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
1、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视频
(1)、(注释)①士:“士”在古代有多种含义,是一种特殊的阶层,总起来说,是指有知识,有修养,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论语》中的“士”则多指读书人,即知识分子。
(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3)、(译文)孔子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不过(向圣与仁的方向)努力而不感厌烦地做,教诲别人也从不感觉疲倦,则可以这样说的。”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
(4)、(译文)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5)、别人不了解(知道)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6)、(译文)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7)、(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前436年,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费县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8)、温故而知新:“故”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此古义变今义是意扩大了范围)
(9)、(2)三省(xǐng):多次反省。注: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多次检查;二是从多个方面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三:泛指多次。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10)、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ǐ) 。”(《为政》
(11)、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12)、第七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13)、(译文)曾子说:“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识见多却向识见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被人冒犯却也不计较。过去我的朋友曾经这样做过。”
(14)、字词解释:故:旧的知识,知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可以凭借。以:凭借为:做,成为。
(1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6)、(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18)、(注释)此章重出,见《学而》篇第一之第8章。
(19)、(译文)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考虑那职位上的事。”
(20)、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
2、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大学选修
(1)、译文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大的车没有车的边际,小的车没有车内的凳子,那怎样行驶呢?
(2)、(译文)孔子在家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从来没有吃饱过。
(3)、(注释)①这句的“得”’宇应是”去”字之误,②恶(Wu)乎:哪里,怎么。③造次:匆忙,仓促。①颠沛;穷困,受挫折。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5)、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6)、(6)沟洫:洫,音xù,沟渠,田间的水渠。
(7)、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8)、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9)、岁寒松柏:比喻在艰苦困难的条件下节操高尚的人。
(10)、8•10子曰:“好勇疾(1)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11)、8•15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12)、(注释)①苟:如果。②恶(è):邪恶,与上一章“厌恶(wù)”用法不一样。
(13)、(注释)(1)巍巍:崇高、高大的样子。(2)舜禹:舜是传说中的圣君明主。禹是夏朝的第一个国君。传说古时代,尧禅位给舜,舜后来又禅位给禹。(3)与:参与、相关的意思。
(14)、(注释)子夏:孔子的学生,姓卜,名商,字子夏。贤贤易色: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贤人来代替(易)爱好美色,也就是新生贤人超过爱美丽的女人。致:献。
(15)、温故而知新:故,旧知识,形容词做名词。新,新的知识,形容词做名词。
(16)、(译文)颜渊感叹地说:“(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好像有一个十分高大的东西立在我前面,虽然我想要追随上去,却没有前进的路径了。”
(17)、译文: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18)、(注释)(1)疾:恨、憎恨。(2)不仁:不符合仁德的人或事。(3)已甚:已,太。已甚,即太过份。
(19)、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
(20)、(解读)严于律己,宽于待人是儒学倡导的重要品质之一。
3、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拼音
(1)、然后(古今词):然,后。意思是分开来解释的。然,这样。后,以后。
(2)、孔子说:"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落叶的。"深刻含义:人们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也以松柏为喻,谈人应当具备坚毅的品格!
(3)、分析文义 子曰:“学而(表转折)不思则罔(迷惑),思而(表转折)不学则殆(有害)。 划分句子停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便会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课文探究
(4)、(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意思是:真诚、诚实
(5)、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6)、(1)间:音jiàn,原指空隙,这里指批评、非议的意思,用作动词。
(7)、(译文)孔子说:“夷狄(文化落后)虽然有君主,还不如中原诸国没有君主呢。”
(8)、第九则是个人修养和社会现象,强调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坚贞不屈。
(9)、带着感恩的心启程,学会爱,爱父母,爱自己,爱朋友,爱他人。
(10)、(译文)孔子说:“坚定信念,勤奋学习,坚持真理至死不渝。不进入危险的国家,不居住动乱的国家。天下政治清明就出来实现抱负,天下政治黑暗就隐退。国家政治清明而自己却贫贱,这是耻辱;国家政治黑暗而自己却富贵,也是耻辱。”
(11)、“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未何远之有?"
(12)、(注释)(1)达巷党人:古代五百家为一党,达巷是党名。这是说达巷党这地方的人。(2)博学而无所成名:学问渊博,因而不能以某一方面来称道他。
(13)、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14)、(注释)(1)舍之则藏:舍,舍弃,不用。藏,隐藏。(2)夫:语气词,相当于“吧”。(3)三军:是当时大国所有的军队,每军约一万二千五百人。(4)与:在一起的意思。(5)暴虎:空拳赤手与老虎进行搏斗。(6)冯河:无船而徒步过河。(7)临事不惧:惧是谨慎、警惕的意思。遇到事情便格外小心谨慎。
(15)、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16)、(注释)(1)近:接近、符合的意思。(2)义:义是儒家的伦理范畴。是指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礼”。(3)复:实践的意思。朱熹《集注》云:复,践言也。”(4)远:音yuàn,动词,使动用法,使之远离的意思,此外亦可以译为避免。(5)因:依靠、凭藉。一说因应写作姻,但从上下文看似有不妥之处。(6)宗:主、可靠,一般解释为“尊敬”似有不妥之处。
(17)、我以为合并这两种解法,也许更为完整:在能力范围以内,尽量广泛阅览典籍,反复思考其中的涵义,对已经听闻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期能有心得、有领悟;并且也要尽力吸收新知;如此则进可以开拓人类知识的领域,退也可以为先贤的智能赋予时代的意义。像这样融会新旧、贯通古今方可称是“温故而知新”。
(18)、(注释)①冉求:孔子的学生,字子有。②画:画界为限,引申为止。
(19)、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见也。”
(20)、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4、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大学语文
(1)、(译文)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2)、(译文)孔子说:“只要自愿拿着十余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
(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4)、“乐”是多音字,除了读yuè(音乐)、lè(快乐)外,在《论语雍也》篇中还有一处也有很多人读错:“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朱熹的注释是:知,去声。乐,上二字并五教反,喜好也。下一字音洛。“五教反”是指我国传统的拼音方法——“反切法”:取上一字的声母(也叫“声纽”,“五”字的声母是“疑”,相当于今天的y),与下一字的韵母(即“教”的韵母iao)拼读成yao。可见,在“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二句中,“乐”字作为“喜爱、喜欢”的意思时应该读yao。
(5)、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7)、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不如喜欢学习的人,喜欢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8)、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9)、(注释)①识(zhì):记。②何有:有什么,意思是没有什么了。
(10)、注释:①《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论语》共20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它以语录体、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②子:先生,指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Zōu)邑(yì)(现山东曲阜)人。 ③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时,按时。 ④不亦说(yuè)乎:不也是很愉快吗?不亦……乎,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乎,语气词。说,通“悦” ,愉快。 ⑤愠(yùn):生气,发怒。 ⑥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⑦学而:和下文的“雍也”“述而”等都是《论语》的篇名。篇名只是从各篇第一则语录中摘取两三个字而来,并没有特别的意义。
(11)、译文: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但一个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12)、本章的“温故而知新”有两解。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闻之事,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
(13)、本章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14)、(译文)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15)、(评析)这里孔子所讲的话,应该是有所指。当时社会混乱,政局动荡,弑君、篡位者屡见不鲜。孔子赞颂传说中古时代的“舜、禹”,表明对古时禅让制的认同,他借称颂舜禹,抨击现实中的这些问题。
(16)、⊙声明:推广的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17)、(译文)孔子说:“多么崇高啊!舜和禹得到天下,不是夺过来的。”
(18)、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19)、字词解释:而:表转折,却。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