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经典名句解释
1、佛经的经典名句
(1)、不求名利不求荣,只么随缘度此生,一个幻躯能几日,为他闲事长无明。
(2)、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3)、2吾常曰.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者。此之谓也。果能生死心切.信得及.不生一念疑惑之心。则虽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极乐.即是极乐之嘉宾。见贤思齐.当仁不让。岂肯因循怠忽.以致一错而成永错乎哉。有血性汉子.断断不肯生作行肉走尸.死与草木同腐矣。勉旃勉旃。又念佛固贵专一。然居士上有父母.下有妻室。分外营谋.妄希富乐.实所不应。至于分内所当为者.亦须勉力为之。非必屏弃一切.方为修行也。若屏弃一切.能不缺父母妻室之养则可.否则便与孝道相背。虽曰修行.实违佛教.是又不可不知也。又须以净土法门利益劝父母.令其念佛求生西方。若能信受奉行.临命终时.定得往生。一得往生.直下超凡入圣.了生脱死.高预海会.亲炙弥陀.直至成佛而后已。世间之孝.孰能与此等者。又若能以此普告同人.令彼各各父母.皆得往生。则化功归己.而亲与自己之莲品.更当高增位次矣。诗云.孝子不匮.永锡尔类。欲孝其亲者.宜深思而力行之。
(4)、九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5)、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6)、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7)、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8)、真正的所谓的修养,真正的所谓的用功,真正的所谓的感受,其实心性,心田里面进行的。——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9)、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10)、读经同样讲因缘,你如果真想学佛,这真不是大问题。互联网上翻译到处都有。
(11)、人寿遥期到百年,到来鸡犬亦欢然。忍心满座称觞客,饮血茹毛不一怜。
(12)、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
(13)、劝君莫借风流债,借得来时还得快。室中自有代还人,汝欲赖时她不赖。
(14)、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15)、如是静虑,一切有情,发心非难,常时不懈,能成就者,是则为难。
(16)、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17)、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18)、要。佛经经典名句看破世事惊破胆识透人情透心寒人心曲曲湾湾水世事重重叠叠山
(19)、三年,九载,皆虚指也。《悟真》云:“赫赫金丹一日成,古仙垂语实堪听,若言九载三年者,总是推延拟日程”。采药片时(半小时)得甘露,非三年九载得之。丹经言百日筑基采药,十月怀胎哺乳,三年调神出壳,九载还虚面壁,指炼精化炁、炼炁成神、炼神还虚之功,需时不等,皆视精炁之充足程度。金丹之凝结成象,婴儿显像,阳神出现尸解,面壁化形,皆为还原太虚。
(20)、从外入者不是家珍,从内发者,方谓真慧。——佛经经典名句
2、佛经名言名句禅语
(1)、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岂可将质碍水洗无为身。
(2)、爱情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只有平平淡淡才是真!最羡慕那些黄昏下,互相搀扶的老夫妻,他们一起回家,即使没有说一句情话,可是只是一个微笑也已经胜过前言万语!他们做到了“执子之手,与子谐老”的爱情境界,只是在这平静的画面中!
(3)、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4)、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5)、大笑无声!根据以上的解释规律,我想无论是谁都会自我理解了吧!
(6)、佛家讲“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这句话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使得谈空却又恋空,其实恋取世事和恋空并无分别,同样是执取而不放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
(7)、即今现在双亲,就是释迦弥陀;若能诚敬事他,何须别求功德,
(8)、佛曰: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9)、“假烧香,拜参禅,岂知大道在目前,昏迷吃斋错过了,一失人身万劫难,愚迷妄想西方路,瞎汉夜走入深山”,
(10)、四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著与追求。
(11)、2如何修清净心?在行中修,行是生活、工作、应酬,在这里面学不著相。于世出世间一切法,放下执著、放下分别、放下妄想,心就清净了。不把拉拉杂杂的事情放在心上,心里只有阿弥陀佛,只有极乐世界,只有经典上的教诲。我们帮助一切苦难众生要尽心尽力,认真努力去做,做了之后,心地清净,一尘不染。凡夫做了好事,总觉得自己功德很大,居功,念念不忘,著了相,所以心就不清净。心地清净、空寂,什么都不想,做再多的好事,都不放在心上,统统放下,清净心里生欢喜、生智慧。这个欢喜不是从外面来的,是从内心里生出来的,是真欢喜。世间不管什么事,听到也好,见到也好,统统不要放在心上,见如不见,闻如无闻,时时刻刻保持清净心。
(12)、这是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语出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3)、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楞严经》
(14)、伽叶:释尊,人生八苦,生、老、病、死、行、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如何无我无相,无欲无求?
