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句子网

精选佛教的核心理论是104句

佛教思想的核心

1、佛教思想的核心主张

(1)、因此佛陀所讲的人生本身就是苦难是从人生的本质上讲生命存在的艰危之局,这叫人生本身就是苦难。我想这一句话进一步往前延伸,最终延伸到整个人类宏大话题,大家都期待我最后一天课。

(2)、因此,物理学家认为,“真空”和“场”互相起作用,是物质世界的根本来源。如果没有这个,就不会产生质子、中子等微粒,形形色色的物质世界也无从谈起。

(3)、第二个叫定,你只有戒绝了外部作业虚像世界的干扰,你才能进入自己心智的定力状态。所以定是非常难做到的,它以戒为前提,然后你才能静心领悟通过生命的修证对这个世界的本源和真谛寻求最终极答案,所以一般人讲的定就是禅定。可是禅定其实表达的概念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信息修空,然后在这种极空的状态下重新焕发世俗信息未经干扰的那种思绪,因此佛家讲定、讲禅那,讲的非常复杂。

(4)、那么你在逻辑上你觉得他是一个悖论,可佛陀告诉你逻辑只是闻思阶段,逻辑是有局限性的,因此你必须用生命去修。如果你在逻辑系统中就相当于你陷身在感官系统中,你一定受它的局限,使得你不能真知灼见。因此他要求你突破逻辑,你不能在“闻”和“思”上达成“修”。

(5)、而且大家注意,在他的这个原理中,在他的这个二十个字的缘起理论中,一个世界架构全部完成不说,并且他还有他非常独到的地方。

(6)、所谓“此有故彼有”就是任何一个业的缘起叫业缘,它所引起的事物现象是一个连锁反应,也就是说它绝不仅仅引起一个缘,而是引起一系列缘起的发生,从而带出系列性业力后果。

(7)、觉性眯盹,错移生幻,幻牵眯盹,而生心灵觉知;觉知即妄念。

(8)、再下来般若度,大家注意般若这个词,中国早期翻译般若,就把它翻译为智慧,可是很快就发现翻译错了,因为在中国文化中说一个人智慧、说一个人聪明是指这一个人在社会能踢能咬,阴谋诡计,最终能够攫取利益叫智慧,而佛家所说的智慧恰恰相反——把这个竞争的、罪恶的、污浊的世界看破然后脱离它进入大空境,绝不在这个污浊的世界中执著地进取,达到这个智慧叫般若度,它是“中国式智慧“的相反。而中国没有这个概念,翻译都没法翻译,于是用梵文音译叫般若度,什么叫般若度,中国式智慧的相反。

(9)、因此,“集”表达的是苦难植根在贪婪和欲望的恶习,“集“还表达一种含义——苦难要素的集合。

(10)、喜乐性:佛教是个给人欢喜的宗教,佛陀的慈悲教义就是为了要解决众生的痛苦,给予众生快乐。扩展资料:佛教认为人是稀有的。这是非常罕见的所有众生获得个人机会,如“盲目海龟”在无尽轮回。对于佛法来说,没有八个时间,十个令人满意。不管我们是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还是为了追求世间的幸福生活,还是为了学习佛教,为了从世间获得解放,我们都必须依靠这个非常珍贵的人。

(11)、所谓大乘状态就是普度众生。佛陀已经圆寂,已经涅槃进入大空境,那么他怎样去普度众生呢,于是有了无住涅槃的概念。就是他不需要有肉身,他处在涅槃状态的空境中,仍然有普度众生的法力。

