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徐志摩的资料
1、有关于徐志摩的资料
(1)、1926年任光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大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和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教授。
(2)、在徐善曾看来,徐志摩虽然对张幼仪没有热烈的爱情,但对他的第一任妻子的成就肯定深感敬佩。“尽管他们的分手历经波折,祖父在祖母的生命之中仍占有一席之地。他走入现代的理想,激发了我祖母为自己拥抱新视野的追求。事实上,看看他热爱的女性:林徽因、陆小曼,她们全都聪明,而且才华横溢。他渴望一起走一辈子的另一半,富有创意,受过良好教育,是能与他平起平坐的女性,而不仅仅是一件装饰品。”
(3)、 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4)、注:“谭宜孙”通译丁尼生(1809—1892),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诗人,“燕儿歌”是他的长诗《公主》中的一首抒情诗。本篇书信文字稍有改动。
(5)、(45)徐志摩:《近代英文文学十讲》,赵景深:《近代文学丛谈》,新文化书社1934年版,第121页。
(6)、但她的内心是十分痛苦的,抑郁的。就这样,徐志摩对这个风姿绰约的年轻贵妇人发起了进攻,一切都比想象的更加艰难。
(7)、在婚后,徐志摩对张幼仪很少用正眼以瞧。因为在他看来,张幼仪既非兰心蕙质,也没有风情万种。即便“贤良淑德”是这个时代女子的标配,可是对于一个恃才傲物的诗人来说,绝对不是一个理想的伴侣。
(8)、不要因为寂寞而错爱,不要因为错爱而寂寞一生。
(9)、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10)、- - 张幼仪,徐志摩的第一任妻子,作者的祖母,他儿子徐积锴在1930年中在上海发表
(11)、后来林徽因就找到胡适,并拜托胡适以为徐志摩立传为由,向凌淑华要徐志摩的日记,凌淑华碍于胡适的地位和立传的因素,就将徐志摩的日记交给了胡适,但是凌淑华扣下了徐志摩写的两本《康桥日记》。
(12)、0 蝴蝶如要在百花园里得到飞舞的欢乐,那首先得忍受与蛹决裂的痛苦。
(13)、《小偷家族》的导演回答了以下13个关键性问题丨专访
(14)、思想| 盖琳:“情书”公共化之后——1919年新青年婚恋话语的危机
(15)、《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
(16)、问题:您祖父是金庸先生的表兄,请问您现在和金庸先生还有来往吗?
(17)、《死城》、《曼殊斐尔小说集》、《赣第德》等
(18)、习惯,吃咸,习惯伤口的那把盐,在我心里一点点蔓延。
(19)、人们都说“朋友妻,不可欺”,但徐志摩似乎并没有这种意识。他回田之后,对自己好友王赓的妻子陆小曼产生了感情,陆小曼本就嫌弃王赓不解风情,见到了英俊浪漫的徐志摩,更是心中意动,二人情致所动给王赓带上了一大顶绿帽子,后来王度与陆小受离了婚,徐志摩就与陆小曼就光明正大的在一起了,不久之后,徐志摩就将陆小曼带回了家,二人火速订婚。但是有了新欢的徐志摩仍然对自己的梦中情人林微因念念不忘,甚至因她而死。
(20)、只可惜,对于如此宽松的创业环境,徐志摩等人似乎并没有太在乎。否则,他们对于自己创办的《新月》杂志,会不会表现得更珍惜一些呢?
