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杰明富兰克林对美国的意义
1、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美国什么的缩影
(1)、朱克曼:唯有那种混淆观念与行为、满脑子只塞着精英式的诡辩观念,并蜗居于象牙塔之中的学者,才会想出和伍德一样牵强附会的革命概念;也唯有那种混淆精英的政治思想与社会现实,在上流社会流连忘返的历史学家,才会认为革命中存在这种夸大其词的转型。甚至在这种混乱的语境中,伍德也只有通过一种对殖民地社会荒诞不经的误读,来维系他的白日梦。根据伍德的说法,革命之前的英属北美殖民地是一个典型的君主制社会,人人安于本分,顺从上级、威严视下,等级制弥散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正是在这种对美国革命前的社会生活的想象中,伍德才能使用1776年后才出现的政治上主张人人平等的民主、经济上的机会主义与进取心来定义革命。
(2)、好奇心的另外一个代表人物是达芬奇(可以再写一篇),这些伟大的博学家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我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哪怕不奢望有什么惊人的发明和发现,做一个生活的“观察者”也是受益良多的。
(3)、决心:说到的就要做到,做到跟你说到的一样好。
(4)、美国公民与其历史的直接关联远远超出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我们心甘情愿地将亨利·福特(HenryFord)、托马斯·爱迪生(ThomasEdison)与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Lincoln)视作我们同时代的美国人。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建国之父和移民祖先们就生活在自己的身边。我们聆听本杰明·富兰克林的格言警句,也阅读威廉·佩恩(WilliamPenn)的至理箴言,麦片盒子上也印着他们的画像。我们创作以他们为主题的电影和百老汇音乐剧,但并不把这些大众娱乐作品单纯地视为古装戏和历史剧。我们相信,这些伟大的人物始终与我们同在。在我们眼中,他们与我们共度时光,伴随我们左右。时至今日,我们仍旧需要倾听他们的声音,向他们学习。因为我们相信,在他们的时代里也曾处理过一样棘手的问题。而且,倘若真的像伍德所说,美国革命改变并塑造了一切的话,我们也就不会对他们有这种亲近感。
(5)、这一切,不仅因为富兰克林的出版业背景、美国第一位驻外大使的身份,更由于他的个性与精神气质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作为他的精神气质与人格魅力的集中体现,长达十年的法国巴黎之行最值得大书特书。
(6)、干瘪瘪地罗列以上史实其实并不会让人对这100年有多少切身而具体的感受。整体、宏观但也太表面,活像考试试卷有套路的答案。
(7)、 但是本杰明·富兰克林从来没当过总统!本杰明·富兰克林从来没当过总统!本杰明·富兰克林从来没当过总统!
(8)、他被称为“第一个真正的美国人”,90%的美国人都承认自己受到过富兰克林的影响。
(9)、平静:心如止水,不为琐事、庸事或难以避免之事所扰
(10)、写作的作用在富兰克林的一生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从早期在印刷业创业中,写作帮助富兰克林创办报纸、发行《穷理查年鉴》;中期在科学研究和发明中发表文章,与世界前沿科学家交流;到后期在政治生涯中助其建立了广泛影响力。
(11)、勤奋。珍惜一切时间用于有益之事,剪除一切无谓之举。
(12)、迈克尔·朱克曼(MichaelZuckerman)是位别具一格的学者。他曾说自己是一个“无可救药的美国人”,却又频繁往来中美之间,前几年来过北京,不久以前又去了上海、西安和成都,退休以后,还慷慨地将大批藏书捐赠给中国高校,以推动美国早期史研究在中国的发展。他的第一本著作《宁静的王国》(PeaceableKingdoms,1970)采用社会政治史的路径探讨十八世纪的新英格兰村镇;此后,他继续沿着社会史和文化史的路径,写过关于美国身份、宪法、宗教、儿童心理等方面的著作,前两年还来纽约介绍他关于重新解读美国革命的新作。
(13)、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
