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理解
1、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理解讲解
(1)、我们可能生活在同一个物理世界,但是我们可能活在不同的主观世界,拥有不同的社会世界。足够的经历才能让你对不同有足够的感知力,你才能看到别人的主观世界,从而选择到底进入哪个层级的世界。所以说人生到最后的得与失,成与败都是一种体验。多去经历,多去体验,多去唤醒,擦拭你的心眼,用心去感知这个世界。
(2)、王阳明以几封书信,一场火攻,三十五天内平定了宁王之乱。
(3)、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传习录》中)
(4)、与其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悟道,不如说是从几千年历史中的总结。在王阳明看来,古人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知行合一这个概念,但一直在知行合正如万有引力一样,没有人提出之前,它就始终存在。
(5)、严复:夫阳明之学,主致良知。而以知行合必有事焉,为其功夫之节目。
(6)、王阳明对于“格物致知”中的“知”解释成“良知”,那么“知行合一”就被包含在“致良知”里。
(7)、 曾经有一个书生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菩萨撑伞走过就想跟菩萨一起走。便说:“菩萨普度下众生吧。”然而菩萨说:“我在雨里,你在屋檐下无雨,应该是你普度我吧?”书生马上走到了雨里说:“现在我们都在雨里了,你可以普度我了吧?”菩萨说:“普度你的是伞不是我,你还是去找伞吧。”神佛也好,圣人也好,虽然他们可以给人以强大的寄托,但是没有了他们有志向依然可以获得成功。
(8)、在朱子学一统天下的时代,王阳明针对思想发展的流弊而行补救措施,提出了“知行合一”说——“学问”就是“行”, “行”也是“知”,知行是一件事。“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说”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9)、“知行合一”出自:明朝思想家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寓意思想与行动的高度统一。
(10)、王守仁(公元1472-1528年),字伯安,余姚(现在属浙江)人,因为曾经筑室于绍兴的阳明洞,所以世人称他为“阳明先生”。他死后三十九年,在1567年,皇帝追封新建侯,谥文成,给了极高的荣誉。
(11)、王阳明说,古人把知行分开说,有着古人的良苦用心,对哪些懵懵懂懂地去做事,不加思考的人,古人说个“知”字,对于那些茫茫荡荡地去思考,不去行动做事的人,古人说个“行”字,这是古人单独说“知行”的原因,在王阳明看来,知行本就合一。
(12)、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最根本的宗旨是要去恶念,如果把知行分成两半,心里有了恶念,还没有去做,那就不是恶,我们就不知道去禁止,但这恰恰是恶的开始。现在我们提倡知行合有了恶念的知就是行了,所以必须去除恶念,这就是知行合一的作用。
(13)、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扩展资料: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是一种讲内心“省察克治”的唯心主义道德修养学说。他所谓不曾被私意隔断的知行本体,就是指“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的良知,认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就是行。
(14)、王阳明大概也是上下五千年,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做到知行合一的人。
(15)、老天都会给每个人这样的契机,成功者往往由此走出不同的人生。
(16)、王阳明说“我今个说知行合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即便是行了。王阳明”认为,一念发动,如果不加以克制,就会留下心魔,就会种下病根。就像私欲,像灰尘落在你的心上,你不擦去,灰尘会一层一层堆积起来,以至于积重难返,良知被遮蔽。
(17)、换句话说,我们始终通过内心了解外部世界的一切。所谓的心智是理性,实际上就是自己认同的价值。
(18)、建国后不提倡思想境界的提升,知识越多越反动,再加上去四旧,去糟粕,思想完全断层了,导致我们对悟道的理解仅仅变成羽化飞仙,降妖捉怪。改革以后专注搞钱,有钱以后专注许愿,所以有钱就成天理了,人就成功了,佛教变成许愿池了,什么哲学思想去一边了,少林寺都专注搞钱。
(19)、要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笔者认为,这需要从我们的生活中点点滴滴做起。
(20)、熊猫君推荐的《知行合一王阳明》,既权威又有极强的可读性,一本解决所有问题!
