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是个怎样的人
1、苏格拉底的身世
(1)、命理師和占星家說:「你很善良和熱情,但如果你感覺遭到背叛,你也可能產生令人招架不住的怒火與怨憤。」你覺得很準吧!所以,他們幾乎對每個人都這麼說。
(2)、我到处走动,没有做别的,只是要求你们,不分老少,不要只顾你们的肉体,而要保护你们的灵魂。
(3)、首先,苏格拉底指出,自愿从恶避善不是人的本性,在面对大恶和小恶时也没有人愿意选择大恶。人的畏惧和恐怖这两种情绪可以理解为对恶的预见;人们所以会对预见恶产生畏惧和恐怖,就是因为无人自愿遭遇恶、接受恶。苏格拉底说:“对善的想望是为一切人所共同的,而在这一点上,是并没有人比另一个人更好的。也没有人想望着恶的”〔29〕。“没有人自愿趋恶,避善趋恶是违反人的本性的”〔30〕。在这里,恶既指与善相对立的恶,也指与有益相对立的失败。在苏格拉底看来,知必然导出行,知识是德行的基础。有知识而去为恶者是不可能的。为恶只能出自于无知。
(4)、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
(5)、幸运的是,他的学生柏拉图记录了当时法庭的辩论,让我们有机会聆听这位伟大智者的千古绝唱。
(6)、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年),古希腊哲学家,出生于伯里克利统治的雅典黄金时期,出身贫寒,父亲是一名雕刻师,母亲为助产士。他的学生之一是柏拉图,他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并称希腊三贤。
(7)、苏格拉底的知包括对事物的知、对善的知和对人本性的知。如果说关于事物和善的知是美德的基础,是通向至善之路的钥匙的话,那么关于人自己本性的知则是通向至善之境的入口。人只有先懂得自己的本性,了解自己的无知,才可能进一步获得关于事物和善的知识,以实现美德达到至善。人如果对自己本性一无所知,则必然导致恶。对自己本性的了解是其他认识的基础。而人的本性就在于相对于神来说的无知。所以,在苏格拉底看来,如果一个人要想有知,进而有德并最终达到至善之境,首先必须充分认识自己。“认识你自己”就是通向至善之境的入口。
(8)、能够让别人为自己开道,让别人来为自己解决难题,从一个小混混,混到了开国皇帝,可见他的能力就如苏格拉底所言一样,他是一个真正高明的人。刘邦的能力就恰恰与项羽相反,项羽就是谁也不愿意去用,只相信自己。而刘邦却知人善用,借助别人的能力,使得自己不被蒙蔽。
(9)、苏格拉底看着助手不辞辛劳到处寻找,领来一位又一位,他只能一一谢绝。
(10)、这不是循环而是推进。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待哲学,哲学都是从它可以且应该提出的问题出发的——这些问题问的是我们有哪些可能的途径来发现怎样过上最好的生活;从这些问题出发,在探问的过程中,它逐渐看到它自身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为这种发现提供助益,这包括采用分析和论证这些论辩式的方法,以批评方式表现不满(criticaldiscontent)以想象方式比较各种可能性哲学正是要把它它这些最具特征的内容添加到历史的个人的知识之上,添加到我们的这类日常知识资源之上。
(11)、谦逊是藏于土中甜美的根,所有崇高的美德由此发芽滋长。
(12)、〔19〕〔20〕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第4卷第3章,第5章。
(13)、神之所以说他最聪明,并不是因为他有多智慧,而是苏格拉底知道自己无知,并敢于公开承认。
(14)、道德哲学的目的应该是什么,这依赖于其结果。因为它的探究是反思性的,一般性的,它关心哪些东西是可知的,因此,它必须给出一种阐释来说明回答苏格拉底问题必须加以考虑的一些问题:科学知识能发挥哪些作用;纯粹理性探究能带我们走多远;在不同社会里提出这个问题,回答距预想会差多远;说到头来,有多少内容必须留待每个个人去决定。像这样,哲学反思不得不考虑,回答这个问题或任何实践的、不那么普遍的问题都涉及哪些方面不得不询问,它可以调动的是哪些心智能力与哪些知识形式。在这个过程中,不得不加考虑的一件事情是哲学本身的位置。这里似乎有个循环:在追问可以怎样回答苏格拉底问题之际,哲学将决定它自身在回答中的位置。
(15)、作为一名雅典公民,苏格拉底也曾三次参军作战,战斗表现英勇顽强,也在雅典公民大会中担任陪审官。
(16)、《反智》蒐羅了常見的推理謬誤、邏輯缺陷、數字迷思、偏見和陰謀論,以當今社會的著名事件和近代歷史的精采故事為例,告訴我們如何識破種種迷惑人心的把戲、似是而非的話術,以及如何建立分析性思考的能力。
(17)、“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丢失了……
(18)、面对第二项指控,毒害青年,苏格拉底说,我来来往往所做的无非是劝告各位,劝告青年人和老年人,不要只关心自己的身体和财产,轻视自己的灵魂。在他看来,美德不是由金钱产生,反对过分重视金钱,轻视自己灵魂的风气。他所做的只是把这一切告诉了青年人而已,又有何罪?