(12)、佛家讲六度讲的非常细致,我换成普通语言,即使失去精确性,大家大致听一听,他是一级一级往下讲。

(13)、所以当佛陀建立一个世界,告诉你你所看到的世界只是你的业缘、业障的时候,他从最根本上消解了你原来所说的对这个世界的全面误解。

(14)、初窥《中部》,可以发现其中的经文更多是佛对已入僧团的弟子的教诲, 而不似《长部》,其中多篇是向世俗在家人宣说。所以《中部》中佛教的基本思想,更多是点到为止,往往隐含在譬喻中。原始佛教的核心思想,首先是四谛之说,即“苦、集、灭、道”,其中既体现了佛教对印度古代基本生命观的继承,又体现了佛教的原创。第二十八经《象迹喻大经》这样描述四圣谛:“凡是善法,那一切皆包含在四圣谛当中。哪四种呢?苦圣谛,苦的集起圣谛,苦灭圣谛,通达苦灭的正行道圣谛。”这四圣谛包含了一切的善法,犹如大象的足迹。凡是陆地上行走的动物的足印,皆可容纳在象的足迹中。

(15)、老子和庄子在很多地方都对“道”做了解释,但为什么还是不能被人理解呢?这是因为宇宙生成之初,那时究竟是什么也没有人能够理解。但我们知道它总有一个开始,所以老子就把这个开始称为“道”,所以道是先天地生的。其实“道”的内涵并不是老子开创的。《易经》中“太极”与“道”的概念非常相近。所以我们说道家思想是对易经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6)、《汉译巴利三藏·经藏·中部》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并于2017年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17)、通过真理,我们认识了心灵,也就认知了真正的宇宙

(18)、然后他讲“有堪能”。所谓“有堪能”就是业力因果,堪和能在中文上几乎上是一个含义,这是魏晋时代的文风,它的意思就是说业力所创造的那个业缘,它必定发生“无疑阻障“,这叫“有堪能”。请注意他的这个学说体系,跟任何一个其他宗教体系都非常不同。

(19)、佛教的基本教义为四谛说、八正道和十二因缘。

(20)、所以说般若思想是佛法的核心,“般若”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空性之观。何谓空性之观呢?简单的理体概念是,当你面对生活境界之中的一切现象发生的时候能用无所住心看待这些问题,从而让自己的生活行为轨迹产生正确的趣向。这个正确的趣向是什么呢?是空性观的思想。

2、佛教的核心理论是

(1)、依认知的我,而投射出——我的意识、我的肉体、我的体验、我的感受、我的存在、我的人生、我的世界。

(2)、好,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这例子并不确切)。因为我们大家在科学时代,接受科学信息比较容易理解,所以我换成科学语言。我们一般人会认为在大冬天摄氏零度的时候,它空间已经非常冷了,这个空间中已经近乎没有能量了,那么实际上摄氏零度,并不表示这个空间的能量状态,这个空间里你如果把它的能量清零,它底下竟然还有215℃的能量,也就是说足以把一壶水烧开三次,可我们的感觉是什么?剧烈的寒冷。

(3)、由于我讲课是面向大众,我得改变佛经的语言方式,精确度受到限制,再加上佛教本身认为你在逻辑上不能探求佛家的真谛,你必须去修,请注意佛教的修又有好几个词汇,有修身、修为、修持、还不到,听最后一个词——修证。就是你只有通过拿你的生命去修你才能够得到佛教真谛的确证,因此佛教讲闻、思、修。所谓“闻“就是你先听佛家学说,所谓”思“就是在佛家学说上展开逻辑理解,这连佛教门都没入,第三层叫”修“,拿生命去修。

(4)、为什么用"集"这个字,两个原因。所谓集圣谛可以用这样一个普通的语言表述,叫苦难植根于欲望和贪婪之恶习。我在前面讲甲骨文的时候讲过,古代文字发同音或同形字都含有相同的字跟含义,叫通假字。“集”和“习”的发音在南北朝时代可能是发同一个音的。

(5)、习气凝固觉知,觉知形成细腻境界,而成为想。

(6)、所以佛教把这种即真实又虚幻的世界,用了一个空字来描述。空在佛教中的解释并不是没有的,而是代表了事物不是固定的,这个空就相当于虚幻的不真实的。

(7)、大家要知道佛教是没有“动作”的,没有人创世。因此佛教是世界上所有宗教中最奇特的,唯一一个无神论宗教,佛教没有神。

(8)、说到这里我得提一件事情,大家读一下古希腊哲学史,从泰勒斯提出水为世界之源,然后到他的弟子提出“无定形”(阿那克西曼德——无限定),提出“气“(阿那克西美尼),然后赫拉克利特提出“火”到后来出现了一个著名的唯物反映论第一创始者——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恩培多克勒。

