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手抄报
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手抄报图片
(1)、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巴金
(2)、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 ——赵树理
(3)、我把书籍当作不可缺少营养品,看见书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爱不释手。在我的房间里,摆放着一只大书柜,那里面全是书,从小小的、薄薄的连环画到大大的、厚厚的百科全书,应有尽有。
(4)、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5)、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6)、我的梦想,是当一名人民教师。只要想到自己可以站在讲台上,向那些求知若渴的学生传授知识,告诉他们做人的道理,向他们宣讲自己对国家富强的渴望。想到这里,我就敬请澎湃,思潮起伏,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我希望自己可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盼望自己的学生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我期望能让自己深刻领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含义;我更渴望自己可以做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7)、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
(8)、一个没有祖国的人,像一个没有家的孩子,永远是孤独的。——尤今
(9)、周恩来在沈阳读书的时候,只是个十二三岁的少年.他学习非常勤奋、刻苦,常常和老师同学一起讨论自己在阅读书报时思考的问题.当时他们讨论得最多的是怎样救国和宣传救亡的问题.
(10)、第二部分(第7~8自然段):写周恩来在租界里亲眼目睹一位中国妇女被洋人欺负,而围观人敢怒不敢言,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
(11)、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12)、现在的我们,生活在d的庇护下,无风无雨,生活有了保障。作为在d的哺育下成长起来的小学生,我们要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热爱d,坚决拥护d的领导。从现在起,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时刻准备有一天报效祖国报效d。
(13)、从1978年到2012年,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d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各种思想和体制障碍,极大地激发了社会发展活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14)、唐颜真卿《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5)、一个人的度量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股强大的文明力量。
(16)、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总理的话语回响耳畔,努力学习吧,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更加美好,让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中国,在二十一世纪这个崭新的年代里屹立于世界之林!
(17)、 合唱 舞蹈
(1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9)、在启发学生阅读初期,重在激发兴趣。一般来说,学生碰到喜欢的书籍时,总喜欢一口气地把书读完,满足内心的渴望。如果在学生有点读书的兴趣时,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想必学生阅读的兴趣便会减少,甚至会把阅读误认为一种负担,久而久之,对阅读也就失去了兴趣。因此,在学生阅读还没形成习惯之前,可以尽情地鼓励学生去阅读,让学生轻轻松松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感受阅读所带来的快乐。
(20)、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培根说:读书足以怡静、足以博采、足以长才。但有相当部分学生读书非常被动,缺乏阅读的兴趣。除课本外不愿读其他书,或是只读与考试有关的书目。该如何才能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呢?
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手抄报内容文字
(1)、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五千年的文化是生生不息的脉搏,提醒你,也提醒我,我们拥有个名字叫中国。再大的风雨我们都见过,再苦的逆境我们同熬过。这就是民族的气节,这就是泱泱的气节,因为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
(2)、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 熹
(3)、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也就不属于人类。——别林斯基
(4)、 我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看到那些为中国的新世纪用血肉之躯铺下道路的人,明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看到那些华人华侨,想到位卑未敢忘忧国,看到想被日本政府购买的钓鱼岛,愤愤不平,因为祖国疆土,分毫必争!
(5)、同时,革命老区也需要与时俱进,实现跨越式的大发展。
(6)、“书是这一代对下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赫尔岑
(7)、宋刘过《书院》: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8)、 朋友们,还记得十年前我们的家乡是什么样子吗?一条条狭窄的马路,一片片破旧的平房,一根根冒着黑烟的烟囱,还有那污水横流的水沟……看看现在吧!数十条主干道纵横交错贯穿东西南北,一座座高楼像雨后春笋拔地而起,一片片绿化带与碧海蓝天相映成辉,在这幅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美丽画卷上处处点缀着青年活跃的身影,是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保障着道路的畅通,保护着优美的环境,维护着社会的安定团结……,在各行各业中,在d的坚强领导下,共青团带领青年们在我们城市建设的宏伟蓝图上勾画出最为亮丽的色彩!
(9)、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义务,是一种光荣。——徐特立
(10)、元翁森《四时读书乐》冬: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11)、当读书成为教师第一至爱时,你会发现:“一片云”将会推动“另一片云”,“一棵树”将会摇撼“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将会唤醒“另一个灵魂”。
(12)、 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今天,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上,吾辈青年必当不待扬鞭奋自蹄,与时代同频共振,主动融入发展大局,以自己的优异成绩向青春致敬,向建d百年献礼,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留下无悔的青春足迹!
