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句子网

精选史怀哲名人名言66句

史怀哲的生命格言

1、史怀哲经典语录

(1)、史怀哲年轻时就已在音乐、宗教与哲学方面展现出出众的才华。他二十五岁就成为神学和哲学博士,还是一位非常优秀的风琴演奏家,对巴赫的作品有独特的领会,拥有许多乐迷。除了经常演出之外,也是管风琴的理论大师,他写了好几部有关管风琴与键盘乐器理论的专书,其中包括《巴赫传》。最有趣的是他能拆卸极为庞杂烦琐的管风琴,并擅长修理改造。

(2)、如今我也会教育小鬼看清现实了,现实真令人窝火。防范于未然不是我的风格,我到底是为什么接下这份工作的啊......----伏见猿比古《K》

(3)、没有自然,便没有人类,这是世界一大朴素的真理。——佚名

(4)、人的确是禽兽之王,他的残暴胜于所有的动物。我们靠其他生灵的死而生活,我们都是坟墓。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发誓再也不吃肉了。总有一天,人们将视杀生如同杀人。——达芬奇

(5)、巴赫利用音乐的声音来描绘事物,他作音乐画家比作音乐诗人的成分更多。巴赫以“音画”与“描绘音乐”(德文dieTonmalerei,英文TonePainting)手法来表达“象征”的目的。例如:以“数字”音型来表达哲学性象征;数字3是指三位一体;连续三连音是指喜乐、流水等。其次他使用“调性”来表达情绪个性。如G大调明亮光辉,#f小调表悲剧的力量,C大调表朝气蓬勃。(A.Schweitzer,1990:384-386) 

(6)、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恩格斯

(7)、回首思量身前事,深知为己有愧,千言万语难饶过,改之难掩过错。究竟要犯多少的错,方能不使他人憋气窝火……。莫,莫,莫,休要再覆重辙。

(8)、斩伐林木,亡有时禁,水旱之灾,未必不由此也。——班固

(9)、“自然”以造物者的神工,与我的灵魂紧紧结合。——华兹华斯

(10)、王惠群编译,史怀哲自传,台南:宏宝关系企业出版,1999年 

(11)、史怀哲一直坚守着他的丛林医院,其间,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战火也燃烧到非洲丛林,医院曾被关闭,他本人也曾被关进俘虏营。医院也只好关门大吉。史怀哲倒因此有了宽裕的时间,能静下心来看书写作。他利用这个机会,思考和梳理长久以来就悬念的有关人类文明的问题。但一获自由,他又开始重建医院,他不仅要做医生、护士,也要做泥水匠、木工的工作。

(12)、史怀哲表示,古老风琴的保存,是为了真理奋斗的一部份。朋友评论史怀哲说道:“它在非洲救助年老的黑人,在欧洲却救活古老的管风琴”(野村实,140)。

(13)、房龙著,衣成信译,人类的艺术(下),台北:米娜贝尔出版,1999年 

(14)、我有先天性心血管疾病,而手术在当时是很危险的。这就逼迫我思考生命的问题,重启了一段旅程。

(15)、我想《巴赫论》之所以被全世界研究巴赫的音乐学者公认为经典著作的主要原因,与其它巴赫传记比较归纳如下:除了一般巴赫传记应有的生平事迹简介以外,该书将近快一半的篇幅用来介绍各层面乐器(包括巴赫一生所有三大时期圣、俗乐)之作品简介。将巴赫的音乐以诗、画即“音画”、“描绘音乐”做为“音乐美学”(diemusikalischenAsthetik)来解释,并将贝多芬、舒伯特、白辽士、瓦格纳这些音乐家的诗琴画意(dasMalerische)与巴赫做出相当水准的比较。将巴赫的音乐语言与文字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清唱剧(DieKantaten)、圣咏曲(DasChoral)、弥撒曲、马太受难曲、圣诞神剧等作品作出相当详细的分析。史怀哲的巴赫批注,对当时的浪漫乐派是一大冲击,毕竟当时的音乐界在声音的关系上正带动肥大且不抽象的音乐中;换句话说,只有在浪漫主义不存时,真正的抽象音乐才存在(AlfredEinstein,7)。其实这样的归纳还不足于显示《巴赫论》一书的重要,那么魏多先生在1907年该书前言里所说的:“巴赫是最伟大的传教士。”这一句话,正说明我们更应该来翻阅能让灵里感动的《巴赫论》。 