(9)、倘若他们学过《中观根本慧论》、《华严经》,就能轻而易举通达万法的最甚深之处。

(10)、大家要知道他建立了一个完整的世界观体系全部在这二十个字里。(先知注:因为用20个字就建构起了完整的世界观体系,所以它是佛教思想的核心,至于什么是世界观是另外的话题而非此问题的答案。)

(11)、后面两个:性空。说起有与没有佛教用了一个非常恰当的字,那就是空字。唯有空字可以诠释整个宇宙的一切客观现象。我们说一切现象是有的,但这种有又是非有的,因为有是不能恒常不变的,这一秒因缘聚合下一秒就会因缘散灭。

(12)、人体与宇宙,皆外生于五行,内合于阴阳,故而道家修行强调:天人合一。

(13)、还有其他种苦。例如第四十五经、第一二九经都有对地狱之苦的描述。第一三〇经《天使经》的构思颇为巧妙。古代印度哲学思潮,都相信生命不断轮回。众生死亡,有的转生于善好的世界,有的转生于畜生界,或者下地狱。众生死亡,或低贱或高贵,或美丽或丑陋,或幸运或不幸,各决定于其前世所造的业。但是,人在世时,其实都有天使来告诫。这天使,就是生、老、病、死等人间的苦难。第一三〇经借地狱之王阎魔的口宣说:

(14)、仅有佛陀一人能在肉身还存在的情况下达到涅槃境界,叫有余涅槃,仅形容佛陀一人。

(15)、你,既是导演也是编剧;你,既是主角也是观众

(16)、“人啊!你没见过第一天使出现于人间吗?……你在人间没看见过稚嫩的孩童、愚钝的婴儿跌倒躺卧在自己的便溺物中吗?……你没有想过:我必然有生,无法逾越生,那么我要以身、语、意来行善吗?

(17)、因缘宿业状态之中,确实没有一个,固有不变的自我真实存在。

(18)、一派认为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夸克以下有亚夸克,亚夸克以下有亚亚夸克……;

(19)、如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尔(ReneDescartes,1596-1650)说过:“我怎么知道自己不是在做梦?我又凭什么将梦境和现实区分开呢?世间上包罗万象、形形色色的东西,虽然一个也不成立,却能在眼前无欺显现。

(20)、道谛讲“修持戒欲以生正觉”是摆脱苦难的唯一出路。

3、佛教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1)、一心的真谛不可思议,不可思即禅宗的“动念即乖、心行处灭”,不可议即禅宗的“开口便错、言语道断”。 在此,只好引用莲池大师的话作一个牵强的比喻:“心是无形相的,所以没有任何东西可作为比喻。

(2)、这种把在感知上的那个体系清零,然后寻求那个最底层的东西这样一种能力,如果使用在人类整个精神系统上,把人类的精神系统清零,然后回望人类的感知系统和精神结构,重新对其加以描述、解释和塑造,从而建构整个宇宙观世界体系这个逻辑模型,请想想这样的人会有多么了不起,请想想有几个人会做到这样的深度?佛陀就是神学时代缔造世界观思想系统的伟大思想家之一。

(3)、由于喜集而有苦集。苦集是核心部分,而爱欲则是随处可见的苦的温床。所谓“爱欲”,对译巴利语的kāma-。第十三经《苦蕴大经》以外道言论而引发佛的宣说。外道修行者认为,佛教说“爱欲”,说“色”,说“受”。这些也是外道关注探讨的话题。关于爱欲,佛教与外道的认知有何不同呢?《苦蕴大经》里,佛认为,关于爱欲之乐味、爱欲之过患、爱欲之出离等,世间唯有佛能给出满意的回答。在佛看来,通过感官所获得的快乐恰恰是苦难的根源。“现世之苦蕴,以爱欲为因,以爱欲为缘,以爱欲为由,其因即爱欲。”佛举例说,有辛勤劳作的好人家子弟,却未能获得财富;又有获得财富的人试图守护其财富,却被人夺走,被水火摧毁,被不合意的后人夺走。他们都陷入悲痛,陷入愚痴。他们的痛苦,都是因为有爱欲。除此之外,国王之间的论争,家庭的论争,乃至发展到持刀夺剑攻击对方,忍受等同于死亡之苦。这些都是爱欲引发的,是爱欲的过患。

