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句子网

精选阳明心学的主要内容是117句

阳明心学的主要内容

1、阳明心学的中心思想

(1)、(规划师论坛5)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城乡规划教育思考

(2)、以我们自己上学和工作这两个阶段来看,有人说工作第一年会用到之前在学校学到的知识的20%,第二年会用到的知识大约10%,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几乎不会用到多少大学教科书上的知识。这并不是说上大学不重要,上大学没用,上大学带给我们的最有用不是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等意识、思维和方法论上的东西,这应该也是阳明心学中“知”的真正涵义,而不单单是指知识。工作中的的不断实践、学习,提升给自己的认知,再进行实践,这种循环上升的通道和模式才是知行合一的动态性定义。

(3)、阳明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阳明心学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学说之一。阳明心学不是唯心之学,也不仅仅是心理之学,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既强调道法自然,又主张天人合更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等一系列哲学思想之集大成。

(4)、   学习“阳明心学”进一步感知“致良知”,参与“阳明心学传习班”学习,深入了解“阳明心学”的精髓所在,发现阳明心学的精奥,提高个人觉悟,正确认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心学文化的深层次意义,发现更多人生智慧,福慧人生! 

(5)、知行问题被古今中外思想家视为治国理政的重大问题,西方传统认识论主要关注知识本身和认知过程,而中国传统知行观不仅关注知识的来源,还特别关注知与行的关系,并进行了一系列思索,如“知先行后”(程颐)、“行先知后”与“知易行难”(王夫之)、“知难行易”(孙中山)等。“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的核心所在,心学关系链为“立志—谨独—意诚—知行合一—良知”,即先要立真切为善之志,然后从“谨独”上下功夫,就是自我管理,久之自达意诚境界,其后自然会认识到“知行合一”的本意,只要认识到“知行合一”的本意,也就悟到了良知本体。“知行合一”不仅仅体现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心学的“知”不是知道、知识,而是良知,即道德思想意识与思维知识的统一;“行”指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事上练”就是练心,即存天理、去人欲。因此,知与行不可分为两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6)、明亡以后,清代阳明心学受到打压,但被誉为“同治中兴名臣”的曾国藩,一生都崇拜阳明、效法阳明。近代以来,孙中山、蒋介石、杨昌济、毛泽东等都十分强调阳明心学。孙中山的“知难行易”说就包含有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蒋介石特意把台北的草山改名为阳明山;毛泽东青年时期的导师、后来的岳父杨昌济也是阳明“知行合一”学说的忠实信徒,在他的影响下,毛泽东认真阅读了《王阳明全集》,还写了一篇题为《心之力》的文章,大致就是按照阳明心学的路子阐述的。

(7)、我们学习儒家的学问,这是最根本的一条。没有这一点,我们不可能懂儒家,更不可能懂阳明心学。

(8)、“万物一体”——提高思想认识,用心构建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

(9)、是说,“天理”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人们应该“知行合一”地去提高内心的修养和智识,去除自己的私欲与杂念,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运行,即所谓的“致良知”。在王阳明的设想中,每个人只要回归到自己的内心,唤起最本初的良知,那么人人皆可为圣,社会大治也就能够实现了。

(10)、阳明心学产生后影响巨大,朝廷大臣、学者士大夫、贩夫走卒当中,都有阳明的信徒,尤其是在中下层民众中具有极大的影响。“致良知”“知行合一”等主张,摆脱了长期的文字训练和经典阅读,是一种简单直截、当下即是的工夫,引发了中下层老百姓的极大兴趣,直接推动了儒学平民化运动,构成了对官学也就是朱子学的冲击,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

(11)、此次教育论坛共有两大主题:一是“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学校文化建设主题,二是“立德树人,知行合一”的家庭文化教育主题。

(12)、阳明的亲身经历也提醒我们,为政之道在于明德、亲民。社会风气不好,主要在于官德不好。阳明在解释“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时,特别强调在明明德的基础上亲民。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政者要修身以德,以仁德为核心价值,引领和实现政治的正义。官德不仅仅是一种职业道德,更是人的良知在政府事业上的直接运用。为官不讲官德,就是违背良知。进一步说,亲民就是要以民为本,视百姓为骨肉亲人,尊重民心民意,体察民间疾苦。在具体的政治实践中,阳明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将社会教化、社会治理以及具体的行政手段结合起来,治理了很多难治之地,实现了民不骇政、四方咸宁。阳明的为官之道,对于今天加强d员干部修养、化解社会矛盾、转变政府职能等均有借鉴意义。

