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句子网

精选最有名的端午节古诗四句三年级127句

最有名的端午节古诗四句

1、端午节的古诗 四句诗

(1)、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恰似当时枕上闻。

(2)、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3)、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龙之门大语文整理排版。仅供学习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4)、这几首诗词所描述的端午节,有的隆重热闹,有的尽情欢乐,有的安逸自在。日常感叹“铁马冰河入梦来”的陆游,并没有流露出悲伤和沉痛,晏殊更是在诗中直接写到“喜气多”。古人虽不用“快乐”这个词,但他们笔下端午的主基调,确实是快乐的。

(5)、如梦令(宋·范成大)两两莺啼何许。寻遍绿阴浓处。天气润罗衣,病起却忺微暑。休雨。休雨。明日榴花端午。

(6)、端午(唐·李隆基)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7)、唐玄宗大概很爱过端午节。除了这首《端午》,他还写过一首《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描述的是端午节宫廷宴会的场景。在这首诗的序中,他写了这样一句话:“叹节气之循环,美君臣之相乐。”可见,将端午与“乐”联系在一起,在当时并无不妥。

(8)、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9)、竞渡诗(唐·卢肇)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10)、五丝(唐·褚朝阳)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11)、屈原庙(唐·崔涂)谗胜祸难防,沈冤信可伤。本图安楚国,不是怨怀王。庙古碑无字,洲晴蕙有香。独醒人尚笑,谁与奠椒浆。

(12)、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

(13)、《和端午》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14)、新愁不障西山雨。问楼头、登临倦客,有谁怀古。回首独醒人何在,空把清尊酹与。漾不到、潇湘江渚。我又相将湖南去,已安排、吊屈嘲渔父。君有语,但分付。

(15)、全诗开头点明时序、风景,接着便渲染竞渡场面之盛大:比赛还未开始,就听见江上“齐和声”,“罗衣”“银钗”则暗示有众多女性观看竞渡。待“鼓声三下红旗开”,参赛的龙舟争先恐后,比赛场面精彩又激烈,引起观众阵阵惊呼。当结果已定,失败的一方捶胸顿足,仍想请求再战。

(16)、第一名:为什么壮族人口是少数民族中最多的?

(17)、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18)、端午节饮食花样繁多。最普遍的当然是吃粽子了。此外,宋人还会食用香糖果子、白团、紫苏,饮蒲酒。蒲酒用菖蒲浸制而成。

(19)、第六名:文化山西:盘点晋商中的“七大世家”

(20)、江苏省苏州粽子长而细,为四角形,有鲜肉、枣泥。豆沙、猪油夹沙等品种。特点是配料考究,制作精细。以猪油夹沙粽子为例:选用上等红小豆,煮熟后去皮,滤沙,再加入成倍的砂糖和适量的油脂熬制成馅。裹扎时馅里还要夹一块肥板油(或膘肉)。煮熟后成水晶般明亮的脂肪,口味甜美。

2、最有名的端午节古诗四句三年级

(1)、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2)、民间的活动更是丰富多彩。苏轼的《南歌子·杭州端午》(又名《南歌子·钱塘端午》《南歌子·游赏》),记载了当时端午出游的繁盛景象。

(3)、十三楼,指的是宋代一处杭州名胜,临近西湖。苏轼在杭州做官时,常在此处理事。适逢端午,十三楼与西湖畔成为节日游乐胜地,苏轼便将这番盛景记录于词中。

(4)、《端阳采撷》许文通,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5)、端午节源于中国,本是古代百越地区部族举行龙图腾祭祀的节日。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端午便成为了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6)、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衫裁艾虎。更钗凫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

(7)、第九名:“隔壁老王”是出自什么时候、什么典故?

(8)、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9)、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10)、《竞渡诗》年代:唐作者:卢肇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11)、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12)、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褚朝阳《五丝》

(13)、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

(14)、比起宫廷,民间的活动要热闹得多,其中一大盛事,就是在当时十分流行的竞渡。中唐诗人张建封有一首《竞渡歌》,非常生动地描述了端午竞渡的热闹场景。

(15)、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16)、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斗巧尽输少年,玉腕彩丝双结。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

(17)、綵缕纤仍丽,凌风卷复开。方应五日至,应自九天来。在笥清光发,当轩暑气回。遥知及时节,刀尺火云催。

(18)、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19)、来自皇天,雨露滋润,正当酷暑,穿上它清凉无比。

