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句子网

精选《卡夫卡》115句

卡夫卡式的爱什么意思

1、卡夫卡 爱是什么

(1)、不可能存在没有真实的人生,真实恐怕就是指人生本身吧。

(2)、工程师于是去了内政部。在那儿,人家跟他说,对,肯定是个错误,可这不是他们内政部人的错,他们是从驻伦敦使馆的秘密机构那里收到关于他的报告的。工程师让他们辟谣。人家跟他说,不,辟谣,那做不到,但保证他不会有什么事,他尽可高枕无忧。

(3)、(本文来源网络,仅用于传播和推广阅读,如有疑问,请及时联系我们)

(4)、这里再也没有人能够进去了,因为这道大门仅仅是为你而开的。我现在就去把它关上。(卡夫卡,《在法的门前》)

(5)、我一再遇见的那一个拒绝我的人并不是说:“我不爱你。”而是说:“你没法爱我,不管你再怎么努力,你痛苦地爱着你对我的爱,而你对我的爱却不爱你。”由此可知,说我经验过“我爱你”这句话并不正确,我只经验过等待的沉默,应该由我说“我爱你”来打破的沉默,我只经验过这个,没有别的。(卡夫卡,日记,1922)

(6)、可是格里高尔不得不暗暗对自己说,甚至连这种奔走他也坚持不了多久;因为父亲跨出一步,他就得完成大量的动作。他已经开始感到气喘了,从前他那只肺也不太强。他正这样跌跌撞撞往前冲,为了把全部精力集中在奔走上,几乎眼睛也不睁开。他愣愣怔怔除了奔跑根本就想不到还有什么别的法子可以拯救自己,几乎已经忘记自己是可以随便上墙的,这里的墙壁当然都让精雕细镂、布满尖角和花边的家具挡住了──这时,有什么东西轻轻抛出,飞落在紧挨着他身边的地方,在他前面滚动起来。那是一只苹果,立刻又有第二只向他飞来,格里高尔惊吓得站住了,继续奔走是没有用的,因为父亲已下定决心要轰炸他。

(7)、     总之,说到卡夫卡与朵拉的关系,波兰作家和编辑拉维奇说:“他们从来没有正式结过婚。他们是一见钟情,从相遇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就步入了一种永恒的结合。他们在一起的时间仅仅持续一年,卡夫卡生命中极度痛苦的最后一年。卡夫卡去世时,他父母认为朵拉是他爱过的唯一一个女人,像他们儿子的妻子。”

(8)、他猛吃着从他自己桌上扔下的残食,这样他虽然有一阵子肚子比谁都饱,却耽误了吃桌子上的东西。于是后来就再也没有残食被扔下来了。

(9)、柏拉图式爱情是一种理想式的爱情观。极为浪漫或根本无法实现的爱情观。站在爱人的身边,静静地付出,默默地守候。不奢望走近,也不祈求拥有;即便知道根本不会有结果,也仍然执着不悔。也许这种不求回报注定了一个悲剧的结局。

(10)、小女孩想看看那封信,卡夫卡便向她许诺,明天会把信交给他,为此,他写了整整三个星期的信,就是为了让小女孩相信,她的玩偶是真正爱她的,最后卡夫卡为玩偶安排了一场国外的婚礼,解释她为什么会消失。

(11)、没有真实是不可能生活的,真实大约就是生活之道。

(12)、    1923年9月23日,卡夫卡在犹豫再三后来到了柏林,住进了朵拉预先为他租定的公寓。卡夫卡在40岁时终于实现了一个珍藏弥久的夙愿。正如他告诉朵拉的,他“依依不舍地离开布拉格,虽然很迟,却是生命中伟大的成就,不这样,人将死不瞑目”。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虽然伴随着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和柏林寒冬的侵袭,卡夫卡还是度过了他人生中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光。卡夫卡的挚友布罗德在看望过卡夫卡与朵拉后,发现他们的生活简直就是“一首田园诗”。“我终于看到我的朋友精神抖擞;他的身体健康变得更坏,这是事实。而在当时这还算不上危险。弗兰茨谈起那些恶魔终于放他走了。‘我从他们身边溜走了。搬来柏林这件事棒极了,如今他们正在寻找我,却找不到我,至少这会儿找不到。’他终于实现了过上独立生活的理想,有了一个自己的家。”

(13)、这种象征正是表现主义文学侧重表现抽象的情感,体验、异化以及境遇的具体体现。达到的效果就是小说在主题的表层结构模式多为寓言故事,不求表现社会生活,但求达到内涵深刻。

(14)、变成甲虫后,格里高尔遭到了一家人的嫌弃,人们唯利是图,对真情不屑一顾,个体的情感开始衰亡,社会使家庭与人伦都感到陌生,这是第二层异化。

(15)、卡夫卡去世之前,曾多次嘱咐他的密友马克斯·布罗德在他死后把他所有未出版作品的手稿销毁,但他朋友完全违背了他的要求,布罗德不仅出版了卡夫卡的小说,还出版了他的日记、信件和传记,他以这种方式参与缔造了卡夫卡今日在世界文坛的神话。

(16)、他用餐具柜上水果盘子里的苹果装满了自己的衣袋,也不好好瞄准,便将苹果一只一只地扔出来。这些小红苹果像带了电似的在地板上到处滚动,互相磕碰。一只扔得不太用力的苹果轻轻触着格里高尔的后背,但是没有伤着他便滑了下去。紧接着又砸来的一只简直陷进他的后背去了。格里高尔想挣扎着往前爬,仿佛一换地方这突如其来的、难以置信的疼痛便会消失似的。然而他却觉得自己好像被钉住在原地,便六神无主地瘫倒在地上。

