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思想随笔
1、叔本华思想随笔在线阅读
(1)、(我发现了一个更好的译本)那是最昌明的时世,那是最衰微的时世;那是睿智开化的岁月,那是混沌蒙昧的岁月;那是信仰笃诚的年代,那是疑云重重的年代;那是阳光灿烂的季节,那是长夜晦暗的季节;那是欣欣向荣的春天,那是死气沉沉的冬天;我们眼前无所不有,我们眼前一无所有;我们都径直奔向天堂,我们都径直奔向另一条路简而言之,那个时代同现今这个时代竟然如此惟妙惟肖,就连它那叫嚷得最凶的权威人士当中,有些也坚持认为,不管它是好是坏,都只能用最字来表示它的程度。----《双城记》最经典的王小波15句经典名言假设我相信上帝,并且正在为善恶不分而烦恼,我会请求上帝让我聪明到足以明辨是非的程度,而绝不会请他让我愚蠢到让人家给我灌输善恶标准的程度。----《人为什么活着》我还知道很多悲惨的事在我看来,人生最大的悲哀,在于受愚弄。这些悲惨的故事还写得完吗?----《似水流年》
(2)、本书作者叔本华以一个哲人的眼光对人类的世俗生活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特别对天才、教育、命运、心理、艺术欣赏等阐述了个人的观点。
(3)、人们对直观认识视而不见,以保护先入为主观念免遭损害。所以,许多人终其一生都受着自己定了型的思想的压迫,这些思想也就是由荒唐的念头,古怪的想法、怪癖、狂想和偏见所组成。的确,这种人从来没有尝试过从直观和经验中总结出基本概念,因为一切概念从一开始就都现成地提供给他们。正是这一原因使无数这样的人变得那样肤浅和乏味。概念只能出自对事物的直观;起码概念不可以由非直观素材加以证明。这样,小孩只获得了为数不多的概念,但这些概念却都是精确和有充足依据的,他们就会采用自己、而不是别人的一套标准衡量事物。他们也不会沾上众多千奇百怪的观念和想法。要驱除这些东西起码需要以后的大半辈子的人生经验和教训。他们的精神思想也就一劳永逸地摆脱偏见和习惯于对事情的清晰、透彻的判断。
(4)、后来的尼采,跟着叔本华的悲观意志主义,却走出了积极的悲观主义,叔本华否定了人生,尼采则充分肯定了人生,但稍微读一点尼采,你就会发现,尼采的乐观,完全笼罩在悲观的情绪里。
(5)、而一旦成为像叔本华这种几个世界才出一个的思想家而言,他们的头脑是丰满的,他们的智慧使他们内心充盈着欢乐,他们不庸俗,他们也没有时间去像普罗大众一样去庸俗。看起来好像还很寂寞,孤独,实际上,他们是石磞中的水晶,他们是来引领普罗大众的,虽然大众普罗大众大抵最终也还是普罗大众。
(6)、作品简介:本书是“名家名译·大师人生智慧精华丛书”的叔本华卷,采集叔本华一生所有著作中最具代表性的思想文字,囊括叔本华人生智慧的精髓,全面呈现这位意志主义哲学大师对人生最深邃的思考,涉及人性、自我、他人、事业、爱情、婚姻、孤独感等人生的各个方面。以最凝练、优雅的方式,一语道破人生的秘密。
(7)、人的面孔要比人的嘴巴说出来的东西更多,更有趣,因为嘴巴说出的只是人的思想,而面孔说出的是思想的本质。
(8)、从一个人对细微事情的处理方式,或者纯粹的举止态度就可以看出这个人的无限膨胀扩张、丝毫不顾及他人的自我。
(9)、亚瑟·叔本华(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
(10)、由此可见,大书店估计是没有人愿意卖叔本华的著作,所以只能流落民间。
(11)、我们俩如出一辙,都不走正路。走正路的人在那年月里,连做梦都想着天下三分之二的受苦人。----《似水流年》
(12)、叔本华认为,物质现象是意志或观念之物,意志是宇宙的本质。人是利己主义者,但人们利己的“生活意志”,在现实生活中根本无法满足,因而人生充满痛苦,必须断绝“我执”,否定“生活意志”,才能真正解脱痛苦。在他的《人生的智慧》中,叔本华深刻地揭示了人性中的“恶”,以哲人的敏锐和无畏道出了他所处的那个社会时代的悲剧性的荒诞、虚伪和不幸,对诸如世界、人与人格、生命、名位、痛苦、解脱......等等令人困扰的问题,提出了耐人寻味的见解,告诉我们一个具有智慧的人,应该怎样对待人生,对待生活。
