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存在主义自由观
1、萨特存在主义自由观的原因
(1)、与此不同的是萨特却把“自由”看作“自为的存在”之在的根本方式,有“自为的存在”在,就有“自由”在,想逃避也逃避不了,并由此确立起颇具特点的自由观。
(2)、但是,正因为世界毫无理由的荒诞,提出面对这毫无内容的空虚而生活,才是勇敢并伟大的。剩下来要做的,仅有寻找超于自身之外的追求,直面自由,才可能达到人之为人的光辉。
(3)、其最著名和最明确的倡议是萨特的格言:“存在先于本质”。他的意思是说,除了人的生存之外没有天经地义的道德或体外的灵魂。道德和灵魂都是人在生存中创造出来的。人没有义务遵守某个道德标准或宗教信仰,人有选择的自由。要评价一个人,要评价他的所作所为,而不是评价他是个什么人物,因为一个人是由他的行动来定义的。存在主义否认神或其它任何预先定义的规则的存在。萨特反对任何人生中“阻逆”的因素,因为它们缩小人的自由选择的余地。假如没有这些阻力的话,那么一个人的唯一的要解决的问题是他选择哪一条路走。
(4)、萨特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凝视”。他人的意向、否定性通过凝视投射在主体身上,主体意识到他人在凝视自己时,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在场,意识到了自己的确定、僵死——这对于自为的主体而言是莫大的痛苦。萨特举了一个例子:一个人趴在门前,对着锁孔窥视。此刻,“我是纯粹的对事物的意识,并且事物,受制于我的自我性的圈子中,向我提供出它们的潜在性”,但此时走廊那头响起了脚步声,我便“在我的存在中突然被触及了”。此刻主体会感到“羞耻”“焦虑”等等情绪。这些情绪是在反思之外的,主体不必产生对这些的意向才会有这种反应——它们是自为的一部分。此时,主体不得不成为了他人超越的对象,一种他为的存在。外在的否定性在主体眼中将完满瓦解、分裂,并让世界的一切全都逃离主体,到他人那一侧去。
(5)、共产d员伊皮叶达和两位战友被法西斯分子抓住,入牢,逼他们招供另一个d员格里(格里躲在伊皮叶达的表兄家里),三d员不招,被判死刑。小说写三人行刑前的心理,一个失常、一个镇静,伊则疲倦、灰心,却又亢奋,他有情人,却不想留一个字。两d员枪毙了,伊在行刑前又被拉去审讯,仍不招,但他最后想戏弄敌人,编一假供,说格里躲在墓地,敌人立刻去找,伊暗笑,我反正要死了,让他们去扑空——格里本来躲在表兄家,怕连累别人,真的躲到墓地去,被敌人捉住,立刻处死。伊得到消息,昏过去,醒来,狂笑。
(6)、而萨特所说的“存在”却是针对着“本质”提出来的。在萨特看来,无论是宗教哲学,还是康德,黑格尔哲学在一定意义上都可以称作“本质主义”。因为他们都认为无论是上帝,还是“自在之物”,“绝对精神”都是某种隐藏在万事万物后面,决定着,主宰着它们存在的某种“本质”。因而从逻辑上讲“本质先于存在”。上帝,自在之物,绝对精神是万事万物之所以存在的根源与依据。而萨特要建立的“存在主义就是把存在放在本质之上的一种学说”(库恩语)。这里“之上”即第也即逻辑上的前提与依据。用这两种不同的观点观察“人”,分歧就更为尖锐。
(7)、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具有三大基本原则,分别为:
(8)、二次大战中,萨特从军,1940年被德军俘虏。第二年逃出集中营,与庞蒂、波伏瓦等左派知识分子积极参加抵抗运动。
(9)、首先我们要从加缪的哲学思想开始说起。战后存在主义的盛行是由于战争带来的时代巨变,萨特和加缪作为存在主义哲学和文学大师,一直在阐述一个问题,就是人的存在是否荒诞的问题和如何选择,如何行动的问题。在加缪的西西弗斯神话,和鼠疫这本书里,他已经给出了答案。
(10)、我们可以看出:既然存在先于本质,那么萨特就必然要将不是其所是的主体放在确定性之前。也就意味着,存在于一切本质之前,什么也不是的主体,将自己设定自己的未来。(同时我们还得注意,已成为自在的“本质”不可能规定主体,它本身对于面向未来的主体而言已经不意味着什么了。)并不是有了能被指的事物,主体才能有所指。恰恰相反,正是主体的意向性要有所指,对象才被这个虚无照亮,设定出来。同时,自由也不是马后炮,不是说不可知的未来向我们呈现后成为了什么,自由就是什么。自由不会像条长长的尾迹拖在人身后,它仅仅意味着主体此刻意向性中的否定性、超越性。这就是为什么萨特说“人除了他自己认为的那样外,什么也不是”——这就是自由所在。
(11)、自由首先是行动中的自由。脱离了行动的决定论和自由意识论都荒诞不经。行动意味着时间性,它有它的“目的”和“动机”。而这二者在给定物,也就是自在的存在的包围中。同时,萨特也承认,行动要处在具体的各种环境中才有意义。那么人的行为似乎就会处在大量给定物的包围中,受到各种既定环境的限制。就人自身而言,人既可能生在一个工人家庭,也可能生来就有遗传病。这个前提下,人的自由何在?
(12)、而我们所说的,为全人类负责,大多时是依照着经观察,归纳总结而得出的评判标准,选择出拥有好的结果的行为,或说承担起不会使良心无法忍受的责任(此时的良心也恐怕是对前人的模仿)。
(13)、综观这六部剧本,与其称它们为处境剧,不如称它们为观念剧,更能揭示其特征。萨特的这六个剧本,每个都有明确的观念,而且为了表达观念,萨特不重视叙事逻辑,也不大讲究人物的言行应该符合规定情景。
(14)、引人注目的是,“普遍的人”这个词又出现了。在上文,萨特才讲过“普遍的人这个概念的一项基本特征是他不介入任何一个特定时代”,18世纪也是一个特定的时代,百科全书派介入这个时代,怎么就可以用“普遍的人”这个词了呢?当然,当百科全书派如萨特所说“用抽象的自由对抗具体的压迫,用理性对抗历史”时,他们的理论确是采取了普遍性的表述方式,而且他们也相信这是全人类的真理。说这是“普遍性的境界”是符合当年人们的认识的。但这并不能构成20世纪的萨特称他们为“普遍的人”的根据。萨特之所以又用这个词,其原因应是萨特思想中抽象的人的观念有其相当的坚固性。
(15)、萨特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这部书中,用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来解答人们的疑问。其实,这部书一共就三部分。
(16)、再进一步说,人在做出选择时,有着面向全人类的责任。那么我们在行动时,便存在一个普世价值观评判着我们的行为,或至少每个人有一种行为观念与目的。几乎所有人的观念至少在细微处存在不同,而之所以说人是一个发展中的观念,便是因下一个人诞生之前,他所拥有的观念被阐述之前,所有被称为普世的观念只是统计学上的结果,并没有任何人可以指出一种基本人性的存在。
(17)、摆脱沉轮和异化,或者说把此在从沉沦和异化中救拔出来的途径是“畏”和“死”。
(18)、萨特在《什么是文学?》一书中提出的第三个问题是“为谁写作”。萨特通过对一些文学作品所产生的影响的分析,通过回顾文学史,明白了作品有其时效性,作家有其主要的、特定的读者群,作家及其创作在不同的时代处于不同的历史状态中。这样他虽然仍然坚持文学是对于自由的召唤,但社会的、历史的因素却是大大地增强了。
(19)、他说,人要在自我创造中展现自己的价值,选择可以完善自己的生活方式,并承担责任。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怎样使自己的生活更幸福需要自己的选择,也需要自己承担责任的勇气,只有注重行动,对创造属于自己的“本质”怀有绝对的信心,才可能创造想要的人生。
(20)、▲左起:西蒙娜·德·波伏娃、让-保罗·萨特、切·格瓦拉
2、萨特的存在主义代表作品有
(1)、考虑到萨特前期存在主义思想,将人看作绝对自由的纯粹存在,那么世界上是非善恶的区分仅是人为规则,即使责任存在,所有人对所有人的存在也只有片刻的意义,那么人道主义不会体现在存在主义中。但若承认人的责任,这种责任似乎便是对人的自由的侵犯,那么人道主义本身会是对存在主义的一种违背吗?
