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则
1、论语十二则翻译
(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②[肱(gōng)]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这里指胳膊。
(3)、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认为是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4)、第二章: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不是竭尽自己的心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5)、(译)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6)、试译:子夏说:“尊敬贤人,连自己平时待人接物的态度也变好了;服侍父母,能竭尽全力;辅佐君长,能不惜身命;与朋友结交,说话算数。做到了这几点,即使说没读过书,我却敢断定他有学问。”
(7)、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8)、①[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9)、(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乐趣也在这当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10)、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11)、⑶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12)、(示例)长林,你有聪明的头脑,大家都羡慕你出众的天赋,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你能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你的成绩一定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13)、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
(14)、子曰:“温故而知新①,可以为师矣。”(《为政》)
(15)、子曰:“由①,诲女②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6)、(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乐趣也在这当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1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18)、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19)、(译)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向却不可改变。”
(20)、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2、论语十二则原文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2)、⑵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力了呢?跟朋友交往是否真诚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3)、写出出自课文的成语、格言或警句。(至少五个)
(4)、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使精神受到损害。”
(5)、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6)、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又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几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7)、古人勤奋好学的故事不胜枚举,你还能举出两个例子吗?
(8)、(译)孔子说:“在多个人的行列里,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
(9)、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10)、孔子说:“军队的主帅是可以(被)改变的,平民百姓是不可以改变志向的。”
(11)、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1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逝,往;离去。斯,代词,者,指河水。夫,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
(1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4)、《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
(16)、①[十有五]十五岁。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17)、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通( ),意思是( )
(19)、杀身成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0)、译文: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3、论语十二则朗读
(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试译:孔子说:“君子没什么好争的,一定要争的话那就比比射箭吧。射手首先相互揖让,登堂射箭;射完后相互作揖下堂,比输的喝罚酒。这种比争是有君子风度的。”
(3)、(6)逝者如斯夫 逝:________ 斯:________
(4)、人不知而不愠(yùn) 三省吾身(xǐng)
(5)、(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6)、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8)、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论语》中印证这种说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10)、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11)、《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书,大部分记言,小部分记事,只有极少数篇章称得上是比较完整的文章。全书20篇,共512章,约15000多字。篇与篇、章与章之间没有内在联系,篇名无义,用的是每篇开头的几个字。如《学而篇第一》就是取“子曰:‘学而时习之’”的“学而”。
(12)、21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3)、”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14)、③[匹夫]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
(15)、之: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一说,指仁德。
(16)、译文: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17)、(4)孔子在河边上感叹说:“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18)、《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追记孔子言行思想的著作,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汉书·艺文志》中有云:“《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19)、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20)、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体会与理解,可以凭借这成为老师。”
4、论语十二则是几年级的课文
(1)、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呀!
(2)、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3)、子夏①曰:“博学而笃志②,切问而近思③,仁④在其中矣。”(《子张》)
(4)、颜渊请教如何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孔子说:“约束自己,使言语和行动归复于先王之礼,这就是仁。一旦这样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天下的人就称赞你为仁人了。
(5)、第九章: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在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6)、第四章: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
(7)、6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汝弗能救与欤?”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8)、④[三省(xǐng)]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泛指多次。一说,实指,即三个方面。省,自我检查,反省。
(9)、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10)、第一章:孔子说:“学习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
(11)、(译)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12)、堪(kān) 肱(gōng) 笃(dǔ)志 陬邑(zōuyì)
(13)、第五章: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