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句子网

精选史铁生的资料20字90句

史铁生的资料100字

1、史铁生简介200字左右

(1)、……1987年,徐晓曾在《我的朋友史铁生》一文中写道:“丁玲曾经邀请他和几个青年作家到家里座谈,由于对名人的敬,也由于对名人的畏,他拒绝了。后来,丁玲的秘书张凤珠同志又一次邀请,他才答应去。过了没多久,丁玲去世了,他用一张白纸写了挽词来表示自己对这位文坛前辈的悼念。他对我来说:年龄可以是一堵墙,但墙可以有门和窗。一个人,不管有什么样的政治见解和文学主张,只要是真诚的,是自己的,她(他)的死都是一座纪念碑。”(引自徐晓著《半生为人》,中信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我不知道史铁生是否拒绝过丁玲的一次邀请,但从他给的我信看,他是真诚地接受了丁玲的邀请的。丁玲、冯牧两位文坛前辈和史铁生已相继离开了我们,无疑,他们在当代文学史上都是一座纪念碑。

(2)、老头儿又走了一会儿,然后在路边的土埂上坐下来,把铜牛放在并拢的双腿上。他走得有点累了,拄拐杖的那条胳膊又开始发酸、发疼。他拍拍牛的结实的脊背,对自己说:“别像个老傻瓜似的胡思乱想了。”“也别净替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瞎操心了。”他又劝自己忘掉那个不幸的孩子。他出神地看着那只青铜的公牛,真佩服它有那么一身漂亮的肌肉。老头儿从蓝布提兜里掏出水壶,喝了一口;不是水,是酒。

(3)、《我与地坛》名如其文。就是写了“我”(史铁生),一个从二十岁就瘫痪了的北京男青年摇着轮椅在北京地坛公园里度过了十几年从而和地坛产生了一种关系。这里面,“我”是活的,是能动的,有思想的,是逐渐变老的;地坛是死的,是静止的,是无法回声的,恒久不变的。作者只用了短短的七个小节就把“我”和地坛之间的关系写了清楚。有详有略,有长有短,有粗犷有细节,有刚硬有温柔,有家私的有无私的,有季节更迭,有物是人非,还有更多发人深省的对于生死和上帝的叩问,十几年的光阴在这不长的篇幅中浓缩,读的过程中让人警醒和感叹,读后会有一种超脱了的升华感。

(4)、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于北市。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5)、“算了,还是少管别人的闲事吧,饶着管了,别人还不高兴……”一路上,老头儿不断地劝着自己。他竭力想忘掉那个倒霉的孩子。

(6)、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在北京宣武医院去世。根据他的遗愿,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器官捐献给医学研究。31日凌晨6时许,其肝脏已移植给天津的一位病人。

(7)、写人的善、恶二重性最成功的作家是德国伟大戏剧家布莱希特。布氏政治上信奉马克思主义,美学上却倾向于现代主义。他的代表作之一《四川好人》令人信服地揭示了人身上善、恶共寓一体的情状。至于哪个方面会突现为主要方面,要看特殊境遇下的客观诱因。

(8)、写到这里,笔者不由得想起卡夫卡在他生命的火焰即将熄灭的时候,发出了他的创作绝响:《歌女约瑟芬,或耗子民族》。小说主人公为了“拿到那放在最高处的桂冠”,她“榨干了身上不利于歌唱的一切”。我们的铁生兄弟为了使他的创作达到一种新的精神高度,追求到一种稀缺的美,冷艳的美,也表现出这一震撼人心的悲壮精神。可以说,他为了“灵”的至美,付出了“肉”的牺牲,是我们时代抗衡命运、追求真理的伟大悲剧英雄,是当代中国作家队伍中当之无愧的精神坐标!

(9)、  几位老友,不常见面,见了面总劝我“放下”。放下什么呢?没说,断续劝我:“把一切都放下,人就不会生病。”我发现我有点儿狡猾了,明知那是句佛家经常的教诲(比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屠刀”也不专指索命的器具,是说一切迷执),却佯装不知。佯装不知,是因为我心里着实有些不快;可见嗔心确凿,是要放下的。何致不快呢?从那劝导中我听出了一个逆推理:你所以多病,就因为你没放下。逆推理中又含了一条暗示:我为什么身体好呢?全都放下了。

(10)、“……所有她可爱的伴侣,都已凋谢死亡,再也没有一朵鲜花,陪伴在她的身旁……”隐隐约约还可以听到村子里的喇叭声。放广播的准是个年轻人。

(11)、下面,作者先用了一个段落先把地坛和自己的缘分给写了出来,说自己家人最早来到北京就住在地坛边儿上,又怎么搬家都离不开它。这原本是个很普通的话,但到了下一段突然就变了。