2、王阳明最经典的一句话
(1)、哪些事是你应该做的,只有一个衡量标准,它来自你的心,那就是“义”,心得其宜为“义”,意思是,当你做一件事时,它能让产生持久的快感,内心无所亏欠,很适宜,那这件事就是你应该做的。
(2)、在《答顾东桥》与《答友人问》两书中,王阳明对知行合一的关系作了进一步阐发。他认为:
(3)、“古人之所以既说知又说行,只是因为世间有一种人,糊里糊涂,随性做事,不懂得思考,只是盲目妄为,所以一定要告诉他知的道理,他才能够行得正确;天下间还有一种人,只知道凭空思索,却不去实践,只是主观揣度,所以一定要告诉他行的道理,才能够知得正确。这是古人不得已,为了补偏救弊才这么说的。若是领会了其中深义,一句话就能讲明白了。现在的人却将知、行分作两件事,以为一定要先有知,然后才能行。如果我现在只讲习讨论如何做知的功夫,等到真正知了,再去做行的功夫,那就终身都不能行,也终身不得知。这不是小毛病,其由来也不是一天了。”提出“知行合一”的动机:不使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在王阳明看来,“知行合一”原本就是古人的意思,今人将其分作两件事去做,其实违背了古人本意。古人认为“知”存在于“行”中,“行”也存在于“知”中。而古人之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则是因为世间总有一些无知的人,所以要既不陷入妄行,也不轻视实践。古人为了防止世人陷入虚妄,同时也为了补偏救弊,不得已只好必说一个知,方才行得是,又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
(4)、“圣人教育人们,一定要这样,才可以称之为知,否则的话,就是未知。这是多么重要实在的功夫!现在非要说知与行是两回事,这是什么意思啊?我说知行合又是什么意思呢?如果连我立言的宗旨都不明白,只知道争论知与行是一件事还是两件事,又有什么用呢?”
(5)、如果知行合一是中华人几千来始终奉行的理论和方法论,那就等于它指导了中国人五千年,它能指导五千年来的中国人,自然也能指导现在的我们。
(6)、第知行只是一个工夫,不能割裂。而所谓“工夫”,就是认知与实践的过程。
(7)、致良知是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
(8)、世人纷纷读阳明、论阳明、写阳明,或研其心学,大阐“知行合一”;或述其军功,盛赞“七战七捷”;或叙其生平,在一串成长故事中显现阳明传奇……似乎也形成一种阳明“惯性”。
(9)、“儒兵合一”王阳明其实是对“知行合一”王阳明的深入挖掘、具体再现,两者密切关联。
(10)、然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却是旧瓶装新酒,他重新给这四个字赋予了崭新的内涵,于是产生了强大的力量。
(11)、要说他最突出的贡献,那便是将宋朝时期的“心学”发扬至顶峰,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后世称一下“半圣”。而“知行合一”是他所提出的著名思想理论之一。
(12)、最终,我们还是要星辰大海的,道无止境,让你活的舒服点而已。恰巧你有能力普渡众生,别犹豫,普渡众生吧!
(13)、所有的道,都归于普渡众生,所以钱多钱少的不重要,恶财太多必被反噬,散财卫道才能保平安。
(14)、他发明了古本《大学》宗旨并主张“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诚意之功,格物而已矣”。这就是格物的由来!
(15)、关于如何对待被人议论、被人批评,关于对成功的心态,关于如何去心中贼....
(16)、在这一问答中,徐爱知行为二的观点自然代表着朱子学背景下的普遍看法,但在王阳明看来,这种看法必然会导致“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的结果。
(17)、王阳明说:“这就失去了古人的宗旨了。我曾经说过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成果。如果领会了这些,只说一个知,就已经有行在里面了;只说一个行,就已经有知在里面了。”
(18)、王阳明的知行合是揭示并告知大家一个“事实”:知和行原本就是合一的,而不是知和行应该要合不是提出一个什么学习、修身、实践的“原则”,不是要求人们去做到知行合一。
(19)、知行合这一句话是来自王阳明,而这一句话的理论基础却是孟子的性善论,在王阳明认为,他觉得诚实是人天生就有的属性,当我们因为诚实而选择真诚的对待他人的时候,这个行为就属于行。所以王耀明的意思很简单,头脑当中认为自己应该做个诚实的人,行为上做到了诚实这件事情,就是所谓的知行合一。
(20)、在朱子学一统天下的时代,王阳明针对思想发展的流弊而行补救措施,提出了“知行合一”说——“学问”就是“行”,“行”也是“知”,知行是一件事。“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说”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知行合一”究竟是什么意思王阳明的爱徒徐爱最初也难以理解老师的“知行合一”说,所以曾与自己的同门师弟黄绾和顾应祥展开辩论,试图去理解“知行合一”说的主旨,但是一直未能如愿,最终不得不长途跋涉来到龙场,向王阳明当面请教。
3、王阳明心学精髓60句
(1)、若行而不能精察明觉,便是冥行,便是“学而不思则罔”,所以必须说个知;知而不能真切笃实,便是妄想,便是“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必须说个行;元来只是一个工夫。(《答友人问(丙戌)》)
(2)、但是这个道还是有个终点,人就是有终点的,千万别忘记人会死,这样也会快乐。
(3)、龙场悟道把这个高度提高到没有什么天理,所有的天理结果都是人类的欲望引导的,人类的欲望就是天理,如果没有欲望,就不存在天理,让人在悟道的时候把专注天理改成专注人欲,你为什么爱你的妈妈,因为符合天理?不,只是符合人欲,爱父母是人性,所以天理就是爱父母,仅此而已。
(4)、据统计,在近百种王阳明读本中,只有《知行合一王阳明》达到了百万级别!
