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句子网

精选出自老子的话142句

出自老子的名言

1、出自老子的诗句

(1)、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2)、军队是不详的器具,不是君子就不要使用该器具,只有在不得已的时候,才能动用它。

(3)、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4)、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5)、0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6)、昔有雙雄並立,後為共抗外侮稍棄前嫌,然同床異夢惡習絲毫未改。外敵卻,雙雄再度操刃相向。經數年血戰,A雄敗逃海外B雄僥倖得了天下。

(7)、竊以為,如A雄在擊倒外敵時勇退,他便是永遠的民族英雄。而B雄若能於建政後讓權並實現聯合政府之諾言,他也還堪稱史上一傑。嗟乎,類似故事大國史上無數次被重複;雖聰慧如雙雄者卻也不識天道、先後敗倒於權力之下。後世之為政者,安能不引以為戒歟?

(8)、天”的大道,是利用万事万物,但是不要伤害它们的根基,跟如今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道理。圣人的行为准则是,要把事情做好,但是不要跟人争名夺利,这样才能真正的长久。

(9)、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10)、  译文:人们做事往往在快要成功时失败了,如果能始终如持之以恒、慎终如始,事情就不会失败了。成语“功败垂成”就出自这里。

(11)、再粗壮高大的参天大树,也是从微小的种子生长而来的;九层高的露台,也是从一筐一筐地土堆积建而成的。千里远的旅程,也是靠一步一步积累来的。

(12)、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13)、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4)、释义:人生在世能够学问成就,或修道成就,就要有两种能力:“提得起”是做学问要“为学日益”;“放得下”是修道要“为道日损”,一切放下。但是普通一个人,能够具备这两种能力,两种智慧,两种勇气,所谓智勇双全,就太难了。

(15)、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淮南子·缪称训》

(1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17)、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下言之,欲先民,必身后之。是以上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而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

(18)、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19)、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老子《道德经》

(20)、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2、出自老子的话

(1)、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2)、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3)、0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

(4)、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5)、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6)、 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7)、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8)、要在事情尚未发生之时就预防处理,要在祸乱产生之前就早做准备,防微杜渐。

(9)、第一种“宝”,叫慈爱。慈爱就是对宇宙里所有的众生无差别的热爱。这种热爱是宇宙中最伟大的感情,能产生出宇宙里最伟大的动力,甘愿为众生奉献自己的一切,是牺牲小“我”而成就大“我”的不二法门。

(10)、为无为,则无不治。(按无为的原则办事,没有不成功的)

(11)、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于走路,不留痕迹;善于言谈,无可指谪)

(12)、  感悟: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做事情也应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再艰难的事情,只要持续不懈的行动,必能有所成。万事起于忽微,量变才能引起质变。

(1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14)、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国小人希,即使有各种器具,也不使用;使人民不轻易冒险,不向远方迁移)

(15)、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6)、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7)、今天向大家推薦的一句是出自老子「道德經」的名言。

(18)、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1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20)、了解、通晓别人的人算是很聪明,了解自己的人才是有智慧的明白人。战胜别人的人算是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才时有本事的强者。

3、出自老子的名言警句

(1)、经典名著中的60个金句,不知不觉提高你的文学素养和人生境界

(2)、出自《老子》第六十四章。慎,慎重。终,结束。结束时要像开始时一样慎重细心,就不会有失败的事情。

(3)、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4)、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老子

(5)、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天下人都知道怎样才算美,这是坏事;天下人都知道怎样才为善,这是恶事)

(6)、0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7)、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的相关文章。

(8)、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9)、出自《老子》第三十三章。战胜别人,只不过是有勇力而已;能自我克制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10)、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1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12)、最方正的物体往往没有棱角,最大的器物往往最晚才制成,最动听的天籁之音听起来好像没有,最崇高宏大的物象好像看不见。其中“大器晚成”一句,最为后世所常用,比喻圣人或杰出的人才在晚年才表现出与众不同,在最后有杰出的成就。

(13)、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六章

(14)、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15)、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16)、遂,成功。天,指天然。道,指规律。所要努力实现的功业已经成功,便急流勇退,这是自然规律。做人要懂得见好就收,在人生的路途上作一个优美的转身比什么都好。其意是在劝勉世人千万不要贪恋富贵权位,大功告成之日就应该当机立断,从权势富贵的世俗圈内退出,回归自然,做一个逍遥自在的人;之所以要立功做大事,那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有这个能力,而不是为了权位或富贵。

(17)、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8)、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19)、老子曰:管理治理众人并有事于天地,最好的办法莫如农耕那样。也就是说应当顺着作物生长的规律,不要强制它,顺从它发展的需要而照顾它、灌溉它、扶助它,这样作物必然成长得很好,能够获得丰收。因此,管理者带领众人去完成事业,同样也要遵循这个原则,才能够获得丰硕的成果。

(20)、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的最终要求的是遵循自然规律办事,也就是所谓的“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4、出自老子的名言有哪些

(1)、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的相关文章。

(2)、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3)、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4)、出自先秦《老子》第五十四章。善于栽培树木就不会使其根本动摇,善于维护就不会使既有的东西脱落。此以植树、护物为喻,说明道德的培养与维护的道理:善于修身修德的人,别人是难以摇动其心的;善于维护道德善行的人,别人是无法改变其心志的。

(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7)、感悟: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我们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太注重自己的成败得失了。我们的心里装满了很多我们以为应该非常在乎的东西:钱财、名誉、地位、亲情、友情、爱情等等。对这些外在的东西执着的越多,我们的心就越不能自由。事实上,这些东西都是建立在“有”这个层次上,说到头都是“镜花水月”、“电光石火”、“梦幻泡影”一类的东西,是不值得我们过分重视的。

(8)、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老子》

(9)、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第四十章》

(10)、译文:“宠”来了,就很高兴;“宠”走了,就很失落;“辱”来了,就很伤心;“辱”走了,就如释重负。一颗心随着外界的毁誉飘来荡去,再不能有片刻的安宁清净。喜怒无常,悲欢不定,就象生了大病一样。

(11)、大意: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现实生活中,总有人到快结束的时候,反而没有刚刚开始的时候慎重,结果导致事情的失败。

(12)、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13)、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老子

(14)、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道德经》

(15)、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16)、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17)、释义:与文化学问断绝,才能免于忧患。应诺与斥阿,都是一种声音,起初只有恭慢之分,能有多少差别?

