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1、培根有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1)、科学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而真正的科学家的任务就是丰富这个令人类都能受益的知识宝库。(科尔莫戈罗夫)
(2)、知识,汉语词语,拼音是zhī shi,意思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指有关学术、文化。
(3)、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而应推敲细思。
(4)、知识是青年人的最佳的荣誉,老年人最大的慰藉,穷人最宝贵的财产,富人最珍贵的装饰品。(第欧根尼)
(5)、知识使智慧者更聪明,使愚昧者更愚蠢。(英国)
(6)、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则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
(7)、“知识就是力量”,我记得中学走廊的墙上就有这句名言,落款“培根”。全世界范围内,在被各类学校选中装裱上墙的名人名言中,“知识就是力量”的中选率估计会排名前八成高居榜首。
(8)、经验论在英国崛起与英国的地理位置有关。作为岛国,英国远离欧洲大陆,受经院哲学传统的影响较小。欧洲大陆的人们热衷于形而上学之时,英国人已经在经验领域有所作为,弗兰西斯·培根继承前辈英国经验主义的衣钵,确立了通过经验获得真知的认识论路线后,后继的英国哲学家和科学家们也都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
(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笛卡儿
(10)、三百年多后,弗兰西斯·培根将罗吉尔·培根的经验主义思想发扬光大,并创立了经验论,成为近代哲学经验论的开山鼻祖。马克思称其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罗素说他是“近代哲学归纳法的创始人和对科学程序进行逻辑组织的先行者。”
(11)、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家们善于以理性论证来反驳他们的论敌。中世纪晚期,一些哲学家已经在考虑如何理解和支配自然。这是件棘手的事。你或许不以为然,这事简单啊,数理化教材里可以找到答案。要知道,数理化教材里的概念和方法多是两百年后才建立起来的。而中世纪的人们对自然的探索和利用还停留在炼金术和长生不老药的小儿科阶段。
(12)、 培根在政坛上长袖善舞,官至掌玺大臣、总检察长、大法官。位高权重的他屡屡受贿,在当时的政界、司法界是出了名的,诸如奥贝里控告威廉·布鲁克爵士,先以100英镑打点;爱德华·埃格顿控告兄长,送上400英镑“意思意思”,培根都是一一笑纳。最后国会指控裁决他有罪,面对28件物证(有价值800英镑的饰盒、价值500英镑的钻石耳环、价值50英镑的金扣子等),幸得国王开恩,培根才免遭弹劾。但他贪官的污点则是永远抹不去的。
(13)、“四幻象”并非不能克服。在培根看来,只要我们弄清错误产生的原因,找到正确的方法,就可以超越“幻象”,获得可靠的知识。这种方法就是“归纳-演绎法”,是所有真理的根基和源泉。
(14)、洞穴幻象,是指个体因素导致的假象。培根借鉴柏拉图的“洞穴之喻”,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洞穴,也就是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生活环境、社会交往、受教育程度等,从而一个人从自己的视角出发看世界,世界就会被扭曲,形成自己的认知偏见。他引用赫拉克利特的话解释说:“人们都是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追求科学,而不是公共的大天地。”也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说的“坐井观天”。
(15)、在美方面,相貌的美高于色泽的美,而秀雅合式的动作的美又高于相貌的美。
(16)、然而,问题恰恰在于,如何确定唯理论的前提本身是正确的。唯理论者们回答说,那些前提是天赋的,是不证自明的。这一说法有强词夺理之嫌。比如:大前提,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任何星球都围绕地球转;小前提,太阳是宇宙中的星球;结论,太阳围绕地球转。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由于前提错误,引发的结论错误。在地心说时代,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被当作公理,不证自明。
(17)、可见,经验论的起点没问题,但通过归纳法得出的结论不具备普遍必然性;唯理论的推演方法没问题,可以得出普遍必然的结论,但却建立在可疑的独断论起点之上,而且无法获得新的知识。
(18)、有些书只需品尝,有些需要吞咽,还有少数的应该细嚼。
(19)、如今人们在学习一门知识的时候常常会问,学它有什么用?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把知识当成了工具。当求知被赋予了明显的功利色彩,以至于求知过程变得枯燥和煎熬之时,我们需要走出自己的洞穴,结束坐井观天的状态,唤醒求知最原始的价值内涵——求知不仅为了有用,还因为求知本身就是目的,求知的过程就是快乐的、愉悦的。
(20)、——莎士比亚知识的确是天空中伟大的太阳,它那万道光芒投下了生命,投下了力量。
2、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英文
(1)、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
(2)、人们一旦接纳某种观点就会生拉硬拽地找到其他一切可能的东西来支撑这种观点,即便有更多的、更有分量的相反证据摆在面前也会被忽略。为了说清楚这种“先入为主”的偏见,培根举了一个例子,一个人在教堂看画,画中是一些因祈祷神保佑船只安全而生还的人。身边的人问他是否相信了神的威力,他反问道,“那些祈祷后仍被淹死的人又在哪儿呢?”