(2)、在剧中,俄瑞斯忒斯的对手,主要不是埃癸斯托斯,而是天神朱庇特。朱庇特告诉埃癸斯托斯,俄瑞斯忒斯来行刺他,准许他将俄瑞斯忒斯永世投入地牢里,但埃癸斯托斯却不愿意,他说:“那好,这是在劫难逃了,我有什么办法呢?”埃癸斯托斯责问朱庇特:“不公平的神明,请您看看你们叫我成了什么人!您说:如果您今天要阻止俄瑞斯忒斯蓄谋的凶杀,那您从前为什么又允许我杀人?”这些言行也是不符合人物性格与规定情景的。并且还与下文矛盾:当朱庇特说“人是自由的”,“他们自己却不知道”时,埃癸斯托斯也说:“十五年来,我一直搞这套把戏,目的就是要让他们看不到自己的力量。”既然悔恨于当年的凶杀,并且坐等在劫难逃的报复,那么为什么还要一直搞这套把戏呢?
(3)、萨特批评性格剧的理由有其正确性:“一个斯大林分子与一个托洛茨基分子之间谈不上性格冲突,一九三三年一个反纳粹分子和一名d卫军的冲突不是他们的性格;国际政治的难题并非源于各国领导人的性格;美国的罢工并不揭示企业家和工人的性格冲突。在上述各种场合,尽管利害关系有所不同,归根结底是人的价值体系、道德体系和观念体系在对峙。”然而,上述理由并不能构成上文已引萨特在《什么是文学?》中所说处境剧“不再有性格”的充分根据。
(4)、“自由”是人先天固有的本质,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萨特回答说:表现为人必须每时每刻对于自己遭遇到的各种情况作出选择,即使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是“选择了不选择”,“无论我们的存在是什么,它都是一种选择,它依靠我们的选择使自己成为‘伟大的’、‘高贵的’或‘卑贱的’、‘屈从的’”。(3)(P472)正是在选择和选择之后的行动中,人造就了自己特定的本质。
(5)、存在主义是一种哲学的观点,他的代表人物就是法国的哲学家萨特。存在主义非常尊重个体的自由性,并且存在主义认为,人存在在这个世界上本来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可以在有限存在的基础之上自我塑造、做出一番有成就的事情,让自己活得有意义。
(6)、“存在先于本质”是萨特存在主义的第一根本原则。萨特认为,人是自由的,自由即是人。萨特的存在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关于人的学说,认为除了人以外的世界统称为外部世界,外部世界是一种自在的存在,但不是显现的存在,因为外部世界在没有人对其认知之前是毫无意义的存在,人是世界上唯一的实在,只有人存在,世间万物才有真正意义,本质都是人总结出来的,由人认知并加以定义,人本身就是一种存在,而且是一种自在的存在,人通过实践对外界世界进行认知,探寻外界世界的本质,而被人实践的对象,即外部世界也是一种存在,人由此变为外部世界和本质的中介,外部世界通过人对其进行实践而产生认识,这种认识就是本质。既然人是自由的,存在本身也是自由的,那么人即自由,人即存在,人不存在,一切也就都不存在。
(7)、从理论上说,主张行动,并强调处境的存在主义,在其实际化为文学创作之际,必然要走向对于时代的强调。伴随着为时代而写作的观念,社会与历史因素又必然会获得增强。
(8)、萨特对死亡也有自己的见解。他反对海德格尔“向死而生”的命题中将死亡理解为一种将要到来的事件。这其实很好理解:既然存在先于本质,那么人怎么可以断言注定有一个确定的“死”的将来在某处等着他呢?用通俗的话说,死亡对于主体是一种无常。
(9)、在萨特看来,散文是介入的利器:“散文在本质上是功利性的;我乐意把散文作者定义为一个使用词语的人。”“借用瓦莱里的说法,当词像玻璃透过阳光一样透过我们的目光时,便有了散文。”而介入与超越是结合的:“我每多说一个词,我就更进一步介入世界,同时我也进一步从这个世界冒出来,因为我在超越它,趋向未来。”散文作者“通过揭露而行动”,而“揭露就是变革”。“他放弃了不偏不倚地描绘社会和人的状况这一不可能的梦想。”“他不能看到某一处境而不改变它”。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曾说:“处境只相关于给定物向着一个目的的超越而存在。”所谓改变处境,便是超越。介入与超越的结合,则是说的自为的超越性。显然,在萨特看来,“什么是写作”:就是“通过揭露而行动”,而“揭露就是变革”。
(10)、所谓“非本真存在”是指此在失去独特个性,不是独立自主地存在,而是为其他存在者所约束、控制,以假面示人的非本来真实面目的存在方式。海氏指出:“相互共在完全把本己的此在消融在‘他人的在’的方式中。而这些他人在各种不同的,却又明显的情况下越来越消失不见了。在这不引人注意而又不确定的情况下,‘常人’展开了对他的真正的‘独裁’。‘常人’怎样享乐,我们就怎样享乐,‘常人’对文艺怎样阅读和怎样评判,我们就怎样评判,‘常人’怎样从‘大众’中抽身回来,我们也就怎样抽身回来;‘常人’对什么东西愤怒,我们就对什么东西‘愤怒’。这个‘常人’不是任何确定的人,而一切人(都不是作为总和)都是这个‘常人’,就是这个‘常人’规定着日常生活之在的方式”。(1)(P164)
(11)、萨特还对作家与统治阶级的关系进行了考察。他说,“艺术家是统治阶级的‘精英分子’的食客。但是就其功能而言,他与养活他的那些人的利益背道而驰”:“这便是规定了作家的状况的原始冲突”。然而,“当潜在的读者群实际上根本不存在,当作家不是处于特权阶级的外部而是被吸收进去时,这一冲突就简化到极点”;“例如欧洲在十二世纪左右便出现这种情况:教士专门为教士们写作。”“会写作就是会注释《圣经》”。“十七世纪的法国可以选作作家依附现有意识形态的第二种例子”。在17世纪,“尘世的两大势力——教会和君主政体——渴望永久不变”,没有人怀疑“上帝的存在和神授的君权”,作家们则“深信才能不能代替血统的高贵”,“凡是艺术品必须脱胎于古代典范才能取悦于人”,这个世纪的艺术“是极富教诲性的”。作过上述叙述后,萨特却得出这样的结论:“作家虽然为压迫阶级所同化”,“作品毋庸置疑是解放性的,因为作品起到的作用是在这个阶级内部把人从他自身解放出来”。
(12)、萨特于书房/图源learnreligions.com
(13)、仅从谭霈生的这一段话中便可以看出他对于萨特“处境剧”主张的理解有重大错误,谭霈生强调“个性与情境的契合”,而个性亦即性格,正是萨特“处境剧”主张所反对的。按照萨特处境剧的理论,自由与选择比人物及其性格更有价值,或者甚至应该说,人物的价值就体现在选择上。