(20)、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3、最有名的端午节古诗四句简单

(1)、参与者人山人海,梳洗后剩下的香粉胭脂随水流入河中,布满河面。

(2)、《南歌子游赏》年代:宋作者:苏轼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3)、另一位因为人生经历而对屈原格外有共鸣的诗人,是文天祥。在流传下来的文天祥写的端午诗中,几乎每首都会提到屈原。

(4)、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5)、霏霏漠漠如雾,滴成一片鲛人泪,也似汨罗投赋。

(6)、想知道2020年端午节更多放假安排,请点击》》》》2020端午放假安排时间表

(7)、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荷香暗度。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8)、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9)、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10)、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卢肇《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11)、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水底深休也,日中远贺之。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但誇端午节,谁荐屈原祠。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12)、关于端午诗词《端午》年代:唐作者: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13)、槐夏阴浓,笋成竿、红榴正堪攀折。菖歜碎琼,角黍堆金,又赏一年佳节。宝觥交劝殷勤愿,把玉腕、彩丝双结。最好是,龙舟竞夺,锦标方彻。此意凭谁向说。纷两岸,游人强生区别。胜负既分,些个悲欢,过眼尽归休歇。到头都是强阳气,初不悟、本无生灭。见破底,何须更求指诀。

(14)、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刘克庄《贺新郎·端午》

(15)、“端午节习俗内容丰富多彩,主要有赛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打午时水、洗草药水、拜神祭祖、浸龙舟水、食粽、放纸龙、放纸鸢、拴五色丝线、佩香囊等。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是集祈福攘灾、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16)、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赵蕃《端午三首》

(17)、梅尧臣与欧阳修生活在同一时代,两人私交也很好。当时的北宋仍较为强盛,但梅尧臣本人的仕途却很不顺利。他虽有真才实学,却屡试不第,做过几任小官,50岁才得到宋仁宗的召试。也许正因为经历坎坷,他对屈原“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的经历更能感同身受。

(18)、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19)、这首诗整体语言风趣,运用了典故,表现了自己在端午节终于可以做官的心情,是对皇帝的感恩。

(20)、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菏花十里,一钩新月。

4、最有名的端午节古诗四句是哪四句

(1)、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2)、杜甫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恰称身长短,终身荷圣情。

(3)、梅子黄时雨。对幽窗、依依抱独,几多愁绪。润逼琴丝无雅韵,难续文园旧诣。头白尽、相如谁顾。燕子楼空尘又锁,望天涯、不寄红丝缕。嗟往事,且休语。伤情当日斑衣舞。更宫衣、香罗乍带,九天繁露。一寸草心迎永日,更把葵心自许。怎料有、风推雨如。惹起灵均千古恨,转凄凉、更不成端午。拼小醉,读骚句。

(4)、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斗巧尽输少年,玉腕彩丝双结。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荷花十里,一钩新月。

(5)、就像现在过节一样,有人喜欢出门热闹,也有人喜欢宅在家里。欧阳修的《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描写的就是宅家过端午。

(6)、其是甜咸粽子之争。虽然这么多年了也没争出个高下,但这类话题总是经久不衰,参与者也总是乐此不疲,最后往往演变成大型安利现场,丰富了广大吃货的谈资。

(7)、念奴娇(宋·张榘)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8)、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9)、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10)、赏析:这首诗开篇点题,将时间限定在“重五”(五月初五),将地点定格为“山村”。此时此地,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有的只是节日的气氛,有的只是淳朴的民风。更何况,石榴在不知不觉间已经盛开了呢!此情此景,怎一个“好”字了得!

(11)、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12)、这首词写端午节雨中眺望的感触。上片写雨中景色,颇富诗情画意.新荷、画船、红桥一一掠过,生机盎然。下片扣住端午,由后人的怀念隐约透露出一丝愁绪。

(13)、第五名(扫黑除恶)黑社会的朋友圈和你有啥不同?

