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句子网

精选陶行知是什么人?114句

陶行知简介资料

1、陶行知老先生简介

(1)、抗战胜利后,陶行知与中国共产d人同声相应,在重庆和上海积极参加反独裁、争民主,反内战、求和平的运动。1945年6月下旬,他与沈钧儒、张申府联名致电毛泽东和周恩来,称“两先生及各位友好多年来坚持国家人民立场,力促国家社会进步,群伦崇行,国之依赖”,同时表示“倘得舟车之便,愿来延面领明教”。他虽然没有能够到访延安,但在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来重庆与国民d谈判期间,穿梭往来为和平奔走效力。10月11日毛泽东飞返延安,他与社会各界人士到机场欢送,并与毛泽东、张治中等合影留念。11月创办《民主教育》月刊,发表《民主》《民主教育》两篇文章,指出“真正的民主必须包涵:政治民主;经济民主;文化民主;社会民主;国际民主”,认为“毛泽东先生写的《新民主主义论》,和中国民主同盟临时全国代表大会所通过的纲领,都系实现真正民主的路线”。

(2)、1939年7月,陶行知在重庆北碚创办育才学校,招收有特殊才能的战争难童,培养抗战建国人才。这所学校接纳了许多中国共产d员,许多重要职位均由他们担任。陶行知邀请吴玉章、秦邦宪等中共高级干部来校讲学,同南方局正副书记周恩来、董必武交往密切。1940年9月23日,周恩来携邓颖超专程访问育才学校,为孩子们题词“一代胜过一代”。育才学校实施劳动生活、健康生活、政治教育和文化教育,与当年自由办学的晓庄师范判然有别,学校戏剧组、音乐组多次在重庆演出,美术组还在重庆举办多次画展,通过多种艺术形式宣传抗战建国和民主运动。

(3)、陶行知批评传统教育历来把读书、听讲当成“知之始”,并以之为知识的唯一来源,习之既久,学生就“不肯行、不敢行、终于不能行,也就一无所知”。他认为,行(做)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创造的基础,身临其境,动手尝试,才有真知,才有创新。他形象地比喻说:“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不仅个人如此,中国的教育也是如此,中国的教育也须从行动开始,而以创造为完成。

(4)、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5)、1909年他考入南京汇文书院,次年转入金陵大学文科。他更加自觉而刻苦努力地学习,以便能更好地实现报效祖国的愿望。读大学期间,在他倡导并主编中文版校刊《金陵光》上,他写了《金陵光出版之宣言》一文,号召全校同学,努力学习和工作,发出自己的光和热,报效祖国,“使中华放大光明于世界”。辛亥革命爆发时,他曾回乡投身革命运动。

(6)、因此,陶行知要求教师和家长,不要束缚儿童的双手,让儿童的双手在大脑的指挥下大胆地去干,大胆地动手,大胆地创造。三要解放小孩子的嘴。让儿童大胆地讲,大胆地提问,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可见,大胆地提问是多么的重要。四要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让小孩从教室中、从校园中解放出来,在大社会、大自然、大森林中,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内在之创造力;五要解放儿童的时间,让儿童有自己的时间去创造。六要解放儿童的眼睛,让儿童自己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培养自己的观察力。陶行知解放儿童创造力,培养儿童创造力的思想正确地指出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7)、男生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校长,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同学……”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颗糖果递过来,说:“为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没有多的糖果了,我们的谈话也可以结束了。”

(8)、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9)、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10)、“生活即教育”所强调的是教育以生活为中心,所反对的是传统教育脱离生活而以书本为中心。尽管它在生活与教育的概念相等同,忽视了教育的特殊性和系统的知识传授方面有所忽视,但在破除传统教育脱离民众、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这一学说成为新中国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也是当今与未来中国教育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理论资源。

(12)、行,汉语一级字,读作háng、hàng、héng、xíng或xìng,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是十字路口,后延伸至直排、营业机构、兄弟姐妹的次序等。《说文解字》认为是“人们在路上走或小跑”。

(13)、当然,还有瑶瑶老师贴心全程陪伴,坚持不下去了,找我来唠唠嗑,诉诉苦,舒缓一下压力也是可以的!

