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句子网

精选中国孤儿伏尔泰剧本143句

中国孤儿伏尔泰

1、中国孤儿伏尔泰是谁

(1)、作者司汤达将于连勾引贵族妇女和少女的行为,过于洗白,这不符合当时的社会道德。

(2)、无论怎么样,一个人借故堕落总是不值得原谅的,越是没有人爱,越要爱自己。

(3)、难过的日子,不是挺过去的,而是要迈过去的,是要唱着歌和不开心的事说再见的。

(4)、本刊作者的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及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

(5)、人生之光荣,不在永不失败,而在能屡败屡战。

(6)、元人杂剧大多经明人的改编修订。现在的《元刊杂剧三十种》,是我们能看到的最为原始的元代杂剧。《赵氏孤儿》,《元刊杂剧三十种》有录,此外还有明刊本。元刊本只录曲文而无科白,今人谈到《赵氏孤儿》,多依据明本。从讲故事的角度看,元刊本交代的并不清楚。但故事的命意,我们还是能够通过唱词了解的。其楔子部分云:

(7)、(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8)、(3)1737年,黎希留元帅在波兰王位继承战争(1733-1738)期间曾出色地组织了热那亚保卫战,故热那亚人为之塑像纪念。

(9)、《赵氏孤儿》经马若瑟的译介传到法国,又三度译成英文,五度改写、上演,在西方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这种反响始于法国和西方读者对《赵氏孤儿》价值的认识和理解,始于他们对这部作品所表现的中国精神的敏感与发见。

(10)、而与之形成鲜明呼应的是,作为此次中希文化和戏剧交流合作项目的希腊方面代表利瓦西诺斯导演,也明确地把中希双方的这次戏剧合作定位是中西方两种戏剧文化之间交流、碰撞的实践,甚至是冒险:“这部作品是中国和希腊国家剧院的一项非凡实验,国家话剧院应当是先锋艺术的代表,用中希双语呈现一部剧作,让观众听见两种语言,看见两种表演流派、两种类型的演员,是个冒险但伟大的尝试”这也意味着,此次中希两国之间的成功的戏剧合作,不仅有着对于中西戏剧交流的历史传承意味,更是运用创新的戏剧观念及表演手段,对于中外戏剧经典进行的现代诠释,让当代观众能够亲身感受到戏剧艺术的独特魅力及价值,彰显戏剧艺术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现实意义。

(11)、文学的接受活动是两种对立的使命统一起来的过程:一方面,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是作品的驾驭者,其阅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另一方面,作为接受客体的作品,不仅以特定的内容制约着读者再创造,同时,读者读它的过程,也是受其潜在功能影响的过程。我们在上面就法国和西方读者如何以自己的文化范型和心理模式对《赵氏孤儿》进行再创造作了一般描述,这里,我们要从作品本身出发,着重谈谈《赵氏孤儿》为什么在西方产生如此反响,究竟产生些什么影响。

(12)、无论对于十八世纪的法国还是中国而言,这些言论都过于大胆。正因为伏尔泰对盲目忠君的讥笑态度,才使得《中国孤儿》的某些诗句一度遭禁。而正是这位敢于对丈夫叫喊“什么,你竟如此缺少人性!”以及“不,这可怕的美德我丝毫不懂”的女人,却从此成为法国观众眼中中国式美德的象征,颇有讽刺意味,也不由得令人深思。事实上,伊达梅虽然以中国女性的名目出现,却已经不是那个中国传统美德所要求的女性,而是浓缩了剧作家对于人类高尚德行的一切美好想象。

(13)、伏尔泰曾经说过:“优雅的和可靠的鉴赏力,其本质在于,在缺陷中对一种美的敏感,或在美当中对一种缺陷的敏感。”伏尔泰本人正是这种对“美”和“缺陷”都极为“敏感”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以独具的慧眼发现《赵氏孤儿》所蕴含的道德美、精神美,又以敏锐的目光发现他那时代的精神匮乏和道德缺陷。这种双重的“发现”和“敏感”表明法国接受者对《赵氏孤儿》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作为“理性时代”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一方面以理性主义为犀利的批判武器,无情地鞭挞着当时法国绅士阶级的道德沦丧,另一方面又以理性主义为最高审美理想,热情地召唤着东方理想国的精魂。而《赵氏孤儿》不期然的介入正好为这位敏感的思想家提供了这两方面的契合:作品中主人公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的精魂,既是他为之呼唤的理想精神,又是他批判现实的参照。可以说,这是历史的“契合”,又是鉴赏力的升华。这种发现正是《赵氏孤儿》在法国激起巨大社会反响的基因,是伏尔泰立意把《赵氏孤儿》搬上法国舞台的动因,也是中法文化交流的一个触发点。中法文学首次的撞击,汇融正是建立在法国人对中华民族魂魄的发现之上的。

(14)、屠岸贾虽然是司寇,也就是司法部长,但是凭他的力量,怎么可能动得了赵氏家族呢?因此他只是栾氏、郤氏打打手罢了。屠岸贾充当打手,是穷凶极恶的,后来赵氏重新崛起,他就成了替死鬼了。

(15)、上天不会无缘无故做出莫名其妙的决定,它让你放弃和等待,是为了给你最好的。

(16)、*节选自《中国文艺评论》2019年第6期(点击查看目录与四封艺术作品)文章《悲剧典范的现代诠释——评双语版戏剧》第三部分

(17)、伏尔泰将其改编为五幕剧本(名:L&#orphelin de la Maison de Tchao,1735年出版),是中国最早传至欧洲的戏曲作品。英国剧作家威廉赫察特改编为《中国孤儿》,在英国文化界引起重大反响。

(18)、(7)杜赫德神父(PèreJean-BaptisteDuHalde,1674-1743),法国耶稣会士、历史学家,以其编撰的四卷本《中华帝国全志》(Descritionhistorique,chronologique,politiqueetphysiquedel’EmpiredelaChineetdelaTartariechinoise)闻名后世。

(19)、人谓我孤冷。吾以为人不孤冷至极致,不堪与世谐和。

(20)、“义”是对主人公行为的一种道德认同。它是传统儒家价值观念中,与“利”对立的一种人生价值。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同时,它也是人的生命价值在道德领域的一种延伸。所谓“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公孙杵臼和程婴为救赵孤,舍生忘死,令人钦佩。这种义,是既能够为士大夫阶层认可,亦可以为民间百姓认同的一种人生价值。

