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句子网

精选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150句

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1、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时间

(1)、1949年,共产d在中国取得胜利和苏联爆炸了核装置这两个引人注目的事件震惊了美国。国民d在中国的垮台(下文将介绍)引起美国人的恐慌,美国对核武器的垄断地位的丧失更使他们感到惊惧。尽管美国的科学家明白一旦核秘密公开后,苏联将会在几年内研制出原子弹,但是美国的许多决策者相信技术上落后的俄国人要研制出原子弹最起码要花费15年的时间。杜鲁门总统认为苏联人可能永远也不会研制出原子弹。1949年劳动节休假过后,美国空军的侦察飞机收集到了含有放射性成分的空气样品,这表明苏联已经在试验核武器,距离美国研制出第一颗原子弹仅差4年时间。现在核军备竞赛开始了。物理化学家哈罗德・尤里(HaroldUrey)听到这个消息时评论说:“只有一件事情比一个国家拥有原子弹更糟糕——那就是两个国家同时拥有原子弹。”

(2)、在1945年9月举行的伦敦外长会议上,美国拒绝承认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亲苏政权。但没有证据可以证实斯大林的外交政策因美国拥有原子弹而受到影响。亚当·乌兰认为,美国稍早拥有原子弹(1949年8月苏联爆炸了自己的原子弹),使其产生了一种马其诺心理,这实际上削弱了美国的外交政策。乌兰写道:“就像一个吝啬的守财奴,美国紧抱着这短暂的原子弹垄断不放,却不懂得如何去开发利用,或以此换取有用的东西。”

(3)、经济方面,对美国最大的影响是通过外贸实现了国内过剩资源的出口转移,实现了廉价原油以及消费品的进口以及跨国公司的发展,并通过对贸易和汇率制度的改革,实现了美元在全世界的主导地位,但也逐步滋生了欧美矛盾。

(4)、为了遏制共产主义力量的发展。在战后的经济凋敝,执政的人员束手无策的情况下,共产主义盛行,共产d逐渐的成为了各个国家的重要政治力量,甚至是在捷克等国家走上了执政d的地位,为了遏制共产主义的发展,遏制苏联的势力,马歇尔计划开始了。

(5)、美国国会两院对此迅速做出了反应,于1947年5月15日通过了援助希腊和土耳其反对共产主义的法案。

(6)、(思维导图)《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7)、不结盟运动就是参加国不与世界上任何国家结盟。

(8)、③苏联实行战略收缩,从阿富汗撤军,宣布不再干涉东欧事务,同意两德统一

(9)、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H.S.杜鲁门在致国会的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中,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后这一指导思想被称之为杜鲁门主义。

(10)、   在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缺席下,英、法等16国于1947年7月12日在巴黎召开一场冗长的会议,商讨未来美国援助形式及分配问题。经美国督促,巴黎经济会议成立常设联合机构——欧洲经济合作组织(OEEC),即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的前身,並于9月22日提出美援申请报告。根据美国要求,该报告把各国之间互通经济情报、发展经济合作列为接受美国援助的基本原则。

(11)、(1)抓住一条主线: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趋势演变的过程。

(12)、设问:漫画反映了什么事件?美帝国主义的“援助”真正目的是什么?你怎样看待这一事件?

(13)、    马歇尔计划开始后,美国处处展现华盛顿对欧洲的控制。美国力促西欧各国加犟经济统一和联合,如当美国推动贸易自由化时,要求成立一个欧洲支付同盟,並希望英国带头,但英国极力反对。据当时美国特别代表哈里曼(W.AverellHarriman)说,他为此与英国财政大臣克里普斯(StaffordCripps)进行极为困难的谈判,直到美国以不给援助施加压力后,英国才做出妥协。

(14)、在丘吉尔的“铁幕演说为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拉开序幕后,为了统一美国政府在对苏问题上的立场,杜鲁门迫使坚持罗斯福总统和平缓进政策、反对与苏联公开决裂的“自由主义者”领袖商务部部长华莱辞职。

(15)、长期以来一直反对订立军事协定的美国参议院也批准了建立北约组织的计划。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在1796年的告别演说中,告诫美国不要卷入任何军事联盟,长期以来,美国一直遵循着这一告诫。而今,美国自独立战争以来第一次与欧洲订立了军事条约。美国国会也支持对北约成员国的军事援助,冷战使得美国改变了长期以来不愿卷入欧洲事务的立场。

(16)、(3)把握三个阶段: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20世纪90年代多极化趋势加强。注意各个阶段的特点、起因、影响及相互关系。