2、关于徐志摩的资料50字
(1)、我习惯了等待,于是,在轮回中我无法抗拒的站回等待的原点。
(2)、回国后,他仍忘不了这个清新脱俗的“林家女孩”。但林徽因回国后经过权衡,已与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订有婚约。泰戈尔来华期间,徐志摩得以和林徽因再次接触,重燃旧情。但林徽因此时心意已决,不久便和“准丈夫”梁思成共赴美国求学。徐志摩因此灰心到了极点。就是在这样一个时候,徐志摩遇到了同样忍泪度日的陆小曼。他们的相遇,使他们的忍泪和灰心渐渐化成了愉悦和希望,这段万众瞩目的惊天爱情就此拉开了序幕。
(3)、待长子刚刚满月后,他就迫不及待地提出离婚要求。一切都和想象的差不多,很爱徐志摩的张幼仪居然答应了志摩的要求。
(4)、当时的徐志摩内心是苦闷的,不过他采取了合情合理的明智态度,把自己深沉的爱珍藏在心底,而把林徽音当作一个最知心的朋友。
(5)、1924年,徐志摩与陆小曼陷入热恋,遭到陆小曼丈夫王庚的威胁。1925年,徐志摩取道苏联游历欧洲,为期五个多月,称之为“感伤之旅”。1926年,徐志摩与陆小曼于北京北海公园举办婚礼,婚礼光鲜亮丽,但二人关系很快就危机四伏。
(6)、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1910年,徐志摩满十四岁时,离开了家乡,来到杭州。
(7)、———————————————————————
(8)、现在看来,这本书如果翻译成《弄潮儿》似乎更合适。书的封面有故事:这件徐志摩的肖像画作由徐志摩的家人珍藏,首次曝光。画作由闻名中国的古建筑园林艺术专家陈从周在1947年委托大画家胡亚光和张大千合作完成。胡亚光完成了徐志摩的脸部,张大千则负责画出他的衣着部分。胡亚光名文球,字亚光,号梦蝶楼主,又号安定居士。为胡雪岩曾孙,大书画家戴熙曾外孙。作为一个现代画家,能中西绘画,尤擅“写照”,早年曾为章太炎写像,后曾为周恩来、徐特立、宋庆龄、蒋介石、吴敬恒、张大千等人造像。
(9)、英国诗人柯勒律治说过:“闹剧在本质比喜剧更接近于悲剧。”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结合是一场闹剧,更是悲剧。
(10)、因此,徐志摩照常履行了基本的婚姻义务,遵守着“不孝有无后为大”的古训,也满足了父母含饴弄孙的愿望。
(11)、这位性情特别温厚,所到处,人们便被他吸引、胶固、凝结在一起,像一块大引铁磁石的诗人,竟于民国20年11月间,以所乘飞机失事,横死于泰山南面开山的高峰下,享年不过36岁。扩展资料:徐志摩是一位在中国文坛上曾经活跃一时并有一定影响的作家,他的世界观是没有主导思想的,或者说是个超阶级的“不含d派色彩的诗人”。
(12)、月光你能否将我的梦魂带去,放在离她三五尺的玉兰花枝上。
(13)、徐志摩的一生虽然过得比较凄苦,但是那是他追求的,他希望的是精神境界的提高,他像初生的婴儿,像他的诗一样的真实。
(14)、徐积锴十三岁时,徐志摩坠机身亡,此后徐积锴对于自己的父亲更是没有什么清晰印象,但他却对于自己的父亲报以同情,更对自父亲的经历报以理解和宽容的态度,不得不说,张幼仪对他的教育是十分成功的。业
(15)、先爱吧人们不懂这样一旦欲求不满,先爱吧之后感伤之后再算,之后再算……
(16)、对徐志摩与陆小曼生活内情略有所知的人分析称,徐志摩是实在对陆与翁的暧昧关系忍无可忍了,才想一走了之,就算没办法彻底逃避,也需要与陆小曼拉开一段距离,以方便自我疗伤。
(17)、在《友情》一文中,沈从文详细叙述当年瞻仰徐志摩遗容与送葬过程。他特意写道,北京的朋友带来用铁树叶编成的小花圈,如古希腊雕刻的式样,“一望而知必出于志摩先生生前好友思成夫妇之手”。沈从文感叹徐志摩与拜伦、雪莱命运相似,年仅三十余岁,就在事故中与世长辞:
(18)、林徽因如果真的是烧掉了徐志摩的日记,只是可能在维护徐志摩的名声,徐志摩生前因为感情问题被人议论纷纷,林徽因极有可能是为了想让徐志摩免遭后人讨论,想让他安安静静的离开,所以选择了烧毁了徐志摩的日记。
(19)、婚后在小曼的支持下,志摩的诗歌产量剧增,先后出版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和《猛虎集》等诗集。他俩经常在夜间共谈文学。俩人过了一段幸福的日子。
(20)、《卞昆冈》(与陆小曼合作)、日记《爱眉小札》。
3、关于徐志摩的资料简介
(1)、(22)徐志摩:《欧游漫录》,顾永棣编《徐志摩全集》(散文卷),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210页。
