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句子网

精选论语中的关于道德思想的内容105句

论语中关于道德的名言警句

1、论语中关于道德的故事

(1)、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荀子·性恶》

(2)、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训》

(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中庸》--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5)、简释君子思想、主张一致,但表面形式却常有矛盾斗争;小人表面形式上一致,思想主张却不一致。

(6)、孔子说:君子中没有仁德的人是有的,而小人中有仁德的人是没有的。

(7)、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情。

(8)、(解读)最早出自是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背景是清军入关。” 以八字成文的语型,出自梁启超。解释为国家之事的兴亡,保护国家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文武大臣的职责,与普通百姓无关;而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9)、有子说:“……君子专心致力于最基础的工作。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一个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

(10)、(解读)政令的施行要合乎民意,治理国家要得到人民的认可。出处《孟子·离娄上》:“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11)、白话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12)、“国之强弱,悉推原于民主。民主斯固然矣。君主者何?私而已矣;民主者何?公而已矣。”(课本P31探究与分享)

(13)、(解读)出自清·朱柏庐《朱子治家格言》。释义: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堂内外整洁;到了黄昏便要休息并亲自查看一下要关锁的门户。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凡事先要准备,像没到下雨的时候,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临时抱佛脚」,像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自己生活上必须节约,聚会在一起吃饭切勿留连忘返。餐具质朴而干净,虽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制的好;食品节约而精美,虽是园里种的蔬菜,也胜于山珍海味。不要营造华丽的房屋,不要图买良好的田园。自己生活节俭,以做人的正道来教育子孙。不要贪不属于你的财,不要喝过量的酒。和做小生意的挑贩们交易,不要占他们的便宜,看到穷苦的亲戚或邻居,要关心他们,并且要对他们有金钱或其它的援助。他人来说长道短,不可轻信,要再三思考。因为怎知道他不是来说人坏话呢?因事相争,要冷静反省自己,因为怎知道不是我的过错?对人施了恩惠,不要记在心里,受了他人的恩惠,一定要常记在心。无论做什么事,当留有余地;得意以后,就要知足,不应该再进一步。他人有了喜庆的事情,不可有妒忌之心;他人有了祸患,不可有幸灾乐祸之心。做了好事,而想他人看见,就不是真正的善人。做了坏事,而怕他人知道,就是真的恶人。

(14)、孔子说:君子态度和顺,但不会苟同别人;小人容易附和别人的意见,但其实不能与别人平和相处。

(15)、不依法办事,国家就不可能安定团结;不遵纪守法,人民就不可能安居乐业。强调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性

(16)、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17)、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8)、(解读)出自毛泽东诗词《菩萨蛮·大柏地》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解读:一九二九年初,湘赣两省军阀何键、鲁涤平联手第三次”会剿“井冈山。一月十四日,毛泽东率红军主力下山,意图将敌军引离井冈山。离山后红军在赣南数战不利,直至二月十一日,得以在大柏地歼赣军刘士毅二个团,才打破危局。这是赣南、闽西的红军根据地创建之始。这首词是毛泽东重经大柏地时所作。空中有赤橙黄绿青蓝紫, 而谁又在手持这彩虹临空舞蹈?在这里解读为民族复兴的愿望原来越近,回望历史,这是我们创造出来的成就得自豪感。

(19)、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20)、孔子说:君子中没有仁德的人是有的,而小人中有仁德的人是没有的。

2、论语中的关于道德思想的内容

(1)、过去的事已经不可挽回了,将来的事还来得及改正。

(2)、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路》

(3)、“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P2序言)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5)、(解读)秀:出众,突出;摧:摧残。高出森林的大树总是要被大风先吹倒。比喻才能或品行出众的人,容易受到嫉妒、指责。出自三国时魏国文学家·李康的《运命论》:"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前鉴不远,覆车继轨。"李康所作的《运命论》旨在探讨国家治乱与士人个人出处之间的关系问题。他强调"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可是志士仁人"蹈之而弗悔",目的是为了"遂志而成名"。不想这话今天竟成了中国人古来已是嫉妒成性的证据。

