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句子网

精选莎士比亚的作品主要有什么133句

莎士比亚的作品主要体现了什么思想

1、莎士比亚的作品主要体现了什么思想感情

(1)、早在12世纪就流传着丹麦王子为父报仇的故事,英法两国的剧作家都据其情节写过中世纪的血亲复仇为中心的剧本。1601年,莎士比亚将其改编成一部深刻反映时代面貌、具有激烈矛盾冲突的杰出悲剧,使这一复仇故事有了广泛的社会意义。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无数次地说起这部剧作,总会将注意力集中在主人公哈姆雷特身上。

(2)、我1947 年10月第一次读《芬尼根的守灵夜》,当时在康奈尔读本科,我拥有的第一个版本中我本人签名的旁边就写着这个时间,同样的时间出现在已经读烂了的《〈芬尼根的守灵夜〉简要指南》(1944)里,后者的编辑是约瑟夫·坎贝尔和亨利·莫顿·罗宾逊。幸运的是,我后来去耶鲁读博士,参加了桑顿·怀尔德一个非正式的讨论小组,巩固了我先前的努力。后来,我成为了一个年轻的教员,满怀敬畏地仿效怀尔德组织了一个新的非正式讨论课,那时我用的是1958 年维京的版本,此时此刻这个版本就放在我面前,每一页的四周写满了布莱克风格的批语。在随后的岁月里,我先是与马修·霍德加特讨论《守灵夜》,然后又与安东尼·伯吉斯讨论。霍德加特强调的是莎士比亚的印记,而伯吉斯感兴趣的是乔伊斯这篇梦境史诗中刘易斯·卡罗尔主宰一切的灵性。要批判理解任何艰深的文本都在某种程度上需要别人作为媒介,不过我提及怀尔德、霍德加特和伯吉斯的中介作用,是因为他们帮助我以欣赏的态度来理解这本书。

(3)、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第五卷,朱生豪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8年。

(4)、莎士比亚的戏剧在文艺复兴时期留下的印记,就像文艺复兴时期在他的作品上留下的印记一样巨大。莎士比亚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剧作,以其复杂的人物塑造和丰富的语言运用,给这个时代和世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哈姆雷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首先,哈姆雷特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性格非常让人难以捉摸,剧中没有其他人物能够完全理解他。莎士比亚在他的戏剧中运用了感情现实主义,塑造了丰满的人物。哈姆雷特这个角色是莎士比亚在戏剧中运用丰富语言的一个很好的例子,这正是一种文学解放,莎士比亚戏剧创造了大量新词。

(5)、很自然地,1995年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选择这一天,向全世界的书籍和作者表示敬意;鼓励每个人,尤其是年轻人,去发现阅读的快乐,并再度对那些为促进人类的社会和文化进步做出无以替代的贡献的人表示尊敬。

(6)、莎士比亚作品是思想性艺术性的高度统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比较先进的思想--人文主义思想。莎士比亚的戏剧用高超的艺术技巧,令人惊叹地表现了他自己的时代和时代精神,表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理想。

(7)、乔伊斯与莎士比亚的争斗绝对不可低估:这位爱尔兰人的散文史诗创作于莎士比亚的尾波中,“莎士比亚的尾波” 很适合用来替代《芬尼根的守灵夜》这个标题。乔伊斯对莎士比亚的了解似乎与他对但丁的了解一样深。壹耳微蚵传说中出神入化的语言创造沿袭了莎士比亚风格,但同时也是对莎士比亚的防御,这与贝克特转向法语创作的动因很相像,贝克特就是为了不再写欢快的《墨菲》和平庸的《一个姿色在尚可和中等之间女人的梦》这样类似乔伊斯风格的书。把他的法语写作翻译成英文,贝克特就成为了一个在写作模式和问题上与乔伊斯截然不同的作家,同时成为了一个与乔伊斯、普鲁斯特和卡夫卡并称的二十世纪散文小说大师,超越了托马斯·曼、约瑟夫·康拉德、D.H.劳伦斯、伍尔夫和福克纳。

(8)、一九二四年暑假,朱生豪又以第一名优秀成绩,毕业于高小。这一年,正值学制改革。原来是小学分初、高两阶段七年制,改为六年一贯制;中学阶段由原来的四年一贯制改为初、高中两阶段六年制;大学除医科外,取消预科,改为一般本科四年制。朱生豪投考私立秀州中学,插入初中二年级。仍寄居姑母家。入学之后,对于新的学习环境,新的课程,一时难于适应。特别是因为没有读过初存在一定困难。如果说,过去在学习方面总是一帆风顺,现在却遇到了挫折,期中考试竟然出现了不及格。这对于一般学生来说,是一个相当严重的考验。外貌柔弱的朱生豪,在困难面前,不是垂头丧气,消极畏难,而是加倍努力,多读多练,逐渐缩短距离,跃居前列。实际上,这也体现了他一生中的性格特征:择善固执,或者说是:坚持正确,锲而不舍。根据朱文振的回忆,说是生豪从小就被长辈们称为“梗固头”,或“耿固头”(嘉兴方言,意谓“固执”或“执着”)就是指他幼年所表现出来的这种脾气:倾向于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合理的行为或意见,但也并不是一般的所谓“倔犟”。也正是这种性格特征,始终体现在他对待学习,对待工作,对待译莎事业等等方面。

(9)、电影中,兔子哈维是一个性格怪异的人想象出的朋友,最开始它只能被这个人所看到;而后来随着兔子哈维的成长,它也形成了自己的肉身和思想,并逐渐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看到。尽管部电影被认为是Tulpa术的一种体现,但也有其它观点指出所谓的“思想造物”只不过一种个人或集体自我催眠下的幻觉。

(10)、在纽约理查德·罗杰斯剧场上演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摄于2014年)

(11)、我已开始修订这位诗人的作品,他目前可能已成为一位著名的古代人物,并且享有不可置疑的名声,获得人们的顶礼膜拜。他已经超越他所处的时代,而这番评价通常专指对文学贡献的衡量。无论通过个性化的引喻、当地的习俗抑或是短期的看法获得多少优势,多年之后,这些优势也已丧失殆尽;而且无论人类生活的模式为他提供的是快乐的话题,还是悲伤的主题,它们现在都只能蒙蔽而不是立刻阐释出文中的场景。喜爱也好,竞争也好,影响都已结束,无论与他是敌是友,关系也都已消弭。他的作品中既没有通过论证证明任何观点,也没有通过恶言谩骂提出任何反驳;它们既无法纵容虚荣心,也无法让歹毒之心获得满足,阅读这些作品纯粹只是为了获得快乐,因此只有在获得快乐之后,才会受到赞扬;但这也导致兴趣或激情无法对其提供支持,这些作品经历了品味的变化与风俗的改变,而且随着它们一代接着一代演变,已经在每一次传播中获得新的殊荣。

(12)、他通过具有强大艺术力量的形象,从他的那些典型的、同时又具有鲜明个性的主人公的复杂的关系中,从他们的行动和矛盾中去揭示出他们的性格。戏剧中放射出的强烈的人文主义思想光芒,以及卓越而大胆的艺术技巧,其意义早已超出了他的时代和国家的范围。

(13)、这一时期莎士比亚退居田园,多以传奇剧为主,情节相似,作品批判力度减弱。

(14)、200多年前,曾任英国罗切斯特主教和威斯敏斯特大主教的阿特伯里就向桂冠诗人亚历山大·蒲柏坦言:“昨晚翻阅莎士比亚剧本,不明白的地方多达百处。坦率说,我看不懂。就是乔叟最难懂的东西也比这些场景好理解。这还不光是因为编辑错误,而是作者的晦涩。”这话出自阿特伯里这位英国的饱学之士,可见莎士比亚死后不满百年,他作品中的某些部分就连他的英伦同胞也需要靠注释才能读懂了。

