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简介100字
1、陶行知的基本资料
(1)、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2)、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
(3)、1936年10月30日,陶行知在英国伦敦敬谒24748号马克思墓。
(4)、陶行知题: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5)、第一个,是“一”字。一是“专一”的一。荀子说:“好一则博”这句话是很有精义的。因为有了一个专一问题做中心,从事研究,便可旁搜广引,自然而然地广博起来了。我看世界名人学者对于治学的解释,尚少如此精约的,治学必须“专一”的“一”,这是天经地义的了。“专一”在英文为Concentration,我们对于一件事情能够专心一意的研究下去,必然能够有一旦豁然贯通之时。所以我希望有能力研究的先生和同学,必须择定一个题目从事研究,即使是一个很小的问题,也可以研究出很深刻很渊博的大道理来。于人于己都可得到切实的益处,而且可能有大的贡献。
(6)、1930年4月遭国民d通缉被迫流亡日本,崇尚科教救国的思想。
(7)、1917年年底,与蔡元培等发起成立中华教育改进社,主张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收教育权利,推动教育改进。
(8)、1935年,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一九运动后,与宋庆龄、马相伯、沈钧儒、胡愈之、邹韬奋、李公朴等发起组织“上海文化界救国会”。
(9)、1938年8月31日,陶行知返抵香港,作为国民外交使节,受到社会各界和共产d人的高度肯定。9月2日,香港各界举行隆重的欢迎会,邓颖超、何香凝、何艾龄等数百人出席。10月1日抵达汉口,次日《新华日报》以《陶行知先生昨归国抵汉,谈各国援华运动》为题,热烈报道他在海内外的宣传活动。10月5日,周恩来同志接见了他,介绍国内抗战形势以及延安解放区情形,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在当天备忘录中写下了“关于陕北情形,蒙其指示甚多”的文字。
(10)、对自己的孩子,陶行知同样严格要求。他的二儿子晓光没有正规学历。1940年夏,晓光经人介绍去成都一家无线电修造厂工作。厂方要看他的学历资格,他拿不出,就写信给育才学校副校长,请他寄一张晓庄学校的毕业证书来。
(11)、由于自小聪敏好学,陶行知6岁蒙馆。15岁时,其母在歙县一所教会中学“崇一学堂”帮佣,陶行知经常到那儿帮母亲做些事,被学校校长英国人唐敬贤看中,免费让他入学读书。他在睡觉的宿舍墙上,挥笔写下了“我是一个中国人,应该为中国做出一些贡献来”的豪言壮语。他三年的课程两年学完,并以优异成绩毕业。
(12)、一九运动后,在中国共产d的帮助和影响下,积极宣传抗日,参加民主运动,进一步认识到教育应为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服务。
(13)、儿童的生活,是一面社会的镜子。幸运的儿童,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过儿童节。我们不但要为儿童争取一日之快乐,而且要为儿童争取长期之幸福。
(14)、 建立于1921年,陶行知为主任干事,蔡元培、黄炎培、熊希龄、郭秉文等为董事,梁启超、孟禄等为名誉董事,主要成员还包含胡适、陈鹤琴等,作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教育救国社团,有效地推动了中国教育专业化、科学化、世界化进程。
(15)、在我的心目中,曾祖父是一个令我自豪和敬爱的伟大人物。他的人格是崇高而富于魅力的,他的思想是科学而富于前瞻性的,他的创造实践是多元而卓越的,他的为人是平凡而伟大的。陶行知思想是“道”,是宏论,这也是他逝世后七十五年,仍熠熠生辉之所在。他就像信仰一样引领着我,这不仅是血缘关系,更是因为他的人格魅力和精神,主要表现为:
(16)、持份者大致可以有这六个类别。对教育、对学习、对学校,他们每一类的价值观都不完全是一致的。比如说,刚刚提到的、政府颁布这个“双减”政策,但是可能有些家长的心里是很狐疑的。就是说,常规的教育被市场所挤压不是一天两天的,那前面政府的作用体现在哪里?为什么到今天才突然来个急刹车?大家都知道,教育最忌讳这种一刀切的方式。野蛮的方式,我们家长是不是答应?也许是有家长是支持的——那么家长又是如何支持的?我想可能都不是完全一致的。他们都给教学、学习和学校提出了不同的期许。所以,这个现实是很骨感的。就是我们所见到的这种不满意的教育,在身边处处体现出来。
(17)、教育是立国之本。中小学教育为国家根本大计,必须运用科学方法分析研究,实地实验,方能免入歧路。
(18)、1934年,针对蒋介石强行兜售所谓的“新生活运动”,文化教育界出现一股尊孔读经、复兴文言的逆流,陶行知与《共产d宣言》中文译者陈望道先生等共同发起大众语运动,著文力倡“知识分子参加大众生活,在大众语演进的基础上努力写作语文合一的大众文”,同时主张“将生活符号普及于大众,使大众自己创造出语文合一的大众文”。
(19)、 抗日战争胜利后,陶行知回到上海,立即投入反独裁,争民主,反内战,争和平的斗争。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遭国民d特务暗杀,陶行知被列为黑名单上的第三名。他一面作好了“我等着第三枪”的牺牲准备,一面继续坚持斗争,视死如归,始终站在民主运动的最前列。终因“劳累过度,健康过亏,刺激过深”于1946年7月25日患脑溢血逝世,享年五十五岁。很可惜。
(20)、借这个机会,我想和大家一起重温陶行知先生的三句名言。他这三句名言对我个人的影响也非常大。最让我感动的这三句话,和我前面讲他的精神情怀,是完全是联系在一起的,也是大家很熟悉的。第一个就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十六个字是很简单的,我觉得我们现实的教育,离陶行知先生的期许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可能还不止。
2、陶行知的资料200字
(1)、学生求学须具有科学的精神。我们不论研究什么学科,总要看一个明白,想一个透彻,多发些疑问,切不可武断盲从。例如别人要我们信仰国家主义,我们必须明了国家主义的内容是否合于现代社会,才定信仰不信仰的方针。其他,社会主义亦然,无政府主义亦然……尤其我们研究科学之时,碰到一个问题来了,“知之则知之,不知则不知”。因为我们自己知道自己不知的地方,那还有能够知道的一日;倘若不知的而认以为知,那末,不知道的终究没有知道的日子了。这可说是自己斩断自己求学的机能。所以我们学生求学,第一步就要有科学的精神。
(2)、1905年,进入歙县基督教内地会所办的崇一学堂,他在睡觉的宿舍墙上,挥笔写下了"我是一个中国人,应该为中国做出一些贡献来"的豪言壮语,抒发他满腔的爱国热情并激励自己为祖国早日走向现代化而发奋学习。
(3)、育才十字诀:一个大脑、二只壮手、三圈连环、四把钥匙、五路探讨、六组学习、七(集)体创造、八位顾问、九九难关、十(誓)必克服。
(4)、时光如水,光阴荏苒。他之所以被人敬仰,不是因为家财万贯,而是他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曾祖父离开这个世界已经75年了,但是他的思想和精神依然在中国大地上熠熠生辉。他当年的理想已经和正在变成现实。作为行知先生的曾孙,我深知自己肩上的重任,也会继续坚持不懈、努力奋斗,传承行知的血脉,做好行知先生的继承人!