(12)、史铁生走了。太阳在这边收尽苍凉,又在那边布散朝晖。他的亲人、朋友、读者,似乎不曾感觉他的离去;日复一日,他依然一字一句地敲打着键盘,一点一滴地书写着对人生的思考和热爱。

(13)、那孩子可真倒霉,刚生下来就这么倒霉!“百分之九十五的可能是残废”,好几个大夫都这么说,那个老大夫也这么说。唉,可怎么好……老头儿想着,看了看天。

(14)、它(地坛)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

(15)、有三十多年了,老头儿经常重复地做着一个梦:他的腿没有了,独自在一片陌生的荒野上爬,想要爬回家去。可是他不知道家在哪儿,应该往哪边爬,他从未见过这片无边际的荒野。他爬着,忽然看见前面有一堆眼睛在盯着他。那是狼!一群狞笑着的狼!他慌忙往后退,转过一个墙角,屏住呼吸往另一个方向爬。可前面又有两只佯睡的老虎,正眯缝着眼睛瞄着他!他又赶紧往左爬。擦着地皮,一点一点往前挪,爬过一间豪华的大厅,爬进一条幽暗的楼道。又有一堆纠缠在一起的毒蛇向他抬起头,吐着信子!幸好右边是河滩,他躲在一块礁石后面。那不是礁石,是一群大鳄鱼!没处逃了,无路可走了。他猛地来了一股劲,叫喊着在荒野上东奔西突,用头去撞那些狰狞的猛兽。他看见了自己强壮、庞大的身影在荒野上蹦跳、咆哮……醒了,他正用头撞着床边的桌子,拳头在墙上打得掉了一块皮,流着血……

(16)、后来,老头儿独自回家去了。他在铁路高高的路基下面走。铁路伸向他遥远的故乡。他想,他也许应该回去了;假如她需要他,他就留下来,假如她已经把他忘记,他就再回来卖他的小风车儿。反正卖小风车儿也是件挺高兴的事,总能跟孩子们在一起,而且,靠卖风车儿自己养活自己,就不是社会的负担……

(17)、他让自己不去想这些事,又欣赏起他的铜牛来。还有这牛尾巴,甩得多有劲!他用手指尖捏捏牛尾巴,仿佛能觉出它的弹性。他想买这只牛已经很久了。有一天,他在城里卖小风车儿的时候,忽然发现了这只青铜的公牛。它站在橱窗里,梗着脖子,四只蹄子紧紧地抠在地上,身体的重心全移到了高高隆起的厚实的肩峰上,低着头,两只犄角像是两把挥舞着的尖刀。老头儿愣住了,被牛的骄蛮的姿态吸引住了。牛身上每一块绷紧的肌肉都流露出勃勃的生气和力量,每一条涨鼓的血管都充满了固执和自信,每一根鲜明的骨头都显示着野性的凶猛,使人想到一只被它顶死的老虎,想到它被老虎咬伤的地方淌着粘稠的鲜血,想到它冲向对手时发出的暴怒的咆哮,想到它踏在老虎尸体上时那傲视一切的眼神,它晃着那对刀一样的犄角,喷着粗气,在荒野上飞奔狂跳……商店的台阶很高,老头儿开始往上爬。他望着那只牛,沉静了多年的血液又在身体里动荡、奔突。老头儿忽然明白了,他常常在梦中看见而醒来又变得模糊的那个形象,正是这样一只牛……

(18)、篇幅并不长,只有一万多字,不到三十页。我用了不到半个小时就把它看完了。看完后很吃惊。因为这篇文章已经完全不能用“让人惊喜的灵性”来形容了。我们在看到很多作家的作品时,尤其是他的早期作品或成名作,一般都会觉得他文字“很有灵性”。比如大仲马的大部分小说都很有灵性,莫言的早期作品,我写过随笔的《丰乳肥臀》就非常有灵性,还有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挪威作家斯蒂格·拉森的《龙纹身的女孩》等等,他们在自己早期作品中所展露的别人没有的特质让你惊喜,让你觉得耀眼。有的作家是从“有灵性”到逐渐平稳,有的作家跳过了灵性直接就到了沉稳并形成一种力量,《我与地坛》就是这样。

(19)、铁生的创作特点至少与这三点是相关联的。所谓“现代神话”需要解释一下:古代神话是人的想象在“外宇宙”天马行空,现代神话则是人的想象在“内宇宙”自由驰骋。史铁生对生命终极价值的追问,他对灵魂复杂多元的翻掘,他对自身罪衍的痛责,他对天地神性的发问,他对宗教精神的攀爬等等,确实“其想象力和思辨力一再刷新当代精神的高度”(韩少功语),且构制出一种既是精神性又是诗意性的审美游戏。在这过程中他的不同凡响是:他一再让他灵魂深处的“本我”在悬崖攀爬,却从未放纵它在“非理性”疆域狂奔。他的艺术探险既符合时代发展的世界潮流,又不失汉文化的有节制的柔韧精神。他取得的原创价值为中国的当代文学书写了崭新的一页,并有资格与世界第一流世界文学相沟通,从而也为当今的世界文学增添了一个亮点!

