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国的成语典故
1、关于三国的成语故事大全
(1)、一次,杨修随曹操出征,攻城不下,便就地安营扎寨。
(2)、葛亮让军士们在船上擂鼓呐喊,装作周瑜来偷袭。无奈江上雾大看不清楚,曹操只好调三千弓箭手向船上射箭。
(3)、巢毁卵破(孔融的两个儿子):比喻国家或集体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员当然不能幸免。
(4)、民间讨论军事,有一种很受欢迎又很受鄙夷的“军事三段论”:A比B强,B比C强,那么A比C强。结论对口则大受欢迎,结论不对口则受鄙夷。但如果这三者年代相近,那么这对比性还是很强的。对比张鲁—刘璋—刘备—曹操这条食物链,怎么看自己都不可能击败曹操。于是张鲁准备投降,但张鲁的弟弟张卫坚持抵抗,带军前往阳平关修筑工事坚守。
(5)、(读音)wàng méi zhǐ kě ,
(6)、坚壁清野(曹操的谋士荀彧)指饿死、困死敌人的一种作战方法。
(7)、原指与众多的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泛指与许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8)、爸爸讲的第二个故事是诸葛亮(舌战群雄),诸葛亮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去东吴,仅仅靠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东吴群雄,最终说服孙权,联合抵抗曹操,度过了一次大的危难。
(9)、风景秀美的钟山风景区,竟然出了个“厚颜无耻”的贬义词!
(10)、待草人身上密密地插满了箭,天已放亮,诸葛亮下令收船。
(11)、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我将恭敬谨慎,不辞劳苦,竭尽全力,到死方罢休。至于北伐战争究竟是成功还是失利,还是遇到什么困难,那就不是我的智慧所能预料的事。
(12)、三顾茅庐( sān gù máo lú )顾:拜访;茅庐:草屋。 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
(13)、辕门射戟( yuán mén shè jǐ )是历史典故,最早出自《三国志·吕布传》,吕布为了阻止袁术击灭刘备所使的计谋。后来罗贯中将这个典故改编为脍炙人口的“吕奉先射戟辕门”,也就是《三国演义》第十六回,是三国名将吕布以他精湛的箭法平息了一场战争。
(14)、建兴十二年(234年)秋八月二十八日,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今岐山县高店镇南原)北伐军中后,根据他的遗命安排,后主刘禅立即任命丞相长史蒋琬为尚书令、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国家最高的文职称号),接替诸葛亮镇守汉中。后来,又加封蒋琬为大司马(掌管全国军事的最高长官),继续镇守汉中,同时处理蜀汉国一切政务和军事。
(15)、220年,汉朝丞相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汉朝正式结束。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
(16)、三国时期,诸葛亮受刘备委托要到京口(镇江)联合孙权抗拒曹操,路经南京登上清凉山石头城,发现这里地势非常适合建都,随口说道:“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也。”因此,龙盘虎踞也成为南京的重要标志性词语,足见南京的作为六朝古都的恢弘气魄。
(17)、鸡肋:鸡的肋骨。比喻对事情的兴趣不大或少有实惠。
(18)、南京新亭有过一次送别,就诞生了“衣锦还乡”。
(19)、 遭遇大败,尚能谈笑风生,指点江山! 征战途中,行走盛夏,水源短缺,士气低迷,时间生命,望梅止渴
(20)、观曹操一生处变不惊、笑看风云,在面对困难方面任何赞美之言安在曹操的头上都不为过——
2、关于三国的成语和故事
(1)、兵贵神速(魏国谋士郭嘉):指用兵贵在神奇而快速。
(2)、215年三月,曹操率军十万,进攻汉中张鲁。
(3)、“活神仙”于吉。说起来,于吉与孙策还颇有渊源。孙策见于吉被百姓所敬重,称为“神仙”,便认为他妖言惑众,将其斩首。恰逢被刺客所伤箭伤未愈,孙策也因此受到惊吓而亡。“锦帆贼”甘宁。甘宁未投孙权时,起初为游侠,尝招合亡命,纵横于江湖之中;腰悬铜铃,人听铃声,尽皆避之。又尝以西川锦作帆幔,故时人皆称为锦帆贼。投靠黄祖不得重用后转投孙权,最终成为东吴大将。曹魏“恶来”典韦。夏侯惇引典韦来见曹操时,典韦展现武艺,使两枝铁戟,重八十斤,挟之上马,运使如飞。曹操赞曰:“此古之恶来也!”。可惜不久后便为救曹操而死。