(13)、知行之所以能够合在于人自身就有“知行本体”。这个“知行本体”,既是“心即理”之心,也是“良知良能”。一方面,“心即理”表明此“知行本体”自身即为立法原则,赋予了事物以道德秩序与准则,所以要认识这个道理、要行这个道理,无需“外心以求理”,只需“求理于吾心”,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行统合于人的本心。另一方面,“良知良能”表明此“知行本体”本身还是道德认知原则与践履原则,“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见到小孩子要掉进井里了,人当下即起恻隐之心,当下即去援手相救,这就是“本心”的自然显露和发用,就如同见漂亮的事物产生倾慕,闻到恶臭时自然感觉厌恶一样,不需要掺杂刻意的思索,也不需要在思索之后再有意识地采取某种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讲,知和行之间也没有丝毫的间隔。这是道德的直觉、正义的冲动。正因为人有这样一个“心之理”的心,或者“良知良能”作为人的知、行活动的根本依据,也就是“知行本体”,所以阳明才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可见,知和行是一而二而一的。

(14)、好书推荐|从黑暗魔术到现代科学:解密炼金术的历史

(15)、“心学”作为学派专名指称阳明之学,始于明嘉靖年间,至万历后渐趋定型。

(16)、王阳明广收门徒,宣传他的思想主张,史称“阳明学派”(又称“姚江学派”)。他的著作有《王成文公全书》三十八卷行世,被学术界评价为中国封建中世纪社会后期出现的最早的启蒙哲学。

(17)、正是在兼具“心即理”和“知行合一”的基础上,阳明将良知视作是天地之心、宇宙之心。良知赋予了天地鬼神万物以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是价值意义的创造本源和主宰力量,具有绝对性和根源性。人有此良知,就可以和天地宇宙会通,可以充当宇宙天地之心,从而肩负起协理宇宙天地万物的责任。正因为良知如此重要,所以阳明断定:“‘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

(18)、“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意者也,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

(19)、    《传习录》集中反映了王阳明的心性之学,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直到今天,王阳明的思想在当代新儒家中仍有其深刻的影响。

(20)、就前者来说,阳明被贬一事就是一个显著体现。阳明之所以被贬谪,乃因为他上书为戴铣辩护。戴铣身居谏官之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乃其职责之固有要求。但在阳明看来,皇帝因为其言说内容之不当而对之处罚,实则是违背了制度设置的初衷。但皇帝不但不能领会阳明之忠言,相反也对之处罚,听信宦官的谗言而将之贬谪到贵州龙场。由此可以看到,作为维护国家治理的良好秩序本身已经面临坍塌。

2、阳明心学的主要内容是

(1)、会场四 君子之风大夫之仪——中华文化的当代传承人

(2)、阳明曾言:“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可见,“致良知”是阳明一生思想的总结。“良知”二字出自《孟子》:“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所谓良知,就是指人不依赖于环境、教育而先天具有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爱亲敬长就是良知的最初的自然体现。“致”字则出自《大学》的“格物致知”。阳明创造性地将这两个概念结合起来,实现了心与理、知与行、道德修养与社会实践的融合为一。

(3)、第二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之“企业实修与教育践行”专题论坛报名通道已开启!

(4)、论坛邀请中华传统文化养生学者、三智生命文化养生研究院院长于德润等学者和实修大家,以中华传统文化生命修炼的视角来解读《西游记》,求取《西游记》中隐传的大道真经;以黄老内丹学传承为基础,品悟《西游记》记录的人生修炼历程;以《西游记》原书提示的线索为依据,剖析《西游记》留下的种种“释厄”、“证道”之迷,还原真实的《西游记》。

(5)、另外,阳明心学不仅仅在治国理政、军事和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城镇规划建设中也收效明显。例如,王阳明在首任庐陵(今江西吉安)知县时,针对当地频发的火灾问题,通过格物发现街道太窄、房屋太密,房屋之间又无“风火墙”相互阻隔,所以一旦某间房屋着火便会殃及周边。于是,他要求重建房屋时沿街各家退地三尺,拓宽街道;相邻房屋之间,各让地二尺,以断风火,同时要求储水防火。这些措施对庐陵今后防范火灾起到了重要作用。