(14)、王国维《人间词话》里有这样一段话:“古之成大事业者,必定要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说为大事者,先天下之忧而忧,要从高远处去望他。“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说看清了人民的隐痛之后,要时时刻刻纪念他,就是为他牺牲了一切,终不懊悔!“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就是说,从各处各地要寻个解决,只有我们百折不回的去找他,终有一天出人不意的遇着。

(15)、陶侃,陶行知先生曾孙。现为上海市陶行知纪念馆

(16)、1927年,北伐的国民革命军临近南京城下,国共第一次合作处在破裂的边缘。同样是这一年,南京劳山脚下,放弃了东南大学优厚工作的陶行知创立了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重要印记的南京晓庄师范,招收农民以践行自己的“生活教育”理论,让农民真正地学到“活的知识”而非“书呆子”式的刻板教育。在晓庄之后,以“改造社会的精神”培养学生和“教学做合一”的理念为指导,陶行知还创立了重庆育才学校以及重庆社会大学,招收当时的战时难民儿童和寒门子弟入学,以实现自己年轻赴美求学时立下的“教育救国”的宏愿,成为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不得不提到的是,陶行知所做出的种种教育改变,与其早年在哥伦比亚大学求学时所受的影响息息相关,而这也是所有研究陶行知的人必定会追溯的一段历史。

(17)、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18)、陶行知一生立言无数,主编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名言并按主题加以分类,集合成语录,这有利于读者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陶行知的思想。语录的选编力求准确、简明和完整,注重心灵感悟和思想启发。

(19)、“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又一重要主张,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  

(20)、1927年3月15日,南京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正式开学,董事长为蔡元培,校长兼秘书为陶行知。在开学典礼上,陶行知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演,他说:“本校特异于平常的学校有两点:一无校舍,二无教员……本校只有指导员而无教师,我们相信没有专能教的老师,只有经验稍深或学识稍好的指导。所以,农夫、村妇、渔人、樵夫都可做我们的指导员,因为我们有不及他们之处。我们认清了这两点,才能在广漠的乡村教育的路上前进。”于是,南京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就成为他培养乡村教育者和实现改造中国教育的基地。

2、陶行知是什么人?

(1)、总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一种大众的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教育理论。强调的是教育与生活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教与学、理论与实践的合一。

(2)、1934年,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本名为陶行知。虽然王阳明学说含有主观唯心主义的成分,陶行知却从中悟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道理,且终生以此自勉。

(3)、央视网.“先生—陶行知”.《人物》,2016年3月25日http://tv.cntv.cn/video/C10366/245cb5dc13d74e309f1dfc4a5a8251ae  (访问日期:2016年11月30日)

(4)、这十二要的具体内容就是:“要诚实无欺。要谦和有礼。要自觉纪律。要手脑并用。要整洁卫生。要正确敏捷。要力求进步。要负责做事。要自助助人。要勇于为公。要坚韧沉着。要有始有终”。总而言之,陶行知认为,道德教育对人、对社会是非常重要的,“是做人的根本”,因此,一定要加强道德教育。

(5)、  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民主主义战士。先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宝贵财富和资源,这个认识在上海乃至全国已经越来越深入。先生的教育思想充满活力,符合中国实际,拥有永不过时的指导意义。中国现在倡导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中应当包含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

(6)、PleasefollowourWeChataccountandofficialwebsitefordetailedinformationonanoverviewofColumbiaGlobalCentersandupdatesofoureventsandprograms,includingdescriptionsoflocal,regional,andinternationalpartnerships,programmingandprojects,centerinterests,prioritiesandthematicfocus,andcenterpersonnelandspace.

(7)、(1)笔试+面试所有考试重点的详细讲解,涵盖复习的各个阶段!