2、中国孤儿伏尔泰剧本

(1)、你要藏好软弱,世界大雨滂沱,万物苟且而活,无人为你背负更多。

(2)、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与交流主要体现在求同和学异两个方面,一是对相同点的心理认同,即对文本本身的价值接受或认同。二是对不同点的了解需求。《赵氏孤儿》经过明刊本的加工后,恰恰符合这两个条件。

(3)、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与交流主要体现在求同和学异两个方面,一是对相同点的心理认同,即对文本本身的价值接受或认同。二是对不同点的了解需求。《赵氏孤儿》经过明刊本的加工后,恰恰符合这两个条件。

(4)、客观来说,市长对于连还是可以的,大家是雇佣关系,市长没有拖欠过于连的工资,也让于连进入上流社会得以认识了一群人。

(5)、当时西方人对中国的印象,一是蒙古西征时的强悍,一是《马可波罗游记》所描述的富庶。尤其是成吉思汗,成为西方人对东方最深刻的记忆。但那时,杂剧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却未见传播的记载。也许,这种重视舞台表演,但却情节简单的戏剧艺术,还不能代表神秘的东方文化,西方人对中国也没有文化征服和了解的欲望。然而,以成吉思汗和忽必烈汗为代表的蒙元王朝,却作为西方文学想象中的历史因素,留在他们的记忆深处。这也是其后《中国孤儿》和《图兰朵》等戏剧都以元王朝为背景的缘由。

(6)、其实,《赵氏孤儿》在明清两代,并不能代表戏剧创作的主流。其社会影响也无法和当时在文人中流行的传奇创作相比。但是其中的一些情节,如仇人养子,存孤救孤,舍生取义等,却是在通俗的小说和地方戏曲中最为流行的模式。这种模式,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已经沉淀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成为中国文化具有代表性的一个部分。

(7)、(11)查理八世(CharlesVIII,1470-1498),法国国王,1483-1498在位。

(8)、《赵氏孤儿》取材于《史记·赵世家》的历史故事,是我国元代著名的悲剧之一。作品通过春秋晋灵公时文臣赵盾和武将屠岸贾两个家族生死斗争的描述,展现了善与恶、忠与奸的悲壮动人的戏剧场面,交融着人生忧患的深切感受和善恶分明的道德意识,具有较高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作品中的主人公程婴等所体现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境界,“仁爱”、“信义”的伦理准则,重然诺、轻死生的义烈精神,以及在艰危中奋斗不息和扶危济困的侠骨义肠,无疑是中华民族精魂的真实写照,也是作品的力量所在。作者用扬励豪杰的文字,着重表彰了悲剧主人公在大灾大难中所表现的这种伟大精魂,从而使作品熔铸进了中国人传统的美学理想,闪耀着中国古老的道德光彩,为我国人民所喜闻乐见。

(9)、元代社会的文化交流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王朝内部各民族之间的融和与文化交流;二是中外经济交往与文化交流。前者,是元杂剧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赵氏孤儿》成功的时代机缘;后者,则是西方人对中国的早期记忆,是《赵氏孤儿》成功传播的历史因缘。

(10)、普列汉诺夫曾经说过:“一般说来,为了使一定国家的艺术家和作家对其他国家的居民的头脑发生影响,必须使这个作家或艺术家的情绪是符合读他作品的外国人的情绪的。”我认为,《赵氏孤儿》在西方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其原因就在于,纪君祥的这部作品包含了十八世纪法国人和西方人的某种“情绪”。

(11)、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心甘情愿,总能够变得简单。

(12)、(9)亮相法国感动法国观众http://www.dahe.cn/xwzx/sz/t20080607_13233htm

(13)、(3)王晓鹰:《〈赵氏孤儿〉:中国“哈姆雷特”在希腊》,《人民画报》2019年4月10日。

(14)、2003年,北京人艺排演了由林兆华执导的《赵氏孤儿》,同时,国家话剧院新锐导演田沁鑫也对《赵氏孤儿》进行了改编。改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在人艺版的结尾处,孤儿放弃了复仇,不愿承担前人的过错。而国话版的结尾,则是孤儿在复仇后,对亲情的感念。这是人们在现代社会对复仇情节的重新审视。当然,作为一部历史剧的经典,尊重原著是观众对作品最大的审美期待,但改编本身也说明,《赵氏孤儿》的复仇情节,与现代社会所宣扬的法制精神与家庭亲情都是背离的。这些改编游走于历史和现实之间,是时代精神的艺术反映。随着社会的发展,《赵氏孤儿》也一定会呈现出不同的时代风貌。

(15)、也许无趣的不是这个世界,而是我们没有坚持那些有趣的活法而已。

(16)、你每一次害怕背后,都有你想成为的那个人在。

(17)、其次,是作品所宣扬的东方伦理道德,满足了西方观众的东方想象。不可一世的蒙古帝王,被尚德和伊达梅夫妇的道义所感动,使西方人对中国式的道德充满幻想。伏尔泰是法国十八世纪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认为“孔子只是以道德谆谆告诫人,而不宣扬什么奥义”,“他宁愿教育人,不愿统治人”。(6)(P.88)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伏尔泰极力赞扬,“当迦勒底人开始其历时1900年的天文观察,观察结果由卡利斯泰纳送到希腊时,中华帝国已经光辉灿烂地生存世间”。(6)(P.90)他认为“世界上曾有过的最幸福、最可敬的时代,就是奉行孔子的律法的时代”。(6)(P.221)伏尔泰将其对孔子和中国文化的厚爱融入到作品中,使《中国孤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18)、我还有梦,我不怕痛,未来你好,我正剥开荆棘向你走去。

(19)、伏尔泰所看中的,正是春秋战国时期国人高尚的道德观念,因为在他看来,这无异于是现代社会的最终理想目标。故此在伏尔泰的笔下,一部名叫《中国孤儿》的话剧就此产生,并在1755年8月20日开始在巴黎各大戏院正式上演,可谓是盛况空前。

(20)、这是一个重大的例证,说明与盲目和野蛮的暴力相比,理性和天才更具优势;且这已经是鞑靼人第二次提供此类例证了。因为上个世纪初,当他们再次征服这个伟大的帝国之后,便又一次为战败方的博大精深所折服;这两个民族构成了一个国家,并藉世界上那最为古老的礼法进行统治;这一激动人心的事件便是我创作的初衷。

3、中国孤儿伏尔泰的主要人物

(1)、为了使《中国孤儿》更易为欧洲观众接受,更具有历史悲剧的特点,伏尔泰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人物——成吉思汗。在某种意义上,《赵氏孤儿》中的屠岸贾是成吉思汗的原型,后者保留了他嗜血残暴的个性,并且成为孤儿生命存续的最大威胁。但是成吉思汗的身份又不仅限于此,他具有了几样屠岸贾缺乏的特质:其他是伟大的东方君主,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其他依然保留了某些人类情怀,具有欣赏女性之美与道德之美的能力。这位攻无不克的战将,面对伊达梅的勇敢与执着也为之动容,叹息道:

(2)、在中西文化的交流方面,2003年,受法国巴约纳国家剧院和中国驻法大使馆邀请,大型古装豫剧《程婴救孤》在意大利参加“罗马艺术节”后,在法国巴约纳国家剧院进行了法国巡演的第一场演出,演出结束后长达十分钟的热烈掌声表达了巴约纳市民对中国艺术家的欢迎和对豫剧《程婴救孤》的认可和欣赏”。中国驻法国大使馆一位官员说:“经久不息的掌声说明了法国人对艺术的热爱,对艺术交流的热衷。文化交流是一座桥梁,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目前尤其具有特殊意义,我们将以更大的热情,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

(3)、2021年“青春国学”中小学生传统文化主题研学(持续招生,开班时间待定)

(4)、(仙吕)晋灵公江山合是休,屠岸贾贼臣权在手,携天子令诸侯,把俺云阳中斩首,兀的是出气力下场头。

(5)、“新课标·新教材”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名师培育工作坊

(6)、在表演形式上,新版《赵氏孤儿》也突破了戏剧表演的常规,不仅创造性地运用了两位中国演员和十多位希腊演员各自使用母语联合演出的双语模式,而且尝试对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戏剧文化、表演方法、艺术风格进行有机融合,诚如王晓鹰在介绍新版《赵氏孤儿》的表演特点时所特别指出的:

(7)、元代纪君祥创作的《赵氏孤儿》,经过明人的改编后,思想主旨日益明确。18世纪初,作品传入欧洲,法国著名作家《伏尔泰》将其改编为《中国孤儿》,演出后引起轰动,并进一步推动了当时欧洲的中国文化热。本文将重点考察《赵氏孤儿》的跨文化传播现象,希望能给今天的文化建设提供借鉴。

(8)、2003年,北京人艺排演了由林兆华执导的《赵氏孤儿》,同时,国家话剧院新锐导演田沁鑫也对《赵氏孤儿》进行了改编。改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在人艺版的结尾处,孤儿放弃了复仇,不愿承担前人的过错。而国话版的结尾,则是孤儿在复仇后,对亲情的感念。这是人们在现代社会对复仇情节的重新审视。当然,作为一部历史剧的经典,尊重原著是观众对作品最大的审美期待,但改编本身也说明,《赵氏孤儿》的复仇情节,与现代社会所宣扬的法制精神与家庭亲情都是背离的。这些改编游走于历史和现实之间,(8)(P.37~42)是时代精神的艺术反映。随着社会的发展,《赵氏孤儿》也一定会呈现出不同的时代风貌。

(9)、元刊本赵氏孤儿四折一楔子,是标准的元杂剧体制。从文本看,作品的思想基调主要表现在“取义”和“报冤”两个方面:

(10)、同样,《赵氏孤儿》的男性人物个个忠肝义胆,视生命为草芥。为了主人的家族香火延续,公孙杵臼毫不犹豫地以身赴死,程婴冷血地献出儿子的性命,成年后的赵氏孤儿则毫不犹豫地杀死义父,为家族复仇。而经过伏尔泰的大幅删节,原著中的男性人物仅存程婴一人,也就是张惕的原型。虽然程婴与张惕的角色身份和行为个性之间差异颇大,但是伏尔泰至少保留了他的核心行为:用亲生儿子的性命换取效忠对象的血脉存续。但是,传统中国社会之所以为程婴的行为所震撼,是因为程婴是牺牲自己家族的血脉来换取另一个家族的存续,这种牺牲已经超越了个体生命交换的意义,是对封建忠仆精神的超乎寻常的完美阐释。而伏尔泰在塑造张惕的角色时却表现得瞻前顾后,犹豫难定。剧作家的矛盾在于,一方面感到原作人物过于理性忠义,淡漠生命,缺少人性的暖色,令一方面又为程婴的义举而深刻震撼,体会到令人战栗的崇敬感。这矛盾的态度也导致了张惕成为全剧最受争议的人物。初期演出中,甚至演员自己都难以接受张惕的行为,以至擅自添上了几句台词:

(11)、其次,是作品所宣扬的东方伦理道德,满足了西方观众的东方想象。不可一世的蒙古帝王,被尚德和伊达梅夫妇的道义所感动,使西方人对中国式的道德充满幻想。伏尔泰是法国十八世纪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认为“孔子只是以道德谆谆告诫人,而不宣扬什么奥义”,“他宁愿教育人,不愿统治人”。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伏尔泰极力赞扬,“当迦勒底人开始其历时1900年的天文观察,观察结果由卡利斯泰纳送到希腊时,中华帝国已经光辉灿烂地生存世间”。他认为“世界上曾有过的最幸福、最可敬的时代,就是奉行孔子的律法的时代”。伏尔泰将其对孔子和中国文化的厚爱融入到作品中,使《中国孤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12)、《北京青年报》:《赵氏孤儿》西行记:伏尔泰用它来推动启蒙运动

(13)、伏尔泰为其作品加以副标题《孔子道德五幕剧》,可以看出其对东方道德的认同。作品仅用了原剧的立意,在时代背景,主要人物等方面皆做了改动。一个单纯的以复仇为主题的故事,变为阐释东方文化的道德剧,这是此剧成功的关键。故事发生的背景为成吉思汗入主中原之时,宋代皇帝的遗孤被人藏起。在文明和野蛮的对抗中,成吉思汗被感化,放弃杀害赵孤。《中国孤儿》在法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种成功,源自于西方对中国文化的了解需求。当然,伏尔泰对它的重新阐释也功不可没。

(14)、该剧阵容令人期待——《赵氏孤儿》不但聚焦了郑棋元、徐均朔、方书剑、何亮辰等热度“出圈”的音乐剧演员;更主动“破圈”,迎来影视明星明道、薛佳凝的跨界。

(15)、16世纪末17世纪初,利玛窦来中国传教。他努力学习中国文化,并将西方的科学技术介绍给中国,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入清后,西方传教士继续和政府保持良好的关系,比较著名的有顺治朝的汤若望,康熙朝的南怀仁等。由于文化价值观念的不同,传教士同中国政府与民众的关系时有摩擦。至道光十八年(1838),钦天监监副毕学源去世,西方教会在中国的影响日益式微(4)(P.7)。