(2)、此诗写于1928年11月6日,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
(3)、徐志摩留学期间正是欧美国家战后发展的快速时期,在1918年11月第一次时间大战结束后,徐志摩的留学生涯也算刚开始。徐志摩的大量创作是从美国开始的,《月夜听琴》、《青年杂咏》、《清风吹断春朝梦》、《草上的露珠儿》、《偶然》,这些诗反映出徐志摩对爱情和理想的追求。在英国求学期间,徐志摩的一首《再别康桥》,是徐对康桥的离别伤感,始终隐约闪现着美妙的意境。
(4)、1953年,张幼仪在东京与苏记之医生结婚,开始了新生活。1973年,苏记之病逝于台湾地区,1988年,张幼仪逝世于纽约,享年88岁。
(5)、大家纷纷猜测徐志摩离婚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徐志摩爱恋林徽因,想要追求她,而只有摆脱了自己现在的身份,徐志摩才有机会追求林徽因,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徐志摩和张幼仪不是自由恋爱、结婚的,而是在徐志摩父亲的安排之下。
(6)、《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
(7)、先爱吧把这一副肩膀挡掉一点遗憾,先爱吧看似一双翅膀躲啊躲已经黑暗,
(8)、曾经用过的笔名有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9)、徐善曾:并不是我的祖母反对我们从事文学工作,是因为早年我们在美国居住的时候,生活非常困难,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我们必须得学一些比较注重实际的科目,才能保证我们在美国生存下来。而且我祖父在文学上的造诣,并不能保证我们在文学上也有天赋。我和我的父辈志在工程学,但并不影响我们追寻祖父的往昔。
(10)、--当年徐志摩的护照签证,1918年8月9日
(11)、第一:徐志摩浪漫主义的情怀,让他自己自私无比。徐志摩这个人看似才华横溢,实际上是一个品质不佳的人,心里只有自己,甚至家庭、朋友、父母、孩子都可以抛弃的人。浪漫这个玩意与品行相比,有时就是人渣的一个代名词。
(12)、并由于林长民介绍,认识了英国作家高斯华绥·狄更生。1921年由于狄更生的介绍和推荐,徐志摩以特别生的资格进了康桥大学(现剑桥大学)皇家学院。
(13)、所以,林徽因是清醒的,她知道对徐志摩而言,自己的形象只是他将所有美好的代名词幻想出来的,她对自己的感情一直都是清醒的,她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14)、逗留哥伦比亚大学期间,沈从文与老友翻译家王际真重逢,两人上次见面,还是在半个世纪之前。此时,王际真已从大学退休20年,独居家中,不大与外界交往。沈从文四处打听,终得见面。
(15)、翁瑞午与陆小曼还结伴吸鸦片。徐志摩上课一天,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最经常见到的场景是,昏暗的客厅内,一男一女正一榻横陈,隔灯并枕,吞云吐雾。
(16)、这是因为新月派的形成直至消亡,都与他发生着密切的关系,他参与了新月派的整个活动,他的创作体现了新月流派鲜明特征。
(17)、致使他不曾达到跟随罗素从学的夙愿,结果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里混了半年,正感着闷想换路走的时候,这时,他结识了林长民及其女儿林徽因。
(18)、1988年,88岁的张幼仪走完了她一生传奇的一生。而在她死后的墓碑上刻着的“苏张幼仪”,这四个字或许便是张幼仪已经放下了徐志摩的证明,又或是她对徐志摩最大的一种报复。
(19)、徐志摩是著名实业家徐申如之子,自小过着舒适而优裕的生活。早年展现了惊人的才华,十四岁作论「浅谈唐朝时哥舒翰潼关之败的原因」,十五岁入杭州府中学,一起读书的郁达夫说他:
(20)、1915年,由政界风云人物张君励为自己的妹妹张幼仪提亲,徐志摩把从未谋面的新娘娶进了门。张幼仪端庄善良,具有中国传统的妇女美德,尊重丈夫,孝敬公婆,贤淑稳重,善操持家务。婚后生了两个儿子,能相夫教子。后于1922年3月在柏林离婚。
4、关于徐志摩的资料100字
