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句子网

精选尼采的下场103句

尼采最后为什么疯了

1、尼采为什么出名

(1)、尽管2岁半才学会说第一句话,但此后,尼采的智力表现超常:10岁就和朋友创办艺术剧院,并为剧院创作剧目。在瑙姆堡中学,被老师认为智商不凡应该去更好的学校深造。如其所愿,1858年,尼采被授予奖学金,进入历史悠久的名校——普塔尔学校就读。1862年,尼采进入波恩大学,为了不孤僻离群,尼采“放弃个性”加入了一个学生团体,在校期间,为了使人们脱离粗俗低级,尼采呼吁减少抽烟喝酒会,但他的倡议没有被采纳,还被孤立和讽刺,骄傲的他逃离波恩,选择去莱比锡完成自己的学业。

(2)、无论如何,尼采的写作实践是具有挑战性的,也许具有某种转折性的意义。在欧洲哲学史上,如果说在希腊,首先通过柏拉图、最终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形成了一种古典的哲学语言和写作风格(是为欧洲哲学以及哲学语言的第一高峰),而在从康德开始、由黑格尔完成的德国古典哲学中,发展出欧洲哲学语言的第二个高峰,那么,特别是在尼采这里(虽然此前也有像哈曼这样的少数先行者),前两种哲学及其写作风格已经受到了彻底的怀疑,哲学不再唯一地是说理、推论、概念性表达了,而是有了别样的和多样的风格元素。这时候,我们要追问的是:一种非推论的思想还能叫哲学吗?

(3)、对《查》充满希冀的尼采受打击后,再次来到恩加丁,开始写信,抱怨朋友们的背叛和自己的单身,然而他也回不去了,德国没有一所大学会接受一个无神论者,尼采公开宣布反基督的行为不能得到理解。

(4)、今天的小青年中,对于宗教有好感的多半是出于对其形式的美学上的肯定。比如因为基督教教堂建筑之崇高,玻璃窗的光线之迷幻、管风琴和唱诗班的和声之动人,就恍惚觉得有上帝在了。这种经验类似于吸毒。至于藏传佛教,从雪山蓝天的壮美风景沾光更多。每逢遇到喇嘛教原教旨主义的小资,我总爱给他们煞煞风景,讲一回后藏仲孜寺生钦活佛四世的故事:这位老兄因为勾结英国人出卖西藏利益,被当时的达赖喇嘛处死,因为实在太罪大恶极,杀不足于平愤,达赖班禅一合计,决定取消这个活佛的番号,叫他永不得转世。哈哈,这可比昌都战役时藏僧念经要咒死解放军,结果被活捉的故事,来得幽默得多了。

(5)、①Epictetus(约55—约135),斯多葛派哲学家。

(6)、但他通常并没有意识到正是这些神经症倾向驱动着他的整个生活。

(7)、”那接下来我就继续谈谈这+7和—7之间的区别:

(8)、另一种可能的方案是:其实我早就疯了,但现在我一直疯狂地在假装理智。

(9)、既然我们今天也常常明白,派给天才的不是盐粒①而是疯草(Wahnwurz)籽,那么,从前的一切思想者便远比我们懂得,凡有疯狂之处也就有天才和智慧的种子——某种“神性之物”,如他们所自语的。或者更确切地说:他们有力地作了表达。“希腊借疯狂获得了最伟大的财富。”柏拉图以及所有古人说。让我们更深入一步:一切出类拔萃者不可遏止地要打破任何一种伦理的束缚,创立新的法则,如果他们原先并非真的疯了,则他们除了把自己弄疯或者假装发疯之外,别无出路——而且不限于宗教和政治制度的改革者,一切领域的改革者皆如此——甚至诗律的改革者也必须借疯狂获得自信。(因此,直到相当温和的时代,诗人们仍保留着疯狂的遗风,例如,梭伦在动员雅典人收复萨拉米斯②时曾追述此风。)

(10)、尼采是有史以来被人们谈论最多的哲学家之也是最不被人们所理解的哲学家之一。流言蜚语在他的身后绵延不绝,涉及他的性生活,他的政治立场,他的精神健康。他的学说也往往受到误读和曲解,其中最不幸的便是德国纳粹分子将他的学说曲解为法西斯理论的支柱。