(14)、萨特的出发点,是要为个人自由和人类尊严而辩护。在此基础上,他充分论述了社会责任这一概念。几乎所有萨特研究者赞成,在他身上,“一直表现出对穷人的关心以及对各种被剥夺权力者的同情”。
(15)、另一方面,从读者的方面说,“作品只在与他的能力相应的程度上存在”。在阅读中,虽有作者的引导,但“作者设置的路标之间都是虚空,读者必需自己抵达这些路标”,“一句话,阅读是引导下的创作”。当读者在阅读中越走越远、在创作中越走越深时,“作品对他来说就显得与物一样无穷尽,一样不透光”。路标之间都是虚空需要读者自己抵达的意见,让我们很容易想起英伽登关于填补不定点的理论。
(16)、其次,海德格尔认为要澄明,揭示“在”意义,必需通过“存在者”。问题是“我们应当在哪种存在者身上破解存在的意义?我们应当把哪种存在者作为出发点,好让存在展示出来?出发点是随意的吗?”。(1)(P1)对此他作了否定性的回答:出发点不是随意的, 作为出发点的存在者只能是“此在”。
(17)、处境剧中的处境,是极限处境,而且是人所共有的普遍处境。萨特说:“每一次都应该把极限处境搬上舞台,就是说处境提供抉择,而死亡是其中的一种。于是自由在最高程度上发现它自身”;“因为只有达成全体观众的一致时才有戏剧,所以必须找到一些人所共有的普遍处境。你把一些人置于这类既普遍又有极端性的处境中,只给他们留下两条出路,让他们在选择出路的同时作自我选择:你能这样做就赢了,剧本就是好的。每个时代都通过特殊的处境把握人的状况以及人的自由面临的难题。”
(18)、今天我们借助英国作家莎拉·贝克韦尔《存在主义咖啡馆》一书,重新理解他。在他的哲学体系中,自由是最为核心的概念之一。在他看来,自由是区分人为什么不同于动物的根本原因,只要人们注重对待境遇的心理、个人的选择,自由并不是一个艰难的追求。到底什么是自由?怎样才能获得一种自由的生活?我们总结了萨特的答案,也希望借此,看清在我们此刻的困顿中,像一个存在主义者那样去生活,是否还有可能?
(19)、在书中,萨特论述说,必须真正关注人的生存问题,人是自由的、不受约束的,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他想成为的样子。这是人的真正存在价值,是对个体的最大尊重和包容。
(20)、通过阐述责任与人的存在不可分割的关系,“自由”可以摆脱纯粹的虚无,在实际生活中有可实行性。此时的存在主义如柳鸣九先生曾说“是一种人生观,是对某种人生态度的提倡”,而基本不再是世界观或社会观。
3、萨特存在主义自由观的基本内容
(1)、自由理论萨特认为自为是绝对自由的,不受任何东西,包括自身的束缚,它不断否定、创造着自己,发展着自己,正因为人是完全自由地造就他自己,人从根本上说就是自由的。同时人的自由亦先于人的本质,人并不是首先存在以便后来成为自由的,人的存在和他“是自由的”这两者之间没有区别。
(2)、“自在”与“自为”萨特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存在问题,并将存在区分为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两种。想要理解萨特的存在主义,必须首先弄清这两个概念的涵义。
(3)、萨特的存在主义是无神论,认为人类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人自从来到世上便要为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萨特哲学认为人是自由的,既然人是自由的,便无存在之意义,亦无先于存在的正义或者价值与脱离一切束缚的绝对自由。由于存在失去其意义,故人类便有了创造意义的需要。既然上帝死了,那么我们自己就来做上帝,来自救。
(4)、 萨特出生于巴黎,父亲是海军军官,在他不到两岁时去世。萨特的童年是在外祖父母家度过的。他的外祖父是一位语言学教授,家中拥有大量藏书,使儿童时代的萨特受到了良好教育,也获得了丰富的知识。1915年,萨特考入亨利中学,学习成绩优异,期间接受叔本华、尼采等人的哲学影响。1924年到1928年间,萨特在具有现代法兰西思想家摇蓝之称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1929年,他在全国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中获得第一名,并结识了一同应试、获得第二名的西蒙娜-德-波伏娃。1931年4月,萨特去了法国北部,在高中教哲学,同时写作小说和哲学论文。1933年萨特赴德留学,悉心研读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等人的哲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体系,这就是一切从人、人的意识出发来研究人和这个世界,把人的主观意识的存在看成是一切存在的根本。与此同时他开始了文学创作。二战爆发后,萨特应征入伍,次年被俘虏,在战俘营中度过了10个月的铁窗生涯。战争与现实使萨特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从战前的个人主义和纯粹个人转向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波伏娃创办了《现代》杂志,这份杂志成为存在主义的重要论坛。从此,萨特辞去教职,成为一位职业作家,活跃在法国和世界政治、文化舞台上,开始利用文学干预生活,直到1980年逝世。 萨特主张“介入文学”(或译献身文学),即作家要投身到改造社会的活动中去,对各种政治事件和社会问题表明自己的见解;文学作品要干预社会现实。在创作方法上,他主张写真实,不讲究艺术雕琢和浮华的辞藻,但求文字朴质自然。在他的小说中,作者叙述往往和主人公的内心独白互相交织;在作品时间的处理上,讲求同时性。例如在长篇小说《缓期执行》中,他同时描写了约20处的人物活动情景。他的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法国文学有重要影响。
