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句子网

精选老子第三章原文及翻译133句

老子第三章原文

1、老子第三章原文及拼音朗诵

(1)、是 以 圣 人 后 其 身 而 身 先 ﹔ 外 其 身 而 身 存 。

(2)、通常使人民不要有过高的,不合时际的目标和目的,没有过高的欲望即贪欲,使那些"智者"(领导者)不敢为所欲为。

(3)、埏 埴 以 为 器 , 当 其 无 , 有 器 之 用 。

(4)、从此以后,偷盗的现象才终于绝迹。最后,丹•韦斯对观众们感慨地说:

(5)、(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

(6)、政 善 治 , 事 善 能 ,动 善 时 。

(7)、原来,贼不只有一个!而这些贼,都是那些人品高尚热爱艺术的志愿者。

(8)、北宋王朝从皇帝到官僚,整个国家从意识形态上都比以前更加安于现状,更加重文轻武,以至于军备废弛,朝廷无敢战之将,民间无尚武之风⑧,完全沉浸在虚娇浮华的美梦之中。

(9)、老子看到了古代社会现实动乱不安、矛盾突出,这是出于差别的存在,老子想用减少差别,来减轻或避免社会矛盾,这也有他进步的一面。

(10)、每年40万美元的收入,总会有15万美元不翼而飞。

(11)、〔赏析〕 本章为《二章》之继续,是老子治世之道——政治观的进一步发挥。老子从常见的人们争逐名位、贪图财货这一现象出发,提出了矫世之弊的方法。

(12)、不尚贤①,使民不争②;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③;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④。

(13)、好,现在言归正题,为什么要虚心、实腹、弱志、强骨?因为:

(14)、如果做好了上面几点治民的基础条件,那么就可以“无为而治”了,非但不会因为“无为”而误事,反而能无所不为、无所不治,使百姓心自然安稳,天下太平。

(15)、这样人们就能“虚其心”、“弱其志”,就不会有争名夺利的现象发生了,社会也就会太平下来,故此章也被河上公题为“安民”。

(16)、那么这样的一种完善的制度从上到下、从古到今就会连续而不会被割断。

(17)、句型是对称的,除了“美”“善”“恶”“不”,所有的词都是复沓的,这与《诗经》中的复沓句型相似程度极高。如《鄘风·墙有茨》:

(18)、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锉其兑,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19)、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20)、故意不藏好贵重的东西,就相当于教别人偷盗;故意打扮得花枝招展,就相当于教别人调戏。

2、老子第三章原文及翻译

(1)、黑格尔熟读《道德经》的证据请参看其著作《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东方哲学•甲三•道家》

(2)、就《道德经》来看,东、西方尚有两个被文哲界极力推崇的狂人——鲁迅与尼采,他们都有傲慢盛气,但对于老子来说,又都颇为敬重景仰。我们来看他们是怎样评述老子的。鲁迅说:“不读《道德经》,就等于不懂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尼采说:“《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从德国“现实”到“狂人”那里,我们大可了解一些“质朴”“本真”及“文化”“宝藏”是什么东西了。

(3)、当然,阅读此章,我们还要了解老子形成观念的时代背景。

(4)、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5)、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6)、然而,在尚贤的旗号下,一些富有野心的人,竞相争权夺位。抢占钱财,给民间也带来恶劣影响。一时间,民心紊乱,盗贼四起,社会处于动荡、大变动的形势。针对社会上被人们所推崇的“尚贤”这一主张,老子在第三章里提出不尚贤的观点,同时也批评了由“尚贤”而引起的追求物质利益的欲望。

(7)、三十根车辐汇集安装到一个毂上,在毂中有空处,这才有车的作用。揉合陶土制成器皿,在器皿中有空处,这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屋室,在屋室中有空处,这才有屋室的作用。如果明白这种道理,就知道“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真正有用的所在,还是在于虚空的“无”。

(8)、吾 所 以 有 大 患 者 , 为 吾 有 身 ,

(9)、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就跟着产生;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也就产生了。没有“有”就没有“无”,没有“难”就没有“易”,没有“长”就没有“短”,没有“高”就没有“下”,没有“音”就没有“声”,没有“前”就没有“后”,这些都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圣人做事,能体合天道,顺应自然,崇尚无为,实行不言的教诲。任万物自然生长,而因应无为,不加干预;生长万物,并不据为已有,化育万事,并不自恃其能;成就万物,亦不自居其功。就因为不自居其功,所以他的功绩反而永远不会被泯灭。