(4)、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蜀先主刘备与曹魏争夺汉中地,魏汉中守将——征西将军夏侯渊固守定军山、天荡山和阳平关各隘口,蜀军很难进攻。为此,刘备问计于留守成都的诸葛亮,诸葛亮根据夏侯渊有勇无谋和善于动怒的特性,遣年近七旬的老将黄忠赴汉中与夏侯渊交战,以麻痹夏侯渊使其放松戒备,同时派足智多谋的法正为监军,暗中以插旗为信号指挥黄忠交战。
(5)、曹***后长子曹丕继位。曹丕唯恐几个弟弟与他争位,便先下手为强,夺了二弟曹彰的兵权;又逼四弟曹熊上了吊。此时就剩下老三曹植,曹丕深恨之。故命曹植在大殿之上走七步,然后以“兄弟”为题即兴吟诗一首,但诗中却不能出现“兄弟”二字,成则罢了,不成便要痛下杀手。
(6)、曹操话未落音,但见四处人头攒动,四面隐藏的兵马逐步浮现在他的眼前,为首的人威风凛凛、面如重枣——来的不是别人,正是汉寿亭候关羽是也……
(7)、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形容欣赏音乐或听歌、听戏很内行。
(8)、东汉末年,曹操带兵去攻打张绣,一路行军,走得非常辛苦。时值盛夏,太阳火辣辣地挂在空中,散发着巨大的热量,大地都快被烤焦了。曹操的军队已经走了很多天了,十分疲乏。这一路上又都是荒山秃岭,没有人烟,方圆数十里都没有水源。将士们想尽了办法,始终都弄不到一滴水喝。头顶烈日,战士们一个个被晒得头昏眼花,大汗淋淋,可是又找不到水喝,大家都口干舌燥,感觉喉咙里好像着了火,许多人的嘴唇都干裂得不成样子,鲜血直淌。每走几里路,就有人倒下中暑死去,就是身体强壮的士兵,也渐渐地快支持不住了。
(9)、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蜀魏争夺汉中,蜀老将黄忠袭杀曹魏汉中守将——征西将军夏侯渊于定军山下。曹操闻知夏侯渊被杀,汉中告急,便率大军往救,为作长久之计,曹操运米“数千万囊”屯于沔水之北的天荡山中米仓山(今陕西勉县勉阳镇之黄家沟村)。蜀将赵云与黄忠商议,认为可取,便分兵袭击,火烧米仓山曹军粮库,天荡山顿时一片火海。
(10)、草船借箭:源自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现在用来比喻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11)、而曹操此时假借南征的名义,从邺城出军,七月出军,走了五个月,才从邺城走道孟津(从河南省北部走到河南省西部)。很明显不是为了南征,是为了躲开宫廷里的那些肮脏事,把黑锅甩给手下。
(12)、南京小九华山,王羲之的书法在此“入木三分”。
(13)、三顾茅庐,是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三次亲自去请诸葛亮的故事。
(14)、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15)、三国时期,刘备非常注意任用人才。他担任平原相的时候,手下有两员猛将,一个叫关羽,一个叫张飞。刘备对他们非常重视,与他们亲如兄弟。后来刘备吃了败仗,依附荆州刘表,他们不嫌刘备势力小,仍然忠心耿耿地辅佐他。
(16)、公元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巩固后方,率领军队南征。正当大功告成准备撤兵的时候,南方彝族的首领孟获,纠集了被打败的散兵来袭击蜀军。
(17)、有一次,管辂邀请何晏到家中做客,一起谈论《易经》义理,谈得非常通透明晓,简直成了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何晏不由得赞叹说:“谈论阴阳之道,恐怕这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比得过你。”
(18)、《三国演义》八十七回 征南寇丞相大兴师 抗天兵蛮王初受执
(19)、想当然(孔融):形容没有事实根据的主观臆断。
(20)、三顾茅庐又名三顾草庐,典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在《三国演义》中也有章回叙述。
3、有关三国的成语典故
(1)、断头将军(巴郡太守严颜):形容壮士英勇不屈,宁死不降。