(13)、它让我们无法获得纯粹客观的了解,也就是说,要纯粹客观地了解一个人没有少许恶意这一发酵酶的催化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14)、叔本华:野蛮人互相吞食,“文明人”互相欺骗
(15)、当时叔本华和黑格尔同在大学任教,两人都是教授哲学课,但每次黑格尔的课堂总是学生爆满,很多人都站在教室后面听课,但同为教授的叔本华的课堂上,人数寥寥无几,据说还是各班派去的代表,为了给老师一点“面子”。直到最后,这几人也一个不剩。
(16)、我们的心境甚至对外界的物体也会产生影响的。奇闻如果得不到新的养料,便会自行消亡。生活中有些高位,撇开它们本身带来的实际好处不谈,其特殊价值和尊严却来自与之分不开的衣着。有时人们看着自然界和自己的同类,身称一切都是那么暗淡和阴郁,这话并不算数,但这种阴暗的色彩,是他们自己有偏见的眼睛和心情的反映。事实上,真正的色调是柔美的,不过需要比较清明的视觉去观察。----《雾都孤儿》时之圣者也,时之凶者也。此亦蒙昧世,此亦智慧世。此亦光明时节,此亦黯淡时节。此亦笃信之年,此亦大惑之年。此亦多丽之阳春,此亦绝念之穷冬。人或万物具备,人或一事无成。我辈其青云直上,我辈其黄泉永坠。----《双城记》想想看,我们是因为很幸福才如此坚强;而他是因为很不幸才如此脆弱!----《双城记》
(17)、奢侈、挥霍源于一种动物性的认识局限——对于只局限于认识现时此刻的人来说,那只在头脑中存在的将来概念是不会产生任何效果的——并且,奢侈挥霍是建立在人的这一错觉之上:感官乐趣真有其肯定和实在的价值。
(18)、这些观念或名称是无法体验的——倘若如此,包容个体于自身之中的生命便遭到了破坏。
(19)、我们就应该或者把它们看作绝无可能发生的灾难,或者把它们看作不会很快发生的灾难。
(20)、投稿、转载、合作请发邮件至:theysaid@1com
2、叔本华思想随笔mobi
(1)、我们生活的关系应该尽可能的简单,甚至单调的生活,只要这不至于产生无聊,都会有助于增进我们的幸福,因为这样,我们就更少地感觉到生活,并因此更少地感觉到生活的重负,而重负本来就是生活的本质。
(2)、然后再根据自己想要获取的知识关键点选择哪些章节要进行精读?哪些章节可以粗读?哪些地方需要做笔记?哪些地方是核心精华。
(3)、也许只是因为,哲学是他对真理的追求,所以这部分令人向往和感动,而生活终究是私人的堕落的东西,因此也无法怪罪。
(4)、叔本华归纳总结道:“天才所以为天才是在于有这么一种本领:他能够独立于根据律之外,从而不是认识那些只在关系中而又其存在的个别事物,而是认识这些事物的理念;能够在这些理念的对面成为这些理念(在主体方面)的对应物,亦即不再是个体的人而是‘认识’的纯粹主体。”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第天才是独立于根据律之外的认识;第天才认识的对象是理念;第天才是摒弃欲念的纯粹认识。
(5)、我们有伟大友谊,一起逃亡,一起出斗争差,过了二十年又见面,她当然要分开两腿让我趴进来。所以就算是罪孽,她也不知罪在何处。更重要的是,她对着罪恶一无所知。----《黄金时代》
(6)、1836年,《论自然中的意志》,über den Willen in der Natur;
(7)、视觉总监│杜放 视频监制│李小姣 设计│刘垚 李心彧
(8)、一般来说,具有伟大才能的人与智力很低的人更容易相处,这是跟平常人相比较而言的,基于同样的道理,暴君与群氓,祖父母与孙儿女,都是天然的盟友。
(9)、机遇之神以无与伦比的技巧向我们表明,与它的恩惠和仁慈相比,任何才华能力都是罔效无用的
(10)、亚瑟·叔本华(德文:ArthurSchopenhauer,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享年72岁),德国著名哲学家。是哲学史上第一个公开反对理性主义哲学的人并开创了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先河,也是唯意志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认为生命意志是主宰世界运作的力量。
