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句子网

精选白居易的诗歌主张简答题145句

白居易的诗歌主张

1、元稹白居易的诗歌主张

(1)、于是白居易高喊出一句话:“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新乐府运动”就这样开始了。

(2)、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3)、(福利)20古代文学考研百余所院校信息汇总

(4)、琵琶女哭了,因为一个素不相识又同病相怜的人用诗铺叙了她的感伤;白居易也哭了,因为一曲琵琶让他感受到了这世上仍然有人懂他。

(5)、在场的人都哭了,眼泪交织在一起,汇成那句话——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6)、公元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整个京城人心惶惶,但却没有一个官员站出来查办此事。

(7)、第平易的诗风具有巨大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白居易的诗以风格平易著称,在民间获得了广泛的传播,甚至还远播到了朝鲜、日本等周边国家。在时间跨度上,白诗的影响也相当长远。从晚唐的皮日休、聂夷中到宋代的王禹偁、梅尧臣、苏轼、张耒、陆游,再到清代的吴伟业、黄遵宪等,都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受到白诗的影响。此外,元、明、清三代广有借白诗中的故事编写戏曲的剧作家,词句被宋、元、明话本所采用的例子就更多了。

(8)、    “洎周衰秦兴,采诗官废,上不以诗补察时政,下不以歌泄导人情。乃至于诌成之风动,救失之道缺。于时六义始蒯矣。”他提出诗的职责就在于“补察时政,泄导人情”,“救济人病,裨补时缺”,明确了诗歌对现实社会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对下真实地反映百姓疾苦,这出于作者对下层百姓的深切同情;另一方面是对上要“补察时政”,通过诗歌让统治阶级了解下情,对统治政策起到“补察”作用,这出于诗人的社会责任感。 

(9)、807年,任进士考官、集贤校理,授翰林学士。

(10)、在《与元九书》中,他明确说:“故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

(11)、他的这种诗歌理论对于促使诗人正视现实,关心民生疾苦,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大历(766~779)以来逐渐偏重形式的诗风,亦有针砭作用。但过分强调诗歌创作服从于现实政治的需要,则势必束缚诗歌的艺术创造和风格的多样化。

(12)、然而最让他流连忘返的,还是湖东那两行绿杨与那道长长的白沙堤。

(13)、从孤山寺的北面、贾亭的西面出发,一路看尽早莺相鸣、新燕啄泥、杂花欲放、浅草葱茏。

(14)、之后琵琶女又说了什么,白居易听得不那么清晰了,他陷入了无法自拔的沉思当中。

(15)、为了报答他的“子期”,白居易决定尽自己言官之责,同时也完成少年时的理想:为山河高呼,为苍生呐喊。

(16)、哪怕是他离开杭州十年后,再回忆起那段钱塘岁月时,他依然说:“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17)、诗歌创作功用方面,提出诗歌应发挥其“救济人病,裨补时闭”、“泄导人情”的社会功能

(18)、这里面的感伤也有两层意思。第一是感伤大唐盛世的一曲不复返,随着安史之乱的到来,随着唐明皇与杨玉环爱情的破灭,一切都不复存在了。第二层才是感伤他们的爱情。第一层是感伤这个时代,第二层是感伤他们的爱情。

(19)、然而,随着元和五年白居易卸任左拾遗之职,元稹被贬江陵,新乐府运动很快趋于消歇了。

(20)、这一次沉重的打击,不仅是白居易政治生涯又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更使他的理想迅速而彻底地从“志在兼济”转为了“独善其身”。诗歌作品也鲜有从前那种现实感强烈的讽喻诗,多为抒发个人情感、闲静恬淡的闲适诗和感伤诗。

2、白居易的诗歌主张简答题

(1)、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白居易首先强调了情是诗歌创作的根源,是一切文学作品的根本,没有强烈的感情驱动,就没有强烈的创作欲望,也写不了好作品。因此,感情是作者进入创作过程的驱动力,有“情”才有创作,才能使读者产生共鸣,实现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功能。同样,诗歌没有情,就不能感动读者,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因此白居易要求诗人必须摈弃狭隘天地,不能只寄情于山水,归隐田园,要“经以六义”,以贯穿“六义”精神,与百姓民生的重大问题联系起来。 

(2)、20考研古代文学强化课开始报名!花1年的钱,听两年的课!

