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句子网

精选小学生必读的国学经典诵读81句

小学生必读的国学经典

1、小学生必读的国学经典名句

(1)、(1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

(3)、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 

(4)、孔子说:“对于任何学问事业,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嗜好它的人。”

(5)、第3部 《庄子》 庄子 (战国约公元前369-前286)

(6)、(9)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中秋节重磅推荐:九品莲纯花生油-做油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

(8)、出处:《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共,同“拱”。)

(9)、本书共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

(10)、解释: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

(11)、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流传至今,影响极深:它所辑录的几个姓氏,体现了中国人对宗脉等的强烈认同感。姓氏文化,或谱牒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2)、出处:《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13)、出处:《论语·季氏》:“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14)、(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15)、出处:《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6)、《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三字经》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17)、《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孔子说:“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诗经》讲述的全是纯洁的思想、高尚的行为。在艺术形式上,《诗经》还略显粗糙,艺术表现也不够成熟,但却篇篇都是正能量,是涵养精神最好的诗歌,其后的唐诗宋词,虽然在艺术形态上达到了巅峰,但这方面却远不如《诗经》。

(1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19)、出处:《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0)、第2部 《道德经》 老子 (春秋生卒年不详)

2、小学生必读的国学经典诵读

(1)、《大学》作为“四书”之首,是儒学重要的思想载体。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政治的合法性依据,在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建设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一本《围炉夜话》,书中内容包括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交友识人﹑持家教子﹑治军从政等,对人的一生影响深远。

(3)、《荀子》是战国末年著名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的著作。内容十分丰富,博大精深,是先秦学术思想成果总结性的著作。

(4)、解释:屏气:暂时抑止呼吸;凝神:聚精会神。

(5)、省(xǐnɡ):反省,内省,检讨自己的思想行为。

(6)、出处:《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7)、但是,对于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这三本书实际上,是告诉孩子,世界是什么的课本。应该放在幼儿园,即四岁~七岁之间教学。而对这两本书的教学,方法不能限于简单的跟读,需要教师以缤纷的图片或动漫、以优美的声音(吟唱)、以通俗的口语,并辅以现实对应事物进行对照,更重要的是,有模型实物,向孩子们展示,充分调动孩子们的认知兴趣。

(8)、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9)、出处:《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10)、第8部 《孙子兵法》 孙武 (春秋生卒年不详)

(11)、出处:《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2)、出处:《论语·卫灵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3)、幼儿教育国学教育,在传统叫童蒙,何谓蒙?即启蒙。七岁以前的幼儿,需要注重视觉、听觉、语言的综合教育,当然,四岁开始,就需要有基本的认知教育。所谓的基本认知教育,即是指告诉他,世界是什么。七岁以後的小学生,不但需要知晓世界是什么,不单需要视觉听觉语言的综合教育,更需要行为实践,更想要知道,世界为什么。

(14)、出处:《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15)、(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6)、出处:《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7)、曾国藩号称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集中体现的就在这本全集中,特别是曾国藩家书,是最重要的资料。市面上很多关于解读曾国藩的书,对他的成功进行了很多分析,鱼龙混杂,不可以全信。曾国藩家书中,详细记录了他在给祖父母、父母兄弟、同僚等人的信件,有些是国家大事,更多的是家庭经营、嘘寒问暖、待人接物、为学作文的事,有的还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曾国藩作为朝廷大员,更是一代儒学大师,他处理这些事的态度、方法,是活生生的国学教材,很多可以给我们启发。

(18)、出处:《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19)、出处:《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0)、解释: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

3、小学生必读的国学经典诗句

(1)、(2)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2)、出处:《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出处:《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4)、出处:《论语·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5)、解释:原意是“不也是很快乐的吗?”现用来表示程度极深,达到极致。

(6)、青少年必读的国学经典有哪些?为帮助青少年更好深入学习国学经典,我为大家推荐青少年必读十部国学经典,欢迎参考!