(5)、往小了说,阳明心学能让你意志坚定,百折不挠。
(6)、“知行合一”出自:明朝思想家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寓意思想与行动的高度统一。
(7)、宋程朱理学之后,王阳明受陆九渊“吾心即是宇宙”理论的影响,在经历了无数艰辛和坎坷之后,最终在茫茫大荒的贵州龙场悟道,开创了他的心学理论。
(8)、王阳明说,天下一切正念的事的吃力不在能力,而在心,你可能根本就没有用意志力。
(9)、这些论述,深刻阐释了知与行相互依存、互相推动的辩证关系,这是王阳明哲学思维的一大成就。在现实社会中,不学无知,难以成人;而只说不做、假话骗人,更有危害。知行背离,理论脱离实际,是人类的痼疾之知行合一应该是治疗此疾的一剂良药。
(10)、“又比如,一个人知道痛,那一定是他经历过痛,他才知道痛;一个人知道冷,那一定是他经历过冷;一个人知道饿,那一定是他经历过饿。知和行怎么能分得开呢?上面所说就是知与行的本来面目,没有被私欲隔断。”
(11)、我们可以看到“致良知”既是“致知”,又是“力行”,所以说是“知行合一”。
(12)、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威力,让王阳明一介书生,建立了明代的至高军功?
(13)、这里所论,就是道德之知与道德之行的不可分割性而言的。他还以“好好色”、“恶恶臭”为例作了论证:
(14)、 爱曰:“古人说知行做两个,亦是要人见个分晓,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
(15)、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16)、在致良知的基础上,王阳明还提出了一系列道德修养的方法,比如省察克己、事上磨、静坐、立志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心擦得更亮,不让自己的良知被私人的欲望所污染所遮蔽,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良知。
(17)、所以,就在龙场悟道的次年,王阳明就提出了他的“知行合一”说:
(18)、当然远不止如此,阳明心学能帮助个人修炼的太多了:
(19)、首先要从人群中找到认知高的人本身就很考验你的认知。其次所谓物理上的接近就是要从时空上拉近你和高认知人群的距离,你要看得见他们的音容笑貌,人与人之间互为镜像关系,能看见很重要,能看到或许就能帮助你在面对未来不确定的时候,走得更笃定一些。最后模仿、重复更高级的认知,你要主动走进优秀的人身边,你或许会对自己有不够好的体验,这种体验的感受可能不太好,但是可能正是这种不太好的感觉会帮助你找到自己和优秀的人的差距。试着去模仿、重复更高级的认知,刚开始你会有不安,会有恐惧,这都是正常的。但是当你能用更高级的认知独立完成一件事,并且不断重复几遍,你对更高级的认知就有体验了,这时候你的认知可能就升级了。认知在提升,慢慢你会变得更加理性和悦纳。
(20)、“心即理”是王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心即理”是指人通过研究人的意识活动从而获得真理,即真理应该向内寻求。
4、王阳明知行合一四句话
(1)、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2)、格物就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本体之证”,通俗一点说,做什么事心是否得正,本身的一切行为就可以证明,也是心和行合为一体,就是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3)、徐爱向王阳明提问,知行很显然是两件事,怎么会是一件事呢?王阳明让他举例。徐爱举例道:“现在的人都知道应当孝顺父母、尊敬兄长,但实际上却都做不到这些,所以知和行分明是两件事。”
(4)、王阳明的知行合重点在知上,他所谓的“知”分为“道”、“术”两部分,“术”的层面是知道、理论,“道”的层面则是良知。
(5)、这种成绩即使放到整个历史书籍领域,都是极其罕见、甚至绝无仅有!