(2)、建兴五年(227年),步兵校尉(统管参战步兵)向郎(168—247)随诸葛亮到汉中参与北伐曹魏,并被封为丞相长史(丞相府中令史官)。向郎素与参军(丞相府常设属官)马谡交好,关系密切。因此,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魏时,遣马谡率军守街亭(今甘肃秦安县北九十里之陇城镇),马谡“违亮节度,舍水上山”,更重要的是他惧怕魏左将军张郃,因而惨败并弃军逃跑,躲藏在成都的向朗家里,给首次北伐曹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与恶劣的影响。后来,向郎明明知道马谡弃军逃跑而躲藏在他家的实事情况,但就是不汇报反映或检举揭发。事后,诸葛亮查明事件真相以后,斩了马谡,并因用人不当而引咎自责,上表自贬三级,以示自我惩罚。对向郎的“知情不举”,诸葛亮深为憎恨,将其免官送回成都。
(3)、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4)、唐代诗人著名李白在南京的长干里游玩时,写下了著名的《长干行》。诗云: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后来,诗句中的“青梅竹马”演变为成语,被用来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自由玩耍的样子。
(5)、站在清凉山石头城上,龙盘虎踞的金陵尽收眼底。
(6)、出处:《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有后患。”
(7)、说起雨花台,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美丽的雨花石,上世纪五十年代,雨花台烈士陵园修建,使得整个雨花台成了一处具有独特纪念意义的名胜景区。去雨花台烈士陵园逛一圈,缅怀历史和先烈,体验别样的人文情怀。
(8)、关羽,字云长,河东解县(今属山西)人,三国时蜀国的五虎上将之一(其余四将为张飞、赵云、黄忠、马超)。长期以来,统治阶级对他加以神化,尊为“关公”、“关帝”。
(9)、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10)、关羽英勇善战,武艺超群,立下许多战功。他曾斩杀袁绍手下大将颜良和文丑,闯过曹操的五个关口,杀死曹操的六员战将。关羽对蜀主刘备赤胆忠心,深受刘备重用。但是,关羽的致命弱点是缺乏政治谋略,骄傲自大,瞧不起别人。
(11)、想当然(孔融):形容没有事实根据的主观臆断。
(12)、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13)、诸葛亮得知,孟获不但作战勇敢,意志坚强,而且待人忠厚,在彝族中极得人心,就是汉族中也有不少人钦佩他,因此决定把他争取过来。
(14)、“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15)、孟获虽然勇敢,但不善于用兵。第一次上阵,见蜀兵败退下去,就以为蜀兵不敌自己,不顾一切地追上去,结果闯进埋伏圈被擒。孟获认定自己要被诸葛亮处死,因此对自己说,死也要死得像个好汉,不能丢人。不料诸葛亮亲自给他松绑,好言劝他归顺。
(16)、《三国演义》八十九回 武乡侯四番用计 南蛮王五次遭擒
(17)、蜀汉建兴六年(228年)正月,诸葛亮亲率主力经武都直取祁山(今甘肃礼县祁山堡),深入到曹魏腹地陇右,开始了第一次北伐。然而,参军马谡“违亮节度,舍水上山”,在街亭被魏军大败,诸葛亮被迫迁西县(今甘肃西和县之长道镇)千余家退军汉中,魏将司马懿率大军长驱至追,诸葛亮不得不在西城唱“空城计”以退敌。司马懿率军来到西城下,只见“孔明坐于城楼上,笑容可掬,焚香抚琴,左右各一个童子,分持宝剑和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知诸葛亮一向谨慎,怀疑城内有伏兵,故引军退去。可掬:可以捧取。麈(zhu音主):鹿一样的动物尾巴,作拂尘用。
(18)、周瑜为了火烧赤壁,需要有人将引火材料尽可能近的靠近曹操大营。
(19)、画饼充饥,望梅止渴,妄自菲薄,智取陈仓,七擒七纵,舌战群儒,六出祁山,如嚼鸡肋,三英战吕布,单刀赴会,得陇望蜀,乐不思蜀,负重致远,出言不逊,兵贵神速,断头将军,车载斗量,势如破竹,老牛舐犊,坚壁清野,七步之才,才占八斗,七步成诗,骨肉相残,巢毁卵破,一身是胆,顾曲周郎,超群绝伦,如鱼得水,如饮醇醪,髀肉复生,步步为营,偃旗息鼓,空城计,苦肉计,连环计,欲擒故纵,吴下阿蒙,刮骨疗毒,计收姜维,江东赴会,吕布戏貂禅,击鼓骂曹,蒋干盗书,走马荐诸葛,愿打愿挨,张飞赔罪,义放曹操,水淹七军,过五关斩六将,初出茅庐,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单骑救主,横槊赋诗,马跃檀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身在曹营心在汉,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20)、三国时期,蜀汉的承相诸葛亮极得皇帝刘备的信用。刘备临终前,曾经将自己的儿子刘禅托付给他,请他帮助刘禅治理天下,并且诚恳地表示,你能辅佐他就辅佐他,如果他不好好听你话,干出危害国家的