(15)、对文学界造成如此大的影响,难怪他的朋友、著名的戏剧家本·琼斯说:“他不只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全世纪。”

(16)、(2)《李尔王》描写一个专制独裁的昏君,由于刚愎自用,遭受到一场悲惨的结局。悲剧的目的同样在于揭露原始积累时期的利已主义,批判对于权势、财富的贪欲。悲剧还反映了当时广大农民流离失所的英国现实。在第三幕第四场里,李尔被两个女儿驱逐出门以后,跑到暴风雨的荒野,诅咒女儿忘恩负义。在雷电交加中,李尔对穷苦的人们喊道:“衣不蔽体的不幸的人们,无论你们在什么地方,都得忍受着这样无情的暴风雨的袭击,你们的头上没有片瓦遮身,你们的腹中饥肠雷动,你们的衣服千疮百孔,怎么抵挡得了这样的气候呢?”这里,莎士比亚通过李尔的口表达了他对无家可归的农民的同情,同时也是对当代现实的揭露。但是,紧接着上面那段话之后,李尔说道:“安享荣华的人们呵,睁开你们的眼睛来,到外面来体味一下穷人所忍受的苦,分一些你们享用不了的福泽给他们,让上天知道你们不是全无心肝的人吧!?这种求助于剥削阶级发善心以解决社会矛盾的想法,正是一种调和阶级矛盾的人道主义思想。

(17)、幸福的童年生活,在生豪的身世中极为短暂。资产阶级虽然完成了民族革命,但并未改变腐败、贫穷、落后的社会本质。军阀混战,外敌垂涎,生产凋敝的局面,影响到各个阶层,各个家庭。地处沪杭道中点的嘉兴小城,也不可能例外。生豪父亲经营的小布店及织袜工场,由于主客观的各种因素,一再亏损。不到几年,就将为数不多的祖遗资金全部耗尽。家庭经济,每况愈下。炎凉的世态,似乎是无情的魔影,影响着家庭的气氛。亲友的往来逐渐疏远了,妈妈的叹息逐渐增多了。妈妈不止一次地哭着对生豪说,“长大了一定要争气啊!”当时的生豪,虽则还不能理解这句话的全部意义,但在幼小的心灵中,却也感到了沉重的份量,刻下了永不磨灭的烙印,成为他自幼刻苦学习,努力向上的动力。长大以后,始终认真工作,洁身自好,以不辜负母亲的期望。

(18)、壁龛的帷幔还是深掩着,里面放着艳丽的盆花。中间的门开着,隔一层铁纱门,从纱门望出去,花园的树木绿荫荫地,并且听见蝉在叫。右边的衣服柜,铺上一张黄桌布,上面放着许多小巧的摆饰,最显明的是一张旧相片,很不调和地和这些精致东西放在一起。柜前面狭长矮几,放着华贵的烟具同一些零碎物件……(略)。

(19)、威廉·莎士比亚(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他流传下来的作品包括37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篇叙事诗。

(20)、所以就此来看,莎士比亚是不是已经看到了自然之外的另一个世界?

2、莎士比亚的作品主要有什么

(1)、IgrantIneversawagoddessgo;

(2)、Ifsnowbewhite,whythenherbreastsaredun;

(3)、尽管罗密欧与朱丽叶彼此深爱着对方,但被封建家长制、父权制所束缚,最终殉情而死。他们是封建家族间争斗的牺牲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主人公的悲剧是整个时代的悲剧。

(4)、这一时期,他写的历史剧包括《理查三世》(1592)、《亨利四世》(上下集)(1597—1598)和《 亨利五世 》(1599)等9部。剧本的基本主题是拥护中央王权,谴责封建暴君和歌颂开明君主。

(5)、为什么说哈姆雷特是《哈姆雷特》中隐性的自由艺术家?笔者在《作为艺术家的哈姆雷特与莎翁悲剧之魂》(载法国学刊Confluent2014年第9期)一文中做过初步探讨,这里仅补充几点看法。

(6)、通过对奥瑟罗进行诋毁、造谣,伊阿古成功离间了奥瑟罗与其岳父勃拉班修(威尼斯元老)之间的关系。他的离间使奥瑟罗失去了元老的信任与支持,这为后面陷害奥瑟罗做好了铺垫。这一步得逞后,伊阿古对受他利用的傻瓜罗德利哥说:“凭着我的计谋和魔鬼般的奸诈,破坏这一个鲁莽的蛮子和这一个狡猾的威尼斯女人之间的脆弱的盟誓,不算是一件难事。……我可以把他像一头驴子般牵着鼻子跑。”(莎士比亚425-426)这个魔鬼的形象于此几乎跃然纸上。其行为之邪恶虽令人发指,但其智力上的超群性与人际关系上的主导性却是毋庸置疑的。

(7)、另外,他强调诗人、艺术家的能动精神主要体现在丰富的想象力。莎士比亚对想象这种人的特殊心理功能是异常重视的,不只在一出戏中论述过想象的作用。

(8)、②所谓“自我分化”,指的是在充分自我体察的基础上,把自我分化成性质相异的几个部分,或分裂成表里迥异的两个或多个“自我”,或将自我投射到与自我相通的众多人物身上。

(9)、主要有《亨利四世》、《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等重要作品。

(10)、⑤引自《亨利五世》“开场白”,见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第五卷)》,方平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2

(11)、Asanyshebeliedwithfalsecompare.

(12)、与美国文学批评家韦恩·布斯提出的“隐含作者”概念不同,“隐性艺术家”不是作家的“理想的化身”,也不是作家“所选择的东西的总和”(Booth75),而是作家塑造出来的一种独特形象,其主要使命是实现作家的创作意图,或者充分体现艺术的本质与价值。在韦恩·布斯那里,“‘隐含作者’有意或无意地选择我们会读到的东西;我们把他作为那个真人理想化的、文学的、创造出来的形象推导出来;他是自己所选择的东西的总和”(74-75)。简言之,“隐含作者”是作家让读者去感知的自我形象,是区别于他的现实自我的、理想化的自我(作家的“第二自我”);这个“第二自我”可能去掉了其现实自我中某些低级的、丑陋的因素,而渗入了某些理想化的、可敬可爱的因素。作家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隐含作者”与读者交流的,而读者也会不知不觉地在自己心目中塑造出自心喜爱的作家形象。因此,正如著名学者申丹所说:“隐含作者这一概念既涉及作者的编码又涉及读者的解码。……就编码而言,‘隐含作者’就是处于某种创作状态、以某种方式写作的作者(即作者的‘第二自我’);就解码而言,‘隐含作者’则是文本隐含的供读者推导的写作者的形象。”(申丹137)但不管从哪种角度来看,“隐含作者”都是一个跟作家的“理想化自我”或“写作者形象”相关的概念,尤其指向作家(或读者期待于作家)的“理想化的自我形象”。而且,“隐含作者”的实质内涵更多地与某些行为、思想、品质有关,是价值选择和评价的产物,而“隐性艺术家”跟作家的“理想化自我”相关度不大,它属于艺术作品的一部分,作为作品中的一类特殊人物,其行为或善或恶,本质上超越于道德评价之外。伊阿古永远不可能是莎士比亚的理想化自我,他只是配合莎士比亚完成其创作意图、实现其艺术理念的某个虚构人物而已。哈姆雷特也不可能是莎士比亚的理想化自我,他虽有崇高的理想,但他的行为(消灭一个个有罪的肉身来追求灵魂的完美)只在艺术世界里可以被理解和接受,在现实世界里则无异于残暴的罪行。

