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句子网

精选孔子教育格言 经典语录142句

孔子教育十句名言

1、孔子教育名言及解析

(1)、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摘孔子《论语》——释义:生下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经过学习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遇到困惑才学习的人是又次一等,有了困惑而不学习的,这是最下等的人。

(2)、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陶行知

(3)、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论语》

(4)、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论语》

(5)、误解:一般人将这句话理解为国家统治人民,指使驱赶他们去做事就行了,不要让他们明白他们在做什么。

(6)、子曰: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7)、误解:这句话出自《论语·秦伯》,一般人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理解为国家统治人民,指使驱赶他们去做事就行了,不要让他们明白他们在做什么。这句话在现在看来,绝对很明显就是封建统治阶级几千年来一直在玩弄的愚民权术,小老百姓嘛,让他们知道那么多干什么?最好都是昏昏噩噩,只知道照着我们的意思去庸庸碌碌一辈子,这句训诫不可谓不恶毒,它被千百年来中国的大小封建统治者奉为至宝,但问题来了,这样的一条愚民之术,真是孔子这位致力于教化人民的教育家的本意吗?

(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摘孔子《论语》——释义:一个人若没有长远的考虑,便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9)、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10)、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淮南小山《楚辞招隐士》

(11)、今天是教师节,让我们重温孔子10句话,尊师道,敬师德,念师恩。

(12)、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13)、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正直)、友谅(诚信)、友多闻(见多识广),益矣;友便辟(性情暴躁,惯走邪道)、友善柔(过份优柔寡断或和颜悦色骗人)、友便佞(心怀鬼胎。谄媚),损矣。——孔子《论语》

(14)、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论语》

(1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丘《论语·卫灵公》

(17)、《论语》开篇就讲:“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18)、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丘《论语·季氏》

(19)、翻译: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20)、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2、孔子教育格言 经典语录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这个“习”不是复习,是练习,实习的意思,强调的是实践和理论的辩证关系。

(3)、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4)、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5)、译文: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为我所学习的人,我选取那些优良的方面学习它,对那些不良的方面则加以改正。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摘孔子《论语》——释义:见到贤人便应考虑怎样才能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便应在内心反省,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7)、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孔子《大学》

(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9)、颜回对饮食起居不甚在意,每天学习耕作乐在其中。

(10)、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论语》

(1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论语》

(12)、翻译: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形容谦虚好学。

(13)、因此我们贯彻执行党的10九大精神,切实做好教育培训工作,为各企事业单位的人才建设、干部队伍素质等内容进行全方位的培训与督导。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14)、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汉;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15)、不许学生沉溺游戏,自己首先不能带头打游戏。

(1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7)、当在学校所学的一切全都忘记之后,还剩下来的才是教育。爱因斯坦

(18)、翻译:怨恨君心荒唐啊,始终不能理解我的心思。那些女人也嫉妒我的妩媚,诽谤我好放荡淫乱。

(19)、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楚辞九章涉江》

(20)、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摘孔子《论语》——释义:一个人固守道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主张又不能坚定不移,这种人有他不能算有,没有他不能算无。

3、孔子教育十句名言简短

(1)、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释义:不在那个职位,就不谋划那方面的政事。

(2)、误解:这句话出自出自《论语·宪问》,大家常常用这句话去劝人放下,殊不知“以德抱怨”只是一句设问,并不是结论,孔老先生是极力反对打完左脸把右脸也伸过去的感化做法的。

(3)、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 《论语》

(4)、 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孔子

(5)、孔子一生不曾停下学习的脚步,三次拜访老子请教,反复研读《易经》,穿竹简的牛皮绳都被磨破了很多次。

(6)、“这反映了中央对教育问题的高度重视”,常年从事教育研究的项贤明表示,社会在经济物质层面的现代化,较易实现,而人的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7)、(译文)懂得了就是懂得了,没有懂就是没有懂,这才是真懂。

(8)、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楚辞九歌湘夫人》

(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论语》

(10)、我们鼎力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 

(11)、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3)、教育并不仅仅用于装点记忆力和启发理解力,它的主要职责应该是引导意志力。