(1)、徐志摩的四个孙辈留在国内由张幼仪照顾。1928年张幼仪就创办了云裳服装公司,1937年,她就任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的副行长。她拥有卓越的商业才能,同时又很顾家。
(2)、之所以选徐志摩,是因为徐志摩是现代诗坛著名流派新月派的代表性人物,徐志摩的诗,如单从诗歌艺术角度来看,已站在现代诗坛的最高峰。我认为其代表作应为《再别康桥》,
(3)、一切都在历史的尘埃中画上了句号,留给我们的不过是一声叹息和警醒。
(4)、此后,徐善曾不断搜集并阅读关于徐志摩的资料。尤其近些年,他走访了三大洲八个国家,去探寻他的足迹,与他生前好友及后人、与对徐志摩有研究的学者见面,从中受益匪浅。
(5)、徐志摩(1896-1931年),笔名云中鹤、南湖,历任北京大学、光华大学、东吴大学、大夏大学教授。
(6)、事实上,这场婚姻说是利益结盟也不为过。当时的徐家已是江南富商,与和政治经济地位强大的张家联姻,对徐志摩的父亲来说,可谓是求之不得。
(7)、(53)徐志摩:《艺术与人生》,虞建华、邵华强译,《徐志摩研究资料》,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87页。
(8)、(41)徐志摩:《我也惑》,顾永棣编《徐志摩全集》(散文卷),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407页。
(9)、(9)徐志摩:《志摩早期杂记》,顾永棣编《徐志摩全集》(散文卷),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371页。
(10)、仅仅6天后,11月19日,“光芒四射”的诗人徐志摩,在济南遭遇空难。两天后,21日下午,噩耗电报发到青岛大学时,沈从文与文学院的老师们,正在校长杨振声先生家中吃茶谈天。
(11)、(14)徐志摩:《雨后虹》,顾永棣编《徐志摩全集》(散文卷),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268页。
(12)、作为以“第三方势力”自诩的政治人,罗隆基一生最大的特点与悲剧,是从来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你看,他居然会乱入到徐志摩和闻一多这种诗人团伙来一起办杂志,就是一个十分确凿的证明。
(13)、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
(14)、《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语言轻盈柔和,形式精巧圆熟,诗人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是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15)、小曼不愿意。上海那边守卫森严,以后想要见到志摩将比登天还难。她只得装病拖延时间。志摩回国后,小曼禁不住父母的威胁,只能移居上海。志摩随后赶到。
(16)、人前写诗、教书、办杂志的风流诗人徐志摩,背地里过的却是这样的生活,胡适能想到吗?梁实秋能相信吗?这种生活状态下的徐志摩,即使想把《新月》杂志视为创业的良机,恐怕也只能有心无力。
(17)、- - 在北京的紫禁城,摄影师拍摄的印度诗人泰戈尔(坐着那位)以及他中国的随行人员,包括(从左边顺时针方向开始)林徽因、kalidasnag、徐志摩、leonardelmhirst、kshitimohansen、gretchengreen(elmhirst的朋友)、nandalalbose以及isabelingram(皇帝溥仪私教的老婆)
(18)、张彭春作为南开大学创办人张伯苓的弟弟,是中国首批戏剧活动家之也是最早引介泰戈尔的人之“新月”是他给二女儿起的名字。多年后,张新月还在美国发表过一份声明,说是先有她的名字,之后才有的新月社、新月派与《新月》杂志。
(19)、后世不少人就此严厉指责陆小曼盘剥大诗人徐志摩,其实这种批评也有欠公平。人家陆小曼出身富贵,打小就过惯了舒适生活,难道说跟了你徐志摩,就要为你栖身小阁楼洗衣煮饭当黄脸婆?当初在北京八大处的桃花下,在西山碧云寺的枫叶下,不是这么约定的呀。
(20)、就在徐志摩为濒于绝境的爱情孤独地悲叹时,突然出现了喜剧性的转折。陆小曼奇迹般在上海与丈夫离了婚,急不可待地跑回北京,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和王赓离婚了!