(13)、“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14)、第一步是朗读全文。要求能流利地把文章从头到尾朗读下来,通过熟悉文中的生字生词
(15)、爱国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辉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强大动力,而爱国教育无疑是最重要的教育!爱国主义是干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热爱故土和祖国的大好河山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它是一个民族国家全体公民的一种神圣美好的心理情感,蕴藏于每个公民的感情世界之中。
(16)、在这本书中,能领悟的东西还有很多,海伦能够得以生存,得以成功的原因是爱。因此,我会勉励自己认清周围的一切,然后好好地接受并尝试着爱周围的人,因为只有这样,自己才会快乐,生活才会精彩。因此我们要珍惜周围的一切:珍惜拥有的工作,珍惜周围的朋友和亲人,爱护我们的学生,爱护身边一切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
(17)、本学期我就在我们班设立了读书角,还选了一名读书角的管理员,我就是想通过资源共享让孩子们喜欢上读书,有的孩子自己的书不爱读,就喜欢读别人的书,当他们借阅别人的书的时候积极性就特别高,根据他们这种心理特点我适当引导,效果不错。
(18)、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一句响亮的誓言,这是一个远大的志向,这是一个充满激情的梦!也正是这个梦,激励着我们敬爱的伟人周总理为之奋斗,为之努力,为之读书!他为了民族的独立、为了国家的繁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不正是因为这个伟大的梦想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也是我们当今少年应该追寻的中国梦吗?因为国家正需要我们,民族的未来正需要我们,因为,我们将是国家未来的栋梁!
(19)、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炎黄子孙自强不息。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目标而不断努力着。
(20)、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手抄报内容50字
(1)、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而读书,我会告诉他:“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而读书”。我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为祖国培优许多优秀的人才,建设国家。我知道,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学,不仅需要良好的专业素养,还需要足够的耐心。所以我要努力读书,培养自己的耐力,为实现梦想而奋斗!
(2)、呼唤有志青年忧国忧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挑战极限、奉献社会的崇高精神。
(3)、故事是儿童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门户。儿童的阅读就应从他们最感兴趣的故事入手,从听故事、说故事,读故事开始,逐渐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我在教学课文时,常把有关的故事带进课堂,例如给学生讲《司马光》时,引进《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此时提议下周开展讲故事比赛,课后,很多学生便会积极地去找书籍来读。通过这样的引导,推荐,不知不觉间激发了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4)、周恩来中学毕业以后,赴日本留学前,曾经回到沈阳母校,看望诸位师友.他给一个要好的同学写了临别赠言:“志在四方”,“愿相会中华腾飞世界时”.相约当中华民族独立、繁荣的时刻再相见言欢.这位同学一直把这个题字珍藏了40年,1957年,又送给周恩来总理,两位老同学终于在解放了的新中国重逢,畅谈了祖国天翻地覆的变化.
(5)、 世纪中国的历史,写下了中国共青团和中国青年的光荣,21世纪期待我们创造新的青春辉煌。青年昭示着未来,江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d80周年大会上向青年一代发出号召“全国各族青年,代表着我们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代表着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事业需要你们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在你们手中实现。”d在召唤,时代在召唤,只要我们以“崇高的理想、创新的意识、无畏的勇气”发挥青年的智慧、风采和力量,就能乘风破浪、与时俱进!青年朋友们,让我们团结一致,高举团旗跟d走!