(16)、除非你能够拥抱并接纳所有的生物,而不只是将爱心局限于人类而已,不然你不算真正拥有怜悯之心。——史怀哲

(17)、人类的爱,希望和恐惧与动物没有什么两样,他们就像阳光,出于同源,落于同地。——约翰·默尔

(18)、一九五四年七月三十一日在斯特拉斯堡多马教会,为了纪念巴赫忌辰所举行的音乐演奏会。这个活动是每年循例举行的,但意想不到是由八十岁的老管风琴家史怀哲演奏序曲开启了序幕。我们可从每年一月十四日史怀哲的诞辰,均在法国巴黎举行音乐会;以及每年最接近九月四日(史怀哲逝世纪念日)的星期日下午,在昆士巴赫举行纪念史怀哲的风琴演奏会中可看出,一位伟人受人景仰的程度。 

(19)、经历25个春夏秋冬之后,我的生命才学到从容;曾是学家笔下的悠然自在,现在才化为生活中的美好。

(20)、“困而知之”,我有切身的体会。诚品曾经走投无路,我安慰自己说,“人生在事业之上,心念在能力之上;所有这些困惑,都为你在人生上的遭遇让你对生命有新的发现。”我所有的领悟都是在困境当中得到的。我在香港、台湾经历了三次心脏手术。陷入困厄之时会问为什么是我?其实,为什么不是你?只问“为什么是我?”会很委屈,心不甘、情不愿,心灵是负面的;想“为什么不是我?”就会豁然开朗多了。没有人有资格说贫困不该归我、苦难不该归我、病痛不该归我。生命当中没有那种理所当然的回报。你要做什么,你自己可以决定;你要得到什么?对不起,上天做主。这可能不太合乎商学院的逻辑,但可能是人的心灵最需要的养分。

2、史怀哲名人名言

(1)、无论是任何时期、任何地方,我都不认为肉食对我们来说是有必要的。——甘地

(2)、史怀哲对近代欧洲的世界观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认为欧洲近代思想的根本错误是肯定世界、人生和伦理,但并未真正理解其内在联系,使世界成为生命意志自我分裂的残酷战场:一部分生命只有通过毁灭其他生命才能持续下来。这些思想对我们理解今天的世界形势仍然有启发意义。

(3)、那时医院就建立了麻风病区,麻风病人从悲惨的被遗弃者,变为被细心照料的、有尊严的人。为了感谢医院的救命之恩,治愈的麻风病人们在博士的住所前载歌载舞。

(4)、吃肉正是一种没有正当理由的谋杀行为。——发明家班杰明.富兰克林

(5)、史怀哲和巴赫的身上同样可看到来自信仰上的热情与散发出爱世人的人性光辉。所以聆听史怀哲演奏巴赫的音乐,你听到的将不仅是音乐神妙的技巧,里面有上帝的圣灵与荣光,充满了一种生命的力量。巴赫天才式的作曲动力来自上帝,史怀哲也用同样的信仰来演奏巴赫的音乐。那种巴赫音乐中形而上的神妙力量,用十足奉献的热诚诠释出来,你只要从各种有关史怀哲传记的书籍里的相片中,均能找到他那正沐浴超世俗的神圣与崇高的气氛。 

(6)、大自然从来不欺骗我们,欺骗我们的永远是我们自己。——卢梭

(7)、然而在非洲,面对铺天盖地的蚂蚁和蚊子,人类出于生存需要必须要消灭一些生命。史怀哲认为,尽管这不可避免,但人必须有“自责”的意识。

(8)、十九世纪末因为巴赫全集的出版与史怀哲的《巴赫传》所造成的广泛注意与兴趣,使音乐界人士明白巴赫的音乐并不单单是学术派和古典派音乐的代表。由于《巴赫传》中所讨论的弹奏风格问题,致使过去传统演奏方法的人们深感迷惑,也因史怀哲,人们开始寻求一种符合作者风格的演奏方法。 

(9)、「钱可以买到一条很优秀的狗,却买不到它摇尾的热情。」— 亨利.惠勒.萧

(10)、史怀哲著,杨国明译,史怀哲的少年回忆录,台北:永望出版社,1986年元月 

(11)、如果入门上端的小楼上有一个房间,那只适合安放中型的风琴。这是最常见的情形。如此,最好的音响位置就是直接放在祭台上。这样一来风琴和合唱团的位置就比较近,能有好的互动。不过放在地上的风琴,永远不能像放在一个相当高度的风琴所发出的声音,产生同样的果效。由于放在地面的风琴所发出的声音,常受到障碍,无法四面传播,特别是在教堂挤满人的时候。所以英国虽有许多名琴,但是就是因为放在祭台上而无法发挥出全部的效能! 