(6)、王阳明举例说“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恶恶臭”,在王阳明看来‘知’好色,和‘行’好色。当你看到美色时,你马上喜欢她,当你闻到“臭”时,马上厌恶,这中间没有停顿,这个知行应该是同时进行,同一连贯过程,说明知行合一。
(7)、 《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传习录》上)
(8)、“就像说某人孝顺父母、尊敬兄长,那一定是因为这个人曾经做过这样的事,所以才说他孝顺父母、尊敬兄长。难道只因为他曾经说过一些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话,就说他孝顺父母、尊敬兄长?”
(9)、作者笔下,“儒兵合一”王阳明又独立于“知行合一”王阳明,是一个完整而丰满的形象。
(10)、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实际上起源于儒家孟子的思想。孟子相信每个人都有良知和良能,就像我们的四肢一样,先天存在于我们的心中。
(11)、如书的自序所说:“‘儒兵合一’的王阳明,他的一生处处闪现着‘儒兵合一’的身影,但其背后涌动的却是‘知行合一’的理论张力。”
(12)、“彻底清除潜伏在人心中的不善之念”,这是知行合一的宗旨。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就会违背王阳明的本意,也会生出很多弊害。事实上,王阳明的追随者都违背了王阳明的本意。
(13)、物理上接近认知高的人,模仿、重复更高级的认知;
(14)、王阳明是明朝著名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传习录》是王阳明讲学答问和书信集,对于知行合格物致知论述的非常清楚。
(15)、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在前面的概念基础上提出的另外一个概念,这个概念的提出就使得王阳明心学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非常接地气的实用型的哲学思想,这点王阳明太伟大了!世界上很多人都讲过知与行的关系问题,知先行后,或者行先之后,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有,但是王阳明的看法是:必须干,才有知,没有干,这个知是假的,其实就等于没有知。所以王阳明是实干主义哲学家,但是这样并没有达到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的境界。而真正的知行合一就像条件反射一样,打个比方说:我们闻到恶臭的东西,自然而然就避开了,看到美丽的花,本能的靠近。在这个情况下,行动和知就完全是一件事,知和行不像夫妻那样你先走我跟上,也不向情侣那样肩并肩手拉手一起走,而是根本就是一个人,这就是王阳明的说说的知行合一!
(16)、良知,王阳明给它定义为:我们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以及意志力。
(17)、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18)、知行合就是依良知的判定去行动,良知用道德感和判断力来判定做一件事的可能性,然后用意志力去行动。道德感和判断力属于“知”,意志力则属于“行”,我们做的任何事,这三方面缺一不可,若要成事,就必须三合是为知行合一。
(19)、不知道去乱做不行。就拿王阳明先生的“致良知"来说,也就是教人行善。你根本不知道人的本性,也从未学过怎样去做才可以使人善良,你怎么可能做得到“致良知"?所以必须要懂人性,懂得许多使别人善良的理论才可以做到“致良知"。事实是王阳明先生做到了。
(20)、“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经过多年的自身经历所总结概括出的一种思想理论,于正德三(1508)在贵阳讲学时正式提出。
5、知行合一,笃行致远
(1)、作者杨志武从军二十余载,对王阳明“儒兵合一”的探究,可谓“感同身受”,走心的文字也让“高高在上”的心学大师、常胜将军王阳明多了一份朴实的地气。这本书著成于作者转业之际,既是过往的总结,又是未来的寄语,洋溢着对古人智慧的膜拜及对生活处世的泰然。
(2)、因此,思想是理性,实际上是人类内心深处的原始思想,即孟子所说的良知。
(3)、按照王阳明的说法,真知就是行,真知必能行,知行是同一事物的两个面相。
(4)、尽管我不太懂王阳明先生的具体理论是什么,但是我还是认为他理论是很成功的。不然后面那么多伟人在学习他的理论。比如曾国藩,蒋介石,毛主席他们都在学习他的“知行合一"