(13)、首先,他们的悲剧和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封建家长制、父权制是分不开的。双方家长都在不自觉地维护着本家族的荣誉和势力。

(14)、鲁迅先生曾经对悲剧有一句精辟的概括:悲剧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15)、限于篇幅,这里仅将《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具体比较。这两个故事都是讲年轻男女相恋却不能结合,进而殉情的这一主题。

(16)、申丹:《何为“隐含作者”?》,《北京大学学报》2(2008):136-1

(17)、齐临(文化企业编辑):“时光款款无从数,白昼褪去夜狰狞,罗兰紫衣春容老,青丝遍洒白如银。”我们会在莎士比亚的诗行中撷取色彩、汲取力量来装点甚至规划自己的生活,我们惊奇地发现他了解我们甚于我们了解他。

(18)、不可否认的是,一百多年的发展使我们与世界戏剧渐行渐远,逐渐成为两个不同的概念,可以作为经典的中国话剧作品寥寥可数,可以永续流传的作品更是寥若晨星,我们的戏剧作品还局限在表现一个思想概念或者褒扬一个可以作为标杆的好人。我们过去和现代的剧目在创作中或多或少带有思想的制约和表现手段的束缚,没有心无旁骛地追寻戏剧的本体,没有更多地去关心人本身,对剧中人物心灵深处的挖掘更是付之阙如。试想一下,我们有哪部剧作像《马克白》那样,对人内心深藏的欲望进行过解剖?有哪一部剧作像《哈姆雷特》第三幕那样,对母子关系做出那样残酷的揭示?我们的剧作更不曾有过像《李尔王》中李尔那样绝望情绪的表达。既然我们没有这样的剧作,而我们又认为莎翁是我们戏剧创作的榜样,那就应该将他的剧作当成我们戏剧人甚至是全民族的宝贵财富。

(19)、Shakespeare,William.KingLear.Beijing:TheCommercialPress,20

(20)、它以精湛的艺术形式,博大的思想内容表现出主人公人文主义理想的幻灭,反映了作者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探索。

3、莎士比亚的作品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

(1)、主人公罗密欧也很急躁冲动,在茂丘西奥死后,他怒火攻心,被仇恨左右,冲动之下杀了提伯尔特。而当他听到朱丽叶自杀的“噩耗”,又立刻悲痛欲绝,急匆匆地喝下了毒药。

(2)、当代美国极富影响的文学理论家、批评家。1930年生于纽约,曾执教于耶鲁大学、纽约大学和哈佛大学等知名高校。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诗歌批评、理论批评和宗教批评,代表作有《西方正典》(1994)、《如何读,为什么读》(2000)、《影响的剖析》(2011)等。被誉为“西方传统中最有天赋、最具原创性和最富煽动性的一位文学批评家”。

(3)、朱先生的译本现在已经是公版了,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哪个出版社的都差不多呢?当然不是。

(4)、与此同时,他还写了《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等悲剧3部,作品虽然有哀怨的一面,但是基本精神与喜剧同。

(5)、第哈姆雷特之所以不断发挥其艺术家本性,是要在自我反省、自我分化、撄动人心、自我否定的过程中重铸灵魂、重整乾坤。注目于灵魂的纯洁与高贵,在这尘世重铸灵魂、重整乾坤(重建乌托邦),是一类自由艺术家的天性与使命。哈姆雷特正是这样的自由艺术家。他是个敏于自省、特别追求完美的人,不能原谅自己的弱点,也不能宽容别人的劣根。在他人眼中,哈姆雷特是“时流的明镜,人伦的典范”,他自己却说“我的罪恶是那么多,连我的思想也容纳不下”。这种敏于内省的心性,使他很容易走向自我分化②。他以“灵之眼”看芸芸众生,也看自己;他知道众人是怎么回事,也知道自己的潜在之恶。在他看来,克劳迪斯、波洛涅斯、吉尔登斯吞、罗森格兰兹、乔特鲁德、奥菲利亚等人何尝不是他自我的一部分。他人的堕落与邪恶,都仿佛是他自身的毒瘤,令他痛苦不已,必欲拔除而后快。哈姆雷特对女友奥菲利亚、对母亲乔特鲁德的那些锥心刺骨的话,便正显出他想要撄动人心、提升人性的艺术家倾向。正是由于对她们爱之深,他才如此痛下针砭,仿佛要把她们身上的弱点剜除一般。而哈姆雷特之所以迟迟延宕不去复仇,并不是因为他不爱父亲,而是因为在他看来,重要的不是杀死一个克劳迪斯,而是重整人性的乾坤。问题不在于某个坏人如何凶残狠毒,而在于即便是非常善良可爱的人都会变得不可思议,在于一般人性底层潜伏着一个几乎深不见底、暗流涌动的黑洞。正是这个黑洞的存在,让哈姆雷特的复仇变得异常艰难,并使之在性质上等同于重建一个灵魂王国。这就注定了哈姆雷特的复仇必然走向本体性否定,只能在彻底的自我否定中“象征地完成”。最后,哈姆雷特在或直接或间接地杀死了波洛涅斯、罗森格兰兹、吉尔登斯吞、奥菲利亚、雷欧提斯、克劳迪斯等人之后,命归黄泉。这个过程,是一个异常惨酷的自我否定过程。正如残雪所说:“每一个被杀的人都是王子的一部分,他杀掉他们,就是斩掉自己同世俗的联系。……囚徒高举屠刀突围,砍向的是自己的躯体。”(143)哈姆雷特杀掉这些同胞,犹如剔掉自我人性中污浊的部分一样;这既是一个自我否定、自我净化的过程,也是一个重建灵魂、重整乾坤的过程。在剧末,当哈姆雷特倒地而亡时,肉身之恶剔除殆尽,一个完美的灵魂由此诞生。

(6)、在《影响的剖析》中,哈罗德·布鲁姆回顾了年轻时深受哪些经典文本的影响,当然,他并未因此走上文学创作之路,而是批评家之路。但这并不影响他对文本的解读是理论化的、晦涩不清的,相反,他是一位眼光独到的“导师”,读者不仅可以再此书中读到他对诗人的分析,更可从他所选的诗作中意识到他的智慧。

(7)、后世导演试图创造一种不同于莎士比亚戏剧文学的舞台艺术,这的确是精明之举。首先,因为英语的普及、学校课程的要求,以及随之而来的莎士比亚研究的体制化,莎士比亚已经在令人敬仰的西方文学大师中独占鳌头,成为高尚、纯粹或卓越艺术的同义词了。其次,对莎士比亚的兴趣经过系统培植,巩固了莎士比亚无可匹敌的声誉,使之成为大家最熟悉的剧作家。因为熟悉,戏剧艺术家才可以轻松地施展身手,搞些创新。

(8)、内容摘要:在作品中置入“隐性艺术家”是莎士比亚创作悲剧的一个重要技巧。在莎翁四大悲剧中,都存在隐性艺术家形象,且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魔鬼艺术家,他们在剧中往往扮演着制造危机、煽风点火、压榨人心的角色;另一类是自由艺术家,他们往往具有高度的超越性,在重重困境中坚守理想,不惧死亡,想方设法去实现理想。这些隐性艺术家在作品中的主要功能是暗暗引导作品实现艺术的本质或作家的创作意图。从理论层面来看,这里所谓“隐性艺术家”不同于韦恩·布斯提出的“隐含作者”,他(她)不是作者的理想化自我,也不是作者“所选择的东西的总和”,而只是作品的一个独特组成部分。“隐性艺术家”之所以会存在,根源在于艺术作品不只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而是现实生活、作者自我、审美形式三维耦合的结晶。

