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句子网

精选教育箴言妙语篇一段话120句

教育箴言是什么意思

1、教育箴言的句子有哪些

(1)、教师和学生,无论如何不应该对立起来。教师不是专制政治下的爪牙,学生不是被压迫的民众。教师和学生是朋友。在经验和知识上,彼此虽有深浅广狭的差别,在精神上却是亲密体贴的朋友。

(2)、师者,是学生的榜样,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践行“言必行,行必果”。

(3)、用功利目标规范生长,结果必然是压制生长,实际上仍是否定了“教育即生长”。

(4)、我要和萧伯纳一起叹息:全世界的书架上摆满了精神的美味佳肴,可是学生们却被迫去啃那些毫无营养的乏味的教科书。

(5)、所以,我主张把体育扩展为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目标是培育对生命的尊重。

(6)、这是罗素为正确的师生关系规定的原则。他指出,一个理想教师的必备品质是爱他的学生,而爱的可靠征兆就是具有博大的父母本能,如同父母感觉到自己的孩子是目的一样,感觉到学生是目的。

(7)、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德育方面,要养成待人接物和对待工作的良好习惯;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习技能的良好习惯;体育方面,要养成保护健康和促进健康的良好习惯。

(8)、  对于一位教师来说,站得高远一些很重要,因为一个能够站在生命高度看待学生的教师,绝不会斤斤计较于一分半分的得失,更不会为了提高分数而费尽心思去折磨学生。(P153)

(9)、如果孩子一哭闹父母就赶紧抱起孩子,那么,孩子就会利用父母的这个特点经常纠缠父母,提出更多的要求。所以,孩子哭闹,不要着急把孩子抱起来,父母最好让自己有事情做,让孩子看着自己动作麻利地做事。

(10)、到了大学阶段,自由时间就更重要了。依我之见,可以没有好老师,不可以没有自由时间。说到底,一切教育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都是自学。就精神能力的生长而言,更是如此。

(11)、旧约圣经中的一卷,书中大部分内容为所罗门王所写。

(12)、苏格拉底早已指出,求知是每个人灵魂里固有的能力。当时的智者宣称他们能把灵魂里原本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里去,苏格拉底嘲笑道,好像他们能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睛里去似的。

(13)、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发布!

(14)、教育就应该为促进内在自由、产生优秀的头脑和灵魂创造条件。如果只是适应现实,那还要教育做什么呢?

(15)、艺术是最自由、最没有功利性的精神活动,掺杂进功利的考虑,就不是艺术了。

(16)、有没有单纯的空无依傍的德育?似乎没有,德育总跟智育或者体育结合在一起。

(17)、卢梭为其惊世骇俗之论辩护说:“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

(18)、●学校的理想是:不要让任何一个在智力方面没有受过训练的人进入生活。愚蠢的人对社会来说是危险的,不管他们受过哪一级的教育。

(19)、现在我把我最欣赏的教育理念列举出来,共七点,不妨称之为教育的七条箴言。

(20)、何为教育?教育究竟何为?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古今中外的优秀头脑对此进行了许多思考,发表了许多言论。

2、教育箴言妙语篇一段话

(1)、然而,今天的普遍情形是,整个成人世界纷纷把自己渺小的功利目标强加给孩子,驱赶他们到功利战场上拼搏。

(2)、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决不应当加重学生的负担,也决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

(3)、专家名师教法探究丨语法教学的5条实用Tips(附课例及直播)

(4)、  写作是阅读的继续和深化,是写作者将阅读带来的输入知识与自身实践进行重构与再造的过程,是帮助阅读走向更高境界的必由之路。(P208)

(5)、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价值,没有一个阶段是为另一个阶段作准备。尤其是儿童期,这个时期是儿童身心生长最重要的阶段,也应是人生中最幸福的阶段。教育所能成就的最大功德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以此为他们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6)、比如说,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

(7)、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

(8)、读书有三种态度:一种是绝对信从的态度,凡是书上说的话就是天经地义。一种是批判的态度,用现实生活来检验,凡是对现实生活有益处的,取它,否则就不取。有一种是随随便便的态度,从书上学到些什么,用来装点自己,以便同人家谈闲天的时候可以应付,不致受人家讥笑,认为一窍不通。