(19)、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
(20)、苏格拉底的学生个个智慧超群,甚至可以与他并驾齐驱,如柏拉图。然而,即便如此,苏格拉底还是心存遗憾。
2、苏格拉底是怎样的人物形象
(1)、如果是遇到高圆圆,一般会狠狠地剜你一眼,转身而去;如果是遇到闫妮,大耳刮子肯定烀你脸上了。
(2)、“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
(3)、真正高明的人,就是能够借重别人的智慧,来使自己不受蒙蔽的人。
(4)、假如你问我该不该结婚,我会回答你:无论如何,你都会后悔的。
(5)、苏格拉底在强调美德的整体性时,已经把美德的基础规定为共同的理智本性,得出了美德即知识的论点。在苏格拉底看来,美德之所以为美德,就在于它是对事物本性和善的认识。他强调,德行在于洞见。由此,要获得美德,要行善,必须获得相应的知识。因为智慧是最大的美德。
(6)、苏格拉底认为,道德行为需要选择,面对各种现实的和可能的快乐和痛苦,人们总是选择较大份量或程度的快乐,较小份量或程度的痛苦;当面对痛苦和快乐交叉的事情时,总选择快乐超过痛苦的事情而避免痛苦压倒快乐的事情。人们对快乐和痛苦作出选择时必须对它们加以衡量和测度,这种测度本身就是知识,只有知识才能保证作出正确的选择,保证我们获得善的生活。因此恰恰是知识支配快乐和痛苦等情感,是知识构成美德的基础。这样,苏格拉底明确宣称,美德即知识。
(7)、现代社会生活水平高了,很多人思想价值观也都颠倒了,铺张浪费成了一种炫耀的资本,让人羡慕,而那些勤俭节约的人,却成了别人看不起的对象,挖苦的对象,讽刺的对象,让人感到未来的孩子长大,会成什么样的人,真的很担忧。
(8)、一辩后被判有罪。第二次申辩中,他强调自己是一个不图钱财、不治生业,不当将帅,不求闻达的人。作为一个哲人,苏格拉底较之他的人民更清楚看到雅典社会的弊病。为了拯救雅典和人民到处奔走呼号。正如苏氏所说,如今我一贫如洗,两袖清风,这就是一心侍奉神道的结果。这个神道就是知识分子的良知,正是他要承担和应尽的社会责任。
(9)、〔6〕柏拉图:《高尔吉亚篇》,见汪子嵩等著《希腊哲学史》第2卷第444页。
(10)、〔2〕(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第1卷第1章15—16节,商务印书馆1984年。
(11)、无知的人是没有资格行善的。因为无知的善良只有善的外衣,却缺少良的内核。无知即无德,通往地狱的道路,往往是善意的石头铺成的。
(12)、這些大標題源自「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表的一篇醒目公報。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是世界衛生組織下面一個專門研究致癌原因的機構,他們宣稱,加工肉品能增加將近18%罹患腸癌的風險,將之歸類於第一組致癌物質,與吸菸和游離輻射一起。同一份公報把紅肉歸類於第2A組,定義為對人類「大概會致癌」。肉和吸菸一樣危險的想法,遂引發廣泛的驚愕。
(13)、比如“小姐”一词的词义就经历了贬——褒——贬词义的一转再转,宋元时是对“地位低下女子”的称呼,后来转为对年青女子的敬称,在民国时普遍应用,而到了改革开放以后,又转为对“三陪女”这个特定群体成员的称呼。
(14)、 苏格拉底通过不断的诘问,不断的论证,让那些自以是的人羞愧难当,不停的修正自己的论点,最终苏格拉底完善了自己的论点,证明了他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
(15)、自愿的人在忍受苦楚的时候,受到美好希望的鼓舞,就如打猎的人能欢欣愉快地忍受劳累,因为他有猎获野兽的希望。
(16)、我想,这句话作为对苏格拉底的评价就差不多够了。
(17)、我们所谈的,可不是个无足挂齿的问题。苏格拉底说,我们在1谈论的是,人应该怎样生活。也可能是柏拉图报导他这样说他在一本书里这样报导,那是关于这个话题最初写就的几本书之。柏拉图认为哲学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像苏格拉底一样,他曾希望,一个人可以通过哲学理解为自己的生活制定方向,如果需要,就为自己的生活重新制定方向;是的,这里所说的理解是哲学特有的:普遍而抽象的,理性反思的,关心的是我们能够通过各种探究获知的东西。
