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教育
1、国学经典教育理念
(1)、 国学经典教育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
(2)、既然看《国学经典诵读》有这么多好处,我们为什么不多看几遍,多学点知识,你们说对吗?《国学经典》读后感13国学,你是沙漠中的绿洲,给了我期望;国学,你是黑夜中的明灯,给了我光明;国学,你是阳光雨露,沐浴我茁壮成长。国学,是我的最爱。
(3)、提高记忆能力:轻松背诵大量经典,并由此开发出儿童的强大记忆能力;
(4)、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5)、霁阙露穹崇,含生仰圣聪。英明高比日,声教下如风。静发宸居内,低来品物中。南薰歌自溥,北极响皆通。苹末看无状,人间觉有功。因今委泥者,睹此忘途穷。
(6)、孟子善于论辩,长于思考,探索人性、人生、社会、政治等诸多问题,是要告诉我们:要时刻谨记保持美好的品德,经常通过自省等方式修养自身,将人性中的善发扬光大,做一个善良、正直、勤奋修身,勇于挖掘自身缺点并改正的人。
(7)、孟子(约公元前372—约前289),名轲,字子舆,鲁国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
(8)、闽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从师读。师贫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归,以袜实米,满之,负以致师。师怒,谓其窃,却弗受。林归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之礼?”即呼备,赍米一石致之塾,师乃受。
(9)、学习《弟子规》之后,我感触异常深刻,因为自我平日里的一些举动,使自我对《弟子规》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当我读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的时候,我想到自我,脑子里浮现出了一幅画面:在学习的太少太少了!时间抓得不紧;在处事做人上还有很大差距。
(10)、一般说来,“国学”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的总称。面对以“普世”、“普遍”的面目出现的强势价值观,弱势民族固有的价值与传统都会受到极大的冲击,也极易产生道德摇摆与价值真空,而这时,追本溯源往往就成了迷惘之时本能的文化选择。于是,国学教育、儿童读经被赋予了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的深远意义,是立国兴邦、挽救中国文化于危亡之地的长远之策。可是,国学一旦被提升到经邦济世之学的高度,被奉为救世的神药,其作用也就会被无限夸大,难免不陷入被神化的命运。
(11)、——《诗经风相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有哪些国学经典的古诗《悯农》
(12)、——《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3)、沿江中学每周围绕一个主题,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活动,进行“我思故我在”学生国旗下讲话——诵经典,明大义,行至美。围绕着“仁义礼智信”这些关键词展开主题教育活动:
(14)、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脉络,及其现实教育意义
(15)、一般的朗读法,集体读,分组读,男生读,女生读。老师可在课堂上灵活用。
(16)、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17)、——唐·韩愈《进学解》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18)、其实,“经典”、“传统”不会因为我们简单地写几篇拥戴或者反对的口号文章而存亡或消失,传统之所以成为传统,不是因为它已经成为死去风干的古老标本,而是已经渗透到当前并参与着我们的现实生活。既然我们无法割断与历史、传统的联系,那么对于传统,怀着一种“温情与敬意”去接受和理解,也许是一种更为审慎和理性的态度。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永恒主义教育家赫钦斯曾这样来理解经典:“经典著作乃是每一个时代都具有当代性的书籍。例如,苏格拉底的对话提出的那些问题,对于今天来说,就是同柏拉图写这些问题的时候同样地紧迫。”——阅读经典,也是阅读当今,国学经典教育也正是通过重新回到族群记忆的文化源头,在对人类生存基本性问题的思考与探究中,为我们的当前生活寻找新的生长点。
(19)、礼仪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礼仪教育活动提升师生的礼仪素养和文明水平。
(20)、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这则名言同样适用于朗读过程。教师要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不搞“一刀切”,对阅读经典确实有困难的学生不做过高要求,对于学生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也不作具体的要求,只要阅读成诵即可,把“悟”的权利交还给学生。
2、国学经典教育视频