(11)、有人说,尼采疯了是因为太过狂妄嚣张,将自己“想”疯了。

(12)、没到三个月他就不干了,因为整日表演,都要累过他本职的工作——开始仅仅是和领导在一起紧张,担心自己不能给领导留下好印象,后来慢慢泛化到所有的人。

(13)、但凡有追求,想要改变命运,有所期盼,都是理想我的召唤。但事情并不是这样简单,毕竟一个有非理性追求与一个混混度日的人也许都是病态的,只是表现的形式不同而已。

(14)、无论何种中译《瞧,这个人》,顶多都只做成五六万字;而我目前这个中译本,竟然已经到了十五万汉字。我想,从完备性角度说,我这个译本应该是现有译本之最了。唯希望译文品质也能达到相对严格的程度。

(15)、对权利的神经症性需求为了支配别人而去支配别人的需要;

(16)、过高地估计“爱”,“爱”被认为能解决一切的难题;害怕被抛弃;害怕孤独;保持低调;害怕提出任何请求;害怕显示自己膨胀的欲望;

(17)、尼采,一般人或许以为他是一个放荡不羁的狂人。但是,生活的他其实是一个温和的智者。叔本华,一般人或许以为他是一个悲天悯人的慈祥老头。但是,生活中的他其实很暴躁刻薄。

(18)、有人说,尼采疯了是因为他的思想理论体系有问题。

(19)、很多读者问,诡异的光啥意思,考题也问了最后一段的意思

(20)、中国作家、学者郭沫若:“尼采的思想是”五四时期“的意识中心”。

2、尼采的下场

(1)、中国作家鲁迅:“若夫尼佉,斯个人主义之至雄杰者矣”。

(2)、后来学《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知道了《红楼梦》,知道了曹雪芹。《红楼梦》已流传两三百年,也让不少喜欢《红楼梦》的人前仆后继地埋头研究了两三百年,使得“红学”专著比比皆是,“红学”研究甚是繁荣。史书说曹雪芹当时十分贫困,有时穷到“举家食粥酒常赊”,但工诗善画,高谈雄辩,诙谐幽默,放荡不羁,常和一些愤世嫉俗、志同道合的朋友诗酒往来,留下了看成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曹雪芹肯定不会知道,自己当时粥都喝不上热的,死后几百年间竟然养活了数百数千的红学家,为了一个理解咬来咬去,也不知道都干了啥,就像回字有几种写法?这也可以理解,人家都已经over了,当时到底咋想的谁也不知道,无从可考,只能猜,只是你才来猜去也猜不明白,因为没猜明白,又接着养活了无数后世研究者,想想也有意思,红楼梦一个人写了几十年,却害的数辈人研究数百年,还不知所以然。

(3)、罗伯特·所罗门所写的《尼采到底说了什么》内容简介:

(4)、最近,一翻朋友圈,亮瞎了眼睛:有个叫张楚廷的,指导数十位弟子孜孜以求、夜以继日勇攀高峰,研究他自己,真是内举不避亲,为国举贤。百度一下扫扫扫盲:张楚廷(1937-),男,当代著名教育家。数学教授,教育学教授,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导师,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生导师。原湖南师范大学校长,前任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校长。学术头衔和著作不止等身,登梯子可能够不着顶。

(5)、理想主义者是不可救药的:如果他被扔出了他的天堂,他会再制造出一个理想的地狱。

(6)、第二:正常的上进心是兴趣,而病态的上进心是手段。

(7)、春之祭不是一本好读的书。我断断续续看了一个月才勉强看完。书中充斥着大量当年史料描述的碎片,作者按照自己的思路把这些零碎串起来,以总结出自己的观点。书的副标题是,一次世界大战和现代的开端。著名文化批评家王晓渔博士给这本书写了序,题目为“一本冒犯文艺青年的之书”。他在序言里给书里的观点划了重点,所谓先锋派艺术和冲锋队(不只纳粹有)存在着亲密关系。正如书名芭蕾舞剧“春之祭”所展示的,他们用冲突取代了传统的美和和谐。书中还总结了二者(先锋派和冲锋队)的四个共同精神联系:“内省,原始主义,抽象,制造神话”。这正是尼采的核心思想来源。