(3)、马克思、恩格斯称培根是“英国唯物主义的第一个创始人”;是“整个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这是对培根哲学特点的科学概括。
(4)、弗兰克·梯利:《西方哲学史》,光明日报出版社,贾辰阳、解本远译,2014年1月版。
(5)、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哲学家们沿着各自的道路走啊走,最终都发现自己陷入到了无法克服的理论困境之中,无法让自己追求到的知识同时具备以上两个条件。
(6)、 大凡稍有知识者都听到过弗兰西斯·培根的大名,那句流传400多年的格言——“知识就是力量”几乎是妇孺皆知。他的散文与莎士比亚的诗歌并负盛名,他的哲学堪称现代哲学的开拓者,史书上常称其为“散文巨匠”和“哲学大师”。
(7)、培根所说的完整的一句话则是:“知识就是力量,但更重要的是运用知识的技能。”,很显然,后面这句话才是培根要重点强调的,这也和他的哲学思想相吻合。
(8)、知识是珍宝,但实践是得到它的钥匙。——托马斯·富勒
(9)、“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10)、张志伟:《西方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版。
(11)、书本应该依据科学,而不是让科学去依据书本。
(12)、懒于思索,不愿意钻研和深入理解,自满或满足于微不足道的知识,都是智力贫乏的原因。这种贫乏用一个词来称呼,就是"愚蠢"。——高尔基
(13)、唯理论,走上了运用演绎法获得真知的道路。与归纳法刚好相反,演绎法从一般的原理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得出具体的结论。演绎法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
(14)、培根在哲学上最大的贡献在于,提出了唯物主义经验论的一系列原则;制定了系统的归纳逻辑,强调实验对认识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称培根是“英国唯物主义的第一个创始人”;是“整个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这是对培根哲学特点的科学概括。
(15)、归纳-演绎法,简言之,从经验出发观察客观世界,归纳获得的经验知识形成假说,再从这个假说出发演绎出某个命题,再通过观察进一步检验这个命题,最终获得一个开放性的结论。
(16)、《英烈传》第六回:“郭大哥便从他学这棍法,而今力量甚大,用一条铁棍,那个敢近他!”
(17)、知识就是力量的意思是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吸取有用的知识才能转化为力量,才可以获得成功。
(18)、读书能获得知识;但更有用的知识对世界的认识却只能通过研究各种各样的人才能获得。(切斯特菲尔德)
(19)、培根进一步批驳一切迷信,包括占星、解梦、抽签诸如此类,都如出一辙,人们撇开与己不合的见解,只接纳与己相合的。这一深刻洞见在李普曼的《幻影公众》中被引用,以展现人认识世界的有限性和与生俱来的偏见。在李普曼的另一本著作《公众舆论》中,他将培根的“四幻像学说”演化为“拟态环境”理论和“刻板印象”理论,成为传播学基础理论的组成部分。
(20)、阿基米德是古希腊伟大的数学家。他是科学史上第一个将物理与数学融会贯通的人,也是第一个将计算技巧与严格证明融为一体的人。他一生在数学为、物理学、天文学、机械等领域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包含着什么的人地关系思想
(1)、经验论从感觉经验出发,这一出发点是毋庸置疑。一只乌鸦停在树上,它是黑色的,这是所有感官正常的人都认可的事实。通过观察人们发现,第二只、第三只……第一百只乌鸦都是黑色的,于是运用归纳法人们得出结论:乌鸦是黑色的。
(2)、这其中的问题在于,我们并不确定第一百零一只乌鸦是否是黑色的。也许经验论者观察了更多只乌鸦,一千、一万、一百万、一千万……但是,无论再怎么庞大的观察数据n显示乌鸦是黑色的,在理论和逻辑上,n+1也完全有可能不是黑色的。事实上,白乌鸦跟黑天鹅一样,很罕见,但的确存在。
(3)、“我无意于功名利禄,升官发财。我只希望能得到一个职位可以谋生,并有足够的业余闲暇使我能从事我所热爱的科学研究。我的荣誉感正激使我走向一个新事业。我已经作出了一些重要的发现。我想清扫那些无意义的哲学争论,而探索一种可以通过观察、思考和发现,去达到真理的新途径,使人类知识获得进步。”
(4)、知识是为老年准备的最好的食粮。(亚里士多德)