(1)、 上海国学研修中心自13年成立以来,一直本着“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念,大力推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举办过的活动逾350场,受众人数逾3万人。中心近四年的时间一直致力于弘扬传统文化公益事业,但是当今社会和家庭其实最重要的一件事情莫过于将孩子教好,有人能够去传承我们的事业和思想。但是现在的新一代孩子们从整个自身素养来讲,欠缺很多。建国居民教学为先,所以国学中心老师们一致觉得要想让教育真正在落地,还是要回归到好的教育环境。
(2)、整个中心包括国学展示区、国学体验区、中外文明交流展示区、国学研究中心、国际培训中心、中华传统文化北京论坛和公共服务设施7个部分。中国国学中心设计的可信理念概括为位致中和,天地方圆,神气贯通,百柱大成。
(3)、(读经教育原理)大人是理解记忆方式,先理解后记忆。而0-6幼儿是自然右脑记忆,记经典和记电视上的广告词没有任何区别,更没有难易之分。儿童时期先记下这些经典,在以后的人生中孩子自然会理解、感悟并应用经典的内容。
(4)、“由奢入俭难,由俭入奢易。”经典的孩子,读书的起点比别人高,是一开始就站在高岗上看世界。背下了十几本经典,来读白话文,自然轻松自如。不但一目十行,还能即时记忆,过目不忘。阅读能力上去了,语文能力自然就提高了,写作文时也就思如泉涌,下笔千言了。
(5)、 如果说,古典贵族社会的传统文化教育的使命,是培养有德行的君子,实现国家和天下的和谐稳定;那么传统文化教育的现代使命,即培养每个公民尽到自己的基本责任,倡导知礼守法、遵守规矩的社会规范,最终实现国家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6)、每年一赛。每年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经典美文诵读比赛,并将之传承下去。
(7)、 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仅仅依靠道德教化也是不够的,公民的崇礼守法、遵守规矩的习惯也至关重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法文明源远流长,发掘其中丰富的文化智慧,从而形成崇礼守法、遵守规矩的社会氛围。
(8)、自宋朝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等,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
(9)、这里是一个工厂,专门负责生产经营的地方;这里是一个围城,城里城外的人们各显神通;这里更是一个集市,到处都是呼喊叫卖的声音。
(10)、——《礼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11)、让传统文化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始终,让仁、义、礼、智、信充塞于每一颗善良的心灵,让“义以为上,群己统一”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追求,让每一个国民都成为自觉的、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当然,最要紧的还是知行合一。
(12)、说实在的,我觉得古人挺幸福的:小时候就有这么一套叫你怎没做人的书,使自我不断改善。“德”是《弟子规》主要讲的资料,他教会你如何尊重长辈,爱护小辈,孝敬父母教师,关心兄弟姐妹。时时刻刻都要以“德”为先,分分秒秒都要以“孝”为重,真正的做到尊师重道、尊老爱幼。
(13)、众观全国卷,国学知识比重逐年增加,在语文试卷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14)、2016年投入使用。该中心将集中展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成为标志性、开放性、国家级的新型公益文化设施。总建筑面积81362平方米,建筑高度68米。项目建设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建设宗旨;致力于研究和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道德、智慧、审美的丰富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
(15)、同学们,你们看,这些经典诗句多么深刻啊,读了这首诗我们谁都明白,留给子孙的最好财富是书,告诉我们最简单深刻的道理是人要学习。这一句句经典话语让我们感受着我们中华民族昨天的文明,想象着这我们的未来。我们是未来的主人,让我们鉴往知来,传承我们的中华文明!创造文明的新中华!《国学经典》读后感5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悠悠的岁月长河里,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无数优秀的国学经典。
(16)、约5000字,是中国人的智谋奇书,众所周知的《孙子兵法》,就是出自《老子》的思想。《老子》的智慧可以运用到工作、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例如: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就将《老子》的思想运用到科学研究领域;企业家张瑞敏则运用《老子》将海尔打造成世界知名企业;从小熟读《老子》,领悟《老子》,可以使人智慧超群,卓尔不凡。
(17)、如《弟子规》、《论语》等。尤其是《论语》,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联袂宣言:人类要想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过头到2500年前学习孔子的智慧!只要打开《论语》,我就仿佛看见一位充满睿智的老者向我走来。他就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一个影响了中国两千年教育文化、社会礼仪、道德体系的伟人——孔子!他的言行涉及面十分广泛,有孝道,为政,立德,治学等四个方面。