(10)、尤其是最后一点“强其骨”,是非常重要的,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尚武精神”,但往往却受到统治者的忽视。我们几乎可以断定,每当一个地区的文明发展到一定高度以后,就会变得骨弱而兵衰,甚至不堪一击。

(11)、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xiàn)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fú)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2)、所谓虚心实腹,肯定与老子本人修行的方法有关。老子得道,究竟是通过怎样的具体技术,现在我们不得而知。但老子不止一次强调“虚心实腹”。所谓虚心,就是不把自我的思想意念看得重要,不执著于心念所想,让心灵经常处于一种虚灵空无的状态,好像没有知识、没有欲望的孩童。尝试一下,当你这样静心体验的时候,能感受到自己的呼吸,一次次缓缓地吸入腹部。实腹,严格来讲并不是指吃饱饭,而是指静心养气到一定程度,腹部丹田内气充足,生命之气与宇宙之气相互呼应,可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地。在这种状态下,个人的主观情绪被降低到最低,真气入骨,身体变得更加健康、壮硕。

(13)、尚贤,则民耻于不若而至于争;贵难得之货,则民病于无有而至于盗;见可欲,则民患于不得而至于乱。虽然,天下知三者之为患,而欲举而废之,则惑矣。圣人不然,未尝不用贤也,独不尚之耳;未尝弃难得之货也,独不贵之耳;未尝去可欲也,独不见之耳。夫是以贤者用而民不争,难得之货、可欲之事毕效于前,而盗贼祸乱不起。是不亦虚其心而不害腹之实,弱其志而不害骨之强也哉!

(14)、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所以也不会失去。

(15)、天 地 不 仁 , 以 万 物 为 刍 狗 ﹔

(16)、这里很多人对老子产生误解,容易把“常使民无知无欲”,当成愚民,以为老子提倡的是愚民政策。实际上不是这样的,老子这里的“知”,指的不是知识、智慧的意思,而是想象中的东西,虚无缥缈中的东西,不现实的东西。老子所说的“无知”,不是愚痴,而是不要那些想象中的东西,虚无缥缈中的东西,不现实的东西。

(17)、这一段话是从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三章国家•第258节、第284节、第285节、第325节、第330节》里面的观点而统合提炼而成,并非黑格尔的原文原话。

(18)、为什么每当文明遭遇野蛮的时候,往往会以失败告终呢?其实世界的文明史有一条螺旋形发展的规律,就是:

(19)、无为而治是本章的主题思想,但是要无为而治,就必须做到以上几点。这是用制度、法律、文化等方法来治民的一种理念,从而达到圣人不去治,而能达到治理的更好的治。

(20)、是 以 圣 人 处 无 为 之 事 ,行 不 言 之 教 ﹔

3、老子第三章原文翻译

(1)、圣 人 不 仁 , 以 百 姓 为 刍 狗 。

(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3)、《老子》长篇大论,是《论语》以后的事。在中华文化史上,其伟大之处体现在:第不是官方文书,而是私人著作;第不是具体记事,也不是特殊问题上的说服、训诫;第既无具体现场,也无特殊对象,全是高度概括、抽象的理论,从概念到概念的推演,既有形而上的思辨,又有形而下的论辩和批判;第篇幅巨大,八十一章;第传播非官方思想,有了做文章的自觉。这在当时世界上可谓举世无双。在古希腊,晚于孔子一世纪的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的伟大思想,均在对话和辩论中,现场也没有留下记录,瞬时而逝,幸其弟子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于对话录中留存。

(4)、然而,历史又证明,社会一旦需要“尚贤”、“举孝廉”,这社会也总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同生于衰世的庄子在《庄子·大宗师》中说:“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5)、老子鲜明的提出圣人之治在于无为的观点。只要心里没有贪念,就不会有不满及争夺之心,从而使自己达到一种纯朴自然的状态。要使社会物质条件丰富,民众就不会为温饱而起纷争,生活安逸自在,达到一种理想的境界,民众为了能使这种美好生活永远延续,就会自觉地维护这种和谐共处的状态。即便有一些自认为是的人想改变这种生活,民众也不会同意,从而使有智巧的人也不敢有所作为。