(20)、一列客车隆隆地开过,车窗里的灯光照亮了那只小风车儿。小风车儿在夜风里转着,像一团红色的雾,像一朵玫瑰。

2、史铁生的资料20字

(1)、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去。小院儿在一个大院儿的尽里头,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儿小院儿,推说手摇车进去不方便。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都把我当儿孙看,尤其想到我又没了母亲,但都不说,光扯些闲话,怪我不常去。我坐在院子当中,喝东家的茶,吃西家的瓜。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4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大伙就不再说,忙扯些别的,说起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2)、前几年我一直在看古代文人写的散文,印象最深刻的有苏东坡的《石钟山记》和韩愈的《祭十二郎》。《石钟山记》喜欢自然是因为苏轼行文的酣畅和他在文末得出的结论境界;《祭十二郎》喜欢则是因为韩愈在给侄子写祭文时所流露的真情实感。不在乎用词,不在乎行文结构,完全是一鼓作气发自真心地痛写在纸上,让读者隔着几百年还能感受到的好文。

(3)、史铁生走了六年了,我们深信,有很多读者同我们一样,经由他的文字而亲近他,感谢他,并时不时地在心里想念他。在史铁生去世六周年及人民文学出版社《史铁生作品全编》面世之际,我们编选几篇文章,让我们再一次,一起走进史铁生……

(4)、《我与地坛》是一篇散文。写了“我”(史铁生),一个从二十岁就瘫痪了的北京男青年摇着轮椅在北京地坛公园里度过了十几年从而和地坛产生了一种关系。

(5)、1986年,前列腺引起的疼痛,使他不得不停止写作整天卧床……冬天,他那毫无知觉的腿,经不起寒冷,如果冻了,就有坏死的可能,夏天,全身的热量只能从上身排出,额头的痱子从来不断……

(6)、(电子课本)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15种)

(7)、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连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8)、人物简介:史铁生一位写作与生死并列交织在一起作家。

(9)、那是在一本史铁生的名叫《灵魂的事》的合集里。他的很多作品合集中都会收录《我与地坛》,所以当我把它买回家,又迅速地从目录上翻到《我与地坛》所在的页码时,第一个先看它就是必然。

(10)、在这一乐章中,它的开头儿很平淡,开门见山,很符合北方人的性格。

(11)、史铁生当然是优秀的。因为他是个残疾人,所以他的作品中有别的作家所没有的一股静气。史铁生的作品过于关注生死、宗教、信仰等问题,有人对这一点持保留意见,但我觉得他的思想是有深度的。——王蒙评

(12)、你所知道的一些名著、名作,和你所不知道的一些好书。我会写出看每一本书的情形、

(13)、1月4日,是史铁生67岁生日,8年前他离开了挚爱他的家人和读者。史铁生的妹妹史岚写的这篇回忆文章中,有常人的绝望和对命运的惋惜。读完这篇平实中蕴含深情的文章,细节的描写让人如临其境,那些画面历历在目,让人既感动于妹妹对哥哥的深情怀念,又慨叹这一家人频频遭受的苦难和在苦难中不变的温情。命运总是给人们意想不到的巨大转弯,惟愿饱受苦难的人们在天堂,可一切安然。

(14)、……丁玲心犹不甘。遥想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她所创办的中央文学讲习所,至1957年反右前,接连四期,培养了徐光耀、陈登科、邓友梅、玛拉沁夫等一大批解放区出身的青年作家呀!那时候,她在青年作家心目中,俨然是一个文坛伯乐和盟主的形象,怎么事隔三十年,青年作家们几乎全都集合到了与她至今未握手言不和的周扬麾下了呢?于是,原定的在家设宴与青年作家交流的方案立即付诸实施,史铁生、邓刚和唐栋应邀出席,并请了几位老作家作陪。她的秘书王增如在《丁玲办中国》(《江南》2010年第六期)一文中写道:“那天下午谈了三个小时,老作家说得多,尤其丁玲说话多。三个青年人始终比较拘谨,问一句,答一句,很少主动发问,也决不多言。丁玲期待的那种无拘无束的热烈交流,没有实现,两代人之间隔着一层无形的‘幕’,双方都有些失望。晚饭毕,青年作家告辞说:‘丁老,这里如果没有什么事情,我们走了,我们还要去冯牧同志那里看看。’冯牧和丁玲住在一个大院。丁玲听了,心里别有一番滋味。”

