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句子网

精选不可造句怎么造95句

不可向迩造句

1、不可向迩读音

(1)、不以为然:然,对,正确。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

(2)、大器晚成:指能担当大事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比较晚。

(3)、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入直军机。此时正值清廷兴兵征计西北准噶尔,军事文书往返频繁,为赵翼崭露头角提供了良机。尹文端公、傅文忠公咸倚重之。其扈从行在,或伏地草奏,下笔千言,文不加点,一切应奉文字,几非君不办。

(4)、满目疮痍:形容受到严重破坏的景况。疮痍,创伤。

(5)、暴戾恣睢:暴戾,凶狠残暴;恣睢,放纵,任意干坏事。(注意读音)

(6)、迁都动员群臣百姓的过程,被史官仔细记录下来,收录在《尚书•盘庚》里,成语:有条不紊、洞若观火、星火燎原都出自这里。

(7)、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喙,嘴。

(8)、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工夫半未全。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9)、*词中求词,不如词外求词。词外求词之道,一曰多读书,二曰谨避俗。俗者,词之贼也。

(10)、4发愤图强:发愤,下定决心努力。图,谋求。下定决心,努力谋求强盛。

(11)、2如履薄冰:强调主观心态之谨慎小心,而非客观情况之危急。

(12)、上共有10种两栖动物,除了大鲵,还有生活在非洲岛国塞舌尔的一种最长不超过11毫米的蛙,以及生活在南非、墨西哥、智利等地的8种蛙、蝾螈、蟾蜍和蚓螈。

(13)、2左右逢源:既指处世圆滑,又指做事得心应手。

(14)、20期期艾艾(ài):形容人口吃或说话笨拙,没口才。不理解为懦弱犹豫等。

(15)、(出处):《史记·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16)、沧海遗珠: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者所遗漏。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惨淡经营:惨淡,费尽心思;经营,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形容费尽心思于谋划和从事某项事情。草菅人命:草菅,野草。把人命看得跟野草一样。指反动统治阶级轻视人命,任意杀戮。蟾宫折桂:蟾宫,月宫;折桂,指人考中进士。旧时指人登科。瞠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形容窘迫或惊呆的样子。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殃,灾祸;池,护城河。比喻无缘无故受连累。良莠不齐:良,善良,指好人;莠,恶草,比喻坏人。指好人坏人都有,夹杂在一起。(莠:狗尾草,比喻品质坏的人)。诚惶诚恐:惶,害怕。原来是封建臣子对君王上奏的套语,表示尊敬、服从,又恐惧不安。现在用来形容尊敬、服从或不安的样子。带有贬义。魑魅魍魉:传说中的妖怪,现在用来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Chimeiwangliang1433(声调)抽薪止沸:抽去锅下的柴草来停止锅里开水的沸腾,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同釜底抽薪(扬汤止沸:比喻方法不彻底。)出水芙蓉:原来比喻诗歌写得清新,后来比喻女性的美丽。晨钟暮鼓:寺院里早晚用来报时的钟鼓。后用来形容僧尼孤寂的生活,也用来比喻让人警醒的语言。础润知雨:屋的基石。看到基石湿润就知道要下雨。比喻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是有征兆的。吹毛求疵:求,寻找;疵,小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错误。春风化雨:能长养万物的风和雨。后用来指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常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春秋笔法:孔丘修订《春秋》语句中含有褒贬。后人就指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蹉跎岁月:蹉跎,时间白白过去。形容虚度光阴。错彩镂金:错,涂饰;镂,刻。涂绘五彩,雕刻金银,装饰的十分工丽。形容文学作品词汇绚烂。侧目而视: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常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察颜观色:观察对方脸色,以摸清其真实的意图。(正:脸色;误:颜色)差强人意:差:稍微地。原来意思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容易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长治久安:国家长期太平、安定。(正:太平;误:治理)尝鼎一膏:膏:切成块的肉,尝鼎中的一块肉,从而可知鼎中食物的滋味,比喻根据部分可以推知全体。城下之盟:因敌军兵临城下而被迫签订了屈辱性的和约。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正:塞住;误:充满)踌躇满志: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形容心满意足或十分得意的样子。

(17)、1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比喻这个时候失败了,另一个时候得到了补偿,语出《后汉后》。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日落时太阳的余光照在桑树榆树之间,指傍晚。

(18)、(解释): 一点点小火星。比喻开始时策小,但有远大发展前途的新事物。

(19)、*或问国初词人,当以谁氏为冠。再三审度,举金风亭长对。问佳构奚若。举捣练子云: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共眠一舸听秋雨,小枕轻衾各自寒。