(6)、为什么?因为“推恩令”并不像“削藩令”那样,得罪的是诸侯国整个家族的集体利益,从而激起反抗。推恩令并没有直接收回诸侯王的土地和权力,只是给了诸侯王嫡长子之外的其他儿子们——一个争夺“家产”的合法性理由。

(7)、乱世重武轻文,于是得天下;盛世重文轻武,于是失天下。历朝历代都在得失之间,循环往复。

(8)、大德之人,他的一切言谈举止都随着道而转移。道是什么样子呢?道这样东西,是恍恍惚惚的,说无又有,说实又虚,既看不清又摸不到。可是,在这恍惚之中,它又具备宇宙的形象;在这恍惚之中,它又涵盖了天地万物。它是那么深远而幽微,可是其中却具有一切生命物质的原理与原质。这原理与原质是非常地真实可信的。从古迄今,道一直存在,它的名字永远不能消去,依据它才能认识万物的本始,因它一直在从事创造万物的活动,我就是从“道”才认识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的。

(9)、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

(10)、古时有道之士真是不可思议,他胸中的智慧深不可测。因为他深不可测,所以要描述他的话,也只能勉强形容而已。他小心谨慎的样子好像冬天涉足于河川;警惕的样子好像提防四邻窥伺;拘谨严肃好像身为宾客;融和可亲好像春风中冰的解冻;淳厚朴质好像未经雕琢的素材;心胸开阔好像空旷的山谷;浑朴淳和好像混浊的大水。试问谁能在动荡中安静下来慢慢地澄清?谁能在安定中生动起来而慢慢地活泼?惟独得道的人,才有这种能力了。因为得道的人不自满,所以才能做到吐故纳新的效果。

(11)、凿 户 牖 以 为 室 , 当 其 无 , 有 室 之 用 。

(12)、统治者和官吏要想管理好社会和国家那就是:要选择“为民”而不是选择愚民。

(13)、所以同一件事情,态度不同,意义就完全两样。说到底,苟且偷安的态度可悲就可悲在,只看到了物质利益,却忽略了精神收益。只知道“实其腹”,却忽略了“虚其心”。而韬光养晦的态度就二者兼备,文武并重,因为一个国家只有不沉溺于眼前的闲适和欲望,才能获得更大的和平与安康。这就是兵法上所说的:

(14)、他认为如能执守事物对立面所产生的作用,当更胜于正面显示的作用。例如在雌雄、先后、高下、有无等等的对立状态中,一般人多要逞雄、争先、登高、据有;老子却要人守雌、取后、居下、重无。老子认为守雌要胜于逞强,取后要胜于争先。[11]

(15)、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6)、天 地 之 间 , 其 犹 橐 龠 乎 。

(17)、结果生活在十九世纪的黑格尔,其政治学的基本理念竟然是:

(18)、几十年之后,他的儿子汉武帝继位后也遇到了同样的削藩问题,但是汉武帝吸取了教训,并没有直接去推行“削藩令”,而是运用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办法,化解了各诸侯王的反叛之心。

(19)、基本上也是四言的“交枝连理句”,逻辑上因果很清晰:为什么不敢爱,因为怕父母;怕父母什么,怕父母之言。这体现了情感与理性的矛盾。情感占上风,但是理性不能反叛。

(20)、“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

4、老子第三章原文及解释

(1)、忒,差误。极,最终的、极限。荣,繁荣、丰富。谷,两山间的夹道或流水道。

(2)、敢于实行第二种声音的人,就让她去承受人性的黑暗。

(3)、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4)、这种封建思想就是王富民贫的思想,不能藏富于民,设法制止高价位的珍贵古玩和豪华用品,从去除奢侈之风上,使百姓无从羡慕嫉妒恨,不生强取偷盗心,从而淡化了贪心与奢求,安心的从事农耕。