(17)、同一个人的各种认识尽管截然不同,却有着同一个客体,于是又不得不回溯到同一个人心中的种种不同的主观上去。

(18)、虽然卡夫卡笔下的世界充斥着无形的恶魔,它们摧毁着、撕扯着手无寸铁的凡人,他所有的作品都叙述了对人与人之间神秘的误解和偶然产生的责任的恐惧,但现实中的卡夫卡却保留着一些难得的善意与柔软。

(19)、心脏是一座有两间卧室的房子,一间住着痛苦,另一间住着欢乐,人不能笑得太响。否则笑声会吵醒隔壁房间的痛苦。

(20)、(14) Kundera. M.,TestamentsBetrayedEssayinNineParts,translatedbyLindaAsher,HarperCollinsPublishers,p10

2、《卡夫卡》

(1)、翻开英语辞典对「卡夫卡式」具体的定义,通常会得到超现实与噩梦般的荒谬、怪奇和超展开的意思。牛津辞典将它解释为「压迫或噩梦般的性质」,而韦氏辞典则建议:「如噩梦般的复杂、荒谬,或不合逻辑的性质。」

(2)、可以怎样理解这种没完没了的、不确定的文字推理呢?卡夫卡在论及犹太德语文学时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形象式的解答:“所以说这是一种从所有方面看来都不可能的文学,一种吉卜赛文学,它把德国孩子从摇篮中偷出,匆匆忙忙地安置一下,因为总得有个人去绳索上跳舞(但这甚至不是那德国孩子,这什么都不是,人们只不过说,有人在跳舞)……”(卡夫卡1996:7:421)我们大概都听过这样一个欧洲民间传说罢:“古代欧洲各地都有『Changeling』(被妖精掉包的孩子)传说:接受洗礼前的婴儿,有时会不小心被妖精从摇篮偷走,而留下满脸皱纹如老人的妖精之子。以致家中小孩突然生病时,大人就怀疑这是被掉包的小孩,甚至还会加以虐待。”(吴继文2002:300)身为犹太德语作家的卡夫卡,不是那个被妖精从摇篮偷走的孩子,他不过是那名被妖精留下的“满脸皱纹如老人的妖精之子”而已。因此,卡夫卡才会说:“这甚至不是那德国孩子,这什么都不是”。(张历君,《换取的孩子:卡夫卡与犹太德语文学》)

(3)、逐出天堂就其主要部分而言是永恒的;被逐出天堂已成定局,在尘世生活亦不可避免。尽管如此,过程的永恒性(或照尘俗的说法:过程的永恒的重复)却使我们不仅期望有一直留在天堂中的可能,而且事实上一直有留在那里的可能,不管我们在这里知道还是不知道这一点。

(4)、任何语言,无论贫乏还是丰富,都意味着口、舌、齿的一种脱离领土的运动。口、舌、齿的原始领土在食物里。用于发音咬字的时候,它们便脱离了原来的领土。因此,吃与说之间有一次脱节——更有甚者,不论表面看起来如何,吃与写之间也存在着脱节:我们无疑能够边吃边写,这比边吃边说要来得容易,可是,写作可以进一步把词语变成能够跟食物一决高下的东西。这是内容与表达之间的脱节。说话即禁食,写作更是禁食。卡夫卡始终显得无法忘怀食物,食物的最高形式即动物或肉类,以及屠夫、牙齿、脏兮兮的大板牙或金牙。.....禁食是卡夫卡的著述里的一个经常性主题。(迦塔利,德勒兹,《卡夫卡——为弱势文学而作》)

(5)、“我的死亡之舟走错了航向……我只知道一点,那就是我留在了人世,我的小舟从此便航行在这尘世的河流上。这样一来,我这个只愿意生活在深山里的人死后便在人间各地漫游……我始终踏在通往天堂的大梯上。我在这无限漫长的露天阶梯上徘徊着,时而在上,时而在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永不停息的运作着。然而,每当我使出最大的气力眼看着天堂的大门已经在向我频频招手时,我却在自己那破旧的、孤零零地停滞在某条尘世的河流上的小舟里苏醒过来……在我的舟舱里,我那一次死亡的根本错误在嘲笑着我……我的小舟没有舵,它随着呼啸在死亡最底层的风飘行着。”(7)

(6)、⑥当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翻开《变形记》,“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他大为惊讶,随即拍案叫绝,“原来在文学领域里,除了我当时背得滚瓜烂熟的中学教科书上那些学究气的教条之外,还另有一番天地。”于是,便有了传世经典《百年孤独》。

(7)、《弗兰兹·卡夫卡》是皮奥特·杜马拉制作的动画。影片简短回顾了卡夫卡一生中的几个片段。2006年6月在Annecy国际动画电影节上评选出的“动画的世纪·100部作品”第44名。

(8)、②卡夫卡属于犹太民族,1883年7月3日出生于捷克首都布拉格。由于布拉格当年属于“奥匈帝国”的版图,卡夫卡接受的是日尔曼文字和文化,故与同时代的同乡诗人里尔克一样,均属于奥地利作家。