(16)、◈《中国文艺评论》|论当代戏剧的反仪式化倾向/丁罗男

(17)、(6)(法)伏尔泰著.梁守锵译.风俗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8)、“义”是对主人公行为的一种道德认同。它是传统儒家价值观念中,与“利”对立的一种人生价值。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同时,它也是人的生命价值在道德领域的一种延伸。所谓“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公孙杵臼和程婴为救赵孤,舍生忘死,令人钦佩。这种义,是既能够为士大夫阶层认可,亦可以为民间百姓认同的一种人生价值。

(19)、那位著名的梅塔斯塔菲奥神父(AbbéMétastafio)为他的诗剧选取了一个和我庶几相近的题材,也就是说,也是一个孤儿从一场家族杀戮中逃亡的故事,但那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九百年,是另一个朝代

(20)、读者接受外国文学,首先要借助文学交流最重要的媒介一翻译来进行。对一个异民族的文学移植来说,即使译文“信、达、雅”兼备,也难以传达出原作的全部意蕴。因此,民族间的文学交流因移植而产生原作美学价值的落差现象似乎也难以避免。马若瑟翻译的《赵氏孤儿》也是如此。由于理解力、鉴赏力的限制,他的译文删除了原剧的全部词曲歌唱部分。他在解释删译时说:“这些歌唱对欧洲人说来,很难听懂,因为这些歌唱词曲所包含的是我们不理解的事物和难以把握的语言形象”。删除了对原曲来说不可或缺的歌唱部分,他的移植便使中国原剧失却了那特有的诗意和抒情的审美属性,读来味同嚼蜡,因而也就不能不损害原作的审美价值。不过,他的译文到底保留了《赵氏孤儿》的故事框架、剧情脉络以及原作的基本精神。我们无法确切了解到,马若瑟神父从《元人百种曲》中何以独独选取《赵氏孤儿》介绍给他的同胞,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他阅读中国的这部作品时,呈现于他面前的那新的文学天地,从中折射出的那动人的道德光彩,无疑是他作出这一选择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说,他在接受这部作品时,意识到了它的价值所在。由于《赵氏孤儿》的这位西方译者对元曲本身缺乏了解,所以他鉴赏的并不是中国的戏剧艺术,而是这个熔铸着我国人民道德理想的古老的文学题材。

4、中国孤儿伏尔泰视频

(1)、小学语文名师培育高端研修系列课程之教材单元设计专题线上课程

(2)、我创作这部悲剧的念头起因于前不久读到的《赵氏孤儿》(l’OrphelindeTchao),马若瑟神父(6)将这部杂剧译成法文,刊登在了杜赫德神父(7)出版的那部通志里。这部中国戏剧创作于十四世纪的成吉思汗朝。它为鞑靼征服者不谋求改变战败民族的风俗提供了一个新的例证:他们保护中国业已存在的所有艺术,对其所有律例也全盘采纳。

(3)、伏尔泰曾说过一句名言,叫做“世界的历史起源于中国”,正是这样一句话,体现了他睁眼看世界的格局,同时也表明其自身对于古老的华夏文明的接纳与包容。伏尔泰的思想过于先进,对于当时麻木的法国人并未形成太大的影响力,以至于他的“改变世风”的理念尚未深入人心。

(4)、《赵氏孤儿》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曾被太史公记载于作品《史记》之中。《赵氏孤儿》讲述的是,在晋国晋景公时期,以赵盾为首的赵氏家族控制着朝内的大权,但是晋景公本人却崇信奸臣屠岸贾,二人合谋铲除了赵氏家族,令其满门皆灭,只留下一位怀孕的赵庄姬。

(5)、《赵氏孤儿》作为一个著名的历史事件,曾被各种戏曲形式所吸收,演绎出一幕幕脍炙人口的经典传奇。在整个故事之中,主角程婴为了能够保住主人的血脉,忍痛将自己的孩子献出,用“调包计”换来了希望,并在欺骗屠岸贾之时,背上了忘恩负义的骂名。与此同时,公孙杵臼不惜以性命为饵诱屠岸贾受骗,诠释了忠义之士一生最执着追求的理念。

(6)、这涛声震动了法国人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使他们的道德规范、审美趋向,发生了一次骚动。作为中国文化西渐的先声,《赵氏孤儿》把以“仁爱”、“忠义”为核心的儒家文化的“仁学结构”带到了法国,与十八世纪法国读者群那躁动的文化心态相碰撞,使他们的文化心理结构来了一次动荡。迷恋东方文明而又恪守西方文化模式的伏尔泰以悲剧的形式,把这种“仁学结构”加以理想化,摇荡了西方更多男女的心。始终严格按照西方悲剧法则和文化模式创作的《中国孤儿》,一旦公演付诸社会接受,又不期然地突破了这些法则和模式,“成了欧洲对写实主义倾倒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有力地刺激了西方观众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情趣,使他们的文化心理结构获得了一次意想不到的增添和丰富的机会。

(7)、伏尔泰的一生,一直为“主张开明的君主政治,强调自由和平等”而奋斗,同时也撰写了许多著作,用于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其代表作有《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老实人》等等。

(8)、此去千万路,千万选择,千万相遇,千万莫回头。

(9)、戏剧是法国文化中的瑰宝,而你是否知道,在法国的戏剧艺术史中,中国戏剧也曾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18世纪,中国戏剧《赵氏孤儿》传入欧洲,经伏尔泰改编为戏剧《中国孤儿》,在欧洲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今天,小酷带大家了解一下法国文豪伏尔泰与《赵氏孤儿》不得不说的故事。

(10)、然而世事千帆而过,路的尽头终会是温柔和月光。

(11)、16世纪末17世纪初,利玛窦来中国传教。他努力学习中国文化,并将西方的科学技术介绍给中国,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入清后,西方传教士继续和政府保持良好的关系,比较著名的有顺治朝的汤若望,康熙朝的南怀仁等。由于文化价值观念的不同,传教士同中国政府与民众的关系时有摩擦。至道光十八年(1838),钦天监监副毕学源去世,西方教会在中国的影响日益式微。