4、有关于三国的成语故事
(1)、周瑜想,三天不可能造出十万支箭,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来除掉诸葛亮。于是他一面叫军匠们不要把造箭的材料准备齐全,另一方面叫大臣鲁肃去探听诸葛亮的虚实。
(2)、三国时期,曹操率大军想要征服东吴,孙权、刘备联合抗曹。孙权手下有位大将叫周瑜,智勇双全,可是心胸狭窄,很妒忌诸葛亮(字孔明)的才干。因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负责赶造十万支箭,哪知诸葛亮只要三天,还愿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甘受处罚。
(3)、负重致远(人称“凤雏”的庞统,陆绩,顾邵):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
(4)、(典故出处)语出《三国志·蜀书·向郎传》:“五年,随亮汉中。郎素与马谡善,谡逃亡,郎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
(5)、曹操袭击乌巢成功,用大火烧了袁绍屯在乌巢的粮草。这一来,袁绍的军队因为没有粮草,军心涣散,失去了斗志,没有开战,便已经失败了。
(6)、第二天,刘备来到前线视察。他夸奖赵云“一身是胆”,意思是胆量极大。
(7)、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国家各据一方,征战不休,争夺霸主的统治地位。
(8)、(典故释意)今形容满面笑容,仿佛可以用双手捧取。
(9)、跃马檀溪(yuè mǎ tán xī)跃马檀溪,是指刘备在情急之下、驱赶乘马跳出檀溪,从而逃脱追杀的典故。
(10)、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11)、差不多在半路上,曹操接到了刘备平定蜀中的消息。这可能也是曹操走的慢的原因之一。因为蜀中平定,刘备不是守成之辈,必定图谋出川北伐,汉中可谓是曹刘下一步的必争之地。而蜀中叛乱两年,刘备还需要时间来整顿内政、准备兵粮,现在是曹操先下手为强的大好时机。孟津这个地方既是黄河渡口,又在洛阳边上,是从中原往关中的主要通道。曹操不慌不忙地停下南征的打算,在孟津做了调整,过了年。
(12)、二是,曹操赤壁大败,逃亡至华容道被关羽迎头拦住,曹军己无生路,众将懾于关羽威名,均畏缩不前。逼得曹操只好亲自出马,与关羽对话。请求放行。
(13)、周瑜一边吩咐士兵不给诸葛亮准备制作箭的材料,一面让谋士鲁肃偷偷借给他二十条船,每船三十个军士,两边扎上稻草人,听候调用。又叮嘱鲁肃千万别告诉周瑜。
(14)、相传南朝时云光法师在建康城南的一座山上讲经,讲到精彩处天上鲜花纷纷坠落,形成雨花石,此处得名雨花台。后来在宋真宗时,道原和尚编了一本《景德传灯录》,记载了这个故事。书中讲到对佛意要真正领会,反对“讲得天花乱坠”。
(15)、虽说做人不可自大狂妄、目中无人,但是妄自菲薄亦是不可。
(16)、六朝时,南齐有个叫周珪的人隐居钟山,摆出不愿做官的架式。其实,他隐居只为谋取高官厚禄。结果,竟真当上了海盐令。卸任之后路过建康,又故地重游再登北山。有名士得知,就撰写了《北山移文》,斥责他一心投向朝廷,却还要沽名钓誉,真是厚颜无耻。
(17)、诸葛亮召集在成都的官员商议对策,蜀郡太守杨洪说:汉中是益州的咽喉重镇,如果没有汉中,则蜀地不保,这是家门口的灾祸之事,发兵何疑。于是,诸葛亮又从成都派黄忠、法正、严颜等统军前往汉中支援,大战定军山、火烧天荡山,大败曹军,终使刘备平定汉中,设坛称王,促成了三国鼎立。家门之祸:家门口的灾祸。
(18)、为了提高同学们的成绩,校长三顾茅庐去请特级教师来给我们上课。
(19)、由于杨修平时屡次卖弄小聪明令曹操不满,今次又在自己尚未下令撤退之时私传军令,于是,便以杨修扰乱军心,把他杀了。
(20)、“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敦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
5、关于三国的成语典故有哪些