(6)、 “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7)、注:先有司:在政府机关中起带头作用。先:动词。

(8)、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0)、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11)、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12)、评判一个人的时候,要看他说的话,观察他的言行举止,才可全面了解。

(13)、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子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14)、(解读)出自《孟子·梁惠王下》。释义:齐宣王在别墅雪宫里接见孟子。齐宣王说:“贤人也有在这样的别墅里居住游玩的快乐吗?”孟子回答说:“有。人们要是得不到这种快乐,就会埋怨他们的国君。得不到这种快乐就埋怨国君是不对的;可是作为人民的领导人而不与民同乐也是不对的。国君以人民的快乐为快乐,人民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快乐。国君以人民的忧愁为忧愁,人民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忧愁。以天下人的快乐为快乐,以天下人的忧愁为忧愁,这样还不能够使天下归服,是没有过的。

(15)、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16)、(解读)出自毛泽东诗词《菩萨蛮·大柏地》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解读:一九二九年初,湘赣两省军阀何键、鲁涤平联手第三次”会剿“井冈山。一月十四日,毛泽东率红军主力下山,意图将敌军引离井冈山。离山后红军在赣南数战不利,直至二月十一日,得以在大柏地歼赣军刘士毅二个团,才打破危局。这是赣南、闽西的红军根据地创建之始。这首词是毛泽东重经大柏地时所作。空中有赤橙黄绿青蓝紫, 而谁又在手持这彩虹临空舞蹈?在这里解读为民族复兴的愿望原来越近,回望历史,这是我们创造出来的成就得自豪感。

(1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论语》

(18)、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现实意义来讲,从整个国家来说,必须遵循依法治国,推进法治建设;从个人角度来说,必须遵循行为规范准则,才能更好地塑造人生

(19)、(解读)“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出自《淮南子·氾论训》。常:准则。本:根本。经:准则。上:极至。意思是:治理国家有不变的法则,但最根本的是让人民获利;政治教化也有固定的模式,但最紧要的是让政令畅通无阻。

(20)、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3、论语中关于道德的名言警句摘抄

(1)、(解读)出自《d的十九大报告》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

(2)、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3)、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1),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2),知者利仁.”

(4)、《论语·子罕》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5)、(解读)纵览历史风云,细细品味历代王朝兴衰,我们惊奇地发现:历代王朝创造繁荣的过程极为相似,其衰亡也经历了惊人相似的轨迹。

(6)、(解读)形容同心同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满园芬芳美景。引申为团结一致创造更好地状况。

(7)、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8)、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木》

(9)、出自《论语·子路》,很多人将这句话作为君子之道,挂在嘴上。但其实和孔子的想法相左。

(10)、“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而实行其权者,则发端于选举代议士。倘能按部就班,以渐而进,由幼稚而强壮,民权发达,则纯粹之民国可指日而待也。”

(11)、注:谅:信义,诚实。便辟:谄媚奉承。便,能说会道。辟,同“僻”,邪僻。善柔:柔媚。当面讨好,取容于人。便佞:夸夸其谈。

(12)、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3)、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1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优秀的文人从来都是心忧天下,从而产生了大量描绘自身政治主张的经典,极具智慧!让我们来一起学习先人的宝贵财富吧!