(8)、有一个说法是尼采每次写作不能超过二十分钟,否则眼睛就会受不了。但我觉得二十分钟是太夸张了……不过尼采的视力几近于一个盲人,这点是真的,这导致尼采在读书写作时,遭到了极大的挑战。

(9)、他表面上放下了对名利的追求,不再逼迫自己,但实际上他只不过是在逃避自己的失败,依然是在变相维系他的虚荣心——不是我不优秀,只是我没努力而已。

(10)、中国诗人闻一多:“最前进的、最革命的、最富于理想的政治思想家。他的著作是生命力饱涨的象征,是生命的顶峰”。

(11)、1874年2月,《历史的运用与滥用》小册子出版,攻击的矛头直指现代人的骄傲——科学和历史,书中侮辱了上万名“教授先生”,最终尼采得到的是所有人的憎恨和沉默,所有人都排斥他,没有一个人提到他的书。但朋友们一如既往支持他,可是,朋友并不知道尼采的孤独有多深,因为一场思想革命让尼采在书中发现了自己的谬见和错误。

(12)、    尼采的精神失常也与其痛苦的人生经历有关。五岁的时候,父亲和弟弟相继去世,性格内向的他第一次体会到了人性的黑暗,也使的他一生性格忧郁。而且因为他父亲的去世,同母亲姨母一起的生活,使得他脆弱敏感,对女性如此轻蔑。 尼采在17岁时查出身体出现疾病,首次出现健康恶化的症状,被迫回家调养休息。

(13)、1899年1月,尼采突然爬上自己房屋屋顶,写出许多语无伦次的信件。这个自称“神秘的与近于疯狂的灵魂”,终于真的疯了,他在最后几封通信中写道:“您曾经发现过我,找到我是容易的,但现在的困难是,如何摆脱我……”署名为“钉在十字架上的人”。另一封信写得更为荒唐,他在信中竟然号召要在罗马召开一次各国君主会议,以决定将年轻的德国皇帝枪毙于此,署名是“尼采—凯撒”。当尼采的朋友们赶来营救时,只见他在一片狂乱中用臂肘弹压钢琴,高唱亢奋的歌曲,精神完全错乱了。从此,他成了一个没有思想、丧失了意念的“活僵尸”。

(14)、比如,一位男性患者,在人际交往中话不多,结果他要求自己成为一个能说会道,被所有人欢迎的社交能手。

(15)、比如,一个成绩平平的人要求自己一定要考上清华,只有当他的身体或精神垮了之后才被迫停下来。因为他的执着和盲目,他也容易被诱惑,一位男性患者为了发财,结果搞传销,买彩票,后来干脆成了传销组织的骨干。

(16)、尼采在运思的细节上其实经常剑走偏锋,揪住他自己的假想敌,把自己的个人情节夸大为全人类必须要处理的问题。幸好,他所在的知识分子传统,从洪堡开始,给了那个地方的思想者一种雄心:他们思想的对象是文明的命运。这或许也和他的语言学的知识背景是有关的。希腊语的知识能够保住他一直在希腊人所思考的全局性问题上运思。反思自己,这一代的中国文化人不再为亡国灭种焦虑了,这一代的中国人应当开始考虑整个人类文明的命运的问题了。

(17)、再就是哲学写作的风格问题。尼采式的哲学写作早就成了一个“品牌”,也成了一个问题,受到广泛的讨论。当然,仍然是有人喜欢有人讨厌。有趣的是,尼采的第一本书《悲剧的诞生》虽然谈不上严格的规范学术写作(比如完全没有注释、文献等),但总的来说还是一本说理性的论著,属于“论说文”类别;同样地,尼采的最后一本书《瞧,这个人》虽然狂妄野性,但至少在体裁上,在谋篇布局上,也还勉强算得上是一篇“论说文”,而不是尼采最个性化的警句格言体。在其收官之作中,在其精神崩溃的前夜,尼采似乎想对自己的生命和写作做一次虽然狂妄自大、但仍不失严肃认真的清点和总结。

(18)、《人性的,太任性的》,是尼采对自己之前思想的一次推倒,销量少,未成功,并且被瓦格纳谴责,双方决裂。尼采痛苦凄惨,他那激动不安的境况令人感到惊恐、回避,尼采召不到新的信徒。

(19)、作为译者,我是不是应该为尼采及其《瞧,这个人》做一个辩护呢?——比如让我来说:思想以及思想写作本来就是“疯子行动”,何足怪哉!或者,《瞧,这个人》根本还不是错乱之书,而是尼采精神失常之前最后的清醒之作?

