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句子网

精选论语的20句经典句子摘抄143句

论语的20句经典句

1、论语100句经典语句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

(3)、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别人。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

(5)、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明智的。

(6)、白话文释义: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誉,真不知他怎么办。就像大车的横木两头没有活键,车的横木两头少了关扣一样,怎么能行驶呢?”

(7)、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8)、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清水,弯起胳膊当枕头,这其中也有着乐趣。而通过干不正当的事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浮云一般。”

(9)、正如亦舒所说:读书的唯一用途是增加气质,世上确有气质这回事。当那些爱读书的人,沉浸于书本的世界时,他们本身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10)、译文 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11)、“器”的本意指器具或者器皿。但一种器具往往只限于一定的功能而不能相通使用。“君子不器”即是说,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只具有一种功能、只限于一定的用途。孔子心目中的君子胸怀天下,修齐治平,具有道德色彩,是能担当大任之人。“君子不器”正是对君子的一个要求,即要君子不限于一技一艺,而去广泛地汲取知识,博览群书并学以致用,博学洽闻,见识高远。

(12)、提升道德修养:心地向善,知书达理,温文尔雅。

(13)、具有君子品行的人,遇到问题先从自身找原因。而那些小人,出现麻烦总是想方设法推卸责任,撇清自己,从不会去反思自己,从自身找原因。

(14)、点评:贫困潦倒,却没有怨恨之心,很难做到;生活富裕,却没有傲慢的态度,这比较容易做到。

(15)、儿子犯了错,父亲为他隐瞒;父亲犯了错,儿子为他隐瞒,虽然看上去好像不那么正能量,但这已经体现出人性的耿直来了。

(16)、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篇第十四》。

(17)、亲爱的艾妮斯,我出国,为了爱你;我留在国外,为了爱你;我回国,也是为了爱你!

(18)、译文 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19)、这里有一种无处投诉的罪行。这里有一种眼泪不足以象征的悲哀。这里有一种绝大的失败,足以使我们的一切成功都垮台。

(20)、盲目可以增加你的勇气,因为你无法看到危险。

2、论语的20句经典句子摘抄

(1)、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篇第十七》。

(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译文:孔子说:“不埋怨天,不责备人,下学人事而上达天命。了解我的大概只有上天吧!”《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周游列国不为所用,晚年返回鲁国教育学生。鲁哀公十四年,孔子七十一岁时,鲁君在大野泽狩猎,获一怪兽,孔子以为是麒麟,不禁流泪,他感叹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能实现了,但他“不怨天,不尤人”,显示出伟大的人格。

(4)、每个人都睁着眼睛,但不等于每个人都在看世界,许多人几乎不用自己的眼睛看,他们只听别人说,他们看到的世界永远是别人说的样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举一反三)

(7)、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8)、译文:孔子说:“君子说话应该谨慎,而行动要敏捷。”此语言简意赅,一语道破了为人处世的玄机,即少说话多做事。

(9)、做官的人,在办完公事以后,如果还有余力,就要继续研究学问。读书的人,在学问丰足以后,就要出来做官,为天下苍生造福。

(10)、译文:那些有志向、有仁德的人,没有为了谋求生存而损害仁德的,只有献出自己的生命来成就仁德的。

(11)、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

(1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小人则与此相反。)

(1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故知新)

(14)、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5)、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

(16)、译: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立足与社会,四十岁时能通情达理遇事不再疑惑,五十岁时懂得了天命的道理,六十岁能听的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已经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17)、他发现了人类行为的一大法则,自己还不知道——那就是,为了要使一个大人或小孩极想干某样事情,只需要设法把那件事情弄得不易到手就行了。

(18)、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后世被用来提醒人们用老实的态度对待知识问题,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要养成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避免鲁莽虚荣的风气。

(19)、在甜蜜的梦乡里,人人都是平等的,但是当太阳升起,生存的斗争重新开始时,人与人之间又是多么的不平等。

(2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3、论语20句精选

(1)、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2)、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3)、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4)、赏析:这句话出自《论语·季氏篇》。既然招徕了他们,就让他们安心住下。

(5)、译文:孔子说:“寒冷的冬季到了,才知道松柏的叶子是最后凋零的。”孔子以松柏不凋来比喻一个人品格志向坚定不移,经得住考验。后人遂以“松柏之志”代指坚贞不移的志节。

(6)、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7)、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8)、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9)、《论语》中那些饱含人生智慧、闪闪发光的金句,你知道吗?