(17)、第马列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必然消亡的预言极大地鼓舞了苏联。但正如列宁所说,在消亡之前,“苏维埃共和国与资产阶级各国之间一系列激烈的冲突不可避免。”

(18)、错误。二战后,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只是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并不意味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完全形成。1949年北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初步形成,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确立。

(19)、将马歇尔计划视为“阳谋”的代表,还在于它的公开性。该战略的提出并没有将东欧国家排除在外,在早期对欧洲复兴计划的讨论中,是允许苏联参与的。这是它有别于“阴谋”的关键。但是马歇尔计划也存在一个“陷阱”。正是由于它的公开性,苏联非常担心东欧国家也加入其中,从而脱离苏联的控制。捷克危机和第一次柏林危机就是苏联对该计划的回应。虽然斯大林成功的控制住了东欧国家的离心倾向,但是也严重损害了苏联塑造的国际形象。苏联阵营的第一道裂痕出现了。

(20)、结合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了解美苏冷战在军事上的构建——北约与华约的建立与影响。

2、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

(1)、(思维导图)《中外历史纲要下册》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2)、针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经济凋敝、政局动荡,资本主义统治秩序面临威胁

(3)、正确区分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等概念:

(4)、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折点。它与美国当时实行的马歇尔计划共同构成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础,标志着美苏在二战中的同盟关系的结束及冷战的开始,也标志着美国作为战后第一大国的世界霸主地位的确立。在此后长达30年的时间内,杜鲁门主义一直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并起着支配性作用。

(5)、    欧洲宣传马歇尔计划的众多海报中有一幅风车画,其中参加国的国旗被画成风车叶片,美国国旗则位于负责控制方向的位置,宣传标题为「无论在任何恶劣天气下,我们总会共同向前走」,或许加上「在美国控制下」,更能说明实际情况。

(6)、北约的成立事实上是出于心理上的目的。建立欧洲共同防御的战略思想再简单不过了,这就是美国有能力提供原子弹。只有让属于他们的那一半欧洲大陆披上核斗篷,西欧人就有了一块为经济的复兴和抵御共产主义的颠覆而工作的安全基地。

(7)、(3)欧洲处于两极格局下,面临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

(8)、当苏占区与西占区在复杂的赔偿问题上没能达成一致之后,双方于1946年出现了第一次破裂。1947年1月,西方即以把英、美两个占领区进行合并予以回敬。西方强烈要求复兴德国经济并把西方三个占领区纳入欧洲复兴计划。

(9)、   苏联为了抵制和反击马歇尔计划,祭出莫洛托夫计划(MolotovPlan)来协调东欧内部的经济关系。这加犟苏联与东欧的经济联繫,也限制东欧与西方的经济往来,使其日益成为一个脱离世界主流市场之外的封闭经济集团。

(10)、(2)马歇尔计划,官方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1)、(1)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提高了西欧国家的政治地位,促使欧洲各国长期保持合作和和平发展

(12)、第1917年十月革命后,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接着在1918年至1920年就受到了西方盟国的入侵。丘吉尔关于“把布尔什维克主义掐死在摇篮里”的讲话使苏联领袖们更加坚信,西方的目的就是要对苏联形成一个资本主义的包围圈。

(13)、1947年初美国的对外政策处于混乱状态。众所周知,1946年美国开始对苏联采取一种咄咄逼人的态势。然而,由共和d人控制的国会却打算削减军费,而且无人知道如何凭借核垄断地位赢得外交优势。美国公众对来自苏联的威胁将信将疑。在这种情况下,杜鲁门也感到束手无策,但是1947年希腊危机为他提供了一个机遇。

(14)、    西方执政者对此惊恐不已,美国政府也深感不安。1947年2月27日,美国副国务卿艾奇逊(DeanAcheson)在白宫祕密会议中表达其担忧:「在法国,有四五名gcd部长,其中一名是国防部长;gcd控制最大的工会並在政府各部、工厂、部队中安插大量人员;法国经济情况非常糟糕。在这种情况下,俄国人随时都可以下手。」

(15)、从美国在希腊和土耳其的所作所为来看,杜鲁门主义可以说达到了围堵共产主义的目的。从长远来看,杜鲁门主义也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的公开破裂和旷日持久的美苏冷战的全面展开,一场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又一场不见硝烟的东西方大较量已上演。

(16)、1949年在“铁幕”两边的陆军师的比例大致为125:这一比例大大有利于苏联人,但谁也没有想过要去调整这种不平衡状态。这是北约心头上的窘境,因为在政治上北约不可能组建一支能与苏联红军相匹敌的西欧地面部队,北约不得不依赖原子弹去阻止苏联的进攻。美国的核保证就是这一同盟的基石。