(6)、每当我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冉冉升起的时候,我感到一种激情在胸中澎湃,我的心中马上会联想到祖国壮丽秀美的山川,历史悠久的文化,会想到千百年来那些为抵御外辱,振兴中华献出智慧,抛洒热血,英勇献身的英雄志士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7)、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中国梦,我的梦!让我们行动起来,为祖国献出一份微薄之力。
(8)、读过很多书,感受不同,收获更不同。一本好书,当你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时,你会有很高的成就感,你会觉得自己是个大智大慧的人。因为你能从书中获得知识与力量,找到幸福和快乐,更重要的是得到陶冶与成长。
(9)、唐韩愈《劝学诗》: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
(10)、《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 肖恩·柯维(美国)
(11)、“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要努力学习,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爱家人,关心集体,热爱家乡,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尊老爱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以国家的富强为目标,用自己的双手为祖国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12)、在实践中可采取泛读、跳读、读标题、读段旨句等方式。对于报道、消息,可以由标题延伸到导语,然后再决定是否继续往下读;对于议论文,可以读标题、开头、每一自然段的段旨句和全文的结尾
(13)、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 熹
(14)、对于课本知识、文学名著以及哲学、史学、经济学、军事学等经典著作,可采用研读法。对于中学生、大学生和自学者来说,课本上的多数文章都应该研读。研读可按如下程序进行:
(15)、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 颐
(16)、读书是积累,知识的大小要靠日积月累才形成。年华如水,一去不复返,怎样才能不让它白白流逝呢?靠的只是自己抓,抓住了知识,抓住了今天,你就抓住了生命,抓住了未来。
(17)、当年,周恩来爷爷为了振兴中华,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作为家乡建设的后来人,我要立志为建设家乡而读书。我要勤奋读书,将来为建设家乡添砖加瓦。
(18)、俗话说“自古英雄出少年”,穿越历史长河。在我们中华民族的革命历史上,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勇敢的少年英雄。15岁的刘胡兰在敌人的钏刀下临危不惧,毛主席曾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年仅13岁的王二小为了掩护乡亲,将敌人引到八路军的埋伏圈里,自己却英勇牺牲了。这些英雄少年舍生忘死,直到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他们这种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正气,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们虽然牺牲了,但,他们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19)、原来是同学们在表演课本剧啊。12月3日下午,各班同学把课文改编成剧本搬上舞台,用声台行表展示文学经典的魅力。本次参赛的课本剧节目贯穿古今,纵横中外,既有对经典名著的重新改编,又有原创故事的精彩演绎。现场观看演出的学生们被舞台上的剧情、人物深深吸引着。小演员们认真竞赛,台词功底扎实,肢体语言自然,现场生动表演,博得阵阵掌声。这是一场视听盛宴,真正让学生学有所乐,乐在学中。
(20)、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
4、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手抄报 简笔画
(1)、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
(2)、同学们,好好读书吧!“为国家发展而读书”,让我们亲爱的祖国妈妈更加富强!不要让她失望!
(3)、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4)、司马迁从小就喜欢历史,对历史这方面的书很感兴趣,长大后就成为了一个伟大的史学家,完成了“千古绝唱”——《史记》;鲁迅先生在幼年时,大人给了他压岁钱,他总不舍得随便乱花,一点一点的攒起来买书看,有时遇到稀有的好书,还亲自动手,一笔一画地抄写下来;还有我们的周爷爷,他小时就很喜欢读书,很小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
(5)、中华人民共和国71年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d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深入学习新中国史,科学认识和把握它的主题和主线——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而不懈奋斗,是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修课。
(6)、作者不一定能写到老,但是他一定应该学到老。
(7)、 自古以来,多少一心为国的英雄自少年起,便为将来的为国奋斗而努力,岳飞自幼苦练武艺,一心为国尽忠。岳母为此特意在岳飞背后刺上“精忠报国”,果然,数十年后,岳家军驰骋沙场,为国家带来了几十年的和平与安定。一生为国奋斗的周总理,正是因为爱国,每天只有两小时的睡眠,他在学生时代就曾经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也成为了他毕生奋斗的力量源泉。周总理以此为信念,坚持不懈地努力着,我们看到了他对d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也看到了他对d的事业,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光明前途和振兴中华民族伟大事业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周恩来总理那坚定不移的信念和他永不放弃的精神,感染了几代青年人为自己国家的繁荣与富强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多少年的兢兢业业换来了如今强大的中国。
(8)、杨振宁教授认为:既然知识是互相渗透和扩展的,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应该与此相适应。当我们专心学习一门课程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知识领域,必然别有一番意境。在那些熟悉的知识链条中的一环,则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对于那些相关专业的书籍,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不妨拿来读一读,暂弄不懂也没关系,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也许正产生于半通之中。采用渗透性学习方法,会使我们的视野开阔,思路活跃,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手抄报爱读书内容资料(3)(关于读书的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