(1)、曹操率军攻打荆州时,刘备为了保存实力,只得率部南下,准备渡过长江,再作打算。他派关羽率领几百战船的军队先走,与他在江陵会合。曹操一心想擒拿刘备,在他身后穷追不舍,一直追到当阳长坂。在危急的情况下,刘备丢弃妻子,往东北方向狂奔,恰好关羽的船队赶到,将刘备接走。从此,刘备对关羽更加信任了。
(2)、265年,魏国相国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三国时代正式结束,中国历史正式进入了晋朝时代。280年,晋灭东吴,统一中国,三国时期彻底结束。
(3)、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这件事要请你帮我的忙。希望你能借给我20只船,每只船上30个军士,船要用青布慢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两边。不过,这事千万不能让周瑜知道。”
(4)、温馨提示:许昌市三国文化研究会推广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
(5)、三国时的魏国有个叫管辂的人,非常精通占卜之术。他有一个好朋友叫何晏,是个玄学家,精通《老子》《庄子》与《周易》,喜谈玄理,是魏晋时清谈之士的领袖人物。西晋人陈寿在《三国志.管辂传》里记载了他们之间发生的一个有趣的故事:
(6)、流芳百世,具体地点不知道,但出自大南京是确定的。
(7)、一次,徐庶识破“八门金锁阵”,大败曹操官兵。曹操将领曹仁不服输,深夜起兵去新野劫寨。徐庶早有所料,待曹仁离开樊城时就乘虚而入。结果,樊城失守。曹仁败退许昌,愧对曹操。曹操说:“刘备必有能人为他策划!”曹操探得是徐庶,便想把他骗到许昌留在身边。他们摹仿徐庶母亲的笔迹写信给徐庶。徐庶见信得知老母押在许昌,只好挥泪告别刘备。徐庶说:“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
(8)、出类拔萃: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即超出群体的才干。
(9)、曹操(割发代首),为了公正严明,曹操自己马惊践踏了庄稼,他割发代首,以示惩罚,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曹操军纪严明,也是管理军队有策略的表现。
(10)、桃园三结义(táo yuán sān jié yì) 桃园三结义最初是小说《三国演义》里记载的故事,述说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仁人志士,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意气相投,言行相依,选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选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11)、髀肉复生,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12)、妄:胡乱的;菲薄:小看,轻视。形容过分看轻自己。
(13)、怒鞭督邮(nù biān dū yóu)“怒鞭督邮”是中国经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精彩情节,摘自小说第二回,主要叙述张飞殴打贪官污吏的经过,生动的刻画出张飞这一人物正直好义的性格。
(14)、司马懿到城下一看,见诸葛亮神情自若,琴音不乱,又见城门大开,怀疑城中有伏兵,便慌忙逃窜。
(15)、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16)、通过以上介绍,可以肯定的告诉题主,先有《三国志》后有《三国演义》。《三国志》是由西晋人陈寿所撰,是一部历史巨著,当然成书于西晋。而《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约诞生在距今七百年前后,该书是一部历史小说。
(17)、兵贵神速(魏国谋士郭嘉):指用兵贵在神奇而快速。
(18)、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
(19)、有两位头领马上回答说:“项羽待人轻慢而且好侮辱人,陛下仁厚而且爱护别人。陛下派人攻打城池,夺取土地,所攻下和征服的地方就分封给大家,跟天下人同事利益。而项羽妒贤嫉能,有功的忌妒,有才能的怀疑,打了胜仗不给人家授功,夺得了土地不给人家好处。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