(15)、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1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子《论语》

(17)、这句话出自《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18)、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

(19)、(解读)出自郑观应《盛世危言》郑观应编成于公元1894年(光绪二十年)。全书贯穿着"富强救国"的主题,对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诸方面的改革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在当时是给甲午战败以后沮丧、迷茫的晚清末世开出了一帖拯危于安的良药。

(20)、执行法制坚决,国家可由弱变强;执行法制不坚决,国家会由强变弱。这表现了韩非的法家思想,其重法思想有可借鉴之处

4、论语中有关道德的名言

(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2)、(翻译)孔子说:“君子能安守穷困,小人穷困了就会胡作非为。”

(3)、(解读)出自2009年7月11日《人民日报》社论。在处置乌鲁木齐5事件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对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工作作出重要的部署,人心思定谋发展,人心思治求幸福。这是民心所向,不可违逆。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继续阐明这一民族团结发展的论断。解释:人民向往安定的生活谋划发展,百姓思考怎么治理得到幸福。

(4)、形容一个人,像腐朽的木头一样无法再雕琢,像粪墙一样不能再粉刷了,一般是对这个人比较失望了。

(5)、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6)、有志者不可以不心胸开阔,意志坚强,因为担子沉重而且道路遥远。

(7)、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独自生存,必须先融入群体才能独立。这说明集体对个人的重要作用,个人只有在集体中才能成长

(8)、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10)、(解读)“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出自《淮南子·氾论训》。常:准则。本:根本。经:准则。上:极至。意思是:治理国家有不变的法则,但最根本的是让人民获利;政治教化也有固定的模式,但最紧要的是让政令畅通无阻。

(11)、他从"致天下之治"的政治目的出发,揭示了人才、教化、学校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一是为什么要重视教育。胡瑗认为,治理好国家关键在人才,人才要通过教育培养。二是如何办教育的问题。

(12)、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罕》)

(13)、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14)、(解读)出自《论语·子路》。释义:指说出的事一定足以信任,恩仇必报,快意江湖。

(15)、语出《论语·宪问》,“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16)、所以这句话讲的是实践和理论的辩证关系:事情做好了,可以总结经验,从中学习;学习学好了,就可以把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做事中。“学而优则仕”并不是说“读书好就能当官”。

(17)、简释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独,必然有与他结交的人。宋人刑昺《论语·疏》说:“有德则人所慕仰,居不孤特,必有相求与之为邻也。”

(1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19)、孔子说:君子不应该像器具一样,作用仅限于某一方面,应多才多艺。

(20)、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5、论语有关道德

(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解读)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里第一次提出了“法治”的定义。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就大致包含两个意思:其是关于法治的形式方面的,即法治的条件。其是关于法治的内容方面的,其核心是严格依照良好的法律办事。

(3)、(翻译)孔子说:“在道德上不加以修养,在学问上不去讲习,听到合乎义理的事情不能跟上去做,有过错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感到忧虑的呀。”

(4)、子曰:“君子道者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5)、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

(6)、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遇事不困惑,五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8)、(解读)出自2016年4月15日习近平在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

(9)、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

(10)、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11)、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就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愁。

(12)、简释这是孔子对“恕”的解释:自己不愿意的,就不能强施于别人。

(13)、知而好问者圣倾,勇而好问者胜。——《文字·自然》

(14)、(解读)出自《论语·里仁》。释义: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15)、(解读)胡瑗在《松滋县学记》中开宗明义地说:"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

(16)、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7)、听其言,迹其形,察其所能而慎予官,此谓“事能”。

(18)、见到贤人,就应该想到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要反省自己。

(19)、孔子说:君子所思是德行,小人所思是有利可图;君子心中想的是法,小人心中想的是侥幸。

(20)、(解读)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这句话出自毛泽东的诗词《水调歌头·游泳》,意思是:巫山上的神女当然会健在如故,她看到这种意外的景象,该惊叹世界真是大变样了。神女即巫山神女,传说中与楚王云雨那位,出自宋玉,三峡附近有神女峰.意喻中国变化巨大,换了人间.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孔子道德名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3)、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4)、中新社发杨志礼摄图片来源:CNSPHOTO

(5)、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名言吧,名言主要是指人们普遍熟悉的成语、俗语、谚语、格言、诗词等。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名言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孔子道德名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孔子道德名言篇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