(4)、“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亘古圣贤仙佛,皆从此中生出.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悟之者立跻圣位,迷之者万劫沉沦。”

(5)、可以确切的说世上任何一件事情的发生,都是各种因缘的和合产生的现象,若是这个世界上少了任何一样事物,也就不会有现在的我们。这里说的少是指消失的意思,所以佛教认为世上任何事物都不会消失,也包括人走了以后,同样还会继续存在。

(6)、灭谛就是对追问灭谛的、解脱苦集的境界做一个描述。

(7)、四圣谛的背景是印度古代的生命观,即认为生命始终处于轮回之中,循环往复。佛教则认为,所有轮回都是在苦难当中。四圣谛的核心是“苦”。《中部》说苦,一方面并不细说诸般苦,只是将世间琐细的诸般囊括在“苦谛”当中。如第二十八经叙述道:“生也苦,老也苦,死也苦,忧悲苦恼愁也苦,求而不得也苦,概而言之,五取蕴皆为苦。”当然,也有对“苦”的描述。例如第一四一经《分别谛经》是舍利弗在宣讲,有对四圣谛的详说。针对苦谛的“忧悲苦恼愁”(soka-parideva-dukkha-domanass-upāyāsā)舍利弗解释道:

(8)、那么,如果说人生本身就是苦难作为第一谛,那么它的下一个逻辑台阶当然就要追问这个苦难的根源,这就是第二谛,叫集圣谛,简称集谛。

(9)、佛是佛陀的简称,是觉者的意思。觉有四种:本觉、不觉、始觉、究竟觉。本觉是一切众生本来具有的觉性,即佛证道所说的“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不觉是迷惑颠倒,象迷路的人一样,不仅忘了回家的路,而且连自己迷路这件事也迷了;始觉是迷路的人觉悟到自己迷路了,开始找或找到了回家的方向;究竟觉又称如来果地,就是回到了老家,看到和拥有了本地风光。

(10)、就是时间和空间由此展开,宇宙论由此达成。人和人间之世,由此出现,苦难人间由此推出。

(11)、心灵扭转渴望的方向,从面朝世界改变为朝向心灵自己

(12)、这个境界的描述非常复杂,在佛教的逻辑中层次严密、一层一层推导,我们提高些,只讲他的最高状态,便于大家从高点上理解。

(13)、但从大乘佛教的角度来讲,只要懂得了缘起性空,解释万法的显现便没有任何困难。

(14)、为什么这二十个字构成佛教核心缘起论?(先知注:答案在下面的红体字部分)

(15)、我首先把在哲学课上讲过的一个话题,我再拿出来简单描述一下,我们大家很容易建立的唯物反映论。我不反对“物”这个东西的存在,可唯物的“唯”是个问题,反映论尤其是个问题。因为我们所说的世界一定只是我们主观的世界,而不可能是客观世界的原样反映。因为我们的感知通道不是一个真空孔道,我们的感知通道是有规定性的,因此你所说的世界一定是你的世界而不是客观世界。

(16)、因为宇宙的万事万物都是缘起缘灭的,所以佛教又把缘起缘灭成为变化无常。因为任何事物都在变化之中,所以说一切都是虚幻的,都是不实有的,但这种虚妄不实的现象却是实有的,说到有与没有,就会引出在佛教中另外两个重要的字。

(17)、道家以道、无、自然、天性为核心理念,认为天道无为、道法自然,据此提出无为而治、以雌守雄、以柔克刚等政治、军事策略,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8)、一心在佛教有许多名字:真如、自性、法身、实相、佛性、法性、如来藏、圆成实性、本来面目、本地风光、大圆镜智等。