(15)、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在北京宣武医院去世。根据遗愿,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器官捐献给医学研究,12月31日凌晨6时许,其肝脏移植给天津的一位病人。

(16)、远处的村落里,大喇叭唱着。“夏天最后一朵玫瑰,还在孤独地开放……”是一支洋歌儿。

(17)、我是半路残废的,要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残废就去死,活着的人可怎么想?小时候,我们村儿里有个人就那么寻了死,活着的人都叹气……

(18)、在1951年出生在北京,他学习成绩优异,靠自己的努力下考上了当时的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年轻时候的他爱的热爱田径运动,并且从小成绩优异。是大家邻居口中的好学生好孩子。1969年的时候,他志愿到延安的农村插队。当时他发现自己经常腿疼,最开始觉得可能是太辛苦了,所以没太在意。可是没过多久他突然高烧不退,住进了医院里面。而他那时候被诊断为双腿已经残废,无法再能站起来了。世事无常啊,从那之后他的下半生就一直坐在轮椅上,但是家里人不愿意放弃母亲,为了给他治病,把所有的钱都花出去了,可是还是没有用。后来的她觉得自己不能再颓废了,所以就振作起来,到处找工作。

(19)、《务虚笔记》是轮椅上的史铁生的首部长篇小说,发表于1996年《收获》杂志上,同时也是他半自传式的作品。

(20)、妈妈终于能回京探亲了,那时候还是“文革”期间,她的单位归军宣队领导,他们一直不放她回京。我后来听妈妈的同事金姨和刘叔叔说,那时候妈妈一个人在那么远的地方,心里着急又没有办法,经常一个人哭。有时候她不见了,他们就漫山遍野地找,最后总能在某处草丛中或老树下听见她号啕的声音。直到我也当了母亲,才真真正正地理解了她的痛。

3、史铁生的资料300字

(1)、(教师教学用书)部编版小学语文(1-6年级)上册汇总

(2)、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

(3)、史铁生,生于1951年1月4日,北京人。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1969年赴延安乡村插队务农,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曾在北新桥街道工厂工作。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我的丁一之旅》,短篇小说集《命若琴弦》,散文集《我与地坛》《记忆与印象》《扶轮问路》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别获1982年、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老屋小记》获首届鲁迅文学奖,长篇随笔《病隙碎笔》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及华语传媒大奖2002年年度杰出成就奖。

(4)、这句话是不是让你吃了一惊?反正我当时看到这句的时候吓了一跳。如果不知道这篇文章的出处,单独拿这个上下文给我看的话,我肯定会说,狂妄,太狂妄了。一座四百多年的古旧建筑,一座地坛这样神圣的能通灵天地的圣地怎么能就为了等待一个渺小个体来到?但正因为看过了全文,翻过头来再去看这句话的时候又会觉得,这句话真不是白写的。它有一种大气魄,一种纵横时空,承接古今,承载个人命运的作用。四百多年来渐渐残破的地坛并不是为了等待某个体的到来,而是它,为了承接每个命运未卜的个体的到来。但因为这个万千中的某个体在来到时还狂妄,而后又在这里消磨了岁月,参悟了人生,并在之后写出了这篇文章,所以等待此个体又显露出了必然和缘分,狂妄又在情理中了。

(5)、《我与地坛》在2002年5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图书,作者为史铁生。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

(6)、……《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发表在《青年文学》1983年第一期上。没过多久,我就听d组副书记兼《文艺报》主编冯牧在中国作家协会的一次大会上高度评价这篇小说,并兴奋地预言:“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奖的‘打头’作品有了!”他还在当年第六期《文艺报》上发表了一篇《愿史铁生健步前进》的文章。这个富有诗意的标题,给了我启迪,促使我想到,假如能帮史铁生治愈瘫痪的下肢,摆脱忧患艰难的生活困境,他该写出多少好小说呀!恰好,我作为《新观察》杂志的记者,应邀到由团中央召开的全国自学成才青年代表大会上采访,结识了一位在四川治愈了为数众多的疑难瘫痪病人的徐大夫,而这位自学成才的大夫会后留了下来,到北京中医研究院进修,并参加了对张海迪的会诊。当我和青年作家晓剑等几个文友说起想请这位也是双腿残疾的徐大夫给史铁生治一治病时,都说应该帮这个忙。那些日子,因我正忙着组有关张海迪的稿子,所以一时间未顾得上去联系已名扬京城的徐大夫。不料,一天上午,杂志社的狭窄小院里,忽然驶进一辆手摇轮椅。传达室的陈大姐喊我:“他是来找你的。”呵,不用问,他定然是史铁生!