(20)、在游历经历的第10年,1889年,都灵的大街上,尼采疯了。疯了以后尼采还活了10年,这10年主要是在家中和精神病院之间辗转,直到生命的终点。

3、尼采最后怎么了

(1)、1881年,梅森伯格给尼采介绍了一位俄国姑娘露莎乐美,他强烈地被吸引,但他鄙视肉体上的结合,希望不娶而精神联姻。然而,尼采和保尔李都爱上这位姑娘,误会和猜疑让他们友谊也破裂,也让尼采最终决定和他认为的品行已经无药可救的露诀别。

(2)、一位患者写道:“心理疾病真是个复杂的东西,我在反思中更新着对自己内心的认识。

(3)、尼采理智完全丧失的时期,有一次跟一个编辑出门散步,被路边一个小姑娘吸引,尼采停下脚步走近姑娘并把她的头发向后面拢了拢,然后微笑着注视小姑娘那张真诚的脸,说“这不正是一副纯真的图画吗?”

(4)、“自我逃避”。——那种智力痉挛的人,对自己焦躁而阴郁,就像拜伦和阿尔弗雷德·缪塞③一样,他们做任何事,都像脱缰之马,从自己的创作中仅获得一短暂的、几乎使血管崩裂的快乐和热情,接着便是严冬一般的悲凉和忧伤,这种人该如何忍受自己啊!他们渴望上升到一种“无我”(Ausser-sich)的境界。怀此渴望的人,如果是基督徒,则祈求上升到上帝之中,“与上帝合为一体”。如果是莎士比亚,则上升到热情人生的形象中方感满足;如果是拜伦,则渴望行动,因为行动比思想、情感、作品更能把我们从自身引开。那么,行动欲骨子里也许就是自我逃避?——帕斯卡尔会这样问我们。事实也是如此!行动欲的最高典范可以证实这个命题。不妨以一个精神病医生的知识和经验公正地考虑一下——历代最渴望行动的四个人(即亚历山大、凯撒、穆罕默德和拿破仑)都是癫痫病患者,拜伦同样也备尝此种痛苦。

(5)、我真有点纳闷了,人家曹雪芹驾鹤西游了,写了不少东西,后世愚钝不明觉厉,咋办呢?大家好奇心很强,求知欲旺盛,猜吧!于是诞生了《红学》,可是这《张学》有点意思了,张教授本身活蹦乱跳,一家老少养的膘肥体壮,竟然同时养了数十位徒子徒孙来研究他。

(6)、”正常与病态的“上进心”不是量的区别,而是质的不同。因此,并不是少一些就好了,而是你为什么这么做。就好像希特勒和爱因斯坦都有“上进心”,但结果却有很大的不同,因为他们的无意识动机有不同:

(7)、一些学生因为无法保持优异的成绩而逃避学习与学校,更无法接受自己上不了重点大学的结果,看似他是一个有上进心的学生,但这不过是一种无法接受自己不如人的恐惧。

(8)、尼采建立“理想的修道院”的意志一度强烈,然而,他的朋友欧维贝克,是尼采忠实的倾听者但并不追随他。布克哈特才智超群个性鲜明却对尼采的渴望不报希望,瓦格纳的激情和希望无可挑剔,但尼采也并不完全赞同他。他推荐罗德申请巴塞尔大学哲学教授,罗德没被录用,这一切让他忧郁。