(11)、每个人一辈子必有一件事是他一生的主题。比方说王仙客吧,他一生的主题就是寻找无双,因为他活着时在寻找无双,到死时还要说:现在我才知道,原来我是为寻找无双而生的。----《寻找无双东宫西宫》
(12)、我在多年前就阅读过叔本华《人生的智慧》的中文译本,最近又认真通读了一遍。叔本华对人和生命、人性及人的意志、人与世界的关系、人生痛苦的根源等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剖析,实在让人拍案叫绝、叹为观止。我认为,我们每一个人,从生命产生意识那一刻起,就一直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面,你的痛苦也好,欢乐也好,原本就在于你的內心,取决于你的看法,正如叔本华所言:“每一个人只要闭目内证,就会知道自己的存在原是永无休止的受着意志的支配与奴役。如杲我们稍事留意,就会知道我们的意志原本受到不断的折磨,在生命的体验中,意志不止一次的要忍受阻挡”、“人从生命的欲望产生痛苦,痛苦即与生命不可分离”。所以,人生的痛苦是本原和长久的,而快乐欢娱只是表象和暂时的。
(13)、普通人对任何事情产生兴趣,是因为这件事刺激到他的意识欲望,也就是说对他而言这是一件有切身兴趣的事。但是持续的刺激未必总是好的,也会带来痛苦。
(14)、一个人唯有当他抛弃一切虚伪自负并且求之于非文饰的、赤裸裸的存在时,方可达到心灵的宁静,而这种心灵的宁静正是人类幸福的根基。
(15)、比如说:是为了提高自己智商?情商?逻辑表达能力?还是运用能力。
(16)、最重要的是注意引导他们获得对这现实世界的纯粹的认识,让他们永远直接地从现实世界里提取概念,并根据现实把这些概念组织起来;而不是从别处,从书本、童话故事或者别人的谈话里获得这些概念,然后把这些现成的东西套在现实生活当中。否则,他们的头脑就将充满虚幻的东西;他们就会在某种程度上错误地理解现实,或者削足适履,徒劳地根据那些虚幻的东西来重塑现实,并因此在理论上,甚至在实际中步入歧途。早年灌输进头脑的虚幻的东西和由此产生的偏见所造成的损害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在往后的日子里,世事和人生所给予我们的教训就不得主要用在消除这些偏见方面。根据狄奥根尼斯的记载,甚至安提西芬妮做出的回答,也是根据上述这一道理:“当被问及需要做的事情是什么时,他回答说:‘学会忘掉坏的东西。’”
(17)、感觉的能力表现为精神力量,它使我们能够获得必须依靠思想才能得到的乐趣,也就是所谓的智力乐趣。可以说,越有思想,乐趣越大。
(18)、3 《性生活的智慧》――性爱技法的世俗化
(19)、我们可以告诉利己主义者:如果他们放弃小小的好处,就可以换来更大的利益。我们也可以让恶毒者清楚知道:给别人造成痛苦的话,那将给自己带来更大的痛苦。但要劝说别人放弃利己之心或者害人之心,我们确实无能为力的,正如我们改变不了猫捉老鼠的天性一样。
(20)、绝大多数人的脸上都被打上平庸的印记,都有着俗不可耐的表情,这其实是因为从这些人的脸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出:他们的认识活动严格地服从和受制于他们的意欲活动
3、叔本华思想随笔免费阅读
(1)、基于这种认识,所以他说:“我们常常不去想自己拥有的东西,却对得不到的东西恋恋不忘。”
(2)、叔本华:自身具有非凡思想的人,是不需要与别人拥挤在一块的
(3)、让我们尽可能愉快地迎接它,这是我们唯一真实的时刻。
(4)、我们看自己的眼睛归根到底建立在一种自我之上,但它们必须同时深切感受到某种的非我, 如果我们要纯粹客观,不打折扣地看清所有的缺陷不足,也只有这样整个人的形象才会真实显现,那这样一双陌生的眼睛是必不可少的。但当我们注视镜子中的自己时,上面所说的自我总会在我们的耳边悄声防护性地说:“这个可不是非我,而是我。”这起到的作用就是“ 别碰我”!