(8)、近代中国的危机多难,使“教育救国”成为许多知识分子的梦想,陶行知正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人物之一。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为中国教育探寻新路。最可贵的是,他不仅在理论上进行探索,又以“甘当骆驼”的精神努力践行平民教育,30年如一日矢志不移,其精神为人所同钦,世所共仰。

(9)、陶行知说:“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有见于“老八股”和“洋八股”教育的脱离民众生活需要,陶行知把没有生活的教育、学校和书本说成是“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与社会隔绝、与民众脱离,仅仅为“有钱、有闲、有面子的人”服务的“死世界”!他认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面的东西仍旧太少了,学校如同鸟笼,学生如同笼中鸟。因此需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的—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把“鸟儿”从鸟笼中解放出来,任其自由翱翔,成为适应生活、融于民众的有用的人。另一方面,考虑到人民群众缺少教育的实际处境,陶行知说:“课堂里既不许生活进去.又收不下广大的大众……那么,我们只好承认社会是我们的唯一的学校了。马路、弄堂、乡村、工厂、店铺、监牢、战场,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我们教育自己的场所。”基于“社会是大众惟一的学校”这样的认识,陶行知鼓励劳动群众在社会中学习、向社会学习,而他本人也在社会上先后办过各种方便劳动群众及其子弟的学习场所,通过社会的大学校,使之受到教育。

(10)、川尻文彦.杜威来华与“五四”之后的教育界——以陶行知的杜威思想受容为中心(A).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6月.142-153

(11)、学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起点。远处着眼,近处着手,改造社会环境要从改造学校环境做起。全校师生应当以美术的精神共同改造学校环境。

(12)、每天要四问: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13)、我们要虚心,虚心,虚心:承认我们一无所知,一无所能。我们要学习,学习,学习:达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我们要贡献,贡献,贡献:实现文化为公,天下为公。

(14)、陶行知的教育活动是在当时民族危亡、国难当头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因此他的教育实践是与民主爱国的活动相伴而行的。早年他曾投身于辛亥革命,“一八”事变、“二八”事变后,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参与发起上海文化界救国会,组织国难教育社等。他最早注意到乡村教育问题,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陶先生一生办过许多各种类型的学校,这些学校为社会培育了大批有用人才,还输送了不少革命青年到延安和大别山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宣传生活教育,提倡教学做合一及小先生制,要求教育与实际结合,为人民大众服务。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把毕生都贡献给了中国人民。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源于生活,又吸取了古今中外的优秀教育经验,并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应当说,生活教育理论是在中国教育史上有重大影响,占有重要历史地位,至今仍有借鉴意义的伟大的教育理论,这是陶行知留给我们的最宝贵教育遗产。

(15)、1939年7月在四川重庆附近的合川县古圣寺创办了主要招收难童入学的育才学校。这所学校设在重庆附近,学生都是择优选拔的有特殊才能的优秀儿童。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条件,聘请大批专家学者担任教师,对学生因材施教。他们不仅教学生学习文化课,而且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专业基础知识教育和革命的思想教育,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革命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样就把生活教育的理论运用在培养“人才幼苗”的实践中,使育才学校成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株奇葩。

(16)、所谓健全人格须包括: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强健活泼之体格;优美和乐之感情。

(17)、即使是最好的儿童,如果生活在组织不好的集体里,也会很快变成一群小野兽。

(18)、1936年初,成立国难教育社,被推为社长,张劲夫任总干事,拟订《国难教育方案》,把生活教育和民族民主革命斗争结合起来。7月,他受救国会的委任,担任“国民外交使节”,出访欧亚非二十六国,争取各地华侨和国际友人支持中国的抗日救国斗争。期间当得悉沈钧儒等“七君子”被捕的消息,十分气愤,立即联络杜威、爱因斯坦、罗素等世界著名人士联名通电蒋介石,营救七君子。

(19)、陶行知为救国运动制定的《上海文化界救国会国难教育方案》,成为教育界开展救国运动的纲领性文件。陶行知主编的《生活教育》半月刊上每期《行知行》专栏撰文宣传民族解放与国难教育的理论,对引导上海教育界和全国教育界的教师学生投入救国运动,起到了重要作用。国难教育社成立并加入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与上海文化界、妇女界、职业界、大学教授救国会共同创办《救亡情报》,已在海外的陶行知所写的有关抗日救亡的诗歌、论文及其活动,也都及时刊登于《救亡情报》,对推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起了积极的作用。

(20)、陶行知先生祖籍浙江绍兴,1891年10月18日生于徽州歙县西乡黄潭源村一个贫寒的教师之家。他自幼聪明好学,邻村的一位塾师认定这孩子长大后必然能成就大事,就让他免费入塾读书。有一天下大雪,当他赶到塾馆时老师已经开讲,他硬是站在门外专心致志地听老师把课讲完。