(9)、一些人发现自己的要求是病态的,立马就不对自己有任何要求,抑或是放下一切,不再有任何愿望,成了一个“淡如水”的人。

(10)、这时候假想敌成了奴隶精神,而奴隶精神的顶峰就是基督教(和尼采同样信仰力本论并且热爱斗争境界的毛泽东和格瓦拉,在革命胜利之后看到自己的同事们享受成功的样子,一定也是气不打一处出)。瓦格纳和基督教的重归于好是普鲁士德国与基督教世界握手言和的征象,在尼采看来当然是对于希腊悲剧精神的背叛,是对于叔本华的背叛。《人性的,太人性的》是尼采和伏尔泰为代表的法国思想重新对话的开始,这是整体地超越德国主义的一个必要的准备。从悲剧精神到查拉图斯特拉之间,这是一个徘徊和裂痕。现在,意大利开始成为资源,是因为意大利人的坦然和贪婪、爱撒谎等等“几乎完全不具备基督徒的品行”,对于一个庸众统治的基督教欧洲来说,这意味着质朴的活力,因为他们勇敢,勇于生活,感承受命运。尼采在这里能构想的生活原则简直是《朱子家训》的回音——《朝霞》。然后,查拉图斯特拉成为一个反基督教的先知。尼采恰当地给了他一个波斯人的身份。这时候,尼采最终彻底超越了德意志民族主义这样的伪问题,将自己置于一个更广大的使命中,同时对于斗争境界的追求也永久地得到了满足:甚至于反基督教也只是暂时的任务,反形而上学才是根本的任务。

(11)、老师:昨天很高兴,我终于找到了您为我治疗,家里一直给我找很多医院我都拒绝了,因为我认为他们不会对病人用心,现在大多数医生都这样,而我看了你很多视频,我一直坚信你是很关切我们这类心理症患者的。昨天接受完治疗我很纠结、难过。

(12)、写这封信的男孩,本来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不过上中专的时候,一次竞选学生会干事,却因为紧张而说不出话来,结果他从那之后就非常在意自己在人前的表现。

(13)、我命令你否弃我,并发掘自己。唯有当你们否决我的一切,我才会回到你们之中。

(14)、真正的艺术家必须要整体地承认自己是超越艺术家身份的。有必要回到作为思想者的本来兴趣,为什么要屈从于那种作为一个艺术家的资本主义的要求呢?因此,就可以自由地对于一切价值进行思考,包括人生方案和社会改造方案。有时候以作品的方式出现,但也可以不。那又何妨?博伊斯不就是这么做的?康有为的社会行动又何曾妨害他的书法?因为我的作品的整体的方法论其实是书法,而书法家是应该先是其他的人,才顺便成为书法家的,所以,这适合尼采的工作方式。

(15)、对于一些急于“治好”的患者,当他发现了自己竟然有如此多的病态的要求,就会“要求”自己要立马正常起来,因此,他会突然变得对自己没有任何要求,成了一个无所求的人,成了一个与世无争的人。

(16)、1887年底,尼采在新的作品构想中,赋予了以前曾经鄙视过、辱骂过的那些不同的动机以某种权利和尊严。1888年,曾经侮辱过民族主义的尼采又回到民族主义之中……这些修正只是令人诧异。

(17)、对,我是应该接受和面对不优秀的自己,即便是这样我也应该抱有对未来的憧憬吧。

(18)、读《我是太阳》,进入他的生活,那种彻骨的孤独和失意,让人跟着沉闷到底。

(19)、我想我听的最多的是接受自己,但是最跨越不过去的也是这个。

(20)、②Atlas,希腊神话中泰坦巨人之因反对宙斯而被罚肩负天空。

4、尼采的结局

(1)、现在的人基本不缺吃穿,更多需要的是精神食粮。

(2)、本书的翻译工作原是为完成《尼采著作全集》第6卷的整体汉译本而做的,断断续续地弄了有两年光景,只完成三分之一。到2011年的春节,为准备新学期的尼采专题讨论班,我重新拾起这项译事。其时我刚刚做完了尼采第一本书《悲剧的诞生》(初版于1872年)的翻译(中译本已于2011年在商务印馆出版),接着就来做他最后一本书《瞧,这个人》,竟生出一些莫名的感慨。其一是有了一种完成和圆满的感觉,从《悲剧的诞生》到《瞧,这个人》,我仿佛已经把尼采的东西从头至尾弄完了,其实还差得远呢——我主编的《尼采著作全集》中文版至今仅出了三种(第13卷,商务印书馆2010年),要全部做完,恐怕还得有六年时间。其二是对于人类思想/精神史的感慨:有谁说过?——思想史是一座尸骨遍地的坟场。像尼采这样的思想史上的特立独行者,意在成为一般哲学史的“终结者”,而代价却是自己个体精神的毁灭!——谁又能为尼采收尸?