(20)、不塞(sè)不流,不止不行:塞,堵塞;流,流动。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2、不可造句怎么造

(1)、父母的“棍棒教育”使他自小内向、自卑、胆小。

(2)、重拙大三字,贻误甚多。唯此重字实用,谓情重。气,情之神韵也,格,品之高下也。

(3)、眼前的事物太过诡异,庞大的压迫感直袭迩来,以至于来不及做出惊慌失措的反应,悠二唯一能做的只是步步后退。

(4)、不落窠(kē)臼(jiù):窠臼,老套子。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5)、1为虎傅翼: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势力。傅,添加。

(6)、3出类拔萃:出,超过;类,同类;拔,超出,萃,草丛生的样子。形容品德、才能超出一般的人。

(7)、*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吾性灵与相浃而俱化,乃真实为吾有而外物不能夺。三十年前,以此法为日课,养成不入时之性情,不遑恤也。

(8)、 开源节流:源,水源。比喻经济上增加收入,节省开支。开宗明义:宗,旨,指文章的主题,行动的目的等。指说话写文章一开始就把主要意思点明。

(9)、(解释):硬木棒对着木头摩擦或钻进去,靠摩擦取火。

(10)、3黯然销魂:黯然,心情沮丧的样子,销魂,灵魂离开了躯壳。心情沮丧得好象失去了灵魂。形容极度的悲伤或愁苦。

(11)、各行其是:各自按照自己以为正确的一套做。是,对,正确。

(12)、1首鼠两端:首鼠,亦作“首施”,犹豫不决的样子。形容在两者之中犹豫不决而动摇不定。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13)、3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原指马陆这种虫子被切断致死后仍然蠕动的现象(《本草纲目·马陆》:弘景曰:‘此虫甚多,寸寸断之,亦便寸行。故《鲁连子》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现用来比喻人或集团虽已失败,但其势力和影响依然存在(多含贬义)。

(14)、更仆难数:“更”在这里指“换”.这个成语原意是说换了几班侍者,宾主要说的话还是说不完,后来形容要说的话还有很多.耿耿于怀:形容心存怨恨。工力悉敌;双方用的功夫和力量不分高低.常用来形容两个优秀的文艺作品不分上下.狗尾续貂:比喻用不好的东西续在好的东西的后面.后也用来比喻事物,多指文艺作品的续作前后好坏不相称.一般作贬义,用于自称时含谦义。固若金汤:形容工事非常坚固,不易攻破。(正:坚固的城墙;误:金属)刮目相看:要用新的眼光看待别人,一般指看待别人取得的进步。易混“另眼相看”.管窥蠡(lí)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测量海水。比喻眼光狭小,见识短浅,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肤浅。蠡:瓢。测:量。光怪陆离:色彩纷繁,现象奇异。中性,不要误认为贬义。    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高超,不像人工所能制成的。常被误用来形容自然景物。

(15)、2骇人听闻: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吃惊,强调客观效果。

(16)、《论语》中也有对话,但分量只占三分之而单人语录则占三分之二;《孟子》里对话要多得多,这样就便于使问题的讨论走向深入。例如《论语》中有“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仁斯至矣。’”(《述而》)只提出论点,没有展开;而《孟子·告子下》中则有详细的讨论,说明为什么“人皆可为尧舜”。《万章》篇几乎全是辩论。《滕文公上》许行章、《公孙丑上》四十不动心章、《梁惠王上》齐桓晋文之事章等,都是洋洋大篇,与专题论文相近。

(17)、《诗经》在先秦称《诗》,或《诗三百》,是中国第一本诗歌总集。诗经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原三百十一篇),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诗歌总集。“古者《诗》三千余篇,及于孔子,去其重……”(《史记·孔子世家》),据传为孔子编定。《诗》分“风”、“雅”、“颂”三部分,“风”为土风歌谣,“雅”为西周王畿的正声雅乐,“颂”为上层社会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此书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各方面,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对后世影响深远。喜欢诗词的朋友,相信都有读过。

(18)、祸起萧墙:祸乱从内部发生。萧墙,照壁,比喻内部。

(19)、*佳词作成,便不可改。但可改便是未佳。改词之法,如一句之中有两字未协,试改两字,仍不惬意,便须换意,通改全句。牵连上下,常有改至四五句者。不可守住元来句意,愈改愈滞也。

(20)、*梦窗与苏辛二公,实殊流而同源……颖慧之士,束发操觚,勿轻言学梦窗也。

3、不可逆造句

(1)、3目不暇接: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适用范围比“应接不暇”小。对象是静止不动的物品。