3、陶行知的个人简介和名言警句

(1)、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2)、  先生是一面载入中国教育史的旗帜,是广大人民敬重的教育家,是矗立在教育工作者心中永恒的丰碑。他的精神,激励着无数人捧着仁爱心、奉献之心投身教育事业,他的思想对于今天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劳动教育等依然具有针对性很强的指导意义。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当下推动教育改革的资源和精神财富。

(3)、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

(4)、《陶行知语录》中各篇导言和解读都由国内教育专家和学者撰写。导言提纲挈领,深入浅出,点明各篇主旨;解读细致深刻,凸显名言警句的思想内核和现实意义。专业的导读和解读,反映了陶行知研究的当代成果,是认识理解陶行知的钥匙,是发扬陶行知思想现实意义的坚实基础。

(5)、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6)、为纪念陶行知先生诞辰131周年,《陶行知语录》精选陶行知经典名言131条,分大爱篇、求真篇、奉廉篇、为民篇、教育篇、创新篇、方法篇、学校篇、教师篇、学生篇,共十篇,全方位展现了其作为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的思想面貌。每篇篇首有全国“陶研”专家、教育界专家学者所撰写的导言,每条名言后附有专业的解读,揭示陶行知先生的思想主旨和内涵。本书内有精美的手绘插图40余幅,生动再现陶行知先生的“人民教育家”形象。

(7)、陶行知有这样一则教育学生的故事:有一个男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长陶行知发现制止后,命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男生早已等着挨训了。可是陶行知却笑着掏出一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男生接过糖果。

(8)、8月10日,毛泽东致函陶行知、邹韬奋、沈钧儒、章乃器等四位救国会领袖及救国会全体会员,代表中国共产d高度评价团结御侮文件及救国会的其他宣言、纲领。他说:“这些文件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同情和满意,我们认为这是代表全国大多数不愿意做亡国奴的人们的意见与要求,我代表我们的d、苏维埃政府与红军,表示诚恳地敬意,并向你们和全国人民声明,我们同意你们的宣言、纲领和要求,诚恳的愿意与你们合作,与一切愿意参加这一斗争的正派的组织或个人合作,以便如你们纲领与要求上所提出的一样,来共同进行抗日救国的斗争。”

(9)、1930年4月7日,蒋介石密令停办晓庄学校。8日,陶行知起草《护校宣言》:晓庄的门可封,他的嘴不可封,他的笔不可封,他的爱人类和中华民族的心不可封。12日,由于国民d不能容忍陶行知同情共产d的办学态度以及晓师学生参加爱国运动,南京警备司令部发布封闭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的布告。该校14名学生在雨花台英勇就义,牺牲时年龄最大的只有23岁,最小的才16岁。陶行知被国民d政府下令通缉。

(10)、大学五年期间,陶行知“如鱼得水,甚为欢洽”,身上的基督教气息十分浓重;又迷上了王阳明的心学理论,诚心接受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观点,如“知之真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等。1912年,他改名为“陶知行”。

(11)、章锡麟.陶行知普及教育思想初探(A).山西师大学报.1987年.第三期

(12)、9月22日,毛泽东再次致信陶行知等四位救国会领袖说:“先生们抗日救国的言论和英勇的行为,已经引起全国广大民众的同情,同样使我们全体红军和苏区人民对先生们发生无限的敬意!”

(13)、陶行知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通过批判地吸收古今中外各种教育思想精华和总结自己教育实践经验,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以教育哲学原理为基础、各类教育主张为内容的生活教育学说。

(14)、(5)免费加入VIP群,上百名考试的小伙伴实时沟通交流、打卡、分享通关经验~

(15)、李友梅(1903—):湖南浏阳人,晓庄学校大学部毕业。曾在准安县莲花街新安会馆创办新安小学。

(16)、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巴,使他能说;解放他的时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解放他的空间,不把他的功课排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的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自己高兴干的事情。