(3)、《起源于音乐精神的悲剧的诞生》出版,瓦格纳等好友都称赞,但没有人阅读和购买,没有评论和报纸注意该书。

(4)、虽然他信中的话有些偏激,但也真实地反映了患者的心声——毕竟,每个人都是抱着变得更好的期望来做治疗的。

(5)、他所做的一切不过是把自己装扮成一个优秀的人,他不愿让别人发现真实的他。第四:盲目性:他就好像一个饥不择食的人,不加选择地执着于可以给他安全的东西,不管这一切是否现实,或自己有多么盲目。

(6)、按他的话来说就是:要变得比那些会说话的人更能说话。

(7)、因为他压根就做不到,所以最后不得不把自己封闭了起来。

(8)、基本上不会尊重别人,不尊重别人的个性、尊严、感觉,唯一关心的是他人的服从性;

(9)、对爱与被认可的神经症性需求不加区分地取悦他人、讨好他人和希望被他人认可的需要;不由自主地迎合别人的想法;注意力中心在别人,而不在自我,把别人的愿望和意见视为唯一重要的事情;害怕张扬自我;害怕别人的敌意或自我内部的敌意感。

(10)、近代以来的宗教宣传家总是不遗余力地指责科学,其聪明的狡辩者往往会托辞于当代科学的有限,貌似逻辑地证明科学并不足于证明神之必无。似乎宗教家们从科学哲学家们那里学会了一种以退为进的逻辑:全局上他们宣称自己不是今天科学所可以证伪的,而不再坚持证实论。但在具体的交往中,又总是拿出种种事例来作证实的企图。(最滑稽的是一些庸俗佛教读物,居然用今天所见的星光到达地球时已经走了几十万年,来说明人可以见过去之物。)

(11)、儿时的尼采是个沉默的孩子,两岁半才学会说第一句话。但就是这样一个沉默、说话慢的孩子,长大了却成为学霸,24岁便成为瑞士巴塞尔大学的的教授,而且教授的还是古典语文学,专攻古希腊语,拉丁文文献。

(12)、尼采似乎年轻的时候感染过梅毒,后来身体越来越差,在45岁的时候,尼采疯了。母亲和妹妹一直在照顾他,但是尼采很少恢复理智。

(13)、但当“变好”在我看来是一种“恶智”的时候,患者往往会诧异、不解,甚至是对我充满怨恨。

(14)、对社会认可和社会声望的神经症性需求所有事物,仅以声望值来评价;自我评价完全以公众接受度为准;害怕失去社会地位(丢脸);自我形象膨胀;需要他人敬仰,害怕失去别人的赞赏。

(15)、中国诗人闻一多:“最前进的、最革命的、最富于理想的政治思想家。他的著作是生命力饱涨的象征,是生命的顶峰”。

(16)、据说梅毒这种性病是1493年传入欧洲的(不少人猜测是由哥伦布带回欧洲的),直到1943年第一个以青霉素成功治愈梅毒的案例,这种难说难听又难缠难治的毛病竟折腾了欧洲四个半世纪。而在20世纪初,梅毒在欧洲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性病,约有20-25%的人患有梅毒,这就是说,只要一桌十人坐下来,其中就会有三个梅毒患者。梅毒的特点大致有三项:潜伏期长,经常会有几十年的潜伏期;具有摹仿性,实为伪装性,即它经常表现为其他病症,故不易识别;天才式亢奋,患者在发作之前会有一个超常的精神和智力迸发期。——这就是不无神秘的梅毒,荣格所谓的“黑暗中的毒药”了。

(17)、我要闭关。这也是为什么我要重读尼采。我这一代人的人生已经过半,我应该集中力量,只为了真正的目标而工作。起码在有生之年我要把工作的大场景勾勒出来。这已经是2007年,如果我完不成,我的弟子们,我的读者中会有人完成它。

(18)、作家巩高峰的文章《一种美味》,被2017年浙江高考语文作为阅读理解题,其中一段“......那条鱼。从锅里蹦到地面,它显然已经超越了极限。现在,它早已死了,只是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