(12)、……而伏尔泰却有别于高乃依,在中国悲剧中刻意地避免了这段令人惊心动魄的标志性情节。这种处理方式从道德观和戏剧审美两个角度都颠覆了前人的主张。一方面,在伏尔泰笔下,父亲张惕企图用亲生儿子换王子的性命,母亲伊达梅却竭力阻挠,不顾一切地保护儿子生命,唾弃丈夫的愚忠。这样一来,以臣子之命换君主之命不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凡是生命,无论其社会地位的高低,都在平等的视角下获得关照。血缘亲情与君臣之义的冲突置换了善与恶阵营的对立,生命的意义更重于等级制度下的忠诚与职责。在张惕之子死与不死的选择背后,隐藏着启蒙时代以来对于人的本身价值的重新发现,对个体尊严与权利的勇敢主张。另一方面,伏尔泰认为弑子护君的做法有悖人伦天性,是人性令人厌恶的过度扭曲,只有发乎自然的血缘亲情压倒社会赋予的后天义务,这样的安排才令人信服,符合古典戏剧所要求的逼真准则。故此,伏尔泰对《赵氏孤儿》面目全非的改编,与其说源自中法文化传统的价值观差异,不如说是伏尔泰本人,或者说伏尔泰生活时代的法国社会的价值观以及戏剧美学正在发生深刻的自我质疑与改变。他所针对的并非仅仅是《赵氏孤儿》所代表的中国社会的特有道德观、价值观,而是深刻反思了在一切君主极权社会中,个体在情与理的极端冲撞之下,该何去何从。

(13)、(5)宋柏年主编.中国古典文学在国外(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

(14)、赵氏家族中的家臣程婴与公孙杵臼二人,为了能够保住赵氏血脉,一人舍子、一人舍命,最终将前来搜查的屠岸贾欺骗,含辛茹苦在山中将赵氏孤儿赵武养大,并顺利回到宫中为家族复仇,不仅诛灭了屠岸贾,而且还令赵氏家族再次兴旺发达,成就了一段历史佳话。

(15)、人们谈到《赵氏孤儿》时,往往对救“赵孤”有一种情结,认为“赵氏孤儿”代表了汉民族对宋政权的怀念。其实,作者在蒙元统治时,创作中所流露出的民族意识固然不可忽视,但作品能够流传,却在于其所表达的一种超越特定历史时空的共性的东西。以上谈到的两点,是《赵氏孤儿》的艺术价值,也是它能够打动后世观众的地方。

(16)、这部名为《孤儿》(l’Orphelin)的中国悲剧选自该国一部浩繁的戏剧总集。早在三千多年前,这个国家便创造出了这门艺术——稍后不久,这门艺术又被希腊人发明出来——用来表现人类行为的众生相,并由此创立出道德规范,以情节和对话来喻世说法、弘扬德治。故此,惟有在与世隔绝、不为人知、幅员辽阔的中国和雅典城邦里,诗剧才得以久享殊荣。而罗马的诗剧则要到四百年后才开始起步。在那些以发明著称的民族如波斯人、印度人那里,您是找不到这种诗剧的;他们这些国家从来就没有过诗剧。亚细亚仅满足于拥有那种皮尔贝(8)和洛克曼(9)式的寓言——那些寓言中包含有道德训诫,以比喻的方式来教化各个民族和各个时代。

(17)、元代,中国和西方有着比较密切的文化交流。“蒙古的几次大规模西征和四大汗国的建立揭开了中国与欧洲交通的新篇章”。“西征也在客观上打通了交通的道路,一大批欧洲人,包括教士、使臣、商贾和旅行家,抱着各种不同的目的涌向东方。”(2)(P.591)。中国的对外关系,也由周边国家扩展到了非洲和欧洲。

(18)、有很多路,走的时候忘记了回头,等想回头时,已经沧海桑田。

(19)、由此看来,《赵氏孤儿》在法国和西方产生的影响,是由它自身的价值和当时的历史环境所决定的,是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和西方人的审美情绪、需求指向相吻合的缘故,是作家纪君祥的“情绪”与当时西方读者的“情绪”相沟通的结果。这种“情绪”,通过某些敏感的艺术家的改写本的渲染和抒发,使广大西方接受者激发出更加巨大的热情,不自觉地拆除了民族间的“心理防御机制”,而把《赵氏孤儿》视为唱出自己民族心声的作品来加以欢迎。

(20)、(幺篇)落不的身埋土一丘,分付了腮边雨泪流,将别话不遗留,怕孩儿成人长后,交与俺子父母抱冤仇。(1)(P.310)

5、中国孤儿伏尔泰原文

(1)、1732年,《赵氏孤儿》由法国传教士马若瑟(Joseph-HenriMariedePrémare)翻译成法文,这个版本的译文中只有宾白,而无唱词(unetraductionpartielle)。译者在前言中说明了自己的动机:希望欧洲人通过这部真正的中国悲剧,能够观察到中国的文明程度和道德观念。

(2)、他在献词中说:“其中有些合理的东西,英国名剧也比不上。”

(3)、熟练地运用“关我屁事”和“关你屁事”可以省下人生80%的时间。

(4)、元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和与文化融和比较积极的时期。蒙古贵族在中原建立政权,在制定民族歧视政策的同时,也积极推动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元杂剧的兴盛与这一多元的历史文化背景关系尤为密切。学界多以为,元代对“儒士”阶层的忽视,使一些知识分子成为职业剧作家,这是元杂剧成功的主要因素。南北统经济发展,则是元杂剧发展的经济基础。此外,元代统治者对传统礼教的忽略,亦使通俗文艺的创作和传播成为可能。

(5)、◈《中国文艺评论》|中国戏曲发展的困境与对策——访戏剧评论家刘厚生

(6)、目前,电影版的《赵氏孤儿》已经上映,据说电视剧也在酝酿。怎样在新的历史时期,让传统经典焕发异彩,怎样使它继续承担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使命?我们又将怎样输出自己的文化,在经济崛起的同时,怎样构建新的文化?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7)、《赵氏孤儿》在西方的传播,与明刊本对《赵氏孤儿》的改动是分不开的。同元刊本相比,作品在加入科白的同时,在曲词和内容方面均有很大的变动。“赵氏孤儿”复仇的情节得以确立,思想主旨也日益明确。在作品的末尾,有这样一段唱词:

(8)、按照中国学者范希衡在《〈赵氏孤儿〉与〈中国孤儿〉》一书中的考证,《赵氏孤儿》的本事出自中国春秋时代晋国大家族赵氏一门遭受迫害、诛杀和复兴的历史事实,元代杂剧家纪君祥在历史记述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之上,完成了一部包含楔子和五折内容在内的著名杂剧作品——《赵氏孤儿大报仇》(简称《赵氏孤儿》)。18世纪30年代,《赵氏孤儿》最先由法国传教士和汉学家马若瑟译成法文介绍到西方,随后出现英、德、俄、意等多国文字版本,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和大文豪伏尔泰受到它的启发,创作了五幕诗剧《中国孤儿》(OrphandelaChine),“在巴黎上演,轰动一时”。(1)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国内部分学者把伏尔泰的《中国孤儿》看作是对《赵氏孤儿》的改编,实则不然。因为相较于中国戏曲《赵氏孤儿》,伏尔泰的《中国孤儿》虽然脱胎于中国戏曲,但无论是全剧的主题思想还是具体的情节安排,两者之间有着显著差别。