(9)、1915年,一只名叫格里高尔的著名甲虫出现在莱比锡的《白叶月刊》上,弗兰茨·卡夫卡的著名小说《变形记》问世。

(10)、在卡夫卡的感受中,世界是荒诞的、可怖的、令人痛苦和绝望的。卡夫卡小说中那种滞重、淡漠和沉闷的气氛,和这样的一个世界正相对应。

(11)、     只要我与卡夫卡生活在一起,我所看到的就是他和我。除了他自己外任何事情都是不相干的,并且有时是可笑的。他的作品是最无关紧要的。任何试图将他的作品当作他的一部分的做法在我看来都是可笑的。这就是我反对在他死后出版他的作品的原因。除此之外,我现在才开始理解,这里还存在着害怕别人来分享他的恐惧。每一次公开的陈述,每一次谈话,我都认为是对我的私人领域的野蛮入侵。这个世界并不一定要了解卡夫卡。他不关别人的事,因为,的确,没有人能够理解他。我认为——我现在仍然这么想——毫无疑问,除非你自己认识他,否则你就不可能理解卡夫卡,甚至都不可能对他获得一个模糊的理解。所有试图理解他的努力都是徒劳的,除非他允许你看着他的眼睛,或是握着他的手。而这些,他当然已经做不到了。

(12)、……由于所有的工作都在那里国家化了,所以所有职业的人都成了职员。一个工人不再是工人,一个法官不再是法官,一个商人不再是商人,一个神甫不再是神甫:他们都成了国家的公务员。在大教堂内,教士对约瑟夫·K说:“我属于法庭。”在卡夫卡那里,律师也是为法庭服务的。一个今天的布拉格人并不会对此感到惊讶。他不会比K更好地受到辩护。他的律师也不是为被告人服务,而是为法庭服务。

(13)、(关键词)卡夫卡;卡夫卡谈话录;卡夫卡小说;罪感;罪感文化;耻感文化

(14)、卡夫卡的命运就是把各种各样的处境和挣扎化为寓言。

(15)、英国大诗人奥登说:“就作家与其所处的时代关系而论,当代能与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相提并论的第一人,是卡夫卡。

(16)、HaroldBloom:TheWesternCanon,HoughtonMifflinPublishers

(17)、什么是爱?这其实很简单。凡是提高、充实、丰富我们生活的东西就是爱。通向一切高度和深度的东西就是爱。

(18)、“现在我也许可以转过身去了吧!”格里高尔边想边重新开始干了起来。他抑制不住因过度劳累而发出的喘息声,也不得不时不时歇一口气。不过倒也没有人催他,一切全听凭他自己做主。当他完成了转身动作时,他便立刻开始径直往回爬去。也对于他和自己的房间之间距离之大感到惊异,根本就不明白,他身体这样虚刚才是怎么几乎不知不觉走完同样这段路的。

(19)、爱情使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产生了情感以及肉体上的依赖。而失去爱人的时候往往伴随着胸闷、无食欲、失眠、愤怒、沮丧、怀旧、空虚、寂寞、绝望、郁闷、疲劳、反胃、哭泣以及失去信心。

(20)、今天,城市化、科技的高速发展加剧了这种异化,卡夫卡可以说是最早感受到时代的复杂和痛苦,并揭示了人类异化处境和现实的作家,他就像是一个时代的先知,洞察着21世纪人类正在塑造的文明。

3、什么叫卡夫卡式的隐喻

(1)、捷克前总统瓦茨拉夫·克劳斯在《寻找卡夫卡》一书的序言中写道:

(2)、卡夫卡终其一生没有与父亲达成和解,也未能与自己达成和解。

(3)、⑨卡夫卡在他的书信、日记或谈话中多次谈及中国文化,引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有一次,他给女朋友的明信片上写道:“我是中国人,我要回家了。”他还创作了一系列以中国为题材的小说,如《往事一页》《中国长城建造时》《一道圣旨》《中国人来访》等。

(4)、罗曼蒂克的爱情精髓在于:视被爱对象为宝贵知己而自己又难于占有对方,因而便采用如诗赋,歌曲,武功或任何可以想象出来的取悦方法,来获得对方的注目与爱情。人们之所以认为情人有巨大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方难于被自己占有。

(5)、(摘要)古斯塔夫•雅诺施所著的《卡夫卡谈话录》中有多处提到了卡夫卡对“监禁”的描述,例如“我总是清楚意识到我单独监禁的处境”与“倘若不存在看得见的镣铐,人们也就无法打破镣铐。监禁被组织得很好,完全像普通的、并不过分舒适的日常生活”等。终其一生,卡夫卡始终认为自己是罪孽深重之人,而对他罪行的控诉主要来自自我和社会两方面。但不仅仅是心理和现实因素作祟带来了这种如影随形的罪感,深层的文化基因——宗教、民族、文学先驱——也对卡夫卡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卡夫卡其人其作作为西方罪感文化的经典例证,与东方的耻感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回顾卡夫卡作品,可以发现很多情节都预言了现代人所面对的荒诞现实,通过阅读卡夫卡,作为读者的我们也应思考当被困在枷锁与樊笼之中时,人类究竟能否自渡。

(6)、四是独特的讽刺。卡夫卡的讽刺主要产生于对现实荒诞性的揭示。五是平淡、拙朴、凝重而冷漠的叙事风格。

(7)、那些法官、警官、官僚等都不是父亲的替身,父亲的身上倒是浓缩了这些势力,他屈服于这些势力,并且要求儿子也屈服。家庭只有几个从一开始就被“邪恶势力”叩响的门,他们正为即将登堂入室而兴高采烈。在卡夫卡作品里,令人焦虑或者愉悦的东西并非父亲,某种超我或任何一种能指,而早就是美国的技术专家统治或者俄国官僚统治的机器,或者是纳粹的机器。(迦塔利,德勒兹,《卡夫卡——为弱势文学而作》)