(15)、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
(16)、芙蓉白面,须知带肉骷髅;美貌红妆,不过蒙衣漏厕。
(17)、净心之要,无如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18)、嗡玛尼贝美吽。善男子,譬如说满四大洲所有男人女人童男童女,如是皆得到七地菩萨的果位,彼所积聚功德可以计量,而唸诵此六字真言一遍所获功德,我无法计量。
(19)、毗婆尸佛偈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20)、罚之不已令变畜,甚至永使堕水族。看此惨报我亦哭,叹人何苦迷粉髑。
3、佛经的名句
(1)、佛经经典名句400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2)、2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3)、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4)、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5)、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
(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7)、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佛为说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叶佛说。--《四十二章经》
(8)、300.他永远没有恭敬众生的心,永远轻贱众生,所以永远得不到尊得不到贵,永远被人辱,被事辱。他永远没有柔顺众生的心,所以他永远没有顺的果报,命运不会顺他,众生不会顺他,工作不会顺他,一切生活琐事不会顺他。
(9)、2水边垂钓闲情逸致是以物命而为儿戏刺骨穿肠于心何忍愿发仁慈常起悲愍
(10)、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11)、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
(12)、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13)、六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14)、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15)、2《礼记》头一句话,就是「曲礼曰,毋不敬」,所以世出世间的学问,从哪里做起?从恭敬做起,你没有恭敬心,你什么都不能成就。所以我们常讲对人要恭敬,对事要恭敬,对物也要恭敬,这是对事物。人要把恭敬心疏忽了,不但道业没有指望,世间事业也一事无成。你们看看凡是有成就的人,不要说在佛法里头修行人,就是世法里面,他们的事业有成就的人,都懂得恭敬,他们都敬人,人会为他尽忠,会为他负责办事。如果常常摆上一副居上位的那个架子,对底下总是命令呵斥,这个人的福报决定不久。为什么?在你有权势的时候,大家畏惧你、怕你,不能不服从,为了讨生活。你的权势一衰的时候,不会再有人理你了。尤其是现代的社会,道义没有了,所以这是自取失败。
(1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坛经行由品》
(17)、天地交泰,如自然界春天来临,万物生机蓬勃。在丹道中喻指天(真阴、离)地(真阳、坎)相交,即坎离交媾。丹士口饮甘露,实似蜜甜,此长生酒几人得饮?学士岂不为自己性命,多辨识明师之真伪?鱼龙混杂之地,学士多修德,得明师青睐,方能实饮甘露。
(18)、堂上有佛二尊,恼恨世人不识,不用金彩装成,非是栴檀雕刻,
(19)、不如以慈心 回向于菩提是福为最胜 无量无有边
(20)、明明白白一条路千千万万不肯修急急忙忙苦苦求寒寒暖暖度春秋
4、佛经名语
(1)、(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2)、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佛为说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叶佛说。
(3)、1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4)、2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以是因缘,经千百劫,常在生死。
(5)、源自《地藏菩萨本愿经》,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6)、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圆觉经》
(7)、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8)、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萨,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9)、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10)、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11)、佛语有云: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佛语有云:随心、随缘、随性。
(12)、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13)、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14)、前后十七年,遍学了当时大小乘各种学说,一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
(15)、2若转轮王,十万岁中满四天下七宝,布施十方诸佛,不如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一弹指顷座禅,以平等心怜悯一切众生,念阿弥陀佛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