(6)、此次教育论坛共有两大主题:一是“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学校文化建设主题,二是“立德树人,知行合一”的家庭文化教育主题。

(7)、心即理:万事万物都在自己心里,所有的道理不必外求,世界的意义也是由你的内心赋予的,向自己内心求索就可以。

(8)、阳明心学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心即理、知行合致良知。对于这个核心内容的最佳阐释,来自于晚年王阳明在天泉桥上解答两位学生的疑问说的四句话,被称为“四句教”,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9)、《规划师》杂志社                  

(10)、此次我们分享的是新三板读书会的书友谢彩同学的读书札记,谢彩是华财公司新三板研究院的副院长兼首席分析师,对新三板研究,对读书,都有着自己的看法。

(11)、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要做到良心安定,致良知。

(12)、王阳明提出了很多理论,有“心外无物”、“致良知”、“知行合一”,到最后还概括出了心学四诀“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但说到底,还是以致良知为核心,不管是知行合一还是格物致知都是致良知的方法,而心外无物则是良知的一种体现。

(13)、(关键词)阳明心学;万物一体;知行合一;国土空间规划;职业道德

(14)、阳明心学的诞生本身就标志着国家治理的危机。明朝发展到阳明所处的明代中期,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均处于严重的危机状态,用阳明的话来说就是,“今天下波颓风靡,为日已久,何异于病革临绝之时!”这样的情况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宏观方面国家秩序的危机;二是微观方面个体的危机。

(15)、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16)、(规划师论坛2)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未来规划师卓越实践能力培育

(17)、自古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襟怀。《大学》中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领)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行为准则。从道德伦理学观点来看,道德的核心问题仍是利益,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加速时期,以经济利益格局调整为核心的变革正在进行,道德规范正经受着经济与社会转型的巨大冲击,对于以协调各方利益为主要职责的规划师,其职业道德将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18)、知行合一:“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知道的理一定要与现实发生联系才有意义。知行不能分家,只知道不行动,其实还是不知道。

(19)、思想从来都是旧的,只有思潮和观点是新的。智慧不是自己生长出来的,而是对古典思想的传承。公元前5世纪,世界上有四个伟大的民族,为人类打开了四种思想和智慧的境界:一个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提供了孔子和老子;一个是古希腊,提供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差不多同时,古代印度提供了释迦牟尼;古代以色列也在这段时间提供了犹太教最初的一批先知人物,他们共同打开了东方犹太思想的境界。人类的思想和智慧就是这四种境界。

(20)、近几年王阳明心学炙手可热,研究王阳明的研究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企业界也掀起王阳明热,社会民间也都在谈论王阳明、阳明心学和王阳明成功学……自己之前也是仅仅知道王阳明,并未去深入的学习和研读相关书籍,直到2018年春节后加入新三板读书会,加入读书会之后就一直翘首期盼12期书籍中的第一期,书友会会推荐哪本书呢?

3、阳明心学有什么现实作用

(1)、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2)、阳明之世学界已连言陆王,而将陆王统称为心学者,似始于清初理学家汤斌。

(3)、     关于知行合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响,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功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功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

(4)、阳明心学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四百年来影响深远,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d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学习王阳明思想的重要性,指出要用王阳明唤醒世人内心的良知,推进改革攻坚和反腐败。“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都是人类的宝贵精神遗产,值得我们慢慢品味、躬身实践。

(5)、心学的终极目标是化俗为圣。心学追求的是把每一个普通的、平凡的人塑造成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天下之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学习心学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很多人因事务缠身,或者私欲难以克除而作罢。王阳明在《传习录》里提出了很多学习心学的方法,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为己之心”。

(6)、王阳明心学继承了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7)、用东方智慧改造西式管理——共读《阳明心学的管理智慧》

(8)、二是,有一定的感受、认知和技能,却没有实践。

(9)、阳明心学经世致用:治心、动心、静心、安心,其要旨直指人心!经营企业、管理团队、家庭和睦、人生开悟,都离不开我们这颗心。 

(10)、今年9月,复旦大学EMBA移动课堂特邀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导,被学生称为“哲学王子”的王德峰为大家分享“阳明心学”,让企业家获得关于人生智慧的启示。以下为根据讲座速记整理的内容。