(8)、法庭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既清楚又模糊。它不大,却具有无上权力,像盘旋在最高处的恶魔企图把一切人吞噬。法院的人并不正直,但不妨碍法律这部机器的照常运转和最后将它的捕获物置于死地。约瑟夫·K也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人物,他既软弱却又并不甘于被诬陷。

(9)、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宗师和探险者,是表现主义作家中创作上最有成就者。英国诗人奥登评价卡夫卡时说:“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代表作《变形记》、《城堡》、《审判》

(10)、马克斯·勃罗德曾提出《审判》是一部无尽无休的没有定论的小说,这个说法倒是颇有道理。他说:“卡夫卡认为,这场官司永远不应该一直打到最高法院,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这部小说本身也是无法结束的;它可以无限地延伸。”以K被处决作为结尾的方式违背小说的整个方向,跟笼罩着整个《审判》的那种“无限延宕的”的状态相悖。(迦塔利,德勒兹,《卡夫卡——为弱势文学而作》)

(11)、在卡夫卡式的世界内,喜剧并不像在莎士比亚那里是悲剧的对应(悲喜剧);它并不靠轻松的口吻试着让悲剧变得更好受些;它并不陪伴悲剧,不,它把悲剧扼杀在摇篮中,这样就使受害者连惟一可以企盼的安慰也失去了:处于(真实的或假设的)悲剧的崇高性中的安慰。工程师失去了祖国,而所有的听众都笑了。

(12)、原罪起源于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的僭越行为,即不服从上帝的命令,偷吃了知善恶树上的禁果。基督教认为自最初的人类的堕落以来,人类灵魂之中便始终带有原罪的烙印。圣经中不乏对于原罪的描述,例如以弗所书2:3中宣称人类“都是天生的忿怒之子”。因为耶和华不会把他的怒火指向无罪之人,“天生的忿怒之子”所暗含的逻辑便是人在诞生之前就因亚当夏娃的忤逆而堕入罪中,成为罪人。

(13)、     1933年2月纳粹上台后,朵拉的丈夫逃脱了盖世太保的大搜捕,流亡到了国外。盖世太保派人搜查了他的家,没收了所有他们能够找到的文件,包括所有卡夫卡的材料。这以后不久,朵拉和她的孩子离开了德国,抵达莫斯科,他们一家在这里团聚了。无论如何,这种田园牧歌式的工人阶级的天堂是短命的。丈夫被捕、审问、判刑、流放沃库塔,从此杳无音信。这时,他们的小女儿患了一种难以治愈的肾病,据苏联专家的看法,只有外国专家才有可能治愈她的疾病。如果治好了这孩子的病是一个奇迹的话,那么,在斯大林大清洗的高峰时期,一个被定罪为“德国托洛茨基”的破坏者的出生于波兰的犹太妻子,还被允许同六岁的女儿一起离开苏联,这就更是奇迹了。这就是朵拉所做的。母女俩在1938年逃出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抵达英国。

(14)、假如天堂中应该被摧毁的东西是可摧毁的,那么这就不是关键性的;但假如那是不可摧毁的,那么我们就是生活在一种错误的信仰中了。

(15)、(作者为复旦大学外语学院学生,学号21300120235)

(16)、卡夫卡与这个世界有着分歧,而这个世界对卡夫卡也存在着误解。

(17)、在她的记忆中,他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属于自己那个时代,也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人。

(18)、弗兰兹·卡夫卡,生于1883年,死于1924年,犹太人,捷克德语小说家。

(19)、只有妹妹还令格里高尔感到十分亲近,他秘密盘算着,想在明年送她到音乐学院去学习。她跟格里高尔不一样,她酷爱音乐,拉得一手好小提琴,进音乐学院学习势必要花一大笔钱,他会想别的法子筹措这笔钱的。格里高尔在城里短暂逗留期间,在和妹妹谈话中间就经常提到音乐学院,但是始终只把这当作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美梦。这种不着边际的话父母连听都不愿意听,但是格里高尔却念念不忘这件事,打算在圣诞前夜隆重宣布这件事。

(20)、多亏他在官僚世界中看到的神奇的一面,卡夫卡成功地完成了在他之前看来不可能的事情:将一种根本反诗性的材料,即极端官僚化的社会,转化为小说中伟大的诗性;将一个极其平凡的故事,即一个人无法得到被允诺的职位(这其实就是《城堡》的故事),转化为神话,转化为史诗,转化为前所未见的美。

4、“卡夫卡式小说”

(1)、他看见自己穹顶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多块弧形的硬片,许多条细腿无可奈何地舞动着。

(2)、理论上存在一种完美的幸福的可能性:相信心中的不可摧毁性,但不去追求它。

(3)、(11) Bloom.H.,TheWesternCanon,HoughtonMifflinPublishers,P40

(4)、卡夫卡所在的布拉格波西米亚王国劳工工伤事故保险公司属于当时正迅猛发展的资本主义世界的一部分。尽管公司整体来说欣欣向荣,卡夫卡却注意到公司工作人员的整体效率极低,而最重要的原因是公司管理人员完全没有实际经验或商业意识。保险公司就如整个奥匈帝国的缩影,处于危机四伏、风雨飘摇的状态当中。