(5)、联系到萨特将自己的文学定义为“介入文学”,不难发现他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反思了在“存在先于本质“的前提下,”自由”这个概念从理论走向现实的虚无。
(6)、萨特说,“自在”与“自为”的联系,依赖于“自身”;没有“自为”,“自在”就失去了意义。所以他说:“存在先于本质。”
(7)、当我面对着不同选择,我确实可以做出任何一项选择,不过一些选择的责任更易承担,另一些更不易,而这难易的标准也是由大多数人所认同的责任所规定的。
(8)、存在主义的历史发展背景是,宗教体制逐渐过渡到以个人为代表的自由时代,所以在这一期间人们对自己没有认识。封建时代人们的所有思想和注意力都放在宗教上或是王权上,没有考虑过自我的价值。存在主义最为鼎盛的时期,就是在二战的那个时候。战争笼罩的整个世界,人们极度渴望找到能引导他们迷茫内心的真理。
(9)、《不列颠百科全书》在“萨特”条目下的第一句话是:“法国哲学家、剧作家、小说家,当代文化生活中的国际知名人物,法国存在主义的首倡者。”
(10)、这种极限处境,令人想起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就已经说过的“被异化的处境”:“我们的自由选择的意义本身就是使一种表现它的、其本质特征是被异化的处境出现,也就是说,作为它的自在形式而存在。我们不可能脱离这个异化,因为企图在处境之外存在的想法本身是荒谬的。”
(11)、这是存在主义的精义。存在主义的核心是自由,即人在选择自己的行动时是绝对自由的。它认为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自由,面对各种环境,采取何种行动,如何采取行动,都可以做出“自由选择”。“如果存在确实先于本质,人就永远不能参照一个已知的或特定的人性来解释自己的行动,换言之,决定论是没有的——人是自由的。人即自由。”萨特认为,人在事物面前,如果不能按照个人意志作出“自由选择”,这种人就等于丢掉了个性,失去“自我”,不能算是真正的存在。
(12)、自由并不意味着完全不受约束地行动,当然也不意味着随意行动。我们常常误以为,那些能够使我们自由的事物——语境、意义、事实性、境遇、我们生活的大体方向是定义我们并夺走我们自由的事物。但其实,只有依靠这些,我们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13)、本质主义(康德、黑格尔的哲学核心点之一)认为:人的本质先于经验中所遭遇到的历史存在,而存在主义则认为人所遭遇到的历史存在是人的本质得以形成的出发点,人的本质是在特定的历史境遇中形成的。“人,不外乎是自己造成的东西,这就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首先是人存在,露面,出场,进入社会,后来才说明自身,体验人生,感觉生命。人之初,是空无所有;只是后来,人要变成某种按照自己的意志而造就自身”。显而易见,萨特强调“存在”是在与“本质”的比较中提出来的,他所确立的存在主义是与“本质主义”、“工匠主义”的对立中形成的。何为工匠主义呢?比如铁匠,正是在头脑中先有了对斧子的本质性认识,或者说在把握了斧子的本质以后才打造出斧子的,这在思想实质上和本质主义完全一致,或者说后者只是前者的具体表现。
(14)、自在存在本身既不是否定的,也不是肯定的,但如果仅是如此,它的提出就没有意义。前文已经提到,自在与自为的存在是相互揭示的。这种在场关系正是萨特世界中一切运动的马达,当二者相遇时,一切也就紧张地运动起来了。现象、主体、自由、本质,一切都在这相互在场的关系中不断生成。
(15)、萨特对于戏剧的悟解源于在战俘营中演出《巴理奥纳》一剧,他说,这个剧本“面向俘虏讲话,对他们讲述他们作为俘虏关心的问题”。“当我看到全场突然鸦雀无声、专心致志时,我明白戏剧应该是什么了:它应该是一个伟大的集体的与宗教的现象。”集体,是说的戏剧的群体性;宗教,是说的戏剧的严肃性,因为处境及出路是严肃的事。到1959年,萨特在说到“公众与作者在同等程度上创作剧本”时,紧跟着加了一句:“当然,公众所处的时代,它的需要以及它特有的冲突起到制约公众的作用。”
(16)、《自由之路》:一部未完成的三部曲,包括《不惑之年》、《缓期执行》和《痛心疾首》。全书描写一九三八至一九四一年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法国乃至欧洲所发生的一些事情。萨特把自由观作为《自由之路》的哲学基础,改变了一般传统小说正面人物的设计,所有的人物都不同程度受到了异化,一般表现为真诚作弊,言不由衷,自欺欺人。《不惑之年》的情节发生在一九三八年六月十三日前后四十八小时之内。
(17)、萨特的上述论述,有着现象学美学的明显成分,他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将他的自由理论运用到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中。他说,“阅读是一场自由的梦”,“作家为诉诸读者的自由而写作,他只有得到这个自由才能使他的作品存在”;另一方面,作家又要求读者“承认他的创造自由”,“这里确实出现了阅读过程中的另一个辩证矛盾:我们越是感到我们自己的自由,我们就越承认别人的自由;别人要求于我们越多,我们要求于他们的就越多”。也就是说,双方都是自由的。并且,“我的自由在显示自身的同时揭示了别人的自由”。上述引文显然是《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关于自己与他人关系之论述的沿承与发挥。不讲作者与读者在写作与阅读中的受限,而只讲其自由,显然是片面的。套用萨特“处境中的自由”的话头,写作与阅读中的自由也是受限中的自由。
(18)、萨特把爱情这一矛盾的过程称之为“诱惑”,在他那里,爱情是一种风雅的诱惑游戏,是一种优雅的冒险。他承认爱情是不会有任何确定结果的,而恰是这种不确定性给人以一种意乱情迷的自由感。可见,爱情在萨特那里,结果是不重要的,重要的在于爱情诱惑的过程,在于恋爱者在这一过程中的自由体验。
(19)、1924年,萨特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1929年获中学哲学教师学衔,并到勒阿弗尔一所高级中学任教。