(9)、今天许多家长和老师唯恐孩子虚度光阴,驱迫着他们做无穷的功课,不给他们留出一点儿玩耍的时间,自以为这就是尽了做家长和老师的责任。卢梭却问你:什么叫虚度?快乐不算什么吗?整日跳跑不算什么吗?如果满足天性的要求就算虚度,那就让他们虚度好了。

(10)、知识的细节是很容易忘记的,一旦需要它们,又是很容易在书中查到的。所以,把精力放在记住知识的细节,既吃力又无价值。假定你把课堂上所学的这些东西全忘记了,如果结果是什么也没有剩下,那就意味着你是白受了教育。

(11)、家庭教育应当由经验教育人向科学教育人转变,由片面注重书本知识向注重教育孩子怎样正确做人转变,由简单命令向平等沟通转变。

(12)、●上学以神听之,学在骨髓矣;中学以心听之,学在肌肉矣;下学以耳听之,学在皮肤矣。——(唐)马总《意林·文》

(13)、教育的真谛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育智力活动的习惯、独立思考的能力等,这些智力上的素质显然是不可像知识那样传授的,培育的唯一途径是受具有这样素质的人的熏陶。

(14)、另一个建议是读书。不能光读专业书,还要读一些罗素所说的“无用的书”。

(15)、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

(16)、身体的活力能够带来精神的活力。身体好的人,生活也更阳光。

(17)、孩子在幼儿其间,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需要父母加以挖掘和引导。

(18)、●如果我们对于教师要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这一点估计不足,那也是错误的。有了这方面的知识,教师才有可能把教材变成学生的真正财富。

(19)、翼课网“智能题库”支持自主录入习题组卷啦!

(20)、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德育方面,要养成待人接物和对待工作的良好习惯;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习技能的良好习惯;体育方面,要养成保护健康和促进健康的良好习惯。

3、教育箴言大全

(1)、德目(德育的目的)不该是挂在口头的语言,写在纸面的文字,而该是贯彻一切行为的态度和精神。

(2)、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使学生能自学自励,出了学校,担任了工作,一直能自学自励,一辈子做主动有为的人。

(3)、这句话出自卢梭之口,由我们今天的许多耳朵听来,简直是谬论。然而,卢梭自有他的道理。如果说教育即生长,那么,教育的使命就应该是为生长提供最好的环境。什么是最好的环境?

(4)、在教学的过程中,学与教是相互影响和促进的,学生通过老师获取知识,而老师通过教促进自身的成长和学习,也就是教学相长。

(5)、谈到美育,许多家长好像很重视孩子的艺术教育,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学各种技能,但出发点极其功利。

(6)、教师学生更应该胜于爱金钱和名利。今日一些教师恰恰是以名利为唯一目的,明目张胆地把学生当作获取名利的手段。

(7)、那么多的教改文件教育论文,真的比不上叶圣陶的三言两语!

(8)、在希腊文中,学校一词的意思是闲暇。在希腊人看来,学生必须有充裕的时间体验和沉思,这样才能自由地发展其心智能力。

(9)、  在别人的目光里讨要欣赏与肯定,就像是一场靠天吃饭的农事,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他人的心情与恩赐。(P253)

(10)、——(前苏联)列宁《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局的任务》

(11)、●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总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

(12)、我赞成约翰·亨利的看法:对于受过基础教育的聪明学生来说,大学里不妨既无老师也不考试,任他们在图书馆里自由地涉猎。

(13)、到了大学阶段,自由时间就更重要了。依我之见,可以没有好老师,不可以没有自由时间。说到底,一切教育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都是自学。就精神能力的生长而言,更是如此。

(14)、我赞成约翰·亨利的看法:对于受过基础教育的聪明学生来说,大学里不妨既无老师也不考试,任他们在图书馆里自由地涉猎。

(15)、位置决定视野这个认知定律对教师来说同样适用,它至少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你看到什么,取决于你站在哪里;二是你看的多远,取决于你站得多高。(P151)

(16)、相比于知道如何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接受知识更快;相比于爱好学习的人,以学习为乐的人接受知识更快!