(12)、史怀哲之所以准备撰写讨论风琴的文章,完全是出版《巴赫传》所引起的;同时他也为了要证实,古时的管风琴音色比现代新管风琴较为温柔盈满所作的研究。这本书于一九○六年由莱比锡Breitkopf&Hartel出版公司出版,共计五十一页(该文原载“音乐”杂志(DieMusik)一九○六年第十四两期;该书于一九二七年出版,第二版并附有历史增篇)。 

(13)、他特别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农人可以为了生活在牧场上割一千颗草花给他的牛吃,但在他回家的路上,他却不应不小心踢倒一颗路旁的小花。

(14)、史怀哲在探讨巴赫的同时,正值音乐界在重新恢复古代音乐的第一个时期。连舒伯特到生命的尽头也似乎感到要增强其自己的风格,需要以巴赫时代严格的艺术方法。到了门德尔松,巴赫才得到浪漫时期的敬意-“哥德式”的音乐大师。另外当贝多芬从青年时期发展到壮年时期,代替海登的人就是巴赫。罗西尼:“如果说贝多芬是人类中的巨人,那么巴赫便是上帝所创造的奇迹。”在这一连串的奇迹与争论中,巴赫式的热情在德国与英国兴起,巴赫得到英国人对卫斯礼(SamuelWesley,1810-1876)更大的钦慕。卫斯礼在1808年写给BenjaminJacoh信中说道:“巴赫的作品是‘音乐的圣经’,不可达到,且不可模仿。”透过卫斯礼的称赞,巴赫不再是学究的、教诲式的,而是纯粹的艺术家。但对浪漫乐派而言,巴赫事实上是危险的传承。它是每一体的两极;但是它们必须采取最好的一面;只有少数-瓦格纳、勃拉姆斯、弗朗克(C?arFrank,1822-1890)把它的风格完全成功地融入浪漫乐派成语中。

(15)、非但不能强制自然,还要顺从自然。——埃斯库罗斯

(16)、史怀哲以尊敬巴赫的态度来尊敬瓦格纳;而瓦格纳又是巴赫的崇拜者,瓦格纳曾说道:“巴赫的音乐真是所有音乐中,极惊异的奇迹。”这是一般人所知道的。且瓦格纳在“名歌手”(DieMeistersinger)中猛烈地用适合他天性嗜好的巴赫风格。全然轻视他的时代错误,他引介巴赫代替十六世纪复音音乐。如此做他得到个人化的语言。在模仿上没有放弃一点他的个性。而布拉姆斯从巴赫得到他最好的教训,而没有泄漏事实。 

(17)、野村实著,邱信典翻译,陈五福校订,史怀哲的心灵世界,台北:雅歌出版社,1997年四月 

(18)、「困而知之」,我有切身的体会。诚品曾经走投无路,我安慰自己说:「人生在事业之上,心念在能力之上;所有这些困惑,都为你在人生上的遭遇让你对生命有新的发现。」我所有的领悟都是在困境当中得到的。我在香港、台湾经历了三次心脏手术。陷入困厄之时会问为什么是我?其实,为什么不是你?只问「为什么是我?」会很委屈,心不甘、情不愿,心灵是负面的;想「为什么不是我?」就会豁然开朗多了。没有人有资格说贫困不该归我、苦难不该归我、病痛不该归我。生命当中没有那种理所当然的回报。你要做什么,你自己可以决定;你要得到什么?对不起,上天做主。这可能不太合乎商学院的逻辑,但可能是人的心灵最需要的养分。

(19)、本文系诚品书店创始人吴清友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演讲编辑而成,他讲了他为什么能承受诚品书店长达15年的亏损,直至走到25年后的今天。文章刊于《中欧商业评论》九月号,原题《我与诚品书店25年》。

(20)、你若顺从自然,你就最易于征服自然。——弗·培根

3、史怀哲的生命格言是什么

(1)、(日行一善)是“藏地助学”的方式之以1元助学为起点,倡导每日行善。

(2)、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泰戈尔

(3)、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亚里多德

(4)、我在年轻的时候便开始吃素,我相信有那么一天,所有的人类会以他们现在看待人类互相残杀的心态,来看待谋杀动物的行为。——达芬奇

(5)、所谓巨型风琴制造,不过是现代一种神经病。一架风琴的体积必须依教堂的体积与安放面积大小来决定。一架风琴的效果,依赖音栓数量的多寡,反而较没有依赖放置地点来的多(史怀哲著,陈达遵译,66-67)。 

(6)、生命教育是以生命的视界,来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并遵循生命昭示的规律所进行的教育。——刘慧

(7)、敬畏一切生命是史怀哲生命伦理学的基石。史怀哲把伦理的范围扩展到一切动物和植物,认为不仅对人的生命,而且对一切生物和动物的生命,都必须保持敬畏的态度。“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这是必然的、普遍的、绝对的伦理原则。”(《敬畏生命》)只涉及人对人关系的伦理学是不完整的,从而也不可能具有充分的伦理动能。只有当人类认为所有生命,包括人的生命和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神圣的时候,他才是伦理的。