(19)、我们发现可以称之为思想家的人少之又少,人类迄今至少已经经过了上千亿的人口,可是可以称得上思想家的人在我看来居然不超过二十人。

(20)、恩培多克勒提出世界是由四种元素构成的,这就是“土、水、火、气”,请注意恩培多克勒提出的四元素说,后来形成古希腊哲学唯物主义泛化的一个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以至于古希腊医学到古罗马医学,讨论所有问题比如:古罗马医生“盖伦”他们讨论人体都是这四元素来讨论。

4、佛教思想的核心内容

(1)、“是中也,不偏不倚,无前无后,无背无面,无头无尾,非有非无,非色非空,虚圆不测,无象而能主宰万象,无形而能造化有形,生天生地生人物。在人,非四大一身之中,非中外之中,无方所、无定位,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抟之不得。古人推其理而肖其形,强名之曰’十字街’,曰’四会田’,曰’通衢路’,曰’戊己门’,曰’元牝门’,曰’元关窍’,曰’生杀舍’,曰’刑德门’,曰’生死关’,曰’阴阳户’,曰’性命窍’,曰’天地根’,曰’人兽关’,曰’悬胎鼎’,曰’造化炉’,名号多端,总而言之,曰’中’。”

(2)、我先讲”业“,“业“这个字拿梵文翻译过来,(”业“这个字在中国古代甲骨文体系里是指挂古代编钟和石青的那个架子,后来是指一个人在身外所建立的那些功业)中国人把“业“翻译过来,用”业“这个字翻译的很好,业是什么,由身、口、意所派生的外在体系叫业,所以他讲三业。

(3)、所谓思想家是有创世之构思者,就是他不是有一个独到的见解,他是给你建立整个世界观体系的人叫“思想家”。

(4)、前神学时代以中国为例只有一个半思想家,老子算一个,因为他有自己的道论,有宇宙观。孔子算半个,因为孔子的世界观只包含人事。随后直到宋代张载,儒学才通过血缘、逆血缘,泛血缘最终建立宇宙观,因此孔子只算半个思想家。这是前神学时代,我们只容许出这一个半思想家。

(5)、因此,在座各位在研究中观的过程中,务必要了知万法抉择为空性之理。

(6)、其实,假如懂得了大乘教义,对此根本不会有任何担心、疑惑。

(7)、可见以新陈代谢为标志的生命刚一发生就堕入苦海,它必须不断的向外索取,必须建立自己的贪欲体系它才有存在的资格。我们人类的一切苦难由此发端。

(8)、关于善恶因果与修行方面的,这是佛教教义的实践方面、宗教方面、道德说教方面。佛教的善恶因果观与修行法门,既与其它一切宗教、道德说教有共通之处,又自有其殊胜之处。

(9)、什么叫“无动作”。大家看一下西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他的开篇是创世论,他都有上帝6天创造世界的“动”和“作”,这叫有“动作”。

(10)、将佛教跟西教作比较,有三项之区别。第一:无动作,第二:性无常,第三:有堪能。我分别解释。

(11)、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有因。众多的苦是如何发生的呢?这是苦集谛的内容。这里需要解释dukkhasamudaya。与这个巴利语词相应的梵语词,古代多译作“苦集”。这个复合词的后词samudaya的基本含义,是“生起”。所以在有些篇章中,我们使用了现代译法,例如佛弟子舍利弗所说的第九经《正见经》。其中有这样的话:“凡是导致再生的,有喜和贪相伴的,欢喜这欢喜那的渴欲,例如对欲的渴欲、对有的渴欲、对无有的渴欲,仁友,这些便是所谓苦的集起。”第一四五经《教诫富楼那经》则有直截了当的句子:nandīsamudayādukkhasamudayo“由于喜集而有苦集”。上文的“渴欲”翻译taṇhā,基本含义是“渴”,对色声香味等的欢喜而产生获得更多的欲望。这是苦生发的根源。

(12)、而般若思想也就是揭示的这个空性观的思想,“思”跟“想”这两个字跟我们常人理解的不尽相同,般若空性观的思想跟我们常人所理解的“思想”又不尽相同。何谓思想呢?我们讲的“思”是依什么而思,依什么而想,这是所谓的思、想。常人理解的思想是抽象性的概念,佛法里所讲的思想是依真理的标准所产生的行为和理念的统就是行为和理念的统一而发生的力量,这称为思想的过程。

(13)、传说中圣灵早已离去,可是祂从未来过,何谈离去?