(18)、媒體好像分不出「一場車禍意外」與「一場文明危機」之間有何差別,所以行車記錄器新聞,往往凌駕於專業鏡頭下的深度報導……
(19)、如果是在民国,不管你在什么样的场合,也不管是遇到阮玲玉还是张爱玲,你以“小姐”相称,她们都会报以微笑的。
(20)、比如说要想做一个真正高明的人,自然是要不断努力学习,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本领,让自己在任何方面都略胜一筹于别人,能做到这样,自然就会成为一个高明的人,会成为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但是大家都知道,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通过不断努力学习,就能达到自己想要的要求。
3、苏格拉底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1)、〔16〕〔17〕〔18〕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第1卷第5章。
(2)、那就是要多去相信别人,给别人机会,特别是一个当老板的,只要足够相信手下人,手下人都能够放开胆子去做,去干,都会干的很好。现实中就是太多老板心太细,该他管的事不管,不该他管的事,喜欢去管,总喜欢去管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儿,让员工们做事都蹑手蹑脚,放不开。
(3)、雅典就是一匹钝马,而我就是一只不断叮他,让他具有活力的牛虻。
(4)、神灵为自己保留了那对于最为重要的东西的认识。
(5)、苏格拉底的辩证式的问答法并不是他明发的,也不是他第一个使用的,据说是古希腊另外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哲学家芝诺最先使用的。后来苏格拉底也采用了这种方法,并将它推而广之和发扬光大。
(6)、编辑:慈怀读书(ID:cihuairead)
(7)、这种一问一答的对话方式推导真理和知识的方式是苏格拉底典型的问答法,甚至他在教自己的弟子的时候,也是采用这样的方法,以至于后来他的学生柏拉图在建立学园教学的时候,也保留了这种传统的“问答式”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也一直沿用至今,在我们今天的课堂上也经常使用。
(8)、比如“秋波”这个词,本意是“秋天的水波,比喻美女的眼睛”,如果像小品里的宋丹丹那样理解成“秋天的波菜”,暗送秋波就成了“偷偷送秋菜”,离“眉目传情”十万八千里了。
(9)、一个人如果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看待别人,常常会把人看错。我看人,从来不看他对我如何,而是看他对别人如何。
(10)、人类最大的幸福就在于每天能谈谈道德方面的事情。无灵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价值。
(11)、好的,好的。助手很温顺、很尊重地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地去寻找,以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
(12)、因为有句话说得好,方向不对,努力白费,可见一个人要想达到某一种水平,一定要首先选好方向,再去努力,也只有方向选好了,就会不用去考虑其他的,一直向前走就好,不用为任何事情所牵绊,也不要害怕任何磕绊,因为成功的路上总是在施工中,要想不被磕绊到,那是不可能的事。
(13)、苏格拉底一生未曾著述,其言论和思想多见于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著作,如《苏格拉底言行回忆录》。柏拉图是他的学生之他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并称“希腊三贤”。
(14)、德尔斐神谕说苏格拉底是最有智慧的人,而苏格拉底却讨厌智者,最有智慧的人,不就是智者吗?难道苏格拉底讨厌自己?