(17)、错误。北约是一个政治、军事集团,而不是一个经济集团。

(18)、(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经济恢复和发展,贸易往来密切,各国联系日益紧密,欧洲联合成为一种需要

(19)、1948年6月24日,就在西方大国在西占区内流通新货币的第二天,苏联当局切断了通往西柏林的所有水陆交通和货运,开始对柏林实行封锁。苏联认为,柏林是一个显示实力的理想之地。柏林深陷在苏占区内,240万西柏林居民只能听任苏联占领军的摆布。法律上,西方没能达成一项确认其有权从陆地进入柏林其他区域的书面保证。

(20)、“马歇尔计划”虽然是一个经济援助计划,但是它的根本立足点不在经济,而在于战略。这也是马歇尔计划被后世认为是改变大局的“伟大战略”的原因。

3、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内容

(1)、(思维导图)《中外历史纲要下册》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2)、归纳总结: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归纳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本质)与评价等。

(3)、马歇尔计划的目的首先是要提振欧洲的经济,从而达到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低迷经济状况获得好转。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作为战争的主战场受到战争的破坏非常的大,很多基础设施遭到了严重的损坏,特别是公路、桥梁、铁路等基础设施的破坏更是异常严重,想要重建需要国家拿出大笔的经费。

(4)、苏联红军占领波兰后,光凭一纸宣言是赶不走它们的。1945年4月斯大林当着南斯拉夫的米洛万·吉拉斯的面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得再清楚不过了:“这场战争不同于以往的战争:谁占领了地盘,谁就能把他的那套社会制度推行到他的军队所能到达的地方去。此外,别无他途。”

(5)、缓和: 苏承认联邦德国 ;赫鲁晓夫访美 紧张 :柏林墙的修筑 ;古巴导弹危机

(6)、结合上述内容,从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归纳美苏冷战的表现与布局。

(7)、材料二:美国著名评论家李普曼在谈到杜鲁门主义的真实目的时指出:“我们选择希腊和土耳其不是因为它们特别需要援助,也不是因为它们是民主的光辉典范,而是因为它们是通向黑海和苏联的心脏的战略大门。”

(8)、①万隆会议:1955年,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举行,并诞生了体现和平共处原则的“万隆精神”

(9)、50年代发动侵朝战争,60年代参加越南战争,80年代则出兵入侵格林纳达和巴拿马。谋求全球利益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主旨。苏联作为超级大国也对外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出兵捷克斯洛伐克、入侵阿富汗、向第三世界扩张、攫取战略要地;在中国边境集结重兵、制造事端;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等。

(10)、正确理解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联系、区别和实质。

(11)、中国共产d的胜利和苏联原子弹的研制成功使得美国更加谨慎地界定本国的外交目标。杜鲁门要求国内制定出更加成熟完善的外交和防御政策,为了适应这一需要,国家安全委员会(NationalSecurityCouncil,成立于1947年,其主要职责是进行政策协调)制定了一份文件,此文件被称为国家安全委员会第68号文件。这份文件奠定了美国未来二十年内的外交政策的基础。

(12)、    在战胜日本后,美国的同盟国曾请求考虑延长租借法案,但杜鲁门没有同意,他坚决反对美国在1945年9月胜利以后继续充当全球的救主。到了1945年底,杜鲁门政府退出欧洲的意图越来越明显,美国民众也表现出反对援助欧洲的孤立主义倾向。在二战结束后一年多的时间里,美欧关系看来一片黑暗。

(13)、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

(14)、    这种情况在战后进一步加剧,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所有的生产领域都佔据绝对优势。1947年,美国的工业生产已佔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的42%,並拥有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的70%;另在全球贸易上,美国商品输出在资本主义出口的总额中,比重从1937年的8%上升到1947年的4%,成为世界最大的商品输出国。二战之前,西欧各国至少佔美国出口贸易的40%,然而战争严重打乱西欧的经济秩序,许多欧洲国家通货膨胀、货币贬值,鉅额赤字使得欧洲国家无力购买美国商品。对于产能旺盛的美国並不是好消息,正如中国目前面对膨胀的经济要求扩大国外商品和投资市场,以求更稳定、持续的发展。当时主管经济事务的美国助理国务卿克莱顿(WilliamL.Clayton)所说,「我们需要市场,巨大的市场来做买卖。」如今的中国大陆,可以推行一带一路政策,开拓广大的中亚及非洲市场。但在二战后,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满足美国需求,即便是西欧。尽管美国自战后已经向西欧提供90亿美元的援助,但並未使西欧各国经济走出恶性循环,更不用说欧洲国家的鉅额赤字让它们丧失购买力。