(7)、意思: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知道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说明向他人求学的重要性。

(8)、出处:《论语·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9)、《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故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10)、解释:指人不得好死。也表示对恶人的诅咒。 

(11)、实践证明,有多动症、感觉综合失调甚至自闭症的孩童,学习国学一段时间后,境况会大为改善。这些经典凝聚了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和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行文流畅,气势磅礴,辞藻华丽,前后连贯,朗朗上口;内容丰富,包含有诸如天文、地理、历史、治国、修身、道德、伦理等丰富知识,堪称国学经典。古往今来,无数少年儿童从中汲取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拓展资料:朗诵,指清清楚楚的高声诵读。就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朗,即声音的清晰、响亮;诵,即背诵。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

(12)、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徵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3)、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14)、本书作品以睿智的思考洞察社会人生,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反映深刻的人生道理,通过简洁凝练的诗歌、谚语告诉我们,在年少的时候要懂得珍惜时光、勤奋努力;在生活中要懂得孝顺父母,和睦兄弟;在身处困境时,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15)、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为"离骚体"。

(16)、出处:《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17)、国学是以先秦的经典及诸子百家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先秦诸子百家学说是共存共鸣的,没有主从关系,如果按时期所起作用而论,各家学说在各个时期都发挥着或显性或隐性作用,只是作用在的领域不同而已;各家学说也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政治领域的道家与法家、军事领域的道家、兵家、医学领域的道家、医家、还有其它各领域的各家(名家、墨家、农家……)等等,某一领域起主流作用并不代表全部。所以,国学的各个学派学说并没有主从之分,并不存在以哪一家学派学说为主体。

(18)、第20部 《韩昌黎文集》韩愈(唐代768-824)

(19)、第7部 《韩非子》 韩非 (战国公元前280-前233)

(20)、解释:不担任某职务,就不去过问某职务范围内的事。

4、小学生必读的国学经典书目

(1)、出处:《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2)、瞿鹊子问乎长梧子曰:"吾闻诸夫子: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夫子以为孟浪之言,而我以为妙道之行也。吾子以为奚若?"

(3)、重磅推荐!中医世家五代积德行善的学佛老中医无私提供的祖传秘方养胃丸!同修们吃完后欢喜无量!

(4)、一般来说“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国学包括中国古代的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以及中医学、农学、术数、地理、政治、经济及书画、音乐、建筑等诸多方面。现“国学”概念产生于十九世纪,当时 “西学东渐”改良之风正值炽热,张之洞、魏源等人为了与西学相对,提出“中学”(中国之学)这一概念,并主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一方面学习西方文明,同时又恢复两汉经学。

(5)、原形容人既有文采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6)、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7)、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8)、出处:《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9)、第4部 《孟子》 孟子 (战国约公元前372-前289)

(10)、这一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

(11)、是中国明代时期编写的道家儿童启蒙书目。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此书集结了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

(1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及其助刘攽、刘怒、范祖禹等根据大量的史料编纂而成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上起周威烈士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讫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

(13)、常读国学的女人,像水一样柔软,上善若水,更自尊自爱、善良贤慧。

(14)、子曰:"由!悔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5)、思维导图作文杂志投稿:zuowenxx@1com

(16)、出处:《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7)、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仅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弟子规》

(18)、《弟子规》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它是依据孔子教诲编成的学童生活规范,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全文共360句、1080个字。核心思想是儒家的孝悌仁爱。

(19)、出处:《论语·颜渊》:“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20)、康熙年间,满清作为少数民族的统治阶层出于长久统治的目的,主动追求对儒家思想文化的认同。包括崇文尊孔,提倡修读四书五经,尊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大修孔庙,春秋祭孔、宣谕以孔子儒教为立国之本。

5、小学生必读的国学经典视频

(1)、第28部 《读通鉴论》 王夫之 (明末清初1619-1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