(5)、他的父亲是个实用主义者,一位小资本家,勤劳聪明也功利世俗。而卡夫卡更像一位理想主义者,敏感高尚且不切实际。

(6)、格拉胡斯,以及卡夫卡的其他许多主人公都与阿哈斯维鲁斯一般,如同无根之萍悬浮在世界中,处于一种既非进行有意义的行动,又非完全停滞的生与死的界限之间,永世奔波,不得安宁。卡夫卡似乎在藉此暗示他所处时代和地域的犹太人的处境,或者是他作为一个犹太作家的命运。犹太民族是一个备受苦难的民族,从3世纪末起,便由于被征服者剥夺家园,被迫度过了漫长而孤独的流浪岁月。在卡夫卡所生活的时代,犹太人不得不生活在破败且拥挤的犹太城里,被捷克人和德国人歧视。对犹太民族的歧视与打压是卡夫卡永恒的精神创伤。《城堡》中的土地测量员K寻求进入城堡之路,以求得灵魂的拯救,但他的努力注定是徒劳的,因为K在某种意义上而言正是犹太人的缩影,而犹太人作为世界的局外人,已经被排斥在外,无家可归。这种自我认同的身份危机深深植根于卡夫卡的内心深处,而由此造成的孤独感、恐惧感、焦虑感和罪恶感,卡夫卡一生都无法逃脱。

(7)、⑩1924年6月3日,41岁的卡夫卡病逝。据说,他临死前留给人类的文字是一组写给一个陌生小女孩的信——卡夫卡在街上看到小女孩伤心地哭,她心爱的洋娃娃丢了。卡夫卡安慰她说洋娃娃没丢,只是因对人类的厌倦而出走,并信誓旦旦地说,它会写信回来的。于是每天一封信,以洋娃娃的口吻,以一颗世界上最柔软的心灵,写洋娃娃出走后的经历……

(8)、肯定的是,我身体的状况构成我前进的一个主要阻碍。有了这样一个身体,什么目的也达不到。我将不得不习惯它那接连不断的失败。从最近那些乱做梦、但几乎没有一瞬能连续入睡的夜晚以来,我今天很早就这么没有连贯性,除了额头,其他什么也没感觉到。看到一种半途忍受的状况远远地超出了眼前的情形,我宁愿一下子在喧闹的死亡准备面前手里拿着文卷蜷缩在走廊的水泥板上。我的身躯对它的虚弱来说是太长了,它没有哪怕将将够产生一种大有裨益的热量的脂肪来维持体内的火势,它没有脂肪,思想能从脂肪那里得到营养去满足日常之必需而不伤害整体。孱弱的心脏在最近一段时间里常常刺痛我,它怎么能将血液推向这么长的双腿呢?膝盖也许承担了不少的工作,它只是用老态龙钟的力量灌进冰凉的下肢。但现今上面又已经是不可缺少的了。 我等待着, 这时下面也分散了一些精力。由于身体的长度,一切都被拽得支离破碎。这个时候,它能做什么呢?因为它也许为我想要达到的目的拥有太少的力量,即使它倾其所有。(卡夫卡,日记,1911)

(9)、     朵拉去世时,女儿玛丽安娜24岁。她孤身一人寄寓伦敦,身边没有亲人。玛丽安娜生下来身体就不好,患有严重的肾病。多年来她一直在医院里进进出出。这孩子据说长得像卡夫卡,当然这孩子不可能是卡夫卡的,因为她出生时卡夫卡已经去世10年了。玛丽安娜在母亲去世后一直在客厅的壁炉架上保留着卡夫卡的照片,她称卡夫卡是“她的第一位父亲”。朵拉的朋友后来回忆道:“弗兰茨在朵拉的头脑中存在得那么持久,以至于她的孩子,即使在他去世多年后才出生,仍有许多他的特征。”玛丽安娜从小跟随母亲颠沛流离,唯一亲近过的人就是母亲。玛丽安娜美丽善良,但非常孤独。“在许多方面,玛丽安娜都非常怪异,有病态性恐惧。虽然她非常聪明,甚至比她妈妈更聪明,但以她的年纪论,她太严肃了。”1980年玛丽安娜被确诊患有精神分裂症,她拒绝吃药,开始了与人隔绝的生活,拒绝所有人的帮助。1982年9月,她的朋友和邻居已经有好几个星期没有见到她了,于是他们通知了警察。9月12日,警察破门而入,发现她“死在地板上,晚期腐烂”。玛丽安娜年仅48岁,她没有结婚,更没有子女,甚至都没有过男友,“那么年轻,却有几百岁那么老迈而智慧,生活太少,受苦太多”。随着玛丽安娜的离世,卡夫卡与朵拉的故事就此终结。

