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经典名句及翻译
1、佛经经典名句及解释
(1)、菩提本自性,性净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无可作相。
(2)、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杂阿含经》卷二
(3)、面上无嗔是供养口里无嗔出妙香心中无嗔无价宝不断不灭是真常
(4)、对于生活:如果人不执著世间的一切物质名利,就不会被物质名利所控制;正由于人追求这些感官之物,才会变得不快乐一切皆流,无物永驻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觉、感受,因为才会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记得佛家的句:
(5)、2持名念佛是《观无量寿佛经》里头第十六观。度什么众生?五逆十恶,临命终时一念十念都能够往生,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圆证三不退。这还有什么话说?圆证三不退就是成佛。要不是成佛,三不退怎么能圆证?我们在前面说过,小乘初果开始证「位不退」;这大乘,就是四果罗汉回小向大,如果拿圆教来讲,七信位的菩萨证「行不退」,第二种不退;明心见性,就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个才能证得「念不退」,但是刚刚证得,没有圆满。圆满的三不退是谁?是圆教的等觉菩萨,像观世音、大势至、文殊、普贤、弥勒之流的,他们才是圆证三不退。所以这功德就不可思议,为什么?你看看他不要修三大阿僧只劫,他不要经历那么多阶级,那么多的位次,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再到等觉,他不用经历,他从凡夫一下就跳到那么高,又是一刹那之间十念一念就得到了,这不可思议。真的,菩萨都想不通,这是什么道理?这个道理在净土三经里头细讲,给我们讲这个道理。所以这个是不可思议功德。所以十方诸佛没有不赞叹的,没有不弘扬的,诸位要知道。
(6)、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增一阿含经》卷50
(7)、需不需要我们念佛念得很有功夫——不需要。
(8)、300.他永远没有恭敬众生的心,永远轻贱众生,所以永远得不到尊得不到贵,永远被人辱,被事辱。他永远没有柔顺众生的心,所以他永远没有顺的果报,命运不会顺他,众生不会顺他,工作不会顺他,一切生活琐事不会顺他。
(9)、(197)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
(10)、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11)、1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12)、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
(13)、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14)、1诵经容易解经难,口诵不解总是闲,能解不依空费力,日诵万卷也徒然。
(15)、2说尽大藏非有字,道通三世本无文。一句圣号老实念,密中之密禅上禅。
(16)、(136)深山毕竟藏猛虎,大海终须纳细流。
(17)、年纪小的时候不努力学习上进,等到年纪大了只有枉自悲伤了。
(18)、百年钻故纸,何日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1333431343634出头时。
(19)、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20)、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2、佛经经典语录原句
(1)、过去的人不会见到今天的月亮,而今天的月亮曾经照耀过过去的人。
(2)、1往生西方阿弥陀佛世界,这是很重要的,今生我们不往生,后面就是百千万劫的沉沦。
(3)、所谓观不是坐着乱想,而要即事而觉,在种种顺逆境中不忘观照,以理导行,以事修心,真正证入的时候才了诸法无常的真实意义,观念上的东西只是教条(但也能起生起正见的作用),不是真实证到的东西.
(4)、不信你短短观察几天,就不如初次的印象好了。
(5)、汉代人王崇,父亲去世只剩下母亲,他很痛苦,整天哀号痛苦,曾经夏天天降冰雹,禽一兽 草木都被摧残死亡,冰雹下到王崇田边,就忽然停止了。庄稼菽麦十顷,没有一丝损坏。
(6)、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7)、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8)、1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9)、从外入者不是家珍,从内发者,方谓真慧。——佛经经典名句
(10)、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11)、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12)、同你(有修养的人)一席话,胜过读了十年书,受益匪浅。
(13)、20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
(14)、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15)、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四十二章经》
(16)、此三经均是讲阿弥陀佛和西方极乐世界的(其中‘无量寿’即‘阿弥陀’的一个本意),欲修净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应将此三经作为首选经典阅读。有一种说法是‘净土五经’,即修净土读这五经就够了,其他经完全不读都没关系,主要是强调修行的专一。那这‘净土五经’就是此三经外加上《华严经》中的‘普贤菩萨行愿品’,和《楞严经》中的‘大势至菩萨圆通章’,均包含在上面的推荐中。
(17)、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18)、3)以一切觉故,当知菩萨,不重久习,不轻初学。欲得净土,但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吾有一躯佛,世人皆不识,不塑亦不装,不雕亦不刻。无一滴灰泥,无一点彩色,人画画不成,贼偷偷不得,体相本自然,清净非拂拭。虽然是一躯,分身千百亿。
(19)、2《往生礼赞》云:若有众生,称念阿弥陀佛,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等,必得往生。
(20)、结交朋友应该找超过自己的人,和自己差不多或不如自己的人不如不交。
3、佛经十大名句
(1)、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2)、一匹驴,吃再好的草,也不会成为一匹俊马。用执著和分别心去修行,再大的精进,也不会成佛。