(14)、误解:这句话出自《论语·子张》,多少中国父母将这句话视为家训:“你丫好好读书,将来才能考上公务员!”“读好书才能有好仕途!”“读书就是为了做官!”这些理解都不对。

(1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丘 《论语》

(17)、春秋祭祀,各随土宜。必丰必洁,必诚必敬。此报本追远之道,子孙所当知者;

(18)、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19)、简析:强悍凶暴的人,往往都不得善终;争强好胜的人,往往都会遇到强敌。

(20)、 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

4、孔子教育十句名言大全

(1)、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孔子《论语》

(2)、有学识的人不如喜欢求学的人,求学的人不如乐在其中的人。

(3)、真相:这句其实是互文见义。其实原意是:“仁智者乐山水,仁智者动静相融,仁智者乐而寿。”多少人还在洋洋得意:我喜欢看海,所以我是智者咯?

(4)、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摘孔子《论语》——释义:虽然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但让他去处理政事,却办不好;派他出使国外,却不能独立地根据具体情况应对自如;这样的人,读的即使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5)、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6)、《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

(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论语》

(8)、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9)、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10)、每个人其实出生的时候都差不多,但是因为后天的教育所以才变得不同。

(11)、切磋问答。孔子的教学主要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例如: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这就是交互式教学的一个范例。循循,有次序,诱,引导。可见孔子善于有次序地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掌握知识,并亲自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是举一反步步深入,这同时也是治学的一种重要门径。以这种方法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更能开发他们的智力,提高他们的分析水平和自学水平。它发挥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又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符合学生在认识上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

(12)、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孔子《论语》

(13)、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论语》

(1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释义: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16)、智育重法。理想的智育是把知识转化为智慧,只有在智慧引导下,才可能展开真正意义上的心智活动。一般来说,知识的关注点是现成的答案、现成的公式、现成的历史事件的归纳,而智慧关注的是未知的世界,是求知的过程。因此,我们有必要来一个智育观念的更新。必须明确,知识不过是智育的载体,学生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所得到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孔子认为除了极少数的圣人外,绝大多数的人要获得知识与技能必须学而知之和困而学之(《论语.季氏》)。学习一词就来自孔子的学而时习之,可见智育的首要目的是教给学习者以良好的学习方法,其次才能引导他们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来进行卓有成效的学习。这一指导思想和我们现在的某些单纯的应试教育、技能教育相比,无疑更正确、更科学、更合理、更人文。

(17)、无论贫富、地位、职业、智愚、都可以接受平等的教育。

(18)、既然有教无类,那么学生的层次肯定有诸多差异,这也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资质,也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

(1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论语》

(20)、?(青图云赠书)比起做题和考试,这项学习“软技能”对孩子更重要! (内含中奖名单)

5、孔子说的教育名言警句

(1)、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原来这是孔老夫子在称赞一个叫宁武子的人,他说:“宁武子在世道清明的时候就展示自己的才华,做一名智者;世道浑浊的时候就装傻,做一个愚者。做智者是简单的,大家都能做到,但是能装傻,这是一种高明的举动,却是很少有人能做到的啊。”

(2)、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3)、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论语》

(4)、现在很多偏科的孩子,往往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这是我们“因材施教”的程度还不够。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6)、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7)、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儿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8)、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9)、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 《论语》

(1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孔丘

(1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2)、以直报怨,以德报德。——释义:用公平正直来对待怨恨,以恩德来报答恩德。

(13)、   自小耳濡目染,谁都能说几句论语中的名言,如“吾日三省吾身”、“温故而知新”,这些话历经2500多年,至今依然能散发出智慧的光芒,为人所津津乐道。

(14)、党的10九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5)、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16)、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释义:工匠要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准备好他的工具。这是一种比喻,即如想做好一件事,必须先具备做这件事的先决条件才能事半功倍。

(18)、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摘孔子《论语》——释义:不该说话的时候却抢着去说,这叫急躁;到该说话的时候却闭口不说,这叫隐瞒;不看别人的脸色便随便插嘴,这叫没有眼色。