(10)、更进一步,布鲁姆认为,也许是受到歌德的影响,卡夫卡式主人公承继了德国式哈姆雷特解读的特征,即由于个性太过复杂敏感,在这个随时都会崩塌的世界中难以前行。但卡夫卡也对歌德式的哈姆雷特性格做出了修正与偏离,在他的作品中,主角的脆弱被转变为侵略性的挑衅。在面对法庭和城堡时,约瑟夫•K和土地测量员K就持这样的态度。这或许是由于卡夫卡敏锐地察觉到歌德的看法并非完全正确。哈姆雷特对于自己已犯下的罪行毫无悔意或罪恶之感,甚至展现出一种冷酷的残忍:他一剑捅穿了爱窥探隐私的波洛涅斯,运用诡计欣然将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吞送上航向死亡的渡轮,还如同虐待狂一般逼疯了奥菲利娅,最终他的爱人在绝望之中投河,“像一朵盛大的百合随风飘动……在黑色的长河上漂移”。(10)卡夫卡理解了哈姆雷特仅仅是对于他尚未犯下的罪行感到自责,负罪感先于所有实际的罪行。“卡夫卡世界的法则是莎士比亚-弗洛伊德式的无意识,”布鲁姆谈到,“对于卡夫卡解读的关键在于理解犹太人的不可摧毁性与经典忍耐性,即一种当人不能坚持时仍会坚持的状态。”恰如K对城堡的无情攻击、格拉胡斯在死亡之船上的无尽航程、乡村医生没有目的地的冬日骑行,“卡夫卡认为负罪感具有优先性,因为这正是我们为‘不可摧毁性’所付出的代价。”(11)

(11)、(13)王笑盈:《从罪感文化与耻感文化的角度看中西文化之争》,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第33卷第11期,第148页。

(12)、爱即人类主动给予的幸福感,是指一个人主动地以自己所能,无条件尊重、支持、保护和满足他人无法独立实现的人性需求,包括思想意识、精神体验、行为状态、物质需求等。爱的基础是尊重。爱的本质是无条件地给予,而非索取和得到。爱是纯正的正义。

(13)、弱势文学不是用某种次要语言写成的文学,而是一个少数族裔在一种主要语言内部缔造的文学。可是,不管怎么说,这种文学的头一个特点是语言带有一个显著的脱离领土运动的系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布拉格的犹太人所处的绝境使他们无法从事写作,使他们的文学成为不可能实现的东西,卡夫卡对这一绝境有如下定义:无法不写作,无法用德语写作,无法以别种方式写作。(迦塔利,德勒兹,《卡夫卡——为弱势文学而作》)

(14)、卡夫卡的《致父亲的信》被心理分析学拿来当作可悲的解读方法的依据..........一切都是父亲的过错:既然我在性生活方面遇到一些麻烦,既然我一直结不了婚,既然我在写字,既然我写不了字,既然我在这个世界上垂下了头,既然我不得不另外建立一个寂寞无边的世界。可是,这封信写得太迟了。卡夫卡其实非常清楚,这一切均属子虚乌有:因为,无法成婚,从事写作,以及那个强大的空寂的世界对他的吸引,从力比多的角度看来都是完全积极意义上的促动因素,决非从他与父亲的关系中派生出来的反应。这个意思卡夫卡不知说过多少遍。..........不过,这封信的意义在于实行一次静悄悄的移位:从传统的神经症式的俄狄浦斯情结——受爱戴的父亲遭嫉恨,被指控和宣告有罪,卡夫卡转入另一种反常得多的俄狄浦斯情结,它倾向于一种认定父亲是“无辜”的,父子共同处于某种“困境”的假设,目的在于为提出一道强烈得无以复加的指控或责备铺平道路;这种责备在一系列妄想狂式的解读当中是无法对号入座和无限度的(像《审判》当中的“旷日延宕”那样),所以就更加强烈。卡夫卡对此十分清楚,他在想象中借父亲之口说道:你想证明“首先你是无辜的;其次我是有罪的;再次,你完全出于宽大为怀,不仅准备宽宥我,而且多多少少还想证明和相信我也是无辜的。然而这不符合事实”。这场反常的移位从父亲的假定的无辜当中得出了更加严重的指控,它当然有一个目的,一种效果和一种手法。这个目的就是争取将“肖像”放大,把它夸大到荒谬的程度。巨大无比的父亲的照片将被投射到世界的地理、历史和政治的地图上面,从而覆盖广阔的地区:“我觉得我似乎只适于生活在那些你顾及不上或者鞭长莫及的地方。”这是对世界作出俄狄浦斯式的处理。对于历史、犹太民族、捷克人、德国人、布拉格和城市—乡村,父亲的称呼是一种超代码。(迦塔利,德勒兹,《卡夫卡——为弱势文学而作》)

(15)、人们经常归纳总结伟大作家的哲学思想和表现方式,衍生出特定的形容词来理解他们:例如荷马式、莎士比亚式、乔伊斯式。而另外两个形容词似乎更适用於现代大多数情况,更为黑暗和局促拘束的景象:「欧威尔型」和「卡夫卡式」。

(16)、     卡夫卡去世后,朵拉在布拉格和卡夫卡的双亲一起住了很长一段时间,来“慰藉他们的丧子之痛,他们宠爱的、总是问题多多的儿子”。两个月后,朵拉收拾好她的手提箱,不辞而别,回到了柏林。朵拉无法摆脱她心中的痛。“她总是悲伤,总是一个寡妇。她穿黑衣,她的悲伤就像披上身的斗篷,挂在她肩上。悲伤成了她这个人的一部分。”以至于后来她自己都承认:“我学会了爱那种悲伤,这样我就再也不会为悲伤感到耻辱。我总是悲伤。我大笑,我也难过;开玩笑,也难过;我快乐,然后最难过。当别人因我而变得伤感时,我甚至都不再责备我自己。”朵拉的表达方式都成了一种卡夫卡式的。朵拉的健康状态越来越糟,1925年她不得不回到她的家乡波兰休养。健康状态好转后,朵拉于1926年春又回到了柏林。1926至1928年,她在杜塞尔多夫的一家戏剧学院学习。在191929年年间她在莱茵河城市同盟剧院工作,此时开始与德国共产d接近,并认识了她未来的丈夫。1930年朵拉加入德国共产d。1932年6月30日,她与德国共产d员路德维希·约翰·拉斯克登记结婚。1934年3月1日,朵拉生下一个女孩,取名玛丽安娜。

