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为训的意思和用法
1、不足为训的意思是
(1)、所以,“七月流火”不是指七月份的天气热得像流火,而是指天气日渐转凉。
(2)、第五种,告诫曰训。如《扑满赋》:“明远鉴之退止,训劳谦之轨躅。”
(3)、“七月流火”语出《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诗中,七月并非公历七月,而是指农历。如果换算为公历,那就是相当于八九月份。
(4)、(点评)误将成语理解为“勇敢,什么都敢做”。
(5)、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
(6)、(解释):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7)、政治素养1本套+行测速解5本套+申论提升3本套+历年考题1本套+模拟卷2本套,12本套点击免费报名
(8)、(2005泰州)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9)、“不足为训”一词出自明代胡应麟的《诗薮续编》卷其中有一句话:“君诗如风螭巨鲸,步骤虽奇,不足为训。”
(10)、“果然有些小选手就掉进了陷阱”,她称,小选手们的汉字储备量都很惊人,很多生僻字都考不倒,但希望引以为戒,不要在日常用词上失误。
(11)、文不加点:指的是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这里的“点”表示删去、改动、修改的意思。
(12)、(误用):常被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13)、不胫而走:没有腿却能跑,形容消息传得很快,表示东西丢失可用“不翼而飞”
(14)、曾几何时:时间过去没有多久或不久以前,不能误解为不久的将来。
(15)、古人在竹简、木牍上刻写文字来记言述事,刻写有误需要修改时,就使用一种称为“削”的青铜利器削去一层后重写,这叫做“刊”。“刊”的本意,也就是用刀消除。《说文解字》说:“刊,多也。”既然多了,自然就要消除。
(16)、(语法)复杂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17)、表示长辈的谆谆教导。不用于同辈之间的贬义。
(18)、衍义:引申指“解释词的意义”。如:训诂(解释古书中的字、词句的意义。亦称“训故”、“诂训”、“故训”)、训读(日文借用汉字写日语原有的词,用日语语音读汉字)。
(19)、(解释):褒义词,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20)、(误用)常被误用为“能力强,没有什么不能做的”。
2、不足为训的意思和用法造句
(1)、(解释):卓尔:突出的样子;不群:与众不同。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2)、《晋书·文苑传》记载,晋代左思的《三都赋》写成后,在洛阳许多人竞相传写,引起纸价上涨。后常用洛阳纸贵来称誉某种著作风行一时,广为流传。
(3)、(出处)战国·孔子《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4)、因而,从古到今,炙手可热都为嚣张跋扈之意,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了该词的本义。
(5)、D.谈起国家大事,这个中学生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人们惊叹不已。
(6)、所以最近七八年以来,历任的巡抚都引以为戒,不敢安排给他职务。
(7)、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该成语适用范围要注意一是用于两人之间,二是要处于困境中。
(8)、涣然冰释——像冰遇热消融一般。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9)、但是,自“五四”以来,尤其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现代中国人与包括古诗词在内的传统文化已经相当隔膜了。不仅如此,就连一些基本概念,人们也很难分得清了:譬如“古体诗”和“近体诗”。很多人认为清朝之前所有的诗都可以称为古体诗,民国以来的诗则应该称为“近体诗”。此乃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10)、炙手可热原义是手一靠近就感觉很烫。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11)、(示例):他说话总是吞吞吐吐,真是不知所云。
(12)、暴虎冯(ping)河:赤手空拳打老虎,没有渡船要过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暴:徒手搏斗。冯河:涉水过河。
(13)、C.作家们会用手中的笔写下生命的美好,令人向往;画家们会用手中的笔勾勒生命的美好,如诗如画;音乐家们会用歌声歌唱出生命的美好,幽雅动人。
(14)、在没有对“不足为训”作解释前,我们先看以下两个句子:第一句,“有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过就这一点小失误,影响不了大局,不足为训。”第二句,“明明知道现在是火灾危险期,可他们却不足为训,居然在林区偷偷抽烟。”
(15)、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用丰碑来牵引自己的棺材。《周礼》有云:“公室视丰碑,三家视桓楹。”所谓“公室视丰碑”,就是公室成员死后,要用以大木立于墓圹的四周,上设辘轳,用以下棺于圹。该规格本来为天子之制,后来诸侯也僭用之。即使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对于丰碑的使用范围仍然有着严格的限制。季康子的母亲去世之后,公输般劝说季康子用丰碑来下棺,结果就遭到了别人的一番挖苦(事见《周礼·檀弓》)。