(15)、关于知识,苏格拉底坚持认为,知识来自于记忆,它深藏在每个人内心深处。苏格拉底的妈妈是一位助产婆,而他自己也认为自己是一位精神上的助产士,所以他经常问答方式去启迪他人的思想,帮助别人发现原本在内心的知识。有一天,苏格拉底问一个奴隶关于几何的问题,奴隶给出了答案,从而他得出结论,奴隶掌握几何知识,但是自己并不知道。因此他得出,智慧一直潜伏在人的内心,只是我们自己尚不知道而已。
(16)、假使把所有的人的灾难都堆积到一起,然后重新分配,那么我相信大部分的人一定都会很满意地取走他自己原有的一份。
(17)、来源:樊登读书(ID:readingclub_btfx)
(18)、在死亡的门前,我们要思量的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它的重要性。
(19)、譬如說,想像一場有兩千名心臟病人的臨床試驗,其中一千人服用安慰劑,另外一千人服用新藥。如果在一年內,安慰劑組有五次心臟病發作,但新藥組只有四次,那麼絕對風險只降低了千分之也就是0.1%。這個數據實在不太能打動人——醫師必須將此新藥開給一千名病人,才能預防一次心臟病發作!考量讓新藥上市所需耗費的成本,看起來更漂亮的相對風險數據(5-4)÷也就是20%,當然就更可能受到擁抱了。
(20)、当我对一个制度不满时,我有两条路:或者离开这个国家,或者循合法的途径去改变这个制度。但是我没有权利以反抗的方式去破坏它。
4、苏格拉底是干什么的
(1)、很多人终其一生,无法认识自己,不敢承认自己无知。
(2)、關鍵點在於,不能在沒有認清問題的情況下,就只看百分比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因為它們往往是相對於不同的數字。
(3)、苏格拉底天天喜欢在大街上跟人讨论哲学,是公认的智者。
(4)、苏格拉底的学说具有神秘主义的色彩,他认为天上和地上的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他认为“美德即知识”,恶行是由于无知,知识是教育的结果,贬低感性认识,提高理性认识,主张不能轻信感官,要用心灵的眼睛寻求存在的真理。哲学应该研究人类的伦理道德问题。
(5)、苏格拉底面对不信神的指控,他说,雅典的公民们,我敬爱你们,但是我要服从神灵胜过服从你们。他认为,自己时常受到灵机的启示。而他信奉的神灵仅仅是他自己的良知。
(6)、说到这里,如果大家对以上的回答和分析不是很满意,我们不妨一起来读一下苏格拉底的一段语录,就道出了这2个字,是人为的贫穷,很多人贫穷的原因就是如此!文字如下:
(7)、读完苏格拉底的这段名言,可以说这是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的,因为多数人想到的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提高自己各项本领,却没有像苏格拉底这样逆向思维去借助别人的智慧来让自己变得高明,可以说真的是真知灼见。今天有幸跟大家一起读到了苏格拉底这样的名言,我们不妨借着这段名言,更深入来分析一下,探讨一下,反省一下。
(8)、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很多人都会挂在嘴上。苏格拉底说: “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这其中有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说的是,苏格拉底有个学生,叫海勒丰,此人是苏格拉底的死忠粉。在古代雅典城外的一座山上,有个德尔斐神庙,神庙里供奉着太阳神阿波罗,相传那里的神谕最灵验。海勒丰有一次跑到神庙里求谶,他问:“世上有没有比苏格拉底更聪明的人?”神谕说:“没有。”
(9)、“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无奈地说:
(10)、苏格拉底的第一反应是:“不会吧,我自己觉得毫无智慧,但神不会说谎啊,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会不会是神搞错了?他想了个办法,要去亲身印证一下,看神谕到底对不对。
(11)、对哲学家来说,死是最后的自我实现,是求之不得的事,因为它打开了通向真正知识的门,灵魂从肉体的羁绊中解脱出来,终于实现了光明的天国的视觉境界。
(12)、道德哲学的目的,以及它能够抱有的任何值得认真对待的希望,都与苏格拉底问题的命运难解难分—一即使实际上我们并不能合理地希望单单靠哲学来回答这个问题。说到这个希望,有两点一上来就应该提到。第一点尤其是写作者需要记取的—事关这些巨大的问题,他若说这种抽象的、论证性的写作值得认真对待,那他是在做出多么巨大的断言。还有别的书在讨论这个问题,说起来,所有的书,但凡以人类生活为话题又写得还好的,都是在讨论这个问题。哲学写作者必须记取这一点—即使他不认为他与苏格拉底问题的联系在于他要尝试为之提供答案。
(13)、首先,善是有秩序的安排。苏格拉底一再强调,快乐和善是不同的,善是快乐的目的而不是相反。当快乐出现时我们就快乐了,当善出现时我们就是善的。但是不是还有其他美德出现时我们也会成为善的呢?苏格拉底认为是有的。他说:“任何事物的美德无论实现在身体灵魂或其他任何生物中,都不是只凭任意偶然性而能最好地得到的,只能由通过适合于每一事物的秩序和条理性才能得到。任何事物的美德都是一种有规则有秩序的安排,所以,正是这种适合于该事物的秩序的出现才能使任何事物成为善的。”〔6〕正因如此, 当他知道阿拉克萨哥拉说心灵整规万物时,他说:“我听了觉得很高兴,认为这个想法很可佩,心里想:如果心灵是安排者,那就会把一切安排得最好,把每一件特殊事物都安排到最好的位置。”〔7〕苏格拉底关于善是有秩序的安排同他的“合目的性”美的原则是完全一致的。
(14)、苏格拉底被称为西方的孔子,这是因为他们都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并不是靠军事或政治的力量所成就的,而是透过理性,对人的生命作透彻的了解,从而引导出一种新的生活态度。
(15)、苏格拉底想知道神谕到底是不是对的。他先去找了一位以智慧著称的政治家,跟他交谈之后,发现此人其实一肚皮草包。他又去找了最优秀的诗人、手工艺人,发现他们都一个德性,都是自己觉得出类拔萃,因为有一技之长而沾沾自喜,个个以为一切全通。最终,苏格拉底想明白了,神谕讲的是对的。他说,跟别人相比,我一样一无所知,但我和他们不一样的地方是,别人不知道自己的无知,而我知道自己无知。知道自己无知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
(16)、我們習慣追求速度、勝過追求真實度,習於反應、而非反省。
(17)、人生在世,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只不过是一个人的本能;而懂得自己不需要什么,这却是一个人的智慧。
(18)、其次,善是自由、自制、自主。在苏格拉底看来,善不仅指事物的有秩序安排,也指个人的自由和自制以及由此决定的个人的自主。他指出,自由对于个人和城邦都是高贵而且美好的财产,能够做最好的事情即从事善就是自由,反之,受到阻碍不能从事善也就是没有自由。相应地,凡是不能自制的人也就是没有自由的人。那些不能自制的人不仅受阻不能去从事善,还被迫去从事恶。那阻挡人去从事善同时还强迫人去从事恶的主人也就是最坏的主人〔8〕。由此,苏格拉底认为, 善就是一个人自主地自制而获得从事善的自由,而能够自主就是智慧,就是健全的理智。他说:“智慧是最大的美德,不能自制就使智慧和人远离,并且驱使人走到相反的方向去。”由于“不能自制使人对眼前的快乐留连忘返,常常使那些本来能分辨好坏的人感觉迟钝,以至他们不但不去选择较好的事情反而去选择坏的事情”。所以“健全理智和不能自制这两种行为是恰好相反的”〔9〕。也就是说,善就是个人的自主,相反则为恶。
(19)、苏格拉底有一个非常得力的助手,为人正直忠诚,很受人尊敬,苏格拉底打算考验和点化一下这个年轻人。