(5)、,itwastheageoffoolishness,itwastheepochofbelief,itwastheepochofincredulity,itwastheseasonofLight,itwastheseasonofDarkness,itwasthespringofhope,itwasthewinterofdespair.----《双城记》
(6)、生活初始,拥有的越多,就越容易保持个人的独立性,也就是说可以不必辛苦劳作而舒服地生活着。就算拥有的只够自己这样生活,并不能顾及全家人,这也是一项不可小觑的优势,这意味着对贫穷这项慢性疾病免疫,意味着从普罗大众天然的命运也就是从事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了。唯有得到上天如此眷顾的人,才可以说是生来自由的人,是他自己的时间和力量的主人,能够在每一个清晨对自己说,“今天只属于我自己。”
(7)、他承认人生是一场梦,是一种虚幻,和佛教所说的,人生是一场“玛雅”一样,但佛教的人生如玛雅梦幻,似乎是真的不在意,叔本华不一样,叔本华看人生虚幻,则是为了肯定个人的意志,为了肯定作为人的属性。
(8)、我想,绝对不是这样,叔本华不是悲观,他只是在寻求一种真理,而表象和虚无,恰好走进了他的世界。
(9)、一个人的内心愈为充实,他对其他人的需要就愈少其他人愈不能替他做什么。拉布鲁耶说:我们所有的祸害都来自于不能独处。塞尼加说:如果我们不把自己的命运跟其他更为快乐的人相比,避免自寻烦恼,我们将会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感到高兴。即使夜幕刚刚降临,华灯初上,我们的心灵就像眼睛一样,对事情还不如在白天看得清楚。这时候不适合进行严肃的思考,尤其不适合思考不愉快的问题。早晨才是适当的时候无论做任何努力,不管是思想的还是身体方面的,都是如此,没有例外。因为曹晨是一日的青春,万事万物都如此明艳、新鲜和轻盈。早晨是生命的精华,应该把它看作是近乎神圣的。夜晚就好比老年,这时候我们无精打采,喜欢说话,稀里糊涂。----《一个悲观主义者的积极思考》这一世界是相当糟糕的,人们并不是他们本来应该是的样子,但不要让这些把你们引入歧途,希望你们能够做得更好。----《叔本华论道德与自由》
(10)、想象力是天才一个必不可缺少的工具,“因为天才只有依靠想象力,才能够根据头脑中连贯的图画、诗歌或者思想的需要,使每一物件或者事件呈现出活灵活现的样子,并从直观认识——这是所有知识的源泉——中不断汲取养分。具备了想象力天赋就好比可以召请神灵在恰当的时间向他透露真理,而赤裸裸的现实事物则只在少有的情形下,并且通常是在不恰当的时间里,依稀模糊地表现出这一真理。”所以说想象力是天才性能的基本组成部分,它帮助天才看到自然界努力想要表出的东西,不论是自然尚未表出还是未能表出,乘着想象力的翅膀天才都能够认识到他未曾经历的所有事物,并预期到大自然将要表出的美甚至也包含人物的典型性格,这是天才的特别才能。
(11)、叔本华:越是智力低下、庸俗贫乏,就越喜欢与人交往
(12)、对于不能恨的人,我只能用爱来化解仇恨。我爱上她了。----《革命时期的爱情》
(13)、总之,人们把叔本华看成是悲观主义哲学的代表,然而,对于人生,叔本华从来不悲观,相反,他一直是积极的。
(14)、今天有不少书,冠以“叔本华的人生智慧”、“叔本华的处世哲学”,被很多人当做“鸡汤”来读,这不得不说,带有某种讽刺的意味。
(15)、叔本华出生于德国但泽(今属波兰,已更名为格但斯克)的一个银行家家庭,自幼性情孤僻。父亲海因里希·弗洛里斯·叔本华(HeinrichFlorisSchopenhauer)是非常成功的商人,后因疯狂投水自杀身亡。
(16)、既然每个人只有不多的年轻岁月,并且记忆的能力总的来说又是相当有限,尤其是个人的记忆力,那么,把每一学科知识的最基本和最关键的东西灌输给孩子,而其他的一概免去,就成为了至为重要的事情。而具体素材的选择则交由各科学问中的大师和佼佼者在经过深思熟虑以后完成,而选择的结果就被固定下来。这种选择就是把一个人必须知道的、重要的、泛泛的大概的知识和只是对某一特定职业或者某一学科才是重要的和必须的知识筛选一遍。属于前一类的知识将被分类成各个级别的课程或者百科全书,以适应每个人由于不同的外在环境所需要的相应不同级别的普通教育:从只是最简单的初级课程一直到最后由具备哲学头脑的人讲授的各个整体科目。但属于后一类的知识则由各个学科的真正大师精心挑选。这一套专门制定的智力教育大纲每过十年当然就有必要修订一次。这样,经过如此安排,青年人就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记忆力优势,到将来有了判断力以后,他们的记忆就能为判断力提供很好的素材。