(15)、(思维导图)《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16)、为了避免这两个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国家落入苏联手中,1947年2月21日,英国紧急照会美国国务院,坦承自己所面临的困难,希望美国能接手这个烂摊子。

(17)、错误。二战后,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美苏关系破裂,最主要原因是国家利益上的矛盾。

(18)、(1)所谓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制),就是美、英、苏三国首脑主要通过二战后期雅尔塔等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其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雅尔塔体系是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

(19)、阅读教材和《四国分区占领德国示意图》,说说德国走向分裂的历程与影响。

(20)、(思维导图)《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中古时期的亚洲

4、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区别

(1)、就在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的同一个月,美国驻莫斯科代办乔治·凯南给华盛顿的杜鲁门政府发了一份长达8000字的电报。这份著名的长电报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五角大楼传阅着这份电报的复印件,它简直成了“美国决策者的圣经”。

(2)、注:西欧包括英国、丹麦、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卢森堡、荷兰以及部分被英国、法国和美国占领的德国地区;西欧大陆与西欧的区别在于剔除了英国

(3)、但是,“杜鲁门主义”很快遭到了质疑与反对。美国国会共和d议员公开质询杜鲁门政府:杜鲁门主义是只适用于希腊和土耳其的有限需要,还是打算将这一原则应用到世界的其他地区中?这一质疑的逻辑在于,相当部分的美国人虽然承认战后美国力量的首屈一指,但是即使这样美国也没有足够的资源应对全世界的所有冲突。与此同时,共和d所代表的的大部分美国民众也不希望美国在战后继续承担国外义务,他们希望“让孩子们回家”。所以,从战略层面上说,杜鲁门政府必须在其全球战略中,寻找到最优先事项,说服国人,以使美国的有限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

(4)、一战后的欧洲经济也遭受了较大的破坏,大衰退一直持续到了1920年代,还造成了经济的不稳定和全球性的经济低迷。此时的美国虽然正经历孤立主义的苏醒,却还是试图促进欧洲经济的增长,特别是通过与美国几家主要银行的伙伴关系。当德国无法偿还他们的赔款时,美国通过大大增加对他们贷款数额进行了干预,这笔债务直到1941年双方正式交战为止都还没有偿还完毕。

(5)、数据显示,在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和贷款使用中,欧洲从美国进口约101亿美元物资,其中包括34亿美元的原料和半成品,32亿美元的粮食、饲料和肥料,19亿美元的重工业品以及16亿美元的燃料等。同时,欧洲对美国的出口也大增,主要包括原材料以及消费品等。其中,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欧洲从中东获得了大量的原油,而当时美国逐渐从原油出口国变为进口国,叠加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也有廉价进口原油的需求;而在消费品方面,在美国对欧洲的技术指导和设备支持下,加之欧洲有较为便宜的人工成本以及利好美国的汇率,美国对欧洲的消费品进口在1952年到1956年间翻倍。欧美贸易在马歇尔计划期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6)、    而大量流向西欧的美援並非受援国可以自行处置。美国要求受援国每接受1美元的援助,就要在对应的帐户中存入相应规模的本国币,而帐户的资金用途由美国政府说了算数。此举意味着美国政府每提供1美元的援助,就有可供支配的2美元真实资源。如美国于1948年拒绝法国动用帐户,直到法国新任政府承诺预算平衡措施;西德政府曾发现帐户资金被美国阻延使用,直到西德降低国有铁路支出以符合利润水准时,才能动支。藉着可以大幅度干预受援国的经济的主动优势下,美国不断根据国际形势,调整援助资金的使用情况。

(7)、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以270个师进攻苏联,这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陆战。此时,美国公众仍持一派孤立主义论调。然而,1941年12月7日,日本袭击美国的珍珠港海军基地以及3天后希特勒向美国宣战,此后美国才与英国和苏联结成同盟。关于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几乎立即在盟国中成为首要话题。

(8)、①苏从阿富汗撤军,放松对东欧控制, 中苏关系正常化 ②实施星球大战计划

(9)、1946年起,哈瑞·杜鲁门及其政府开始暗示他们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特别是通过他出现在温斯顿·丘吉尔著名的“铁幕演说”现场这一耐人寻味的举动。此时的美国必须在世界面前坚定它的立场,以不丧失其信用。