(10)、司马牛是孔子的弟子,善良正直而性格急躁。他的哥哥司马桓魈在宋国作乱,连累全家被迫出逃,他总是很忧愁。因此,孔子告诉司马牛,君子要不忧不惧、问心无愧。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的不忧不惧是因为内心光明磊落,没有什么不可告人之事,内心充满仁爱道德,没有愧疚,自然没有可以害怕的事情。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11)、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12)、君子团结人而不搞拉帮结派,小人只搞拉帮结派而不团结人。

(13)、赏析:这句话出自《论语·季氏篇》。不忧心财富少,而是忧心财富不均;不忧心人口少,而是忧心国家不安定。

(14)、100 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1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16)、047犁牛之子,驿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17)、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18)、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

(19)、自己行为端正,即使没有下令,别人也会跟从效仿;自身行为不端,即使强下命令,别人也不会服从。

(20)、白话文释义: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4、论语最经典的10句

(1)、获取一颗没有被人进攻的经验的心,也就像夺取一座没有守卫的城池一样。

(2)、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

(3)、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4)、德不孤,必有邻。 (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5)、(讲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6)、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7)、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9)、君子吃饭无求过饱,……做事要勤奋,说话要谨慎,并能接近有道理的人,向他学习,以纠正自己的缺点,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1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11)、(注释)君子团结而不勾结,小人勾结而不团结。

(12)、点评:温故而知新,才可以为人师。如果闻道以后,不加以温习,不加以考证,就讲说给别人,是有德之人所不取的。

(1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4)、点评:见到贤良的人,就应该想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反观自省。

(15)、084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6)、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17)、语出春秋·孔丘《论语·为政》。知识读书却不去思考,这样就会迷茫;只是去苦思,而不去读书,这样就会心生疑惑。

(1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举一反三)

(19)、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20)、逝去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白天和黑夜都不会停止。

5、《论语》十大名句

(1)、语出春秋·孔丘《论语·颜渊》。约束自己,使得自己的行为符合礼仪的要求,这样便可以达到仁的境界。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3)、《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

(4)、在各种事物的常理中,爱情是无法改变和阻挡的,因为就本性而言,爱只会自行消亡,任何计谋都难以使它逆转。

(5)、020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6)、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7)、060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9)、译文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

(1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11)、人之过也,各于其d。观过,斯知仁矣。 (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没有仁德了。)

(12)、我宁愿靠自己的力量,打开我的前途,而不愿求有力者垂青。

(13)、释义:这句话出自《论语·雍也篇》。道理人人都懂,但真正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那些最终登临绝顶的人,体力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他们绝对是最有信念的。不自我设限,勇于进取,才不至于半途而废。

(14)、更多资源请加入 月刊语文精品资源共享QQ群:257017198

(1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知新)(讲解):温习已知的旧知识,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16)、070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17)、译文:孔子说:“一国的军队,可以强行使它丧失主帅;一个男子汉,却不可以强行夺去他的志向。”传诵千古的名言。这句话强调了人格的高贵,志向的尊严。同时,这也是孔子通过对人的内在志节的肯定,间接肯定了人的价值。

(18)、《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就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

(19)、(注释)君子关心的是道德,小人关心的是土地;君子关心的是法度,小人关心的是好处。

(20)、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按时温习?”