(5)、其次,我们每天应该问的,是“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学问是一切前进的活力的源泉”。学问怎样能够进步?重要在有方法研究。现在我想到五个字,可以帮助我们学问易于进步。哪五个字呢?
(6)、陶行知回国之后,曾经将杜威的教育思想完全应用于中国的教育当中,却在实际检验中发现杜威的教育思想无法应用于中国的具体国情,这种差异感促使陶行知转变了自己原本的教育思想,最终推出了符合中国当时国情的“生活教育理论”,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等知名言论,同时他也严厉的批判当时幼儿教育机构中存在的“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等问题,针砭时弊的对当时大的教育环境提出了自己的许多主张并为之奔走呼号。
(7)、我们要能够做,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只知学而不知做,就不是真的教育。有行动之勇敢,才有真知的收获。
(8)、陶行知在欧美两年多的时间里,面向华人华侨和留学生全面宣传中国共产d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推动成立全欧、全美华侨救国会。1936年9月20日,他在全欧华侨抗日救国会成立大会上,就《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和最低要求》再度作了说明,指出首先要停止内战,军队的责任是保护国家领土,不是用来残杀自己的同胞;其次是抗日不可以由国民d一d包办,而是要全国人民结成统一战线;再次是强调要相信民众的力量,要组织民众、武装民众。
(9)、1936年5月31日,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在上海成立,陶行知与宋庆龄、沈钧儒、章乃器等15人被推选为常务委员。7月15日,香港《生活日报》刊发了救国会四位领导人联署的《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一文,积极响应中国共产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八一宣言》。陶行知在《团结御侮文件》序言中说:“团结御侮一文,由胡愈之先生起草,经我修改,与邹韬奋先生在港先行签字,再持至上海作最后修正,并由沈钧儒、章乃器二先生加入签名发表。”
(10)、1933年,他与厉麟似、杨亮功等来自政学两界的知名人士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国教育学会。
(11)、随着年龄的增长,从和朋友们的聊天,以及自己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使我对曾祖父的思想和精神有了越来越深切的感受,而感受最强烈的一点就是,他的一生都贯穿着一个字——“真”!在我看来,曾祖父的这个“真”字包含了:真人、真志、真“行”(教学做创)、真爱和真友……
(12)、学习外国文好比是配一副万里眼镜。这种眼镜,每一位追求真理的青年都应该戴,而且应该自己磨。怎样磨呢?要风雨无阻,行住不停,天天磨,月月磨。磨它五年十载,总会成功。倘一曝十寒,时学时辍,到老无成。
(13)、1931年回国开展教育普及工作,在上海创办自然学园、儿童科学通讯学校。主编《儿童科学丛书》等。
(14)、在《救国时报》总编吴玉章的陪同下,陶行知先后于1936年10月30日和1937年2月15日两次到伦敦公墓敬谒24748号马克思墓,并写诗说:“光明照万世,宏论醒天下。二四七四小坟葬伟大。”1938年6月25日回国前夕,他第三次前去瞻仰马克思墓,深切表达对马克思的崇敬之情和对马克思主义的敬仰之意。
(15)、陶行知先生一身致力于教育事业,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和“甘当骆驼”的精神努力践行平民教育,开创了中国近代教育典范,代表作品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等。
(16)、1923年与晏阳初等人发起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后赴各地开办平民识字读书处和平民学校,推动平民教育运动。
(17)、陶行知(1891——1946)现代著名民主革命家、教育家,中国民主同盟主要领导人之一。原名文,后改名知行,又改为行知,安徽歙县人。对教育颇多革新,主张改"教授法"为"教学法",认为这更能反映教学的实质,概念也比较科学。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1917年回国,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等,反对"沿袭陈法,异型他国"。推行平民教育。1926年起草发表《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开始提倡生活教育。1946年7月25日猝然在上海病逝。毛泽东亲笔题词:"痛悼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18)、1938年8月,倡导举办了“中华业余学校”,推动香港同胞们共赴国难。
(19)、1935年,在中国共产d“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一九运动后,与宋庆龄、马相伯、沈钧儒、胡愈之、邹韬奋、李公朴等发起组织“上海文化界救国会”。
(20)、狄考文年轻时立志要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中国,也信守誓言艰辛备尝兢兢业业忘我奋斗至生命的终点,那是从宗教信仰出发,决心向中国传布上帝之爱,引导中华归主,但在他给中国带来了基督福音、上帝之爱的同时,他也给中国带来了合乎时代进步要求的现代文明。
3、陶行知的介绍和事迹
(1)、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2)、1935年,在中国共产d“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一九运动后,与宋庆龄、马相伯、沈钧儒、胡愈之、邹韬奋、李公朴等发起组织“上海文化界救国会”。
(3)、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
(4)、刘季平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教育部副部长、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在1982年著文回忆说,陶行知在晓庄师范实行民主办学。校内除了共产d地下组织外,还有两个公开的政治派别:一是国民d晓庄区分部,在国民d众多派系中属于改组派,没有跟随汪精卫完全背叛革命,对蒋介石集团倒行逆施颇为不满,同江宁县d部的关系貌合神离。二是信奉国家主义的青年d,人数不详,核心人物是掌握学校教务和训育大权的生活指导部主任杨效春,反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南京市委指示要集中力量,发动群众,设法赶走杨效春,对国民d晓庄区分部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