(16)、(解释):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17)、(解释):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水平,也作“升堂入室”。
(18)、2019年十大语文差错中,这个词专业人员也常错
(19)、错误示例:这个歌手几年来炙手可热,是娱乐圈新崛起的一大新星。
(20)、表里山河:内有高山,外有大河。形容地势险要。
3、不足为训的意思和用法是什么
(1)、(示例):清·陈端生《再生缘》第五十九回:“今后必须尊敬师长,循规蹈矩,不可想入非非,重蹈覆辙。”
(2)、错误示例:这一期看来又得延期出版,来稿虽多,但都是不刊之论
(3)、(示例):吴趋《姑苏野史·赛金花二三事》:“赛金花随洪钧的棺材返苏入葬时,突然中途变卦,跑到上海重操旧业,改名曹梦兰,悬牌应客。”
(4)、唐代诗人韩愈曾经写过一首题为《东都遇春》的长诗。诗中说:“尔来曾几时,白发忽满镜。”其中,“曾几时”后来就固定为一个词语“曾几何时”,这个成语在后来的诗文中多有运用,比如以下两句:
(5)、安土重迁:并非看重迁移的意思,而是形容恋乡土,不愿轻易迁移到外地。“重”在这里解释为“难”、在家乡住惯了,不愿轻易迁移。形容留恋故土。
(6)、苦心孤诣:用尽心思刻苦钻研,达到别人所不能达到的境界。苦心,刻苦的用心;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
(7)、★成语接龙——串联11个成语,拓展词汇量,寓教于乐。
(8)、(成语释义)《汉书·王吉传》记载:“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也。”弹冠:掸去帽子上的尘土。本谓王吉、贡禹两人友善,王吉做了官,贡禹也准备出仕。后以“弹冠相庆”指因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
(9)、(成语释义)出自《三国志·吴书·张温传》:“揆其奸心,无所不为。”意思是: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
(10)、随便翻翻明清的小说或者笔记,“跳槽”一词不时可映入眼帘。徐珂的《清稗类钞》对“跳槽”给出了非常确定的解释:“原指妓女而言,谓其琵琶别抱也,譬以马之就饮食,移就别槽耳。后则以言狎客,谓其去此适彼。”意思说得很明白,最早这个词是说妓女的。一个妓女和一个嫖客缠绵了一段之后,又发现了更有钱的主,于是丢弃旧爱,另就新欢,如同马从一个槽换到了另外一个槽吃草,因此,这种另攀高枝的做法被形象地称为“跳槽”。后来这个词也被用到了嫖客身上。一个嫖客对一个妓女厌倦了,又另外找了一个,这种行为也可称为“跳槽”.是啊,同样一个词,妓女用得,为什么嫖客用不得?与此相佐证,明代冯梦龙编的民歌集《挂枝儿》里就有一首名叫《跳槽》的歌,歌中的青楼女子哀婉地唱道:“你风流,我俊雅,和你同年少,两情深,罚下愿,再不去跳槽。”妓女与嫖客互诉衷肠,最终达成的协议就是“再不去跳槽”.至此,“跳槽”的意思已经非常清楚,那就是专指风月场中男女另寻新欢的行为。
(11)、(误用)常被误用为看不到全面,没有全局观。
(12)、不可开交:无法摆脱或结束。前面加“忙得”“打得”等。
(13)、(解释):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形容技艺已达到非常纯熟的地步。
(14)、(示例):任何方案的拟定,主事者都不宜先入为主,师心自用,要取决于大多数人的意见。
(15)、“补官扬州,公得谢归。曾几何时,讣者来门。”
(16)、(误用):常误用来形容“大脑简单”,贬义词。
(17)、(病句举例)在这七月流火的夏天,英勇的志愿者无私奉献。
(18)、坂上走丸:坂,山坡。走:快跑,像在斜坡上滚弹丸一样,快地往下。形容事情发展很快。
(19)、★有16开彩色大字本、大32开彩色本、32开单色本、大64开双色本,以及纸书与APP结合的新媒体版,供读者选用。
(20)、(出自):《后汉书·窦武传》:“今不想前事之失,复循覆车之轨。”
4、不足为训的出处
(1)、②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点小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也是不足为训的,关键是从中吸取教训。
(2)、B.班长提议星期天去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大家随波逐流,纷纷表示赞同。
(3)、(误用):常被误指为能力强,没有什么不能做的。
(4)、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不能误解为“人们都集中在家里,故万巷皆为空之意。
(5)、(例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可以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做法,更好的建设发展我国。
(6)、从词面上讲,“曾”是“曾经”的意思,“几何”意为“多少”.翻阅各种辞书可知,“曾几何时”都解释为“时间过去没多久”,而《现代汉语词典》则直接举出例句:“曾几何时,这里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7)、哀兵必胜:遭受压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必定胜利。“哀兵”不能误解为哀丧的军队。
(8)、这事虽然过去了,但是你还是要引以为戒,以后性子要收敛一些,知道吗?