(9)、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人对西方的了解热情异常高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都比较活跃。被动的文化输出为主动的文化交流所取代。自五四之后,中国掀起了又一次文化输入的热潮。而对西方来说,了解东方文化,了解中国,也成为一种现实需求。在新的文化语境下,《赵氏孤儿》又成为沟通中西方的文化媒介,承担起文化使者的功能。

(10)、我能承受多少磨难,就可以问老天要多少人生。

(11)、中国人既然早在十四世纪就能写出比所有欧洲人都优秀的诗剧,何以竟始终停滞在尚粗糙的艺术童年?反观我们这个民族,由于肯用心,肯下功夫,反而产生了十几部戏剧,虽不能说部部超卓,但在这一文学体裁上却已然超越了世上所产生的所有戏剧。和其他亚洲人一样,中国人先于我们便已了解了诗歌、雄辩、物理、天文和绘画,却止步于最初的基本概念。他们有条件在所有方面均领先于其他民族,但此后却始终不曾进步。他们犹如那些曾教导过希腊人的古埃及人一样,到最后却丧失了哪怕作为希腊人弟子的资格。

(12)、每个人都在愤世疾俗,每个人又都在同流合污。

(13)、英国剧作家詹姆斯·芬顿没料到自己的作品将以音乐剧的形式重回中国。

(14)、在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中,曾经涌现出一批泰斗级大师,其中就包括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的伏尔泰。伏尔泰原名叫做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是18世纪时期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15)、(2) 伏尔泰:《中国孤儿•作者献词》,范希衡译,见范希衡《〈赵氏孤儿〉与〈中国孤儿〉》,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84页。

(16)、他在视频寄语中表示:“这部戏剧杰作彻底迷住了我。如今,我们有新的音乐、新的歌曲、新的演员、新的剧院,和一个新的世界去呈现它,我万分期待。”

(17)、诚然,伏尔泰通过马若瑟肢解过的译本,无法窥视到《赵氏孤儿》的艺术全貌,他看到的只是失去肌肤的故事骨架而已,因此,人们不可能指望他对这部只存精神而无情韵的译作在艺术上有肯定的评价。事实上,他对此作出了否定的评价,认为《赵氏孤儿》在艺术上十分粗糙,不能与西方优秀的戏剧相比。他看重的不是这部作品的艺术,而是它的伦理价值,他鉴赏的不是中国戏剧的艺术美,而是其中内涵的道德美。这种结果,不仅与作品本身的伦理价值有关,也与读者独特的鉴赏力有关。

(18)、梁启超先生曾赞誉伏尔泰改编版本的《中国孤儿》:“伏尔泰以其诚恳之气,清高之思,美妙之吻,能运他国文明新思想,移植于本国,以造福于同胞。”

(19)、西方对东方的物质文化需求,最初是与西方航海贸易的地域拓展分不开的。15至16世纪,随着西方探险者的地理发现,东方日渐进入西方贸易者的视野。与明王朝宣扬德政、天朝威仪的文化交流目的有所不同,西方人更倾向于经济的获利和文化的扩张。西方传教士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进入中国的。

(20)、在自然科学方面: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数学家莱布尼茨发现六十四卦符号竟然与二进制原理完全吻合,说“中国的伏羲大帝已经发现了二进制”;丹麦著名物理学家发现太极图竟是量子力学互补性原理、并协原理的形象说明,并最终选定太极图作为他的族徽;美国当代物理学家卡普拉认为卦象符号具有通过变化产生动态模式的观念,与现代物理中的S矩阵理论最为接近;德国生物学家,从太极八卦图受到启示,提出遗传基因的阴阳假说。

(1)、伏尔泰改编之后给其取名为中国孤儿,其时间地点,人物,情节,角度全部发生了变化。可以说,原来的中国式的赵氏孤儿的故事情节已经完全见不到了,伏尔泰赋予了其新的内涵。伏尔泰的故事情节是这样的:当南宋被元朝灭亡以后,元朝人急需找到南宋最后一个皇帝的皇子,而南宋末代皇帝的一位大臣张惕,想办法想用自己的儿子来代替皇子,却遭到了他爱人伊梅达的拒绝。伊梅达曾经在北京的时候被成吉思汗看中过,当成吉思汗再一次找到伊梅达的时候,旧情复燃。

(2)、(2)黎希留公爵(Louis-François-ArmanddeVignerotduPlessisdeRichelieu,1696-1788),法国元帅,第三代黎希留公爵,是第一代黎希留公爵的甥孙,曾任法国驻维也纳大使。

(3)、然而,于连明明不爱侯爵的女儿,仍然和她发生关系导致后者怀孕,说通俗点还是想成为侯爵的女婿,一步登天。

(4)、伏尔泰的一生,一直为“主张开明的君主政治,强调自由和平等”而奋斗,同时也撰写了许多著作,用于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其代表作有《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老实人》等等。

(5)、首先,作者将故事发生的背景改为蒙古即将统一中国之时,为这个对大众来说完全陌生化的故事,安上一个熟悉的话题。成吉思汗所建立的帝国,领土广大,几乎涵盖了大半个欧亚大陆。在西征过程中,蒙古军队攻城略地所向披靡,大概是黄色人种给西方最为深刻的印象。西方文化中对强者的认同,是作者选择这一背景的重要原因。

(6)、世界上其实根本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针不刺到别人身上,他们就不知道有多痛。

(7)、(12)洛佩·德·维加(FélixLopedeVegayCarpio,1562-1635),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最重要的剧作家和诗人。

(8)、从古代走到现代,从中国走到欧洲再回来,从元杂剧到话剧再到音乐剧,“赵氏孤儿”这一次要怎样再“活”一遍?