(17)、1932年春,在冯玉祥的推动下,国民d取消了对陶行知的通缉令,他得以公开身份开展社会活动。因为当局拒绝发还晓庄师范校产,徐明清、王洞若、张劲夫、董纯才、戴自俺、孙铭勋、张健等一群晓庄d团员和进步学生齐聚上海,跟随陶行知继续开展生活教育实验,先期创办儿童科学通讯学校,开展科学下嫁运动,后又在上海农村创办山海工学团、晨更工学团和光华工学团,在市内创办女工学校、劳工幼稚园,开展工农教育运动。

(18)、陶行知对《申报》革新的建树是多方面的。他不仅亲自参与其间的工作,还介绍李公朴主持《申报》流通图书馆,协助筹备创办《申报》业余补习学校;参与筹备出版《申报》丛书;支持史量才聘用黎烈文参加《申报》“自由谈”编辑工作,进一步改进“自由谈”的风格,而鲁迅、茅盾等进步人士为“自由谈”撰写的大量杂文,就是由黎烈文主编的。史量才曾评价道:“在改造《申报》上,陶行知、黄炎培出力最大,而陶先生躬亲规划指导,密切结合当时政治情况,使《申报》能完成其时代使命,实为改造《申报》的总工程师。”

(19)、马纯仁(1907—1978):又名昌实。安徽阜阳人。晓庄师范大学部毕业生。1929年被捕,经陶行知保释后在山海工学团、生活教育社、国难教育社从事生活教育的理论工作。1950年后,先生在上海行知中学、上海音乐学院任教。

(20)、育才学校文学组办了几十种壁报,还在重庆开诗歌朗诵会,很受大家欢迎。他们成立了‚榴火诗社‛,陶校长专门为诗社题词,文学组的学生们有些飘飘然了。有的人留起了披肩长发,有人特意穿破衣服,自视为艺术家的派头。也有的人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说话尖刻,爱讽刺人。

4、陶行知秒懂百科

(1)、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2)、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县人,著名教育家、思想家,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15年至1917年,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攻读教育学博士。

(3)、创造教育是生活教教育理论的立足点和归宿。传统的教育,特别是应试教育制度下的教师,不但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且还要扼杀她。陶行知的《糊涂的先生》一文,就曾深刻地揭露了这种现象。“你这糊涂的先生!你的学堂成了害人坑!你的墨水笔下有冤魂!你说瓦特庸。你说牛顿笨。你说像个鸡蛋坏了的爱迪生。若信你的话,那儿来火轮?那儿来电灯?那儿来微积分”。

(4)、“社会即学校”扩大了学校教育的内涵和作用,对传统的学校观、教育观有所改变。传统学校与社会生活脱节,学生孤陋寡闻,而以社会为学校,使得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地增加,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增强学生的能力。“社会即学校”,还可以使被传统学校拒之门外的劳苦大众能够受到起码的教育,贯穿了普及民众教育的苦心,同样也值得肯定。

(5)、我们深信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就是教育的出发点。我们深信教师必须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我们深信乡村教师必须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我们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

(6)、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7)、1936年5月31日,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在上海成立,陶行知与宋庆龄、沈钧儒、章乃器等15人被推选为常务委员。7月15日,香港《生活日报》刊发了救国会四位领导人联署的《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一文,积极响应中国共产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八一宣言》。陶行知在《团结御侮文件》序言中说:“团结御侮一文,由胡愈之先生起草,经我修改,与邹韬奋先生在港先行签字,再持至上海作最后修正,并由沈钧儒、章乃器二先生加入签名发表。”

(8)、陶行知认为在传统教育下劳力者与劳心者是割裂的,造成“田呆子”(劳力者)和“书呆子”(劳心者)两个极端,所以在中国“科学的种子长不出来”。为纠此偏,就必须“(1)教劳心者劳力——教读书的人做工;(2)教劳力者劳心——教做工的人读书。”(3)“在劳力上劳心”是指“手脑双挥”,将传统教育下劳力和劳心的“两橛子”联接起来,“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人人在劳力上劳心,便可无废人”

(9)、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

(10)、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11)、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来,建筑起“人格长城”来。由私德的健全,而扩大公德的效用,来为集体谋利益……

(12)、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一生致力于中国教育改造,为中国教育寻找出路。他一面猛烈批判中国传统的“旧八股”和西化的“洋八股”教育,另一方面又在批判的基础上创立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实质上就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之有效的教育理论,她与时代发展同步,既反映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发展的趋势,又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着重培养学生生活力和创造力。具体地说,生活教育理论具有以下特色:

(13)、其次,所谓“社会即学校”是指“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  

(14)、1908年十七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1926年起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1929年圣约翰大学授予他荣誉科学博士学位,表彰他为中国教育改造事业作出的贡献。

(15)、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16)、陶行知曾对中国的教师的教学方法作过调查研究,认为有相当多教师“只会教授,只会拿一本书要儿童来读他,记他,把那活泼的小孩子做个书架子,字纸篓”。也就是说,教育界普遍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以教为中心的现象。这从人们的日常称呼中也可以感觉到。辟如叫老师为“教员”,所从事的职业叫“教书”,教书的方法叫“教授法”。好像教师是专门教学生书本知识的人,似乎除了教书以外,便没有别的本领,便没有别的事做。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反对以“教”为中心,主张“教学做合一”。陶行知是国内最早主张把“教授法”改为“教学法”的人。他在南京高师担任教务主任时,“把全部课程中之教授法一律改为教学法”。陶行知认为:“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

(17)、那么,如何来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呢?陶行知在1943年月10月16日的育才学校师生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创造宣言〉〉演说。提出教育者要研究教育的“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针对师生对教育创造的畏难情绪,陶行知满怀信心地表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性之人”,只要大家去努力,创造之神一定会降临我们中间。

(18)、我们希望以集体的力量来纠正个人主义,以创造的工作来纠正空谈与幻想。在共同努力创造学校上来学习,共同努力创造新中国新世界。

(19)、  陶行知是我国有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在他的一生中提出过许多关于“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行一知一行”等开创性的教育理论,同时仍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大众教育的实践活动。

(20)、作者:郑博非Nathan,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专业大四在读。十月起加入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北京。这是他的第一篇原创文章,欢迎各位留言批评、讨论。

5、陶行知先生的生平简介

(1)、对于学校和社会的关系,杜威教授认为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因此要把社会生活简化起来,缩小到学校这样的一个雏形的状态。而陶行知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改良,提出了“社会即学校”,号召自己的学生到社会中去,而不是将学校建设成为一个微型的社会。要改变之前的只专注于书本而不注重实际的乡村教育:只教农民“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住房子不住树林,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央视网,《人物》,2016,09’33”-09’45”)。也正因如此,陶行知认为乡村师范学校对于训练乡村教师、改造乡村生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晓庄师范成为了陶行知实现自己“平民教育”理想的开始。

(2)、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

(3)、以集体力量从事于五项创造工作:甲、创造健康之堡垒;乙、创造艺术之环境;丙、创造生产之园地;丁、创造学术之气候;戊、创造真善美之人格。

(4)、王一心.陶行知最后的圣人(M).团结出版社.北京.20

(5)、他曾说:“中国以农立国,人民十有八九住在乡下。平民教育就是到民间去的运动,就是到乡下去的运动。只有农民的教育水平提高了,中国的整体水平才会有发展。”为此,陶行知还放弃了优越的生活与各种名誉,甚至是自身的前途特意到乡下去实践。

(6)、20世纪上半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等实用主义思想在中国教育界广泛流行。但是此观点是美国社会文化环境的产物,不能完全适合中国的国情,不能真正解决中国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7)、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陶行知再也按捺不住了,在《申报》“自由谈”专栏以“不除庭草斋夫”笔名连续发表文章,控诉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揭露蒋介石消极抗日的政策。

(8)、1927年3月,陶行知等创建了第一所试验性的乡村师范学校——晓庄师范学校。他以乡村教育是“立国之大本”的高瞻远瞩,怀着“爱中华民族中最多数而最不幸的农人”的崇高感情,来到荒山僻野担任每月薪俸不足100元的乡村师范学校的校长,成为我国农村教育的先驱。但是由于社会条件不成熟,陶行知虽然为此作了巨大的努力,平民教育运动仍然并未获得应有的成功。