(5)、 父亲不会知道这句话从此在我幼小的心灵里造成了多么巨大而长久的困惑。 之后的十多年中,这句话一直困扰着我,产生了无数的谜团。这句话的后半部分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能够和前半部分联系到一起?知识与力量、法国与培根之间,难道冥冥之中有着某种难以言喻的联系吗!? 我,无法理解。 更让我恐惧的是,每当我向大人们提起“知识就是力量,法国就是培根。”的时候,他们都毫无惊讶的神色,而只是默默的点头赞同,甚至有几分欣喜的目光含在眼中。 或者当有人说到“知识就是力量。”的时候,我总会紧接着强调“法国就是培根!”可从来没有人以怪异的神色盯着我或想要纠正什么怪异的事情,有的只是微微一笑,点头赞同。 某一天,深陷困惑的我终于鼓起了勇气,找到一位老师请教:“‘知识就是力量,法国就是培根。’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可没想到换来的却只是整整十分钟关于“知识就是力量”的解释,完全没有触及到“法国就是培根”。当老师讲解完毕,我怯生生地试探道:“法国就是培根?”老师轻描淡写地答道:“没错。”年仅12岁的我根本没有勇气和信心再继续追问下去了。 我,绝望了。 从那一刻起,我再也没有去追问过这句话的真意,我坚信自己永远不可能弄明白这句话,它就是一个解不开的谜团,我能做的只是当这句话被提及的时候假装和所有人一样明白它的意思。我彻底放弃了追寻。
(6)、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B.V
(7)、培根是英国十六世纪杰出的哲学家和文学家,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马克思语)。他最先提出了实验科学理论,奠定了近代实验科学的基础,是世界思想史和科学史上罕见的代表人物。
(8)、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闻之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不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荀况
(9)、除了知识和学问之外,世上没有任何力量能在人的精神和心灵中,在人的思想、想象、见解和信仰中建立起统治和权威。——培根
(10)、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
(11)、早在13世纪的英国,罗吉尔·培根就大力倡导科学实验。关于彩虹,亚里士多德认为那是太阳和星星之间的垂直线,塞涅卡称之为神的笛杖。罗吉尔·培根对前辈大咖们的观点不敢苟同,那不过是孩童的幻想,他需要更可靠的依据来证明。他用晶体做实验,折射出七色光,于是得出了与前辈大咖们不同的结论。他认为彩虹是水汽反射太阳光形成的自然现象。还认为,人类通过实验,还可以掌握制造彩虹的方法。这种标新立异,在中世纪背景下,可不会为天才的罗吉尔迎来赞誉,反而招来了牢狱之灾。
(12)、力量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lì liàng。词语解释为力气,有份量。古诗文解释为强力也。后引申具有了“作用”、“能力”的意思,是汉语中常用词语。
(13)、唯理论还隐含着另一个难题,通过演绎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无法更新拓展出新的内容,因为结论已经包含在了前提之中,无法拓展和更新。也就是说,唯理论获得的知识不具备真理性知识的第二个要求,开放性。
(14)、培根的新大西岛,不同于柏拉图静态的理想国,他设想的新社会中的人们运用自然科学发展技术,支配自然,创造美好生活。新大西岛颠覆了人只能在来生获得拯救的信仰核心。要改变人的生存状态,获得好的生活,不在来世,就在此生。历史的核心不再是神的恩典拯救,而是人的自我救赎。
(15)、科学是为了那些勤奋好学的人,诗歌是为了那些知识渊博的人。(约瑟夫·鲁)
(16)、只有12岁的我没有勇气和自信再追问下去。我绝望了。从那一刻起,我知道自己永远不可能理解这句谜一般的话语背后的奇特意义,我放弃了追寻,仅仅将它当作是可以挂在嘴边、却不去思考其意味的一个谜。
(17)、“知识改变命运”是李嘉诚先生提出来的,他说:“我们正在跨入的21世纪,是知识和知识经济的世纪,知识将最大程度地决定经济发展、民族进步、国家富强以及人类文化的提升。
(18)、值得一提的是,弗兰西斯·培根的“四幻象学说”并不是批判人类固有偏见的源头,我们还可以向上追溯到13世纪的罗吉尔·培根。罗吉尔提出人类认识真理有四个主要障碍,包括:迷信脆弱且不恰当的权威;长久的习俗;无知民众的意见;以虚夸的智慧掩饰无知。
(19)、创造美好生活,需要靠人类自己努力追求,发现真知,运用真知。培根坚持认为,只要使用正确的方法,每个人都能发现真知。也就是说,探求真知不再专属于某个天才群体,如哲学家、科学家。这个主张成为科学平等主义的基本立场,为未来人类寻求政治平等开辟了道路。
(20)、弗兰西斯·培根敲响了召集智者的大钟,一种“解放的感觉……新的命运,在培根思想的触动下,在那一代人中跳动着”,整个欧洲都响应他关于“扩大人类思想帝国边疆”的呼吁。培根的脑海中常浮现这样一幅图景:一艘船穿过海格力斯之柱,驶入未知的海洋。柱上镌刻着他最喜欢的格言——勇往直前,海阔天空!
4、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1)、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