(14)、唐代的端午已经足够热闹,到了宋代,从宫廷到民间,端午的庆祝活动更是有增无减,花样百出。

(15)、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16)、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7)、图片:清,徐扬《端阳故事八帧》(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现在新建了粉丝群以供各位诗友交流,想入群的朋友,请在后台输入加群(不是在留言区回复喔)。

(18)、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

(19)、端午节,是农历的五月初是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的午,可以是十二地支里的“午(五月建午)”,也可以是数字中的“五(初五)”。端是初的意思。又因午为“阳”位(地支奇数),所以端午亦称端阳。此节的月、日都是故又可称重五(午)。端午节在各地还有一些别称,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龙日节等。

(20)、角黍菖蒲酒,年年旧俗谙。采衣君自乐,白发我何堪。静味瑶华句,閒思玉柄谭。报之长命缕,祝庆在图南。

5、最有名的端午节古诗千古名句

(1)、该词的上片描写端午节的风俗,用“榴花”、“杨柳”、“角粽”等端午节的标志性景象营造了端午节喜悦的情绪,下片描写端午节人们沐浴更衣、饮雄黄酒驱邪的场景。全词反映出词人过节时的恬淡闲适的生活情态,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2)、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3)、作者这首绝句言近意远,言简意深,很有力量。尽管后人百般歌颂、祭祀,像屈原沉江这样的悲剧毕竟发生了,如此冤屈是不能简单地洗刷干净的。

(4)、浙江嘉兴的粽子,最早来自湖州,后来逐步发展,具备了自己的特点。这类粽子矮壮长方(象枕头),有鲜肉粽、豆沙棕、八宝粽、鸡肉粽等品种,选料精细,调味讲究。例如鲜肉粽(又称火腿粽),采用上等糯米用酱油拌和,再把鲜腿肉切成小块,用糖、酒、盐等调配成馅。裹扎时,用两块瘦肉夹一块肥肉,粽子煮熟后,肥肉的油脂渗入米内。入口鲜美,肥而不腻。

(5)、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范成大《鹧鸪天》

(6)、惜别行,送向卿进奉端午御衣之上都(唐·杜甫)肃宗昔在灵武城,指挥猛将收咸京。向公泣血洒行殿,佐佑卿相乾坤平。逆胡冥寞随烟烬,卿家兄弟功名震。麒麟图画鸿雁行,紫极出入黄金印。尚书勋业超千古,雄镇荆州继吾祖。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向卿将命寸心赤,青山落日江潮白。卿到朝廷说老翁,漂零已是沧浪客。

(7)、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綵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哀哉徇名士,没命求所难。

(8)、吃,大抵是中国人最看中的事情之一了。元宵节南有汤圆北有元宵,中秋节有月饼。端午节让人难以忘怀的该数粽子与雄黄酒了。

(9)、原来“你笑起来真好看”还有这么多说法,你get到了吗?

(10)、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11)、除了寻常可见的白玉粽,唐朝著名的粽子还有“百索粽”和“九子粽”,“百索粽”来自于缚粽子的丝线。“九子粽”源于一种蒲草———九子蒲,粽子与种子谐音,寓意得子。

(12)、呕哑柔橹,又早拂新荷,沿堤忽转,冲破翠钱雨。

(13)、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端午日》

(14)、这首诗便是在获得御赐衣物后表达感激之情。诗写得工整典雅,但仍然不难看出诗人年过不惑终于有机会蒙受圣恩的激动心绪。可叹的是,好景不长,杜甫很快因事被贬,这份“圣情”,他并没能长久地蒙受。

(15)、《午日观竞渡》是明代边贡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从端午节期间戏水,赛龙舟的风俗开始写起,触景生情,表明了对屈原的思念,对异乡的端午风俗的赞同,在闲暇的日子里总会有一丝丝闲愁。

(16)、译文:端午节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开满山村。诗人吃了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忙完了这些,已是太阳西斜时分,家人早把酒菜备好,他便高兴地喝起酒来。

(17)、《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年代:唐作者:权德舆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更想传觞处,孙孩遍目前。

(18)、花蕊夫人徐氏端午生衣进御床,赭黄罗帕覆金箱。美人捧入南薰殿,玉腕斜封綵缕长。

(19)、悬艾叶、菖蒲、蒜头:艾、菖蒲和蒜被称为“端午三友”。在端午这一日,古人常以菖蒲作宝剑,以艾作鞭子,以蒜头作锤子,又称为“三种武器”,用来清退蛇虫。

(20)、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1)、第七名:讽刺了现实社会丑陋之处的13幅插画

(2)、年年端午又今朝。鬓萧萧。思摇摇。应是南风,湘浦正波涛。千古独醒魂在否,无处问,有谁招。何人帘幕倚兰皋。看飞桡。夺高标。饶把笙歌,供笑醉陶陶。孤坐小窗香一篆,弦绿绮,鼓离骚。

(3)、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后逢此节日便唱为他招魂的歌曲。作者沉浸在青春易逝的哀伤中,所以不忍再听招魂之曲。而整首词画面围绕着端午节的风物、景色、风俗组合在一起,似断实续。