(20)、此外,海氏认为此在在世、存在不是指象桌子在房间里摆着,张三和李四都在教室里坐着那样的一种静态的空间形式,而主要是指一种“在起来”、“显现着”的动态过程。换句话说主要是一种动态的时间形式。既然在世的基本结构是“烦”,因此烦就包含有时间性结构,大致说来有三个环节:先行于自身的在,已经在世界之中的在,依附于其它存在者的在。三者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分别为此在的将来时态,过去时态和现在时态。“时间性自行表明即为本真的烦的意义”,(1)(P378)言下之意,有“此在”就有“烦”,有烦就有时间。此在、在世、烦,时间完全是同步的,“烦”从始至终贯穿于“此在”的整个在世之中。
4、萨特存在主义基本原则
(1)、但萨特的文学作品中的基调似乎与以上的原则有所抵触。他的剧作《禁闭》有一句经典台词:“他人,即是地狱。”同时,他笔下其他作品描写的人物大多有心理扭曲,孤僻不群等特征,有批评者认为他忘记了人性光明的一面,也有人指责他否认人与人之间建立真正联系的可能性。
(2)、在萨特看来,无论是宗教哲学,还是康德、黑格尔哲学在一定意义上都可以称作“本质主义”。因为他们都认为无论是上帝,还是“自在之物”、“绝对精神”都是某种隐藏在万事万物后面,决定着,主宰着它们存在的某种“本质”。因而从逻辑上讲“本质先于存在”。上帝、自在之物、绝对精神是万事万物之所以存在的根源与依据。而萨特要建立的“存在主义就是把存在放在本质之上的一种学说”。这里的“之上”即第也即逻辑上的前提与依据。用这两种不同的观点观察“人”,分歧就更为尖锐。
(3)、在萨特看来,人有自己选择自己的自由,人在被投入到世界以后便会进行自由选择,并为自己做出的选择承担责任。他认为自由选择是人的一种本能,自由选择实质上是人对自己下过定义之后进行的合法的选择,人不仅仅是一个单独的存在,同样也是一个巨大的群体,这个巨大群体中包含着每一个单独存在的人,人与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一个个人在进行自由选择时必须要为自己正在进行的选择负责任,因为此时作为个人的存在不仅仅是自己的存在的“立法者”,同样也是作为整个群体的人类的“立法者”,所以作为个人的存在是无法摆脱整体所赋予其自身的使命和责任的,必须为自己所要做出的选择负责,在这一前提的保证下,每一个个人所做出的选择才是自由的。
(4)、加尔森要说服伊奈司,相信自己并非贪生怕死的小人,一向不把金钱、美女放在心上,只想做一个男子汉,一个硬汉子。伊奈司说:“拿出证据来。证明你过去并非梦想。只有行动才能断定人的愿望。”加尔森回答说:“我死得太早,人家没有给我时间,让我拿出我的行动。”伊奈司的话更为冷峻:“人总是死得太早——或者死得太晚。然而,结束了的一生在那儿摆着,像账单一样,已经记到头,得结账了。你的一生就是你的为人,除此之外,你什么也不是。”埃司泰乐叫加尔森搂住她以报复伊奈司。伊奈司对加尔森说:“我一个人就代表一群人,代表众人”,“你打算从她的嘴唇上寻求什么?遗忘?可是我决不忘记你,我决不。你得说服我才行”。加尔森于是放开了埃司泰乐说:“原来这就是地狱。”“地狱,就是他人。”加尔森还对埃司泰乐解释说:“咱们之间,有她挡着呢。只要她看得见我,我就没法爱你。”埃司泰乐拿起裁纸刀,扑向伊奈司连击数刀,伊奈司对她说,我早已经死了,刀子没用了,“咱们永远在一起了”。加尔森说:“那就这样继续下去吧。”
(5)、其次,海德格尔在胡塞尔的影响下,创立了存在主义哲学。然而有两个问题,第海德格尔过于强调自我,这很容易被外界看作是一种自私自利的哲学;第海德格尔曾经很有影响,当上了大学校长,可是在希特勒纳粹掌权以后,他很快臣服于纳粹政权的淫威下,还率领一些大学教授向希特勒宣誓效忠。这不仅令人们对海德格尔侧目,也对存在主义哲学颇有微词。
(6)、而个人自由选择和肩负道德责任时,却出现了焦虑,被抛弃与绝望等情绪。人不得不选择,人的不选择也仍是一种选择。杜尚在听到萨特拒绝接受诺贝尔奖时,所评价:“你拒绝一件事和接受一件事,其实是一回事”,便正是这个道理。
(7)、剧本的主角是格茨,他是贵族与农民的私生子。格茨为了得到他兄弟康拉德的土地,与大主教结盟,并围困了沃尔姆城。康拉德兵败身死。在沃尔姆城里,穷人与富人及教会的矛盾围绕着是否向格茨交出城市在激化,二百个教士被禁闭在修道院里,主教被禁止出主教府。穷人的神甫海因里希最终选择站在教会一边,执行主教将钥匙交给格茨的命令——钥匙可以用来打开有地道通到城外的地下室的门,以便格茨可以从地道进城。格茨要拿下沃尔姆城是为了作恶,作恶的原因,竟然是“因为善事有人干了”。面包师、穷人的首领纳斯蒂对格茨说:“你在制造混乱。而混乱是现有秩序最忠实的走狗。你背叛康拉德削弱了整个骑士会,你又要摧毁沃尔姆削弱资产阶级。这对谁有好处?对大人物。”纳斯蒂建议格茨与穷人结盟,但格茨说他喜欢贵族,穷人则让他感到烦透了。而使得为作恶而作恶的格茨放弃入城屠杀的,恰恰是催促他去放火去抢去杀的海因里希。因为海因里希说:“上帝的意志就是尘世间不能行善。”“爱,不可能!公正,不可能!”这使得自称“我能使万能的上帝不自在”的格茨打赌要行善。他将海登斯坦的土地给了农民,试图在他的领地上建立太阳城,组织第一个基督教共同体,发动一场善的战斗。后来,从瓦尔申来了些武装的农民,将作为“太阳城”的村子烧毁了。面对为善的失败,格茨说:“我的余生将用来对死进行思考。”他觉得上帝“竟不给人一条出路”,最终他想通了:“上帝不存在”,于是,他说:“再没有天堂,也没有地狱了,只有人间。”他对情人希尔达说:“我杀死了上帝,因为他把我和人们分开,但他一死却使得我更加孤立了。”为了避免农民军死亡更多的人,格茨答应了纳斯蒂的要求,负起了指挥全军的责任,他声称:“现在人的统治开始了”,“我将成为刽子手和屠夫”,因为格茨明白了:“今天的人生来就要犯罪。如果我想分享人们的爱和德,就必须索取我应有的那份罪孽。”
(8)、1946年,萨特发表了《存在是一种人道主义》一书。
(9)、1960年,萨特出版了《辩证理性批判》一书,这标志着他思想的第二次转变。这个期间,他读了不少马克思的著作,感觉深受启发,于是试图把个人的存在与社会历史及实践联系在一起考察。后来,一是忙于社会活动,二是身体状况逐渐不佳,这部著作的第二卷就未及写成。
(10)、现实是,大多数人并不觉得自己是自由的,人道主义最核心的尊重,说明我们应尊重认为自己不自由的观点。那这是否与存在主义相违背?