(9)、陶行知还拜会各国进步团体,广泛结交爱好和平的正义人士,寻求他们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他有关于美、英等国输往日本军需材料的研究成果,发表在1937年6月初出版的美国参议院公报上,引起美国朝野极大的震动,有力推动了相关国家政府对日本实行禁运。1937年12月13日,他通过自己的导师、哥伦比亚大学享誉世界的实用主义哲学大师约翰·杜威,联络爱因斯坦、罗素、罗曼·罗兰、拉·甘地等世界知名学者和政治家,联名发表《我们对于日本侵略中国的态度》,又称《杜威宣言》,“提议各国人民组织志愿的抵制日货运动,拒绝出卖及运送军火往日本,停止一切足以帮助日本侵略政策的对日合作,同时以一切可能的方法帮助中国进行救济,增强自卫,直至日本撤退它在华的一切武力及放弃它的征服和政策而后已”。

(10)、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11)、1906年,其母在歙县一所教会中学“崇一学堂”帮佣,陶行知经常到那儿帮母亲做些事,被学校校长英国人唐敬贤看中,免费让他入学读书。他在睡觉的宿舍墙上,挥笔写下了“我是一个中国人,应该为中国做出一些贡献来”的豪言壮语,抒发他满腔的爱国热情并激励自己为祖国早日走向现代化而发奋学习。三年的课程他两年学完,并以优异成绩毕业。

(12)、陶行知一生致力于教育和民族的解放运动,在抗日战争期间,陶行知的教育行动也没有停止,排除万难也要搞教育,先后组织、参与多个教育组织,其中,成立国难教育社最为著名。

(13)、张晶晶.陶行知与杜威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A).教育基本理论.2011年.第四期.20

(14)、1917年毕业后,他毅然谢绝校方请他继续留学深造的邀请,踏上了投身教育,报效祖国的神圣之路。他在归国时乘坐的船上,与同学们畅谈自己今后的抱负,豪迈地说:“我要使全体中国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回来后,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开始他富于创意而又充满艰辛的教育生涯。他特别重视农村的教育,认为在3亿多农民中普及教育至关重要。陶行知积极提倡新教育,改革旧教育。为此,他一方面介绍西方的教育理论,另一方面也反对盲目“仪型他国”,提出要以科学方法进行教育改革和创新,为实现中国教育的普及化和近代化踏出一条新路。

(15)、1938年参加国民参政会,致力于抗战期间的教育活动。积极响应中国共产d提出的全面抗战的号召,成立了中国战时教育协会。

(16)、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17)、﹣民盟历史人物与宝山》《陶行知家书》等书籍;发表《新教育环境下陶行知“三真”思想对学生健全人格培育的实践与探索》《陶行知成才之道对当代教育的启示》等论文十余篇;在全国范围内做“学陶师陶”讲座近六十场。

(18)、在《救国时报》总编吴玉章的陪同下,陶行知先后于1936年10月30日和1937年2月15日两次到伦敦公墓敬谒24748号马克思墓,并写诗说:“光明照万世,宏论醒天下。二四七四小坟葬伟大。”1938年6月25日回国前夕,他第三次前去瞻仰马克思墓,深切表达对马克思的崇敬之情和对马克思主义的敬仰之意。

(19)、陶行知主张传统学校必须改造,改造的依据是社会的需要。他提出的“社会即学校”就是指学校通过与社会生活结合,一方面“运用社会的力量,使学校进步”,另一方面“动员学校的力量,帮助社会进步”,使学校真正成为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杜威的“学校即社会”其实是—种“半开门”的改良主义主张,是把社会里的东西“拣选几样,缩小—下搬进学校里去”;“社会即学校”是拆除学校围墙,依据社会的需要、利用社会的力量、在社会中创建新型的学校,即把工场、农村与学校、社会打成一片的学校。只有这样的学校,才能“成为民主的温床,培养出人才的幼苗”。也才能产生改造社会的功用。  

(20)、我们要能够做,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只知学而不知做,就不是真的教育。有行动之勇敢,才有真知的收获。

(1)、由于国民d对革命青年的迫害,江浙一带许多革命青年听说陶行知创办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比较自由,纷纷隐姓更名来到晓庄。1928年夏,在中共南京市委领导下,正式成立了中共晓庄师范支部。成立会在一处松树林里举行。不久,又成立了共青团晓庄师范支部。