(10)、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11)、西欧各国对马歇尔的提议做出了迅速的反应,他们提出了大量具体的援助要求。1948年初,美国国会承诺在四年内向西欧16个相互合作的国家提供130亿美元的援助。并不是所有的美国人都赞同马歇尔计划,美国前副总统兼农业部长亨利・华莱士(HerryA.Wallace)希望寻求与苏联的和解,并为此和政府闹翻。他将马歇尔计划称作“军事计划”,并且指出该计划又向战争迈进了一步。有些国会议员担心美国援助的范围太广,但是大部分国会议员批准了马歇尔计划,遏制政策得以进一步发展。

(12)、②有些国家处于两大阵营之外,如印度、印度尼西亚等

(13)、上面所讲的就是所谓的杜鲁门主义,在杜鲁门主义中,可以清晰的看出,为了美国自身的利益,可以不惜插手别国的内政,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其实,就是最大程度上遏制苏联的崛起。

(14)、与此同时,美国还控制了土耳其。1947年7月12日,美国和土耳其签订关于美国援助土耳其1亿美元的协定,美国军事代表团抵达伊斯坦布尔,改组了土耳其军队,为美军在土耳其获取了海军和空军基地。

(15)、  波茨坦会议一周后的1945年8月6日,美国向日本广岛投掷了第一颗原子弹。关于这颗原子弹对美国的对苏外交政策以及对冷战的起因产生什么影响,在历史学家中间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意见。加尔·阿尔佩罗维茨在他的《原子外交(修订本)》一书中断言,美国拥有原子弹的直接后果便是杜鲁门对苏采取了强硬态度。

(16)、(思维导图)《中外历史纲要下册》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17)、第来自1917年以前沙皇俄国的历史经验。17世纪以来,俄国一直遭受到特别是来自西方的进攻和侵犯,因而总是存在着不安全感。

(18)、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冷战的内涵和美苏推行冷战政策的原因。

(19)、苏联最终垄断了东欧政治制度建构的绝对主导权

(20)、到1948年春,欧洲分化成两个相互对立的政治和经济集团,一个依附美国,一个依附苏联。1947年9月,苏联对马歇尔计划作出了回应,这就是成立共产d和工人d情报局。情报局是一个以宣传鼓动为主要工作的临时性机构——确保欧洲的共产d俯首听命于莫斯科,同时鼓吹苏联的道路是通向社会主义的惟一正途。

5、马歇尔计划

(1)、不过,我们的思考是,如果没有马歇尔计划,欧洲是不是就难以走出经济的泥潭?也许并不是这样,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经济的促进作用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大。

(2)、不过在马歇尔计划付诸实施之前,美国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欧洲重建。据估计在1945年到1947年间,美国在这方面的投入就达90亿美元。这些援助中的大多数都是以间接形式进行的,其中包括作为租借法案中一揽子协定的继续、或由美军出面重建当地的基础设施及帮助难民等不同途径。

(3)、在20世纪中,1917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就在这一年,两个欧洲以外的大国——苏联和美国——踏进历史的主流,宣告两个对立世界的意识形态。就意识形态而言,严格意义上的冷战从1917年就已开始,然而,只是在1945年以后,人们才感觉到这两个事件的全部影响,那时,政治势力从欧洲的中心转移到了莫斯科和华盛顿。

(4)、尽管法国有所顾虑,但美国还是试图通过使德国变得足够强大来稳定欧洲局势。国务卿马歇尔向国会慎重地陈述了德国重建与欧洲重建的关系:

(5)、1949年12月21日,在比雷埃夫斯港卸下几袋面粉之后,希腊首都雅典举行游行,庆祝第100万吨马歇尔计划货物运抵希腊。 

(6)、乔治·凯南著名的“长电报”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脱颖而出的。其论点的核心,即“苏联行为的根源不是来自于对外界形势的客观分析,而是由其国内需要决定的”这一论断彻底改变了美国政策制定者们对苏联的认知。在此基础上,杜鲁门政府得出了进一步的推论:

(7)、德国被划分为四个占领区,但仍将其视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单位,由总部设在柏林的盟国管制委员会行使管制职能。在苏占区内110英里处的柏林也被划分为四个区,同样地,由盟国军事管制总部统一管理,并直接向盟国管制委员会报告工作。

(8)、但是,随着远洋交通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地理保护已经不再奏效。“门罗主义”实际上的保护者大英帝国也日薄西山。美国惊讶而又理所当然的发现,战后的美国直接暴露在东半球面前。而当时最有可能成为东半球主导者的国家就是苏联。因此,美国要保护自身安全就必须进一步扩大战略纵深,最直接的手段就是维持其在西欧、日本和中东地区的战略存在。