(19)、面对婆娑世界,尼采开出的是一剂猛药,只是猛药不是谁都能承受得起。好比狂禅,误解了便是莫名的全能自恋。研究观察一个人的思想,名言是引子,要读的是原著。

(20)、那时候俺尚处于混沌蒙昧,但内心里隐约感觉老师在瞎扯,许寿裳可能说的对,但我就不信鲁迅当时那多想法最终九九归想了很多落脚点,最后归到鲁迅!涵盖了所有含义!反正鲁迅已经西去,咋说也死无对证。

5、尼采为什么这么厉害

(1)、此时,他爱一个人并不是为了填补自己的内心空洞;他做一份工作仅仅是发自内心的热情;他做自己,而不必隐藏真实的自己,以给他人留下完美的印象。

(2)、         2011年9月1日补记德国柏林南星

(3)、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4)、从中我们会发现,其实患者原本有过着平静的生活,但这一切却被“上进心”所打破——他逼迫自己更好、更优秀、更成功。

(5)、孙周兴|没有诗情,何来画意? ——关于基弗的《艺术在没落中升起》

(6)、尼采的战斗之所以可观,部分原因在于他并不是要用科学来辩驳宗教,而是意志。这样的理由与其说是哲学的,不如说是美学的。我们根本不需要讨论上帝的真假,而是要讨论上帝的善恶。就算上帝是真的存在的,但它让我们不爽,它让我们成为不负责任的懦夫,这就够我们来下决心拒绝它了。“你属于怕光的那一类人,属于在光辉中不能安居的人”。因此,祈祷是可耻的,祈祷这就是那种把脑袋深深地插在“黑暗和雾气”中的人。

(7)、苏格拉底把自己看作神赐给雅典人的一个礼物、一个使者,任务就是整天到处找人谈话,讨论问题,探求对人自己最有用的真理和智慧。贯穿这些讨论的主题就是引导人们认识:在这些对于人至关重要的问题上,其实人是非常无知的,因此人们需要通过批判的研讨去寻求什么是真正的正义和善,达到改造灵魂和拯救城邦的目的。他还把自己比作一只牛虻,是神赐给雅典的礼物。神把他赐给雅典的目的,是要用这只牛虻来刺激这个国家,因为雅典好像一匹骏马,但由于肥大懒惰变得迟钝昏睡了,所以很需要有一只牛虻紧紧地叮着它,随时随地责备它、劝说它,使它能从昏睡中惊醒而焕发出精神。苏格拉底把批评雅典看作神给他的神圣使命,这种使命感和由此而来的思考探索,便成为他生活与哲学实践的宗旨。他知道自己这样做会使许多人十分恼怒,要踩死这只牛虻,但神给自己的使命不可违,故冒死不辞。

(8)、因此,一个人用‘正当’的盔甲把自己包围起来,他就不仅会为自己的权利争辩,说它是正确、合理、正当,同时也不会承认他所做的任何事情(哪怕是极细微的琐事)都是错误的或是可疑的。种种神经症倾向居于精神障碍的核心位置。

(9)、从柏拉图学园到尼采的修道院计划,从瓦格纳的拜洛伊特剧院计划到泰戈尔的和平大学,再到梁漱溟的乡村建设,再到达汀顿和黑山学院的前卫。从王羲之的兰亭雅集到西泠印社,到张颂仁的雅集计划和张广天的流动戏剧训练。总体艺术最需要展开的工作是不是一个步行学院?一个集行走和阅读、写作、创作于一体的建制。一种把遭遇当作教师,把同行者当作教师的生活?好像佛陀和孔子就是这样行走的。

(10)、您说的很到位,指出了这么多年我没想明白的事,就是我为什么在别人面前活的很虚伪,就是因为我始终要求自己要做怎样的人。

(11)、第与一个女子有关。尼采曾经热烈地爱上一个美丽的女子,因为太笨拙,遭到拒绝。天才的自尊遭受打击,他拍桌子砸椅子,暴跳如雷,愤怒不已,在朋友面前痛骂:“那个无耻的女人,居然想把一个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哲学家据为已有!她会后悔的,她会无助地痛苦,而这难道是我造成的吗!我痛恨浅薄的东西,而她偏偏要我浅薄!”