(20)、孟获流着眼泪说:“作战中七纵七擒(即六次放回七次逮住),自古以来没有听说过。丞相对我们仁至义尽,我没有脸再回去了。”
(1)、刘备在长坂退走后,与孙权的军队联合,在赤壁打败曹操,使其退走。
(2)、后患无穷(刘备):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3)、又到了葫芦口的地界了。曹操虽逃过上一劫,但其心情似乎丝毫没受影响,还是大大咧咧,谈笑风生:“我说他们真的不会用兵吧!这么好的地方居然没有伏兵……”
(4)、桃园三结义(táo yuán sān jié yì) 桃园三结义最初是小说《三国演义》里记载的故事,述说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仁人志士,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意气相投,言行相依,选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选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5)、过了约定时间,赵云不见黄忠返回,便又杀入敌营中救出了黄忠和副将张著,便急忙退回自己的军营。当时,沔阳长(县长)张翼在赵云营中,他见曹操率军一路杀来,便急令关闭寨门以拒曹军。赵云当即令大开营门“偃旗息鼓”,同时令弓弩手暗自埋伏,赵云独自一人单枪匹马威风凛凛地立于营门外。曹操率军来到这里一看,见赵云神情自若,毫无畏惧,怀疑有伏兵,不敢贸然进攻,便引军退去。赵云银枪一挥,金鼓齐鸣,喊杀声震天,弓弩手用强弩射之,赵云又引兵杀出,魏军惊慌,自相践踏,坠汉水死者不计其数。《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据汉水赵云寡胜众”章节中,有此典故。
(6)、这里史书还有一种记载,并非曹操军迷路,而是某天晚上,山上的一群麋鹿,冲进了张卫军营,导致营啸大乱。不管如何,张卫的运气真是背到家了。
(7)、一是,关羽被曹操战败,被围困在土山这个地方,关羽无路可逃不得己降了曹操,条件有三个:降汉不降曹(借口而己),二位皇嫂(刘备夫人)不得冒犯,待遇照旧,但知刘备去向,便当辞去。曹操衡量再答应了关羽的条件。曹操更待关羽如上宾,上马金下马银,美女佳肴,百般宠爱还觉不足,又封以万寿亭侯,並将吕布乘过的赤兔马送给关羽,以收其心。
(8)、(释义)意为梅子酸,人看见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借以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9)、(典故释意)今比喻知道情况而不愿反映或检举。
(10)、曹操良苦之心,化成了泡影。关羽得知了刘备下落后,便挂印封金,不辞而别,一走了之。才引出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精彩故事。
(11)、鲁肃又来见诸葛亮,第一天不见动静,第二天也不动。第三天四更时分,诸葛亮密请鲁肃到船上。同时,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好,向曹营进发。
(12)、坚壁清野(曹操的谋士荀彧)指饿死、困死敌人的一种作战方法。
(13)、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率大军驻汉中,营“沔北、阳平、石马”(今勉县汉水以北,城西阳平关至旧州铺一带),为北伐曹魏做出征准备。探马来报,魏遣驸马夏侯楙(曹魏大将夏侯惇之子,曹操的女婿)调关中诸路军马前来敌蜀。蜀镇北将军魏延上账进谏说:“夏侯楙仍膏粱子弟,懦弱无谋,”所以,他要求带五千精兵,走子午道(今陕西西乡县子午山之古道)而北进,“不可士日,可到长安”。他让诸葛亮率大军走褒斜道(今勉县东北六十里的褒城镇北通眉县之古道),如此,“则咸阳以西,可定矣。”诸葛亮思虑再认为只有平取陇右(甘肃天水一带),循续推进才有可能获胜,因此,未采纳魏延的建议。于是,诸葛亮令赵云据箕谷(今褒斜道内北端)为疑军,他亲自领兵进击陇右,开始北伐曹魏。
(14)、步步金莲花,宠妃踏在金碧辉煌的大行宫台阶上。
(15)、话音未落,管辂便应声答道:“真正精通《易经》的人,是不随便谈论《易经》的。”
(16)、舐:舔;犊:小牛。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爱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