(9)、错误。二战后欧洲逐渐走向联合的主要原因是两极格局竞争中自身经济发展的需求和生存发展的需要。其主要目的是加强联合、协同利益,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

(10)、又争取到以共和d参以员塔夫脱为领袖的“保守主义者”的支持,使美国政府内部就与苏联决裂这一问题达成一致。

(11)、然而二战中,欧洲这些国家已经将自己的国库消耗殆尽,没有能力重建,而且这也大大的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于是战后重建工作需要美国的支援,于是1947年7月在欧洲各国广泛参与的会议上提出了要求美国实施经济援助的计划。也就是后来的马歇尔计划,所以马歇尔计划的主要目的是重建战后欧洲,提振欧洲的经济。

(12)、(思维导图)《中外历史纲要下册》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13)、虽然马歇尔计划救助的对象是欧洲,但是它在欧洲复兴中到底起了多大的作用难以真正估量,或许即便没有该计划,欧洲也可能从危机中走出。从这角度看,马歇尔计划对美国而言更为重要。从美国制定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和效果上看,它无疑是成功的。

(14)、(1)材料一“自由国家人民”“少数武装分子”和“外来压力”分别指的是什么?材料一反映了杜鲁门怎样的主张?

(1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遭到了彻底失败,而英、法的力量也严重削弱,只有美国依仗其在战争中发展起来的经济、军事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取得了统治地位。同时,苏联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战胜国,在世界上亦占据了一席之地。星条旗与镰刀锤子旗同时飘扬。

(16)、(4)改善和加强了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以获得固定的原料来源和广大的市场

(17)、第二是经济层面。事实上,从1945年到马歇尔计划得以实施之前,美国一直在给予欧洲经济援助。但是,传统的贷款和补贴很快就失去了效果。1947年,欧洲经济再次陷入衰退之中。因此,制定一个欧洲层面的整体复兴计划(即欧洲复兴计划,也即马歇尔计划)势在必行。

(18)、他从抽象的民主原则和经济自由的角度(后来这些都融入了1942年的《大西洋宪章》和1945年的《关于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中)为美国的外交政策辩解。关于美国外交政策的这些高谈阔论使苏联感到恼怒,但是这恰好反映了美国长远的经济利益。罗斯福提倡的是一种“门户开放”的经济政策,即自由贸易和对原料的平等占有,其目的是为了防止重蹈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覆辙。

(19)、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东西方关系既有缓和,又有激烈的冷战对抗

(20)、“马歇尔计划”的诞生有赖于两个层面的现实需要:首先是战略层面。早在二战尚未结束之时,美国的政策制定者们就已经意识到苏联将在战后崛起为欧亚大陆的主导性力量。在尚不明确苏联战后意图的情况下,寻找到一条与之打交道的有效方法就成了美国的当务之急。罗斯福总统病逝之后,仓促组建的杜鲁门政府最开始希望依托国内政治经验,通过“有取有求”的利益交换方式将苏联的外交政策引导到美国的战后规划上来。但是罗斯福时期的雅尔塔会议以及杜鲁门参加的波茨坦会议的经验教训已经证明,这种衍生自美国国内政治经验的方式无法奏效。杜鲁门政府必须向更为广泛的政策分析者们寻求破解之道。

(1)、阅读教材,说说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影响与实质。

(2)、(2)主要原因:美苏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

(3)、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发表国情咨文时,要求国会为援助土耳其和希腊政府,防止当地发生革命,拨款8亿美元。一般认为,这是杜鲁门主义正式形成的起点。

(4)、马歇尔计划对美国的政治和经济都有很大正面影响,强化了美国和美元的全球霸主地位。

(5)、1947年3月12日 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遭到彻底失败,而英、法的力量也严重削弱,只有美国,却依仗其在战争中发展起来的经济、军事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取得了统治地位。1947年2月21日,英国照会美国国务院,声称由于国内经济困难,3月31日之后,英国无法再给希腊和土耳其以经济和军事的援助,希望美国继续给予援助。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的国情咨文,发表了敌视社会主义国家的讲话。国会两院经过辩论后,分别于4月22日和5月8日通过关于援助希腊、土耳其的法案。美国国会拨款4亿美元援助希腊和土耳其政府,帮助它们镇压人民革命运动。“杜鲁门主义”是干涉别国内政的代名词,它的提出,标志着美苏之间的“冷战”正式开始。