(2)、释义:这句话出自《论语·子路篇》。读书的目的在于学以致用,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了书读而读书,读得越多越容易变成书呆子。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学而》

(4)、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5)、语出春秋·孔丘《论语·为政》。先把事情做出来,然后再去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随后再说出来。

(6)、译文 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7)、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8)、提升带动能力:将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实现一元带多元的学习效能。

(9)、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100句经典名著精华的句子,或信手闲翻,或倾心细读,或一笑看过,或反复品赏,芬芳盈口,满心余香。

(11)、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

(12)、语出春秋·孔丘《论语·阳货》。君子勇武无义便会去作乱。小人勇武无义就会做偷盗的事情。

(13)、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14)、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伪装出一副和善的面孔,这种人很少是仁德的。”“巧言令色”之人,善于察言观色,见机行事,八面玲珑,讨人喜欢。但是如果从动机上分析,这种行为带有一定的欺骗性,多半是小人未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而做出来的。作为智者,孔子对这种行为有着深刻的认识,所以提出了“巧言令色,鲜矣仁”的观点。

(15)、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6)、增强自信心:胸中有成竹,处事自当落落大方。

(1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

(18)、即使所有人都厌恶一个人,或者所有人都喜欢一个人,我们都要仔细观察,不可随声附和,人云亦云,这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19)、君子有九件要反思的事:思考眼睛是否看明白,思考耳朵是否听懂,待人是否温和,举止是否恭敬,谈吐是否真心,处事是否谨慎,有疑问是否得到解答,发怒是否有严重后果,得到东西思考是否理所应得。

(20)、赏析:这句话出自《论语·卫灵公篇》。在仁这个问题上,不必谦让老师。

(1)、点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道德的人,即使一时遭受冷遇,也不必灰心失意,一定会有和他亲近的人。

(2)、君子待人和顺友善,但不会盲目附和,人云亦云。小人虽常和他人保持一致,却是毫无原则、不辨是非曲直的“苟同”。

(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4)、(讲解):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过错呢。

(5)、如果说了大话,却又做不到,或者只做到一部分,不能完全做到,君子就会以之为耻。

(6)、孝弟(tì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8)、点评:人在世间,学习仁道,方能利人利己。学习仁道很难,听闻仁道也很难,即使朝闻夕死,也不虚此生;否则纵然活上八百年,也枉来一生。

(9)、语出春秋·孔丘《论语·述而》。君子心胸坦荡,小人则是时常忧虑不安。

(10)、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的学说,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11)、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2)、从我们传统文化来讲,凡事都有“体、相、用”三个方面,先有体,次有相,然后有用。这里的“性”指的就是本体,“习”指的就是用,不但是人,乃至万事万物的本性都是相近的,所以说“性相近”。但每个人的习惯不同,到后来差异越来越大,所以说“习相远”

(13)、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14)、已经做过的事就不用再提了,已经做了的事就不要再劝谏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得失与责任。

(15)、我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16)、孔子在回答其弟子子张关于从政的条件时说,要“尊五美,屏四恶”,“泰而不骄”是孔子所讲的“五美”之一。什么是“泰而不骄”呢?孔子解释说:“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就是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泰然自若,不傲慢放肆,无骄矜之气。君子胸怀大志,意志坚强,因为有心态的平和、安定和勇敢,他的安详舒泰是由内而外的自然流露,展现出强大的心灵力量。

(17)、语出春秋·孔丘《论语·学而》:“泛爱众而亲仁。”尊重教师并且重视他的思想学说;要广泛地爱护众人,还要亲近众人中有仁德的人。

(18)、语出春秋·孔丘《论语·为政》。作为人,而不讲信用,实在是不知道他会怎样处世。

(1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故知新)

(20)、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译文:士兵不可以不宏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的责任重大,路途遥远。

(2)、所谓“温故而知新”,听闻别人讲道以后,也不加以认真学习,就随便讲给他人,这不是在教人,而是在害人。

(3)、君子以义为最高尚的。君子如果勇武而无道义,这样就会犯上作。小人勇武而无道义,沦为盗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