(17)、卡夫卡始终生活在这种巨大的反差与撕裂当中,这点在他的作品中也得到了体现,《变形记》展现的就是在那个物质主义盛行的时代,人被社会撕裂、挤压变形的故事。

(18)、卡夫卡的作品主题曲折晦涩,情节支离破碎,思路不连贯,跳跃性很大,语言的象征意义很强。

(19)、(3)《卡夫卡全集》(第2卷),河北教育出版社,第131-132页。

(20)、在卡夫卡的世界,档案就像是柏拉图的理念。它代表的是真正的现实,而人的物质性存在只是投射在幻觉屏幕上的影子。事实上,土地测量员K和那位布拉格的工程师都只是他们档案卡片的影子;他们甚至远远达不到这点:他们只是档案中的一个错误的影子,也就是一些无权作为影子而存在的影子。

5、卡夫卡biu

(1)、许多人通过《变形记》认识卡夫卡,而在《变形记》中也有卡夫卡自己的影子。与被父亲嫌弃的甲虫一样,卡夫卡从小就隐匿于父权阴影之下。

(2)、卡夫卡的著作和他的名字一样,在世界范围内都广为人知,但是在阅读卡夫卡著作时,我们往往都忍不住揣测他的内心世界,对他有各种各样的解读。

(3)、柏拉图式爱情是一种纯精神的爱情观。追求心灵的沟通。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梦幻的);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

(4)、“你瞧,父亲,”她突然尖叫起来,“他又来了!”在一阵完全令格里高尔不可思议的惊恐中,妹妹甚至离开了母亲,简直是推开了她的扶手椅,仿佛她宁肯牺牲母亲也不愿待在格里高尔身旁似的,并急忙奔到父亲背后,父亲只是由于她的态度才情绪激动起来,也站起身,像是保护妹妹似的在她身前略略举起双臂。

(5)、可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办公室属于神奇的世界?

(6)、阅读卡夫卡的作品,从头到尾如同在一个黑白,严肃,荒诞的梦境里面穿行。卡夫卡用支离破碎的情节,忽然出现又消失的人物,和看似无逻辑的行为和言语,创造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国度。人们在空间中异化,在时间里死去。梦境般的离奇之下,是这个世界处处可见的无意识行为——人们不假思索地做许多事,却从来不曾了解,更不曾思考过其背后的逻辑和动因。正如同《审判》中从头至尾就莫须有的那场诉讼,因为被强行加诸于身,然后便惶惶不可终日陷入自我谴责之中,甚至连社会也通过并默许了这种荒谬的控诉。每个人看上去都和审判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个人也都和审判没有什么真正的关系与影响。在这个体系当中,是一套永无休止的循环诡辩。

(7)、“流浪的犹太人”是圣经传统中的一个角色。据记载,耶稣在前往髑髅地的路上被十字架的重担弄得疲惫不堪,便停下来靠在一个名叫阿哈斯维鲁斯的犹太人的房子里休息。阿哈斯维鲁斯被这种对他的房舍的虚张声势的亵渎所激怒,粗鲁地命令基督离开。耶稣温和地看了阿哈斯维鲁斯一眼,说:“直到我再度降临之前,你将一直在地上流浪!”阿哈斯维鲁斯被救世主眼中的斥责挫败,在内心承认了这判决的力量和权威。然后他服从了基督的命令,在懊丧与悔恨中开始了他的流浪生涯。从那以后,他永远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徒劳地寻找坟墓和安息。

(8)、全世界的卡夫卡研究者都在寻找那个小女孩和那些信件,也许此时此刻,在柏林的某个地方,一位老太太正微笑着回想起那位为他写信的先生。

(9)、卡夫卡是著名的奥地利作家,在他生前并没有很出名,但在他死后,由好友整理并发表出来的作品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作品影响力包括现代在内的好几代作家。

(10)、卡夫卡与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11)、    那时的朵拉与卡夫卡太亲近了,以至于她将卡夫卡当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她甚至都不把卡夫卡当作一个作家。当然也是因为这一点,卡夫卡可以放松地写作,即便是当着朵拉的面,而这种情形在以往的任何时候都没有出现过。朵拉反对阅读卡夫卡,尤其反对通过阅读卡夫卡的作品来了解和认识卡夫卡。1930年她在一封致布罗德的信中写道:

(12)、在这样一个服从、机械和抽象的世界中(其中,人的惟一经历就是从一个办公室到另一个办公室)放置小说,这一点显得跟史诗的本质相反。所以就有了这个问题:卡夫卡是如何将这样一种灰色的反诗性材料转化成引人入胜的小说的?

