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句子网

精选衣食与修养名言名句大全129句

衣食与修养名言

1、衣食与修养摘抄

(1)、刘亮程《寒风吹彻》中的父亲在“我”风雪之夜砍柴归来时,只问“柴”而不问“人”,“父亲”的冷漠便是糟糕的环境逼出来的:当人处在缺衣少食忍饥受冻的极度贫困中,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时,人身上的那些常态下的“修养”甚至是基本的人性一点点抽离。

(2)、诽谤别人,就象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3)、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荀子

(4)、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5)、勿吐无益身心之语。勿为为益身心之事。勿近无益身心之人。勿入无益身心之境。勿展无益身人之书。

(6)、如果通过修养达不到提高鉴赏力的目的,修养两字也就毫无意义了。——波伊斯

(7)、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

(8)、信:君子须重诺,言出行必果。妄诞非所宜,缺失难料测。

(9)、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10)、(解读) 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这句话说的是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严格要求自己,进步就快;宽容别人,就会远离怨恨。躬自:自己。“厚”后省略了一个“责”字。责:责备,要求。

(11)、兰芳不厌谷幽,君子不为名修。——《养正遗规》

(12)、人生有七尺之形,死为一棺之土。惟德扬名,可以不朽。曹丕

(13)、在人身上,惟一能够持久的东西是从少年时期吸收得来的……一个人假如不从睡在摇篮里的时候开始养成人生的清洁的习惯,那是最危险不过的。——夸美纽斯

(14)、能够自由地形成习惯的人,在一生中能够做更多的事。习惯是技术性的,因此可以自由地形成。——三木清

(15)、莫让衣食牵绊修养。“衣食足”未必“知荣辱”,“仓廪实”未必“知礼节”。“安贫”不是“乐道”的必然条件,衣食从来无法决定你的修养,贫穷或富有对追求心中的真理与品德也无法产生影响。如果我们只一味地归结于衣食,终有一天会由被时代的洪流冲向功利变成主动奔向它的人。修养来自于个人精神的层面,那就需要我们跳脱出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把更多精力放到提升修养上来,让精神上有更高层次的追求。贫困是一种生活方式,富裕只不过是另一种。是否追求“道”却是一种生活态度。重要的不是是否去捡六便士,而是心中有月亮。

(16)、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17)、(解读)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这是孔子晚年对自己一生学习修养的概括总结,说明他一生从不间断地学习修养,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个较大的进步,直至晚年达到最高境界。几千年以来,无数的人都把这段话作为勉励自己的座右铭。而其中的“而立”、“不惑”、“知命”、“耳顺”也分别成了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的代名词而广泛流传。

(18)、以人之长补己短,以人之厚补己薄。——(汉)刘向

(19)、日常生活离不开穿衣吃饭。关于衣食,古人留下了很多至理名言。管子曰“衣食足而知荣辱”。孔子云“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你身边的大多数家庭也可能早已衣食无忧,而饱暖生淫逸的事例却时有耳闻。

(20)、静坐。然后知平日之气浮。守默。然后知平日之言躁。省事。然后知平日之心忙。闭户。然后知平日之交滥。寡欲。然后知平日之病多。近情。然后知平日之念刻。

2、衣食与修养名言名句大全

(1)、称人以颜子。无不悦者。忘其贫贱而夭。指人以盗跖。无不怒者。忘其富贵而寿。

(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3)、事事难上难。举足常虞失坠。件件想一想。浑身都是过差。

(4)、作文题目由三部分组成:材料+任务驱动+作文要求。材料是写作的话题、由头,立意的出发点;任务驱动、作文要求是写作的限制,所谓的“带着镣铐跳舞”。

(5)、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6)、10上善若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7)、为善如负重登山。志虽已确。而力犹恐不及。为恶如乘骏走坡。鞭虽不加。而足不禁其前。

(8)、来稿请投:shiwenxuexi@1com

(9)、解读:不进入老虎洞,就捉不到小老虎。比喻不亲身进入险境,就不能取得重大成功。也指不经实践就难以获得真知。

(10)、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雄豪。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

(1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12)、(解读)如果只是独自一个人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讨论,就会孤陋寡闻。事实证明,学习伙伴有益于学习的进步。