(2)、  主编陶侃同志,系陶行知先生曾孙,是陶氏第四代代表,他自大学毕业后工作于上海市行知实验中学、上海市行知中学和上海市陶行知纪念馆。家属代表参与陶研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多年来,陶侃一直致力于研究和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工作,不断把他曾祖父的教育思想与本职工作相结合,他不仅在全国范围作学陶主题讲座,还积极参加各类学陶师陶活动,也已出版《我的曾祖父陶行知先生》一书。

(3)、第二天,陶校长在全校会上讲述了抗日战争形势后问:抗日需要人才,将来建国需要人才,你们难道可以浪费自己的时间吗?你们有多少本领要学啊!我要你们自觉地把扑克牌交出来,像烧鸦片烟一样地把它烧掉!要知道,时光是最可宝贵的。

(4)、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5)、2022年是陶行知先生诞辰131周年。《陶行知语录》精选131条名言,是对陶行知先生的纪念,也是对其思想的重温。“学陶师陶”,就是将陶行知先生的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陶师陶”是当代教师的职业要求,也应成为当今社会的风气导向。树立新时代师风师德,弘扬尊师重道的优秀传统,构建“全民学习,人人学习”的新时代学习型社会。

(6)、陶行知在欧美两年多的时间里,面向华人华侨和留学生全面宣传中国共产d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推动成立全欧、全美华侨救国会。1936年9月20日,他在全欧华侨抗日救国会成立大会上,就《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和最低要求》再度作了说明,指出首先要停止内战,军队的责任是保护国家领土,不是用来残杀自己的同胞;其次是抗日不可以由国民d一d包办,而是要全国人民结成统一战线;再次是强调要相信民众的力量,要组织民众、武装民众。

(7)、陶行知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认为之所以生活具有教育意义是由于生活中的矛盾使然。他说:“受过某种教育的生活与没有受过某种教育的生活磨擦起来,便发出生活的火花,即教育的火花,发出生活的变化,即教育的变化。”所以说,“生活与生活——磨擦便立刻起教育的作用。磨擦者与被磨擦者都起了变化,便都受了教育,”因为生活的矛盾无时无处不在,生活也就随时随地在发生教育的作用。从生活的横向发展来看,过什么生活也便是在受什么教育:“过康健的生活便是受康健的教育;过科学的生活便是受科学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便是受劳动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便是受艺术的教育;过社会革命的生活便是受社会革命的教育。”从生活纵向的发展来看,生活伴随人生始终:“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陶行知主张人们积极投入到生活中去,在生活的矛盾和斗争中去选择和接受“向前向上”的“好生活”。

(8)、由于国民d反动派阻挠和迫害,育才学校已难以在四川重庆附近生存。1946年4月,陶行知风尘赴赴来到上海,一方面寻找新的育才学校地址,一方面为反独裁、争民主,反内战、争和平奔走呐喊,他在三个多月内演讲一百多次,并积极筹组“中国国际人权保障会”。

(9)、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

(10)、1932年6月,蒋介石发动了对红军的第四次“围剿”,史量才与陶行知、黄炎培、宋庆龄等人作了长时间的交谈,一致认为《申报》在此紧要关头,应当表示鲜明的反内战立场。最后由陶行知抱病草拟文章的题目及提纲,交编辑部派人执笔成文,再由陶行知修改,写成时事评论,这就是《申报》于6月30日、7月2日、4日接连发表的《剿匪与造匪》《再论剿匪与造匪》《三论剿匪与造匪》。文章以精辟的论述痛斥了蒋介石的内战政策,引起了国民d当局的极大恐慌。

(11)、踏上赴美邮轮的陶行知首站并不是他早已心向往之的哥伦比亚大学,而是自己在金陵大学的校长包文(ArthurJ.Bowen)为他推荐的自己家乡的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UniversityofIllinois,Urbana-Champaign)。陶行知于1915年顺利获得伊利诺伊大学政治学硕士学位。之后,他将目光投向了自己出发前的目标:哥伦比亚大学。

(12)、除夕夜,陶校长把文学组学生召集起来,一面吃瓜子,一面对他们语重心长地说:一个文人应是灵魂干净、品格高尚的人。衣服脏得很,破了也不补,这是乞丐,决不是文人应有的样子。

(13)、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14)、1931年主编《儿童科学丛书》。1935年,在中国共产d“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当选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