(13)、他生前只出版了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卡夫卡的名望主要归功于逝世后才出版的三部小说:《审判》《失踪的人》和《城堡》。在这几部作品中,卡夫卡用大量篇幅准确描绘了不再理解世界的现代人身处其中的疏离感。

(14)、美国女作家欧茨说,“卡夫卡是20世纪最佳作家之一”。

(15)、“因为我,”饥饿艺术家一边说,一边把小脑袋稍稍抬起一点,撮起嘴唇,直伸向管事的耳朵,像要去吻它似的,唯恐对方漏听了他一个字,“因为我找不到适合自己胃口的食物。假如我找到这样的食物,请相信,我不会这样惊动视听,并像你和大家一样,吃得饱饱的。”这是他最后的几句话,但在他那瞳孔已经扩散的眼睛里,流露着虽然不再是骄傲、却仍然是坚定的信念:他要继续饿下去。(卡夫卡,《饥饿艺术家》)

(16)、《变形记》写于1912年。一名推销员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甲虫,他极力想去同亲人联络感情,但都以失败告终……在荒诞、不合逻辑的世界描绘“人类生活的一切活动及其逼真的细节”,正是卡夫卡天赋所在。

(17)、     弗兰茨午夜时睡着了。他离世的最后一天,朵拉坐在他床边,看着他脆弱的身体,留心他呼吸中任何的变化。桌上的一盏灯将拉长的影子投射到屋内高墙上。阳台门开着,将他迫切需要的新鲜空气送入肺中。朵拉观察着他胸部缓慢的起伏,研究他的侧影,他那瘦削的长鼻子、高高的颧骨、深陷的眼睛剪出的鲜亮的轮廓。现在,弗兰茨比以往看起来更像个美国印第安人,在第一次看见他的时候,她曾这样猜想过他。(张阅译,后同)

(18)、与《变形记》里的格里高尔一样,在写作之外,卡夫卡是一名普通的办公室职员。他在一家保险局工作了十几年,一路升到了主任秘书职位,工作兢兢业业,认真程度超出了自己的职责范围。

(19)、 叶廷芳编:《卡夫卡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

(20)、两个非常普通的先生(并非法文译本让人以为的“检察官”),一天早晨突然来到约瑟夫·K床前,对还在床上的他说,他被捕了,而且还吃了他的早餐。K这位尽职本分的公务员没有将他们赶出房间,而是穿着睡衣在他们面前为自己辩护了很长时间。当卡夫卡向他的朋友读《审判》第一章时,所有人都笑了,包括作者本人。他们笑是有理由的,喜剧跟卡夫卡式的本质是不可分的。

(1)、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爱读卡夫卡,他的一本小说就叫《海边的卡夫卡》。此外,受到卡夫卡影响的中国作家甚多,有残雪、格非、余华等。

(2)、二是荒诞。这主要是指那些表现在情节与人物行为上出现的违反常情与理性的情况。

(3)、“我出了什么事啦?”他想。这可不是梦。他的房间,一间略嫌小了些、地地道道的人住的房间静卧在四堵熟悉的墙壁之间。在摊放着衣料样品的桌子上方──萨姆沙是旅行推销员──挂着那幅画,这是他最近从一本画报上剪下来并装在一只漂亮的镀金镜框里的。画上画的是一位戴毛皮帽子围毛皮围巾的贵妇人,她挺直身子坐着,把一只套没了她的整个前臂的厚重的皮手筒递给看画的人。

(4)、矛盾对立的两方面构成了卡夫卡这个复杂的统一体,其在叙事艺术上也是矛盾统一的,其一方面用冷峻的语言作“利斧”劈开蒙蔽人们眼睛的生活假象,另一方面在这冷峻的语言下又跳跃着一颗灼热的心,于是形成了这外冷内热悲喜交加的叙事风格。

(5)、他生活在奥匈帝国即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

(6)、一是象征。卡夫卡常使用象征形象来表达他对社会关系的理解。

(7)、在将办公室的布景放大到一个世界那么大的范围后,卡夫卡在他自己都没有料到的情况下,展现了让我们着迷的意象,因为这意象跟他从没有经历过的社会,也即今天的布拉格人的社会,是那么相似。

(8)、这样的看守形象不合常理,让人很难想象。而看守身上的服装无异于奇装异服.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会看到这样的穿着,但正是这种奇异和扭曲反映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抑郁和恐惧。

(9)、但对工程师来说,知道自己的故事是喜剧的,只是一个杯水车薪的安慰。他被困在自己生活的玩笑之中,就像一条鱼被困在玻璃缸之中;他不认为这好笑。确实,一个玩笑只对那些在玻璃缸前面的人来说是可笑的;而卡夫卡式则相反,它把我们带到鱼缸内,带到一个玩笑的内脏深处,带到喜剧的恐怖之处。

(10)、许多年后我还经常惊恐地想象这个场面,那个巨大的人,我的父亲,审判我的最后法庭,会几乎无理由地向我走来,在夜里把我从床上抱到阳台去。(卡夫卡,致父亲的信)

(11)、在《寻找卡夫卡》一书中,以卡夫卡成长经历为主线,贯穿了他的家庭环境、时代背景、成长历程,在大量精美图片的陪同下,走进卡夫卡的世界,更好地理解他,找到他。

(12)、他追逐着事实,犹如一个初学滑冰者那样,而且他无论什么地方都滑,包括禁止滑冰的地方。

(13)、在卡夫卡之前,小说家经常把那些机构作为不同的个人或社会利益在其中相斗的竞技场来揭露。在卡夫卡那里,机构成了一个遵循自身法则的机制,而这些法则谁也不知道是由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定下的,而且跟人的利益没有任何关系,所以根本就是不可理解的。

(14)、光勤劳是不够的,蚂蚁也非常勤劳。你在勤劳些什么呢?有两种过错是基本的,其他一切过错都由此而生:急躁和懒惰。

(15)、权威不可抗拒。卡夫卡的意识始终被强大却又无法抵御的权威笼罩着,《城堡》土地丈量员K在象征神秘权力或无形枷锁统治的城堡面前进退不得,最后精疲力竭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