(5)、老子认为的圣人(圣君)是:不要争名,不要贪欲,这样才可以成为圣人(圣君)。

(6)、贤,就是有能力。尚,是以美好的名节嘉奖的意思。贵,是形容兴隆。如果能做到人才能否任用一律依据才能,有没有嘉奖又能如何?如果能做到器物能否使用一律依据功能,贵重价格高又能怎样?崇尚贤能、显要名节,荣耀大过了作为,需要经常拿两者相比较才能使获得的荣耀和做出的贡献相匹配。贵重的物品大家都愿意使用,贪婪的人拼命追逐,就好像进了门又想进箱子那样地渴求,连生命都在所不惜地抢夺。所以见不到可以引起欲望的东西,也就没有什么使心迷乱的。要让百姓心中怀有智慧而腹中怀有食物,心中虚无才有智慧,腹饱才能没有迫切的欲求而不去用智谋手段谋求温饱。骨骼因为什么都不知道才能坚强地支撑整个身体,虚妄的想法和动机则惹是生非而引起混乱。

(7)、㊣原文: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8)、做天下的溪流,自身品德永远不会离开,最后还原成婴儿。

(9)、(译文)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才就不会不太平了。

(10)、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可以叫得出来的名,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无”,是天地形成的本始;“有”,是创生万物的根源。所以应该从经常不见其形之处体察“道”的奥妙,应该从经常显露其形之处体察万物的归宿。“有名”和“无名”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各异,它们都可以说是幽微深远。再往上推,幽微深远到极点,就正是所有的道理及一切变化的根本了。

(11)、天 地 不 仁 , 以 万 物 为 刍 狗 ﹔

(12)、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十 二 章

(13)、“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

(14)、无 名 天 地 之 始 ﹔ 有 名 万 物 之 母 。

(15)、强者必须统治弱者,弱者不应该抱怨,反而应该配合,而更弱的人连生育权和生命权也不配用有,所以他不仅屠杀了600万犹太人,还屠杀了德国本土的“老弱病残”至少20万以上,有的学者估算甚至高达77万⑨⑩⑪。

(16)、商纣王的祸患,要从一双筷子说起一一一双象牙做的筷子。纣王开始生活并没有那么奢侈,平时用度都遵照着先王的旧例。但一次,外邦使臣觐见,进献了一双精美的象牙筷子。纣王对这双筷子十分喜欢,每餐都要使用,还在朝堂之上拿出来给大臣们看。他的这一行为,被大臣箕子看到了,箕子立刻忧愁哀叹起来。同列的大臣不知缘故,便问箕子:“您为何看到了君王的象牙筷子便哀叹呢?我们国家虽然不大,但区区一双象牙筷子有什么可值得珍惜的?”箕子感慨道:“我并不是为了一双象牙筷子而心痛,我所心痛的是大王将要变坏了,这双筷子只是一个开端而已。”别人不能理解,箕子继续说道:“你们没看到大王拿着筷子那副骄傲自得的样子吗?这表明他已经放弃了先王简朴的生活传统,开始走向奢侈荒淫。他得到了那样的一双筷子,自然不会把它放在土制的碗盘之上,一定要有美玉雕刻的餐具才配得上它;有了美玉雕成的餐具,难道还会装清淡平常的食物吗?一定要装着野兽的心肝、奇鸟的肉髓才可以。有了这些以后,他肯定还不会满意,一定要穿精美华贵、缠金佩玉的衣服;一定要住雕栏玉柱、重楼叠阁的宫殿...这样必然要剥掠百姓、征发他们服徭役,长久下去百姓不堪重负,就会不满,怨恨他,斥责他,他也将对不满者进行镇压,用残暴的手段对待人民。那样他就失去民心了,我们的国家也就危险了。”

(17)、(本文约7254字,阅读大约需要21分钟)

(18)、吾 不 知 谁 之 子 , 象 帝 之 先 。

(19)、酬劳太少,必定没有人愿意冒险。唯有重赏之下,方有勇夫。

(20)、最值得研究的是,这些“名言隽语”也就是成套的格言,如何在数百年之间建构成完整的著作。关于这一点中西学者提出了诸多见解,涉及作品的内涵和形式的特点,颇值得重视。美国学者大卫·恒顿(DavidHinton)认为,老子这个名字,本来的意思就是“古之大师”(OldMaster),很可能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纪以前,那时除了官方文书,个人的智语和民歌一样只在口头流传,这位“古之大师”,收罗了各种各样智者的片段话语,更可能是多个智者将之草草凑成一体。意识到如此惊人的新式的神秘思想应该完美呈现,乃努力将之编撰为一本非同凡响的个人著作。[7]他们绝对没有想到《老子》后来在西方世界影响如此巨大,其发行量仅次于《圣经》。