(8)、“我们在主手中,正如主在我们心中。我们相信主涨捕N必成就,一切只要听从祂的安排。祂若要这些音乐被人听见,祂必成全这事。”(郭乃惇,23)对史怀哲而言,弹奏巴赫、与研究巴赫的音乐也是如此。 

(9)、是鸟先消失还是蛋先消失,你知道,我知道,只有鸟不知道。

(10)、最大的异端绝非教义上的异端,最大的异端乃是不爱弟兄。

(11)、只有按照自然所启示的经验来生活。——叔本华

(12)、接受某种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世界观,甚至能够像爱他们自己那样去爱其他动物。——罗尔斯顿

(13)、当你把顾客看成消费者的时候,你看到的是他的钱,而没有注意到他是一个人。服务的终极目标是精进自己、分享他人。

(14)、当悲悯之心能够不只针对人类,而能扩大涵盖一切万物生命时,才能到达最恢宏深邃的人性光辉!

(15)、“狗不会耻笑同类或异类,并且善于包容和同情。”——杜白

(16)、柏拉图曾经说过,贩售和分享知识其实是要比贩售和分享食品更严谨、更需要小心的事情。之前我根本没有任何对书店的认识。虽然相较于弘一大师,经营诚品书店也不过是做一个心灵生活的逃兵,但我开始思考人生的价值到底在哪里。我提出了人文、艺术、创意和生活为理念的诚品之旅,也就是爱、善、美的不断精进,使自己不断地活下去。诚品除了书店,还有一个诚品画廊,是讲美的;「诚品艺术空间」则希望通过各类艺术活动,通过展览、表演或对话,把美展现出来。

(17)、阿尔贝特·施韦泽演奏巴赫E小调前奏曲与赋格,BWV5

(18)、西点军校前首席领导力教授Larry对话徐中博士:西点品格领导力是什么?如何培养?

(19)、“我们在主手中,正如主在我们心中。我们相信主涨捕N必成就,一切只要听从祂的安排。祂若要这些音乐被人听见,祂必成全这事。”(郭乃惇,23)对史怀哲而言,弹奏巴赫、与研究巴赫的音乐也是如此。 

(20)、首先,要能发自内心的喜欢自己,喜欢别人,喜欢所在的周遭环境,不要妄自菲薄,而要肯定自己,欣赏他人的优点。学习他人的长处,珍惜当下拥有的,这是爱惜生命的第一步。

4、生命哲学家史怀泽说

(1)、我们已经背弃了大自然,她曾经那样正确地为我们指路,而我们却想用她的教导来教训她。——佚名

(2)、如果人类不压抑自己的七情六欲的话,那么他应该会以爱心善待动物;因为对动物残忍的人,对待人类也一定不会好到哪里去。我们可以从一个人对待动物的方式来断定他的心地好不好。——康德(ImmanuelKant)

(3)、自然始终是一切美的源泉,是一切艺术的范本。——宗白华

(4)、或许是受其祖先影响(阿尔萨斯祖先中有牧师、老师和管风琴师),史怀哲极赋有音乐方面的天份。五岁跟外祖父学钢琴,七岁时便写了一首赞美诗,并编写和声附在合唱曲的旋律中;八岁还踏不到踏板就开始弹奏昆士巴赫(Gunsbach)教会的管风琴。他传承来自祖父对管风琴的热情,经常关心各地的管风琴与其制作方法;同时也是一位风琴即兴的高手。不论旅行或经过哪一个城镇,一定会去参观管风琴,其它的杂事可以弃置不顾,不然的话,他心理会觉得揣揣不安。例如在路兹伦的礼拜堂要安置优秀的管风琴时,史怀哲专程去参观如何安置;九岁时曾在一次礼拜中代替正式的风琴师演奏,并独当一面的开始在教堂礼拜中担任司琴的工作。十五岁拜改革宗圣司提反教堂风琴名师尤金·孟许(EugenMunch)学管风琴,这是史怀哲生命中第一次与巴赫的邂诟。十六岁准许在礼拜中接替游其纳·孟哈的司琴工作,并在圣威廉教堂(St.Wilhelm)担任巴赫清唱剧与受难剧的管风琴合唱伴奏。年轻的史怀哲也相当喜爱瓦格纳(RichardWagner,1813-1883)的作品,不管是歌剧“唐怀瑟”(Tannhauser),或是千里迢迢远赴拜瑞德(Bayreuth)聆赏巨大的连篇乐剧“尼贝龙根的指环”(DerRingdesNiebelungen),甚至后来还发展到与瓦格纳夫妇成为友谊的关系。 

(5)、郭乃惇.杨丽仙合著,音乐之父-巴赫,台北:橄榄文化事业基金会出版,1983年三月

(6)、对待动物残忍的人,对待人也必不会仁慈。——叔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