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句子网

精选关于军事战争的成语77句

战争的成语

1、形容解放战争的成语

(1)、能征惯战、身经百战、浴血奋战、临阵脱逃、严阵以待、临阵磨枪、冲锋陷阵

(2)、元·无名氏《全相平话·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乐毅亲督百万大军。与齐兵混战一昼夜。齐兵大败。杀得尸横遍野,血浸成河。”

(3)、C项:错误。“投鞭断流”出自《晋书·苻坚载记》,讲的是:东晋初年,前秦统治者苻坚即位后一心想消灭东晋统一全国,他在朝会上听取大臣们的意见,左仆射权翼说晋有长江天险,不能进攻。苻坚说我们的百万雄师把马鞭投到长江里就可以把长江断流。故“投鞭断流”出自“淝水之战”。“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公元208年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

(4)、金戈铁马: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

(5)、兵戈扰攘:兵戈:武器,指战争;扰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

(6)、公元前262年,秦赵在长平爆发大战。战争初期,廉颇坚守不出,秦军无计可施,后秦国使用反间计,让赵王以赵括取代廉颇。同时,秦军主帅换成白起,白起故意诈败,引诱赵括全军出击,然后出奇兵截断赵军退路和粮道。被围困四十多天后,赵括在突围中战死,剩余赵军投降,白起将降卒四十余万全部坑杀。

(7)、出自《孙子·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8)、西晋八王之乱后,内迁胡人纷纷起兵叛乱,中国北方为诸胡争雄的战场,东晋王朝则偏安江南。

(9)、看似强大的前秦,瞬间崩溃,中国北方重新陷入混战中。

(10)、磨盾之暇:暇:闲暇,余暇。指在战争的余暇。

(11)、★临阵倒戈——出自商朝末年牧野之战。周武王兵临朝歌,两军未交战,纣王的乌合之众就掉转戈头。

(12)、构怨连兵:构怨:结怨;连兵:交战。因结怨而发生战争。

(13)、中国历史上堪称经典的战争很多,有这样六场战争,不仅精彩绝伦、名垂青史,而且以成语典故的方式流传下来,更有后人无数诗词传诵,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14)、白骨露野:露:暴露。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形容战争或灾难所赞成的悲剧景象。

(15)、背城一战:背:背向。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16)、(2)(2019年江苏(A)真题)楚汉相争在我国历史文化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17)、介胄之间:介胄:古代作战时将士们穿戴的铠甲和头盔。借指在战争中或战场上。

(18)、屡战屡胜:屡次战斗屡次胜利,关于形容战争的成语是常事。

(19)、原指西汉大将霍去病登狼居胥山筑坛祭天,后用以指建立显赫武功。

(20)、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九回:“为头一个先生,姓樊,名瑞,绰号混世魔王,能呼风唤雨,用兵如神。”

2、关于军事战争的成语

(1)、★马革裹尸——出自东汉时期马援,六十二岁的高龄还主动请缨出战。

(2)、轻动干戈:轻:轻率;干戈:古代兵器。轻率地动武挑起战争。

(3)、师老民困:师:军队;老:疲惫。军队疲惫,百姓困苦。形容连年战争使兵疲民苦。

(4)、人们十分讨厌那些只会纸上谈兵,而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

(5)、放牛归马: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6)、化干戈为玉帛:干戈:指打仗;玉帛:玉器和丝织品,指和好。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7)、★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东山再起 ————出自前秦(苻坚)和东晋(谢安)的淝水之战。

(8)、非战之罪:不是战争本身的罪过。一般用来作为战争失败开脱罪责之辞。

(9)、东晋军队渡河时,苻坚不听劝告,下令后撤让出岸边,想要用骑兵冲垮晋军。谁曾想,前秦军队一后撤就阵势打乱,借此机会,晋军全线出击,一举冲垮前秦军阵,迫使苻坚逃跑。

(10)、把所有的马鞭投到江里,就能截断水流。形容兵士多,军力强大。

(11)、(民不聊生)聊:依赖,凭借。指老百姓无以为生,活不下去。

(12)、破斧缺斨:《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斧、斨,泛指兵器。后以“破斧缺斨”形容战争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13)、(食不餬口)不能吃饱肚子。形容生活艰难困苦。