(9)、★成语填空——帮助学生联想记忆,益智有趣。
(10)、到了明朝中晚期,宦官专权,政治腐败。文官武将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声名狼藉,老百姓视其为匪盗瘟神,于是,“衣冠禽兽”一语开始有了贬义,老百姓对为非作歹、道德败坏的文武官员称其为“衣冠禽兽”。
(11)、唐玄宗李隆基年轻时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但是,后来任用李林甫为宰相,政治开始腐败。公元745年,封杨玉环为贵妃,纵情声色,奢侈荒淫,政治越来越腐败了。李林甫死后,唐玄宗便任命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做宰相,把朝廷政事全部交杨国忠处理。一时间,杨家兄妹权势熏天,把整个朝廷搞得乌烟瘴气。
(12)、近体诗大体分为两种,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13)、苟有所感,发而为文,精彩至极,那会是“汪洋恣肆,富丽多姿”;苟无所感,写在笔下,无论你再怎样会拗,最终也不免“游谈无根, ”之讥矣。(言不及义)
(14)、成语解释:圣:品德智慧极高。贤:有才能有道德。古代的圣人贤者。
(15)、中国古代的皇帝有一个变态的习惯,那就是凡是与自己有关的东西都不许别人染指,包括名字,包括人称代词。譬如“朕”这个第一人称代词,在秦朝之前,每-个人都可以使用。自从秦始皇以来,这个词就和普通人无缘了。
(16)、★提示——帮助学生留意成语中易写错、读错、理解错的字或词。
(17)、D.他的这篇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18)、无所不为——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无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
(19)、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错误用法需要注意,那就是在“莘莘学子”前加上“一位”、“每一个”.因为“学子”和“莘莘”连用,意思就是“众多的学生”了。再用这些限定,就犯了逻辑上的错误。例如:作为一名莘莘学子,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每一位莘莘学子都应当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些用法都是错误的。
(20)、C.由于厂家对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吹毛求疵,因而产品销路越来越好。
5、不足为训是成语吗
(1)、不经之谈:荒诞无稽的话。(正:正常;误:经常)
(2)、衍义:引申指“可以作为法则的话”。如:家训。
(3)、置若罔闻:指不予理睬,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听见一样。
(4)、见微知著:微,小,苗头;著,明显。见到一点苗头就能看清发展的趋向和实质性的问题。
(5)、“哇塞”原是闽南方言,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在台湾地区流行开了。最早传入大陆应该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首先流行于开放的沿海地区。其中,“哇”就是第一人称代词“我”,而“塞”则是一个表示性行为的动词,是很不文雅的词。这样一个主谓词组,它的宾语省略了,但是意思还是很明确的。
(6)、要是形容一个人有些呆头呆脑、痴傻发愣的样子,人们往往会用“呆若木鸡”这个贬义词。然而,“呆若木鸡”最初的含义和现在的用法没有丝毫关系,反倒是一个褒义词。
(7)、不齿于人类:不能列入人类。意思是不能算人。齿:排列、并列。
(8)、C.日本厚生省政务官森冈正宏公然声称日本二战甲级战犯在日本国内已经不是“罪人”,如此信口雌黄,实在令人吃惊。
(9)、你的诗好像无角的龙巨大的鲸,步骤虽然奇特,但是不值得作为效法。
(10)、(解析)本题选C.A句“下车伊始”旧指官吏初到任所,现指刚到一个新地方或新工作岗位。用在句中属不明词义。B句“随波逐流”含贬义,色彩不当。D句的“当务之急”意思是当前急切应办的事,用在句中与“眼前”“任务”重复。
(11)、(释义)许许多多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盛大集会或新奇事物轰动一时的情景。
(12)、清·钱大昕《士驾斋新录》:“为古之士;当引以为戒。”
(13)、原来意思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容易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14)、见微知著:微,小,苗头;著,明显。见到一点苗头就能看清发展的趋向和实质性的问题。