(20)、苏格拉底告诉我们,不能盲目自信,但也不能轻信别人的意见。只有处处留心、时时求证,才能从看似不同寻常的地方找到深思熟虑的结论。
5、苏格拉底是谁呀
(1)、 苏格拉底以自已无知为理由,广泛向人们求知,比如他诘问别人:什么是正义,什么是公平,什么勇敢,什么是懦弱,什么神圣,什么是纯粹。
(2)、对作家来说,写得少是这样的有害,就跟医生缺乏诊病的机会一样。
(3)、北乔|毕飞宇|残雪|臧棣|曹文轩|陈忠实|池莉|迟子建|格非|龚学敏|谷禾|海男|韩少功|霍俊明|吉狄马加|贾平凹|老舍|李洱|李敬泽|李娟|李佩甫|李少君|李一鸣|李元胜|梁平|林那北|刘庆邦|刘汀|刘醒龙|鲁敏|罗振亚|莫言|穆涛|南帆|欧阳江河|潘洗尘|邱华栋|三毛|沈从文|石一枫|史铁生|苏童|汤养宗|铁凝|汪曾祺|王安忆|王朔|王小波|吴义勤|西川|徐则臣|严歌苓|阎安|阎晶明|阎连科|杨建英|杨克|杨庆祥|弋舟|于坚|余华|张爱玲|张承志|张国领|张清华|张远伦|张执浩
(4)、 如果人类都象苏格拉底一样谦逊,求知多于自信,自律多于自负,那么人类将和谐的多,体现在现实生活中,至少冤假错案少得多,人类相互抹擦少得多。
(5)、不要靠馈赠来获得一个朋友。你须贡献你挚情的爱,学习怎样用正当的方法来赢得一个人的心。
(6)、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关键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
(7)、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众的人,而是那些善于利用每一时机去发掘开拓的人。
(8)、“如果神明以为最好我现在就了结此生,你以为奇怪吗?难道你不知道,到目前为止,我不承认有任何人生活得比我更好或更幸福吗?因我认为,生活得最好的人是那些最好地努力研究如何能生活得最好的人;最幸福的人是那些最意识到自己是在越过越好的人。”
(9)、苏格拉底通过省视和思考,向世人指出,人生最大的哲学,不是读懂世界,而是认识自己。
(10)、苏格拉底决定去找一个比自己聪明的人,带他一起去神的面前质疑。
(11)、〔26〕〔31〕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第2卷第6章,第1卷第1章。〔29〕参柏拉图:《美诺篇》。
(12)、我们不可能知道所有的事情,对于我们确信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我们会更加谦虚,但对于我们觉得自己知道的事情,我们很可能会陷于刚愎自用。陷我们于无知的恰恰是我们的已知。
(13)、关于苏格拉底的生平和学说,由于从古代以来就有各种不同的记载和说法,一直是学术界讨论最多的一个问题。
(14)、如果我们把每个人的不幸堆成一堆由大家均分,大多数人都会甘愿接受一份,欣然离去。
(15)、如果没有骨肉,人的想法、愿望都无法实现。但是,骨肉是人存在的前提,并不意味着骨肉决定了人的本质,是人行动的理由。恰恰相反,骨肉是靠心灵支配的。心灵才是人成其为人的原因和理由。
(16)、然而,這些可怕的標題是卑劣的胡扯。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神祕的分級系統所依據的,並非風險的程度,而是該風險的證據強度。意思是說,某個能增加十倍罹癌風險的東西,有可能和某個只稍微增加一點罹癌風險的東西,被分到同一等級。此一分類並未傳達某樣事物可能有多危險;我們只能確定它可能有危險。第1組致癌劑是指「具有很強的風險證據」的事物,包括吸菸、晒太陽、以及飲酒。第2A組和2B組分別為「大概」及「可能」致癌。它實際上可翻譯成「風險很有限或很模糊」。鑑於「證明為負」在哲學上的難度,第2組其實已經成為流行病學的垃圾場。就拿2018年為例,唯一被認可為第4組(對人類大概不會致癌)的致癌劑,是己內醯胺,也就是瑜珈褲的製造材料。
(17)、田野与树木没有给我一点教益,而城市的人们却赐给我颇多的教益。
(18)、如果我能忍受了自己的老婆,也就能忍受任何人了!