(9)、(1)本文根据《中国孤儿》1755年8月20日首演原作影印本译出,海牙:让·尼尔姆出版社(JeanNeaulme),1923年,第3-7页。

(10)、(7)杨健平.从在欧洲看艺术接受中的民族变异.文学评论.2002

(11)、《赵氏孤儿》的作者纪君祥,主要生活于大都,这里是北杂剧的创作和演出中心。纪君祥根据《左传》《史记》等素材和流行的故事元素,创作了这幕杰出的历史悲剧,其出于史而又不囿于史的创作精神,是后世攀附经史的文人所无法比拟的。

(12)、思想的禁锢,来自于统治阶级的政治主张,在法国皇家内部,他们以麻痹的方式欺骗底层民众,自己却醉心于享乐之中。在如此观念之下,社会道德体系开始迅速崩塌,人们也开始形成了唯利是图的利己观念,整个法国之内弥漫着一股奢侈浮夸之风。正是因为如此,伏尔泰决定以华夏儒家的精神理念唤醒世人,令社会体系迅速回至常态,经过反复筛选,他最终找到了中国著名的历史故事——《赵氏孤儿》。

(13)、当时西方人对中国的印象,一是蒙古西征时的强悍,一是《马可波罗游记》所描述的富庶。尤其是成吉思汗,成为西方人对东方最深刻的记忆。但那时,杂剧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却未见传播的记载。也许,这种重视舞台表演,但却情节简单的戏剧艺术,还不能代表神秘的东方文化,西方人对中国也没有文化征服和了解的欲望。然而,以成吉思汗和忽必烈汗为代表的蒙元王朝,却作为西方文学想象中的历史因素,留在他们的记忆深处。这也是其后《中国孤儿》和《图兰朵》等戏剧都以元王朝为背景的缘由。

(14)、我们不妨将《赵氏孤儿》与十七世纪英国和西班牙的悲剧——这种悲剧至今仍在比利牛斯山脉和英吉利海峡一带盛行——做一番比较。这部中国悲剧的时间跨度长达二十五年,就像莎士比亚和洛佩·德·维加(12)那些恐怖的、被称为悲剧的讽刺剧一样,众多匪夷所思的情节在剧中繁杂交织。赵氏家族的宿敌想害死赵家之主,先是放出一条硕大的恶犬欲扑杀之,诡称该犬能辨别忠奸,犹如我们国家那位雅克·埃玛尔(JacquesAimar)能用其魔杖甄别窃贼。然后是矫诏,假皇帝之命给赵家送去一条绳子、一瓶毒药和一把匕首;赵家之主按戏剧套路唱了一段后便刎颈自尽了,因为率土之滨,所有臣民都必须服从于中国皇帝的神授君权。那迫害者将赵氏一门三百余口满门抄斩。成了寡妇的公主诞下了孤儿。那迫害者灭了赵氏一门后仍余怒未消,还要斩草除根,把那唯一的遗孤杀死在襁褓中,于是便有人把这孩子藏了起来。这灭绝者竟下令掐死附近村庄里的所有孩子,好让那孤儿在这场屠戮中难逃罗网。

(15)、伏尔泰所看中的,正是春秋战国时期国人高尚的道德观念,因为在他看来,这无异于是现代社会的最终理想目标。故此在伏尔泰的笔下,一部名叫《中国孤儿》的话剧就此产生,并在1755年8月20日开始在巴黎各大戏院正式上演,可谓是盛况空前。

(16)、◈花鼓戏《桃花烟雨》:在喜剧谐趣中感受生活温度

(17)、《赵氏孤儿》的传播主要经过两个阶段,即马若瑟对作品的翻译传播,和伏尔泰对作品主旨的重新阐释。这两个阶段,都与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需求有关。

(18)、(幺篇)落不的身埋土一丘,分付了腮边雨泪流,将别话不遗留,怕孩儿成人长后,交与俺子父母抱冤仇。

(19)、我们会觉得自己正在阅读被改编后搬上舞台的《一千零一夜》;剧情尽管匪夷所思,却引人入胜;情节尽管跌宕起伏,却明畅淋漓: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戏剧的趣味与明畅均属两大优势;而在我们当代的戏剧中,这二者也往往难以兼顾。虽说这部中国戏剧在时间和剧情的统情感的发挥、风俗的描写、雄辩、理性和激情等方面尚有欠缺,不像其他作品那么优美,但正如我所说,这部作品依然远非我们当时的作品可比。

(20)、人长大了就是要跟世界和解的,然后就会感谢你遇到过的绝大多数人。

(1)、目前,电影版的《赵氏孤儿》已经上映,据说电视剧也在酝酿。怎样在新的历史时期,让传统经典焕发异彩,怎样使它继续承担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使命?我们又将怎样输出自己的文化,在经济崛起的同时,怎样构建新的文化?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2)、突破这种限制的是伏尔泰。这位仰望东方文明的西方文豪看到了马氏的节译本之后,既感动,又兴奋,决意要把《赵氏孤儿》搬上法国舞台。此举,决非一时兴趣所致,也不是偶然的选择,而是他对中国文明的仰慕之情与《赵氏孤儿》积淀着的中国传统的文化意识、道德意识不期然的撞击,是发生在十八世纪中法文化汇流历史大潮中的一种时代契合。从接受美学“动力过程”来看,则是法国读者对《赵氏孤儿》悲剧精神和道德意识的鉴赏力升值的结果。鉴赏力就是批判力,是对美与缺陷的发现力。它是审美的,又是批判的。读者鉴赏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作品潜在的审美价值的发现和潜在的审美功能的实现,因此,它在接受外来作品的过程中至关重要。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读者,伏尔泰具有一般接受者(译者马若瑟、编者杜哈德)所没有的优势:他既是高明的鉴赏家,又是敏锐的批判家,所以,他比一般读者具有更高的鉴赏力,更能理解《赵氏孤儿》的美学价值,也更能洞察现实中的矛盾。因此,我们可以说,《赵氏孤儿》传到伏尔泰那里,法国接受者对这部作品的认识和理解才发生了一个飞跃,至此,它也才算是确切意义上地被法国人接受了下来。

(3)、伏尔泰在这股劲吹的“中国风”之中,了解和熟悉了中国,并极力推崇中国的传统哲学,曾说:“世界的历史始于中国。”由此萌发了创作反映中国历史文化的戏剧的心愿。正在寻访题材之时,读到了《赵氏孤儿》的译本,并认定,“此为具有历史真实性及其感染力的好剧”。

(4)、元代纪君祥创作的《赵氏孤儿》,经过明人的改编后,思想主旨日益明确。18世纪初,作品传入欧洲,法国著名作家《伏尔泰》将其改编为《中国孤儿》,演出后引起轰动,并进一步推动了当时欧洲的中国文化热。本文将重点考察《赵氏孤儿》的跨文化传播现象,希望能给今天的文化建设提供借鉴。

(5)、(3)(明)臧晋叔编.元曲选(A).北京:中华书局,19

(6)、值得注意的是,在19世纪的欧洲,西方的精英阶层在努力的了解东方,了解中国,可中国对西方的想象和接受兴趣却几乎为零。这种文化上的故步自封、经济上的闭关锁国,最终导致了清王朝的衰落,和对外战争的失败,历史教训令人深思。