(3)、818年春,白居易从江西九江启程溯长江而上,穿三峡到达忠州,发现这个江边小城连条能跑马车的平路都没有。当晚写就的《初到忠州赠李六》怨叹:“更无平地堪行处,虚受朱轮五马恩。”本是刺史的白居易可乘用五马朱轮的专车,但忠州尽是崎岖陡峭的石磴路,只能所以他只能“虚受朱轮五马恩”了。 

(4)、白居易强调诗歌的“刺”(讽刺、讽谕)的一面,不主张“美”(歌功颂德),他说:“欲开壅塞达人情,先向歌诗求讽刺。”他主张讽刺诗要写得激切、直率,不要《毛诗序》提出的所谓“发乎情,止乎礼义”,不要“主文而谲谏”,要大声疾呼揭露弊政,为民请命,这在古代文论家中是少有的。这种观点主张文学创作要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社会,加强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对后代有极大影响。

(5)、哪怕是若干年之后,每当人们提到这首诗时,都会有两个声音在争论,一个声音说:“看,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凄婉又唯美。”另一个声音说:“看,红颜祸水,祸国殃民。”这种争论直至今天也没有一个结果。

(6)、后来她就红了,红到什么地步呢?京都的富豪子弟争相对她示好,出场费数都数不过来。

(7)、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因此创作诗文时经常署名“太原白居易”。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8)、在艺术方面,注重反映下层民众的苦难生活,包括战争和上层的剥削勒索。前者如《新丰折臂翁》,写自残逃役的老兵,读之悲哀;后者如《轻肥》,在极尽描摹贵族穷奢极侈的生活之后,却以“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作结,发人深省。此外,内容广阔的《新乐府》五十首,一篇专咏一事,以所咏之事为题,下有小序揭示主旨;多以三字句起首,后接七字句,以口语俗语穿插其中;塑造了生动深情的人物形象,如《井底引银瓶》中的“淫奔”之妇。不足之处在于,多议论、重复而缺少艺术性,有生拼硬凑、缺乏情感的篇章,语言浅露、不够含蓄。 

(9)、白居易他们解释了来因,是刚才的一曲琵琶打动了两颗依依惜别的心,这才循声而来。

(10)、三岁时白居易开始由母亲陈氏手把手地教导着学习写字;五六岁时即开始学习写诗;九岁时已通音韵。

(11)、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贬江州司马为界。白居易不仅留下近三千首诗,还提出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观点,他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与元九书》),而情感的产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时政。

(12)、在品鉴会上,王立群在提到诗歌文化传承时建议,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多背诵古诗词,通过诗歌了解古代中国,通过诗歌传承中国文化。教材课本是传播中国古典诗词的最好读本,目前中小学的教材中也加大了诗词、古文的比例,王立群呼吁年轻人接触中国诗歌,从背诵教材中的诗篇开始,进一步领会诗歌的魅力。

(13)、在创作理念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即利用诗歌惩恶劝善,补察时政,移风易俗。其作诗标准为:辞质而径,言直而切,事核而实,体顺而肆;追求真实、浅切和入乐效果。这种观点展现了诗人对时事的关怀与世俗化倾向,同时又带着明显的政治意味和现实功利色彩,重说理议论而轻视形象,且不免狭隘单一。 

(14)、琵琶女理解这种愁绪,将他们邀上船,但仍然用琵琶遮挡着半张脸,没有更多的言语。

(15)、白居易的诗歌名句很多,随便说几句,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

(16)、白居易,从小学开始,我们就接触到了这位唐代大诗人,作为语文课本中的常驻嘉宾我们对他的很多诗歌都如雷贯耳。他号称“诗魔”,好神佛而不归隐,性嗜酒却不乖张,在诗坛里曾领时代风骚。却少有人知道他曾任忠州刺史,在短短20个月的上任期间,他在这里留下了百首咏叹忠州诗文。在明朝崇祯年间,当时的忠县知州马易从建成白公祠,还原白居易在忠州的一处一物。此后白公祠便成为历代文人凭吊白居易的胜地。

(17)、白居易诗歌理论的核心是强调创作要有为而作,不为艺术而艺术。他说过:“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新乐府序》)他对诗歌的抒情本质是有深刻认识的,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不过强调的重点是“义”,有强烈的现实功利性。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提出了“为时”、“为事”而作的观点,所谓“为时”、“为事”就是主张用同情的笔触来抒写反映下层劳动者生活的苦难,揭示时政的弊端。 