(5)、第三个,是“钻”字。钻是钻进去的钻,就是深入的意思。钻是要费很大的力量,才能够钻得进去,深入到里面去,看得清清楚楚,取得了最宝贵的宝贝。做学问虽不能像钻东西那么钻,但是能够用最好的方法,也可以很快钻进去。我在X国,参观一个金矿,他们开采的机器,是运用大气的压力来发生动力的。我见到他们开采的速度,是比现代所称的“电化”的电力,还不知要增加若干倍咧。我们做学问也是一样,如果我们能够在学术气氛中的大气压力下,发生动力去钻,一定能够深入到里面去,探获学问的根源奥秘与诀窍,而必有很好的收获。“钻”字在英文为Penetration,所以我希望大家对于一个问题拿定了,便要尽力向里面钻,钻出一大套道理来,使我们学术气氛有着飞跃的进步。
(6)、“饮食的调节与改进”。……我这次去重庆,因事到南岸,会到杨耿光先生,杨先生是我们这一年来,经济助务最多最出力的一位热心赞助者。顺便谈到儿童和青年的营养问题,杨先生提到德国对于儿童和青年的营养问题,是无微不至的。德国有一位大学教授,对于自己独生子的营养,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为什么有这样好的身体,可以担任这样繁重的事情?就是我的父母把我从小起的营养就调节配备得好,所以身体建筑得像钢骨水泥做的一样。身体建筑最好的材料是牛肉,所以我决定每天要给我的儿子吃半斤牛肉,一直到二十五岁,就能够把他的身体建筑成为钢骨水泥做成的一样,可以和我一样担任繁重的大事了。”纳粹德国政府,对于全国儿童及青年身体健康的营养,是无微不至,我们今天关于营养的问题提到德国,并不是要像纳粹德国一样,把儿童和青年的身体培养得坚实强健,然后逼送他们到前线上去当侵略者的炮灰!但是这种注重新生一代的儿童和青年营养问题的办法,是值得注意的。就是苏联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对于儿童和青年的营养问题,也是无微不至的,所以它在一切建设上,在抵抗侵略上,到处都表现着活跃的民族青春的活力。其他许多国家政令中亦多注意到儿童和青年的营养问题。我们在今天提出营养问题来,就是为着现在和将来人人能够出任艰巨。悬此为的,以备改进我们的膳食。为国家民族而珍重着每一个人的身体的健康。
(7)、1936年初,成立国难教育社,被推为社长,张劲夫任总干事,拟订《国难教育方案》,把生活教育和民族民主革命斗争结合起来。7月,他受救国会的委任,担任“国民外交使节”,出访欧亚非二十六国,争取各地华侨和国际友人支持中国的抗日救国斗争。期间当得悉沈钧儒等“七君子”被捕的消息,十分气愤,立即联络杜威、爱因斯坦、罗素等世界著名人士联名通电蒋介石,营救七君子。
(8)、今年是建d100周年,也是曾祖父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曾祖父是一位人民教育家、杰出的民主战士。他为中华民族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而疾呼和奋斗,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思想光照千秋,堪称楷模。曾祖父有着一颗伟大的心,一种伟大的爱,他爱真理、爱民主、爱科学、爱孩子、爱青年、爱朋友、爱人民、爱一切新的创造,“爱满天下”是他一生的光辉写照。
(9)、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我们需要智仁勇兼修的个人,不智而仁是懦夫之仁,不智而勇是匹夫之勇;不仁而智是狡黠之智;不仁而勇是小器之勇;不勇而智是清淡之智;不勇而仁是口头之仁。
(10)、最后,我们每天要问的,是“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否则,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所以我在不久以前,就提出“人格防”来,要我们大家“建筑人格长城”。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现在分“公德”和“私德”两方面来说。
(11)、作一个整个的人,有三种要素:要有健康的身体——身体好,我们可以在物质的环境里站个稳固。诸君,要作一个八十岁的青年,可以担负很重的责任,别作一个十八岁的老翁。要有独立的思想——要能虚心,要思想透彻,有判断是非的能力。要有独立的职业——要有独立的职业,为的是要生利。生利的人,自然可以得到社会的报酬。
(12)、陶行知毕生从事平民教育事业,提出“以教人者教己,在劳力上劳心”的口号,并且真正做到身体力行,同贫苦学生同劳动、同甘苦。在晓庄师范的茅屋礼堂两旁有一副对联:“和马牛羊鸡犬豕做朋友,对稻梁菽麦黍稷下功夫。”体现了陶行知面对工农大众的教育方针。陶行知成名以后,生活依然俭朴,他曾自撰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对联自勉。鉴于陶行知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创造性的工作业绩,毛泽东称赞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尊称他为“万世师表”。
(13)、一天晚上,陶行知走过男生宿舍,顺便进去看看,正赶上有七八个男生在打扑克,玩得很带劲。陶行知没作声,站在旁边看着。一个同学突然发现了陶校长,急忙推旁边的同学,几个人慌忙放下扑克,羞愧地站起来,低着头等着挨批评。陶校长一句话也没说,沉默了一会儿就转身走了。
(14)、我的报告是分成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回顾性的,第二个连结到我现在所做的工作。为什么陶行知先生的精神情怀值得强调呢?我觉得他所开辟的事业已经过去了,因为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技术上来说,有很多东西可能不一定适宜于我们现代人生活。我们现在有因特网了,允许我远在地球的另一边给各位做报告。这是陶行知先生当年不敢想象、不可想象、也想象不到的。当年他为了筹集抗战资金啊周游列国,那是何等的艰巨。坐车、轮船要花多长时间、多少天的时间,才能够到达另外一个目的地。这就是时代已经变化了。
(15)、“预防疲劳的休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固然不对,但是过分的用功,过分的紧张劳苦工作,也于一个人身体的健康有妨害。妨害着脑力的贫弱,妨害着体力的匮乏,甚至于大病,不但耽误了学习和工作,而且减损及于全生命的期限!所以我在去年早已提出“预防疲劳的休息”问题,今天重新提出,希望大家时时提示警觉,预防疲劳,不致使身体过分疲劳。天天能在兴致勃勃中工作学习,健康必然在愉快中进步了。至于已经有人过分疲劳了,要快快作“恢复疲劳的休息”。适当的休息,是健身的主要秘诀之万不可忽略。忽略健康的人,就是等于在与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16)、下面,我想谈谈教育改革科学中国探索的前沿进展。去年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上,我们专门用两期的篇幅开辟了一个“教育改进”专辑,一共发表了六篇论文。这六篇文章可以说是中国教育改进科学的开辟性论著。此前,我们还没有这样系统的专业论文和学术成果。前面提到的我们这本专著,也应该是第一本关于教育改进科学的中文专著。我们还跟教育科学出版社合作,准备出版《教育改进科学——全球视野下的理论、实践与前瞻》丛书。初步的计划,是每年出版1-2本。前面的那本就是这个丛书的第一部。另外,我们也做了很多的努力,出版英文的论著,包括这个今年刚刚发表的一篇文章,专门对教育改进进行了界定。我和同事在英文期刊《北京国际教育评论》上编了一个专辑“后新冠时代全球视野下的教育改进”。这些都是已经发表了的。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找来看看,也许有参考价值。