(13)、有一乐境界。即有一不乐者相对待。有一好光景。便有一不好底相乘除。

(1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5)、圣贤学问是一套。行王道必本天德。后世学问是两截。不修己只管治人。

(16)、(解读) 高地变成山谷,深谷变成山陵。据科学推测,喜马拉雅山这个地方在七千万年以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沧海变桑田,比喻世事多变。也比喻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总是向它相反的方面转化。

(17)、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受,减一分福泽。

(18)、一个人若是年轻而且孤独,完全专心于学问,虽然不能自给,却过着最充实的生活。艾芙居里

(19)、心如大地者明,行如绳墨者彰。——(汉)刘向

(20)、人皆知涤其器,而莫知涤其心。——《傅子·附录》

3、关于衣食与修养的作文范文

(1)、而与之相对的奢侈浪费行为应当坚决杜绝。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有钱任性”的奢靡中挥霍的不仅是财富,还有个人修养;买来的不是奢侈品,而是高傲却脆弱的虚荣心。有钱人与暴发户的区别,不仅在于财富的多少,更重要的是修养和对待财富的态度。只懂得挥霍却不思积累,浪费却不愿节约,再多的财富,也只是杯水车薪。

(2)、高考模拟材料作文:“衣食与修养”写作指导(附:名师解题及范文点评)

(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4)、习惯是我们强有力的偶像,我们都得臣服于它。——亚兰

(5)、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固甲。不能御也。

(6)、处兹乱世,银钱愈少,则愈可免祸;用度愈省,则愈可养福。——《与纪泽纪鸿书》。

(7)、(解读)粮仓充实,百姓才懂得礼节制度;衣食丰足,百姓才知道荣誉耻辱。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治理国家的人,首先要考虑老百姓的生活。廪(lǐn):粮仓。实:充实。

(8)、茹毛饮血、靠树叶兽皮遮体的原始先民,他们匍匐在大自然的威力之下,生活在文明的前夜,文明未至则“修养”不存。再如,在人类行进在文明发展的过程中,每遭天祸之灾或兵燹之厄,老百姓“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挣扎在死亡线上;那些饥寒交迫中的灾民、难民,为了活命,或铤而走险沦为匪盗流寇,民众倒悬,天理不存,岂有“修养”可言?

(9)、虔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通过灵魂的最纯洁的宁静而达到最高修养手段。——歌德

(10)、《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宋)朱熹

(11)、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多用来形容春秋战国时各学术流派竞相发展的现象,在这一时期,诞生了许多思想巨子,他们的观点和论点,直到现在,依然适用于现代人。

(12)、身处这个乱世,钱财越少,就越可以避免灾祸;使用越节省,就越可以涵养福气。

(1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14)、悠悠华夏,百代浮沉有数;渺渺红尘,沧海几度桑田。漫溯在历史的河畔,捡拾一枚枚贝壳,上面写满了“简朴”。

(15)、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

(17)、喜不可纵有罪,怒不可戳无辜。——(晋)陈寿

(18)、古人有云:“衣食足而知荣辱。”孔子亦有言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如今,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姓将少有为衣食生忧,但衣食温饱问题解决了,浪费、奢侈问题却接踵而至,这不得不引起重视。我们不难见到有人衣食足而耻恶衣恶食

(19)、一个人只有在他努力使自己升华时,才成为真正的人。安德烈马尔罗

(20)、○衡量一个人是高贵还是低贱,要看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而不是看他拥有多少财富。

4、衣食与修养的名言

(1)、每个人活在这世上,穿衣吃饭都是不可缺少、不可避免的,然而生活又不止于衣食,或多或少地,我们都要追寻修养和意义。或者用儒者的话来说,要去求“道”,只是我想这二者并非针锋相对的两种事物,而是同一生活里的两个侧面。所以要达到更好的生活,我们自然要有志于衣食,亦要有志于道。

(2)、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国家。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贻子孙。

(3)、解读:别人送我个桃子,我报答他个李子。对方给我多大好处,我也应该以相应的好处回报他。人与人之间要礼尚往来。投:投掷,在这里是赠送的意思。报:回报,回赠。

(4)、经济出自学问。经济方有本源。心性见之事功。心性方为圆满。

(5)、以心术为本根。以伦理为桢干。以学问为灾畲。以文章为花萼。以事业为结实。以书史为园林。以歌咏为鼓吹。以义理为膏梁。以著述为文绣。以诵读为耕耘。以记问为居积。以前言往行为师友。以忠信笃敬为修持。以作善降祥为受用。以乐天知命为依归。