(14)、法国作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提到,在美国有两种倾向一直在进行较量:强大的个人主义精神和与之相反的集体主义精神。但富兰克林却将看似矛盾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完美结合,将个人独立精神和公民参与结合在一起发扬光大,并对美国价值观产生深远影响,使之成为整个美国的特征。
(15)、久已成为经典的《大伟人乡行小记》(LittleJourneystotheHomesoftheGreat)的著者阿尔伯特·哈伯德,对“经典”(classics)有一个颇有趣味的界定——
(16)、本杰明·富兰克林在等我。可不,昏暗的灯光下,《穷理查的历书》(PoorRichard’sAlmanac)挤在一堆陌生的旧书中间又一次向我张望。这秋雨飘忽的阴冷的下午,它似乎鼓足勇气悄悄地对我说:带我去吧,我会在你沉郁的日子里为你撑起一片阳光的天空。
(17)、很早的时候,英国社会的不同阶层,在选择家族姓氏方面,会有不同的考量。其中,锦衣玉食的上层阶级,往往愿意选择自己领地的封号作为姓氏,比如“兰卡斯特”(Lancaster)或“索尔兹伯里”(Salisbury);
(18)、有人指责富兰克林“是一个妥协者而非一个有原则、具有英雄气概的人”,艾萨克森就此评论说——“富兰克林坚信,要谦卑地倾听所有不同的观点。对于他来说,这不仅是一个实用的优点,也是一种道德准则。它建立在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尊重的原则之上。例如,在制宪会议期间,富兰克林就愿意对自己的一些观点做出妥协,从而在最终产生了一部几近完美的宪法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如果制宪会议中的代表都是那些死守自己立场不肯改变的斗士,会议就无法取得这样辉煌的成果。妥协也许不会造就伟大的英雄,但可以促成民主。”
(19)、朱克曼:在早年史学生涯中,伍德钟情于分析“美国悖论”,探索美利坚人的受害妄想症。可是顺着这种思路走下去,伍德却摇身一变成了拉拉队长,为一个从不曾存在的美国大声欢呼。事实上,他所赞美的美国革命好像并没有经历太多抗争,他的历史叙事里显然只有富裕的白人男性,此外再无其他。他对美国例外论话语做出了了不得的大国沙文主义式的贡献。伍德的作品赋予了美国以一种最为民主的、最具资本主义特色的精神,仿佛带有这种奇妙个性的美利坚人从一开始就对种族、性别歧视和帝国主义茫然无知。
(20)、正直:不做有损他人之事,不忘记造福他人的责任
2、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建议
(1)、朱克曼:美国历史最令人着迷之处在于它的延续性。除了内战,我们的历史几乎没有过任何断裂。尽管自知历史短暂,或者说至少比那些作为参照的国家的历史要短得多,然而我们却有把握说美国是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国家。我们在2016年看到的世界与1607年詹姆斯敦(Jamestown)的冒险者和1620年普利茅斯(Plymouth)的信徒所看到的世界并没有太大分别;我们感到自己与生于1706年的本杰明·富兰克林血脉相连,并认为自己与生活在十八世纪的托马斯·杰斐逊一样同为美利坚合众国的公民。我们的政府一以贯之,从未被推翻。尽管在内战时期,我们险些推翻了自己的政府,但最后携手共进,转危为安,不仅恢复了试图脱离北部联邦(Union)的南部各州的权利,而且也将当时的反叛者罗伯特·李将军(RobertE.Lee)视为最了不起的美国人之一。我们确实废除了历史上的奴隶制,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也把种族等级制度完整地留存下来。
(2)、它记录了“书痴”王强寻书、看书、买书、藏书过程中的点滴感受,其对图书的喜爱入痴的状态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3)、“不想死后为人遗忘,那就写些值得一读的东西或做些值得一写的事迹。”
(4)、我无法不想到中国。1723年,一个衣衫褴褛的17岁少年逃离家乡,在费城下船,在街上游荡,买了3个面包圈充饥。而1790年离世的时候,他给费城留下了北美最早的公共图书馆、给穷人看病的医院、自愿消防队、保险互助会,还有路灯、巡逻、邮政等市政系统。很容易地,我会想到公民的社会责任。事实上,富兰克林的公益之举深刻影响了美国人的行为。但同时,我又在想,如果没有个人先于社会、社会先于国家的意识,而把一切都当成国家的事,由国家来安排,个人能有多大空间真正去参与社会的建构和服务呢?