(9)、其揭露极为深刻、其文笔极为生动、其感情极为深刻、其语言极为锋利,都是当时时代精神的高度艺术化的反映。

(10)、深入阅读乔伊斯的读者很少会因为他糅合自然主义和象征主义的高超能力而惊讶,在这一点上他与托马斯·卡莱尔以及惠特曼等诗人结成了同盟。与卡莱尔的共同点更明显:我重读卡莱尔的小说《重新裁剪裁缝》的时候,感觉它明显地受了《守灵夜》的影响,虽然实际上卡莱尔这本已经无人阅读的杰作取材于歌德、诺瓦利斯 、让·保罗和相关德语素材。正如乔伊斯抛弃了爱尔兰天主教,卡莱尔也放弃了苏格兰的加尔文主义。迪奥吉尼斯·土福尔斯德洛克远不及蒂姆·芬尼根这样远近闻名,但小说的标题《重新裁剪裁缝》和《守灵夜》一样,取材于一首歌,一首古老的苏格兰乡村歌谣,而不是美式爱尔兰歌谣。这位苏格兰裁缝重新缝补(即编辑)之后,与芬尼根这位酒醉之后从楼梯跌下的爱尔兰建筑工人很类似。我喜欢想象卡莱尔尝试阅读《守灵夜》的样子。这个经历会让卡莱尔勃然大怒,但他可能会在其中发现一些自己在文字上的奢靡(extravagance)。

(11)、鉴赏与品评: 莎士比亚的悲剧主要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理想的破灭。人文主义理想和现实社会恶势之间的矛盾构成戏剧冲突。剧中塑造了一批具有人文主义理想下面的人物,描写他们与恶势力进行的悲剧斗争、毁灭及其道义力量。如哈姆雷特就是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惨痛的变故使他所珍视的理想全部破灭,为父报仇、重整乾坤又使他感到任务艰难,因而忧郁、犹豫,陷入深刻的思索。

(12)、炉前有两把圈椅,背朝着墙。中间靠左的玻璃柜放满了古玩,前面的小矮桌有绿花的椅垫,左角的长沙发不旧,上面放着三四个缎制的厚垫子。沙发前的矮几排置烟具等物,台中两个小沙发同圆桌都很华丽,圆桌上放着吕宋烟盒和扇子。 

(13)、Coralisfarmoreredthanherlips’red;

(14)、同样经久不衰的中国古典悲剧《牡丹亭》、《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长生殿》、《孔雀东南飞》等等,虽然也以爱情为主题,但也都是当时社会思潮和人文历史的产物,是窥视社会的一面镜子,是人们对美好生活、争取自由恋爱的表征和心声。

(15)、下一周,我们将一起共读的作品是《朗读者》,是德国法律教授和法官本哈德·施林克于1995年撰写的长篇小说,也是第一本登榜《纽约时报》畅销榜冠军的德语书籍,曾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在全世界热销。

(16)、前者为了追求自由爱情,在道德和自我的选择中,毫不犹豫地选择自我,不顾一切走进教堂,秘密举行婚礼;后者同窗三年方相爱,却只能隐忍自绝,最终跃入墓穴,化蝶而去。这些都反映出了中西方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差异。

(17)、Booth,WayneC.TheRhetoricofFiction.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

(18)、朱生豪是母亲的掌上明珠,负荷着母亲的希望,也深得叔祖母的爱宠。从呀呀学语到逐渐解事,既受到悉心的爱护,也受到严格的管教。三四岁时,就由母亲、叔祖母教识方块字,读《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讲二十四孝故事等作为启蒙。生豪生性聪颖,心领神会,琅琅书声,往往博得母亲的欢颜。而且也因为自幼循规蹈矩,文质彬彬,亲邻之间,都认为是听话的好孩子。生豪曾有诗句“依母孜孜看晚虹”,可以想见他幼小时期在慈母爱抚下的幸福心情。

(19)、《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一系列偶然性的情节,使家族的世仇与真挚的爱情构成了矛盾,并不断地激化着矛盾,使矛盾的解决无法采取圆满的方式,只能选择了最后的毁灭。所以,这部戏剧留给人们的首先是对于本可避免而又未能避免的悲剧结局的遗憾,是对于殉情所导致的家族和解的欣慰,也是对人类社会和人类本性当中的必然性悲剧因素的思考。

(20)、这两部作品都表现出悲喜交融,起伏跌宕的特点,都是感人至深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爱情悲剧。他们对爱情的忠贞执着、以身殉情的决绝方式十分相似。不同的是,西方的爱情大胆热烈、纯粹率性,东方的爱情内敛婉约,夹杂着无奈。

4、莎士比亚全部作品的基本思想是什么或称

(1)、即便我们对约翰生在与这场心理危机作斗争时的心理状态一无所知,《莎士比亚作品集》依然是了不起的成就(尤其是考虑到1765年时的境况),我们讨论的不仅是其中那篇伟大的前言。如果要正确评价这部作品,我们只须明白约翰生所作的贡献即可。这部作品几乎汇集了理想的情况下此类著作中应有尽有的优点,除了耐心。如果不是他在这段时光中经历了如此巨大的痛苦,即便他无法改变自己缺乏耐心的性情,也能对此有所控制。

(2)、丰子恺 | 叶君健 | 朱生豪 | 查良铮 | 罗大冈 | 纳训

(3)、剧幕拉开不久,伊阿古的活跃性、狡诈性、主导性便逐渐显现出来。他认为自己战功赫赫,比凯西奥强很多,但奥瑟罗将军任命凯西奥为副将,让自己做旗官,这让伊阿古恨得咬牙切齿。伊阿古暗恋的少女苔丝狄蒙娜爱上了奥瑟罗,这更是让伊阿古妒火中烧。嫉妒和仇恨把他变成了魔鬼,而天生的足智多谋更是为这魔鬼插上了翅膀。他开始一步步展开他的破坏计划。

(4)、如莎士比亚所言:“我的全部作品的基本思想是人文主义或人道主义,就是‘爱’。我的作品就是‘爱’的观念多方面的表现。”

(5)、我们既为朱丽叶、罗密欧的殉情感到悲伤,也为爱得纯真却又徒劳无获的帕里斯惋惜,更为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双方父母感到痛心。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凯普莱特家族和蒙太古家族终于冰释前嫌、握手言和。

(6)、这些经历扩大了他的视野,为他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1590年到1600年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早期,又称为历史剧、喜剧时期。

(7)、总之尽管现代物理对于世界本质仍有很大的分歧,但以马克斯·泰格马克(MaxTegmark)为首的物理学家则指出“意识”将是一切的答案,诚如哲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James)在对通灵研究后得出结论认为:宇宙是多元的,意识是超验的。