(7)、……我保存至今的史铁生的两封旧信,第一封写于1983年12月12日:

(8)、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

(9)、就是这样一只牛!尖利的犄角、高耸的肩峰、粗壮的腿,一身漂亮的肌肉,向前冲的骄蛮的姿态。

(10)、就像哥哥在文章里说的,上帝看妈妈实在熬不住了,就招她回去了。妈妈在天堂一定是个幸福的妈妈

(11)、可孩子还什么都不懂呢,不知道这下子可遭了瘟哪,将来才倒了血霉呢。老头儿想着,又后悔自己没再跟那对年轻的父母多说说了。

(12)、傍晚的北京除了堵车还是堵车,救护车慢得让人不知所措。车上的他情况越来越糟,我和希米轮流和他说话,他已经基本上不反应了。到医院后的一系列检查结果让我和希米绝望了。他多少次从死亡手里挣脱出来,这次真的不行吗?

(13)、后来她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我年轻的时候也最喜欢文学,”她说。“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她说。“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我们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14)、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再过一年,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15)、我这里把史铁生的创作与卡夫卡作对比不是偶然的、局部的,而是整体的,即他们有着共同的哲学背景———存在主义。存在主义写作的特点是从生命的真实体验出发,是一种活生生的“在场”写作,一种生命的燃烧过程。卡夫卡说,在被现实“鞭打”了之后:“上帝不让我写,但我偏要写!”因为他心中撑着的那个“庞大的世界”,不通过文学的途径把它引发出来,它就要“炸裂”了!铁生呢?他真切地感受到“白昼的清晰是有限的,黑夜却漫长,尤其心流遭遇的黑夜更是辽阔无边。”

(16)、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于北京市。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17)、1983年8月,史铁生(前)与本文作者摄于北京国子监。

(18)、这个篇章中,有我们已经熟悉的那句话: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19)、主要是,大伙儿对我都不错,我不能做对不起他们的事,让他们说我没良心,他想。

(20)、史铁生走了,他留下的大善大爱、充满智慧、哲理和真情的文字,依旧被千千万万读者反复阅读回味,从中获取心灵的滋养。

4、关于史铁生的资料100字

(1)、根据史铁生的两部巅峰之作《务虚笔记》《我的丁一之旅》以及《病隙碎笔》等来看,史铁生走的是一条——用里尔克的话来说——“走向内心”的路。从此他弃绝了“模仿论”美学画廊中那屡见不鲜的、戴着面具的各色“好人”和“坏人”,而带着“夜的眼”潜入自己灵魂深层“本我”的“内宇宙”,来审察它的各个部分,并用拉丁字母标出各色人等。通过对话形式,他承认:它们身上的善与恶、功与过他都有。这就触及到现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即人的“有罪意识”。这是现代主义思潮中文学触及到的一座“富矿”。有人就说:“卡夫卡之所以伟大,因为他既控诉世界,也控诉自己。”卡夫卡认识第一个女朋友不久,就向对方这样剖析自己的灵魂,“希望自己有一只强有力的手”“切实深入”“自身错综复杂的结构中去”,一窥他的“内部”“那么多模糊不清的东西纵横交错”。你看他的《诉讼》的主人公约瑟夫·K,那位正当而立之年、口碑不错的银行襄理一天早晨被两名警察突然宣布逮捕,却并不将他带走。此公从此四处求爷爷告奶奶,打听他到底犯了什么罪?却人人概莫能助。经过长期的自审,最后他终于醒悟:他这一生中确有不少对不起人家的地方。因此在国家法庭上他固然是无罪的,但在道义的法庭上他却是有罪的。这就是表现主义运动中人们辩论过的所谓“有罪的无罪者”与“无罪的有罪者”的问题。法西斯主义横行时期,够上法庭的有罪者固然是少数,那屡屡高呼“希特勒万岁”的人则是“无罪的有罪者”,是普遍的。

(2)、我不知道怎样描述我们三人当时的境况,我们表面上还像往常一样,每人都忙着各自的事。哥哥仍然到街道工厂去干活,业余时间仍在写作。爸爸每天去上班,回来料理家务。我上中学。学校离家很近,中午放学回家,邻居朱大姐一家已经帮助哥哥进门了,我要么热一热爸爸早晨做好的饭,要么就和哥哥一起鼓捣点吃的,然后再去学校。我们就这样一天天地过着看似平静的日子,但我知道,我们的心里都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对妈妈越来越强烈的思念,就像是一股巨大的力量,把我们的心撕扯得支离破碎。