5、老子第三章原文朗读视频

(1)、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黑格尔眼里“停滞的帝国”,两千多年前的汉武帝都知道君主做了错事要放下脸面,要承担责任,要颁布《罪己诏》以服膺众臣,挽回民心,从而增加整个国家的公信力和凝聚力。而且历朝历代效仿汉武帝的国君并不在少数,这可以说已经成为中国政治传统当中的一种基本共识。

(2)、世界的历史是由宗教和经济——这两大力量同时构建和形成的③。

(3)、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

(4)、故 贵 以 身 为 天 下 , 若 可 寄 天 下 ﹔

(5)、开创文景之治的汉文帝,也是生活简朴的典型。他身为天子,畜有四海,却从来不搜求什么珍宝财货。从前那些各地照例进贡的财货,他也一一取缔。有一次,地方献给皇帝一匹千里马,汉文帝见了并没有给进献的官员奖赏,反而下了一道诏书,命令冬地官吏,再也不要进献难得的货物,再也不要耗费民搜寻什么宝物。诏书中明确告知:“联不受献也,其令四方毋复来献。”

(6)、难得之货可以满足耳月之娱乐,但对于统治者来说害处多多。首先,它们带来的奢侈、享乐会消磨一个人的志向,让人在享乐之中不断沉沦;其次,君崇尚奢侈,会给大臣、百姓都树立负面的榜样,带坏国家的风气;再者,统治者追求难得之货,难免就要搜刮百姓,浪费民力,引起人民的不满,最终失心,乃至国家。所以,无论一个人拥有多少财富,处于何等地位之上,都必提防欲望带来的灾祸,坚持简朴淡泊的生活作风。

(7)、两两对比,交互延伸,这在传统修辞中叫作“交枝连理句”。还有更为明显的,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诗中的顶针格。如此严整的节奏正是口头传诵的标志。此章接下去的句子,若把连接词“故”字拿开,则是这样:

(8)、在春秋时代的大动乱、大变革中老子深刻地认识到,盲目尚贤的危害,他主张“不尚贤”、“使民无知、无欲”,他设想要人们回到一种无矛盾的“无为”境界。

(9)、汉景帝的“削藩令”就属于不明智的决策,因为它激发了人性当中恶的一面。那应该如何制定政策呢?

(10)、非 以 其 无 私 邪 。故 能 成 其 私 。

(11)、(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12)、接着,老子仍从善朴角度,阐述了古代圣人的政治行为与治理方法,是“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在价值引导方面,是“常使民无知无欲”以及聪慧巧智的人也不敢妄为,这就是以“无为”淡欲来规导民意的方法结果。

(13)、法国著名哲学家萨特,身经两次世界大战,还吃过十个月纳粹监狱的牢饭。所以说过一句与罗素观点相反的名言:

(14)、关于这个问题,我就不做结论了,以免得罪人。但希望以上两种声音的发声者们,都不只是过过嘴瘾而已。

(15)、圣人治理天下的原则是:排弃、充斥于人民心中的各种成见,满足人民的温饱需求,软化人民的犟执趋求,增强人民的自立自足能力。

(16)、专 气 致 柔 , 能 如 婴 儿 乎 。

(17)、故 常 无 , 欲 以 观 其 妙 ﹔ 常 有 , 欲 以 观 其 徼 。

(18)、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9)、几年以后,股商的百姓要么放弃昏君,逃往国外,要么变得和纣王一样,只知道追求奢侈、享乐。天下的诸侯见到殷商无道,也逐渐生出了背叛之心。不久,西方的周武王兴师讨伐股商,纣王众叛亲离,大军临阵反戈,他只能逃到耗费民力兴建的鹿台之上,点火自焚而死了,殷商也随之灭亡。

(20)、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十 二 章

(1)、“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不是永恒的大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不是永恒的相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

(2)、吾 不 知 谁 之 子 , 象 帝 之 先 。

(3)、帝王的胡作非为,导致了生民的灾乱和不幸;头脑的胡思乱想,导致了身体的虚弱和疾病。无为而治,休养生息,能够慢慢的恢复生气。顺应自然大道,不妄扰民,不乱动心,则没有治理不好的。此之谓为无为则无不治。这就是老子教导我们的修齐治平的道理!