(5)、法国经济学家杜尔哥评价富兰克林:“他从苍天那里取得了雷电,从暴君那里取得了民权。”
(6)、当然他的父母是清教徒移民到北美殖民地的一代。以他父亲而言,在该地有领袖般的地位,为人处事的原则与智慧应高明于当时移民去北美的多数人。后富兰克林的轨迹在这方面跟他父亲一脉相承。但富兰克林10岁左右便已经成为社会人士,当学童,再加上青少年时期的自主读书、未受到系统的教育使得他在尚且年幼(不到18岁)对于宗教充满质疑,决定了其后的人生未花费过多时间在宗教上,同时对于真理(理性、科学)有自己的追求。
(7)、读富兰克林毋庸置疑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北美殖民地在独立之前的情况,比如领主与当地议会的关系已然剑拔弩张;在国家建立之前各殖民地各自形成的犹如国家般的组织关系;比如作为初步开发的地区,所有的基础实施和机构的逐渐建立;在战争爆发前,各殖民地与英国在政体思想上的根本分歧已经显现;似乎看这些都可以推测出后来历史发展的走向。
(8)、富兰克林能取得伟大的成就,另后世之人顶礼膜拜,这和他做事硬朗的风格不无关系。他有没有改变美国的价值观暂且另当别论,不过他在为这个国家机器设定程序上,立下了汗马功劳。
(9)、写富兰克林的文章很多,我也不期望自己能写出什么新意,就从其对我个人影响比较大的几个视角记录一下,以示勉励:
(10)、在所有对富兰克林的批评中,认为他奉行金钱万能、缺乏信仰和深刻思想的占了大多数。的确,在《穷理查德年鉴》中,富兰克林把金钱的重要性看得无与伦比。他说“世上只有金钱可以甜过蜜糖”,“钱包轻,心情重;钱包空,霉气重”,“人穷样样缺”。但在追求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富兰克林一直教导要完善自我,勤奋节俭,脚踏实地,食不过饱,饮不过量。他的著名的“13条美德”包括:节欲、沉默、有序、决心、节俭、勤奋、真诚、公正、节制、清洁、平静、纯洁、谦卑。年鉴中的大量格言都和这些美德相关,例如“勤奋自有福,不用上天赐”,“懒散是最大的挥霍”,“劳动使人光彩,懒惰使人生锈”,“细心花销,可养百家”,“毫微之损,毫微之获,不可放过”。
(11)、他并非完人,艾萨克森的传记说他是“有缺陷的伟人”。他有一个私生子,在巴黎出使期间有不止一个情人,在给情人的书信中有很多挑逗之词。传记并没有为尊者讳,但也没有因为这些缺陷否认他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
(12)、 而且从富兰克林的十三种美德与曾氏日课十三条的内容来看,中西圣哲追求修养何其相似。如节制、俭朴与保身;沉默寡言与谨言;决心与读书不二;镇静与静坐;诚恳、公正、中庸适度与主敬等。二位先哲皆从年轻就下决心躬身践行各自的十三条,终身不辍,成千古大业。
(13)、他的13条自律法则激励着无数后来者仿效,争取建功立业。找了几个版本,综合起来,整理如下:
(14)、没有人天生就擅长写作,一切成果都是从小处出发,点滴积累而来的。
(15)、17岁那一年,如他父亲所愿,他成为一名印刷工。自此,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光为了生计而忙碌;
(16)、他发明了避雷针、双焦点眼镜,蛙鞋,他最早提出电荷守恒定律,他曾是美国首位邮政局长,他有着多重身份,出版商、印刷商、记者、作家、慈善家、外交家、发明家.....