(3)、我不能也不愿和爸爸、哥哥说这些,因为我知道,妈妈走后,他们心里的痛一定比我多,他们的难处也一定比我多。当时我们三人就是这么过着日子,谁都不提起痛苦的话题,每个人都把痛苦藏在心里,默默地忍受着。那时候我们的交流都是有选择的,都在躲避着什么。我知道他们两人都为我发愁,虽然对我感到失望,但又不好埋怨我。我就这么一天一天地熬着日子,不知道哪天是头。多年后我回想起来,我最好的几年青春时光竟然是这么过来的!直到现在,我仍然经常做的一个梦就是,我要考试了,马上要考大学了,可我还有好多功课不会呢,怎么办?直到把自己急醒。这个梦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做一次,一直坚持这么做着,不知道别人是不是也有永恒的梦。

(4)、老头儿总爱自己跟自己叨咕点什么。夜里睡不着觉的时候,他常常叨咕着一句话:“她也老了,她准是也跟我一样,老了。”他就干脆不睡了,爬起来,再喝几口酒。谁也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人。人们说,人老了有时候就变得古怪,尤其是一辈子没结过婚的人。他喝着酒,又去吹吹那些小风车儿,想着一些往事。许多年前,他到这远离故乡的地方来治病,锯掉了一条腿,他就再也没有回故乡去……

(5)、人民文学出版社曾于2008年出版《中国当代作家系列·史铁生》(六卷),2011年四月清明,史铁生去世百日之际,七卷本《史铁生作品系列(纪念版)》出版。其后几年,在史铁生夫人、朋友,相关专业人士以及热心读者的关心支持帮助下,史铁生作品的收集和梳理工作一直在进行,受益于科技的发达,一些过去联系不到的人、遍寻无着的佚作,通过新的通讯方式、搜索工具,经历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周折和喜悦,终于不负苦心,得偿所愿;同时将原来出版的史铁生作品重新校订、通读,改正遗留的编校错误,解决原稿方面的问题,推敲装帧设计方案,全力以赴以求出版最全最好最漂亮的史铁生作品。现在,面貌一新的《史铁生作品全编》已经印制完成,将于2017年1月与广大读者见面。

(6)、(小学语文)1-6年级看拼音写词语练习汇总

(7)、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8)、   而“执着”与“执迷”不分,本身就是迷途。这世界上有爱财的,有恋权的,有图名的,有什么都不为单是争强好胜的。人们常管这叫欲壑难填,叫执迷不悟,都是贬意。但爱财的也有比尔·盖茨,他既能聚财也能理财,更懂得财为何用,不好吗?恋权的嘛,也有毛遂自荐的敢于担当,也有种种“举贤不避亲”的言与行,不对吗?图名的呢?雷锋,雷锋及一切好人!他们不图名?愿意谁说他们没干好事,不是好人?不过是不图虚名、假名。争强好胜也未必就不对,阿姆斯特朗怎么样,那个身患癌症还六次夺得环法自行车赛冠军的人?对这些人,大家怎么说?会说他执迷?会请他放下?当然不,相反人们会赞美他们的执着——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矢志不渝,都是褒奖。

(9)、再后来,他又得了尿毒症,靠着每隔一天做一次透析来维持生命。

(10)、1964年,毕业于东城区王大人胡同小学。后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读书,曾是学校的80米跨栏冠军,那时,他的偶像是刘易斯。史铁生曾说过,他最爱的是田径,其次才是文学。

(11)、其实我是第二喜欢足球,第三喜欢文学,第一喜欢田径。我能说出所有田径项目的世界纪录是多少,是由谁保持的,保持的时间长还是短。譬如说男子跳远纪录是由比蒙保持的,二十年了还没有人能破;不过这事不大公平,比蒙是在地处高原的墨西哥城跳出这八米九零的,而刘易斯在平原跳出的八米七二事实上比前者还要伟大,但却不能算世界纪录。这些纪录是我顺便记住的,田径运动的魅力不在于纪录,人反正是干不过上帝;但人的力量、意志和优美却能从那奔跑与跳跃中得以充分展现,这才是它的魅力所在。它比任何舞蹈都好看,任何舞蹈跟它比起来都显得矫揉造作甚至故弄玄虚。也许是我见过的舞蹈太少了。而你看刘易斯或者摩西跑起来,你会觉得他们是从人的原始中跑来,跑向无休止的人的未来,全身如风似水般滚动的肌肤就是最自然的舞蹈和最自由的歌。