(11)、孟子所讲的“心”,指的是人性,“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孔子学说的核心概念是“仁”,但孔子没有进一步阐发“仁”的根据在哪里。是孟子阐发了,他认为,仁就根源于我们的心,人本来就有善端,所以孟子说,人性本善。

(12)、近代以来,以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划分程朱、陆王,“心学”由侧重于道统心传的道统论名词渐向本体论名词转化。

(13)、《传习录》载:“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此处的“物”,是与“心即理”的“心”关联着的,“物之理”实际上是“心之理”在物上的落实,即道德原理与道德法则,而不是客观知识性的理。这些道德原理和法则,只能来自于继承了天性、蕴含了天理的本心,而不在物的自身。“心之理”落实到事物上而得其宜就是“义”。因此,求义或者求理,就只能在本心上求,而不能在外事外物上求。为了避免将“义”看成外在性,同时也为了强调“义”和“理”本于“吾心”,阳明采取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等极为绝对的表达方式。

(14)、“唤醒良知,真学实修”第二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主题解析

(15)、(规划师论坛4)国土空间规划时代城乡规划学科建设的思考

(16)、致良知是王阳明从百死千难中体察出来的“灵丹一粒”、“正法眼藏”。这是《大学》“致知”和《孟子》“良知”的结合,堪称阳明心学的核心环节之一。玖零股份作为企业运营“良知哲学”的发起人和实践者,为了帮助更多的企业家了解心学的奥秘,充分发挥心学在企业发展中的深层次能量,2016年3月19—觉悟文化与三智书院合办“阳明心学传习班”第三期班,聘请三智阳明研究院名誉院长、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董平教授,围绕“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方面与您分享阳明心学的心学真理!

(17)、来源:贵州日报,作者:王进,贵州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18)、第二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之“学校文化·知行美育”教育主题解析

(19)、一位盲眼少年,一家寄物商店,无数份奇迹与感动

(20)、致良知(价值归宿)王阳明认为,天下间没有比良知更好的东西了。“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所谓“致良知”,就是致自己内心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要达到良知,时时刻刻接受良知的指引。求得内心之理,然后去行动,去体悟,也就算是致良知了。,

4、阳明心学主要内容是啥

(1)、要相信每个人的良知,要学王阳明,相信心的力量比什么都大。

(2)、陈荣捷先生参考中、日十余种《传习录》版本,三十余种《传习录》注评版本,择其精彩者结集。注中有词必释,有名必究。引据典故,悉溯其源。对于从前诸家注评,陈先生以学术的客观立场兼容并收,对于阳明之言有所发明或修正的,宁多毋少;对于只是表扬或者只是重述阳明之意的,则宁少毋多。此外,从日本阳明学家佐藤一斋的注评版本中增补三十七条,从《王文成公全书》抄出四条,又从《年谱》中抄出十条,一共拾遗五十一条,为诸本《传习录》与注评版所未见。所以,《王阳明详注集评》是所有《传习录》版本中内容相当全面的一种。

(3)、阳明心学的基本内容包括三个主要部分:一是“心即理”的人生论,一是“知行合一”的认识论,一是“致良知”的修养学说。

(4)、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5)、日本NHK电视台再播“731”纪录片,揭露日军罪行

(6)、企业管理中的阳明心学智慧,不忘初心,致良知。

(7)、阳明心学具有个体性的特征,也具有感性的特征。康德哲学只强调道德理性,未强调道德感性。儒家哲学和康德哲学的不同在于调动了恻隐、羞恶、是非等道德情感的力量。所以,良知是主宰,是行为的准则,是真实的、感性的、个体性的东西,是生命的意义所在。“致良知”说既简易直截又内涵丰富,将阳明的整体哲学思想完满地表述出来,标志着阳明哲学建构的最终完成。

(8)、王阳明,完全可以将他称为儒家中的慧能。通过禅宗的启发,他把孟子的心学又往上提了一层,他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这个“心”。