(17)、它是人们日常谈笑的话题,它是治疗头疼的特效药,它防止头发变白绝对有效,它能使面色特别白嫩,它是国家牌剃刀,能把一切剃的一干二净,所有和吉萝亭接吻的人,只消伸头朝小窗口里看一眼,就会咔擦一声,掉进口袋。它是断头台。----《双城记》
(18)、谁要是在小事上不体恤他人,就会在大事上肆无忌惮。
(19)、与之相较,致力于追求个人舒适的人生,或许其宽度确实得到了拓展,却无法加深深度。可惜的是,这种所谓的“现实生活”对大众来说就是人生的目的,却不知道自己终此一生无非是做了一场可怜的表演。
(20)、作为受语言制约的一种动物的一个特征,人的欲望就是大他者的欲望。
4、叔本华思想随笔百度网盘
(1)、人们需要外在的活动是因为他们没有内在的活动,一旦他们有了内在的活动,那外在的活动就成了一种麻烦,很多时候的确就是某种可恨的骚扰和负担。此时,我们的愿望就是得到闲暇和享有外在的宁静,正是由于人们需要外在活动,所以,那些无事可做的人就会坐立不安,并对旅行有着盲目的狂热。正是他们的无聊迫使他们穿梭往来于国与国之间。在家的时候,同样的无聊就把他们驱赶在一块。此情此景,让人发嘘。
(2)、叔本华又把表象的世界区分为直观表象和抽象表象。直观表象是整个可观的世界和部经验,以及这些经验之所以可能的诸条件。直观表象是通过悟性和感性能够获取的认识。抽象表象作为表象的一个类,也可以被称作概念,只有通过理性、通过反省思维才能获得。并且,抽象表象只有借助于直观表象才能成就其意义。因为它是反省思维对直观世界的复制,因而也可以叫做“表象之表象”。可见,世界是相对于认识而成其为表象,没有认识,世界根本无法想象,它需要认识主体作为它在世间的支柱,而这个认识主体就是人,就是“我”,因此,世界对于“我”而存在,“世界是我的表象”。
(3)、我把我整个的灵魂都给你,连同它的怪癖,耍小脾气,忽明忽暗,一千八百种坏毛病。它真讨厌,只有一点好,爱你。我会爱,入迷,微笑,陶醉。你一来,我就决心正经地、不是马虎地生活下去.我一正经起来,就觉得自己不坏,生活也真不坏。我对好多人怀有最深的感情,尤其是对你我也坏得很,我总用最刻薄的眼光看人。你爱我吗?你要教我好,教我去爱大家。习惯多么可怕,就像人习惯空气,鱼习惯水,而我习惯爱你。----《爱你就像爱生命》
(4)、1816年,《论视觉与颜色》,über das Sehen und die Farben;
(5)、《叔本华美学随笔》选译了叔本华关于审美和美学方面的议论,如论阅读和书籍、论建筑美学、论音乐、论大自然的美、论雕塑和图画美等十余篇通俗易懂的文章。
(6)、好厚的脸皮vs一刀砍在了那个地方崩坏了刀口,敌人落荒而逃----《绿毛水怪》
(7)、叔本华《作为意志的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商务印书馆
(8)、很多人过着浅薄、空虚和充满麻烦的生活,甚至将这样一种庸庸碌碌的生活视为人生目标。而对于那些聪明的人来说,会始终把对精神的追求放在其他一切追求之上:通过内在和知识的持续提升增长,生活的境界逐步提高,使之越来越连贯,并具有恒久的强度与统一性,就像精心雕琢的艺术品逐渐成形。
(9)、这类聪明人的典型特征还包括他比别人多了一项需求,那就是对阅读、观察、研究、冥想和实践的需求,简而言之,他们需要不被打扰的闲暇。
(10)、至于现在,则让我们记住塞涅卡的忠告,愉快地度过每一天,我们的全部生命仿佛就在这每一天中:
(11)、对于叔本华,我可说是一见钟情,继而与其私订终身。现在及未来,那肯定将是长相厮守、白头到老。叔本华思想所引起我的赞叹、爱慕,给予我的精神愉悦,也只有中医的理论及实践可堪相比。两者都是那样的深邃、朴实、直接,其根本观点在主要的方面竟然是惊人的一致。以后有机会,笔者或许会把这方面的体会公诸同好呢。
(12)、1840年,《论道德的基础》,über die Grundlage der Moral;
(13)、有句俗话叫“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其实还可以说一句话:“必须用暴力解决的问题都是解决不了的问题“。当强者对弱者使用暴力的时候,正说明强者没有别的招数可用了,也就说明他离失败不远了。