(17)、乡村师范的职务,是训练小学教师;故他的指导员和普通中学的教师不同,必须明白儿童生活才能胜任。诸位所学的高深学问,必须向儿童需要折腰。儿童是诸位的总指导,我们只是儿童的助手。
(18)、 “四”运动后,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1930年4月,国民d反动政府以“勾结叛逆,阴谋不轨”为借口,武力封闭晓庄学校。陶行知受到通缉,被迫临时避难日本。1931年春,陶氏返回上海,任《申报》总管理处顾问,对当时《申报》的革新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19)、1914年,他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在他写的毕业论文《共和精义》中,他写道:“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d见,非教育不除;精忠,非教育不出。”这表明他已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在提高人民素质和促进国家进步发达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反映了他已基本确立了投身教育,报效祖国的思想和志向。
(20)、刚才主持人介绍了我的学术背景。近些年来,我比较侧重于教育改进科学的推进,尤其是在中国的推进。这个名词对国内同行来说,可能还不算是很熟悉的。当然,大家对教育改进是比较熟悉的。我本人的学术背景,是做教育历史学研究,我也比较关注国际教育政策。但是,我近年来的学术兴趣,更多是在教育改进科学的开辟方面。如果有同仁愿意共同开辟这个新的学科,可以借此机会大家相互取得学术联系。
4、陶行知先生的介绍
(1)、我系学子身着礼服,手持国旗,与老师同台朗诵。他们激情昂扬、精神饱满地站在舞台中央,以最洪亮的声音,声情并茂地朗诵,一字一句中表达出他们对陶行知先生的崇高敬意!
(2)、曾祖父之所以如此地受人爱戴,在于他所办的是真教育。他在办教育的过程中向行家学、向平民学、向学生学。曾祖父在他的《创造年献诗》中道出了教育之真谛:“行以求知知更行,不知直认为不知。遍览已知求未知,以知与人己愈知。以为武断靠不住,存在从来决意识。解剖内体寻条理,追踪外缘找联系。贯通证据悬断语,屡试屡验验还试。矛盾相克复相生,数量满盈能变质。相推而进正反合,顺沿发展觅定律。文化钥匙开发天人大神秘。愿将真理化大利,润泽众生真仁义。日日月月积成千,努力创造新天地。”作为行知的后人,我要向曾祖父曾祖父学习,不仅崇尚真知、追求真理,还要不断自我反思、自我颠覆,与时俱进。
(3)、1936年5月,他当选为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执委和常委。与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等联名发表《团结御侮》的宣言,主张停止内战,共同抗日。毛泽东复信表示支持。
(4)、几个留长发的学生不好意思地笑了。陶校长拿起剪刀,亲自给他们剪了发,并耐心地给他们讲‚要认真做学问,不要做井底之蛙‛的道理,学生们听得心服口服。
(5)、截至1930年年初,晓庄共产d员和共青团员各有十余人,总计有三十余人,占全校学生数超过百分之他们的革命知识、活动能力、领导经验,在南京市委下属支部中都是相当出色的。时任江苏省委书记的李维汉在《回忆与研究》一书中说:“该校d支部领导d员和积极分子深入农村进行调查研究,发动附近农民组织联村自卫团。”南京市委在1930年2月2日的工作报告中称:“学生支部都有相当生活,以晓庄为最好,他们的工作是农运。”晓庄支部的工作得到了上级d委的充分肯定。
(6)、英勇的民主战士是怎样培养出来的?第一套功夫是,“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达者不恋”。第二套功夫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美人不能动”。有了这些德性,无论遇着什么关口,也会胜利的通过。
(7)、1909年,考入南京汇文书院,次年转入金陵大学文科,读大学期间,受辛亥革命影响,在校积极参加爱国活动,主编《金陵光》学报中文版,宣传民族、民主革命思想。在《金陵光出版之宣言》一文中,他号召全校同学,努力学习和工作,发出自己的光和热,报效祖国,"使中华放大光明于世界"。辛亥革命爆发时,他曾回乡投身革命运动。
(8)、信中说:‚我们必须坚持‘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之主张……总之,‘追求真理做真人’,不可有丝毫的妥协。你若记住这七个字,终生受用无穷。‛以后,‚追求真理做真人‛七个字,便成了晓光的座右铭。
(9)、1935年“九一八”事变后,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国民d在与日本帝国主义者签订了《塘沽协定》之后,又秘密签订了卖国的《何梅协定》,加深了中华民族的危机,国内抗日救亡运动空前高涨,d领导的左翼文化运动迅速转向建立文化界抗日救亡统一战线。同年12月12日,陶行知与马相伯、胡愈之、沈钧儒、邹韬奋、王造时、李公朴等280余人联名发表《上海文化界救国运动宣言》,提出八项抗日主张。沈钧儒回忆说,宣言“最初是陶先生、胡愈之先生和我同在吕班路胜利饭店约会上海各大学教授及文化界人士广泛签名发表的”。
(10)、第五个,是“韧”字。韧是坚韧,即是鲁迅先生所主张的“韧性战斗”的韧。做学问是一种长期的战斗工作,所以必须有韧性战斗的精神,才能够在长期战斗中,战胜许许多多困难,化除种种障碍,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走入新的境界。“韧”字在英文中尚难找得一个适当的字来翻译,勉强可以译为Toughness,所以我希望大家在做学问上,要用韧性战斗的精神,历久不衰地,始终不懈地,坚持下去,终可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11)、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12)、1923年与晏阳初等人发起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后赴各地开办平民识字读书处和平民学校,推动平民教育运动。这期间他深切感到中国教育改造的根本问题在农村。他说:“中国以农立国,住在乡村的人占全国人口85%。平民教育是到民间去的运动,就是到乡下去的运动。”要想普及教育,就必须使平民教育下乡,开展乡村教育运动。
(13)、陶行知先生曾孙,现为上海市陶行知纪念馆副馆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理事、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中学专业组副秘书长、上海行知教育促进会理事长、上海市青联委员、民盟上海市委基础教育委员会委员,宝山区政协常委、民盟宝山区委委员,宝山区青联常委。