(17)、本杰明·富兰克林生下来时比我们中最穷的人还要穷,但他具有不以自己穷困为耻的勇气,并凭借这勇气成为他生活的时代和国家中最伟大和最出色的人。他出生贫寒,却通过自学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深受美国及世界人民的爱戴。他是美利坚开国三杰之被美国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6名。
(18)、道理谁都懂得,只是有的人仅仅是懂了,其实还是不懂。
(19)、 百度百科上是这样介绍富兰克林: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Franklin,1706年1月17日—1790年4月17日),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美国著名的政治家、物理学家,同时也是出版商、印刷商、记者、作家、慈善家;更是杰出的外交家及发明家。他是美国独立战争时重要的领导人之参与了多项重要文件的草拟,并曾出任美国驻法国大使,成功取得法国支持美国独立。本杰明·富兰克林曾经进行多项关于电的实验,并且发明了避雷针,最早提出电荷守恒定律。他还发明了双焦点眼镜,蛙鞋等等。本杰明·富兰克林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他曾是美国首位邮政局长。
(20)、他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人,但后来却被尊为美国的“国父”;
3、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谚语
(1)、同时遵守13项美德难度很大,富兰克林做了一个13x7的表格,每个星期专注于培养一个美德的习惯,然后监督其它美德的违反情况,这样周而复始,一年可以完成4个13周的循环。
(2)、节言:说话必须于人于己有益,避免琐碎的闲聊
(3)、读此书之前半个月,读了另外一本自传——《吉本自传》。恰好吉本也生活在18世纪,而且他很“典型”:英国人,成年后周游过法国等欧洲几个国家,最终定居瑞士,而且他还与孟德斯鸠、伏尔泰等法国那批启蒙思想家相识,旁观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4)、然而伍德的幻想毫无意义。须知从殖民地建立之初到独立战争,大部分的殖民地允许绝大多数的男性参与选举,而这种普选的权利在欧洲既不存在,也难以想象。几乎整个殖民地时代,绝大多数人拥有土地,而这种财产分配在旧世界闻所未闻。纵观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在每一个殖民地,出身贫寒之人都试图通过努力和才智,获取权力和财富,而其中有许多人也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没有贵族会去打击这些普通人的雄心壮志。除了新英格兰地区之外,没有任何官方教会强制规定他们的信仰。他们早就已经确立了自治,能自由地崇拜上帝,进取心从未得到束缚,美利坚人根本无需苦等美国革命来解放他们。1776年以前,英属北美殖民地早已是当时西方世界中最自由也最民主的地方;若以人均所拥有的财富来看,殖民地也是当时数一数二的富饶之地。因而,伍德不得不歪曲美国革命以前一个半世纪的殖民时代的生活,以便凸显美国革命的激进性。《独立宣言》的话语并未给奴隶带来自由,也没有使妇女赢得选举权。毫无疑问,它的话语没有直接给殖民地社会的各个阶层带来任何翻天覆地的社会变化,而只是被留存下来,为后世争取权利和自由的人们提供了一份文本。直到今天,非裔美国人和美国妇女仍旧没能获得《独立宣言》开篇所许诺的平等。你委婉而善良地询问伍德是否过于自信。依我看,他其实是深陷一厢情愿的幻梦中无法自拔。
(5)、接下来,托马斯•杰斐逊——未来的第三任美国总统被派到法国接替富兰克林的职位,法国国王问他:“你到这里是来取代富兰克林的吗?”“不,”杰斐逊断然说,“我到这里是继承他,没有人能够取代他。”
