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木三分
1、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形容什么的
(1)、他分析问题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实在令人信服。
(2)、我们在思考一些事情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有入木三分的态度。
(3)、每一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寓意深远的故事,蕴涵着丰富的智慧和深刻的人生哲理。每篇故事都如同一个个智慧的锦囊,帮助开启小朋友人生的智慧之门。
(4)、一语破的,一针见血,言必有中,入木三分,鞭辟入里。
(5)、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6)、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7)、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涕流曰:”此子必蔽吾名!“
(8)、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成语是其精粹之我们每天用三分钟讲解一个成语,以及一个相关的历史故事。让孩子在家轻轻松松每天学会一个成语,丰富其文化知识,出口成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9)、于是,后来的人便根据这段故事的情节,直接把“入木三分”,用来形容人们写文章,或者是说话的内容非常深刻。
(10)、 楷书章法并不复杂,主要形式有中堂、对联、条幅、横披、扇面等。楷书的章法布置,字距与行距大多基本相等,但也有行距大于字距的;一律自右至左竖写,横批中字数较少的也仍是由右至左书写。现代的中文横写是自左至右,但竖写仍然以从右至左为佳。
(11)、 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其代表作有楷书《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兰亭记》《行书千字文》等。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称之为“欧体”。
(12)、 虞世南的楷书婉雅秀逸,上承智永禅师的遗轨,为王派的嫡系。虽源出魏晋,但其外柔内刚、沉厚安详之韵,却一扫魏晋书风之怯懦。他的楷书代表作,当以《孔子庙堂碑》为最。
(13)、 颜真卿,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的笔法,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完成了雄健、宽博的颜体楷书的创建,树立了唐代楷书的典范。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柳公权的柳体被世人合称为“颜筋柳骨”。他晚年的得意作品《颜氏家庙碑》,书法筋力丰厚,深受书家赞赏。其传世墨迹有《争座位贴》《祭侄文稿》《刘中使帖》《自书告身帖》等。
(14)、(出自):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15)、◎清·赵翼《杨雪珊自长垣归来出示近作叹赏不足诗以志爱》:“入木三分诗思锐,散霞五色物华新。”
(16)、晋帝时,朝廷在北郊举行祭祀大典,更换祝版时,工人削去他的.字,渗入木板三分。
(17)、留言截止时间:2016年8月4日晚上8点前
(18)、(例句):李教授的文章文笔犀利入木三分,将事情分析得很深刻。
(19)、一语破的,一针见血,言必有中,入木三分,鞭辟入里。
(20)、(示例):我们读这首诗,尤其有一种~、痛快淋漓的感受。
2、入木三分原来是形容什么的
(1)、 而在“楷书四大家”中,唐代的欧、颜、柳也各有传承,各具特色。如欧体形成于初唐,受魏碑的影响较大;颜体受唐朝以肥为美的审美观点的影响,显得较为丰腴;而柳体由于柳公权为人正直,自然是“人正则字正”。
(2)、卫夫人知道后,告诉太常王策说:“这孩子一定看过用笔诀窍,最近看见他的书法,就已老成大器。”流着眼泪说:“这孩子将来名声一定超过我。”
(3)、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字号逸少,是东晋书法家王旷的儿子。七岁就擅长书法,十二岁看见在他父亲枕下的前代的《笔说》,他偷来读。父亲说:”你为什么要偷被我秘密收藏的东西?“王羲之却笑着不回答,母亲问:“你看的是用笔法吗?”