(18)、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9)、天下事物,在表观上总是分为真、善、美和假、恶、丑两个对立的方面。其实都是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中的,人生是不可逆转的,世间万物都是向前发展的,不能一味的固执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

(20)、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5、出自老子的名言及适用话题

(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2)、释义:不出门户,就能够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以认识日月星辰运行的自然规律。

(3)、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道规律,叫作明智。不知道规律,轻取妄动,其结果必凶)

(4)、 谷神不死,谓玄牝。玄牝之门,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5)、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6)、0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7)、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8)、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9)、出自《道德经·第二十六章》。轻率就会失去自己的根基,急躁就会丧失主动权。

(10)、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11)、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所以说,圣贤高人处事应当以无为为要领,教化人民应当以不言为准则)

(12)、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

(13)、心中有温柔的念想,比如爱自己的家人和祖国,所以才会勇猛;因为节俭,重视财富,所以才能拥有更多的钱财;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所以能成为万物之王。“敢为天下先”容易变成先烈,往往比先烈晚一小步的人,才能摘得最大的成果。

(14)、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15)、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16)、《周易》6句话,蕴含命运天机,点破人生吉凶!

(1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8)、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老子《道德经》

(19)、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20)、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1)、译文:合抱的粗木,是从细如针毫时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一筐土一筐土筑起来的;千里的行程,是一步又一步迈出来的。

(2)、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3)、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不只是用自己的眼睛看,所以明察秋毫;不自以为是,所以是非昭彰;不自我夸耀,所以功勋不没;不自高自大,所以成为民众之长)

(4)、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5)、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6)、记者在鹿邑县城随意逛逛,发现贯穿整个城区的五条河流岸边垂柳依依,小船在绿水荡漾中游走,有“人在画中游”的美感。这在一年多前,是无法想象的。鹿邑城区内的风景河、闫沟河、护城河、鹿叶运河、急三道河等五条河流像缎带一样环绕在这座古城之中。可是,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五条河流因雨污不分,疏于治理,垃圾淤积,蚊蝇结群,成为影响群众生活的臭水沟和露天下水道,沿河居民年复一年地期盼治理。

(7)、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8)、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从事学问,知识要天天增加;致力于提高境界,知识要天天减少。减少了再减少,最后达到无为,虽然无为,但一切事情又自然而然地成功)

(9)、水无比的高尚,利养万物而于世无争,而且宁愿呆在世人所厌弃的地方,它的品质接无比的接近于高尚,做人就应当如一弯清泉,保持高尚的节操。

(10)、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1)、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13)、 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 《老子》

(14)、出自《老子》。最正直的人表面上却显得委屈迁就,最灵巧的人表面上却显得十分笨拙,而最善辩的人则常常表现得很木讷。说明要透过表面看到问题的实质。

(15)、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道规律,叫作明智。不知道规律,轻取妄动,其结果必凶)

(16)、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7)、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18)、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9)、察见渊鱼者不详,智料隐匿者有殃。——《列子·说符》

(20)、老子曰: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老子还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是以无为遵道为正,以智谋为奇。“归根曰静”回归到遵道之正,“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遵道是成大事的根本,奇谋只是辅助性的手段。

(1)、 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2)、译文:“宠”来了,就很高兴;“宠”走了,就很失落;“辱”来了,就很伤心;“辱”走了,就如释重负。一颗心随着外界的毁誉飘来荡去,再不能有片刻的安宁清净。喜怒无常,悲欢不定,就象生了大病一样。

(3)、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4)、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5)、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道德经》

(6)、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8)、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9)、9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10)、8难、8喜、8乐、8忧、8贵、8静、8为、8美、8宝、8笑

(11)、  感悟:老子用水来比喻有高尚品行的人,认为他们的品格像水,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人争。人的至柔至刚全在一念之间,生活中刚柔并济方显英雄本色。人生并不是只有一条路才能通向胜利的彼岸。具有“强者”的资本而保持“弱者”的姿态,这是岁月积淀的人生智慧。

(12)、  译文:罪过没有比行私纵欲更为严重的,祸患没有比贪得无厌更为严重的,灾难没有比贪欲必得更为惨痛的。所以说懂的知足知止而心无贪求,才能经常适可而满足。

(13)、5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4)、《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15)、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16)、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7)、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18)、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9)、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20)、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1)、上等资质的人在听闻知晓了道以后,立刻会勤勉地去学、去做;中等资质的人听闻了道以后,会半信半疑,认为可有可无;下等资质的人听闻了道以后,就会大声嘲笑,大加讽刺。但如果这等人不嘲笑的话,就不算是真正的道了。

(2)、老子曰:领导者的行事原则是做而不争夺。正因为不争夺所以普天之下的人们都无法与之争夺。正如老子所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商场之高手,也为而不争。不争者之所以反而得胜,正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符合人之本性,利人而无害于人,善得人之助,故能不争而胜。

上一篇精选赞扬团队精神的文章147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