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最著名的诗
1、杜甫最著名的诗词20首
(1)、长大后才读懂杜甫,因为其实我们大多数人的生命都像他一样,于平凡中努力开花。
(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3)、当他假期去探望远在奉先的妻儿时,一进门便听到嚎啕大哭,才知道小儿子被饿死了。
(4)、首联写诗人寻找丞相祠堂,一个“寻”字,便包含诗人追慕先贤的心情。“柏森森”三字,暗写诸葛亮令人仰止的品格气度。三四句写祠堂之景,草色自碧,鹂音空好,大有英雄不在,江山寂寞之感。五六句十四字概括诸葛亮生平,古今诗词中,对诸诸葛亮生平的描写,再没有比这两句诗更凝炼经典的了。
(5)、第二联将空间无限扩展,天地之间,“无边”、“不尽”,赋予了秋景无穷无尽的时空感,“萧萧”、“滚滚”,使人如闻木叶窸窣之声,如见长江汹涌之状。在这广大苍茫的时空中,个人是渺小的,诗人内心的情感已不可抑止,已萧萧而下,滚滚而来。
(6)、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7)、唐玄宗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至德二年)写此诗。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
(8)、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9)、第二联写酒债到处都有,反正人生自古能活到七十的人本来就很少,不妨尽醉。
(10)、颔联写,花飞春尽不可挽回,不妨暂且看即将落尽的花,虽然酒已经喝了很多了,但依然不厌入唇。蒋弱六云:“只一落花,连写三句,极反复层折之妙。接入第四句,魂消欲绝。”
(11)、全诗中,“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即从”、“便下”六个虚词的运用,尾联中四个地名的迭出,以“穿”、“下”两个动词的运用,都在赋予了全诗流动飞走的感觉,读来杜甫欣喜若狂的神态如在目前。
(12)、天亮后,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气呵成。
(13)、中年时期,他流寓都城谋求功名未果,但是眼界逐渐转入对社会现象的审视和批判,代表作便是古体诗《丽人行》:
(1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杜甫诗中很特别的一首,杜甫诗大多沉郁悲苦,而这首却写得欣喜欢快,被清人浦起龙称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
(15)、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16)、全诗看起来一句一景,是四幅独立的图景,但诗人的内在情感使其内容一以贯之,以清新轻快的景色寄托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构成一个统一的意境。一开始表现出草堂的春色,诗人的情绪是陶然的,而随着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便触动了他的乡情。表面上表现的是生机盎然的画面,而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却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而无聊的失落之意。
(17)、公元768年的秋天,在杜甫生命的最后两年,56岁的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
(18)、《咏怀古迹五首》是杜甫的经典怀古组诗,这第三首是咏王昭君,明代周珽说:“古今咏昭君无出其右。”
(19)、董卿说:同情心最弥足珍贵的地方,是可以让我们始终对伤害持有戒备。
(20)、公元757年,杜甫被押送到沦陷后的长安已逾半载。时值暮春,触景伤怀,创作了这首历代传诵的五律。
2、杜甫最著名的诗词30首
(1)、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春。公元760年(上元元年)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
(2)、1:醉过才知酒浓——用尼采的酒神精神解析李白诗歌
(3)、国破家散、黍离之悲、相思之苦,一齐涌上心头,杜甫提笔写下《春望》。
(4)、中国古代的文人和士大夫,一直都有心系苍生,造福一方为己任的英雄情结,从杜甫的一生,他们看到了自己的人生缩影,即那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爱情怀和济世热情。
(5)、《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6)、无论日后风云怎样变幻,无论多年后身在何方,总有一人,让你一想起来便觉得温暖。
(7)、将自己的悲愤,化为关爱别人的力量,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气度。
(8)、翻开一本杜诗,我们更能读懂生命的坚韧,进而从容面对苦难,在最狭隘的石缝里开出一朵花来。
(9)、《宿府》一诗,写于广德二年(764),当时杜甫任剑南东西川节度使严武幕府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诗写独宿幕府中所见所闻之景,抒发了独身飘零之感,抑郁寂寞之情。
(10)、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1)、又是一个中秋节,本该月圆人团圆,杜甫却与妻子分隔两地,无法团聚。但是啊,即便远隔千山万水,即便夜晚更深露重,仍知道有一人在想着自己,念着自己,盼着自己。
(12)、很多后世诗歌学者认为,杜甫的这首诗风华流丽,顿挫抑扬,无论从才情还是结构上,都不输李太白。
(13)、《秋兴八首》一共有八首,都是七律。成诗的年代是杜甫的晚年,当时安史之乱仍在继续,杜甫为了避难来到了夔州。期间,杜甫处于生命的末期,再加上悲秋,再加上国家的战乱,杜甫兴之所至,写下了这一组组诗。这几首诗前后呼应,组织严密,但是各首都又独自独立,可谓是绝佳之作。
(14)、悲莫悲兮生别离,人生的最痛莫过于亲人的离开,但杜甫把失去儿子的悲痛,化作写作的力量。
(15)、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16)、杜甫此诗,气象高浑博大,情感沉郁悲凉,诗气浑灏流转,形成极为悲慨的艺术境界。不过也有人批评结句稍弱。
(17)、译文: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