(4)、鲁迅的一些杂文入木三分地揭示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嘴脸。
(5)、王羲之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书法家之王羲之,字逸少,晋朝时会稽(今浙江绍兴)人。 因为年轻时他曾经做过右军将军,所以后人又称他为王右军。他博采众长,开创了一种独具一格的书法风格,被人尊称为"书圣"。王羲之的书帖中有《兰亭集序》和《黄庭经》,都是书法界最高的名帖。 王羲之的字写得好,一方面与他的天资有关系,但最重要的还是由于他的后期的刻苦练习。他为了把字练好,无时无刻心里总是想着字体的结构,揣摩着字的架子和气势,而且不停地用手指头在衣襟上划着。就连在睡觉时,手也会不停的比划。 他曾经在池塘边练习写字,每次写完,就在池塘里洗涤笔砚。时间一久,整个池塘的水都变黑了。由此可以知,他在练习书法上所下工夫之深了。据说他很爱鹅,平时常常望着在河里戏水的鹅发呆,后来竟然从鹅的动作中领悟出运笔的原理,而对他的书法技艺大有助益。 有一次,他到一个道观去玩,看到一群鹅非常可爱,便要求道士卖给他。观里的道士早就钦慕他的书法,便请他写部《黄庭经》作为交换。王羲之实在太喜欢那些鹅了,便同意了。
(6)、 王羲之的笔力能够达到这个程度,肯定不是凭空而来或者只凭天赋,每日的刻苦练习是必须的。事实也是如此,史料记载,王羲之很重视练习,每日从不间断,即使在休息和走路时,也在思考写字的事情,由此可见他所下功夫之深。所以,我们在羡慕名人的成就时,更需要关注他所走过的路,关注他所付出的努力与辛苦。虽然有可能我们学习了王羲之的勤奋与专注,还是无法达到他的高度,但是相对于之前的我们自己,进步也会是巨大的。
(7)、因为年轻时他曾经做过右军将军,所以后人又称他为王右军。他博采众长,开创了一种独具一格的书法风格,被人尊称为"书圣"。王羲之的书帖中有《兰亭集序》和《黄庭经》,都是书法界最高的名帖。
(8)、前辈掌控力好厉害,笔力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9)、这么大的太阳还能入木三分的认真听讲座靠的就是心态问题。
(10)、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
(11)、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
(12)、从此他手不释卷地日夜攻读,一丝地按书中讲的方法运笔练字,书法水平不断提高。王羲之每天了字,就到后花园的池塘边清洗笔砚,天长日久,整池水都被汁染黑了,由此可见王羲之练字是何等的勤奋刻苦!天清晨,王羲之独自一人在山下散步。
(13)、 楷书萌芽于秦汉,创始于汉末,发展于魏、晋、南北朝,并通行至现代,是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的,也是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时期最为流行的一种书体。在楷书产生之前,我国书法已产生了大篆、小篆和隶书三种书体。
(14)、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涕流曰:”此子必蔽吾名!“
(15)、王羲之的字写得这样好,固然与他的天资有关系,但最重要的还是由于他的刻苦练习。他为了把字练好,无论休息还是走路、心里总是想着字体的结构,揣摩着字的架子和气势,而且不停地用手指头在衣襟上划着。所以时间久了,连身上的衣服也划破了。
(16)、有一天,他把字写在木板上,拿给刻字的.人照着雕刻。这个人先用刀削木板,却发现笔迹竟然透进木板里有三分深度,这件事情可是轰动了整个京城,“入木三分”也就成了人人皆知的成语了。用毛笔写字在木板上,而笔迹还能透进三分的深度,除了身怀绝技的人还有谁会有这种能力呢?但是,我们也可以想见这位“书圣”所写的字,笔力非常雄厚,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17)、阿怪、懒虫、美哥、V,smile女王^_^、gladys
(18)、 褚遂良的楷书以疏瘦劲练见称,虽祖右军,而能得其媚趣。其字体结构看似非常奔放,却能巧妙调和静谧的风格,开创了前人所未到的境地。其楷书代表作,当以《雁塔圣教序》为最。
(19)、 汉末、三国时期,汉字的书写逐渐变波、磔而为撇、捺,并且有了侧(点)、掠(长撇)、啄(短撇)、提(直钩)等笔画,使字体在结构上更趋严整,如《武威医简》《居延汉简》等。楷书的产生紧扣汉隶的规矩法度,而更趋简化,并追求形体美的进一步发展。
(20)、 柳公权,世称“柳少师”。又因他曾被封为“河东郡公”,后人又称之“柳河东”。他是颜真卿的后继者,两人一起成为历代书法的楷模,后世将他们以“颜柳”并称。柳公权一生书碑特多,主要代表作有《金刚经刻石》《李晟碑》《玄秘塔碑》等。
3、入木三分
(1)、翻译:卫夫人知道后,告诉太常王策说:“这孩子一定正在看《用笔诀》,最近看见他的书法,就已老成大器。”流着眼泪说:“这孩子将来一定能遮住我的名声。”晋帝时,祭祀北郊,更换祝版,工匠刻字由羲之书写,笔法入木三。
(2)、王羲(xī)之是东晋时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很多人都把他写的字收藏起来。
(3)、(出处):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流涕曰:“此子必蔽吾名!”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入木三分。
(4)、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5)、示例:我们读这首诗,尤其有一种入木三分、痛快淋漓的感受。(秦牧《手莫伸》)