(17)、这是罗素为正确的师生关系规定的原则。他指出,一个理想教师的必备品质是爱他的学生,而爱的可靠征兆就是具有博大的父母本能,如同父母感觉到自己的孩子是目的一样,感觉到学生是目的。

(18)、夫妻关系影响孩子的性格。一个爸爸如果不尊重妻子,那么,他的儿子就可能学会了在学校不尊重他的女同学。一个妈妈如果不尊重丈夫,那么,她的女儿或许就学会了在学校瞧不起她的男同学。

(19)、这句话出自卢梭之口,由我们今天的许多耳朵听来,简直是谬论。然而,卢梭自有他的道理。如果说教育即生长,那么,教育的使命就应该是为生长提供最好的环境。什么是最好的环境?

(20)、于老师而言,不断学习是必要的,深度理解知识和会传授知识也是必要的。

4、教育箴言是什么意思呢

(1)、教育不以生活为本位而以知识为本位,是一个大毛病。

(2)、(3) 古代一种文体,以告诫规劝为主:~铭(“箴”是规戒性的韵文;“铭”是刻在器物或碑石上兼于规戒、褒赞的韵文。因其作用有相似之处,故后人多连称)。

(3)、有些你以为坏的东西或许会引发你孩子的才能;有些你以为好的东西或许会使这些才能窒息。

(4)、一个天性得到健康发展的人难道不是既优秀又幸福的吗?就算用功利尺度衡量,这样的人在社会上不是更有希望获得真正意义的成功吗?而从整个社会的状况来看,正如罗素所指出的,一个由本性优秀的男女所组成的社会,肯定会比相反的情形好得多。 

(5)、所有的学生都有成为好孩子的潜质,就看你怎么引导。

(6)、夫儿童之非缩小的成人,言教育者罔不知之,故成人之教养与观感虽未必不适于儿童,要不可挹次注往,必须自儿童之立场出发,方得谓之纯良之儿童读物。

(7)、经常和孩子一起做三件事:一是和孩子一起进餐;二是邀请孩子一起整理玩具,家具或衣物,偶尔邀请孩子帮忙解决工作中的困难;三是给孩子讲故事并邀请孩子自己讲故事。

(8)、有没有单纯的空无依傍的德育?似乎没有,德育总跟智育或者体育结合在一起。

(9)、人生的各个阶段皆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价值,没有一个阶段仅仅是另一个阶段的准备。尤其儿童期,原是身心生长最重要的阶段,也应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教育所能成就的最大功德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又有意义的童年,以此为他们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创造良好的基础。

(10)、我看过一个笑话,我觉得编得很有意思:在一个国际夏令营里,老师让孩子们讨论一个问题,题目是“世界粮食匮乏问题”,孩子们都不明白这个题目,但原因不同。

(11)、古往今来的哲人都强调,学习是为了发展个人内在的精神能力,从而在外部现实面前获得自由。当然,这只是一种内在自由,但是,正是凭借这种内在自由,这种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能力,那些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对于改变人类社会的现实发生了伟大的作用。

(12)、  有人提出了这么一个观点——教学成绩过分优秀的教师是值得怀疑的。这个观点虽然有些偏激,但是放在具体的教育现实之中,却相当有道理。因为,很多教师的教学成绩真的不是靠教育艺术得来的,而是靠教育手段获得的。(P161)

(13)、它们的确具有箴言的特征:直指事物的本质,既简明如神谕,又朴素如常识。可叹的是,人们迷失在事物的假象之中,宁愿相信各种艰深复杂的谬误,忘掉了简单的常识。

(14)、这个论点由卢梭提出,而后杜威作了进一步阐发。“教育即生长”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

(15)、我担心,在他们未来的人生中,在若干年后的社会上,童年价值被野蛮剥夺的恶果不知会以怎样可怕的方式显现出来。

(16)、一是要珍惜自己的生命。现在学校里屡屡发生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自杀的事件,这里面当然也有学生自己的原因,就是把生命看得太轻,一时想不开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17)、就是有做人的尊严,有做人的原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做亵渎人身上神性的事。一个人为了满足物欲而百无禁忌,不择手段,只能说明他身上的神性已经泯灭,只剩下了兽性,就已经不是人了。

(18)、儿童总要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中有所需求,自己去研究解决的办法,还要自己证实过、经验过,才会得到真的知识。

(19)、用功利目标规范生长,结果必然是压制生长,实际上仍是否定了“教育即生长”。生长本身没有价值吗?一个天性得到健康发展的人难道不是既优秀又幸福的吗?就算用功利尺度衡量,这样的人在社会上不是更有希望获得真正意义的成功吗?