(11)、从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这个剧本完全是为了阐述作者的观念而展开剧情的,因此,无论作恶还是行善的理由,都不充足。交钥匙的情节,杜撰得不合理:因为只要告知地道入口便可,门总是可以弄得开的。剧本中人物的语言多有不符合其身份或不必要的话。比如,关于杀贵族的事,格茨对纳斯蒂说:“我杀一点点”,“我干吗帮你们去吹灭太阳和地上所有的火把呢?那样大地将会变成北极式的漫漫黑夜”。这样的话就不符合格茨的身份与口吻。又比如,希尔达对格茨说:“我有时甚至奇怪自己有个名字”,这句话既没有来由,也没有必要。更严重的是,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观念,而让许多人物都能够说出有哲理的话来。在这个剧本中,孤独、自己造就自己、共同选择与共同负责、自欺、绝望这一类存在主义的话头,经常可见。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此剧作为结穴之所在,写了格茨认清上帝不存在亦即上帝消失的过程。而上帝的消失,萨特是将之视为存在主义的起点的。
(12)、“此在”既然为“常人”所支配,个人不需要也不可能对任何事件作出自己的判断,更不需要,也不可能对自己的行为作出选择,一切依“公共意见”、“公共舆论”为准绳,其结果必然使此在失去了自己本来真实的面目。对于此在这种“在的”状况,海氏取了个专有名称,叫“沉沦”。他还特别谈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为闲谈、好奇、两可等习尚所支配而处于沉沦的状况;“闲谈、好奇、两可,这些就是此在日常用以在‘此’,用以开展出在世的方式的特性……在这些特性中以及在这些特性的联系中,就暴露出日常生活中在的一个基本样式,‘我们把它称之为此在的沉沦’”。(1)(P219)
(13)、其次,海德格尔在胡塞尔的影响下,创立了存在主义哲学。然而有两个问题,第海德格尔过于强调自我,这很容易被外界看作是一种自私自利的哲学;第海德格尔曾经很有影响,当上了大学校长,可是在希特勒纳粹掌权以后,他很快臣服于纳粹政权的淫威下,还率领一些大学教授向希特勒宣誓效忠。这不仅令人们对海德格尔侧目,也对存在主义哲学颇有微词。
(14)、1946年,萨特发表了《存在是一种人道主义》一书。
(15)、萨特,1905年生于巴黎一个海军军官家庭。他幼年丧父,寄居于外祖父家。中学时期,萨特开始阅读哲学著作,这对其后来的哲学生涯有重要影响。他同时对文学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
(16)、50年代,萨特积极参加维护世界和平的活动,由此和英国哲学家、数学家罗素成为挚友。1953年,被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
(17)、(3)(法)萨特.存在与虚无(M).北京:三联书店,1987:5
(18)、 《存在与虚无》:1943年萨特完成并出版了他的哲学专著《存在与虚无》 。萨特希望把自己多年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思考写进这本哲学专著中。写作是在艰苦的环境下完成的。因为煤炭短缺和电力供应不足,萨特就到住所附近的一个咖啡馆,用乙炔照明来写作。书问世后在知识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19)、存在主义的要旨,我们可以简要概括如下:存在主义的起点,是因为上帝的消失,先天的价值不再存在,于是人只能通过自由的选择塑造自己,此即存在先于本质。选择与责任是一致的,人是行动的,人只能从行动中证明自己,个人在处境限制下的行动,不仅为自己的将来作出抉择,而且以此成了为全人类作出抉择的立法者。
(20)、萨特强调,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人与人之间充满了丑恶和罪行,一切都是荒谬的。世界给人只能是苦闷、失望、消极和悲观。
5、萨特存在主义观点
(1)、《密室》。这部戏只有三个演员,同时自始至终同时在舞台上。大致情节是:三个人,一男两女,他们死后被安排在一个房间里。每个人都需要其中另一个人,而每一个又都妨碍另外两个人彼此依靠,最后终于没有任何一个人达到自己的愿望。戏剧中的台词“他人,就是地狱!”成为萨特最为人熟知的一句话之一。
(2)、年轻人在留在祖国陪伴母亲与参加军队两个选项之间困惑不已,而萨特认为如果年轻人想体现出对母亲的爱,只能通过陪伴母亲体现,而任何类似“如果我未参加军队,我定会留在母亲身边”的话都是无效的,因为感情的深浅只能通过做出选择,付诸行动,承担责任来肯定感情。
(3)、本质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先于经验中所遭遇到的历史存在,而存在主义则认为人所遭遇到的历史存在是人的本质得以形成的出发点,人的本质是在特定的历史境遇中形成的。“人,不外乎是自己造成的东西,这就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首先是人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说明自身……。人之初,是空无所有;只是后来,人要变成某种按照自己的意志而造就自身”。(2)显而易见,萨特强调“存在”是在与“本质”的比较中提出来的,他所确立的存在主义是与“本质主义”,“工匠主义”的对立中形成的。工匠主义,比如铁匠,正是在头脑中先有了对斧子的本质性认识,或者说在把握了斧子的本质以后才打造出斧子的,这在思想实质上和本质主义完全一致,或者说后者只是前者的具体表现。
(4)、在萨特全部的剧作中,他本人最喜欢的是三幕剧《魔鬼与上帝》,他说这个剧本“是一个巨大的成功”。萨特还介绍说:“开始,我根据一个主题工作,然后我放下它。我忽然想出一些短语和对答,我就记在笔记本里。这些形式多少都弄得有点复杂,然后我把它们搞得简练易懂一些。《魔鬼与上帝》就是这样写成的。”这一段话典型地表明了萨特剧本作为观念剧的创作方式。
(5)、我们得承认,处境中的这些给定物必然会影响到自由的结构——如果要将存在先于本质贯彻到底,那“自由”必然也不具有事先被规定的某种本质,自由离不开具体的给定物,它不可能是无限的,能站在抽象的原则上对人漫天要价的,它只能如此。“只能有介入到抵抗的世界之中去的自由的自为。在这种介入之外,自由、决定论、必然性这些概念都将失去它们的一切意义。”比如说一个囚犯有重获“自由”的自由,他有完全的自由去做以各种方式出去的谋划。这初看起来的确可笑:几乎所有人都可以预见囚犯越狱的失败,乃至更糟的下场。那他做这样的谋划有何意义?但萨特的自由从来都将未来与结果排除在外,自由止于人自由的谋划与选择。囚犯可以选择采取各种各样的意向和行动,结果无论“好”或“坏”,都只能在与人相遇,被人超越后赋予“好坏”的本质——即使人有对以往“好坏”的经验,似乎可以对类似环境的未来进行一番演绎,未来也无法被赋予具体的本质。因为对未来的演绎是建立在逻各斯的基础上的,无神论的萨特一开始就用自在自为两种新的视角否定了本质性的规律、秩序(诸如上帝、逻各斯、绝对精神等等)作为存在的背景,而先于存在在场。那么我们可以确定,在人,也就是敞开的虚无之前,什么也没有。
