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句子网

精选论语的成语典故来历128句

论语中的成语典故

1、论语中的115个成语典故

(1)、(出自)《论语·子张》:“子夏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2)、(出自)《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3)、(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便小有所成,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4)、原意是为了仁,不谦让。现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勇敢地承担起来,决不推让。

(5)、(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6)、(出自):《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7)、朽木不可雕出自《论语十二章》:“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8)、(出自)《论语·子路》:“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9)、(出自)《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10)、(出自):《论语·子张》:“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11)、孔子说:“颜渊这个人,他能够保持三个月不违背仁之道,其余的弟子能保持几天乃至一月,也就到头了。”“颜渊真是个贤人啊!哪怕只有一小盆饭吃,一瓢水喝,居住在简陋的巷子里,若是别人发愁还顾不过来,颜渊却依然能保持快乐的心态。颜渊真是个贤人啊!”

(12)、(出自):《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13)、(侃侃而谈)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出处)《论语·乡d》,“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cù jí,恭敬不安的样子)如也,与与如也。”

(14)、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15)、(解释):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

(16)、一息尚存出自《论语十二章》:“息尚存,此志不容稍懈。”

(17)、(鸣鼓而攻之)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出处)《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18)、(出自):《论语·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9)、解释: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20)、解释:色:神色,样子;厉:凶猛;荏:软弱。

2、论语的成语典故来历

(1)、(出自):《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出处):《论语·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解释):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4)、出处:出自《论语·颜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人。”

(5)、出自:《论语·八佾》:“成事不说,逐事不谏,既往不咎。”

(6)、(出自):《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7)、(出自):《论语·微子》:“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8)、(出自):《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出处:出自《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宋·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10)、(仁人志士)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出处)《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1)、出处:《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12)、大规模地动用武力进行战争。也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3)、(出自):《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14)、(出自)《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15)、成语“不耻下问”就是从孔子的这句话来的。现代我们用来形容一个人谦虚、好学,真诚地向别人提问请教。

(16)、(出自):《论语·乡d》:“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17)、(怨天尤人)天:天命,命运;尤:怨恨,归咎。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出处)《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18)、解释:原意是“不也是很快乐的吗?”现用来表示程度极深,达到极致。

(19)、(解释):表面上表示尊敬,实际上不愿接近。也用作不愿接近某人的讽刺话。

(20)、解释: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

3、《论语》里的成语

(1)、(解释)恭:恭敬;礼:礼节。恭敬又有礼节。

(2)、(解释):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3)、宋国的司马叫桓魋,是个权臣,对孔子的政治主张废非常憎恶,所以就将孔子驱逐出宋国,孔子就只好走出宋国,去往郑国。

(4)、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5)、(解释)后生:年轻人,后辈;畏:敬畏。年轻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过前辈。

(6)、(出自):《论语·子罕》:“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7)、孔子是个一举一动都力求合乎周礼的人。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家乡,他显得温和恭顺,好像不会说话;在朝见场合,却长于谈论,有些谨慎罢了;在朝廷上,国君不在之时,他与同级官员说话,侃侃而谈,理直气壮;同上级说话,和颜悦色;君主来了,既恭敬而又不安,非常之小心。

(8)、(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9)、(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含褒义)

(10)、(解释)蔽:遮,引伸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

(11)、(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2)、(出自):《论语·子罕》:“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13)、(解释)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14)、(解释):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15)、(出自):《论语·颜渊》:“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1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17)、出处:《论语·子张》:“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18)、(出自)《论语·子罕》:“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19)、(出自):《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20)、(解释):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4、论语中的成语典故

(1)、出处:《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解释: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3)、颜渊做人,大智若愚。孔子说:“我跟颜渊说一天的话,他也没有问难的话,好象很傻的样子。等我回头暗暗观察他的行为举止,发现足以发挥我所教诲的道理,才发现他一点儿也不傻。”