5、关于徐志摩的资料有哪些
(1)、傻气的人,喜欢给心,也许会被人骗,却未必能得到别人的。
(2)、1938年,他们结婚,婚后育有四个子女,徐善曾是最小的一个,也是唯一的儿子。
(3)、之后徐志摩离开英国,他写下了《再别康桥》,其中既包括对离开英国的不舍之情,也是包含着他将要把在英国和林徽因的点滴留在了记忆之中。
(4)、习惯,失眠,习惯寂静的夜,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想你淡蓝的衣衫。
(5)、(20)徐志摩:《南行杂记》,顾永棣编《徐志摩全集》(散文卷),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280页。
(6)、她依靠公婆每月寄来的生活费为儿子找了一个保姆,还给自己申请了去学院学习德语。
(7)、林徽因不是父亲正室所生,经谨慎考虑,决定与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结合,后两人均为我国著名的建筑师。
(8)、在剑桥就读期间,张幼仪来到剑桥与徐志摩团聚,两人住在索斯顿的寓所,期间张幼仪怀上了幼子。然而,徐志摩却不辞而别,搬到了剑桥大学宿舍。同年,徐志摩创作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首诗《草上的露珠儿》。
(9)、这件作品一开始就是“私人定制”,徐善曾前几年在国外看到一部关于高小华的专题片,其中就有他创作《周恩来和他的朋友》这幅历史人物群像的介绍。2010年,徐善曾就带着他的夫人和女儿来成都,2013年夏天,徐高两人在美国再次见面商量作品创作思路。期间素描稿画了数版,成都商报记者曾在2015年于高小华西南民大的工作室见到过,这次徐善曾特意借徐志摩诞辰120周年来华参加一系列纪念活动,折道成都关心这件大作的创作进展。高小华计划在夏天完成。“就像完成一个大承诺。”
(10)、(37)肖伟:《现实功利与审美认同——论民国“二徐之争”语境下的西画接受》,《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第101页。
(11)、徐善曾:除了最脍炙人口的《再别康桥》,我还喜欢祖父的《石虎胡同七号》《沙扬娜拉》和《偶然》等,虽然我不懂中文,但是并不影响我对这些作品的欣赏与喜爱。
(12)、他希望能让自己的女人接受新式教育。最初的日子还好,徐志摩一个人都不认识,他和妻子相濡以沫。
(13)、后来才知道他是自己好朋友的女儿,名叫林徽因的便是。后来不久,徐志摩就成了林家的常客,林长民是个生性洒脱幽默风趣很有浪漫气质的人。
(14)、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同年移居上海,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教授。
(15)、徐志摩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徐志摩经典语录1
(16)、第二个是在日本,他第一次看到了有祖父家人眼中的徐志摩的录像片段,之前他从未见到过动态的徐志摩,虽然视频很短,徐志摩只是从人群中穿过,但带给他的感觉非常特别。
(17)、什么是妈宝男?“等一下我去问我妈”|青年研究所
(18)、我的语言过于苍白,心却是因为你的每一句话而疼。
(19)、一次一次,已经习惯,习惯有你,习惯心疼你的一切。
(20)、能对亲生独子如此冷酷决绝,相信徐父心头自有不足为外人道的懊恼:我可以原谅你抛弃那么好的媳妇张幼仪,还可以掏钱给你在北京办新月俱乐部,帮你搭平台攒人脉为事业铺路,可你呢,却把新月俱乐部当成了泡妞的平台!泡妞也行,你要能把林长民的女儿追到手,也算你有本事,结果,人家林徽因跟梁思成去了美国,你居然给我领回来个姓陆的。人说她是名媛,我看她分明是个交际花!