(14)、我个人认为,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价值取向,二是在这些取向上取得的成就。很显然,第一个方面是根本。倘若取向都变了,成就也就说不上,而且还会适得其反。----《思维的乐趣》
(15)、在叔本华的哲学体系里,“意志”是支配整个世界的原始的、无根据的、盲目的力。整个世界都是意志自我分裂、自我创造的产物,世界的一切存在都只不过是意志的表现和客体化。意志的存在没有根据可循,它也不受因果律和根据律的约束,它本身就是整个世界的原因和根据。总而言之,作为本体的意志具有绝对性、永恒性、单一性、创造性,它不存于时空之中,也没有生灭变化。叔本华还认为意志既是大自然、也是人的内在本质。因为意志又“是一种盲目的、永无止境的、永不停息的欲求和冲动。”而这种欲求和冲动的目的就在于生命或者说生存,一是维系自己单个个体的生存,二是繁衍后代,也是自己生命的延缓。所以,叔本华的意志也叫做生命意志。生命意志是世界发展的原动力,它的自我表出和客体化创造了整个表象世界。
(16)、物是使记忆和知觉达成一致的假定前提,但也是这种一致性归于失败的原因,正是物的这一悖论性,为拉康的重述提供了突破口,让他在那里看到了定位实在界的可能。
(17)、优秀的智力,甚至思想的天才,还有漂亮的外貌,都会在善良心灵的比较中黯然失色。
(18)、这个人遵循一条永恒的、形而上的规律,只能表现出他的这个样子。----《人生的智慧》
(19)、复习是学习之母。每一本重要的书籍都必须一气呵成连续读上两遍。原因之一是在阅读第二遍的时候,我们会更好地理解书中内容的整体关联,而只有知道了书的结尾才会明白书的开头;原因之二就是在第二次阅读的时候,我们的心境、情绪与在第一次阅读时已经有所不同。----《论阅读和书籍》
(20)、1813年大学博士论文《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über die vierfache Wurzel des Satzes vom zureichenden Grunde;
5、叔本华思想随笔哪个版本好
(1)、叔本华:人的合群性大概和他知识的贫乏,以及俗气成正比
(2)、正是因为早年吸收的谬误深深地印在头脑里难以清除,同时,一个人的判断力很久才成熟起来,所以,我们不能让未满16岁的孩子接受任何理论和信条的东西——因为所有这些东西都有可能包含巨大的谬误。因此,这些孩子不应该接触一切哲学和宗教,以及各种笼统、泛泛的观点;他们只可以学习那些要么不可能包含谬误的学科,诸如数学,要么就是不会含有危险谬误的科目,例如语言、自然科学、历史等,一般来说,孩子们只应该学习在他们那个年纪他们能够接触到的,并且可以完全理解的知识科目。
(3)、所有的真理都要经过三个阶段:首先,受到嘲笑;然后,遭到激烈的反对;最后,被理所当然地接受。
(4)、由于天才的任务是认识理念,而认识理念又必然是直观的而不能是抽象的;那么如果没有想象力的帮助,天才的认识就会局限于那些已经实际存在于他之前的一些客体的理念了,那这些认识还必须依赖这些实存的客休带给他的关于理念的一系列情况,并且这些实际的客体所表出的理念可能会因为没有发展完全而带有缺陷,所以这时就需要想象力来帮助天才,以便能够在事物中看到大自然由于各种根据律的形式相互争斗而努力要形成或没有能够形成的东西。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天才的创造依赖于想象力而不是他个人的生活体验,并且天才可以依靠想象力在他的创作中真实、成功地反应他从未亲身经历过的几乎所有的事物。
(5)、如果一个人什么事都不做,也不打算尝试去做,甚至没想过要学习一下,提升自己——如果是这样一个人,即便他生来就富有,那么他也只是一个懒汉、一个时间的小偷,只是一个可耻的游手好闲的人。像他这样是不会感觉幸福的,即使被豁免于贫穷,也会被推到了人类痛苦的另外一个极端,无聊,这对他而言无疑是一种折磨——如果贫穷让他不得不奔波,可能还会好过点。当这种人无聊的时候,他更容易挥霍浪费,并最终失去这种他认为对自己而言没有价值的优势。数不胜数的有钱人最后一贫如洗,就是因为他们有钱就挥霍,花钱只是为了获得瞬间的解脱,以逃离压迫他们的无聊感而已。
(6)、当初翻译叔本华的著作,并没想到能够出版。现在这些曲高和寡的书竞有幸一版再版,已经相当难得。至此,笔者夫复何求?