(6)、萨特既谈到了对象——我们,也谈到了主体——我们,在对象——我们中,它倒是提到了单一关系,并指出两个人的关系只有在第三者的注视下才得以显现二者的联合,巴恩斯认为,这是远远不够的,由此她重点考虑了主体——我们的概念。对于主体——我们的论述,萨特先是在“存在与虚无”中用抗议的人群、沿着火车站路标而行进的人群等等进行举例说明,后又在《辩证理性批判》中,引入“融合群体”这一概念进行进一步地发挥。“融合群体”乃是在一种为实现同一客观目标的共同谋划下所产生的直接行动中形成的群体。萨特把融合群体描绘为一种第三者的集合,其中每一个第三者都是一个“我自身”。巴恩斯认为,将萨特的融合群体转到两个恋爱者的双重性在世的共同注视上来,就会发现一种比“第三者的集合”更为亲密的平行关系,这是因为恋爱双方不仅都在全神贯注于一种共同谋划的实现,更重要的是在这种共同谋划的行动中他们还比第三者集合多了一个作为其背景的“你”的记忆。在巴恩斯看来,这个你正是萨特所未论及的,而在强烈的爱情中,问题就在于,”我敏锐地意识到了“你”的意识,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意识到了作为一种意识的“你”(4)3换句话说,就是我承认你也是主体而不再是作为他人的对象并与你达到了相互性的认识,这是一种存在的相会,这是一种强烈的“我们”感。
(7)、但是萨特赋予“自为存在”的功能、意义却和海氏有别。在他看来“自为事实上无非就是自在的虚无化,它是做为一个纯有的空穴包含在纯有之中”。换句话说,他提出“自为的存在”主要是为了和“自在的存在”相区别,揭示人自身是一种不同于其他存在者,即“自在的存在”的在的方式的存在者。人的存在方式是自由,“所谓自由,就是这样一种人的存在,他在分泌他自己的虚无时,使自己的过去失去作用”。这里“纯有的空穴”,“分泌虚无”,“使自在虚无化”,说法不一实质一致,都是指人的存在总是不断地否定自我当下存在状况,超越自己,通过否定自己不是什么,而宣告自己将成为什么,即“不是其所是,是其所不是”或“将是”中存在的。换言之,“自为的存在”总是受制于自我的目的、未来,从未来出发而规定现在,它和自在的存在受制于过去,从过去、现在出发而确定未来的存在方式有着根本的区别。
(8)、弄清了自为、注视、身体的内涵,当我们在考察面对别人在场的自在与自为关系时,便会发现,他人在要达到自己的原本存在的过程中是把我置于不定和危险之中的,因为,他人和我都是自为的存在,都有一个身体,都能够注视别人。如此一来,必然会产生这样两种具体情况:“或者,我注定要迫使他人行使他的自由,以建立我的存在,或者,我注定要取消他人的自由,以震慑他人。”(2)225在前一种情况下,我是在他人作为一主体时而面对他人,我努力被他所爱,从而要其把我作为他自己的自由的限制;第二种情况下,我是在他人作为对象时面对他人的,我要占有他的自由,把他的自由化入我的自由之中。在萨特看来,这两种倾向是对立的,他从这一思想出发引出了两种对待他人的态度:爱情、语言、受虐色情狂与冷漠、情欲、憎恨、性虐待狂,可以看到,爱情是属于第一种情况的第一种模式。
(9)、“存在先于本质”为萨特所提出,代表了存在主义的形而上学。这种形而上学同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有着本质的不同。传统的形而上学一般给“本质”赋予了普遍的、抽象的以及形式的特征,而且一般认为在时间上来说,本质先于存在。
(10)、这些指责是否合理,暂且不论。但我认为萨特实际上已经用自己的著作回答了这些问题,至少他的体系能自圆其说地回答这些问题。那么,为什么自由,且怀抱着可能性的人会如此痛苦?二者之间内在有如何的逻辑关系?本文将尝试从萨特的存在主义学说出发,探讨萨特的主体与自由、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11)、自我意识是自由的开端。在一群奴隶中,如果他们之中有一个发现了我们本来可以去推翻奴隶主的统治,我们生来为人而不是奴隶,他们才会有去推翻统治的选择。首先意识到了选择的存在,于是便有了选择的权利。
(12)、萨特所说的自由,就是人的存在本身,“人即自由”;只有在自由选择的行动中,人才能变成自己所要成为的,才能够显示出自己的存在、自己的本质。人的全部价值就在于他是自由的。
(13)、18世纪被萨特视为读者群分裂、环境促使作家拒绝接受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的时代。处于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渴望获得知识”,“希望意识到它自身”,而权贵对作家的宠信,使得作家的“举止乃至他的文体的优雅之处都是模仿宫廷气派和贵族风度”的。18世纪的法国作家,既向资产阶级读者再三呼吁,“敦促他们忘掉自己的屈辱、偏见和恐惧”,又向贵族发出呼唤,“恳求他们抛弃门第的优越感和各种特权”。“由于作家把自己变成普遍的人,他只能有普遍的读者,而他向他的同时代人的自由提出的要求,是割断他们的历史联系以便与他共登普遍性的境界。他用抽象的自由对抗具体的压迫,用理性对抗历史,而他在这样做的时候却与历史发展的方向不谋而合。”
(14)、以上三本哲学论著,主要阐述他受胡塞尔影响的现象学观点。
(15)、到这里,萨特的存在主义已经显示出与海德格尔思想的巨大区别。
(16)、作品有其时效性,萨特举了两个例子并阐发说:“敌人诱使法国人与他们合作,而《海的沉默》则想使法国人拒绝合作。因此,这部小说的时效及其实际存在的读者群不可能超过德国占领时期。只要美国还存在黑人问题,理查·赖特的书就是有生命力的。所以问题不在于要求作家放弃身后的影响,恰恰相反,是作家决定自己身后的影响;只要他在起作用,他就名垂后世。”显然,萨特是将当前的“介入”主张与他早年就有的“不朽”愿望协调了起来,更准确地说,是他找到了真正可以“名垂后世”的途径,就是要“起作用”。对于作品的时效性,萨特说了一句形象的话:“香蕉似乎是刚摘下来的时候味道更好:精神产品亦然,应该就地消费。”
(17)、首先来看几个概念。第一是“自为”:萨特把世界分为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自在的存在是绝对的存在,是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现实的东西,而自为的存在是属人的存在,自为总是逃离自在而又追求着自在,故自为是所有否定性和所有关系的基础;第二个概念是“注视”:我是一个自为的存在,而当一个人的目光落到我身上,注视我时,我被他人看到了,我本身就发生了变化,因为,在他人的注视下,我成了“他为的存在”,成了诸如物一样的东西;第三个概念是“身体”:萨特反对身心二元论,认为身与心是统一的存在论的对象,他从三个方面来定义身体:“我使我的身体存在;我的身体被他人所认识和利用;他人对我表现为对其而言是对象的主体”(2)20
(18)、通过对文学史的回顾,萨特对于“介入文学”寻求一种平衡:既坚持文学的自主性,又坚持题材的重要性。对前者,他说:“一个特定时代的文学当它未能明确意识到自身的自主性,当它屈服于世俗权力或某一意识形态,总之当它把自己看作手段而不是不受制约的目的时,这个时代的文学就是被异化的。”显然,文学的自主性与萨特的自由理论联系着。对于后者,他说:“一种文学当它还没有完满地认识到自己的本质,当它只是提出它的形式自主的原则,而将作品的题材视为无关紧要时,这一文学便是抽象的。”题材的现实性,这是“介入文学”的前提,因此,萨特要反对“抽象”了。前者是对于他过去理论的沿承,后者是对于他的新主张的坚持。
(19)、第因为只有人是能够意识到自己当下存在着的存在者,而其它存在者却没有这种意识,没有对自我存在的领会和理解。“此在”的这种特性就为澄明,表达“存在”意义的问题提供了可能。而其他的存在者既然连自己的存在都意识不到,又怎么能够企求通过它去揭示“存在”的一般性、普遍性的意义呢?