(14)、你只有消除这个孽(业)缘,你才能消除这个世界虚像的展现,叫“此灭故彼灭”。

(15)、“盖此’中’,乃性命之根,在先天,性命如而为中(图,从略);在后天,中分而为性命(图,从略),其实后天中返出先天,性了命凝,性命归根,仍是一中。”

(16)、你,是心灵相信世界的认知;世界,是心灵认知相信的确定

(17)、我们重点全都放在这个部分上。他的教义部分,他的其他学说延展部分,我们全部省略。一个原因是我们根本没有这个时间,还有第二个原因就是佛教跟易经一样,面临着层垒效应的困境。也就是后世修佛的人在“经律论”这个层面上不断演绎,使得现在佛教文献乃至佛教学说有太多的成分是后人的委托。

(18)、所谓身业指你的身体和行为,所谓口业,指你说的每一句话,所谓意业,指你心里的每一个念头。这三个东西稍有动荡,立即就派生出外部你所说的世界体系——业。

(19)、前两个字:缘起。所有缘起就是由于各种关系结合而产生的各种现象。佛教认为,世间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都是虚妄不实的。

(20)、他(那个在地狱接受询问的人)这样说:“尊者,我没能〔这样想〕。尊者,我放逸了。”

5、佛教思想核心是什么

(1)、此外,科学家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1955)也说过:“时间、空间和物质,都是来自人类的错觉。”

(2)、遭遇各种各样的不幸,蒙受各种各样的痛苦,而有忧愁、忧烦、忧闷、内心的忧愁、内心的忧伤。众仁友,这被称为忧。众仁友,何为悲?众仁友,遭遇各种各样的不幸,蒙受各种各样的痛苦,而有悲伤、悲痛、悲哀、悲戚、悲恸、悲苦。众仁友,这被称为悲。众仁友,何为苦?众仁友,身体的痛苦,身体的不适,由身触而生的痛苦、不适的感受。众仁友,这被称为苦。众仁友,何为恼?众仁友,心理的痛苦,心理的不适,由意触而生的痛苦、不适的感受。众仁友,这被称为恼。众仁友,何为愁?众仁友,遭遇各种各样的不幸, 蒙受各种各样的痛苦,而有忧愁、哀愁、悲愁、愁苦。众仁友,这被称为愁。

(3)、请注意什么叫涅槃,我换成一句大俗话来说——下辈子绝不做人,我这样讲不够深刻,我再往下讲,下辈子决不做任何生命,我这样讲还不够深刻,再往深讲一步,下辈子什么都不做,叫进入大空境,叫涅槃。因此涅槃跟重生完全不搭调,涅槃是指绝不在三界六道中轮回,才叫涅槃。

(4)、你永远无法理解,也永远够不着。你的感知系统刚刚碰触外部信息,你就已经把它完全扭曲成一个你自己的主观规定系统所给出的自我规定表象,这就是康德“先验论”的合理之处,也就是你在经验以先,你的感知模式已经被规定。

(5)、而另一方面,佛在论说“苦”时,更倾向于以特殊的视角阐述“苦”产生的根源。例如佛认为,苦是从挚爱产生。第八十七经《挚爱所生经》以佛与当事人的对话,描述了人间的挚爱,以及丧失挚爱而产生的“忧悲苦恼愁”。有人失去了独子,有人失去了母亲,有人失去了妻子。佛讲述了一则故事:一位妻子的家人想要拆散这对夫妻。妻子坚决不同意,将这个消息告诉了丈夫。丈夫杀掉妻子,随即自杀,认为自己死后仍然可以和妻子在一起。佛认为,这样的人间悲剧,这样的“忧悲苦恼愁”是从挚爱而生。