(9)、人心和动物心是有差别的,人心有无限的一面,也有有限的一面。人对周遭事物形成经验和知识,这是有限的一面。人心无限的一面在于,我们还有超出现实的一面。比如,人存在的时间是有限的,但人的规划却是无限的,人并不是只生活在当下。动物有了安全、食物和健康,就会很开心。但人不一样,保证这三样东西,照样是烦恼不断。比如,我是讲师的时候,就想评上副教授,评上副教授呢?后面还有教授和博导。这就是人的无限心。

(10)、明隆庆六年初刻版《传习录》是后世各版《传习录》的母本,因其大部分内容由王阳明亲自审定且未经后人妄改,拥有极高的权威性和珍藏价值,是阳明心学的首选读本。本书即以此为底本,结构与内容均保留原貌,附上原书附录的王阳明亲自编定《朱子晚年定论》,唯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将原书的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加以译注,为读者重现这一历经四百余年经典永恒的初始定本。

(11)、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知行合一的境界深度决定人生高度。

(12)、“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13)、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特长、知识和技能,不过有时候我们却总是看不见自己的优势,却容易看见别人的优势,不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知识技能,总遥望着那些自己认为看起来很好的生活和工作。无视自己的优势和已经储备的知识技能,当然就很难把它应用在生活和工作中,自然也很难在生活和工作中取得成就。精神分析咨询师武志红曾说,看见即存在。看不见自己的优势和技能,那么他就跟没有一样,不会在个人的人生经历中发挥该有的作用。我们需要认识到自己的特长、自己的已经储备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在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进行运用和实践,这样不仅能更深刻的体会自己的优势、知识技能,而且还能在运用中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优势和技能,获得更多的感悟,获得更多的知识,做到知行合一。

(14)、《传习录》是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的论学语录与书信集,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集中反映了阳明心学的精髓。《传习录》共分三卷,上卷的语录是王阳明本人审阅过的内容;中卷是王阳明的亲笔书信,是其晚年著述;下卷的语录虽然没有经过王阳明本人审阅,但具体地叙述了王阳明晚年的学术思想。

(15)、阳明心学作为中国哲学史、伦理学史上一个重要学派,其心学观念、良知与致良知、知行合一理论是其心学的核心和精华部分。文章通过对王阳明心学的心学观念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核心理论的阐述,追溯阳明心学的学术思想,回归于现代社会的理解与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16)、“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17)、阳明心学诞生于明代中叶,自此之后,其学便风靡大江南北。上至治国公卿,下至村夫野老,无不为之所欣然陶醉。但从历史上国家治理角度而言,阳明心学并非“官学”而始终处于“私学”之边缘民间地位,尽管朝廷许多高级官员对之叩首叹服,但始终未能将之上升到治国之根本要道的地位。相反,朝廷还对之大加警惕。这样的情况在我们今天看来是统治者处于统治的需要而有意加以压制的结果,但如果我们放宽历史的眼界,则会另当别论。

(18)、儒学在当代社会的发展也受惠于阳明心学。现代新儒家的开山大师熊十力主张“保任良知,去向事上磨练”,他自己也说,其哲学体系中的“仁”“诚”“本心”“本体”等范畴就是阳明所讲的良知。牟宗三创立的“道德形上学”特别强调良知本体,直接继承阳明心学的主要内容。唐君毅先生讲生命的真实存在,讲心通九境,也包含着对阳明“心外无物”思想的继承。

(19)、陕西省阳明学会王海峰会长带您一起,追随一代“心学”宗师王阳明的脚步,体悟“知行合一”的智慧,探寻“万物一体”的玄机。

(20)、良知会自动地呈现于心并为主体所觉知,即人的至善本性在是非知觉中的当下朗现。这种是非知觉里必然蕴含着应当如何的道德原则,以及道德选择的方向。这个原则就是天理,依据天理进行道德判断,甚至产生意向性活动,就是道德实践。能够知善知恶的良知,既是至善本体,又是至善本体的功能和发用。所以说,良知的概念贯通了体、用两个方面。总之,阳明五十岁前后提倡的“致良知”之学,实际上是在早年“心即理”和“知行合一”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也蕴含了“心即理”和“知行合一”的主要理论内容。

5、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

(1)、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是说,对于艺术的欣赏,只对具有审美能力的主体来说才有意义。可见,阳明的“心外无物”并不是针对外界事物是否独立于“吾心”而存在这类问题而发的,而是与他对“物”的特殊规定以及他的整个思想系统密切关联着的。阳明讨论的是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而非存在本身。存在是客观的,但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则由人来赋予,如果离开了心,那就是没有意义的世界,不是这个世界不存在,而只是僵死的存在。这是“心外无物”的根本意义,也是心学体系中心物之间的根本关系。

