”

(2)、顾炎武在家中没法待下去了,只好背井离乡,开始了旅居生活。

(3)、先秦时期,“天下”一词以地域概念而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每每与“国家”并称。这就是孟子所说的:“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从这一段话可见,在孟子生活的战国时代,“天下国家”是一种社会的流行话语。至于其具体所指,自东汉经师赵岐为《孟子》一书作注以来,早已形成历代学者的共识,那就是:“天下谓天子之所主,国谓诸侯之国,家谓卿大夫之家。”这就是说,所谓天下,讲的乃是周天子之治下。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由汉唐一直到明清的两千多年间,所谓天子已经不复存在,而“天下”之所指,也就不再是周天子之治下,而成为封建帝王专制的一家一姓的“家天下”。“朕即国家”的专制帝王话语,充分反映在此漫长的历史时期,“天下”与“国家”趋于合一的历史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