(8)、朱生豪,浙江嘉兴人。祖父仙洲公,是当时在嘉兴缙绅间颇有文名的贡生。中年早逝,未进仕途。叔祖父云峰公,夭折时才二十岁左右,无子女。仙洲公身后有三女,长女朱秀珍嫁曹姓。次女早夭,三女朱佩霞,即生豪生母。仙洲公去世时,生豪曾祖母洪氏太太尚健在,曾和陈姓沈姓亲戚合资开设油瓷店,遗命孙女朱佩霞招赘陆润(郎轩)为婿,延续朱氏家谱。朱家向以诗礼传家,生豪母亲朱佩霞,早寡的叔祖母,都有一定的文化修养,这对生豪童年所受的教养,有着极大影响。生豪父亲陆润,少年时曾在商店当学徒,婚后筹资经营小布店、织袜工场。但因为人忠厚,又不善谋划,连年亏损,先后倒闭。所以,从表面上看,朱生豪是出生在小商人家庭里,实际上,家庭的教育影响,居于主导地位的仍是诗礼的传统。父亲忙于业务,很少过问家事,由叔祖母、母亲负起操持家务,教育孩子的职责。

(9)、他认为想象把不知名的事物用一种形式呈现出来;想象使诗人的眼睛从天上看到地下,从地下看到天上。想象可以补充人们的贫乏,想象可以把多少年代的事情挤塞在一个时辰里。

(10)、我已年至所以每晚一般要醒来两次,第一次在两点和四点之间,然后接着睡一两个小时,几个小时之后再次醒来。我已经不再梦见过去了,过去已经变成一个我不再寻访的陌生国度,取代它的是跟当前隐约相似的坏梦。对现在的我来说,弗洛伊德的释梦理论是最不可信的。我认为乔伊斯想要说服我们:我们在梦境中汇合成一个大一统的骑兵队,但乔伊斯的神话体系和弗洛伊德的神话体系有种奇怪的重合,两者都取材于莎士比亚。我们无异于构成梦境的材料,我们短暂的世间生命终于永远的沉睡。莎士比亚既不肯定也不否定重生:肯定和否定对他来说都是陌生的概念。乔伊斯的梦者壹耳微蚵是对一个重生神话的戏仿,但他并不是乔伊斯,而《尤利西斯》中的史蒂芬和布鲁姆合起来就勾勒出了艺术家成为一个成熟男人后的样子。尽管如此,乔伊斯还是一个赫尔墨斯神智学信徒——就和诺兰人布鲁诺 一样,在神秘学方面兴许比叶芝更为虔诚,当然叶芝经常假装怀疑的精神。霍德加特很严肃地对待《守灵夜》中芜杂的玄学传统,作为他的学生(他是我在剑桥潘布洛克学院时候的导师),我也是如此。有一些批评家,尤其是才华横溢的A.D.纳塔尔,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发现了诺斯替主义,对马洛、弥尔顿和布莱克也作出了同样的结论。我本人就是一个顽固的诺斯替主义者,所以不好相信自己在这方面的见解,就只好欢快地随大流了,尤其是听从《守灵夜》的指示。

(11)、面对着至高无上的家长权威和难以割舍的骨肉关系,他们也敢于去闯、去斗争、去追求自己的幸福、这种斗争精神和勇气,不光是来自爱情和为了爱情,也是人文主义者社会理想所产生的实际行动、作者对这种思想斗争是乐观的,但作为一个现实主义作家不可能把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恋爱以喜剧结束,在那种根深蒂固的旧势力统治下,罗密欧与朱丽叶只能成为这一斗争的必然牺牲品。

(12)、莎士比亚在剧本《哈姆雷特》第一幕第五场中写到:“霍雷肖,天地之间有许多事情,是你们的哲学里所梦想不到的。”尽管鲜少有莎士比亚研究者把这句话当一回事,但至少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莎士比亚对于超自然现象的态度,而如果用较为科学的说法来解释这句话,那么即是今天我们所说的量子生物学。

(13)、(宋清如曾应多种报刊之邀写过许多零星的回忆朱生豪的材料,本文系应《新文学史料》编辑部之约所写,是她在综合已有回忆材料后撰写的最为全面完整的一篇,在《新文学史料》1989年第1期以《朱生豪与莎士比亚戏剧》为题发表时,因为需要控制篇幅和突出“译莎”的重点,故被删去过半内容。但文中其他关于朱生豪生平的介绍也有一定史料价值,这里是宋清如原作全文。)

(14)、③引自《哈姆雷特》第三幕第四场,见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第九卷)》,朱生豪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 

(15)、钱江曩日弦歌地,蓦回头,旧游历历,几番悲喜。重到溪山携手处,认取离情待理。但怪得梦醒难记。制就长歌聊当哭,使一江春水都成泪。流不尽,伤君意。

(16)、剧中可以看到冲突是两个家族之间的仇恨与对抗,但两家大规模的直接冲突到第三幕时已经基本结束、三幕二场以后,剧情开始转向朱丽叶家庭内部的斗争。悲剧的主要冲突是罗密欧、朱丽叶的爱情与两家仇恨的对立,是人道主义与中世纪封建道德的冲突,是新世界与旧世界的冲突。

(17)、在对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进行了全面、深入、实事求是的研究之后,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更准确的结论:莎士比亚的悲剧是性格悲剧,而不是社会悲剧或其他悲剧。他强调,悲剧人物的行为必须来自于他们自己的意志和内心,也就是说,悲剧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的结局,不应归咎于客观原因,而应由他们自己负责。此外,他的悲剧也存在于命运所摆布的人物身上,无法逃脱命运的宿命论色彩。

(18)、朗读者,也是小说的主人公之他的故事来自德国,由于涉及到二战的历史,讲述故事的文字也在字里行间充满了德国人特有的严谨与庄重。

(19)、从经验上来说,答案必然是肯定的。霍德加特经常告诫我要记忆瓦格纳的文本,我并不喜欢这些文本,但它们的神话力量仍然能够打动我。乔伊斯几乎吸收了一切神话,从《埃及亡灵书》到《圣经》到希腊神话,但《守灵夜》最本质的潜文本是北欧神话,包括易卜生和瓦格纳运用的神话。

(20)、在有些情况下,文艺作品或多或少地有些明确的哲学内容,这会影响我们对其他问题的看法。当然文学作品比音乐或美术作品更经常是如此这般。例如,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三幕,第一场)中,莎士比亚让亲王说:“对杀人的凶手不能讲慈悲,否则就是鼓励杀人。”这里提出的观点(不管人们接受与否)具有鲜明的哲学内容,可能会对人们的政治态度产生影响,而不是其他如欣赏“蒙娜丽莎”所产生的影响。

5、莎士比亚的作品主要体现了什么思想内容

(1)、就莎士比亚的天才、成就和声望而言,他的名字未能在本册中名列前茅看来有点离奇。我把莎士比亚排得这样低,不是因为我不赏识他的艺术成就,而是我认为文学艺术人物一般说来对人类历史影响较小。

(2)、《金缕曲》作者彭重熙君,系朱生豪同窗诗友。战乱之中,天各一方。五二年,当他惊悉生豪已于一九四四年冬去世的消息后,怀着沉痛的心情,谱出了悼念的悲歌。现在,生豪离开人世已经四十多年了。他那短促坎坷的一生,仅留的莎士比亚戏剧译稿,直至他去世后二年(1947年)多,才由世界书局印刷出版了二十七个剧本。解放之后,一九五四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用“作家出版社”名义印行了他的全部遗译三十一个剧本。译作问世后,据之江大学的海外同学反映,美国文坛“为之震惊”,认为华人竟能有如此高质量的译文,而且出自无名作者之手,实属奇迹。经过岁月的洗礼,专家学者的推敲,他的著作也被认为是文采华赡,有其特色。当然,无论是褒是贬,对于他本人来说,都已无足轻重了。但是,“读其书想见其为人”,似乎是人之常情。因此,这些年来,许多读者和文化界有关方面,都曾直接间接地查访有关朱生豪的事迹、资料,以供研究、纪念。而我,作为他的同学、亲属,而且自始至终干预他的译事,是他莎剧译本的第一个读者,确也责无旁贷地有为他翔实介绍的义务。对我来说,朱生豪并不是一个遥远的古人,但因为他一向沉静寡言,性格内向,虽则我们有过十年的友谊,两年半的婚后生活,也很难深刻全面地表达出他的内心世界。他自己也承认是“一个古怪的孤独的孩子”。特别是结婚以后,他在恶劣的环境中受着困苦生活的折磨,我难以描绘出他那忧国忧民忧家的心境;在埋头伏案、苦思冥想的神态中,我也难以体会到他咀嚼琢磨成句成章的甘苦。现在,我只能根据残留的记忆,残存的信件,以及亲友们陆续提供的资料,作概略的介绍。