(2)、《王阳明与明末儒学》以宋、元、明时期的思想文化为背景,特别是儒学发展史为背景,在简明生动地概述宋明思想文化发展的脉络和特点的基础上,不仅系统而深刻地论述了阳明心学产生的历史原因及其内容、特点、社会影响、历史作用,而且系统和细致地论述了阳明心学的分化、演变和明代中后期王门各派各家的离合同异、学术宗旨,并以阳明学、阳明后学与朱、陆之学,特别是明末其他儒学流派做了具体而微的对比。

(3)、阳明曾言:“外心以求理,此知行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可见,“知行合一”建立在“心即理”的基础之上,“心即理”和“知行合一”并非两个命题,实则是一个命题。

(4)、白立新老师通过研究阳明心学、将阳明心学应用到咨询案例企业中、用阳明心学的指引企业的管理、发展和战略,最终形成《阳明心学的管理智慧》一书的精华内容,对于企业管理很现实的指导意义。

(5)、大约在五百年前,王阳明在龙场悟道,阳明心学横空出世,自此之后,追随者无数。

(6)、不仅深山中的花如此,而且社会领域中的对象也是这样。社会以人为基本的构成,人首先是一种有生命的生物体,在自然(缺乏伦理或者政治意识)的视域中,人相应地也先表现为一种自然意义上的生物体。

(7)、从历史的宏观角度而言,近现代启蒙思想与其指导的政治革命的指向是彻底摧毁旧的秩序,在个体方面则推崇独立、自由和解放。这样的指向和目标与阳明心学之核心有着高度的思想亲缘性。如朱维铮先生曾经研究指出,在接受外来基督教方面,信奉心学的人远较信奉朱学的人为易——由此造成近世以来知识分子均不约而同地走上心学道路。也正因为如此,所以阳明心学在现代思想中,具有往日不可比拟的崇高地位。如现代新儒家之代表人物之一牟宗三就将阳明立为“正宗”,而历来被视为“正宗”的朱子则被降为“别子”。这一说法本身完全出于思想的建构而非历史的事实。毫无疑问,这与牟宗三所在的现代新儒家群体所采取的现代自由民主立场互为因果。所以他们不惜罔顾历史事实而纯从“思想”的角度对儒家圣人重排位次。这样的思想渊源有自,它在新文化运动中较为普遍流行,如梁任公先生就认为王阳明的思想“接近原始儒家,比程朱好”。

(8)、《王阳明与明末儒学》不仅能使读者宏观而系统地了解明代儒学,特别是阳明心学的发展史、演变史,而且能给读者以很大的思想启迪,深入理解王阳明的知行合致良知等思想。

(9)、朝鲜半岛大约在阳明逝世前后就已经了解了阳明心学,有“朝鲜朱子”之誉的李退溪甚至撰写了一部《传习录论辨》,专门驳斥阳明心学。退溪的巨大影响力,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朝鲜阳明心学的发展。但他本人却有很明显的心学倾向,甚至提出了与阳明心学颇为相通的“心即理”命题。17世纪时,郑霞谷潜心研究阳明心学,开创了江华学派,一直流传至今。同时,阳明心学的实用因子也影响到作为民族启蒙思想前兆的实学派学者。实学思潮主要流派的重要学者,如李瀷、朴齐家、丁若鏞等无不受到阳明心学的影响。朝鲜近代实学思潮代表学者朴殷植更是力图通过阳明心学实现“儒教求新”的目的,将当时流行的社会进化论与阳明心学结合起来,开展了名为“大同教”的宗教运动。所以钱明认为,“阳明学乃是朝鲜实学思潮产生的重要哲学基础”。

(10)、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11)、可以看到,在注重心体的背后,包含着对世界的意义关切和价值关切。王阳明用以心为体规定心和物的关系,固然包含某种思辨的趋向,但其内在的旨趣既非消解实在的对象,也不是以人之心去构造一个外部世界,而是强调外部世界的意义相对于人而呈现。