(1)、却还一直傻傻的期待,到失望,再期待,再失望……
(2)、1927年参加创办新月书店。次年《新月》月刊创刊后任主编。并出国游历英、美、日、印等国。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
(3)、大家都很关注这件作品的安排。“哦,之前我从未向外界透露过,但我希望高小华先生完成之后,会制作三或四份复制品,一份给剑桥大学国王学院,一份给海宁博物馆,一份给台北或香港,现在还不确定。原作由我自己保存。我对这件很满意,甚至超出了我的预期,人物表情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似乎原景再现,我知道这需要很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完成。大概三周前,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院士艾伦·麦克法兰来洛杉矶访问,晚餐时,我提起希望捐赠给国王学院一份画作的复制品,并且谈到该画融合了中国视角,画作中的人物不只中国人,还有卢素等西方形象,麦克法兰当即表示欢迎,并表示每周剑桥都会迎来中国观众和学者的参观访问,届时会将该画作展览出来。”
(4)、1962年,徐善曾的大姐徐稘毕业晚宴后,姐弟四人合影。他们为了毕业后能尽快养家糊口,都选择了好找工作的理工科或财经专业,均事业有成。
(5)、最后,沈从文以这样一句话结束《友情》:“人的生命会忽然泯灭,而纯挚无私的友情却长远坚固永在,且无疑能持久延续,能发展扩大。”
(6)、此外,徐善曾也认同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荣休教授艾伦·麦克法兰的观点,即徐志摩与剑桥的关系并不是单向的:“诚如麦克法兰教授所言,我祖父对剑桥的热爱,重铸了英国人看待自己国家的方式。他是第一位表达了对英国建筑和景观充沛又深刻的感情的中国人,这也反过来激励英国人以新的眼光重审剑桥和他们自己的国家。”
(7)、在邵洵美的全力经营下,新月书店营业略有起色,《新月》杂志得以继续存活。但不幸的是,1931年11月,徐志摩因飞机失事不幸殒命,新月群体顿时失去灵魂。作为老朋友,邵洵美基于情怀,又勉力支撑了一年多,仁至义尽,终于放手。1933年3月,由股东代表胡适出面签字,将新月书店让给了商务印书馆,《新月》杂志随之寿终正寝。
(8)、这件作品名为《徐志摩和他的朋友》,高小华和徐善曾从构思到目前最后阶段,花了四年。三联作的布面油画上,泰戈尔、胡适、梁启超、徐悲鸿、沈从文、鲁迅、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这些人物栩栩如生,不动声色而又惊心动魄地揭示着徐志摩的一生。三联作的布局安排,源于中国传统屏风的构思,又像一扇烟尘之门被折推开阖,“其中三个女性人物,张幼仪,蓝色,沉静,陆小曼,粉色,浪漫梦幻,林徽因我上了淡淡的黄色。”高小华给72岁的徐善曾介绍。“很美,一切都按照我的预料,太棒了,背景是不是要加一些颜色?”高小华想了一下,“我会慎重考虑你的建议。比如有一些淡金色,回忆感,像时间做旧。”
(9)、要知道那时打胎是非常危险的,张幼仪更是委屈至极:“我听说有人因为打胎而死掉。”
(10)、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液》。
(11)、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1923年成立新月社。
(12)、基金资助: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周氏兄弟早期阅读史研究(1898-1918)”(22YJC751007);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鲁迅早期阅读书目整理与研究(1898-1918)”(2022CWX042)的阶段性成果。
(13)、徐陆由北京移居上海,与张作霖无关,主要是为了远离舆论漩涡,求得一份清静。徐志摩从好友王赓手中抢夺陆小曼,这可是京城文人圈的第一八卦,其情海恶波跨长江越黄河,曾娱乐了小半个中国。对此,别人可以当热闹看,最着恼的却有两个人,一个是徐志摩的老师梁启超,另一个是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徐父坚持不认陆小曼为儿媳,断然中止了给徐志摩的一切生活补贴。
(14)、凌淑华也是一直遵守着和徐志摩的诺言,直到1931年,徐志摩死后,林徽因和陆小曼知道了徐志摩留下来了一个日记本,放在了凌淑华那里,两人就想要这个日记本。
(15)、以上是背景,他们终于冲破了所谓的世俗走到了一起。确实,婚后也曾甜蜜了几年。
(16)、第三个是在山东济南,于徐志摩飞机失事的故地凭吊时,想到毁灭的一瞬间,徐善曾伤感斗生。
(17)、胡适曾在《新月》上发表《孙中山先生的“行易知难”说述评》等系列文章,直接拿国民d的祖宗开刀,蒋介石岂能容忍?杂志应声遭到查禁。是邵洵美专程赴南京,找好友张道藩说情,上下打点,才好不容易涉险过关。