(6)、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凯洛夫

(7)、解读:经过反复考虑然后才采取行动。这话适用于莽撞行事的人。三:多次。

(8)、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荀子

(9)、解读:人可以在忧思祸患中成长,也可以在安逸享乐中灭亡。艰苦的环境能锻炼人,能使人更坚强地生存发展;安乐的生活容易腐蚀人,使人颓废乃至灭亡。

(10)、常思终天抱恨。自不得不尽孝心。常思度日艰难。自不得不节费用。常思人命脆薄。自不得不加修持。常思杀债难偿。自不得不惜口腹。常思世态炎凉。自不得不奋志气。常思法网难漏。自不得不戒非为。常思身命易倾。自不得不存善念。

(11)、解读:伟大人物考虑问题,难免有疏漏的地方;愚昧人经过周密思考,也可能想出一点有益的意见。契诃夫说过,大狗叫,小狗也叫,小狗不应因大狗的存在而不敢叫。愚人不应该因圣人的存在放弃了自己的思考。

(1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13)、胡九韶,明朝金溪人。他的家境很贫困,一面教书,一面努力耕作,仅仅可以衣食温饱。

(14)、爱惜精神。留他日担当宇宙。蹉跎岁月。尽此身污秽乾坤。

(15)、怒宜实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格言联璧》

(16)、习惯实际上已成为天性的一部分。事实上,习惯有些像天性,因为“经常”和“总是”之间的差别是不大的,天性属于“总是”的范畴,而习惯则属于“经常”的范畴。——亚里士多德

(17)、不修身而求今名于世者,就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颜之推

(18)、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19)、(解读) 骄傲自满必然招致损失,谦虚谨慎就会获得好处。历史上的许多事实证明了这句名言的正确。唐太宗能虚心听取臣下的意见,国家治理得很好,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但到了晚年,骄傲自满起来,在攻打高丽(朝鲜)时惨遭失败。唐玄宗刚登基做皇帝的日子里也算英明,在政治、经济方面取得成绩后就骄傲起来,导致了“安史之乱”,唐朝从此衰落。

(20)、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阿基米德

5、衣食与修养名言警句

(1)、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庄辛谓楚襄王》

(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3)、节欲戒怒,是保身法,收敛安静,是治家法,随便自然,是省事法,行善修心是出世法。守此四法,结局通达。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5)、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冈察尔

(6)、君子处其实,不处其华;治其内,不治其外。——(明)张居正

(7)、谎言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外表美丽,生命短暂。

(8)、(解读)人可以在忧思祸患中成长,也可以在安逸享乐中灭亡。艰苦的环境能锻炼人,能使人更坚强地生存发展;安乐的生活容易腐蚀人,使人颓废乃至灭亡。

(9)、看书求理。须令自家胸中点头。与人谈理。须令人家胸中点头。

(10)、(解读)君子交朋友平淡如水,小人交朋友像甜酒那样(浓烈甜蜜)。君子之交,彼此没有图名求利、互相利用,所以显得平淡自然,因而能够长久;小人之交,彼此都怀有获利之心、利用之意,所以免不了虚情假意,矫揉造作,甜言蜜语,因而难以持久。接:接触,交往。醴(lǐ):甜酒。

(11)、何必去选择地点,何必去选择时间,只需要去问自己,自己的志向是否是真心的。

(12)、好讦人者身必危。自甘为愚适成其保身之智。好自夸者人多笑。自舞其智适见其欺人之愚。

(13)、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孟德斯鸠

(14)、怪小人之颠倒是非。不知惯颠倒方为小人。惜君子之受世折磨。不知惟折磨乃见君子。

(15)、虔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通过灵魂的最纯洁的宁静而达到最高修养手段。——歌德

(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7)、习惯实际上已成为天性的一部分。事实上,习惯有些像天性,因为“经常”和“总是”之间的差别是不大的,天性属于“总是”的范畴,而习惯则属于“经常”的范畴。——亚里士多德