(2)、3安步当车:安,安详,不慌不忙;步,行行;当,当作。古代贵族出外都要乘车,因此用安步当车称人能安贫守道。现在多用于表示不乘车而从容步行。

(3)、1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

(4)、哀鸿遍野: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流离失所的农民。比喻残酷统治下到处都是呻吟呼号的农民。 

(5)、海市蜃楼:比喻人世繁华的虚幻,虚幻的事物。

(6)、2应接不暇:指一路上风景优美,看不过来。后指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也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对象是相对运动的景物、人或事情。

(7)、曾经沧桑:比喻曾经见过大世面,不把平常事放在眼里。

(8)、*晚近某词派,其地与时,并距常州派近。为之倡者,揭橥花间,自附高格,涂饰金粉,绝无内心。

(9)、(举例造句):若听诸葛亮之言,妄动甲兵,此所谓抱薪救火也。

(10)、1在劫难逃:原指命中注定要遭受灾祸,想逃也逃不了。现在有时借指不可避免的灾害。劫,佛教把天灾人祸等厄运称为“劫”或“劫数“。

(11)、1紫气东来:表示祥瑞,语出《列仙传》。紫气,祥瑞之气。

(12)、3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百尺竿头,百尺高的竿子,佛教用以比喻道行修养到极高的境界。后来泛用以鼓励人们不要满足于取得的成就,还要继续努力,不断前进。

(13)、10期期艾艾:形容口吃。语见《史记》和《世说新语》。

(14)、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严格执行法令。

(15)、 如雷贯耳:像雷声传入耳朵那样响亮。比喻人的名声极大。入室操戈:原指进入他人的屋子、拿起他的武器攻击他。现比喻就对方的论点反驳对方。

(16)、1以耳代目:把听来的当成亲见的。形容不亲自调查研究,专门听信别人的话。

(17)、4躬自菲薄:躬自,亲自;菲薄,微薄。自己在生活上节俭。多用于身分地位高的人。

(18)、2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强调神秘奥妙。.

(19)、出处:宋·王迈《臞轩集》:“虚舟相触何心在;怒火虽炎一晌空。”

(20)、从成书的过程说,是五经在前,四书在后,“四书”这个名词的形成更晚至宋朝。而就中国先前学童的学习安排来说,则总是先读四书,再读五经,行有余力再读其他经典。现在人们要学的东西太多,不大可能专门来读四书五经,但对此仍应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有一些必备的常识。

4、不可向迩的意思

(1)、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严格执行法令。

(2)、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也可写作“重振旗鼓”。只作褒义。

(3)、4咄咄怪事:咄咄,叹词,表示惊诧。用来形容使人惊讶的怪事。

(4)、回复“高考大纲”获取2017高考最新大纲。

(5)、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6)、 4毁家纾(shū)难:毁家,分散家财;纾,缓解,缓和。捐献全部家产,解救国难。

(7)、帝太戊任命伊尹的儿子伊陟(zhì)为国相。司马迁在《史记》里记载了一件怪事---在王宫院子中央,长出了一颗桑树和一颗楮(chǔ)树,两颗小树挨得很近,居然缠绕着合生在一起,两颗树合长成一颗树,而且长得特别快,有说一晚上就长成两手合抱那么粗,也有说是七天长成的。

(8)、蟾蜍和其他两栖动物对环境化学的变化非常敏感,我认为它们应该能够感知到这些气体和带电粒子。

(9)、30门可罗雀:大门前面可张网捕雀。形容宾客很少,家里很安静,或社会交往很少。

(10)、3惨淡经营:惨淡,费尽心思;经营,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形容费尽心思于谋划和从事某项事情。

(11)、把唾壶击碎,问蟾蜍,圆何缺?有奸细向金兀术献了一计:以土覆船板,以火箭烧毁韩世忠战船。

(12)、3按部就班:部、班,就是门类、秩序;就,归于。原来指写文章结构安排得当,造句、选词合乎规范。现在指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做事。有时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闯劲。

(13)、(出处):《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

(14)、3门庭若市:门庭如同闹市。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客众多,非常热闹。

(15)、2披肝沥胆:,披,揭露,揭开;沥,向下滴。比喻竭尽忠诚,开诚相见。

(16)、城下之盟:盟,盟约。指敌国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辱性条约。也泛指被迫签订的带有屈辱性的条约。