(14)、 陶行知,中国人民教育家,民主革命家。原名文硙,后改名知行,又改名行知。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国留学。1917年回国,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等,反对“沿袭陈法,异型他国”。推行平民教育。
(15)、1939年7月在四川重庆附近的合川县古圣寺创办了主要招收难童入学的育才学校。1941年,参与发起成立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16)、来源于杜威的学校即社会:杜威明确提出把学校创造成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陶行知回到中国,发现学校教育脱离社会实际,所以为了改变该弊端,陶行知主张社会即学校,即社会决定学校,学校为社会服务,把学校办成促进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力量。
(17)、最早来到晓庄师范的共产d员是张宗麟,新中国成立后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计划财务司司长。他曾在南京东南大学教育科师从陶行知和陈鹤琴,1925年毕业后在浙江加入中国共产d。1927年5月,时任南京市教育局第三科科长陈鹤琴聘他为助理,同年秋,陶行知聘请他兼任晓庄师范指导员。张宗麟在“四一二”政变后与d组织失去联系,但在暗中一直支持校内具有革命倾向的青年学生。
(18)、1945年1月,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并任校长,李公朴任副校长兼教务长。社会大学的宗旨是“人民创造大社会,社会变成大学堂”、“大学之道,在明民德,在亲民,在止于人民之幸福”,有力地推动了民主教育的进程。
(19)、在联署文章发表前四天,陶行知离开香港,乘海轮前往伦敦出席世界新教育年会;8月10日,中国共产d在巴黎出版的中文报纸《救国时报》刊发了毛泽东回应章、陶、邹、沈四先生及救国会全体会员的公开信,表示“诚恳希望一致联合,共同斗争,以挽救祖国的生命”。25日,《救国时报》以《欢迎陶行知先生游欧》为题,介绍他此次欧美之行的目的,除参加新教育年会外,还将游历欧美各国,向国际社会报告中国的现状、中国的大众文化运动和中国人民的救亡运动,粉碎日本帝国主义在国际社会的虚伪宣传,让世界爱好和平的公正人士明了在中国发生的一切。
(20)、解放:说到解放,很多人都会想到曾祖父的“六大解放”,即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孩子的嘴,使他能谈;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解放孩子的时间,使他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我也认为,只有解放方能让人有更多推动社会发展的想法,但是前提必须是“求真”,必须是爱国、爱d、爱人民,在法律及道德下的解放。孩子可以犯错、教育可以容错,在不断地实践中修身、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教育工作者作为筑梦人要全力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学生要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而积淀、而奋斗。
5、陶行知的生平事迹简介
(1)、农不重师,则农必破产;工不重师,则工必粗陋;国民不重师,则国必不能富强;人类不重师,则世界不得太平。
(2)、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3)、郭沫若将其与孔子比拟,称赞他为:“两千年前孔仲尼,两千年后陶行知”。
(4)、事要硬办,话要软说。贯彻始终,路线正确。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忍辱负重,有为有守。一粥一饭,来处不易,自勉勉人,爱惜物力。发奋忘食,公而忘私。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5)、曾祖父对人民对教育是一种真爱。在当时育才办学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有人建议他不要抱着“石舀”游泳,他毅然说出“我不是抱着石舀游泳,我是抱着我的爱人游泳啊!”在自己的学生在创办新安小学,非常困难的时候,曾祖父挥笔写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教育的计划,方法都是次要的,那超过一切的条件,是同志们肯不肯把整个的心献给乡村人民和儿童,真教育是心心相印,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大家愿把整个的心捧出来献给小孩子,才能实现真正的改造。”他要求教育者“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真善美的活人。”面对今天的教育环境,我们依然需要一种大爱的精神去呵护学生的健康身心,为学生一生的健康与幸福而把“爱满天下”的精神发扬光大。
(6)、1930年4月遭国民d通缉被迫流亡日本,崇尚科教救国的思想。
(7)、纵观陶行知先生的一生,这样谦卑有礼的故事不胜枚举。而令我们钦佩的,除了他伟大的教育智慧,更饱含着高尚的爱国情结。他一生为教育事业奔走呼号,吸引众多学子扎根农村教育,推动了落后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他教育儿童未有谩骂指责,反倒是报之以源源不断的体谅与关爱。
(8)、所谓健全人格须包括: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强健活泼之体格;优美和乐之感情。
(9)、1946年4月21日,陶行知在育才中学讲演《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24日,在储能中学召开的上海教育界欢迎会上演讲。在大任小学、圣约翰大学、大同中学、沪江大学……到处都留下了陶行知的身影。6月23日,上海各界争取和平反对内战代表团赴京请愿,陶行知在北站五万人欢送大会上发表演讲。
(10)、每天要四问: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11)、曾祖父是推崇“行动”的。他说:“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有行动之勇敢,才有真知的收获。”“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他所做的是真正的实践行动。主张教育要与生活和社会关联起来,以解决实际的问题。他非常注重儿童个性发展,尊重儿童的需求和生活力的培养。他身体力行创办的晓庄师范、育才学校等,都踏踏实实地以践行了他的生活教育、创造教育思想。从我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越来越深切领悟到了“行动”的意义和力量所在,也越来越真切地懂得了生活教育理论是多么的富于科学性和前瞻性!