(12)、   向史铁生学习,放下欲望,执着努力。多少人沉醉阿堵,多少人迷恋权贵,到头来竹篮打水,撒手而“归”,面壁难破壁。官场的和珅们再算计,也逃不过恢恢的法网。爱钱的郑爽们再精明,也敌不过观众的底线。多个领域腐败的“大老虎”相继落网、海外的重要涉案人员被追逃、“惩腐打伞”工作扎实推进...且劝贪官放下贪欲,捡起初心;且勉清者执着理想,无视请托。像史铁生那样,随时参悟,随地豁达,地坛里放下细若琴弦的命运,轮椅上执着笔耕不辍的努力,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无己无功无名,有情有趣有魂。

(13)、1972年,年仅21岁的史铁生双腿瘫痪,从此在轮椅中过完余生,田径梦想破碎。

(14)、通篇来看《我与地坛》会发现,这篇文章之所以能留的下来关键的问题还是在于他文字的真诚。“我”来到地坛,“我”渺小,“我”伟大,“我”倔强,“我”悔恨,“我”有私心,“我”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所以在这园子里想不通,拼命想,“我”劝慰自己,“我”痛恨造物主,“我”怀疑造物主,“我”自己找到了答案。这个不断自我妥协,自我矛盾,又自我救赎的过程在文中写的非常好。这个自我救赎丝毫没有鸡汤式的麻痹宽慰,而是因为地坛所给与他的天地间恒久不变的气象实现了灵魂上的修为感悟。

(15)、史铁生许多小说有强烈的自传要素,如中篇小说《宿命》就是作者的精神自传;他有强烈的宗教情怀,甚至精深的宗教哲学,在作品中思索人的救赎需要和终极关怀,追寻上帝,反映世人以意识形态名义推翻亲情灭绝爱心,甚至背叛自己的良心和信仰。

(16)、记得那时候只要我在家,帮他上下轮椅肯定是我的事,他说我是弄得最好的。妈妈常常看着我们俩说:你以后就当哥哥的腿吧。是的,那时只要他一声喊,我就会以最快的速度跑过去帮他。十来岁的我没有好好想将来,只求别再出事。

(17)、如果你喜欢本文,请推荐给他人或在(朋友圈)转发

(18)、……我俩聊得很投机,也很兴奋。大半个上午,最热烈的话题,是怎样理解和怎样去写残疾青年。他佩服张海迪,但不满意报刊上那些写张海迪的文章。他说,残疾青年最大的痛苦,一是事业,二是爱情。张海迪分明结了婚,据说她爱人在翻译上对她帮助很大,为什么那么多的报道里没提一个字?谁都是血肉之躯,不是什么特殊材料制成的。张海迪能译书、给人治病,我能写小说,并不是我们比别人聪明,而是因为有个好环境,周围有父母、亲友、同学,包括爱人的帮助和影响。只强调残疾青年个人努力的一面,文章写不好。他还告诉我,“五一”前夕,他和张承志、梁晓声、肖复兴、陆星儿、陆天明、晓剑,应邀去冯牧家做客,作为一个德高望重的文学理论家,冯牧向他们表达了一种真诚的美好期望。他又一次感慨地说:“我能写几篇小说,不是我有什么特殊的天赋,实在是我所处的圈子太好了,这个圈子,包括中学时代的同学、陕北的乡亲,也包括父母、朋友,甚至爱情,还有像冯牧这样能理解我们的作协领导,以及文学界的一些青年朋友,是他们给了我帮助、熏染和影响,给了我生活的勇气……”于是,我就提出:“那你能详细说说你所处的圈子吗?”他一口答应了:“改天吧!”就这样,8月11日,他和我作了第二次长谈。依据两次登门拜访所得,我先写了一篇题为《在轮椅上写小说》的专访,刊登在1983年9月29日的《文学报》上,全文两千字,配发了一张我拍摄的《史铁生近影》;后又趁热打铁,写了一篇题为《在那温馨的角落》的报告文学,一万余字,在1984年第二期《海燕》杂志发表后,即由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4月出版的《报告文学选刊》创刊号全文转载。这两篇拙作,也许是报刊上最早出现的让广大读者全面了解史铁生的文字。

(19)、“……当那爱人的金色指环,失去闪烁的光芒,当那珍贵的友情枯萎……”

(20)、   老实说,我——此一姓史名铁生的有限之在,确是个贪心充沛的家伙,天底下的美名、美物、美事没有他没想(要)过的,虽然我并不认为这是他多病的原因。不过,此一史铁生确曾因病得福。二十一岁那年,命运让这家伙不得不把那些充沛的东西——绝不敢说都放下了,只敢说——暂时都放一放。特别要强调的是,这“暂时都放一放”,绝非觉悟使然,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先哲有言:“愿意的,命运领着你走;不愿意的,命运拖着你走”。我就是那“不愿意”而被“拖着走”的。被拖着走了二十几年,一日忽有所悟:那二十一岁的遭遇以及其后的二十几年的被拖,未必不是神恩——此一铁生并未经受多少选择之苦,便被放在了“不得不放一放”的地位,真是何等幸运的事情!虽则此一铁生生性愚顽,放一放又拿起来,拿起来又不得不再放一放,至今也不能了断尘根,也还是得了一些恩宠的。我把这感想说给某位朋友,那朋友忒善良,只说我是谦虚。我谦虚?更有位智慧的朋友说我:他谦虚?他骨子里了不得!这“了不得”,估计也是“贪心充沛”的意思。前一位是爱我者,后一位是知我者。不过,从那时起,我有点儿被“领着走”的意思了。