(19)、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淮南小山《楚辞招隐士》

(20)、一个学生努力钻研,陷入困境的时候,老师再出手帮他,才能事半功倍。如果不能融会贯通,那么就比较难了。

(1)、误解:“愚不可及”出自《论语·公冶长》,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个成语,形容一个人的愚蠢到了极点,别人都赶不上。但孔子口中的“愚不可及”却并非是这个意思。

(2)、时代在进步,知识在更新,一个老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

(3)、   误解:一般在感情上受过伤害的男人比较喜欢用“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半句话来忧伤感怀,坚决不承认自己的错误,但是,却没有几个人能说出后半句。

(4)、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5)、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孔子《论语》

(6)、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孔子《论语》

(7)、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8)、误解:很多不愿赡养老人的不孝子女会说出这种话来,也有人用这种话去形容一些精明奸诈的老人。那么,孔子的意思是什么呢?

(9)、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论语》

(11)、当人的世界观统帅着他的思维感觉意志活动等一切精神生活领域时,知识就变成了起作用的东西。在创造性劳动中培养思维,这是教学技巧的重要表现,凭借这种技巧,教养使人变得聪明起来。(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

(12)、“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孔子《论语》

(13)、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14)、孔子教育名言名句大全摘抄,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大事情,教育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很多家长都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以下是一些关于孔子教育名言名句大全摘抄孔子教育名言名句大全摘抄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15)、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楚辞九章涉江》

(16)、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里仁》——释义: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必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同他做伙伴。”

(17)、 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孔子

(18)、他不仅培养了大批人才,而且还创立了非常完备的教育思想体系,其中许多的思想精华值得我们学习吸收。

(19)、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20)、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药酒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本》

(2)、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3)、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楚辞卜居》

(4)、可以说,孔子的教育方式打破了当时贵族对教育的垄断,是中国最早的教育公平。

(5)、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6)、面对同样的问题,孔子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孔子认为:冉有做事总是退缩,所以要激励他勇敢去做;子路行事勇气超人,所以要限制他太过刚勇。

(7)、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8)、要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启发、开导,授人以渔,才能举一反三。

(9)、如果这么理解,就变成了“读死书、死读书”的机械活动,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这不是培养书呆子的结果吗?!这怎么会是孔子的本意呢?又怎么会让普遍的大众体验到快乐呢?

(10)、误解:这句话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多数人将这句话作为君子之道,尤其是商人之道,但其实与孔子的想法相左。这句话字面上的理解一般都没有错误,但大家却都不知道这句话还有下半句:“硁硁然小人哉”。

(1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论语》

(12)、真正好学的人,不会在意饮食起居,而是努力做事,谨慎说话,有错误就尽快改正。

(13)、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孔子《论语》

(14)、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孔子《论语》

(1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 《论语》

(16)、谱牒之设,正所以联同支而亲本。各宜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雍睦一堂,方不愧为圣裔;

(17)、真相:此句原话是“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大意是说:“年幼时不懂得孝顺父母、友爱兄长,长大后又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成就,年老了还迟迟不死,这样的人简直就是世上的祸害。”用网友们的话来表示就是: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

(1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 《论语》

(19)、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为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为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摘孔子《论语》——释义:子张问:“什么是五种美德?”孔子说:“君子对人民施加恩惠,却不耗费财用;使百姓劳苦,百姓却无怨言;自己有所欲求却不贪婪;安宁矜持却不骄横;威严却不凶猛。”……子张又说:“什么是四种恶行?”孔子说:“事先不经教育,犯了罪就杀头叫做肆虐;不先告诫便要求有成效,这叫粗暴;发布命令迟缓,却突然限期完成,这叫残害人;同是给人赏赐,却出手吝啬,这叫只进不出的财务衙门。

(2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孔子《中庸》

(1)、幸福,就在于创造新的生活,就在于改造和重新教育那个已经成了国家主人的、社会主义时代的伟大的智慧的人而奋斗。

(2)、人品可以弥补能力上的不足,能力却永远弥补不了人品上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