(3)、六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4)、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
(5)、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6)、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7)、伽叶:有业必有相,相乱人心,如何?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佛语有云:宁静而致远。
(8)、(180)三人同行,必有吾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9)、他女勾尔入他室,尔莫从他暗相逐。他妻诱尔同他宿,尔莫与他私相熟。
(10)、如何无我无相,无欲无求?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11)、人要常警觉,处处小心谨慎,就像走路过桥一样不要大意。
(12)、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13)、20)佛法在日用处,行住坐卧处,吃(喝)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所作所为处。经典关于佛经语录1)佛性不可思量测度见到,当下便见,拟思则差。
(14)、长久在人家里住就会被人家嫌弃;人如果穷了亲戚也会疏远你。
(15)、一切法门,明心为要;一切行门,净心为要。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净心之要,无如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16)、归元性无方便有多门。——《楞严经》卷6
(17)、色即是空,使人们认识到事物的现象,认识到诸多的苦和烦恼都是虚妄产生的空即是色,则由事物的共性,因缘关系,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善恶循环所谓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劝人向善的基础。
(18)、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19)、《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简称《楞严经》或《首楞严经》)
(20)、(133)一家有女百家求,一马不行百马忧。
4、佛经经典名句及翻译大全
(1)、厌离未切终难去,欣爱非深岂易生。铁围山外莲花国,掣断情缰始放行。
(2)、要少听或不听事非话,听多了,再好的人也反会成为仇人。
(3)、六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4)、----大宝积经第91卷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
(5)、译文:周田字子方,曾在魏文侯手下为军师。一次太子击与他在路上相遇,太子下车很恭敬的问候,子方却不还礼,太子击生气的说:“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子方说:“亦贫贱者骄入耳,富贵者安敢骄人?国君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夫士贫贱者,言不用行不合,则纳履而去,安往而不得贫贱哉!东汉时期的赵一温一 ,做京兆郡丞的官职,曾经感叹说:“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所以就辞去安逸的官职,自己闯荡去了。
(6)、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楞严经》
(7)、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佛曰:刹那便是永恒。
(8)、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9)、人如果没有对长远计划的考虑,很快就会遇到困难和问题。
(10)、2念佛法门,乃如来一代法门中之特别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上根如文殊、普贤、之大菩萨,不能超出其外。下下根如五逆、十恶、之大罪人,亦可预入其中。但具真信、切愿,皆可仗佛慈力,带业往生。若或已得三昧,及已断烦恼者,则一得往生,即入大菩萨位。一切法门,皆从此法门流出,一切法门,悉皆还归此法门。(谓往生西方,以期圆满佛果也。)似浅而深不可测,似小而大无不包。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无不资此以为成始成终之道。
(11)、人要像乌龟一样,情况不利时要将头缩到壳中去,比喻保全自己,伺机而动。
(12)、此经是释迦牟尼成佛后首先讲的第一部经,最适合的也是大根器的人。释迦牟尼初成佛时,犹如太阳刚升出来,光芒照耀高山,所讲的《华严经》下面中小根器的人尚听不见,或者听见了也等于没听见;到了最后讲《妙法莲华经》的时候,又似太阳快落山了,照的又是山顶上的人;相对而言《楞严经》、《金刚经》、《心经》等则是如日当空,可照遍全人。《华严经》很长,比《妙法莲华经》、《楞严经》都长,可看其中有名的几品,比如普贤菩萨行愿品、普贤菩萨净行品等。
(13)、了解人表面比较容易,了解人了内心和思想却很困难。
(14)、2汝欲延生听我语,凡事惺惺须求己。如欲延生须放生,此是循环真道理。
(15)、经典佛语八: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16)、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
(17)、菩萨变化示现世间,非爱为本,但以慈悲令彼舍爱,假诸贪欲而入生死。
(18)、大悲无泪!是的人到悲痛的极点,也就是万物的极限,那就是一无所有的感觉,所以对于背来说,就可能出现“悲极生乐、或者悲底见喜”的结局。
(19)、按照佛教的说法,凡世间的众生之所以烦恼,根本原因就在于人的贪嗔痴无止无尽。在各种欲望的驱使之下,使得人有内心的痛苦、有外来的痛苦,有追求目标的痛苦、有达到目标乐极生悲的痛苦,有得到的痛苦、有得不到的痛苦,有生老病死苦,有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五取蕴苦。佛教认为人就好像漂浮在无边的苦海之中,时而头抬出海面,那是欲望得到暂时满足;时而头又被海水淹没,那是被苦海所迷惑;被欲望所羁绊,在六道轮回中流转往复,在生死苦海中起起伏伏,却总是离不开这个苦海。“苦海无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0)、(130)路逢险处难回避,事到头来不自由。
5、佛经经典名句100句
(1)、十大经典佛语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经典二:不可说。(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一旦失口,往往一丝脆弱的牵伴都会断掉,纵然痛惜也)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2)、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办?