(12)、我现在要讲的题目,就是《学生的精神》。在我未说这题目之先,有点意思对诸君说一说:现在中国许多学生及一般教员,有一个很大的通病,就是容易“自满”。不论研究何种学科,只有相当的了解,即洋洋自得、心满意足。尤其是在过教员生活的,觉得自己处在教师地位,不必再去用功研究了。中国“四书”上有两句话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真是千古不灭的格言,并且是两句不能分开的话。因为要“学而不厌”,才能够做到“诲人不倦”。例如我们来教一班小学生,倘若自己全不加以研究,只照着别人编的书本,自己抄的老笔记,依样画葫芦的教去,当学生的固然不能受多大的益,当教师的也觉得不胜其烦,没有多大的趣味。如是的粉笔生涯,不能不厌烦了。倘若当教师的,自己天天去研究,有所得的,即随时输之于学生,如此则学生受益较多,即当教师者也觉得有无穷的乐趣。所以学生求学,固然要“学而不厌”,就是当了教员,还是要继续的“学而不厌”。这可说是我现在要讲的“学生精神”的先决问题。
(13)、第二句话也是他很强调的,就是体现他大爱的一个精神和实践。他讲什么呢?就是人像树木一样要尽量使他长大,不能要求他们长得一样高。这是一个有意思的比喻,一个很朴实的比喻,就是每个学生和孩子都有天然的长处和短处,正如我们改进科学所强调的一个哲学理念。为什么需要改进呢?因为我们是不完美的,我们的世界是不完美的,所以改进才是永恒的。如果我们已经都完美了,我们的教学、教育、政策都很完美,可能就不需要改进了。
(14)、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15)、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16)、1921年底,与蔡元培等发起成立中华教育改进社,主张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收回教育权利,推动教育改进。
(17)、1926年起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1927年创办晓庄学校。1932年创办生活教育社及山海工学团。设想以教育为主要手段来改善人民的生活。
(18)、 1939年7月,在四川重庆附近的古圣寺为儿童创办育才学校,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儿童。1945年,陶行知当选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946年1月,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推行民主教育。
(19)、1914年留学美国。最初攻读市政,后来觉得没有真正的大众教育,就不能有真正的新共和,于是便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主攻教育,师从杜威,期望通过教育来救国救民。在他写的毕业论文《共和精义》中,他写道:“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这表明他已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在提高人民素质和促进国家进步发达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反映了他已基本确立了投身教育,报效祖国的思想和志向。
(20)、1926年与东南大学教授赵叔愚等人一起筹建乡村师范学校,校址选在南京远郊偏僻荒凉的晓庄(原名小庄)。这就是后来驰名中外的晓庄师范,由陶行知亲自担任校长。
(1)、1934年,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本名为陶行知。虽然王阳明学说含有主观唯心主义的成分,陶行知却从中悟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道理,且终生以此自勉。
(2)、抗战胜利后,陶行知与中国共产d人同声相应,在重庆和上海积极参加反独裁、争民主,反内战、求和平的运动。1945年6月下旬,他与沈钧儒、张申府联名致电毛泽东和周恩来,称“两先生及各位友好多年来坚持国家人民立场,力促国家社会进步,群伦崇行,国之依赖”,同时表示“倘得舟车之便,愿来延面领明教”。他虽然没有能够到访延安,但在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来重庆与国民d谈判期间,穿梭往来为和平奔走效力。10月11日毛泽东飞返延安,他与社会各界人士到机场欢送,并与毛泽东、张治中等合影留念。11月创办《民主教育》月刊,发表《民主》《民主教育》两篇文章,指出“真正的民主必须包涵:政治民主;经济民主;文化民主;社会民主;国际民主”,认为“毛泽东先生写的《新民主主义论》,和中国民主同盟临时全国代表大会所通过的纲领,都系实现真正民主的路线”。
(3)、第三个就是政治化、市场化与实用化的功利。政府通常都是功利的,因为需要取得政绩。在现实生活中,政府驱动的教育改革产出正面效果的,从长远来看并不是那么显著,就是这个原因。当然市场化、实用化我就更不用说了。那是唯利是图,所以现在需要减压。第四个就是民主化、多元化与个性化的狂热。人们常常有一种很天真的想法,就是提倡民主了,我们的教育就会进步了。当然,这儿不是反对民主,大家不要误会。民主一定是长期的过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过程,不可能今天撒下民主的种子,你的花园就会自动变得美丽了——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4)、1936年7月,受救国会派遣,出访欧、美、亚、非28个国家,宣传抗日救国,介绍中国大众教育运动。在布鲁塞尔参加世界和平大会,并当选为中国执行委员。期间当得悉沈钧儒等“七君子”被捕的消息,十分气愤,立即联络杜威、爱因斯坦、罗素等世界著名人士联名通电蒋介石,营救七君子。
(5)、1908年十七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想通过学医来解除广大劳动人民的病痛,实现自己报效祖国的志向。但是,因这所教会学校歧视非入教的学生,他不愿意自己思想受外国人的随意摆布,入学仅三天,他即愤而退学。
(6)、他又摸着一个男同学乱蓬蓬的头发说:这是茅草山。我要放一把火,叫‘放火烧山’!