(18)、百闻不如一见。——汉·班固《汉书·赵充国传》

(19)、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20)、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1)、家坐无聊。当思食力担夫。红尘赤日。官阶不达。须念高才秀士。自首青衿。将啼饥者比。则得饱自乐。将号寒者比。则得暖自乐。将劳役者比。则优闲自乐。将疾病者比。则康健自乐。将祸患者比。则平安自乐。将死亡者比。则生存自乐。

(2)、虞菲、李向峰《宴饮礼仪文化的空间映照——以红楼梦为例》

(3)、身处于天地之间,未有谦虚谨慎才能够得到幸福。骄傲便会自满,自满便会倾覆。

(4)、解读:流动的水不会腐臭,常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蚀。比喻经常运动的事物不易受到侵蚀,可以保持很久不变坏。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动”的重大意义:生命在于运动,脑筋在于开动,人才也需要流动,宇宙间万事万物都在运动,没有运动就没有世界。腐:腐臭。户枢(shū):门的转轴。蠹(dù):蛀蚀。

(5)、(解读)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恰好相反。成人之美,积善成德,便成为君子;成人之恶,积怨日多,便是小人。君子受人尊敬,小人遭人唾骂。君子:人格高尚的人。小人:指人格卑鄙的人。反是:和这相反。

(6)、一般说来军队的士气,应该凝聚不应该涣散,应该具有担心危机的意识,而不应该染上贪图欢乐的习气。不然士气就渐渐涣散了。

(7)、莫妒他长,妒长,则己终是短。莫护己短,护短,则己终不长。

(8)、(解读)灾祸啊依存着幸福,幸福啊潜伏着灾祸。它告诉我们,祸福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要居安思危,若身处逆境,也不要灰心丧气。兮(xī):语气词,相当于“啊”。倚(yǐ):倚靠。伏:潜伏,隐藏。

(9)、(解读) 三个人同路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当我的师长的人。人人都有相对的技能和特长,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只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一定能找到可以教自己的老师。

(10)、“我欲”是贫穷的标志。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1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春秋)孔丘

(12)、海量免费试题,请关注:1语文试题汇编2020年1-7全部语文试题   试题汇编201-31  试题汇编201-30  试题汇编201-31  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小学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13)、努力学习不要忘记祖辈的勤俭,钱财积聚得太多,会使子孙愚蠢。

(14)、从衣食所需、所求来看当下人们的“修养”是作文的落脚点、归结点;写作重心应放在衣食方面的社会风习对个人修养影响的阐发、原因的分析上。

(15)、凡阳必刚。刚必明。明则易知。凡阴必柔。柔必暗。暗则难测。

(16)、衣食足方能有修养。民以食为天,生存是人的基本需求,它是物质层面的,也是基础层面的。人类能一步步从蛮荒走向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是与人类持续地解决衣食问题的努力联系在一起的。只有满足了生存,物质基础坚实了,我们才能思考如何更好地生活,走向精神层面,追求修养。

(17)、解读:爱人的人别人总是爱他,尊敬别的人别人总是尊敬他。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往往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你。要想受人敬爱,必须敬爱他人。恒:常常。

(18)、(解读)读书人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对社会责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长。弘毅: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对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人来说,远大的抱负、坚强的意志,是缺一不可的。

(19)、要评判美,就要有一个有修养的心灵。——康德

(20)、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春秋)孔丘

(1)、    面对种种修养缺失的情况,你还能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决定修养吗?肯定不能!衣食丰足之后,还需有自律的习惯,仁慈的心态,正义的信念,才能涵养品性,获得修养。

(2)、寡欲以清心,寡染以清身,寡言以清口。——颜元

(3)、山东省历年语文期末一模二模试卷汇编(持续更新)

(4)、温:崇道当无本,修德宜修身。温和戒乖唳 ,一言胜三春。

(5)、(解读)不进入老虎洞,就捉不到小老虎。比喻不亲身进入险境,就不能取得重大成功。也指不经实践就难以获得真知。

(6)、(解读) 尺虽比寸长,但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寸虽比尺短,但和更短的东西相比,就显得长;事物总有它的不足之处,智者也总有不明智的地方。人或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不应求全责备,而应扬长避短。

(7)、刻意追求粗衣恶食,用衣食的低劣来砥砺修养的高尚,这种做法不近人情,不值得我们效法

(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战国·楚·屈原《卜居》

(9)、读书有四个字最要紧。曰阙疑好问。做人有四个字最要紧。曰务实耐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