(6)、 入木三分的故事来自于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传说有一次,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祭祀,让王羲之把祭祀的文字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人雕刻。刻字者雕刻时惊奇地发现,王羲之的书法墨迹一直印到木板里面去了。刻字者足足削进去三分才见到底,不禁对王羲之雄劲的笔力惊叹不已。
(7)、一次,他看到一个卖扇子的老婆婆叫卖了很久也没人购买,于是,就在她卖的每把扇子上都题了几个字,结果扇子立刻被抢购一空。
(8)、 宋、元、明、清是楷书的守成期。宋朝的苏轼以其诗人的风度开创了丰腴跌宕、天真烂漫的“苏体”,堪称“宋朝第一”,并有“唐书重法,宋书重意”之说。宋末元初的赵孟覜,也以其书法的恬润、婉畅,形成了“赵体”。但“赵体”严格说来已是行楷,而不再是中规中矩的楷书了。
(9)、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
(10)、卫夫人知道后,告诉太常王策说:“这孩子一定看过用笔诀窍,最近看见他的书法,就已老成大器。”流着眼泪说:“这孩子将来名声一定超过我。”
(11)、三十三书《兰亭序》。三十七书《黄庭经》。书讫,空中有语:“卿书感我,而况人乎!吾是天台丈人。”自言真胜钟繇。羲之书多不一体。
(12)、父亲看他年纪还小,担心他不能守住秘密,告诉王羲之说:“等你长大成人我再教你书法。”王羲之跪了下来说:“就让孩儿看看这书吧,长大再看就耽误了孩儿幼年的美好才华与发展了。"父亲很高兴,于是立刻就把书给了他。还不到一个月时间,(王羲之的)书法就有了很大进步。
(13)、那位作家把笔下的人物刻画得有血有肉,入木三分。
(14)、父亲看他年纪还小,担心他不能守住秘密,告诉王羲之说:“等你长大成人我再教你书法。”王羲之跪了下来说:“就让孩儿看看这书吧,长大再看就耽误了孩儿幼年的美好才华与发展了。"父亲很高兴,于是立刻就把书给了他。还不到一个月时间,(王羲之的)书法就有了很大进步。
(15)、鲁迅的一些杂文入木三分地揭示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嘴脸。
(16)、我相信你只要坚持努力了你就能够交出让人入木三分的作品。
(17)、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是现代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其形体方正,笔画平直,有“书体楷模”之意,故称“楷书”。
(18)、要做事业不外乎格物致知,然后才能修齐治平。
(19)、 欧阳询的正楷源出古隶,以二王体为基础,参以六朝北派书风,结体特异,独创一格。其势力深入社会,几为学书的标准本。究其楷书特点,用笔刚劲峻拔,笔画方润整齐,结体开朗爽健。他的楷书碑帖代表作有《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等。
(20)、于是王羲之给观里写了部《黄庭经》,道士便把那些鹅都送给了他。还有一次,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时非常惊奇,王羲之写的字,笔力竟然渗入木头三分多。 后人用入木三分形容书法苍劲,柔和中带着刚强,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4、入木三分最初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1)、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2)、 他曾经在池塘边练习写字,每次写完,就在池塘里洗涤笔砚。时间一久,整个池塘的水都变黑了。由此可以知,他在练习书法上所下工夫之深了。据说他很爱鹅,平时常常望着在河里戏水的鹅发呆,后来竟然从鹅的动作中领悟出运笔的原理,而对他的书法技艺大有助益。
(3)、出品:长江日报融媒体编辑:朱佳琪校对:彭艳胡蝶
(4)、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涕流曰:”此子必蔽吾名!“
(5)、她把剧中苦媳妇的主角演得入木三分,难怪得奖。
(6)、奖品:四季青生态葡萄园 提供价值100余元葡萄一箱
(7)、 于是王羲之给观里写了部《黄庭经》,道士便把那些鹅都送给了他。还有一次,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时非常惊奇,王羲之写的字,笔力竟然渗入木头三分多。
(8)、晋帝时,祭祀北郊,更换祝版,工匠刻字由羲之书写,笔法入木三。三十三写了《兰亭序》,三十七写了《黄庭经》,写完后,空中有人语说:“卿的书法都感动我,而况世人呢?我是天台丈人,自称真胜钟繇。”羲之书法多数不是一种字体。
(9)、你的书法作品看上去就有一种入木三分的感觉。
(10)、 有一次,他到一个道观去玩,看到一群鹅非常可爱,便要求道士卖给他。观里的道士早就钦慕他的书法,便请他写部《黄庭经》作为交换。王羲之实在太喜欢那些鹅了,便同意了。
(11)、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12)、 王羲之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书法家之王羲之,字逸少,晋朝时会稽(今浙江绍兴)人。
(13)、北爱看完了,石小猛的演员演得太好了,可怜可恨可悲都被他演得入木三分。
(14)、你的书法作品看上去就有一种入木三分的感觉。
(15)、以后只要说故事的人,把故事的情节说得生动逼真,我们也可以夸赞他说故事说得“入木三分”。
(16)、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字号逸少,是东晋书法家王旷的儿子。七岁就擅长书法,十二岁看见在他父亲枕下的前代的《笔说》,他偷来读。父亲说:”你为什么要偷被我秘密收藏的东西?“王羲之却笑着不回答,母亲问:“你看的是用笔法吗?”