(6)、写日记(须端楷,凡日间身过、心过、口过,皆一一记出,终身不间断。))
(7)、而个人读这些人物的自传目的之就是想以小观大,由一个人的个人事迹与命运,更切实的感受时代的主题与发展变迁。
(8)、1750年4月12日,富兰克林给自己的母亲写了一封信。信中,谈及儿子,富兰克林流露出自己的隐隐忧虑:“威廉已经十九岁了,个子很高,循规蹈矩,就是有些纨绔子弟的习气。”
(9)、但个人对吉本的挑剔之处在于,他无疑是属于“成果”的一部分。也就是说18世纪的欧洲特别是英国,从很多方面来说,都因着前2个世纪的发展,到18世纪,已到了陆续收获的时候了。所以看吉本,论身份而言,是英国的贵族,终身衣食无忧,有“闲心”学多门语言,搞历史研究,后做过议会议员,吉本已有近代意义上的独立与自由主张。
(10)、世界上第一位专业文案撰稿人是1880年美国人约翰·鲍尔斯。
(11)、与这些农人不同,拥有精湛技艺的手工艺人,更喜欢把自己的职业作为姓氏,比如“泰勒”(Taylor,裁缝),或者“韦弗”(Weaver,纺织工)。
(12)、艾萨克森说:“终其一生,富兰克林一直通过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为这部宪法所珍视的民主共和奠定坚实的基础。当他还是个年轻的商人时,就教育自己的同伴要做品行高尚、勤奋、负责任的公民。随后,富兰克林又试图让他们加入各种各样以互利和社会公益为目的的社团,如共读社、图书馆、消防队、互助巡逻队和民团等。随后,他又创建了不同的网络,从邮政服务到北美殖民地哲学会,建立各殖民地之间的联系,对一个兴起的国家进行整合。最后,在18世纪50年代,富兰克林又推动各殖民地通过联合获得力量,一起为形成国家认同而努力。”再往后,他又致力于新共和国法律文件的制定。
(13)、相比于恐惧上帝之怒,杰斐逊更害怕的是历史的审判。他坚信历史会严厉地审判奴隶主。在他心中,历史的地位举足轻重。为了留名青史,他不惜与他的国王、教会和总统决裂。当自认为站在历史的正确一边时,他会毫不畏惧地反抗强权,站到公共舆论的对立面。然而当意识到他在败坏历史清誉时,他却并没有停止为奴隶制辩护。到了晚年,他甚至已经放弃了早年的托词和借口,连那些反对奴隶制的抽象原则也不怎么谈了。在1820年的密苏里妥协案(MissouriCompromise)中,他甚至没有运用自然权利话语,也完全没有要发誓忠于美国最初设计的理念,即便这个国家的“出生证”也是他草拟的。保存奴隶制成为了杰斐逊唯一真正的首要目标。由此出发,他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变成一个立场鲜明、热衷于支持州权的人。
(14)、富兰克林抓住了动乱的时机,在历史的舞台上大展拳脚,成为政治舞台上的一颗闪耀明星。富兰克林是个名副其实的政治家,他参与了独立宣言的起草,参与了宪法的修订,参与了北美独立战争。他在英国、法国和美国之间游走,纵横捭阖,促成了一个新的国家的诞生。
(15)、坦普尔·富兰克林的儿子西奥多(Theodore)在法国出生,可惜幼年夭折。
(16)、在美国国父级人物中,富兰克林是唯一的平民出身。他10岁前上过两年小学,就因家贫辍学在父亲的商店打杂,12岁又去哥哥的印刷所当学徒,伙食标准只有普通工人的1/他一直依靠自学,通过结识的书店学徒在夜里把书偷借出来,彻夜阅读,清晨归还。30岁担任宾夕法尼亚州议会秘书后,尽管事务繁忙,他仍天天坚持学习。他先后掌握了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及拉丁文,创建了“共读会”和“北美科学学会”,有近百位诺贝尔奖得主出自后者。
(17)、他还是文学家、实业家、外交家,是美国第一个驻外使节。
(18)、《读书毁了我》,一个恋书狂关于书世界的漫游奇境记——“我坚信文字只可能呈现出两种存在——‘有力量的’存在和‘没有力量的’存在”,“书房就是我的王国,风景收束于此”。
(19)、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片刻,来复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20)、富兰克林在书中自爆年幼无知随便和女人上床,以至老年时回想起来懊悔不已,并告诫儿子要矜持有度。他没有回避这段对自己不利的往事,在给儿子的教诲书中和盘托出,情真意切,另人感动之余也蒙恩惠。