(18)、 在古代社会,家族和家庭的势力很强,因此家族内部的私塾,才是古代教育的细胞和基石;对于现代社会而言,受城市文明进程的影响,社会分工的加剧,家族关系相对松散,因此现代国学经典教育的主体应该是学校。
(19)、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战国策•赵策)关于"国学"的古诗《元日》年代:宋作者:王安石
(20)、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3、国学经典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1)、作为一个小学生,我不仅仅要学习现代的文学,更应该继续领略和发扬古代的经典文学,使华夏的精髓得以保存。国学经典用记叙语言的方式引导着华夏人民做人处事的方法与历史的传承,让人们学会怎样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不说将“四书五经”、“四大名著”等文学宝典一一记之,但你心中也必须存有一盏指引你向往社会与生活的“明灯”,如果你没有,那你就是一位盲目前进的徒行者。所以无论你性质如何也应该拥有一盏“明灯”。
(2)、作为秦国的法家代表,备受秦王嬴政赏识,但遭到李斯等人的嫉妒,最终被下狱毒死。他被誉为得老子思想精髓最多的二人之一(另一人为庄周)。著有《韩非子》一书,共五十五篇,十万余字。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呈现韩非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效益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论,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富国强兵的霸道思想。
(3)、——《老子》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诗经》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4)、孔子认为一个人不仅要懂得友善、爱人,而且要时刻反省自己,祛除内心的杂念和私欲,规范自己的言行,以符合社会礼法的规范。
(5)、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三字经》
(6)、——《论语》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7)、仁、义、礼、智、信是人之根本,人以德为本。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天下太平,人民真正幸福!!!
(8)、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猜你喜欢:
(9)、气概是什么?气概是一个人的格局,一个人的高度。为什么关羽、张飞、诸葛亮会跟刘备打天下,是因为刘备有匡扶大汉的气概。如果你希望孩子长大能有一番作为,培养他的精神气概是最根本的。
(10)、当代国学经典教育的形式不应拘泥于古代的做法
(11)、为了实现中国教育梦,中央决定在全国中小学推广国学经典教育,教材已经出来了!以下是介绍内容。
(12)、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千字文》
(13)、改变国学经典教育从属于语文和品德教育的状况,逐步走向独立和统整
(14)、湘竹含烟,腰下轻纱笼玳瑁;海棠经雨,脸边清泪湿胭脂。——《笠翁对韵》
(15)、读了这段话,让我想起了南北朝时期的一个故事。
(16)、这本书上面都有注音我们没有阅读障碍,书中有一小部分古诗我们曾经学习过,读起来很亲切也更激发了我的阅读兴趣,虽然很多没有读过的古今贤文和古诗我们也能结合注释和赏析较好的理解内容,更能让我们在阅读中体会什么是“经典”。那真是一个蕴含着情感力量和感召力的字眼,这经典是我们民族的印记。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一首诗是:“积金千两,不如明解经书。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仓廪虚兮岁月乏,子孙愚兮礼义疏。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人不通古今,马牛而禁裙,茫茫四海人无数,哪个男儿是丈夫!酒酿成缘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诗的意思是:积蓄很多黄金不如多买些书留给后代使之明白事理。有田不去耕种,仓库就会空虚,有书不去读,子孙就会愚笨。仓库空虚生活就没有了保障。与博学之人畅谈一次,受益胜过读书。一个人如果不博古通今,就想马牛穿上衣。茫茫人海之中,有谁能称得上真正的男子汉呢?酿成美酒只花掉全部钱财是为了购买书笔。
(17)、《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三百千”,为古代启蒙教育的著名教材。
(1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中庸》告诉我们的“悟”的第二境界。为此,学校举行以“奋发向上,崇德向善”为主题的读书征文比赛和演讲比赛,使学生通过阅读经典,理解了前人凝聚在书中的哲理,继而使自己受用,并指导于实际。培养学生质疑、善思的精神,取众家之所长,苦心钻研,成一家之言。
(19)、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内化于心—思)
(20)、《道德经》,又名《老子》,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记录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