(15)、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事业的艰辛。筚路:柴车。蓝缕:破旧的衣服。
(16)、(释义)指才思敏捷,写文章一气呵成,不用修改。
(17)、上述两句话中的“不足为训”都用错了,原因就在于不了解这个词的准确意思。“不足为训”一词出自明代胡应麟的《诗薮续编》卷其中有一句话:“君诗如风螭巨鲸,步骤虽奇,不足为训。”
(18)、出自《诗经·七月》,指暑热开始减退,天气渐渐地凉爽起来,而不是天气像火一样酷热。容易用错的成语哀而不伤:悲哀而不过分。多形容诗歌、音乐等具中和之美。并非悲哀而不伤心。
(19)、不孚众望:没有使群众信服。孚:使人信服。贬义。
(20)、关于开展2020年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在线继续教育的通知
(1)、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认真对待应用“不以为意”
(2)、(解释):卒,尽、完,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悲”。
(3)、(误用):常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
(4)、武官一品、二品绘狮子,三品绘虎,四品绘豹,五品绘熊,六品、七品绘彪,八品绘犀牛,九品绘海马。文武官员一品至四品穿红袍,五品至七品穿青袍,八品和九品穿绿袍。所以,当时“衣冠禽兽”一语是赞语,颇有令人羡慕的味道。
(5)、不是指巷里、街上都空空的没有人,大家都呆在家里,而是说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走出来,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
(6)、第七届“韬奋杯”全国图书编校大赛试题(校对人员专用)
(7)、“火”是指大火星,大火星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火星。它是天蝎座里最亮的一颗星,中国古代称之为心宿二。“流”指的是西沉,就是向西边落下。
(8)、不过,成语用语凝练,含义精辟,对于孩子来说,初学成语,用错、写错、读错是难免的,这“三错”是孩子学习运用成语的最大难题。
(9)、“不足为训”一词出自明代胡应麟的《诗薮续编》卷其中有一句话:“君诗如风螭巨鲸,步骤虽奇,不足为训。”
(10)、(解释):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11)、(2006泰州)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12)、贻笑大方:指被内行人笑话,前面不可再加“被人”
(13)、指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不是指很不能让人满意。
(14)、因而,从古到今,炙手可热都为嚣张跋扈之意,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了该词的本义。
(15)、“呆若木鸡”不是真呆,只是看着呆,实际上却有很强的战斗力,貌似木头的斗鸡根本不必出击,就令其它的斗鸡望风而逃。可见,斗鸡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鸡”。
(16)、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17)、可是不知从何时起,“跳槽”这个充满狎邪意味的词被大家拿来当成变换工作的代语。也许是因为人们已经忘了这个词本来的用法,只是根据这种形象而又通俗的比喻,把它当作了更换工作的大众通行语。尽管如此,我们知道这个词的来历也不是一件坏事。
(18)、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常被人错误地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
(19)、第三种,道物状貌,说事义理之文曰训。如《史记集解·序》:“具列异同,兼述训解。”
(20)、又过了10天,周宣王忍耐不住,再次去问,但还是不行,因为纪渻子认为这只鸡还有些目光炯炯,气势未消。这样又过10天,纪渻子终于说差不多了,它已经有些呆头呆脑、不动声色,看上去就像木头鸡一样,说明它已经进入完美的精神境界了。宣王就把这只鸡放进斗鸡场。别的鸡一看到这只“呆若木鸡”的斗鸡,掉头就逃。
(1)、首先从读错“莘莘”来说,这个字的确有两个发音,然而,“莘莘学子”中的“莘”字应当读“shen(阴平)”,而不是记者口中发出的“xin”.
(2)、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3)、不胜其烦——贬义词,指不能忍受其烦琐。异于“不厌其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