(6)、归纳总结: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归纳杜鲁门主义的影响与实质。

(7)、②美国大搞军事竞赛,提出并着手实施“战略防御计划”,企图拖垮苏联

(8)、正如文章开头引言中杜鲁门总统所说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目的是为了保卫美国的生活方式。从大历史跨度的角度来看,保卫美国的生活方式始终是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目标,并非杜鲁门政府的原创。不要忘记,最早移民北美大陆的人们就是为了躲避欧洲存在的迫害。19世纪初美国奉行的“门罗主义”和“孤立主义”本身也是为了防止欧洲列强向西半球扩张,从而将欧洲的思想强加于美国。

(9)、马歇尔计划:美国实施,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

(10)、了解冷战的内涵、美苏推行冷战的原因、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知道德国分裂的进程与影响;知道北约与华约的建立与影响;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历史材料,认识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思维和素养。

(11)、(思维导图)《中外历史纲要下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12)、威尔逊总统领导下的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不是为了恢复大国间的力量均衡,而是旨在结束整个欧洲的国家体系,并在新的国际秩序下“让世界安全地走向民主”。而列宁领导下的俄国,在经历了十月革命之后,退出了战争,并号召人们开展一场“世界”革命。

(13)、美苏关系走上缓和,主要是以苏联的退让和妥协为前提的。  

(14)、而“马歇尔计划”比较隐蔽,它着眼于经济,担负着抗衡苏联和控制西欧的双重任务。美国企图通过帮助西欧振兴经济、稳定政局,从而稳定资本主义阵营,联合西欧各国一起对抗苏联。美国企图通过“马歇尔计划”控制西欧的意图是十分明显的。

(15)、(思维导图)《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16)、1945年后,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都需要安全保障,但是,它们对此的解释各不相同。1945年后,苏联仍是一个地区性强国,“安全”对其而言意味着它的边界上都是一些“友好的”邻国。而美国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大国,“安全”对其而言则意味着一个金钱、货物和人才都能自由交换的开放的世界。

(17)、可以说,杜鲁门对他提出的所谓的“杜鲁门主义”是很重视的。所以,为了能使“杜鲁门主义”能顺利、彻底的执行,他绞尽了脑汁。

(18)、1948年,美土两国签订经济合作协定,1949年又签订文化合作协定。有大批美军坐镇的士耳其的国内局势迅速安定下来,士耳其政府也渡过过了难关。

(19)、错误。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格局的多极化;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只是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

(20)、虽然外援使1944年的荷兰饥荒有所缓解,但战争对农业的破坏还是导致了欧洲大陆许多地方出现了大面积的饥饿,而1946~1947年欧洲西北部罕见的寒冬又使这一情况进一步恶化。

(1)、杜鲁门认为,极权主义裹挟自由人民,形成对于国际和平与美国国家安全的威胁。他因此要求国会为援助土耳其和希腊政府,拨款4亿美元,防止当地落入共d手中。

(2)、罗斯福是否真的相信苏联会信守在波兰和其他东欧国家进行自由选举的诺言?如果他不相信,那么他将这个想法秘而不宣并引导美国人民相信苏美之间不存在任何根本的分歧,这就大错特错了。斯大林善于把理想与现实统一起来。

(3)、在苏联红军占领了波兰战前的全部领土后,1945年1月,作为波兰的临时政府,亲苏的卢布林委员会宣告成立,此后再也没有进行过自由选举。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两年内,苏维埃式的共产主义遍及了欧洲11个国家,所辖人口超过1亿,这些国家是: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均被苏联直接吞并)、波兰、德国东区、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在苏联成功地将其政治和社会制度推广到东欧的时候,西方惶惶不安,人们普遍担心,在1946年和1947年,也许希腊、意大利乃至法国都将会先后沦陷。

(4)、另一方面,马歇尔计划并不是简单地将资金分给单个国家,而实施的是附带严格限制的多边分配,要求西欧各国废除货币限制和有碍于欧洲内部贸易的配额保护,该措施的核心是欧洲支付联盟(EPU),这为欧洲更广泛的贸易和货币一体化拉开了序幕。这一措施使得全球逐步形成固定汇率的美元本位制,在该制度下,美国不需要再关注其他国家如何设置对美元的汇率,而没有了维持汇率的义务,美国可以将其政策单纯地集中在国内通胀和失业,这使得美国物价水平在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保持稳定。同时,稳定的汇率使得美元逐步成为最重要的中介货币,用于兑换其他各国货币,并成为外贸交易中的最常用的货币:进出口商们愿意持有美元,以美元计价,以美元付款。美元的全球主导地位也因此逐步形成。