(3)、挨过了凄凄惨惨的年底,生豪父亲为生活所迫,不得不丢下三个孩子,到嘉善一家布店当店员。财破人亡,穷途潦倒。不到两年,因病回家,医治无效,不几天去世。又过了不到两年,家中唯一的老人叔祖母也长辞人世。从此,三个孤儿的生活、家务,全都由大姑母照顾。那时,生豪十四岁。

(4)、在碎片化阅读的当下,时不时接触到的莎翁的一些句子,常有直击人心最深处的力量。“我们命该遇到这样的时代”,看到《辛白林》中的这句话时,我正处在从人生低谷奋力往上冲刺的阶段。它令我忽然意识到:当前的所思、所言、所行固然囿限于时代,然而这一切又何尝不是必不可少的构成时代的质素呢?于是,一种无可名状的崇高感油然而生,它鼓舞、激励着彼时的我,也使我明白,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经典可以自如地与任一时代的任一个体相结合,不断“生产”出新的阐释与意味,最终深入人心,润物无声。

(5)、莎士比亚在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Stratford)出生长大,18岁时与安.哈瑟维结婚,两人共生育了三个孩子:苏珊娜、双胞胎哈姆尼特和朱迪思。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的20多年期间莎士比亚在伦敦开始了成功的职业生涯,他不仅是演员、剧作家,还是宫内大臣剧团的合伙人之后来改名为国王剧团。1613年左右,莎士比亚退休回到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3年后逝世。

(6)、据统计,莎士比亚用此高达两网格以上。它广泛采用民间语言(如民谣、俚语、古谚语和滑稽幽默的散文等),注意吸收外来词汇,还大量运用比喻、隐喻、双关语,可谓集当时英语之大成。莎剧中许多语句已成为现代英语中的成语、典故和格言。相对而言,他早期的剧作喜欢用华丽铿锵的词句;后来的成熟作品则显得更得心应手,既能用丰富多样的语言贴切而生动的表现不同人物的特色,也能用朴素自然的词句传达扣人心弦的感情和思想。

(7)、景——大致和序幕相同,但是全屋的气象是比较华丽的。这是十年前一个夏天的上午,在周宅的客厅里。

(8)、T.S.艾略特曾将《莎士比亚作品集前言》称为“一位诗人从后人那里获得的最大殊荣,莫过于伟人给予的巨大荣耀,而约翰生对莎士比亚的评论就是巨大的荣耀”。实际上,任何诗人“都欣然愿意放弃在教堂中安葬这一殊荣,而宁愿选择以下这段文字,因为这代表更高的荣誉,这段文字的作者就是一位伟大的人物”。艾略特继而从《莎士比亚作品集前言》的开头部分开始引用:

(9)、朱丽叶、祝英台、刘兰芝就是典型的父权制的牺牲品,但他们为自由爱情而不懈努力追求的精神,值得称赞和肯定。

(10)、 电影:《疯狂动物城》,兔子与狐狸之间爱的故事(李东然)

(11)、在莎剧的排演中,编剧可以学习到思想表达、故事结构、冲突构成、遣词造句等重要的戏剧元素;导演可以学习到创作想象力的活跃、风格样式的多样、众多人物的形象系统平衡;演员可以学习掌握人物复杂的内心和丰富的性格特征;舞台美术可以学习有限舞台假定性的无限可能;莎剧在二度创作中就是一个具有无限可能性的空间,通过排演可以逐步树立创作者对待戏剧的开放性观念。

(12)、在英语文学的重要作家中,乔伊斯与莎士比亚争斗之激烈只有弥尔顿赶得上。失去了视觉的弥尔顿和近乎瞎眼的乔伊斯(后者写《守灵夜》至少用了十六年)可能都依靠大声背诵莎士比亚来唤醒自己的听觉记忆,《失乐园》和《守灵夜》两者都像回声室一样回荡着莎士比亚所揭示的道理。显著的区别在于乔伊斯的回声很直接,而弥尔顿的回声经常显得不经意。和乔伊斯相比,弥尔顿是否被聆听莎士比亚语句的经历所产生的惊叹而中伤得更深呢?或者说乔伊斯选择了主动操纵者的面具来遮盖莎士比亚的精深给他造成的创伤?

(13)、现在,莎士比亚是一位真正的全球性作家,在保加利亚和印度尼西亚,中国和日本,俄国和任何其他国家里都受到推崇,都有人阅读或搬上舞台。莎士比亚的戏剧虽历经翻译、改写和重组,却仍然充满生命力,因为这里面的人物都是鲜活而有普世意义的。这就是为什么莎士比亚是影响研究的一个特例:他的影响过于深远,无法有条理地分析。爱默生曾说莎士比亚书写了现代生活,这促使我说了一句一直被误解的话:“是莎士比亚发明了我们。”没有莎士比亚我们当然也会存在,但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14)、那么为什么本册中有文艺人物呢?这是因为欣赏文艺对每个人的生活有一定的直接影响(虽然这种影响并不总是很大),换句话说,一个人可能会花一部分时间听音乐,一部分时间读书,一部分时间作画,等等。即使我们听音乐的时间对我们的其他活动毫无影响(这肯定是种夸张的说法),这一部分时间仍然代表着我们生活中的无聊时间。

(15)、在长期的戏剧创作中,我们一直将社会正统思想和意识形态倾向作为选择戏剧性事件的第一要素,我们在剧中习惯选择表现事关重大的戏剧性事件,但是基本都是公共事件;我们选择表现的冲突,许多都是是与非、正与负的较量,最后总是正义战胜邪恶。这样的创作惯性反过来影响了我们的戏剧专业教学,我们在教学中也习惯于寻找那些正面和反面之间的剧烈冲突,比如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比如先进提携后进、光明启蒙愚昧;而这些是非对错在社会舆论中早有定论,根本不值得再次展现在舞台上,再次出现在舞台上只会引起观众与戏剧日渐疏离。

(16)、考古:海昏侯墓主揭秘:“政治傀儡”的前世今生(邱杨)

(17)、1590-1612年间,莎士比亚创作成就辉煌,共作戏剧37部,叙事长诗两部、十四行诗一卷(154首)。1608年左右,获世袭绅士身份,荣归故里,直至终年。莎士比亚全部作品的基本思想是人文主义或称人道主义。其最高成就在于戏剧,按内容可分为历史剧、悲剧、喜剧三大类。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16至17世纪英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莎剧以生动曲折的情节著称于世,构思壮阔,内容丰富,多采用多线索结构,将各种戏剧因素自然结合。其人物都有栩栩如生的鲜明个性,总以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显示自己的特色。语言丰富多彩、清新隽永,既富有哲理,又带有浓郁的诗意。他的创作集中地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的文学成就。