(17)、王羲之,字逸少,晋朝时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书法家之因为他曾经做过右军将军,所以后人又称他为王右军。他博采众长,开创了一种独具一格的书法风格,被后人喻为"书圣"。
(18)、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 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
(19)、当夜幕降临,卸下一天的疲惫,你有没有发现,生活中,
(20)、 北魏曹法寿作品《华严经》,纵6厘米,横85厘米。此卷首尾完整。首题“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第卅四卷第卌一”。尾署“延昌二年岁次水巳四月十五日,敦煌镇经生曹法寿所写此经成讫。用纸廿三张。典经师令狐崇哲。校经道人”。《大方广佛华严经》简称《华严经》,是佛教的重要经典。古有三种译本。据考证,此卷所写为东晋佛陀跋陀罗所译六十卷本,称“六十《华严》”,共含三十四品。
5、入木三分是哪位人物的典故
(1)、 初唐三大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的楷书,都十分适宜做中楷的临摹范本。
(2)、 章法是书法艺术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点画是线条美,间架结构是局部构图美,章法是整体构图美。楷书章法的整体感,首先是整齐,字的排列形式是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等距,给人一种稳定、庄重的视觉效果,这种形式最适合严格意义上的楷书。结字的宽窄、长短不同的造型产生局部参差变化,使整齐一律而不呆板拘谨的楷书不会出现不和谐或单调之弊。
(3)、这个演员把老谋深算的角色演得入木三分,让观众们都留下深刻的印象。
(4)、 隋唐、五代是楷书的繁荣期,尤其是唐代,涌现出一大批楷书名家,如初唐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被称为“楷书四大家”的“颜柳欧赵”,除赵孟覜外,其他三个(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都是唐朝的。到了唐末,楷书发展到了顶峰,风格已过于规整,于是逐渐开始走下坡路。
(5)、唐·张怀瓘《书断》:“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6)、还有一次,他写了一些字在木板上,让雕(diāo)刻工人把它们刻下来,工人们刻字时,发现墨迹一直透入木板有三分深,都十分佩(pèi)服。
(7)、解释: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8)、这个演员把老谋深算的主角演得入木三分,让观众们都留下深刻的印象。
(9)、请发邮件至:syymtmedia@1com
(10)、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涕流曰:“此子必蔽吾名!”
(11)、(近义)力透纸背鞭辟入里刻画入微铁画银钩一语道破一语破的
(12)、王羲之的字写得好,一方面与他的天资有关系,但最重要的还是由于他的后期的刻苦练习。他为了把字练好,无时无刻心里总是想着字体的结构,揣摩着字的架子和气势,而且不停地用手指头在衣襟上划着。就连在睡觉时,手也会不停的比划。
(13)、他分析问题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实在令人信服。
(14)、晋帝时,朝廷在北郊举行祭祀大典,更换祝版时,工人削去他的.字,渗入木板三分。
(15)、每个人的照片都是一部小说,入木三分的用气场撰述了整个生活状态。
(16)、入木三分的解释: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17)、王羲之笑着却不回答,母亲问:“你看的是用笔法吗?”父看他年少,恐怕不能领悟,告诉羲之说:“等你长大成人我再教你书法。”
(18)、我相信你只要坚持努力了你就可以交出让人入木三分的作品。
(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
(1)、(出处)唐·张怀瓘《书断》:“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2)、这尊钟魁像雕得入木三分,怒眼赤髯,看了令人不寒而栗!
(3)、(解释):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4)、他写的字既秀丽,又很苍劲,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想想看,一般秀丽的字会显得柔软,而苍劲的字则显得粗硬,但是他竟能脱尘出俗,二者兼善,可见得他书法的功力之深,这恐怕不是天生具备,而是靠后天勤学苦练而得来的.
(5)、羲之跪拜,现在就让儿看看这书吧,长大再看就耽误了孩儿幼年发展了。父亲很高兴,立刻就把书给了他。还不到一个月时间,书法就有了很大进步。
(6)、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字号逸少,是东晋书法家王旷的儿子。七岁就擅长书法,十二岁看见在他父亲枕下的前代的《笔说》,他偷来读。父亲说:”你为什么要偷被我秘密收藏的东西?“王羲之却笑着不回答,母亲问:“你看的是用笔法吗?”
(7)、卫夫人知道后,告诉太常王策说:“这孩子一定正在看《用笔诀》,最近看见他的书法,就已老成大器。”流着眼泪说:“这孩子将来一定能遮住我的名声。”
(8)、出处: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