(4)、(解释)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5)、(暴虎冯河)暴虎:空手搏虎;冯:同凭,冯河,过河不用工具(如船、木筏之类),赤脚蹚水。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出处)《诗经·小雅·小旻(mín)》:“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莫知其他。”《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6)、(出自):《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7)、(解释):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8)、出处:《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9)、(出自):《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10)、解释:不把向学问、地位等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当成可耻的事。形容谦虚、好学。

(11)、解释: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此外也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常用来比喻做事情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12)、(解释)愚:傻,笨,及:比得上。愚蠢得别人比不上。形容极其愚笨。

(1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出自《论语十二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4)、出处:《论语·子罕》:“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15)、(出自):《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6)、释义: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17)、巧言令色出自《论语十二章》:“巧言令色,鲜矣仁!”

(18)、(言必信,行必果)说话算数,行动要坚决。(出处)《论语·子路》: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d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19)、(解释):干戈:古代的两种武器。大规模地进行战争。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20)、出处:《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5、论语中的成语典故出处及解释

(1)、解释:屏气:暂时抑止呼吸;凝神:聚精会神。

(2)、(出自)《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3)、(出自):《论语·季氏》:“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4)、孔子慢条斯理地回答道:“君子即使遭遇困厄,也能镇定自若,坚守正道,毫不动摇;小人一到穷困不堪的时候,就沉不住气,就会放弃原则,胡作非为了。”

(5)、出处:《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6)、(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7)、清·文康《儿女英雄》五:我即这等苦苦想问,你自然就该侃侃而谈,怎么问了半日,你一味的吞吞吐吐,支支吾吾?(1)

(8)、解释: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9)、(出自):《论语-颜渊》:“商闻之矣,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10)、(解释):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指60岁的代称。

(11)、(出处)“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尧曰》)

(12)、(解释):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13)、它包含了很多宝贵的人生智慧以及为人处世知道,其中一些典故逐步发展成为脍炙人口的成语,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4)、(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 

(15)、(出自):《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6)、(解释)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17)、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这不仅是修养、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18)、(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9)、(出自):《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20)、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四面环绕。旧时比喻治理国家施行德政,天下便会归附。后也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

(1)、出处:《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是可忍,孰不可忍)是:这个;孰:那个。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  (出处)《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孔子问子贡:“你觉的你和颜渊谁更有才能?”子贡回答:“我哪敢跟颜渊相比。颜渊那个人,听到一个道理,他就能发扬出十个来;我听到一个道理,能发扬出两个罢了。”孔子说:“是不如颜渊啊。我也认为你不如颜渊。”

(4)、(出自)《论语·子罕》:“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价)而沽诸?”

(5)、后人从中提炼出一个成语“逝者如斯”,用来比喻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

(6)、(解释):天:天命,命运;尤:怨恨,归咎。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 

(7)、(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8)、等有了好价钱才卖。比喻有才能的人等待机会才肯出仕效力。

(9)、(解释)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10)、(出自):《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1)、(出自)《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12)、(言不及义)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出处)《论语·魏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13)、(出自)《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清·徐坷《清稗类钞·三十四》:“巡检作巡抚,一步登天;监生作监临,斯文扫地。”

(14)、(出自)《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15)、(出自)《论语·魏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16)、(解释):崩:倒塌;析:分开。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17)、(出自)《论语·公冶长》:“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8)、(解释)犯:干犯。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

(19)、(解释):驷:古时由四匹马拉的车;舌:指说的话。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比喻一句话说出来,再也无法收回。

(20)、出处:《论语·颜渊》:“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1)、(富贵浮云)意思是不义而富贵,对于我就象浮云那样轻漂。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 (出处)《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出自)《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穿窬之盗也与。”

(3)、(解释):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4)、(解释)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

(5)、(出自)《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6)、(出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述而》)

(7)、(出自):《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利。” 

(8)、孔子说:“看见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努力向他学习,做到和他一样;看见德行有亏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是否有同样的缺点。”这段话出自《论语·里仁》,原文是:

上一篇精选爱情告白语139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