(3)、黄金没有(不容易)造假,阿魏无真(容易造假)。
(4)、妒嫉别人的钱财,不能妒嫉别人吃食;别人活着时你可埋怨,人死后就别埋怨了。
(5)、释迦牟尼佛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6)、四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7)、1尘沙劫又尘沙劫,数尽尘沙劫未休。当念只为情未撇,无边生死自羁留。
(8)、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9)、毗婆尸佛偈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10)、人情像纸一样十分脆薄,世界上的事如棋局一样变化万千。
(11)、四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12)、2汝等比丘!若有人来,节节支解,当自摄心,无令嗔恨,亦当护口,勿出恶言。若纵恚心,即自妨道,失功德利。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智慧人也。所以者何,嗔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当知嗔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嗔恚,白衣受欲,非行道人,无法自制,嗔犹可恕。出家行道,无欲之人,而怀嗔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云中,霹雳起火,非所应也。
(13)、(127)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14)、拘留孙佛偈见身无实是佛见,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15)、1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16)、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佛说无量寿经》
(17)、译文:唐代人李靖,以前特别穷,曾在山林中狩猎为生,一次回去晚了,夜晚到达一扇大红门前借宿。夜半听见叫门甚急,一位老太太告诉李靖说:“这里是龙宫,上天命令下雨,可是两位太子都不在,你可以麻烦代劳吗?”于是李靖戴上黄头披,骑上青骢马,并被告知说“马鸣叫的时候,取瓶水一滴滴在马鬃上,平地就能水深三尺。”李靖见本乡旱极,就连下三十余滴,回来告诉老人这件事,老人说:“你现在肯定找不到家了。”
(18)、即种因,则得果,一切命中注定。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19)、佛告比丘:「善哉!善哉!色无我,无我者则无常,无常者则是苦,若苦者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当作是观。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未来色尚无常,况复现在色!。求:关于黑白无常的诗句黑白无常,亦称无常。是汉族传统文化中的一对神祇,也是最有名的鬼差。此二神手执脚镣手铐,专职缉拿鬼魂、协助赏善罚恶,也常为阎罗王、城隍、东岳大帝等冥界神明的部将。
(20)、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1)、宿王华,譬如一切川流江河诸水之中,海为第一;此《法华经》亦复如是,于诸如来所说经中,最为深大。又如土山黑山、小铁围山、大铁围山及十宝山,众山之中须弥山为第一;此《法华经》亦复如是,于诸经中最为其上。又如众星之中,月天子最为第一;此《法华经》亦复如是,于千万亿种诸经法中,最为照明。又如日天子能除诸闇,此经亦复如是,能破一切不善之闇。又如诸小王中,转轮圣王最为第一;此经亦复如是,于众经中最为其尊。又如帝释,于三十三天中王;此经亦复如是,诸经中王。又如大梵天王,一切众生之父;此经亦复如是,一切贤圣学无学,及发菩萨心者之父。又如一切凡夫人中,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为第一;此经亦复如是,一切如来所说,若菩萨所说,若声闻所说,诸经法中最为第一。有能受持是经典者,亦复如是,于一切众生中亦为第一。一切声闻、辟支佛中,菩萨为第一;此经亦复如是,于一切诸经法中最为第一。如佛为诸法王,此经亦复如是,诸经中王,若闻是深经, 决了声闻法。
(2)、以历史兴衰的史实作例子,来指导今天的行动。
(3)、没有钱不要到人前去,境遇不好的时候,不要去寻亲探友。
(4)、得到宠爱时要想想忍受屈辱的日子,安居乐业时要多多考虑可能发生的危险。
(5)、佛家讲“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这句话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使得谈空却又恋空,其实恋取世事和恋空并无分别,同样是执取而不放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
(6)、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楞严经》
(7)、八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8)、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9)、2击人得击,行怨得怨,骂人得骂,施怒得怒。
(10)、《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
(11)、译文:上古帝舜又叫重华,他的母亲早亡;父娶后母生弟名象。三人合谋屡次害舜,舜逃生后仍然孝顺父母亲爱兄弟。所以孔子和孟子都称他为“大孝”的表率。南宋爱国名将岳飞的溢号是武穆一精一忠,他少年便立志抗金。十八岁从军,立战功,背上刺有“一精一忠报国”四字,后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
(12)、寺院里经常有仙客出入,宰相之才的人都出自书斋之中。
(13)、九为了赞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
(14)、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不要光埋怨自己多病,灾祸横生,多看看横死在你刀下的众生又有多少?
(15)、黄金没有(不容易)造假,阿魏无真(容易造假)。
(16)、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楞严经》
(17)、1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