(12)、阳明心学的当代意义,其实是由其本身的特质决定的。阳明心学本身就是自由活泼、积极主动的,极具创造性。它的第一个根本特点,就是强调人的道德主体性,即道德自由。阳明心学告诉我们,良知是心之本体,知行的本体。人是有良知的,人应该不断地发明良知、实践良知,振起人的精神生命。“致良知”是学问修养的灵魂与第一原则。他告诉了我们一条道德人格的上升通道,彰显了人性本来的光辉,强调人性的光辉不仅要照亮我们自身,甚至还要照亮他人。人不应该向下沉沦,不能为物欲所遮蔽,不能陷入异化之中而否定自我的人性。这一点,可以唤醒现代人冷漠的、功利的、庸俗化的心灵,反抗当下社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虚无主义,拯救当下的生态危机、信仰危机、道德伦理危机。当下社会,青年人心理疾病增多,人心进一步被腐蚀。一些所谓不负责任的社会学家拼命鼓吹不正常、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同性恋等。虽然同性恋应当受到尊重,但尊重同性恋的同时也要重建健康的家庭伦理,这是社会安定的基础,也是培养子孙后代的重要根基。

(13)、在查阅充足的史料、参考前人和当代学人的研究成果和多次阳明遗迹考察的基础上,作者从心学发展脉络的角度,张弛有度、夹叙夹议地详述了王阳明的传奇一生及其悟道的心灵轨迹。在书中,作者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史料互证,擅长从王阳明的诗文中探寻其真实内心,补充不为众人所熟知的细节,解开了有关王阳明生平和思想的诸多谜题,因而是全面了解王阳明传奇一生,轻松读懂阳明心学核心精髓的首选权威读本。

(14)、    关于致良知,他说“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知致则意诚。”

(15)、既然只有“心即理”之心才是“知行本体”,那么,被物欲私欲所蒙蔽和隔断的心当然不是“知行本体”。所以,阳明强调要“复那本体”,不可使此本体“被私欲隔断”。“我今说个知行合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凡是“知行本体”所发出来知,则必能行,这就叫“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不善的念”不仅不是“知行本体”所发,反而遮蔽和隔断了“知行本体”,只有将此不善的恶念彻底根除,才能“复那本体”,使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互相吻合,从而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这是知行合一的本体论含义,也是根本含义。人有欲念是正常的,但是我们要用道德理性去克服自己的心魔,克服声色犬马的欲念。他深知“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要防患于未然,要从人的一点恶念处入手,不使邪念进入现实中为非作歹。

(16)、王守仁(号阳明,下文王阳明即此人)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其中心学最著名者六人,据黄宗羲《明儒学案》载:“南中之名王氏学者,阳明在时,王心齐、黄五岳、朱得之、戚南玄、周道通、冯江南,其著也。”

(17)、致良知:求得内心之理,然后去行动,去体悟,也就算是致良知了。

(18)、阳明心理是中国哲学和伦理学史上的一所重要学派,是其思想的中心和本质,是其哲学、良知和良知的核心。文章以王阳明的王阳明研究理念为中心理论,对阳明的学术思想进行追溯,回归到现代社会的理解与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19)、其次,阳明所讲的良知,又指“随时知是知非”的道德认知与判断能力,是一个贯通体用的概念。关于这一点,《传习录》中有多处体现:

(20)、按王阳明的理解,如果一个人没有形成孝亲、敬兄的意识,那么“兄”和“父母”对他而言就仅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体,而非具有伦理意义的对象。只有真正具备了伦理意识,形成孝敬父母、尊敬兄长之道德之“心”,相关的对象才会呈现出伦理的意义。

(1)、▲复旦大学EMBA多家校友企业荣登2018中国民企500强丨校友喜讯

(2)、整个阳明心学的体系可以概括为三句话,心即理、知行合致良知。

(3)、阳明强调天地万物都在良知、灵明等精神性的一体之中,都具有良知、灵明。在这个意义上,人类并不高于山川动植,山川、鸟兽、草木、瓦石等类也各有其精神和价值。阳明重视人与万物一体同源的体悟。如此,人才可能对万物都保持深切的仁爱、关怀,把天地万物看作是与自己的生命密切相连的。在这种价值来源的共识上,儒家生态伦理可以建立“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的生命共同体,将宇宙生态系统真正视为人与万物之共生、共存的生命家园。天地万物是一个生命整体,虽然人类必须取用动植物,但动植物也有自身的价值。阳明肯定天地万物都有内在价值,要求一种普遍的道德关怀。所以,这并不是所谓的生态环保的思想,而是更大、更深厚的生态智慧。