(18)、亲爱的小伙伴们,本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共读就到此结束。由于原著是戏剧,几乎全部是台词对白,为方便领读,只取了故事梗概,改成小说的形式,难免丧失了戏剧的原汁原味。

(19)、要研究莎士比亚著作中的这些超自然现象就不得不提与之同一个时代的苏格兰国詹姆斯六世,因为詹姆斯六世对于超自然现象尤其是巫术的痴迷,从而间接导致当时的人们敢于探索上帝之外的事情。如据说詹姆斯六世就曾用巫术咒语干预了他的婚姻;又如他在北贝里克的一次女巫审判中驳斥“巫术是恶魔所为”的说法,而据信这次女巫审判也为莎士比亚的剧本《麦克白》提供了灵感来源。

(20)、罗锦鳞(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作家,他既继承了古希腊戏剧传统,宣传人性、人的价值,又突破了古希腊“悲剧家不写喜剧,喜剧家不写悲剧”的界定,他的喜剧作品中有悲剧因素,悲剧作品里有喜剧人物,且更贴近现实,关注普通人的生活,这是他对戏剧创作的贡献。

(1)、莎士比亚给世人留下了三十七部戏剧,其中包括一些他与别人合写的一般剧作。此外,他还写有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和四首长诗。

(2)、对写作者而言,来自同行与前辈的阅读影响是巨大的,布鲁姆说他们是一座迷宫,而他有这个能力带读者去穿越:

(3)、在众多莎士比亚的译本中,小编推崇朱生豪先生的译本。如果您知晓了朱生豪先生翻译的过程,自然也就理解了小编的想法。

(4)、莎士比亚演出培养了一批对莎士比亚烂熟于心的观众,他们不用花费精力去了解剧本故事,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表达方式上,看导演如何再现莎士比亚。演莎士比亚时,导演、舞台设计和演员争相在艺术创造上压倒别人,他们也非如此不可。莎士比亚戏剧已经成了众多戏剧艺术家磨砺风格、推陈出新的展示窗。莎士比亚的戏剧已然是判断演员、设计者和导演艺术水准的标尺。其他任何剧本都无法像莎士比亚的戏剧这样为导演的大胆尝新提供平台。

(5)、《莎士比亚作品集前言》通过创新、瑰丽的手法,无处不体现出这种无与伦比的价值,即“真理的稳固磐石”。正因为此,文学批评史家有时会直接得出结论,认为约翰生通常对于“形式”不太感兴趣,因为这与文学的“表征”价值观相悖。但是,我们应当牢记两项因素:(1)《莎士比亚作品集前言》虽然十分复杂,但却只是他诸多批评著作中的一种,而且是在极为特殊的条件下创作而成,约翰生在创作此文时极其强烈地追求着弗洛伊德所说的“现实原则”。(2)约翰生出生时,正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漫长、影响最大的文学形式主义如日中天的时候(他在写作时,则是这一时期临近尾声阶段)。这一时期就是从十七世纪六十年代至十八世纪五十年代的“新古典主义模式”。因此,他理所当然地认为形式与风格价值(除传统之外)与舞台表现与剧院实务相关。在这些不同凡响的剧作中,依然体现出形式上的迟疑与不安,对此他的做法是从其背后抽取出静态的前提,即它们的立足点,然后用一种更加功能化、动态的方式将其取代。诗歌的关键功能(这超出了其他任何功能)是“寓教于乐”:换言之,就是通过语言中最强烈的神奇力量,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认识,并加深或拓展对生活的体验。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从亚里士多德一直延续到十八世纪下半叶的批评的“经典传统”。约翰生沿袭这一传统之后,变得更加活泼,更加善于纠正自我。他在挽救和复兴古典主义价值观时尤为典型(即通过艺术获得知识,换言之,即获得更深刻的体验),他破除了“新古典主义”理论中的三项重要规定,即所谓的“得体”原则,这些原则一百五十年来束缚了戏剧理论的发展。它们是文艺复兴晚期文学批评活动的副产品之当时人们一心追求古代的古典主义梦想,力图创造出“新古典主义”并使之成为系统化的思想,以实现这一梦想。这种系统化的过程经常取代对总体目标的构想,尽管这一做法受到了抗议与反驳,但这种束缚即便在实践中不具有可行性,却依然存在于理论中。

(6)、《李尔王》第一幕第一场:(李尔王宫中大厅)

(7)、朱生豪进入一高后两年,文振弟也在初小毕业后进入一高,一同寄宿在姑母家里。

(8)、文章实在太长,只能分条发布,等不及的朋友,可以回复“朱生豪”,先睹为快。想看朱生豪译本的读者,可以直接拉到最后。

(9)、假如乔伊斯和普鲁斯特是20世纪西方文学的高峰,也许还有其他重要诗人、小说家、故事家和戏剧家接近他们的高度,但即使是卡夫卡和叶芝,或任何你想提名的作家,都不太可能像《尤利西斯》《芬尼根的守灵夜》和《追忆逝水年华》的创造者们一样稳居中心地位。似乎两人只有一次相遇,是在巴黎的饭桌上。当时,乔伊斯只读过一点普鲁斯特写的文字,觉得很平常,而普鲁斯特则从来没有听说过乔伊斯。爱尔兰天才哀叹自己视力减退头痛频发,而索多姆和戈摩尔的先知则抱怨自己消化不良。即便是对于病痛他们也感受不不过最后乔伊斯沉默地列席了普鲁斯特的葬礼。

(10)、奥瑟罗临死前的清醒,包含着人类理性的胜利。

(11)、(美)沃尔特·杰克逊·贝特/李凯平/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

(12)、此外在莎士比亚的剧本《查理三世》第五幕第三场中也提到了一个真实存在的“邪恶之灵”。该情节写到,在博斯沃思战役之前查德三世和其宿敌里士满都同时梦到了一个鬼,而这鬼在梦中挖苦查德三世并预言里士满将会成为未来的国王。

(13)、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后,在教学中与莎翁戏剧再次相遇。我所在学校除了借助图书馆和网络资源让学生广泛阅读莎翁作品及相关资料文献,还开发了“戏剧节”这样一套活动课程来辅助教学。许多学生通过表演,增强了语言感受力和文本品读能力。和学生一起与经典相遇,与文豪对话,新的意义在此过程中不断生成。

(14)、生死存知己,十年来、梦魂相守,只今能几。昔日吟坛推独步,译笔一时无能回荡莎翁才气。近体玉溪才敌手,倚新声姜史差堪比。遗响绝,何人继?