(18)、你说你不好的时候,我疼,疼的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你,
(19)、A我父亲并没有觉得他与徐志摩非常亲密。他一定认为徐志摩是一个“不在场”的父亲。话虽如此,我曾见过一些人,他们年幼时与徐志摩有过接触,对他的评价都很高,说徐志摩很喜欢和他们玩耍。他们告诉过我徐志摩让他们感到很亲密,我听到这些时,联想到我父亲和他的关系,感到非常奇怪。我想说的是,其实徐志摩确实很喜欢孩子。
(20)、《再别康桥》这首徐志摩的诗几乎家喻户晓。2008年,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在康河岸边,立了一块徐志摩纪念石,徐善曾说自己躺在纪念石旁边明亮的草地上,伸手触碰石头,用手指划过碑文,“我几乎可以从石头中感受到我祖父的灵魂。”
(1)、徐志摩抛弃怀孕的张幼仪不管不顾,义无反顾追求林徽因。可惜的林徽因对徐志摩不能说没有感情,可能因为太理性了,知道嫁给这样的男人,终究不会幸福。林徽因依然选择了梁思成。
(2)、王赓,清华毕业后保送美国,曾获普林斯顿大学文学学士后转入西点军校。王赓求仕途,小曼要陪伴,婚后他们并不和睦,陆小曼曾说:
(3)、一个可知的事实是,徐志摩曾把许多重要的私人信件和书籍交给知己凌淑华。盛放这些私人物件的“宝箱”到目前都是一个谜。“祖父的一生比起他人的一生是相当非凡的,甚至对现在的我依然有着深深的影响。大家都知道‘宝箱’的故事,宝箱里面保存有徐志摩的信件,但在他遇难后,宝箱似乎也失踪了,之后的故事就围绕在林徽因和凌淑华之间。‘宝箱’对我来讲确实是宝贝,里面的信件可以验证历史的真实性。我也试着寻找过宝箱,但很遗憾,没能找到。它浪漫地消失了。”徐善曾还补充说,剑桥学院对徐志摩十分看重,大概五年前,剑桥大学600周年校庆时,学校选出了“十五佳校友”,其中就包括达尔文和徐志摩。“其实我很清楚徐志摩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我知道他是中国文学上不可多得的奇才。虽然他去世90年了,但仍被人们所纪念。我现在依然经常读祖父的诗集,虽然有人说他的诗有些消极,或者说不够积极,但那是他爱情中的一部分。”
(4)、你喝酒为的是求醉;我喝酒为的是要从别种的醉酒中清醒过来。
(5)、1924年,徐志摩受聘于北京大学,讲授文学课程。同年,他陪泰戈尔及其随行人员游历中国,与泰戈尔的深厚友谊让他名满中国。
(6)、- - 徐志摩在康桥的时光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在1921年,他还是学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诗歌的创作。
(7)、在多年以后,张幼仪自己说:很感谢在德国生活的那段日子,让自己重新找到了人生的价值和目标,而不是做别人的妻子,千方百计取悦他人。
(8)、(1)胡适:《追悼志摩》,《新月》1932年第4卷第1期。
(9)、A他第一个重大错误是离开我祖母的方式(在张幼仪怀上第二个儿子时,徐志摩离家出走,之后提出离婚),这非常明显。但是我们不能按照今天的标准来评价他。以1920年代中国的社会文化环境来看,人们会怎样评判徐志摩呢?你看看当时一些著名人物,很多都与许多女人有染,有些人拥有三妻四妾,今天看来这些事情完全不能相信。所以我们很难说跟那些人相比,徐志摩做得到底有多么过分?
(10)、两人沙士顿住下的不久后,张幼仪又再度怀孕了。然而当徐志摩在得知张幼仪身怀六甲后,却是黑脸以对:“把孩子打掉。”
(11)、A当她年纪非常大的时候,她表达出一种对徐志摩的原谅。换句话说,她意识到,徐志摩当初所做的并不一定正确,但是张幼仪是一个思维深邃、非常有韧力,又很务实的女人。她意识到,也许对于一个艺术家或者诗人而言,你必须接受徐志摩对于处理情感关系的一系列行为。
(12)、笑我们这麼傻,我们总在重复著一些伤害,没有一个可以躲藏不被痛找到。
(13)、第二:徐志摩在感情面前缺乏一个正确的认知。对世界的认知、对周遭人们的认知,对自己的认知,所谓见自己、见人们、见世界,是一种很厉害的能力,很明显徐志摩缺乏认知能力。这一点他不如林徽因,林徽因能认识到梁思成是自己一生的伴侣,也更是到徐志摩做不到。要想在未来少走弯路,提升见自己、见人们、见世界的认知能力非常有必要,比如可以从对一个人有一个中肯判断然后决定相处之道这个开始。
(14)、然而,在儿子彼得还不满三岁的时候,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无情的疾病给夺走了生命。这对于张幼仪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因为没有什么会比一个母亲失去自己亲生的儿子更令人悲伤了。
(15)、我又在上海了。本与适之约定,今天他由杭州来同车。谁知他又失约,料想是有事绊住了,走不脱(开),我也懂得。只是我一人凄凄凉凉的在栈房里闷着。遥想我眉此时亦在怀念远人,怎不惆怅!南方天时真坏,雪后又雨,屋内又无炉火。我像是只怕冷的猫,这一时只冻得手足常冰。见报北京下雪,我们那快雪同志会,我不在想也鼓不起兴来。户外雪重,室内衾寒,眉眉,你不想念摩摩否?