(18)、杜甫一生,经历了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三个皇帝统治的时期,这个时期也正是唐王朝由太平盛世转到衰落的大动荡时期。杜甫的伟大的现实主义诗歌是这个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所以人们称杜诗为“诗史”,称杜甫为“诗圣”。“诗史”的称号出现较早。早在晚唐《本事诗·高逸》就曾写道;“杜甫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这时杜甫还在世,人们就这样称呼他的作品了。后来宋祁在《新唐书》的《杜甫传》里也写道:“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哀,世号‘诗史’。。”至于“诗圣”的称号,宋祁文章中已含有这个意思。真正见诸文字的,是明代的《杜臆》作者王嗣爽,他在《梦少陵作》一诗里写道:“青莲号诗仙,我翁号诗圣”。足见历代对于杜甫诗歌创作成就的推崇。
(19)、东岳泰山,美景如何?走出齐鲁,山色仍然历历在目。神奇自然,会聚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出清晨黄昏。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20)、现实性,前面都讲艺术和现实主义的结合,那是现实性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杜甫虽然生活困苦但在诗中,他插述生活很真实也很乐观,感情也很真挚深刻。
3、杜甫最著名的诗作
(1)、茫茫天地间,有这样一个人与你同欢喜、共悲欢,江河皆可渡,山海也可平。
(2)、颔联写登楼所见之景。诗人的视点由眼前锦江扩散到整个天地,天地之间,都被春色充满,句中以“来”联接,仿佛春色天地八方而来,汇聚锦江,气势雄浑。“来”字也有寒冬已去,春色归来之意,同时还寓意着代宗还朝。后一句同样语兼多意,玉垒山上,浮云从古至今变幻无定,古今世事,也如浮云变幻不定。
(3)、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
(4)、《春夜喜雨》唐代: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颔联写王昭君的身世家国之情。结尾点明全诗写昭君“怨恨”的主题。
(6)、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杜甫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最终只落得: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
(8)、“诗史”是指杜甫诗歌中所体现出来的“善陈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创作方法.“善陈时事”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所写为当时的重大事件或与重大事件有关.具体到杜甫的诗歌是指“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所见所闻所感.这就与一般的反映现实区别开来.否则,“诗史”就用得太泛了.由于安史之乱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关键.杜甫浓墨重彩地描述这一历史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景象,使得他的诗具有深刻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意义.二是“诗史”除了指作品所写的题材涉及社会重大事件外,还指作品所体现出来的思想认识是深刻的,对社会具有比较大的正面的思想教育作用.这点在杜甫的于安史之乱前后所写的诗歌中也表现得十分突出.社会动荡,在他的诗中有非常详细的记载.他的诗歌可以视为历史,可以佐证历史,可以弥补历史,所以被称为“诗史”.
(9)、天才固然可贵,但毕竟沧海一粟,更多的是芸芸众生。
(10)、如果苦难不可避免,那就改变自己面对苦难的态度,不卑不亢,不折不挠,在苦难中开出一朵花来。
(11)、颈联写曲江上原来住人的小堂如今却被翡翠鸟筑起了窝,曾经雄踞高冢的石雕麒麟,如今倒卧在地,不甚寂寞。
(12)、诗人登岳阳楼,触景生情,写下此诗。诗人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杜甫一生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诗的尾联通过描写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表达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
(13)、杜甫辞官后在成都安定了几年,有高适和严武的关照,算是宽松闲适。而这几年的作品,在格律诗技法上日趋成熟老练,意境更加圆熟,不过相对于灾难深重的那几年,作品风格相对轻松,如“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明显体现出杜甫自己总结出来的诗文感情相照理论“文章憎命达”。
(14)、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15)、首联写花飞春尽,透露出无可奈何的惜春情绪。
(16)、人生中一定要有这样一个朋友,同悲欢,共喜乐,能举杯畅饮,也能静坐抒怀,不问世俗,只问真心。
(17)、《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杜甫五十五岁寓居夔州时所写的组诗。这组诗八首蝉联、结构严密、抒情深挚,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的最高峰作品。
(18)、在人生的下半场,日渐衰微的国运,入不敷出的家境,让杜甫开始正视现实,走进世俗生活。
(19)、叶嘉莹说:莫向人间怨不平,相期凤凰浴火生。甘苦与共,是浮生茶,也是人生路。
(20)、《登高》是杜甫最有名的七言律诗,曾被明人胡应麟评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4、杜甫最著名的诗登高
(1)、长大后,杜甫参加了科举考试,但没考上。年轻的杜甫丝毫没放在心上,那时候的他觉得人生很长,自己有的是时间肆意挥霍,于是仗剑辞亲,出去漫游了。
(2)、这首诗我在前面有单独的赏析文章,这里就不过多解释了。晚年漂泊的江湖悲愁同时切合了大时代混乱和老百姓日子的艰难,也反映了杜甫忧国忧民的心情,不违他“诗圣”之名。
(3)、风华正茂的杜甫,登上五岳之尊,发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呐喊。此时的杜甫,不正像极了每个年少时期的我们?