4、本杰明富兰克林对美国的影响
(1)、北美早期并不是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相反它和当时的民主社会都相去甚远。大英帝国的皇帝为了开辟疆土,不遗余力的派军驻扎只有土著生活的不毛之地,这些来犯者打破古老而落后的民族所固有的生活方式,反客为主,成为这块土地上的殖民者。
(2)、他是哲学家、政治家、外交家、文学家,但他最为自豪的称谓却是“费城公民”;
(3)、如果说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达•芬奇这样的“百科全书式人物”,不仅是绘画巨匠,还精于天文、物理、医学、建筑、军事、水利和地质;那么,富兰克林就是北美大陆上的“百科全书式人物”,至今无二。
(4)、首先,朱克曼教授指出,当前大多数历史学者都将杰斐逊看作是美国公共教育的先驱,理由是杰斐逊在1799年提出了一个旨在为民众普及知识的法案,还在各种场合多次声称要教育所有民众,还要创建一个公立学校体系。但是朱克曼教授则认为,事实并非如此,杰斐逊并没有把他的言论付诸实践。
(5)、 可是我陆续花了两天时间才读完《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因为读了近一半时,伟大的富兰克林还是在搞印刷,感觉真的读不下去了,强烈质疑这就是所谓的“美国传记文学的开山之作、“一部影响了几代美国人、历经两百余年经久不衰的励志奇书”吗?
(6)、为使《历书》实用、趣味并兼,他在《历书》中每处可利用的空白处都填之以各时代各民族的俗谚、格言,并大量引用培根、斯威夫特和拉罗什富科等人的妙语。技痒难耐的时候,他也自我创造或润色现有。这一招果然不同凡响。据其《自传》称,《历书》年年供不应求,他从中大获其利,年入达万金。25周年纪念日来到的时候,他将前24年历书中具有代表性的“穷理查”的格言收集在一起,以亚伯拉罕神父对众人的演讲这一叙述主干贯穿首尾。这一次“穷理查”为他赢得了世界声誉。18世纪末叶已有七种语言、近150次的重印。
(7)、品尝不尽的醇味、受用不竭的营养就是我的“经典”,无论它是旧是新,是默默无闻,是声名显赫。照我的领悟,哈伯德那句话得稍加更改:
(8)、节俭。不花于己于人没有好处的闲钱,杜绝浪费。
(9)、富兰克林的自传没有成功者的夸夸其谈,他不是站在讲台上自吹自擂,他没有吹嘘成功也没有夸大困难;他没有恃才傲物的自负气,讲起道理来也不故作高深,免去了学院派的晦涩精深;他是一个谦逊的成功者,著作等身、成就斐然,依然弯下腰来和我们促膝而谈。
(10)、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在费城签署,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成为独立的合众国。1787年,《美国宪法》在费城举行的制宪会议上通过,并在1789年最终获得各州批准,这是世界上首部成文宪法。美国自此告别松散的邦联状态,走上联邦国家之路,华盛顿被选为首任总统,国务院也宣告成立。1790到1800年,费城一度是美国首都。去年11月,费城当选美国第一个世界遗产城市。
(11)、今天,不论是提到“美国梦”还是“美国精神”,都和本杰明富兰克林这个名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个美国人在两百多年前的奋斗历程成为后世佳话,被人们一再提起。他没想到自己的事迹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历久弥新。他的成功故事穿越时空,在以后的年头里屡次重现,出现种种类似的翻版,穷小子大翻身的故事在世界各地不断上演。
(12)、其中一人,名叫乔赛亚·富兰克林(JosiahFranklin,1657-1745),