(7)、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0-1342/J

(8)、*作者:唐凌 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

(9)、(8)邹红.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历史剧的改编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

(10)、我抓不住这世间的美好,只能装作万事顺遂的模样。

(11)、如若细化到具体情节的处理,伏尔泰所作的最大改动乃是《赵氏孤儿》中程婴之子,即《中国孤儿》中张惕之子的生死命运。元曲《赵氏孤儿》中,程婴假意卖主求荣,向屠岸贾告发孤儿藏身之地,实则用亲子替代了少主,令仇家深信找到确是赵家遗孤,当着程婴的面处决了他的亲生骨肉。在原剧中,程婴的牺牲精神和忠义果敢完全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丝丝入扣地迎合了封建等级制度下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事实上,十八世纪部分法国观众和批评家一味强调血亲相残情节给欧洲观众带来的震骇,然而类似弑父或弑子的情节早在欧洲人熟悉的古希腊神话中大量存在。从克罗诺斯在母亲帮助下阉割父亲乌努诺斯,坦塔罗斯杀死并烹煮亲生儿子邀神赴宴,俄狄浦斯无意间杀死亲生父亲娶回亲生母亲,阿伽门农将亲生女儿伊菲革涅献祭给阿尔忒弥斯;美狄亚为了报复背叛的丈夫伊阿宋而亲手杀死一双亲生儿女……对于欧洲读者来说,这些家族至亲相残故事并不陌生。即便在高乃依出版于1647年的悲剧《赫拉克勒斯》(Héraclius)中,也曾出现过就类似的情节:赫拉克勒斯是莫里斯皇帝(Maurice)的遗孤,为了少主不遭到弗卡斯(Phocas)的杀害,忠诚的女管家列奥蒂娜(Léontine)也用亲生儿子换取了赫拉克勒斯的性命。而高乃依对于这样的牺牲精神表示了钦佩和赞誉。可见,至少在17世纪的法国,主流社会的价值观与中国传统社会并无太大差异,《赵氏孤儿》中程婴献子救主的行为与希腊神话甚至法国古典悲剧之间有着天然的相通之处,效忠君主都被视作高尚品格。而无论在东方或是西方文化中,家族至亲间的彼此残杀之惊心动魄更胜过仇人间的血腥屠戮,也更富于戏剧的张力。

(12)、孤独是半身浸江,秋水生凉。寂寞是全身如林,寒意渐深。

(13)、如果结果不如你所愿,就在尘埃落定前奋力一搏。

(14)、如果说,“悲剧的内容是伟大的伦理现象的世界”,那末,《赵氏孤儿》所展现的正是这种“伦理现象的世界”。它所表现的扬善弃恶的伦理观点和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不仅为我国人民所喜闻乐见,也与法国和西方人的审美心态相通。作品中体现着中华民族精魂的道德美,含有巨大的伦理力量,千百年来一直陶冶和净化着我国读者的心灵,也必然打动西方人的心。因为追求美和善,崇尚文明和正义,总是人类相通的美学追求。而为了这种文明和正义的事业,“舍生取义”的崇高的牺牲精神,更容易拨动西方人的心灵,使他们在感情上产生共鸣。在西方,人们总是把“崇高”视为“悲剧”的同义语,看作是最高的属性,而崇高在英雄悲剧《赵氏孤儿》中得到了集中的表现,完全符合法国和西方人的审美趋向。这是一。

(15)、显示了明代戏曲创作的时代特色。皇帝的“君恩”得到了大家的赞美,孤儿承袭了官职,忠义之士受到褒奖,在悲剧的故事中,有一种“团圆”的色彩。《赵氏孤儿》在复仇之外,主旨最终确立。关于这一点,前人已多有论述。本文探讨的是,在为数众多的戏剧作品中,《赵氏孤儿》是如何成为翻译者的首选。

(16)、“我因何颤抖/我为何动摇 ?/何方神明附她体说话/给予她庇护?/这神明是否是美德/是否是美貌/其力量超出了我的权威 ? ”他对心腹承认道:“你看到我的新弱点/不由自主地被相反意志左右/我呻吟着,尚不知晓自己要什么”。

(17)、“报冤”,是中国文学传统中“复仇”主题的一种延续。司马迁的《史记》中即记载了许多“复仇”的故事。如《伍子胥列传》《游侠列传》等,皆宣扬了一种恩仇必报的思想。但元刊本只是强调了复仇的意义,却没有描述复仇的行为。使观众无法在戏剧表演中实现情感的宣泄。

(18)、(13)当指召公舍子救宣王的故事,典出《国语·周语·邵公以其子代宣王死》。

(19)、地铁:乘地铁2号线至袁家岭,步行约600米至湖南大剧院。

(20)、首先,作者将故事发生的背景改为蒙古即将统一中国之时,为这个对大众来说完全陌生化的故事,安上一个熟悉的话题。成吉思汗所建立的帝国,领土广大,几乎涵盖了大半个欧亚大陆。在西征过程中,蒙古军队攻城略地所向披靡,大概是黄色人种给西方最为深刻的印象。西方文化中对强者的认同,是作者选择这一背景的重要原因。

(1)、从求同的方面看,《赵氏孤儿》的复仇主题和激烈的戏剧冲突,符合西方戏剧的审美要求。明刊本《赵氏孤儿》将元刊本的四折改为五折,完成了赵氏孤儿大报仇的基本情节。这种“复仇”的主题,在西方戏剧创作中,也并不少见。虽然东西方对“复仇”和“悲剧”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但故事本身还是具有一定吸引力的。作品中人物身上所富有的道德的光辉,也符合西方人对戏剧人物的审美要求。程婴等人,为救赵孤,舍生取义,牺牲自己甚至孩子;赵孤得知真相后为了复仇,无所畏惧,这些英雄品质,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2)、中希双语版古希腊悲剧《阿伽门农》剧照 王昊宸摄

(3)、这涛声惊动了西方广大读者,使他们第一次听到了来自东方古国的声音,第一次发现了中华民族魂魄的搏动。作为那一时代的思想家、文学家的读者的伏尔泰,以他富于时代精神和历史意识的艺术敏感和思想敏感,把这种发现融进了自己的悲剧世界,加进了他那独特而热情的声音,骚动了愈来愈多的西方人,使他们的精神为之一振,耳目为之一新。于是,中国十四世纪的《赵氏孤儿》与法国十八世纪的《中国孤儿》同声合奏,奏出了中法两个民族的声音所组成的乐章,东方作家纪君祥和西方读者伏尔泰共同创造,使它们在西方成为映照中国文化、中华民族精魂的第一扇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