(6)、这显然是一个巨大的矛盾,可你记住佛陀还讲一点叫“无我”。他不仅讲“无常”,他说“我”都是一个虚像,这个东西太难理解了。

(7)、我们今天学基督教,由于基督教经过两千多年的锤炼,尤其是在古希腊之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古希腊思想变成神学的履臂(音),也就是古希腊哲学思想后来参与到神学之中,对基督教神学加以全面的改造和全面的升华探讨,才使得今天的基督教带有了深厚的哲学韵味,它的哲学韵味来源非常清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因此在它的发起点,在犹太教蓝本中,这种气息不存在,它是后世层垒的结果,而佛教不是。

(8)、那么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大家知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独到的见解,可你能否建立一个明确的世界观念体系呢?这个难度极高,它高到什么程度?我在讲哲学课的时候讲过一句话叫“不自觉认真”,就是当我们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接着用我们的思想逻辑去把握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从来没有想到,我们看到的全部都是假象,我们不自觉的认为这就是真的。

(9)、总之,现代科学认为最小的单位必须存在,不然,最终什么都没有的话,就实在太可怕了。

(10)、节选自《汉译巴利三藏·经藏·中部》序二《探径于》,作者段晴,著名历史语言学家。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外国语大学南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梵文贝叶经及佛教文献研究所所长。著有《于阗语的无量寿经》(德文版)、《波你尼语法入门》、《于阗·佛教·古卷》、《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西域文书》、《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藏佉卢文尺牍》、《于阗语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等,主持翻译《汉译巴利三藏·经藏·长部》等。

(11)、到神学时代释迦牟尼、耶稣、默罕默德。然后到哲学时代,我们可以说能够建构世界观的人几乎只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康德,我只能举这四个人的例子。到科学时代,我同样只能提四个人有世界观建构的功力,第一个哥白尼、第二个牛顿、第三个达尔文、第四个爱因斯坦。

(12)、何为心?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

(13)、大家知道中国最著名的一句话叫“眼见为实”,这句话也是一句最荒谬的话。我们所有的一切知识都跟眼见无关,你今天的物理学讲粒子、原子你眼睛能看见吗?你今天的生物学讲基因讲细胞你眼睛能看见吗?你今天的数学是一个纯逻辑演绎,你眼睛能看见吗?所以我们所谓的一切知识跟眼见没有任何关系。

(14)、   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

(15)、我在前面讲课多次讲到,我说一个真正的高深思想系统,它的最终表述一定是一个极简单极简略的表述,然后具有普解性。

(16)、《经藏·中部》为原始佛教/上座部佛教经典之一种,包含一百五十二篇中篇经典,涵盖了原始佛教/上座部佛教教义对生命和世间万物的理解。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所宣说的一切基本理论,均体现于《中部》。作为研究早期佛教思想的重要材料,《中部》的此次翻译是中国学者首次将巴利三藏《中部》完整译为现代汉语,学术价值不言而喻。

(17)、其实缘起这个词就是因果的某一个阶段的开始。

(18)、随着高科技仪器的发明,依次又有了原子核、电子、中子、质子等概念;

(19)、阴阳循环生生不息,而现五行相生相克,五行循环成立世界。

(20)、▲扫码淘宝购买         ▲扫码微店购买

(1)、我举一个例子,要进入这样一种叫“非想非非想“的状态。什么叫非想非非想,我们考虑问题是外部给一个信息我们才会动一个意念。戒是要把外部信息戒绝,然后让自己的心完全静下来,这叫非想。但是处在非想状态你就以为是定了吗?还没定,因为你还没有调动自己的心智在没有外部信息干扰的情况下去解悟世界的真谛,因此还得进入非非想的状态,就是不是没有任何想法的状态,这叫非想非非想。我这种表述请大家听听,“定”这个含义在佛学里所达到的深度。

(2)、关于是否存在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当前物理学家分为两派:

(3)、《荀子·礼论》篇:“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春秋繁露·仁义法》:“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己,不在正人。” 讲的就是“礼”和“仁”。

(4)、2018年3月新浪微博 |  点击下面文字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