(15)、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

(16)、“隐性艺术家”这一概念的提出有什么理论依据呢?当然有。在《形而上学》第七卷,亚里士多德指出:“从技术造成的制品,其形式出于艺术家的灵魂。”(亚里士多德136)艺术作品属于“从技术造成的制品”,其形式确实与“艺术家的灵魂”有着最为紧密的关联。我们知道,艺术创作虽然离不开现实生活,但毕竟要基于作者自我的情感、思想、艺术智慧、审美经验对现实生活进行提炼、剪裁、变异等等,才能创造出符合审美规律、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这就决定了作品中有作家内在自我、艺术思维“渗入”的成分。质言之,艺术创作的真实情形,决定了艺术作品并非“举镜照自然”的产物,也决定了“隐性艺术家”是完全有可能存在的。事实上,在作品中置入隐性艺术家形象,是很多作家实现其创作意图的一个重要技巧。了解“隐性艺术家”这一概念,不仅对于艺术创作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解读经典作品很有启示意义。

(17)、“新古典主义”原则反对在同一部戏剧中将悲剧与喜剧的要素相结合。这原本基于两种观点,它们听上去都很有道理,如果深究,结果就大相径庭:(1)形式与文类的纯净;(2)产生的影响应具有想象与情感的统一。悲剧明显不同于喜剧。因此,如果在描写一位悲剧人物或悲剧事件之后,突然又开始采用喜剧描写,难道不会有损效果的统一并同时抵消“喜剧”与“悲剧”的效果吗?据约翰生说,这种思维方式具有条块化的形式主义特点,事实证明这种看法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因此批评人士依然在不断重复这一观点,但他们根据“日常经验”(如果他们愿意采用自己的日常经验),就能知道此举是“错误的”。在我们对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所作的反应中,悲剧与喜剧始终是相互交融的。如果我们同意戏剧的目的是“寓教于乐”,那么莎士比亚的“混合式戏剧”通过展示生活的真实面貌,“教育”了更多的人——在生活中,“把酒言欢之人在豪饮美酒,悲伤的人则在掩埋好友的尸体”;与此同时,莎翁的戏剧也更令人“快乐”,因为它更贴近我们的日常经历,而且“所有的快乐都由多种多样的要素组成”。

(18)、在艺术上,悲剧是莎剧中成就最高的。首先,多线索手法的运用体现了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如《哈》剧中安排三条复仇线索,以王子复仇为主线,另两条线索穿插糅合其间。《李》剧中也有两条平行交错的线索。其次,人物形象鲜明,作者善于深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其性格更丰满深刻。如哈姆雷特的著名独白,富有哲理性。麦克白杀人后精神崩溃的过程更是刻画得细腻真切。此外,作者还善于渲染气氛,营造悲剧性的氛围,烘托人物的心理活动。如《麦》剧中夜与血的形象贯穿始终,阴森恐怖。《李》剧中暴雨荒原一场,激烈哀愤……凡此种种,都使莎士比亚悲剧成为文学史上不朽的名篇。

(19)、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到:“死去,睡去...但在睡眠中可能有梦,啊,这就是个阻碍,毕竟在死一般的睡眠什么样的梦都会降临...”这句话被认为很贴切的解释了各种超自然现象的本质,而且神经科学家及诺贝尔奖得主阿维德·卡尔森(ArvidCarlson)也指出:“我们或许会经历一些没有时间概念的事情——在大脑停止运作后,一切将会脱离时间的束缚。这是什么?这是一种永恒的感觉。”

(20)、一位著名的画家,虽然可能对后来的画家的作品影响很大,但是他对音乐和文学可能带来的影响却微乎其微,对探险和其他人类奋斗的领域实际上则毫无影响可言。类似的说法也适合于诗人、剧作家和音乐作曲家。一般说来,文艺人物只对文艺有影响,实际上只对他们所从事的那个特殊领域有影响。正是由于这种原因,没有一名文学、音乐或美术人物被列进前三十名,且只有少数几个人物才被列入本册。

(1)、亲爱的小伙伴们,前面6天,我们读完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相信很多听过或者看过这部剧的小伙伴,都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爱情惋惜不已。

(2)、镜子说与摹仿说虽然有相似的内核,比起摹仿说,莎士比亚的镜子说有新的发展,那就是艺术不是对自然的单纯摹仿,而是一种能动性的创造,它应该创造比自然更真更美的图画。他认为真与美的统一乃是艺术永恒的生命。

(3)、首先,自由的爱情,理想的追求和对封建家长制、父权制及封建礼教的控诉,以及对真挚感情和反抗精神的歌颂,是这些作品的共同主线。

(4)、英国画家法兰克·伯金在他的回忆录《詹姆斯·乔伊斯和〈尤利西斯〉的创作》(1934)中,报告了乔伊斯说过的一句话:“在我看来,思想总是简单的。”莎士比亚的思想是无比复杂的:他是语言之王,众多人物的创造者,他在智识上无与伦比的原创性也同样令我们震惊。乔伊斯认为自己是莎士比亚真正的对手,他处理语言的能力的确达到了莎士比亚的高度。在《尤利西斯》中他创造了列奥波德·布鲁姆,一个完整的人,与桑丘·潘查和福斯塔夫爵士的对话也当之无愧。《守灵夜》中的人物,壹耳微蚵和他的家人,不成其为人,只能说是巨大的形式,就像布莱克的阿尔比翁 和他的妻子、儿子和女儿。布莱克的长诗《四物》《弥尔顿》和《耶路撒冷》都智识出众,文采斐然。乔伊斯聪明至极,但经常会以天才和机智的方法来显示他的智力。这句话并不是贬抑。乔伊斯追随维柯和布鲁诺,信仰一种古老的智慧。塞缪尔·贝克特是最早阐释《守灵夜》的人,也是阐释得最好的,他依靠的是笛卡尔和叔本华,而并非维柯和布鲁诺。对乔伊斯来说,哲学的用处仅仅在于帮助他囤积文字。

(5)、17世纪始,莎士比亚戏剧传入德、法、意、俄、北欧诸国,然后渐及美国乃至世界各地,对各国戏剧发展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并已成为世界文化发展、交流的重要纽带和灵感源泉。中国从本世纪初开始介绍和翻译莎剧,到1978年出版了在朱生豪译本基础上经全面校订、补译的11卷《莎士比亚全集》。1902年,上海圣约翰书院学生最早用英语演出《威尼斯商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先后有65个职业和业余演出团体 ,以英 、汉 、藏 、蒙 、粤5种语言 ,文明戏、现代话剧、戏曲、广播剧、芭蕾舞剧 、木偶剧6种形式 ,共演出莎剧21部,包括了莎剧大部分重要作品。莎剧已成为中国中学、大学特别是戏剧院校的教材。莎剧的重要角色为中国演员的培养和提高开辟了广阔天地。

(6)、莎士比亚的主要成就为戏剧,其创作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7)、内容摘要:莎士比亚对世界戏剧具有全方位的影响,在许多国家的戏剧教学中,莎剧是必须的教学内容。我们都知道莎剧的重要性,但目前在我国戏剧专业教学中,却没有要求学生对莎剧进行系统阅读,更没有将莎剧列为必须的教学内容。莎士比亚戏剧在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还没有被我们认识到。

(8)、进入邮政官网报刊订阅(http://bk.111cn),搜索“文学报”,即可在线支付订阅。

(9)、莎士比亚(1564—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主要代表作家,“英国戏剧之父”。出生于商人家庭,少年时就读于当地文法学校,爱好戏剧、诗歌。后因家道中落而辍学,20岁赴伦敦谋生。在剧院打过杂差、当过马夫。1590年,他成为雇用演员,开始舞台和戏剧创作生涯。后成为剧团股东,巡回演出。其间结识了一些青年贵族和大学生,受到古代文化、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文化和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10)、为什么说《罗密欧与朱丽叶》更是性格悲剧呢?

(11)、莎士比亚生活的时代,意大利和欧洲的许多国家正相继开展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即文艺复兴运动。这期间是欧洲封建社会逐渐解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封建社会母体内孕育的时期,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12)、莎士比亚的四大喜剧是:《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和《皆大欢喜》。

(13)、《李》剧叙述不列颠王李尔将国土全分给了花言巧语的两个大女儿,而将秉性耿直的小女儿远嫁法国。最终遭到长女次女百般虐待,流落荒野,疯癫而死。

上一篇精选歌德老酒行的酒真吗60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