(20)、剧本写阿伽门农死后15年,18岁的俄瑞斯忒斯来到阿耳戈斯城,埃癸斯托斯正在搞一个年年都进行的所谓大典的把戏:大祭司呼唤亡灵将仇恨发泄在活人身上,于是人们都乞怜、都悔恨。阿伽门农的女儿、被当作女佣的厄勒克特拉则盼望着弟弟俄瑞斯忒斯来报仇。俄瑞斯忒斯以一个名叫菲勒勃的科任托斯人的身份遇到了她姐姐,正在与她谈话,克吕泰涅斯特拉来了,对女儿传达埃癸斯托斯要她穿戴整齐参加大典的命令,厄勒克特拉不接受,克吕泰涅斯特拉竟说:“一朝之间毁了自己一生的我,又怎能规劝你呢?”当她发现菲勒勃时,竟又问道:“十五年前犯下的一桩不可饶恕的罪过,把我们压得透不过气来。他们告诉你了吗?”而在所谓放出亡灵的大典上,埃癸斯托斯在尽情地恐吓过他的臣民后竟说:“对我的惩罚已经开始:大地颤抖,天空阴暗。亡人中最大的人物就要出现,他就是我亲手杀死的阿伽门农。”大典以后,埃癸斯托斯对克吕泰涅斯特拉承认他是在用恐怖吓住老百姓,克吕泰涅斯特拉也明确说:“这套鬼把戏是你自己为老百姓编出来的。”身为王后的克吕泰涅斯特拉怎么会在一个外乡青年面前讲自己的罪行?克吕泰涅斯特拉既明知这是一套愚弄臣民的鬼把戏,她又怎么会在命令女儿参加所谓大典时自己说出悔过的话来?既然意在恐吓臣民,国王又怎么会坦露其罪行?以上所述克吕泰涅斯特拉与埃癸斯托斯的言行,不符合人物身份与规定情景,还前后矛盾。
(1)、可见实践中,责任与自由还是不可避免的落入了一定的虚无。宣扬自由的人在愿意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全部责任时,便会发现,什么样的责任需要被履行这一点上,是完全没有依据的。
(2)、前面提到,自为的存在仅仅能是意识面对自身的在场,但自为无法在面对另一个自为在场时自证清白:对方既不能是一个确定的僵死的自在,也不可能是。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主体甲无论做出怎样的行为与表态,对于主体乙而言,都只能是一个无法彻底把握,无法直观的对象;乙对甲也同理。因此萨特说:“我不能把我的信心建立在人类的善良和人对社会改善的兴趣上,因为人是自由的,而且没有什么人性可以认为是基本的。”
(3)、(1)(法)萨特.他人是地狱——萨特自由选择论集(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
(4)、来源:《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 2007
(5)、萨特连载于1947年《现代》杂志,后出单行本的《什么是文学?》一书,便系统论述了他的“介入”文学观。“介入”文学观,对于《存在与虚无》所阐述的哲学理论既有相当程度的沿承,又向着时代方面大幅度倾斜,从而社会与历史因素也有了相当明显的增强。“介入”文学观的要旨有三:什么是写作?为什么写作?为谁写作?
(6)、处境剧与象征剧是疏远的,而与布莱希特戏剧则是接近的。萨特针对梅特林克充满梦幻色彩的童话剧《青鸟》说:“今天我们很厌恶如梅特林克做过的那样用一只不可捉摸的青鸟来表示幸福。我们的戏剧太严肃了,容不得这类幼稚的玩意儿。”话说得过头了点,萨特忘了他的《苍蝇》一剧中“苍蝇”也是象征,这一象征的运用亦颇为幼稚。因为处境剧是严肃的,萨特又说:“我们认为一部戏绝不应该显得太亲昵。戏剧的伟大在于它的社会职能,从某种意义上说,在于它的宗教职能:它仍旧应该是一种宗教仪式。甚至当一部戏对观众谈论他们自己时,它也应该使它采用的语调和风格不但不能引起观众的亲昵感,反而增加作品与观众的距离。”由这种反对亲昵、主张与观众拉开距离的意见出发,萨特自然就赞成布莱希特的“间离”论:“他一点不想过分激动观众,为的是每时每刻都留给我们充分的自由去听,去看,去理解。”萨特还批评当代剧作说:“当代大部分剧本努力使我们相信舞台上发生的事情都是真的。相反它们不在乎舞台上的事情是否启示真理”。也就是说,萨特认为,剧本应启示真理。所谓启示真理,即是表达他认为正确的观念。
(7)、社会上为什么会对存在主义哲学有疑问或“责难”呢?萨特在此书中,列出了四种疑问。
(8)、萨特由上述作者与读者之自由的观点,引出了反对激情的意见。他说:“如果我向我的读者发出召唤,要他把我开了个头的业举很好地进行下去,那么不言而喻的是我把他看作纯粹的自由,纯粹的创造力量,不受制约的活动;我怎么也不能诉诸他的消极性,就是说我怎么也不能试图影响他,一上来就把恐惧、欲望或者愤怒等情感传达给他。”“在激情里面,自由是被异化的”,“读者应该保持一定的审美距离”。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讲到了自由的异化。这是萨特晚年向别人强调的一个观点。我们记得,“异化”一词,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都加以了使用。
(9)、但是必需指出的是,萨特并不是为强调自由而强调自由,他的目的是为了落实由自由选择而带来的后果,应承担的责任。康德曾经指出:没有自由意志就没有任何道德可言,而自由就意味着必须承担责任。萨特接受了这个思想并把它继续向前推进了一步;认为当自我一旦作了某种选择之后,不仅是在塑造着自我,而且也是在塑造着他人,因此不仅应替自己负责,而且也要替他人负责。“人,由于命定是自由,把整个世界的重量担在肩上,他对作为存在方式的世界和它本身是有责任的”,(3)(P708)显然其中贯注的思想和康德的“普遍道德律令”是一脉相承的。
(10)、最主要的一点,是在西方,普遍接受从柏拉图开始的决定论思想——“人”是什么,从人类诞生就已经被确定了。所以,历代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们,都忙于对“人的本质”进行解读。但解读的结果,几乎无例外地都是背后的各种“神”决定了人的本质。存在主义哲学,主要是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则强调,“存在先于本质”,人首先是人,而不是被规定好了的东西。萨特始终宣称,他是一个无神论者。而这样的观点,是很难被不少思想受决定论浸淫两千年的人们所接受的。
(11)、最后,海德格尔认为以此在的将来时态为尺度、为标准衡量此在的过去和现在,就可以看到此在有两种“在的状态”,本真的存在状态和非本真的存在状态。
(12)、萨特旧照/图源newstateman.com
(13)、在《存在与虚无》一书中,萨特从纯粹主观性和纯粹意识活动出发,引出了两个根本不同的存在领域——“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他说,我以外的世界是“自在的存在”,而“自为的存在”才是真正的存在。这个观点,是多少受了海德格尔影响的。
(14)、萨特用自在存在与自为存在两个新的概念,提出了属于他的存在主义现象学本体论。到了这里,我们也清算了一通传统的二分思维,是时候来审视萨特的自由观了。
(15)、萨特一生拒绝领取任何奖项。1964年,瑞典文学院授予其诺贝尔和平奖,被他谢绝。
(16)、萨特只是按照团体来讨论“我们”的,巴恩斯通过对萨特我们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处于爱情中的两个人之间产生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