(19)、人类的幸福和欢乐在于奋斗,而最有价值的是为理想而奋斗。
(20)、当许多人在一条路上徘徊不前时,他们不得不让开一条大路,让那珍惜时间的人赶到他们的前面去。
(1)、苏格拉底出生于的雅典黄金时期——伯里克利统治时期,出身贫寒,父亲是一名雕刻师,母亲是一名助产士。柏拉图是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
(2)、半年之后,苏格拉底被当权派以不信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临刑前,那位年轻的助手来监狱里,他还没有找到最优秀的人,对此,他感到非常惭愧,于是,泪流满面地对苏格拉底说: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3)、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報告機率,對於我們如何理解它,以及我們在情感上如何處理該信息,都有巨大的影響。對於和我們健康和壽命相關的信息,這點尤其真確。
(4)、Whenyouwantknowledgelikeyouwantairunderwaterthenyouwillgetit.当你需要知识就像你在水底需要空气时,你准能得到它。
(5)、如果你能抓住死去的我,想怎么埋葬就怎么埋葬。
(6)、苏格拉底把自己看作神赐给雅典人的一个礼物、一个使者,任务就是每天到处找人谈话,讨论问题,探求对人最有用的真理和智慧。因此他的一生大部分都是在室外度过的,在各种公众场合讨论各种问题,而贯穿这些讨论的主题就是引导人们认识,在这些对于人至观重要的问题上,其实人是非常无知的,因此,人们需要通过批判的研讨去寻求什么是真正的正义和善,达到改造灵魂和拯救城邦的目的。
(7)、苏格拉底说:“真正的追求哲学,无非是学习死,学习处于死的状态。
(8)、既然知识是美德的基础,是通向至善的人生境界的钥匙,那么,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而非意见)呢?换言之,通向至善之人生境界的入口在哪儿呢?对此,苏格拉底提出了他那句著名的口号:“认识你自己。”人只有充分认识自己的本性,了解自己是无知的,而神才是全知的,人才可能由无知到知,进而至真知,找到通向至善之路的入口。
(9)、我认为智慧这个词太大了,他只适合于神,但爱智这个词倒适合人,爱只是人的自然倾向。
(10)、在古希腊苏格拉底那个时代,“智者”这个称谓有着特定的含义,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满大街兜售成功学的培训师”,这与“有智慧的人”相去甚远,明白了这一点,苏格拉底为什么讨厌智者的答案也就不言自明了。
(11)、纵使富有的人以其财富自傲,但在他还不知道如何使用他的财富以前,别去夸赞他。
(12)、苏格拉底一生未曾著述,但影响却是巨大的,其言论和思想多见于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著作,如《苏格拉底言行回忆录》。哲学史家往往把苏格拉底作为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分水岭,将他之前的哲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作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后世的西方哲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3)、凡是身高超过3尺的人,想在天地之间长久立足,就必须学会低头。
(14)、对作家来说,写得少是这样的有害,就跟医生缺乏诊病的机会一样。
(15)、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腐化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被判以死刑;他拒绝逃亡,不是不珍惜自己的生命,而是他更注重自己的灵魂,不容许神圣的信仰被亵渎。
(16)、公元前469年,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的一个手工业者家庭他的父亲是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士。
(17)、如果我们把每个人的不幸堆成一堆由大家均分,大多数人都会甘愿接受一份,欣然离去。
(18)、相對風險數據的變異版本,更是經常出現在經濟學和政治上。在這兩個領域,統計數據的運用目的,在於進行虛假的比較。譬如有一棟房屋價值二十萬歐元,在某年價格跌了50%,然後在次年又升了50%,結果可能會被房屋推銷人員說成,該房屋回復到之前的市價。然而這是明顯的假話,因為:在第一年結束時,該棟房屋的價格只剩十萬歐元,次年它價格升了50%,變成十五萬歐元,但是這個數值只有原先價格的75%。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50%這個統計數據是相對於兩個不同的基線(不同的分母):頭一個是原價,第二個是貶低後的價格。
(19)、“明白,”助手说:“您的思想光辉得传承下去……”