(4)、而欧洲历史之所以四分五裂,之所以遵循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顺序一步步发展,恰恰是因为国家理念太落后。为什么?因为欧洲君主管不了教会,镇不住贵族,无法给底层人民提供“科举制”这样的上升渠道,无法激发整个国家的活力,也就无法激发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其后果就是:

(5)、解读:所以圣人治国理政:净化民众的心灵,不被伪德伪学迷惑;满足百姓的温饱,让百姓生活富足;减少百姓的争志;强健百姓的体魄。

(6)、知,知识、知晓。雄,鸟父也《说文》。守,职守。雌,母鸟、能产卵的鸟。

(7)、宠 辱 若 惊 , 贵 大 患 若 身 。

(8)、若是致虚、宁静的工夫达到极致,做到去知去欲。那么万物的生长、活动,我们都不难看出他们是由无到有,再由有到无,往复循环的规律。虽然万物复杂众多,到头来还是要各返根源。回返根源叫做“静”,也叫“复命”。这是万物变化的常规,所以“复命”叫做“常”。了解这个常道可称为明智。不了解这个常道而轻举妄动,就要产生祸害了。了解常道的人无事不通,无所不包;无事不通,无所不包就能坦然大公,坦然大公才能做到无不周遍,无不周遍才能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能符合于“道”,体道而行才能永垂不朽。如此,终生也就可免于危难了。

(9)、(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欲望,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

(10)、玄 牝 之 门 , 是 谓 天 地 根 。

(11)、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2)、老子其人、其文都极奇持。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孔子向老子问礼,此说若可信,则老子当与孔子同时代。《老子》巍巍五千言,理论体制之宏大,似乎超越了时代。商、周时期,由于工具局限,为文艰巨,问天卜卦,刻之于甲骨,三言两语而已。邦国记事,铸于钟鼎,征伐、祭祀、赏赐,铭文不过五十来字。西周毛公鼎铭文最长,四百九十余字。《尚书》(就其可靠者如《盘庚》为代表),基本是记言。《尚书·周书》中的诰、命、训、诫、誓,不仅记事,而且记言,乃一大进步。官方文书,不惜辛劳铭铸。民间交流,口头对话,限于现场,随时而逝。《论语》为孔子逝世后近一百年其门人及再传弟子追记,再逐渐编撰成书。冯友兰先生说,此前还没有私人著作的事,“私人著作是孔子时代之后才发展起来的,在他以前只有官方著作”[1]。将私人对话以文字载之于竹帛,突破现场时间和空间,传之后世,是传播学上伟大的革命。然皆为片段的语录,还没有做文章的自觉。在《论语》以前之《春秋》记事极简,少则一句,多则数句。《尚书》属官方,故记言稍长,为某一具体问题作说服训诫,虽反复说理“然道理却不多”。[2]

(13)、圣 人 不 仁 , 以 百 姓 为 刍 狗 。

(14)、司马迁对老子其人的“或曰”扑朔迷离,可能并非一人而是三人,已近乎荒诞,又说,老子活了一百多甚至二百岁,更加荒诞。但也隐含着扭曲的信息:《老子》非一人一挥而就,而是经过数百年,多人参与,长期的智慧的积累,老子可能是相关人士的共名,类似《春秋》《尚书》《论语》《墨子》经多人长期编撰整理一样。《老子》虽为五千言长文,最初却并非首尾一贯的论文,“全书都是名言隽语”,在相当程度上与《论语》相近。[6]从这个意义上说,作者之姓名并不特别重要,冠之以老聃之名,也许是为取其权威随时间而增值。