(7)、★ 叔本华是一个语言艺术家,仅仅因为他的语言,我们就应该无条件地读他的著作。
(8)、所以说确定读书的目的,这是读书前必须要做的准备工作。第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我们说:方法不对,努力白费。
(9)、叔本华脾气火爆,他曾因受不了一个女裁缝制造的噪音而把她推下楼梯,导致她成为残疾,叔本华为此按季度付给她终生补偿,在此人过世时,叔本华写到:“老妇死,重负释”。
(10)、根据每个人思想能力程度的不同,与之相对应的精神生活可以无限发展没有止境——小到收集昆虫标本,观察鸟类,研究矿石、硬币之类,大至创作诗歌或哲学作品,收获思想的最高成就。
(11)、在高处的事物不一定就高,在低处的也不一定就低。
(12)、幸灾乐祸恰恰是同情的对立面,是无能的残忍。
(13)、最近几年,叔本华的书,被当做一些人生积极励志的书,其实并非没有道理。
(14)、1813年大学博士论文《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überdievierfacheWurzeldesSatzesvomzureichendenGrunde。
(15)、精神分析治疗的目标就是让受分析者在象征的维度去确认其欲望的位置,在精神分析实践中,重要的是教会主体去命名、表达、阐述他的欲望。
(16)、我们常常忘记每一天都是一个整体,因此也是生命中不可替代的一个部分,而是习惯于将生命看作恰似一束观念或名称。
(17)、少年期是收集素材和对个别事物能有专门、透彻了解的时候。但是,我们的判断力是以成熟和经验为前提,所以,我们不应该打扰判断力的成长,而要小心尽量不要以强行灌输定见的方式使判断力加快到来,否则,就会导致它永远瘫痪。
(18)、仿佛这是某种一经到手便可获得幸福的东西,尽管那些人聪明绝顶、气度非凡。
(19)、叔本华和尼采,都是和现实充满矛盾的人,叔本华肯定悲观,却把生活过成一种乐观的典范,而尼采,肯定人生,生活却过得悲观无比,最终疯癫在人生途中。
(20)、我们几乎每个人都经过长时间——许多人甚至终其一生——保持这种偏差走样的认识。谁要是检查一下自己就会发现:总是要等到一个相当成熟的年龄以后——有时是突如其来地——我们才能够正确或者清晰地认识许多很简单的事情及其关联。直到这个时候到来之前,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总还存在着某些模糊不清的地方,原因就在于我们在早年所接受的教育跳过了某个需要认识的对象所致,这有可能是认为的——教育者向我们灌输了虚假的概念;也有可能是自然的——我们自己本人缺少了这方面的亲身经历。
(1)、1840年,《论道德的基础》,überdieGrundlagederMoral。
(2)、谦虚是美德这一句话是蠢人的一项聪明的发明;因为根据这一说法每个人都要把自己说成像一个傻瓜似的,这就巧妙地把所有人都拉到同一个水平线上。----《人生的智慧》
(3)、(5)理性及表现形式也只是意志和欲望的表现。
(4)、大家都能看出,使用的能力越是高尚,所能收获的乐趣就越是伟大。乐趣总是涉及个人力量的使用,幸福就存在于一连串的乐趣的重复中。
(5)、这种人就其整体存在而言,他们置身于一种恒久虚幻的情境之中;继续不断地生活于一种短暂的临时状态,直到最终走完其人生的旅途。
(6)、确定完目的后,再针对性地去选书、读书,找到适合自己的书,而不是靠听说,适合不适合自己,这个要亲测后才有效。