(20)、林语堂有一个更形象的说法:理想大学应是一班不凡人格的吃饭所,这里碰见一位牛顿,那里碰见一位佛罗特,东屋住了一位罗素,西屋住了一位拉斯基,前院是惠定字的书房,后院是戴东原的住房。

5、教育箴言短句

(1)、●只要在我国存在文盲现象,那就很难谈得上政治教育……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必须先教他们识字。不识字就不能有政治,不识字只能有流言蜚语、传闻偏见,而没有政治。

(2)、在各项教育里,家庭教育是最初最基本的一项。家庭教育是基础,基础教育打得好不好,跟以后各项教育的效果大有关系。因此家庭教育绝对不容忽视。

(3)、大师在两个地方,一是在图书馆的书架上,另一便是在大学里,大学应该是活着的大师云集的地方。正如怀特海所说:大学存在的理由是,拥有一批充满想象力地探索知识的学者,使学生在智力发展上受其影响,在成熟的智慧和追求生命的热情之间架起桥梁,否则大学就不必存在。

(4)、美国孩子问:什么是世界?他太狂了,美国就是一切,不知道美国之外有世界。

(5)、生命教育如何开展,还需要好好研究,基本内容应该是引导学生善待自己的生命,由此推己及人,善待一切生命。

(6)、这句话出自卢梭之口,由我们今天的许多耳朵听来,简直是谬论。然而,卢梭自有他的道理。

(7)、如果你的孩子在13岁的时候喜欢弗罗斯特的诗句:“两条路在树林里分岔,我选择走人少的那一条。”这很正常,不要担心。或许他以后,会选择人走得多的那一条。

(8)、教育就应该为促进内在自由、产生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创造条件。如果只是适应现实,要教育做什么!

(9)、这是西塞罗的名言。今天的情形恰好相反,教育正在全力做一件事,就是以适应现实为目标塑造学生。人在社会上生活,当然有适应现实的必要,但这不该是教育的主要目的。

(10)、何为教育?教育究竟何为?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古今中外的优秀头脑对此进行了许多思考,发表了许多言论。

(11)、“长大成人”的说法本身就很荒唐。杜威指出,儿童期的生活有其内在的意义和品质,不可把它当作人生中一个未成熟阶段。

(12)、   任何一个人,只要踏入了教师这个行业,就必定会有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也一定会有育天下良才的理想抱负。只不过,随着岁月的磨砺、尘世的喧嚣,很多人无声无息地把这些慢慢隐匿到心底。只有当心灵再一次被宁静包围,情怀才有可能被唤醒,进而得以重塑。(P213)

(13)、人应该留一点时间给自己,静下来,想一想人生的问题,想一想自己的生活状况,想一想所经历的人和事。

(14)、每一个孩子都是优缺点兼具的独特存在,在专注力、抽象思维、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各不相同,也正是这些不同让每一个孩子充满了无限可能。

(15)、读书有三种态度:一种是绝对信从的态度,凡是书上说的话就是天经地义。一种是批判的态度,用现实生活来检验,凡是对现实生活有益处的,取它,否则就不取。有一种是随随便便的态度,从书上学到些什么,用来装点自己,以便同人家谈闲天的时候可以应付,不致受人家讥笑,认为一窍不通。

(16)、这个论点由卢梭提出,而后杜威作了进一步阐发。“教育即生长”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

(17)、  教师研究力的培养,有两个渠道,一是阅读,一是教育写作。阅读是接收、吸收、借鉴别人经验的有效手段,可以迅速提高自己对教育问题的认识水平。而教育写作作为一种反思方式,是教育研究最直接、最有效、最容易被老师接受的一种研究形式。(P160)

(18)、教育的真谛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育智力活动的习惯、独立思考的能力等等,这些智力上的素质显然是不可像知识那样传授的,培育的唯一途径是受具有这样素质的人的熏陶。