5、史铁生的资料50字

(1)、薛伟平 xuewp@whb.cn  金久超 jinjc@whb.cn

(2)、在这股席卷而来的强劲气流中,史铁生一开始就保持冷静,未见他在哪方面有过跃跃欲试的任何举动。首先他不喜欢抛头露面。比如,从1996年以来的第五至第八次全国作代会,大家都是争先恐后参加的,他每次都是代表,但我只看见到过他一次在晚上露了下面,见了下熟人。再如,中国残联曾把他和我分别安排了个中国肢残人协会副主席的虚职,有时需要我们抛头露面,而我一次也没有见他出席过!可以说,除了写作,他对其他一切都不感兴趣。而对写作本身,方法啦、技巧啦这些非本质的东西他也一概不关心。90年代初,我和他在中残联安排下曾在小汤山小住几天。他向我询问的都是外国文学史上的一些问题以及当代外国一些重要作家的创作主题、基督教的积极意义、上帝与“神性”概念的区别、东西文化的差异、现代与“后现代”的定义等等,就没有听他提及当代外国作家的艺术技巧一类的话题。后来知道,那时候他已经决意与外国思潮与国内时尚统统撇清,排除社会的喧嚣,一心遁入自己的“内宇宙”去进行单枪匹马的艺术探险了!

(3)、记得很多年以前,我们一起闲聊就经常谈到生死的话题。我常常问:死了到底是什么?是一切都消失;什么都没有了吗?他说可能不是,等我死了,一定会想个办法告诉你。我现在会常常想起他的这些话,会在心里和他聊天。我告诉他:我去给父母扫墓了,清明的时候我们去地坛了,参加完小水的毕业典礼,我告诉他:毕业了,开学就要读研了……我知道他也会用他的方式告诉我:他那里不再有病痛,他在那里能跑能跳……我们用我们特有的方式交流着,许多话不用说,但都能懂。天上,人间,相距并不遥远。

(4)、“他们还在抢救他呢,”老头儿说。他又在路边的土埂上坐下,犹豫着该不该再去跟那对年轻的父母说说。“不是把什么样的人救活都是人道,你们得为孩子的一辈子想想……”

(5)、细心的书友们可能已经看出来了。这篇散文无论是它的结构还是内容,已经脱离了我们在上学时候学到的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基本特性。实际上,这篇散文最初在1989年写完,又经过了一年的时间,作者才把它拿出来发表,而它在最初发表的时候确实也有被人当成了小说来发。

(6)、过去,我是怕给我的亲人们弄得难受,我才活着,老头儿想。

(7)、    果不出所料,《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获得了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在二十篇获奖作品中,虽说不是“打头的”,但仅列陆文夫的《围墙》之后,也可说是名列前茅了。在1984年3月19日举行的颁奖会上,“文革”后引领文艺界思想解放的周扬,赞扬《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是需要有“真正艺术家的勇气”的作家才能写出的作品。冯牧在讲话中,则把史铁生称作为“一位值得我们重视的青年作者”,并说:“我们欣慰地看到,疾病夺去了他赖以行走的双腿,但是,非凡的毅力和对生活的信念,却给他插上了在广阔天空展翅飞翔的翅膀。通过《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史铁生为我们唱出了一首多么动人的饱含深情的陕北高原人民之歌和生活之歌。”

(8)、天黑了,雨仍然没停。看不见那只小风车儿,也看不见老头儿的白发。夜和雨不知把人们都藏到哪儿去了,这世界上似乎只有老头儿蹒跚、沉重的脚步声。他的胳膊又在隐隐地疼,最近他的胳膊时常这样疼。“可别又是那种病,妈的!”老头儿骂着。雨似乎更大了,他把牛盖在自己的衣襟下,贴在胸口上。他终于把它买回来了,觉得心里踏实、安稳,觉得心里有劲儿、高兴。要不要给它报个户口呢?老头儿想,笑了。老头儿往家走。

(9)、“你看它,多大劲!老虎也不是个儿。你看这犄角,这脊背,这腿……他母亲怎么样啦?”

(10)、第五小节:着重写一个美丽却智商不太高的女孩,感叹造物主的有时候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