(14)、破斧缺斨:斧、斨,泛指兵器。形容战争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15)、兵慌马乱: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16)、(拼音): huò jié bīng lián

(17)、(流离颠沛)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18)、兵戈抢攘:兵戈:武器,指战争;抢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混乱。形容战争的成语2捷报频传:捷报:胜利的消息;频:屡次。胜利的消息不断地传来。

(19)、此役过后,匈奴在几十年时间里都无力威胁汉境。

(20)、连天峰火: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点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形容战火烧遍各地。

3、形容没有战争的成语

(1)、★背水一战——出自秦末楚汉争霸时期的井陉之战,由韩信带领。

(2)、流血浮丘:流的备可以把山丘漂起来。比喻战争中死伤的人极多。

(3)、势如破竹:势:气势,威力。形势就象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

(4)、记得时时复习哦,点击下面文字跳转昨日成语打卡:

(5)、无坚不摧:形容力量非常强大,没有什么坚固的东西不能摧毁。

(6)、A项:正确。公元前203年,刘邦出兵攻打楚国,项羽粮缺兵乏,被迫提出了“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的要求,从此就有了楚河汉界的说法。

(7)、连天烽火: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形容战火烧遍各地。

(8)、诉诸武力:诉:诉讼。武力:军事力量。指用战争来解决冲突。

(9)、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典故: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10)、尸横遍野,汉语成语,拼音是shī héng biàn yě,,意思是尸体遍布荒野,形容死的人极多,都来不及掩埋或无人掩埋。多用来修饰战争的残酷和惨烈。

(11)、兵荒马乱: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12)、(马革裹尸)、(势如破竹)、(调虎离山)、(兵荒马乱)、(枕戈待旦)

(13)、赤地千里:赤:空。形容天灾或战争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

(14)、黄龙府为金人腹地,一直打到黄龙府。指捣毁敌人的巢穴。指杀敌取胜。

(15)、(食不充口)不能吃饱肚子。形容生活艰难困苦。同“食不餬口”。

(16)、(解释): 结:相联;兵:战争;连:接连。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17)、百战不殆:经历许多次战役,都没有遭到危险。形容善于用兵。

(18)、减灶之计:在战争中隐瞒自己军队的实力来麻痹敌人。

(19)、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军队的一种素质。意为进攻,没有攻不下的城池;作战,没有不取得胜利的仗,百战百胜。形容战争的成语3龙战鱼骇:比喻战争激烈。

(20)、伐罪吊民:伐:讨伐。吊:慰问。讨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

4、形容发动战争的成语

(1)、兵革之祸:兵革:兵器战甲,引申为战争。指发生战争。

(2)、B项:错误。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最终大破秦军。即破釜沉舟的典故。这是发生于起义军和秦国的战争,而不是楚汉相争时期。

(3)、兵连祸结:兵:战争;连:接连;结:相联。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4)、(用兵如神)、(同仇敌忾)、(暗度陈仓)、(胡服骑射)、(炮火连天)

(5)、立于不败之地:立于:处在;比喻自己处在一个永不失败的地位。

(6)、★揭竿而起——讲的是秦末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事情。

(7)、铺天盖地、弹片纷飞、呼天喊地、枪林刀树、龙拏虎跳、龙战虎争、争分夺秒

(8)、(饮冰茹檗)茹:吃;檗:俗称黄柏,味苦。喝冷水,吃苦味的东西。比喻处境困苦,心情抑郁。也形容生活清苦。

(9)、(吃苦耐劳)耐:禁受得住。能过困苦的生活,也经得起劳累。

(10)、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国力逐步提升,到长平之战时,东方六国里只有赵国能与之一战。

(11)、黩武穷兵:黩:随便,任意;穷:竭尽。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12)、止戈兴仁: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战争,施行仁政。

(13)、项羽败亡以后,天下尽归刘邦,四百年大汉正式开始。

(14)、★退避三舍——出自春秋时期晋国(晋文公)和楚国的城濮之战。

(15)、B.成语“破釜沉舟”源于楚汉相争中的一场战役

(16)、(全民皆兵)、(金戈铁马)、(血肉横飞)、(硝烟弥漫)、(风声鹤唳)

(17)、打退堂鼓、三战三北、速战速决、转战千里、背水一战、决一死战、南征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