(16)、(7)参见胡凌芝:《徐志摩新评》,学林出版社1989年版,第142页。
(17)、0 太阳光是健康唯一的来源,比什么药都好。
(18)、后来,徐志摩和陆小曼在北平交际场相识并相爱,后几经波折,徐志摩非小曼不娶、小曼也决心离婚投入诗人的怀抱。对于这桩婚姻,徐志摩的父亲提出了三个条件:
(19)、(23)张奚若:《苏俄究竟是不是我们的朋友》,《晨报副刊》1925年10月8日。
(20)、善解人意的徐志摩,显然不愿意沈从文为此事感到压力,特予以安慰。
(1)、原创作品,如要转载请私聊头条号:古今历史研习社
(2)、1897 年1月15日,徐志摩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按族谱排列取名徐章垿,字槱森,因其父属猴,名申如,得子亦是属猴,故又取小字幼申。笔名有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志摩是在1918年去美国留学时他父亲给另取的名字。说是小时候,有一个名叫志恢的和尚,替他摩过头,并预言“此人将来必成大器”,其父望子成龙心切,即替他更此名。
(3)、(54)1930年春鲁迅在上海中华艺术大学讲演时,以“现代派革命有余建设不足”回应“二徐之争”。翻译过《近代美术史潮论》的鲁迅对印象派是熟悉的,而著者坂垣鹰穗在处理风景画发展线索时,遵循的正是弗莱现代派理论的不断寻求“自然之真”逻辑。但鲁迅却公开指出表现主义绘画与大众绝缘而提倡现实主义。参见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学习鲁迅的美术思想:“鲁迅与美术”研究资料》,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版,第1页。
(4)、(21)徐志摩:《落叶》,顾永棣编《徐志摩全集》(散文卷),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7页。
(5)、外部有危机,内部又现裂痕。原本,对于杂志起名“新月”,诗人闻一多就不大接受,因为在他看来,这种闲情的调调,与他本人的气质相去甚远,相当于把老鹰称为夜莺。现在,《新月》又办成了政论刊物,闻一多、饶孟侃等人干脆拒绝供稿。无奈之下,徐志摩与陈梦家等人,只好另起炉灶办了一份纯文艺的《诗刊》,从此,对《新月》事务,已不大过问。
(6)、志摩先生突然的死亡,深一层体验到生命的脆弱倏忽,自然使我感到分外沉重。觉得相熟不过五六年的志摩先生,对我工作的鼓励和赞赏所产生的深刻作用,再无一个别的师友能够代替,因此当时显得格外沉默,始终不说一句话。后来也从不写过什么带感情的悼念文章。只希望把他对我的一切好意热忱,反映到今后工作中,成为一个永久牢靠的支柱,在任何困难情况下,都不灰心丧气。对人对事的态度,也能把志摩先生为人的热忱坦白和平等待人的稀有好处,加以转化扩大到各方面去,形成长远持久的影响。
(7)、晚年沈从文在《回忆徐志摩先生》中描述他与徐志摩的第一次见面:“我算是熟知志摩先生仅余的几个旧人之从1925年9月里,和他第一次见面,就听到他天真烂漫自得其乐,为我朗诵他在夜里写的两首新诗开始,就同一个多年熟人一样……”
(8)、他的思想、创作呈现的面貌,发展的趋势,都说明他是个布尔乔亚诗人。他的思想的发展变化,他的创作前后期的不同状况,是和当时社会历史特点关联着的。
(9)、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游学的徐志摩。当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徐志摩被林徽因出众的才华与美丽所吸引,苦苦地追求林徽因,并不惜与发妻张幼仪离婚。但林徽因经过理智的思索,和父亲一起提前回国了,而且是与徐志摩不辞而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