(5)、王阳明真正找到心学的逻辑起点,跟王阳明被贬到贵州龙场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王阳明被流放龙场缘起于王阳明得罪了朱厚照的大太监刘瑾。王阳明被流放到贵州省修文县龙场驿站。当时贵州还是荒蛮之地,自然条件非常的恶劣,这里瘴气迷茫,野兽出没,还有当时的土著,民智未开,稍有不慎可能会引起他们的攻击。总而言之,王阳明在龙场的时候时时刻刻都要面临死亡的威胁,这或许是王阳明人生第一次离死亡这么近。强烈的危机感和死能量迫使王阳明再次思考人生的终极意义,以及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该如何践行圣人的理想?王阳明苦思冥想,终于有一天他躺在石椁上,突然一个观念跳入王阳明的脑袋,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圣人的道理不需要外求,而是要向内寻求。王阳明想清楚了这一点之后,突然豁然开朗,我们无法改变客观环境,只能改变我们对客观环境的看法,既来之则安之。自从王阳明有了这样的认知后,他的行为也改变了,他耕种土地,修葺山洞,生火做饭,给当地土著讲习心学。他现在的生活比刚来那会有热情,丰富多了。龙场困苦的生活对于34岁的王阳明来说是磨难,也是财富,龙场困苦的生活把王阳明的身心都逼到一个绝境,王阳明可以说是绝处逢生,因为这次困境发酵的作用,也让王阳明找到研究心学的不二法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真理应该向内寻求,即心即理。
(6)、总而言之,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说,是为了帮助世人脱离偏弊,同时也是为了帮助世人脱离朱熹的“先知后行”之弊。
(7)、通过讲述王阳明的辉煌传奇,为您剖析知行合一的无边威力
(8)、知行是一物。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达成,知行是一不是二。把知行分开讲是因为便于理解,其实知行不可分。
(9)、实例,地主,靠自己勤劳赚了三亩地,自己种一亩出租两亩,两代人把土地做到十亩,天灾是规律性降临的,其他地主完犊子了,低价卖地你回收,还帮助其他地主度过难关,但是他们没地了,又给你做工,这么循环,地主的地越来越多,人欲趋势就不在你而在他们了,然后就分田地了,这事儿要么你自己做,要么他们帮你做,以前的思想是我赚的钱是我的,你们抢是违背天理的,因为你们的人欲才让你们抢我,要去人欲才行,但实际上,人欲才是主导天道走向的,仅此而已。
(10)、真知就是行。没有行的知,不是真知。比如开车,不管你了解多少驾驶知识,如果不能上路把车平稳地开起来,那都不叫知道怎么开车。
(11)、原因在于:对利害毁誉的计较。很多人遇到事后,先不专注于事情本身,而是先专注这件事能给我带来什么样的利害毁誉,人一旦专注于事情之外的附加值——利害毁誉,那就不可能专注于事,要么做起来思前想后,要么干脆不做。
(12)、换句话说,“一念发动处即是行”,对于一个人来说,一有感知产生,就可以视之为行为上的反应,“知痛”与“痛”、“知饥”与“饥”、“知寒”与“寒”均同“好好色”、“恶恶臭”一样,都是知行合一的。推而广之,人类一切复杂的活动和有意识的作为,也都超不出“知行合一”的范围。
(13)、王阳明出生的年代,程朱理学是显学,所以王阳明早年的学习的过程中,曾经大量地涉猎程朱理学。程朱理学的逻辑起点是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是指研究事物的外部规律从而获得知识。王阳明为了践行朱熹的格物致知,王阳明16岁的时候,他看到屋前的竹子,他想要了解竹子的知识,他下决心要格竹子的理。他专心致志地“格”竹子的理,但是格了七天七夜,什么也没有发现,人还累倒了。格竹子事件是王阳明践行朱熹格物致知的尝试。但是格竹子事件之后,王阳明开始怀疑朱熹从外部世界去寻求真理的合理性。朱熹说一事一物皆有其理,王阳明认为格一个竹子的道理都这么难。天下万物那么多,我们格到死,也无法穷尽其理。格竹子的事件让王阳明开始怀疑朱熹格物致知的合理性,王阳明开始思考理既然无法外求,又该如何寻求呢?格竹子的经历让王阳明从程朱理学中跳出来,从而使王阳明走向心学的关键转折。
(14)、从理论逻辑上看,王阳明的这一分析无疑是正确的,因为知行为二必然会导致知先行后;而知先行后又存在着知而不行的可能。
(15)、 王阳明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在他看来,知道而不采取行动的人,不是真正知道其中的道理。坐享其成的人并不理解“有付出才有回报”。就算是知道了,也并不知道这里面的深意,否则就不会不行动了。
(16)、 王阳明说:“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认得一段;走到歧路处,有疑便问,问了又走,方渐能到得欲到之处。”每个人的人生就如同走路,不同的人走出不一样的人生。遇到困惑就自己去解决,慢慢就能弄清楚自己的答案。所谓“知行合一”乃是人的决心。
(17)、因为深信王阳明事功与“良知”“知行合一”之间的因果关系,
(18)、“知行合一”中的“知”指的是“良知”,“行”指的是“实践”,所以知行合一就是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相协调。它不是强调理论决定实践的唯心主义,也不是强调实践决定理论的唯物主义,而是不偏不倚,互为表里。
(19)、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纠朱学之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