(12)、经历各种挫折,度假回巴塞尔的尼采,日子是尴尬的——所有学生都离他而去,德国的语言学家集体排斥他,宣布他在科学研究上的死亡,禁止他上讲台。

(13)、但你却告诉我,不要继续执着于此,你连我最后的一点希望也剥夺掉了。我即便患了社交恐惧症,可我在人前总的来说都还是不错的一个人,只是过不了自己的这一关。我二十五岁,身体健康,没干过伤天害理的事,唯独有了一点心理问题。

(14)、以利用他人为荣;害怕被利用,因而担心自己成为“傻瓜”。

(15)、弗洛伊德把尼采的《瞧,这个人》称为“大师杰作”!——这大概是我们目前能够看到的关于尼采《瞧,这个人》一书的最高评价了,虽然对于1888年四季度尼采的思想和创作,研究者和评论者多半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有的甚至是对之赞赏有加。我们看到,在这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尼采完成了《瓦格纳事件》、《偶像的黄昏》、《敌基督者》、《瞧,这个人》、《狄奥尼索斯颂歌》等重要著作,还有大量的笔记(现在收入科利版《尼采著作全集》第13卷里),创作量之巨大着实令人叹为观止——如此创作,还能不疯吗?但从这些著作中,人们实在还难以看出一个“疯子”尼采,“只觉得他神志清醒,其作品有种伟大风格,充满预言和启示。”(同上书,第162页)作家托马斯·曼更是说,尼采当时才智激增。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说法比较中性些,也比较诡秘些,他说:在尼采这些最后的著作当中,含有“一种神秘的光”,“一种危险的战栗”。(雅斯贝尔斯:《尼采》,英译本,图森,1965年,第95页)

(16)、对尽善尽美、无懈可击的神经症性需要:无情地追求十全十美;对可能的瑕疵都进行反思和自责;

(17)、然而,命运对尼采并不垂青,就在它慷慨地赋予他无尚荣誉的同时,也把一束不幸的光柱投向这位才华横溢的骄子。从此,他的生命之树就开始慢慢枯萎了。

(18)、尼采一生的行为是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外一个极端。在上帝死了之后,没有可以作为目标的神性,尼采的人生意义就回到了生命本来的欲望。尼采曾经把艺术和美指为人生的意义之一。在弗洛依德之前,尼采就说艺术的创造消耗的是跟性行为同样的能量,美学是一种生理学,所有的美都可以激起生殖欲望,艺术家是性欲旺盛的一群人。这大概是某些“艺术家”喜欢尼采的真实理由。

(19)、苏格拉底热爱雅典城邦,他更不容许最神圣的理想有丝毫的被亵渎,因此,他毅然选择死亡。他并非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但他更注重自己的灵魂,他相信神无处不在,无所不能,万事万物都是神有意识有目的的巧妙的安排。他没有背叛神,既然如此,死亡也就是神对他的召唤,他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也许人们笑他,笑他天真,笑他顽固,执迷不悟,但是惟有那些真正洞察了他内心世界的人,才会为他的智慧与忠诚所折服:智慧是他看到并一直紧紧关注着的众人未曾察觉的美德,忠诚的是于他自己热爱的城邦,于他一生遵从的法律,于他永恒不变的理想追求。

(20)、1879年,尼采35岁时,告别了大学教授的职位和安稳的生活,开始四处游历。三年后尼采遇到了美丽的俄国少女莎乐美,开始了此生唯一一段短暂的感情。半年后因为自己妹妹的激烈反对和挑拨离间,这段感情夭折。此后不久,尼采写出了名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1)、灵验的方子。——对于需要安慰的人,最好的安慰手段莫过于断言他的处境无可安慰。其中有这样一种激励,使他重新抬起头来。

(2)、不过今天我突然感触到:追求那个更好的永远不是终点,成为更好的自己是个大陷阱,我根本不会真正地平静、停息、体会到快乐。"

(3)、尼采在发疯以前,曾经哀求妹妹:“请答应我,我死后,只有我的朋友才准站在我棺材的周围,不允许好奇的人们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