(19)、“长大成人”的提法本身就荒唐透顶。仿佛在长大之前儿童不是人似的!蒙台梭利首先明确地批判这种观念,在确定儿童的人格价值的基础上建立了他的儿童教育理论。杜威也指出,儿童期生活有其内在的品质和意义,不可把它当作人生中一个未成熟阶段,只想让它快快地过去。

(20)、儿童是最容易受影响的,小学教师要从各方面给他们好的影响,使他们往后升学或者就业都得到好处,一辈子立身处世都得到好处,这么重要的工作,受这么重大的信托,干这么重要的工作,只要是有志气的人,必然会从心底透出一句肯定的话:小学教师确实值得干。

(1)、不要以为孩子1到6岁只是长身体的年龄。如果父母在这个阶段常常缺席,那么,这个孩子在小学很可能成为默默无语的沉默者,或是成为无法无天的捣乱者。

(2)、欧洲孩子问:什么是匮乏?他太富了,不知道有匮乏这种事。

(3)、所以,我赞同爱因斯坦的建议:给教师使用强制措施的权力应该尽可能少,使学生对其尊敬的唯一来源是他的人性和理智品质。与此相应,便是扩大学生尤其研究生的权利,在教学大纲许可的范围内,可以自由选择老师和课程,可以改换门庭,另就高明。考核教师也应主要看其是否得到学生的爱戴,而非是得到行政部门的青睐。

(4)、●把美德、善行传给你的孩子们,而不是留下财富,只有这样才能给他们带来幸福——这是我的经验之谈。

(5)、春秋时期的孔子完美地向我们诠释了学习的三重境界:知、好、乐。其中,以学习为乐是最高境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兴趣主导。

(6)、另一方面,光停留在思考层面不去学习和专研知识无异于“空想”,也难以获得实际的进步。老师们应当引导学生将学习和思考有效地结合起来。

(7)、箴言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zhēn yán,基本意思是形容规谏劝诫的话。出自《书·盘庚上》:“相时憸民,犹胥顾于箴言。”曾运乾正读:“箴言,箴谏之言也。”

(8)、富裕可能是另一种教育资源。但需要有更高级的教育技艺,如果没有更高级的教育技艺,富裕反而可能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灾难。

(9)、我发现,关于教育的最中肯、最精彩的话往往出自哲学家之口。专门的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倘若不同时拥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说出的话便容易局限于经验,或拘泥于心理学的细节,显得肤浅、琐细和平庸。

(10)、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教育就应该为促进内在自由、产生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创造条件。如果只是适应现实,要教育做什么!

(11)、现在对智育流行一种狭隘的理解,就是把它仅理解为知识的灌输,甚至归结为考试的分数、职业的技能。

(12)、与此相应,便是扩大学生尤其研究生的权利,在教学大纲许可的范围内,可以自由选择老师和课程,可以改换门庭,另就高明。考核教师也应主要看其是否得到学生的爱戴,而非是得到行政部门的青睐。像现在这样,教师有本事活动到大笔科研经费,就有多招学生的权力,就有让学生替自己打工的权力,否则就受气,甚至被剥夺带学生的权利,在这种体制下,焉有学生不沦为手段之理。

(13)、智育限于知识,美育限于技能,德育限于规范,都是舍本求末。

(14)、而老师,需要发现和放大学生的闪光点,凭借自己的经验帮助学生克服自身的不足之处。

(15)、凡是人生的一切,从外铄得来的,虽言表名理,行合正谊,也不过是被动的。若是从“自觉”得来,便灵心澈悟,即知即行。

(16)、 有修养的父母会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他们从孩子出生的那天就开始跟孩子讲道理,耐心征求孩子的意见。不要指望打骂孩子就能让孩子学会服从。杀鸡给猴看的结果是:猴子也学会了杀鸡。

(17)、这句话出自卢梭之口,很多人今天听来认为是谬论。然而,卢梭自有他的道理。如果说教育即生长,那么,教育的使命就应该是为生长提供最好的环境。什么才可以被称为是最好的环境?第一是自由时间,第二是好的老师。

(18)、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19)、不要盲从“开卷有益”的成语,也不要相信“为读书而读书”的迂谈。要使书为你自己用,不要让你自己去做书的奴隶。

(20)、《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