(4)、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5)、先说心即理。王阳明主张,天理不是高高在上的僵死的教条,而是人心中的良知。良知就是天理,天理不必到心外去求,是我们本心具备。心外的理,不叫理,也就是王阳明所说的“心外无理”。很多时候,知识在生命情感中是假的,不是本真的东西。比如,叫我借钱赌博,我的生命情感本身就不能接受,这就叫心即理。天理不在人心之外,是我们本心具备的。这就是阳明心学的一个基本命题。

(6)、晚明著名文学家袁宏道说:“至近代王文成(阳明)、罗盱江辈出,始能抉古圣精髓,入孔氏堂,揭唐虞竿,系文物铎,以号叫一时之聋聩。”明末史学家兼文学家张岱也说:“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明末清初大思想家黄宗羲则形容:“可谓震霆启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来,未有若此深切著明者也。”

(7)、王阳明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正所谓“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传习录》)。而“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对此,王阳明说:“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传习录》)

(8)、会场三 大道智慧真学实修——《西游记》中隐传的大道智慧与修真诀要

(9)、知行合一(价值判断)王阳明认为,知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体现;知是行的开端,行又是知的完成;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是认知,行是行动,只有去实践了,才会拥有这个知识;不去做,即使看了很多书,学了很多理论,也无法真正获得这个知识。所以知和行其实是一回事,即知行合一。;

(10)、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需要凝聚一批拥有文化情怀、致力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追寻良知社会践行的企业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智慧和方案。为此,第二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企业家专场邀请了中国企业界从事媒体、食品、医药、教育、养老、地产、服装等行业的集团一把手从“事上磨、动中静、求诸己”的角度分享在企业践行中的心境变化、义利权衡、责任担当。

(11)、在商界、政界也是一样,人都是有无限心的。正因于此,我们才必须面临如何安顿无限心的问题。这也是中国哲学要解决的问题。中国哲学的主题就是人生。西方哲学的主题是知识,它们认为,解决人生问题是以知识和理性为前提的。中国哲学不是这样,它只考虑人生问题,知识问题是不予考虑的。

(12)、◆“心即理”:最佳的行为准则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遇到难题时与其劳神费心,不如去倾听内心最原本的声音。

(13)、    授课地点:三智书院·会心阁(颐和园北宫门33号玺园文化园)

(14)、阳明心学诞生后,王阳明兴办龙冈书院,授徒讲学,声名远播,后又受到贵州提学副使席书的邀请,讲学于贵阳书院。

(15)、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要做到良心安定,致良知。

(16)、通过心即理、知行合致良知等核心概念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和内圣与外王的统一。站在今天新的历史方位上,传承发扬阳明心学,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7)、阳明四十二岁时,曾在浙江与日本禅僧了庵桂悟会晤。桂悟东归,日本始知有阳明心学。明万历年间,阳明著作就传入了日本,被称为江户儒学鼻祖的藤原惺窝就读过《阳明文录》。十六世纪中期,中江藤树最先在日本传播阳明心学,被称为日本阳明心学的“元祖”。中江藤树之后,出现了三轮执斋、佐藤一斋、大盐平八郎等阳明心学大师。三轮最先注解了《传习录》,这个注解本甚至早于中国本土。佐藤提出朱陆(王)会同的理论,从而使得日本阳明心学成为幕府之学,具有官方地位。大盐则将张载太虚说与阳明心学结合起来,发展了阳明心学,他本人甚至在阳明心学的鼓舞下,领导了大阪农民和都市贫民的起义,虽因失败而自杀,却发出了倒幕运动的信号。稍后的维新志士如梁川星岩、西乡隆盛、吉田松阴等,都是阳明心学的信徒。他们以阳明心学为团结下层武士、平民的纽带和行为动力,开展倒幕和维新运动。阳明心学深刻影响了明治维新,已经是国际学界的共识。冈田武彦先生甚至认为,中国阳明心学在明亡以后,“遭到空前激烈的非难”,“然而在日本,阳明学则得到了彻底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