(17)、徐世昌:自袁、蒋、赵三家同起,举世风靡,诗体一变,为讲格律者所集矢。云崧诗最繁富,才雄学博,不屑寄人篱下;而庄谐杂进,驰骋不羁,滋人口实。然其经意之作,大抵洞达真切,蔚然深厚。集中论诗云: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此言出东坡,意取象外神。羚羊眠挂角,天马奔绝尘。其实论过高,后学未易遵。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古疏后渐密,不切者为陈。譬如垩驾马,将越而适秦。灞沪终南景,何与西湖春。是知兴会超,亦贵肌理亲。作诗必此诗,乃知真诗人。此篇见生平宗旨:曰新,曰切,曰肌理,故非徒矜浮夸藻丽者所能效颦耳。(《晚晴簃诗话》)

(18)、4防微杜渐:微,细小,指事物的苗头;杜,杜绝,堵塞;渐,事物的开端。在坏思想、坏事物刚冒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使其发展。

(19)、地动仪用铜制成,圆径八尺,形似酒樽,内部安置机关,按照八个方向,装八个龙头,龙嘴里各衔着一个小铜球,下面蹲着八只张嘴的蟾蜍。

(20)、出处:《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

5、不可向迩 释义

(1)、1余能可贾(gǔ):还有力量没有用完。贾,卖。

(2)、2心有余悸:只用于对过去发生过的事还感到害怕。

(3)、1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

(4)、不经之谈:经,通常的道理;不经,不合道理。形容荒唐无根据的话。 

(5)、《书经》亦称《尚书》,意思是上古之书,实为最古老的历史文献集。《书经》本来有100篇,而汉初所传仅29篇,这就是“今文尚书”。后来鲁恭王拆孔子旧宅,另得《尚书》一部,用先前六国的古文字书写,比今文《尚书》多16篇,是为“古文尚书”。孔子的后裔、学者孔安国读过这个古文的本子以后,献给皇家,藏于秘室,但后来亡佚了,未能列于学官。东晋元帝时,梅赜献出一种《尚书》以及孔安国的传(注释),比“今文尚书”多25篇。这个本子是假的,故称为“伪古文尚书”“伪孔传”。“今文尚书”中《秦誓》已佚,另外多分出5篇(29-1+5=33);再加上“伪古文尚书”共得58篇,前有一篇序(司马迁引用过,大约是战国时人所作);再加上伪孔安国的传,唐人孔颖达为之作疏——这就是后来长期流传的本子。《尚书》的今古文之争是经学史上著名的公案,早就有人怀疑《古文尚书》的真伪,到清朝,著名学者阎若璩(《古文尚书疏证》)、丁晏(《尚书余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确证其书乃是伪作。不过这《古文尚书》虽然是后人伪造的,但伪造时也有些文献上的依据,所以其中仍然有若干有用的史料。

(6)、3略识之无:之、无,简单易识的字。形容识记不多。

(7)、4高山流水:(gāoshānliúshuǐ)《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后来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乐曲高妙。

(8)、夏天的池塘边各种蛙鸣交汇在一起,就连蟾蜍也滥竽充数,低声叫几声。

(9)、多事之秋:秋,年,指时期。事变很多的时期。

(10)、殷,也叫北蒙,在黄河以北洹水之滨。殷地的土地比较肥沃,地势较高,有宽广肥沃的平原,水涝灾害少,利于发展农牧业,广阔的农田足以养活大量人口。无论是建设都城还是发展农业生产,都会比眼下的情况要好。迁都以后,一切都得从头做起,王室、贵族将会受到抑制,这样阶级矛盾就可以得到缓和。它背靠太行山脉,阻挡了西边的来犯之敌,同时这里位置居中,是俯瞰中原的战略要地,便于控制四方诸侯。曾经的旧都环绕保卫着它,拥有之前都邑都不具备的军事优势。可以避开那些叛乱势力的攻击,都城比较安全,外部的干扰少了,统治就可以稳定很多。即使从今天来看,盘庚选址的眼光也是科学独到的。

(11)、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12)、3久假(jiǎ)不归:假,借用;归,归还。长期的借用不归还。

(13)、出自《尚书·商书·盘庚上》。用人要用有经验的旧人,器具就不是这样,往往不用陈旧的,只用新的。

(14)、见异思迁: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不表示选择时犹豫不定。金针度人:语出《桂苑丛谈•史遗》,其中记载郑侃的女儿采娘,七月初七祭织女,织女给她一根盘针;叫刺绣的技艺果然特别出色。后来“金针度人”比喻把秘法、诀窍传给别人。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或陈设华丽精致,光彩耀目。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无能。不是指不及时感谢,而是指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够或不能接受.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久假不归:长期借用而不归还。假:借。并非长期请假不回来之意。  具体而微:不指具体到细微之处,而指内容已具备了,不过局面、规模较小.

(15)、3百身何赎:百身,意为死一百次;何,怎么;赎,抵罪。意思为自身死一百次也换不过来。比喻对死者极其沉痛的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