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经典名言
1、老子的经典名言名句大全
(1)、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2)、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3)、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4)、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5)、(翻译)最完美的事物,看起来好像有所欠缺的样子,但是却能够永不败坏。最充盈的东西,看起来却好像虚无的样子,然而用之无穷。
(6)、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老子《道德经》
(7)、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8)、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9)、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0)、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11)、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12)、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3)、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4)、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15)、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16)、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17)、无名,天地之始(开始);有名,万物之母(根本)。
(18)、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20)、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滴,善数不用筹策。(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七章》(译文)善于行走的不留踪迹,善于说话的不会给人留下话柄,善于计算的人不用任何工具就算得很精准。
2、老子最经典的十句话
(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翻译)我有三件宝贝,持有它们并珍藏着它们:一是仁慈,二是俭朴,三是不敢走在天下人的前面。心怀仁慈,所以能勇于献身;奉行俭约,所以能够周济民众;不敢走在天下人的前面,所以能够成为天下的首领。
(3)、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4)、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5)、书是智慧的翅膀,让我们在知识的天空自由翱翔。
(6)、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7)、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8)、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9)、因此,“知止可以不殆”是在告诉人们,凡事适可而止。这个道理应用于为人处世上,就是要懂得适时放手,这样,才能够使自己回复平和。
(10)、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1)、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13)、第二种“宝”,叫克制。克制就是在明白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前提下,坚决不去做那些违反“道”的、不能做的事情。
(14)、无名,天地之始(开始);有名,万物之母(根本)。
(1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16)、(感悟)“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对大成的理解有两种:一是获得了极大成就或成功;一是最圆满的东西。
(17)、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解读:我有三件法宝,执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爱,第二件叫做节俭,第三件是不敢居天下人的前面。有了慈爱所以能勇武;有了节俭,所以能大方;不敢居天下人的前面,反而能得到天下人的爱戴。——老子
(18)、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19)、(翻译)不丧失其立身之本者,才可平安长久。
(20)、当我在空中建起楼阁,我就不再有老子的名言警句篇4《道德经》第六十三章:“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3、老子的经典名言及解释
(1)、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2)、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3)、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4)、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5)、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6)、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8)、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9)、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10)、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11)、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1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13)、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14)、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出处)《道德经·第四十八章》(译文)追求学问,就要求天天都学有所得。而追求大道呢,只是要求每天尽量减少自己的欲望和行为。对自己的欲望和行为减之再减,最后就可以达到无为的境界了。
(15)、(感悟)老子讲的三宝,与事物的表面现象,是不相似甚至相反的。
(16)、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7)、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8)、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道德经》
(19)、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20)、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4、老子的经典名言及翻译
(1)、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2)、感悟:愈是让人喜爱的东西,想获得它就必须付出很多;珍贵的东西收藏得越多,在失去的时候也会感到愈难过。所以,知足的人比较不会受到屈辱,凡事适可而止的人比较不会招致危险,生活得更长久。
(3)、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4)、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5)、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老子《道德经》
(6)、老子的这句话意思是能够战胜别人只能说是有力量,能够克服自己的缺点才是真的强大!
(7)、努力不懈的人,会在人们失败的地方获得成功。
(8)、 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9)、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
(10)、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11)、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12)、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13)、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14)、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15)、感悟:这里所列出的三“宝”其实是接近“道”的方法和途径。
(16)、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7)、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18)、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9)、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20)、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5、老子的经典名言100句
(1)、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2)、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3)、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老子经典语录圣人退起身而使其身先,外起身而使其身存。
(4)、 感悟:人们从事事业,经常在即将成功时却失败了,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不能遵循自然规律,心存轻忽。如果做事情都能有始有终,坚持不懈,那就不会失败了。
(5)、出自《道德经·第五十八章》。政治做到宽厚仁慈,人民就会变得纯朴善良;政治做到猜忌多疑,他的人民就会恐慌,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
(6)、《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7)、通过“无为”来实现“无不为”。用取消人的主观努力的办法来实现人的主观目的,这听起来荒唐极了!但正是在这看似荒唐的言辞后面,包含着丰富而又深刻的智慧。
(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9)、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0)、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11)、 《道德经》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座高峰,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
(12)、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13)、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
(14)、老子提出的“所”,指的是人的归宿,不单单是字面上住所的意思,还包括了心灵和精神的归属,可以看作是一个人的根基和所要坚守的信念。
(1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6)、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17)、感悟:人们从事事业,经常在即将成功时却失败了,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不能遵循自然规律,心存轻忽。如果做事情都能有始有终,坚持不懈,那就不会失败了。
(18)、老子告诉了人们一个道理,就是将学习到的前人的东西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这样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1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一句,自古及今是极为著名的哲学命题,老子的辩证法已经具备了矛盾对立统一的规律性质,相反的东西可以相成,同时,他又知道相反的东西可以互相转化,这种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辩证方法,是老子哲学上的最大贡献。
(20)、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1)、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出处)《道德经·第十一章》(译文)“有”能给人以小的利益,“无”才有真正的“大用”。
(2)、“功成身退”是一种大智慧,它启示我们,当我们有功时千万不能居功自傲,更不能动不动就拿“想当初怎么样怎么样”来说话,否则就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是危险。功成身退可以保全自身,这是老子教给我们的又一个大智慧。
(3)、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5)、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