(5)、地理现状的冻结、核武器的技术革命与北约成立

(6)、相对于其他东欧国家,斯大林关于波兰的上述讲话是千真万确的。因此,他坚持这些东欧的政府对苏联应该是“友好的”,实际上,这意味着他不能容忍什么自由选举。

(7)、二战后美苏同盟关系破裂的最主要原因是美苏两国的社会制度不同。

(8)、   同时,美、英不顾法国的反对,在经济上合併美英在德国的佔领区,並将行政职权交还西德。华盛顿决心迅速地重建德国工业,正如马歇尔告诉国会「欧洲的重建包括德国的重建,没有德国生产能力的恢復,便没有欧洲经济的恢復。」持续324天、每天3万吨补给量的「西柏林大空运」令人印象深刻,马歇尔计划对西德快速復甦提供的支持,成为美国参与西欧经济重建的象徵。

(9)、(思维导图)《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10)、               (对斯大林的“丑化”)

(11)、二战后欧洲逐渐走向联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摆脱美国的控制。

(12)、   西欧要求援助220亿美元,但美国削减至170亿美元。1948年4月2日,美国国会通过《援外法案》(ForeignAssistanceActof1948),即外界所熟悉的「马歇尔计划」,杜鲁门隔天签署生效。该法案宣佈,美国援助目的是使西欧成为美国商品和资本可以自由进入的统一市场,毫不掩饰地写道「美国可透过没有贸易壁垒的大规模单一市场获得好处」,並犟调欧洲必须重建共同纲领以及共同组织。此外,美国国会每年投票通过马歇尔计划中的贷款时,都会表示出对欧洲整合进展的关注。在美国的全力推动下,欧洲16国代表于4月16日在巴黎举行会议,签订欧洲经济合作公约,成立欧洲经济合作组织。两个具有相当规模、性质不同的世界市场,自此同时存在,並针对经济、贸易和科学技术等方面展开激烈的斗争,使得欧洲陷入长期分裂,其影响延续至今。

(13)、正确掌握本单元知识体系:抓住一条主线、突出两个重点、把握三个阶段。

(14)、苏联认为杜鲁门主义是美国方面对苏联控制地区与苏俄扩张的一个公开威胁。“杜鲁门主义”是对别国内政的干涉,被学者认为是美国、北约为主的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华约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是二战后的大国主义典型。

(15)、(2)战时同盟关系   1942——1945

(16)、①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再次加强对苏联的遏制

(17)、为了争取共和d人对他援助希、土计划的支持,杜鲁门不得不从民主与共产主义之间存在着意识形态对抗的角度向美国人民阐述他的要求。结果,他于1947年3月12日在国会的演讲中所宣称的那些内容以后成了被称为杜鲁门主义的主要内容。

(18)、斯大林只承认在卢布林建立的波兰共产d政府;同时,他还在《关于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上签字,这一宣言呼吁东欧各国政府“广泛代表所有的民主分子……并自由选举代表人民意志的政府”。

(19)、(1)图图二根据两大“公约”成立了什么组织?这两大组织是何时建立的?

(20)、(1)根本原因: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趋势。

(1)、要想弄清楚“马歇尔计划”成功的原因,我们首先要梳理该计划诞生的现实需求。

(2)、亚非会议的召开,标志第三世界国家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

(3)、马歇尔计划在经济上的成功是显而易见的。到1952年,欧洲工业生产水平比战前上升了35%。把德国与这项欧洲范围内的复兴计划联系起来的做法,为复兴德国经济而又防止德国称王称霸的问题找到了答案。

(4)、(思维导图)《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中古时期的欧洲

(5)、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就在波兰全境爆发;同样,1945年以后,波兰也是冷战起因的中心。1944年10月,纳粹占领军粉碎了亲西方的华沙起义,此事得到苏联的默认。现在越来越清楚的是,苏联所谓建立东欧“友好”政府的想法根本不符合美国的长远利益。

(6)、(2)联系:“热战”的目的仍是遏制社会主义的发展,所以它不是“冷战”的结束,而是一种扩

(7)、报告认为美国必须拥有强大的足以抑制苏联的军事力量,使苏联的势力范围限于目前所控制的地区,认为“一切目前尚不处于苏联势力范围之内的国家,在他们反抗苏联的斗争中都应得到美国慷慨的援助和政治上的支持”。

(8)、(1)美苏之间的矛盾:美苏争霸削弱了美国的世界霸权,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9)、③中国迅速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一支重要的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

(10)、虽然没有达到局部热战的程度,但所带来的战争特别是核战争的风险是空前严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