(7)、1897年,曾在邻居家厅堂玩耍,看见厅堂墙上挂着对联,坐在地上临摹起来,被邻村方庶咸秀才看见,以为神童,免费为其开蒙。后入家乡蒙童馆吴尔宽处就读。
(8)、第二个,是“集”字。集是“搜集”的集。集照篆字的写法,是这样“
(9)、陶行知还拜会各国进步团体,广泛结交爱好和平的正义人士,寻求他们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他有关于美、英等国输往日本军需材料的研究成果,发表在1937年6月初出版的美国参议院公报上,引起美国朝野极大的震动,有力推动了相关国家政府对日本实行禁运。1937年12月13日,他通过自己的导师、哥伦比亚大学享誉世界的实用主义哲学大师约翰·杜威,联络爱因斯坦、罗素、罗曼·罗兰、拉·甘地等世界知名学者和政治家,联名发表《我们对于日本侵略中国的态度》,又称《杜威宣言》,“提议各国人民组织志愿的抵制日货运动,拒绝出卖及运送军火往日本,停止一切足以帮助日本侵略政策的对日合作,同时以一切可能的方法帮助中国进行救济,增强自卫,直至日本撤退它在华的一切武力及放弃它的征服和政策而后已”。
(10)、1926年起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1929年圣约翰大学授予他荣誉科学博士学位,表彰他为中国教育改造事业作出的贡献。
(11)、要办今日之学校,不要办明日之学校。办今日之学校,使小学生过今日之生活,受今日之教育。
(12)、1927年3月在南京北郊晓庄创办乡村师范学校晓庄学校,创办第一个乡村幼稚园燕子矶幼稚园。
(13)、陶行知先生祖籍浙江绍兴,1891年10月18日生于徽州歙县西乡黄潭源村一个贫寒的教师之家。他自幼聪明好学,邻村的一位塾师认定这孩子长大后必然能成就大事,就让他免费入塾读书。有一天下大雪,当他赶到塾馆时老师已经开讲,他硬是站在门外专心致志地听老师把课讲完。
(14)、第二个我这个幻灯片也能反应出来,就是陶行知先生一生所体现出来的大爱。随着资本的野蛮生长和横行,我们这个社会已经快被窒息了,已经失去了我们从事教育工作最核心最基本最本质的一个价值判断,就是一个爱字——不管是对学生的爱、对老师的爱、对父母的爱、对自己民族的爱、还是对人的这一种共同的大爱。陶行知先生一生所从事的事业,点点滴滴都体现这种大爱,而且这种大爱是从细微之处体现出来的,成为激励我们前行的动力。所以,我特地把他爱满天下的横幅找出来,跟大家分享。
(15)、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创造时,目光要深,开辟时,目光要远。总起来说,创造、开辟都要有胆量。在教育界,有胆量创造的人,即是创造的教育家。
(16)、由于国民d反动派阻挠和迫害,育才学校已难以在四川重庆附近生存。1946年4月,陶行知风尘赴赴来到上海,一方面寻找新的育才学校地址,一方面为反独裁、争民主,反内战、争和平奔走呐喊,他在三个多月内演讲一百多次,并积极筹组“中国国际人权保障会”。
(17)、1946年7月25日上午,因长期劳累过度,不幸逝世于上海,享年55岁。
(18)、我们民族最大的病根,是数千年传下来的无政府脾气!那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农民,连团体里都充满了这种脾气。要想铲除这个病根,非有严明的纪律,则一盘散沙之民族断难幸存,我们可以帮助大家,放弃个人的自由,以谋公共的幸福。
(19)、曾祖父创办晓庄、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从他的办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教育事业及政治思想的不断进步,我总结下来主要是八个字:觉悟、联合、解放、创造。
(20)、求真当然就要有一个科学的态度,两者是不可分割的。这个包括刚才徐教授分享陶行知先生关于1922年新学制的22条政策建议里面所特别强调的科学。其实,这都是贯穿陶行知先生一生的。他到美国两所大学留学,他自己体会收获最大的,就是科学的方法。这是我本人也感同身受的。
(1)、这里花1-2分钟做个小小的广告。美国比较与国际教育学会(ComparativeandInternationalEducationSociety)每年都有年度大会。我想跟大家提供的信息是关于2023年的年度大会,于2月18-22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君悦酒店举办。该次年会的论文建议书提交截止日期,暂定为2022年7月1号。如果大家有意参会,可以把这个日期记入年历当中,就不会错过。论文建议书可以发送到2023年会的官方网站。期待和各位同仁有机会一起参加学会新成立的教育改进学分会的活动。顺便介绍一下,美国比较与国际教育学会是世界上该领域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专业学会。
(2)、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不可能全部展开。大家可以进一步参考我和课题组刚刚完成的一本书,就是《教育改进学——迈向改进型组织的艺术》,已经交给教育科学出版社,期待明年春天能够出来,关注教育改进学的同仁们不妨去关注一下。
(3)、以集体力量从事于五项创造工作:甲、创造健康之堡垒;乙、创造艺术之环境;丙、创造生产之园地;丁、创造学术之气候;戊、创造真善美之人格。
(4)、1927年3月在南京北郊晓庄创办乡村师范学校晓庄学校,创办第一个乡村幼稚园燕子矶幼稚园。在晓庄师范,陶行知脱去西装,穿上草鞋,和师生同劳动、同生活,共同探索中国教育的新路。也就是在晓庄师范,陶行知把杜威的教育理论加以改造,形成了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其要点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做中学”。根据生活教育的理论,晓庄师范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开荒,自己建茅屋,做什么事,就读什么书,还走出校门参加村里的农协会和打倒土豪劣绅的斗争。这样就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及生产劳动结合在一起。其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才干和创新能力,把学生培养成有农夫的身手,有科学的头脑,有改造社会精神的乡村教师。
(5)、非常高兴今天的纪念会,我个人实际上也是非常感动的。很有意思的一点在什么地方呢?去年我们连同国际同仁一起,呼吁成立比较与国际教育学会教育改进学分会。非常巧合的是,今天得到理事会的通知,这个新的教育改进学分会得到学会的批准,正式宣告成立。这是历史性的巧合,与陶行知先生这些前辈开辟教育改进的事业在时间上吻合,也和这个百年纪念会吻合。所以,我内心是非常激动的,也借这个机会向大家汇报。这是我们在国际教育领域开拓的、里程碑式的事件。
(6)、1908年十七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1926年起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1929年圣约翰大学授予他荣誉科学博士学位,表彰他为中国教育改造事业作出的贡献。1931年主编《儿童科学丛书》。1935年,在中国共产d“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当选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