(7)、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我们的心灵就像眼睛一样,对事情还不如在白天看得清楚。此时不适合进行严肃的思考,尤其不适合思考不愉快的问题,早晨才是适当的时候。无论做任何努力,不管是思想上的还是身体上的,都是如此,没有例外。因为早晨是一日的青春,万事万物都如此明艳、新鲜和轻盈。早晨是生命的精华,应该把它看作是近乎神圣的。夜晚就好比老年,这时候我们无精打采,喜欢说话,稀里糊涂----《叔本华人生哲学》
(8)、现在有很多文人下了海,不再从事文化事业。不管在商界、产业界还是科技界,人们以聪明才智、辛勤劳动来进行竞争。唯独在文化界,赌的是人品、爱国心、羞耻心。照我看来,这有点像赌命,甚至比赌命还严重。这种危险的游戏有何奖品?只是一点小小的文名。所以,你不要怪文人下海。----《沉默的大多数》
(9)、作品是作者精神活动的精华,如果作者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那么他的作品常比他的生活还有更丰富的内容,或者大体也能代替他的生活,或远超过它。平庸作家的着作,也可能是有益和有趣的,因为那也是他的精神活动的精华,是他一切思想和研究的成果。但他的生活际遇并不一定能使我们满意。因此,这类作家的作品,我们也不妨一读。何况,高级的精神文化,往往使我们渐渐达到另一种境地,从此可不必再依赖他人以寻求乐趣,书中自有无穷之乐。没有别的事情能比读古人的名著更能给我们精神上的快乐。我们一拿起一本这样的古书来,即使只读半小时,也会觉得无比的轻松、愉快、清净、超逸,仿佛汲饮清冽的泉水似的舒适。这原因,大概一则是由于古代语言之优美,再则是因为作者的伟大和眼光之深远,其作品虽历数千年,仍无损其价值,我知道目前要学习古代语言已日渐困难,这种学习,如果一旦停止,当然会有一种新文艺兴起,其内容是以前未曾有过的野蛮、浅薄和无价值。德语的情况更是如此。现在的德语还保留有古代的若干优点,但很不幸的是有许多无聊作家正在热心而有计划地予以滥用,使它渐渐成为贫乏、残废,或竟成为莫名其妙的语言。文学界有两种历史:一种是政治的,一种是文学和艺术的。前者是意志的历史;后者是睿智的历史,前者的内容是可怕的,所写的无非是恐惧、患难、欺诈及可怖的杀戮等等;后者的内容都是清新可喜的,即使在描写人的迷误之处也是如此。这种历史的重要分支是哲学史。哲学实在是这种历史的基础低音,这种低音也传入其他的历史中。所以,哲学实在是最有势力的学问,然而它的发挥作用是很缓慢的。
(10)、合作、投稿:i8art@sina.com
(11)、叔本华谈生死,并非真正否定生死,并非进入虚无主义的殿堂,而是在肯定人生,要人们不要为死亡的恐惧所束缚,要肯定生命的意志。
(12)、叔本华在讲述天才的性能这个问题时,提到了想象力,他认为想象力是天才的好工具,是天才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绝对不能把想象力和天才的性能等同起来。即是说,想象力是天才性能的组成部分,却不完全等于天才的性能。
(13)、我们这个民族总是有很多的理由封锁知识、钳制思想、灌输善良,因此有许多才智之士在其一生中丧失了学习、交流、建树的机会,没有得到思想的乐趣就死掉了。想到我父亲就是其中的一个,我就心中黯然,想到此类人士的总和有恒河沙数之多,我就趋向于悲观。此种悲剧的起因,当然是现实世界里存在的种种问题。伟大的人物总认为,假设这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象他期望的那样善良更确切地说,都象他期望的那样思想,思无邪,或者狠斗私字一闪念,世界就可以得救。----《理想国与哲人王》
(14)、一个人越高傲,或者虚荣心越强,那么他就越加热切的渴望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