(20)、 虽然人类不停的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矛盾,但新的矛盾总是不停的产生,如果哪一天矛盾不再产生,历史也会就此止步,不再前进。
(1)、逆境是人类获得知识的最高学府,难题是人们取得智慧之门。
(2)、苏格拉底笑了笑,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们,这就是人生,人生就是一次无法重复的选择。”面对无法回头的人生,我们只能做三件事:郑重的选择,争取不留下遗憾;如果遗憾了,就理智的面对它,然后争取改变;假若也不能改变,就勇敢地接受,不要后悔,继续朝前走。
(3)、任何确实的实验都说明,任何一种生理或心理的疾病都能靠吃素和喝纯水而减轻病情。
(4)、苏格拉底申辩中有这样的描述特别引人注意:你们如果置我于死地,是不容易找到另外一个人来顶替的,这个人附在城邦上,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说,好像牛虻粘在马身上,这匹骏马由于太大太肥,年龄未老就行动迂缓,需要叮一叮才能焕发精神。
(5)、公元前399年,雅典城邦一个民众法院以361票对140票,判处苏格拉底服毒自杀。
(6)、如果神明以为最好我现在就了结此生,你以为奇怪吗?难道你不知道,到目前为止,我不承认有任何人生活得比我更好或更幸福吗?因我认为,生活得最好的人是那些最好地努力研究如何能生活得最好的人;最幸福的人是那些最意识到自己是在越过越好的人。
(7)、当苏格拉底把善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时,也就把人们在日常事务中对善的追求和实现叫作美德。美德一词,希腊文为arete,其含义相当广泛,它不仅指人的优良品质,也指任何事物的优点、长处和美好的本性。苏格拉底将人的所有优秀善良的品质,诸如自制、正义、智慧、勇敢、友爱、虔诚等,都称为人的arete,英译为Virtue, 汉译为美德(也译为德行)。
(8)、在古希腊雅典城阿波罗神殿上,刻着一句神谕:认识你自己。
(9)、任何确实的实验都说明,任何一种生理或心理的疾病都能靠吃素和喝纯水而减轻病情。
(10)、综上所述大家也知道了吧,苏格拉底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为了保卫家园,敢于勇上战场,为了心中的信仰敢于赴死,为了贫苦民众,无偿做一名社会道德教师,一生都过着清贫的日子, 也为雅典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11)、好习惯是一个人在社会交场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
(12)、如果不富裕,真的要懂得勤俭。如果你有钱,很富裕,更要懂得勤俭。因为唯有勤俭,才能让人慢慢变得富起来,你不知道勤俭,就算家里有金山银山,一代人吃不完,两代人就吃完了,这也就是富不过三代的说话。
(13)、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
(14)、这幅油画描绘苏格拉底死时的情景:亲人和弟子们,或掩面痛哭,或低头哀思,而苏格拉底端坐在床上,镇静自若,左手高举,右手欲接过毒药杯。
(15)、他的朋友就跑去求神问卜,问苏格拉底是不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
(16)、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我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己一无所知”。有一天,苏格拉底问一个年轻人:“世间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年轻人不假思索地回答说:“鸡是从蛋中孵出来的,自然是先有蛋!”但苏格拉底追问到:“蛋是鸡下的。没有鸡,蛋从哪里来呢?”年轻人又想了想说:“那还是先有鸡!”苏格拉底依然不依不饶追问到:“你刚才已经说过,鸡是从蛋中孵出来的。没有蛋,鸡从哪里来?”年轻人开始有点不耐烦了,反问道:“那你说说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呢?”苏格拉底老老实实地回答:“我不知道。”年轻人笑了说:“这样看来,你和我其实差不多啊!”苏格拉底说:“不,你是以不知为知,我是以不知为不知。”意思就是说,年轻人并不知道自己无知,而苏格拉底却知道自己无知,这两者是有很大区别的,苏格拉底认为:知道自己无知就是最大的智慧。也就是那句: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自己知道自己无知,这说起来很平常,但要承认自己无知可不是一件小事,这需要勇气和智慧。
(17)、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很平静地说,本来,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那位助手非常后悔,甚至后悔、自责了整个后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