(4)、《端午》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5)、这首描写端午节词作,上片“述今”之端午节民间活动诸况,下片追叙屈原投湘水而死的人生故事。苏轼一生坎坷,最后客死异乡,与屈原不无一些相似之处。不难理解,苏轼借感慨屈原,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悲情。

(6)、李隆基序:律中蕤宾,献酬之象著。火在盛德,文明之义燀。故以式宴陈诗,上和下畅者也。朕宵衣旰食,辑声教于万方,卜战行师,总兵钤于四海,勤贪日给,忧忘心劳。闻蝉声而悟物变,见槿花而惊候改。所赖济济朝廷,视成鹓鹭。桓桓边塞,责办熊罴。喜麦秋之有登,玩梅夏之无事。时雨近霁,西郊靃靡而一色。炎云作,南山嵯峨而异势。正当召儒雅,宴高明。广殿肃而清气生,列树深而长风至。厨人尝散热之馔,酒正行逃暑之饮。庖捐恶鸟,俎献肥龟。新筒裹练,香芦角黍,恭俭之仪有序,慈惠之意溥洽。讽味黄老,致息心于真妙。抑扬游夏,涤烦想于诗书,超然玄览,自足乐,何止柏枕桃门,验方术于经记。綵花命缕。观问遗于风俗,感婆娑于孝女,悯枯槁之忠臣而已哉。叹节气之循环,美君臣之相乐,凡百在会,咸可赋诗。五言纪其日端,七韵成其火数,岂独汉武之殿,盛朝士之连章。魏文之台,壮辞人之并作云尔。

(7)、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8)、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衫裁艾虎。更钗凫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荷香暗度。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9)、俗语有云:“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在古代,端午这一天大人常饮雄黄酒,而小孩则用雄黄酒点涂于额头、手心等处,用以除虫辟邪。

(10)、龙之门大语文由龙之门教育集团和北京四中名师联合研发。

(11)、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12)、打马球: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关于打马球,古代有诸多的诗文与画作,三国曹植的《名都篇》中便有“连翩击鞠壤”之句,而章怀太子墓中《马球图》,则画出了唐代马球的兴盛。

(13)、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14)、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15)、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16)、对于宫廷礼仪风俗,晏殊当然很有发言权。与杜甫年过不惑才有机会跻身天子身边相比,十四岁就被赐进士的晏殊,放在历朝历代文人中都属于人生赢家。虽然也曾获罪被贬,但晏殊一生总体来说比较平顺,宋真宗看重他为人严谨,垂帘听政的刘太后也对他颇为信任,宋仁宗更是相当尊敬他。而晏殊笔下的宫廷,也多是繁华悦乐之景。

(17)、张建封是中唐名臣,早年仕途坎坷,后来因为抵御叛军有功,得到唐德宗的赏识。他镇守彭城(今徐州)十余年,文治武功皆有成就。对于这样一位正直忠诚的官员来说,龙舟竞渡固然精彩,但这些精彩画面最终铺垫的,仍是他最关切的朝堂之事。

(18)、每年五月初便是端午时节。《风土记》有记:“仲夏端午。端者,初也”

(19)、如今,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已并称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不妨让我们闻着棕香,沾着艾味,徐徐走进古人的世界。

(20)、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

(1)、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赵蕃《端午三首》

(2)、满江红·端阳前作(宋·王充)千载悠悠,成习俗,天中端午。万户家中缠米粽,三闾庙外吟君赋。祭圣贤,忠义荡乾坤,伤君去。逢佳节,粼粼波上,百舟争渡。奸当道,谣言布;遭放逐,悲难诉。叹家亡国破,汨罗归处。志洁行廉争日月,辞微文约传千古。子沉江,鹤驾泪淫淫,何其苦。

(3)、两两莺啼何许。寻遍绿阴浓处。天气润罗衣,病起却忺微暑。休雨。休雨。明日榴花端午。

(4)、好事心肠,著人情态。閒窗下、敛云凝黛。明朝端午,待学纫兰为佩。寻一首好诗,要书裙带。

(5)、唐代皇帝常在端午节赏赐官员,扇子、腰带、衣冠、粽子,都是常见的御赐物。杜甫一生仕途失意,45岁才被天子所用,得到一个“左拾遗”的官职,虽然品级并不高,但毕竟是在天子身边,到了端午这样的日子,也能获得赏赐。

(6)、第六名:宰相和丞相的区别居然这么大!宰相、丞相等于现在的什么官?

(7)、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

上一篇精选名句鉴赏100字146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