(13)、基于上述几点原因,欧洲旧世界对英国殖民地的瞎闹腾根本不屑一顾。但是正如之前所说,像伍德这样的美国人,既想要分得蛋糕,又要好好地享用蛋糕。他们想要生活在这个星球上最富裕、最反对革命的国家中得到安全与特权,他们也知道在这样的国度里,底层人民永远无法与上层社会在同一轨道。与此同时,他们追求与革命紧密相联的、令人振奋与满足的男性气质,他们因而幻想美国革命与法国大革命、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一样激进。
(14)、在美国的“开国三杰”中,华盛顿的成就在于军事,杰斐逊在于思想,而富兰克林则在于文化。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对此评论道:“美国独立革命的历史本质就像是一个持续的电流,先是富兰克林博士捕捉了这个电流,电流冲击大地使华盛顿弹跳起来,华盛顿领导着美国革命向前推进。接着,富兰克林充满激情地制定了有效的外交政策,积极地进行外交谈判,乐观地开展立法活动。这一切推动了独立战争的前进。”
(15)、沉默寡言:发言一定要能够为对方或自己创造价值。
(16)、本杰明•富兰克林曾说过“要想在尸骨已朽时尚不被人忘记,要么写点值得一读的东西,要么做些值得一写的事情”。许多人终其一生都在为这句话的前半句或者后半句而奋斗,富兰克林却践行了整句话。富兰克林,一方面不忘为自己著书立说。《穷查理年鉴》是富兰克林的另一部著作,收录了富兰克林引以为荣,又百般推崇的人生哲学。该书被誉为“美国文化的基石”“改变美国价值观的著述”。他在两个方面都取得了成功,是当仁不让的伟人。
(17)、此后,威廉也生下了一个儿子,名叫坦普尔·富兰克林(WilliamTempleFranklin,1762-1823),他是富兰克林唯一的孙子。
(18)、西奥多之后,富兰克林家族中就再也没有使用“富兰克林”这个姓氏的子孙了。
(19)、 而与乔治·华盛顿和托马斯·杰斐逊的富裕出身不同,本杰明·富兰克林出身穷苦,正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一生阐释何为美国梦。
(20)、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立场,晚年的富兰克林提出废除奴隶制,将废奴作为最后一项公共使命。去世前一年,他在公众演讲中说:“那些不幸福的人,长久以来一直就被当作畜生对待,太容易在人类的普通标准之下沉沦了。锁在他身上的链条也束缚了他的智力,损害了他内心对社会的归属感。”他的请愿书遭到了奴隶制拥护者们的尖锐批评,有人说《圣经》对奴隶制进行了认可,更多人认为一下子给几十万黑奴自由对社会冲击太大,既不实际也不安全。但他始终坚持,“人类都是由万能的上帝所创造的,与其关怀下的万物一样,生而平等,并都可以享受自由。”他的平等主义成为美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5、本杰明富兰克林的13条美德
(1)、创立一份有意义的事业是值得推崇的,哪怕是真的从零开始。
(2)、在富兰克林身上,充分体现了“不论家世和背景,每个人依靠自身的能力和成就,都有机会能获得更好、更富裕和充实的生活”(詹姆斯•亚当斯语)的平等主义气质。和美国精神中那种“坚信上帝的选择,救赎只有获得上帝的怜悯”的特征所不同,富兰克林代表的是“救赎可以通过自我的努力工作来实现”的方向。他相信社会流动性而不是固化的阶层,反对源于出身的特权,他秉承中产阶级道德而非神学道德,反对任何贬低普通民众的思想。(艾萨克森)
(3)、接下来我想主要把目光聚焦到美国革命。本杰明·拉什(BenjaminRush)在美国独立之初就曾指出,“虽然美国的独立战争已经结束,但美国的革命却才刚刚开始”。您怎样理解美国革命的起因(cause)、行动(conduct)和结果(consequence)?
(4)、政治:起草了《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积极主张废除奴隶制度;美国第一位驻外大使(法国);制定了新闻传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