(4)、这首《登高》被誉为“唐人七律第一”,因为无论是格律还是内容,这首诗都堪称七律的典范之作。全诗如下:
(5)、公元744年,杜甫在洛阳结识了名满天下的大诗人李白。同样的仗剑远游,不融世俗;同样的才高八斗,诗情万丈;同样的怀才不遇,踌躇满志。
(6)、既然无法避免,那就坦然面对潮涨潮落,花谢花开,在人生的后半场,留给自己一份从容,留给世界一抹美丽。
(7)、篇幅太长,这里就不引用了。三吏三别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人的身份,对诗人在乱世中的见闻进行了仔细的记录,深刻写出了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世飘荡的孤独,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不幸,表达了诗人对倍受战祸摧残的老百姓的同情。
(8)、译文:秋天来了,霜降枫林,枫叶凋零败落,巫山、巫峡一带萧瑟阴森。峡中的江水波浪滔天,好像连天也一起涌过来似的,大概是边塞干戈扰攘接着了地上的阴气吧。两度菊开,自己仍然漂泊在他乡,不禁伤感落泪,孤独的小舟,还长系着怀念故园的一颗心啊!天渐渐冷了,处处有人移动刀尺在赶制过冬的寒衣,晚上从白帝城的高处传来急促的捣衣裳的砧杵声。
(9)、几经波折,杜甫终于谋得一个小到不能再小的官职,类似于弼马温,负责管理仓库和马匹。
(10)、玄宗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于是北游齐鲁。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写泰山的诗很多,只有杜甫能用“齐鲁青未了”五字而囊括数千里,可谓雄阔。其结句尤其精妙,气势不凡,意境辽远,将诗人的抱负和理想都含蕴其中。全诗开阔明朗,情调健康。
(11)、两个人一见如故,饮酒论诗,把酒临风,其乐融融。
(12)、两个人一见如故,饮酒论诗,把酒临风,其乐融融。
(13)、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14)、这是一首别具情趣的写景小诗。小路上花团锦簇,长满花朵的枝条被压得低垂下来,花瓣之上是流连忘返的彩蝶,它们围绕着花枝翩翩起舞。从这里,我们嗅到了浓郁的花香。花旁的小路上,有清脆啼鸣的黄莺,它们活泼自在的神态,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诗人用时时、恰恰这些极富韵律的字眼,使得全幅明丽纷繁的画面充满了动感,也使得诗歌有着更明快、更流利的节奏。全诗语言充满了口语化色彩。读起来令人感到非常亲切,而诗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快乐跃然纸上。
(15)、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16)、这首诗写的是杜甫听到唐军收复河南河北时欣喜至极的心情。
(17)、诸葛亮是杜甫的偶像,他写过很多追怀诸葛亮的诗,甚至直接用”诸葛大名垂宇宙“这样的语言来吹捧诸葛亮,这首《蜀相》是杜甫咏诸葛亮诗中最经典的一首,甚至在古今咏诸葛亮的众多诗篇中,也是最经典的一首。
(18)、我们更能读懂生命的坚韧,在最狭隘的石缝里开出一朵花来。
(19)、少年时尤爱读李白,觉得人生一遭,活成那个不问红尘、仗剑四方的“谪仙人”才过瘾。
(20)、人生的上半场,杜甫也曾是个仗剑走天涯的潇洒游子;
5、杜甫的诗
(1)、再杜甫的诗篇当中,有不少是抒写自己诗篇作诗态度与技巧的,也有不少的名句,比如“语不惊人死不休”等。这句诗就出自这首《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全文如下:
(2)、《石笋行》《赠花卿》《少年行》《大麦行》《题桃树》《漫城二诗》《春夜喜雨》
(3)、公元767年的秋天,在杜甫生命的最后几年,55岁的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
(4)、此诗首联便登高所见所闻,秋天的高空广阔无垠,劲急的秋风中,夹杂着哀转久绝的猿鸣,水清沙白的沙洲上,鸟儿低回盘旋。
(5)、因此,后世的人们对杜甫以及杜甫的诗才能感受得更切,体味得更深,因而也就自然而然的把杜甫当做了自己的人生偶像。正所谓:乱世贫贱不移志,自古儒家多忧民。
(6)、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7)、《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谴怀》《昔游》
(8)、长大后,杜甫参加了科举考试,但没考上。年轻的杜甫丝毫没放在心上,那时候的他觉得人生很长,自己有的是时间肆意挥霍,于是仗剑辞亲,出去漫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