(7)、陶行知的教育活动是在当时民族危亡、国难当头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因此他的教育实践是与民主爱国的活动相伴而行的。早年他曾投身于辛亥革命,“一八”事变、“二八”事变后,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参与发起上海文化界救国会,组织国难教育社等。他最早注意到乡村教育问题,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陶先生一生办过许多各种类型的学校,这些学校为社会培育了大批有用人才,还输送了不少革命青年到延安和大别山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宣传生活教育,提倡教学做合一及小先生制,要求教育与实际结合,为人民大众服务。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把毕生都贡献给了中国人民。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源于生活,又吸取了古今中外的优秀教育经验,并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应当说,生活教育理论是在中国教育史上有重大影响,占有重要历史地位,至今仍有借鉴意义的伟大的教育理论,这是陶行知留给我们的最宝贵教育遗产。
(8)、国民d当局罔顾国内空前高涨的反独裁、争民主,反内战、求和平运动,秘密杀害民主人士闻一多和李公朴,在昆明制造镇压学生爱国运动的“一一”惨案。陶行知勇敢地走上街头,与重庆各界人士一起在长安寺公祭昆明惨案中被害师生,国民d特务又制造了较场口惨案。
(9)、现在开始来讲《学生的精神》了。学生精神大约分为三点。
(10)、第三点我想多讲一点,改进者是教育改进事业的中心,必须尊重他们并给他们赋能。刚才,徐教授还专门提到了改进工作不能只是靠个人,要靠群体。实际上,这就是要建立教育改进专业共同体(ProfessionalImprovementCommunities)。教育改进专业共同体的意思是,教育改进本身不全是改进的目的。从表面上看,教育改进能够达到一个目的,我们都很高兴。但是,那其实不完全是我们的终极目的。教育改进的终极目的,在于改进者能力得到改进,改进的专业共同体得到了加强。这样,教育改进的事业才能有真正的希望。这是我想特别强调的一点。
(11)、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12)、1891年10月18日生于徽州歙县西乡黄潭源村一个贫寒的教师之家,祖籍浙江绍兴。
(13)、1906年,其母在歙县一所教会中学“崇一学堂”帮佣,陶行知经常到那儿帮母亲做些事,被学校校长英国人唐敬贤看中,免费让他入学读书。他在睡觉的宿舍墙上,挥笔写下了“我是一个中国人,应该为中国做出一些贡献来”的豪言壮语,抒发他满腔的爱国热情并激励自己为祖国早日走向现代化而发奋学习。三年的课程他两年学完,并以优异成绩毕业。
(14)、学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起点。远处着眼,近处着手,改造社会环境要从改造学校环境做起。全校师生应当以美术的精神共同改造学校环境。
(15)、我和团队去年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上发表的系列专栏文章,大家可以找来看一看,它们的区别到底在什么地方。在论文中,我们做了比较清晰的辩述,请与会的同仁将来不要再用改革这样的词了。实际上,教育改革是政治人物或者说政府官员喜欢用的。其实,这个词常常被用错了。为什么呢?“改革”的本意,仅仅指改而革之,并不一定代表积极的、价值导向上的正面意义。我们经常所看到的更多情形,是有改革没改进。这是非常遗憾的,抱歉我没有时间展开讲。
(16)、狄考文(Calvin Wilson Mateer,1836—1908年),国际学界及基督教界公认的近代美国来华著名传教士、教育家、翻译家,是19世纪教会教育理论的集大成者,他所创立的文会馆的课程设置模式在教会学校中具有一定典型性。
(17)、1945年,陶行知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同年当选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
(18)、1938年8月,倡导举办了“中华业余学校”,推动香港同胞们共赴国难。
(19)、1930年2月,刘季平调任南京市委宣传部长,南京市委安排他到上海学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工作方法和斗争策略,他回到南京后,即指示晓庄支部牵头发起成立南京分会,有二百多人参加成立大会。时任江苏省委农委主任的陈云在考察南京d的工作后表示:“争自由的斗争有七个学校有了群众基础,其中以晓庄为最好。”4月5日,晓庄支部领导城内大中学生游行示威,声援和记洋行工人罢工,反对日本军舰停泊长江;在“红五月运动”中,以晓庄支部为骨干的革命青年学生,执行省委和市委部署,举行飞行集会,张贴革命标语,散发革命传单。国民d当局下令查封晓庄师范,逮捕了三十多名进步学生,其中石俊、胡尚志、叶刚等10名d团员惨遭杀害。
(20)、王国维《人间词话》里有这样一段话:“古之成大事业者,必定要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说为大事者,先天下之忧而忧,要从高远处去望他。“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说看清了人民的隐痛之后,要时时刻刻纪念他,就是为他牺牲了一切,终不懊悔!“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就是说,从各处各地要寻个解决,只有我们百折不回的去找他,终有一天出人不意的遇着。
(1)、下面我要讲的,是导入教育科学。教育科学很多来自于我们日常的学、教和学校。现在,一个全球性的危机来自什么地方呢?就是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或者说不一致。这张幻灯片所显示的,就是学、教和学校三个不同的纬度,来描述教育的一个整体性活动,不同的持份者对它们的看法不一样。我把持份者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个体、一类是组织。之所以对学、教和学校有不同的期待——甚至是矛盾的期待,实际上是因为这些个体都是各不相同的。比如说,教师、校长等管理人员、学生乃至家长等等,他们每一个每一类实际上构成了一个群体。还有公众和公知——我讲的是有良知的公知。
(2)、除夕夜,陶校长把文学组学生召集起来,一面吃瓜子,一面对他们语重心长地说:一个文人应是灵魂干净、品格高尚的人。衣服脏得很,破了也不补,这是乞丐,决不是文人应有的样子。
(3)、要改造社会必具有委婉的精神。我们在任何环境里面做事,不可过于急进。譬如园丁栽花木,倘只执一镰斧,乱砍荆棘,我相信花木亦必随之而受伤。务须从旁着想,怎样才能使荆棘去掉,那末,非用委婉的功夫不可。改造社会也是一样。尤其是我们学生,因为是领导民众的中坚分子,倘用乱刀斩麻的手段,必引起一般民众起畏惧之心,怎样还讲得社会改造?所以我们要社会改造,也需要用委婉的精神,走到民众前头,慢慢地领他们向前走,并且还要告示他们向前走的方法。如此才有社会改造的希望。不然,任你如何轰轰烈烈倡社会改造,社会还是不能改造的。
(4)、1946年1月,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推行民主教育。培养出革命人才。并曾帮助一些进步青年前往革命根据地。其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著名口号,被毛泽东和宋庆龄等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和“万世师表”。
(5)、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6)、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7)、1908年十七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想通过学医来解除广大劳动人民的病痛,实现自己报效祖国的志向。但是,因这所教会学校歧视非入教的学生,他不愿意自己思想受外国人的随意摆布,入学仅三天,他即愤而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