(15)、是 以 圣 人 为 腹 不 为 目 , 故 去 彼 取 此 。

(16)、对此唐成玄英疏解道:“此起譬也。江湖浩瀚,游泳自在,各足深水,无复往还,彼此相忘,恩情断绝。洎乎泉源旱涸,鳣鲔困苦,共处陆地,頳尾曝腮。于是吐沫相濡,呴气相湿,恩爱往来,更相亲附,比之江湖,去之远矣。

(17)、也正因如此,欧洲几十个国家的历史才会陷入长达一千年的“黑暗中世纪”。而中国从秦朝的郡县制开始,其政治架构就已经完全超越了封建贵族制,具备了一个现代国家的核心要素和基本雏形,足足领先欧洲1800多年⑥。当然,黑格尔对此一无所知,所以才会对中国指手画脚,胡乱地发表一系列“坐井观天”的言论。

(18)、宠 为 下 , 得 之 若 惊 , 失 之 若 惊 , 是 谓 宠 辱 若 惊 。

(19)、“穷诸玄辩,若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穷尽语言辩论,来探求形而上的真理,就好比将一根毫毛置于无尽的太虚;竭尽世间的聪明学问,去探求超验的玄机,犹如投一滴水去填塞深山里的巨壑。这样做,徒耗时光,劳而无功。与其辗转妄想,不若一念放下,方可管窥虚怀若谷、大智若愚的境界。所以,自诩有知识、有智慧者,哪怕是博学多识的孔子,见到真正的有道之士,犹如见到了潜伏深渊的巨龙,无法套入以往的观念,完全捉摸不透,此时此际唯有瞠目结舌了,哪里还敢以浅薄的见识自作聪明的有所作为呢?

(20)、做天下的川谷,自身品德永远都会充足,最后回归到朴实。

(1)、所以,老子所谓的“不见可欲”,就是不给人民犯错的机会。

(2)、本章老子通过讲述对圣人、对官、对民的要求,讲述如何治理天下。

(3)、你看,同样是提倡“无知无欲”,希特勒的解决办法是降低民众的智商和思考能力,老子的解决办法则是提高统治者的智慧和施政方案。希特勒提倡“强力控制”,是一种极权主义。而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是一种放权主义。这两种观念势同水火,判若云泥。

(4)、最近几年,女性被性骚扰或者被性侵的新闻事件屡见报端。而其中有不少犯罪者都不约而同地将自己动机归结为:

(5)、万 物 作 而 弗 始 ,生 而 弗 有 , 为 而 弗 恃 , 功 成 而 不 居 。

(6)、有人说,老子要让民众无知无欲,此乃赤祼祼的愚民政策。这是不懂老子的修身原则。回想一下,当你处于孩童时候,那时无知无欲,但是不是你精力最旺盛、学习能力最佳、创造力最高的时候呢?老子告诫我们,生命是宝贵的,而种种欲念牵引着人们在世间妄作妄为,最后虚度一生,可以说心灵的妄想正是耗散精神能量的最大杀手!所以,不执著于各种各样的思虑想法,虚心实腹,人才会从内到外的强壮。

(7)、本章被河上公题为“安民”,其方法是“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但实际上老子提倡“不尚贤”的方法,在世上是难以行得通的。

(8)、通过不提倡和不抬高百姓中有知识有修养的贤达人士、知识分子和有能力的人,让百姓知道做贤人是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的,使百姓失去争取和上进的想法,从而达到天下百姓之中无有贤者的目的。

(9)、政府任何一条法令的公布实施,都不能让老百姓觉得有机可乘(即有知),有利可图(即有欲)。

(10)、是 以 圣 人 为 腹 不 为 目 , 故 去 彼 取 此 。

(11)、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十 一 章

(12)、《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汉书•景十三王传•中山靖王刘胜》

(13)、知道自己有了雄健的爆发的力量,但不要过分沉浸在力量中,保持清醒,让自己感觉到自己的力量始终像雌性般柔弱坚韧,守住这种雌柔的心态,使自己仿佛就像全天下小溪,总觉得自身溪流太小太脏,所以要不断从全天下山中吸取水分并自净。进而总能吸收到世间精华,总能使自身清澈,自身的德就永远不会离开,最终回归到婴儿那般:吸收精华、有着高度的好奇心、纯真质朴、具备强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