(18)、因为她并不想见任何人,早已不做歌伎的她,也不想再为任何人弹琴卖唱。

(19)、这里还有以声光电的形式展示白居易与忠州百姓一起制作香山蜜饼、种植花树等生活场景,并配有详细的图文解说的三个展厅。

(20)、酒酣兴尽之后,朋友真的要走了,白居易准备作一首送别诗,来附和这离别的气氛。

3、白居易的诗歌主张主要保存于

(1)、之后,顾大人逢人便大赞白居易的诗,很快,少年白居易便名震京城了。

(2)、这话语里的戏谑成分,白居易听得明明白白,但他没有说话,只是规矩地站在一旁。

(3)、一向以“兼济”为志,希望能做对国家人民有益的贡献的他,既已来到了忠州,希望自己可以在这里有一袭用武之地。他在《忠州刺史谢上表》中写道“誓当负刺慎身,履冰厉节,下安凋瘵,上抚忧勤”。他相信通过励精图治,把忠州的现状改善,为朝廷分忧。

(4)、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极可注意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5)、当他们走进大林寺时,白居易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6)、事实上,长恨歌的主旨,并不能简单地是哪一种,它是特别复杂的,包含了白居易百感交集的情感。好玩的国学试着分析一下。

(7)、第树立了人格典范。综观白居易一生,无论是前期作为平民知识分子的代表,所主张的“为人生”的文学观,还是后期乐天知命,对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所进行的实践和改造,都给后代知识分子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8)、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9)、诗歌创作原则方面,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10)、是的,白居易爱“绿杨阴里白沙堤”,爱西湖,爱杭州。

(11)、白居易给朋友写信的时候曾经说过他写乐府诗的目的,他不要求诗文有多么华丽出奇,他只想替黎民百姓发声,让天子知道百姓们的真实生活。由于汉魏时期已经有了乐府诗的叫法,后人为了不引起误会,把白居易这批诗人写的乐府诗称为“新乐府”。白居易通过诗歌向皇帝进谏的做法虽然收效甚微,但这些诗作都成了唐代诗坛的闪光之作。

(12)、白居易童年时读书非常刻苦,读书读到口舌生疮,手长老茧,年纪轻轻的,头发都白了。

(13)、小憩之后,再次启程,终于登上了香炉峰的峰顶。没错,就是“日照香炉生紫烟”的香炉峰。

(14)、白居易写过一组诗,名字就叫《新乐府·五十首》。这组诗的前面有白居易的自序,他说,“我写这组诗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不是单纯在写诗。”这组诗中最著名的一首是《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在诗中塑造了一个贫苦老人,他身披单衣在冷冽寒风中却盼着天要更冷一些。因为他靠卖炭谋生,天更冷,他才能顺利卖出炭。这种矛盾的心理,描写出底层百姓的困苦生活。

(15)、突然,顾大人的眼睛里亮了一下,刚才疲惫和不耐烦的神情也一扫而光,走到白居易面前用极慈祥的语气对他说:“有句如此,居亦何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16)、安史之乱的余震仍令山河动摇,藩镇割据的形势愈演愈烈,战火烧毁了白居易本应美好的童年。

(17)、白居易两岁时祖父去世,紧接着祖母也病故,父亲由宋州调往徐州,白居易只得寄居在宿州躲避战乱。

(18)、白居易对忠州这片土地最真挚最热忱的情感,深藏于他在此创作的一百余篇诗文中。最后离开时,他与这里的一草一木依依作别,有诗:“二年留滞在江城,草树禽鱼尽有情。何处殷勤重回首,东坡桃李种新成。” 

(19)、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20)、如果那时候有人问他为何要这般苦读,我想,白居易一定会说:“我必须成为一个足够强大的人,才能撑得起那个伟大的梦想。我要为山河高呼,为苍生呐喊,我要写诗,写所有人都能看懂的诗。”

4、白居易的诗歌主张主要见于

(1)、白居易的诗歌强化了政治主张,自然也就弱化诗歌的审美和抒情功能,这也是白居易诗歌中不可避免的一个缺陷,不过白居易在晚年不得志时就变“兼济”为“独善”,这也在白居易的诗歌中明显表现出来,也形成了白居易诗歌中独有的风格。

(2)、公元817年的初夏,江州地区的风景美不胜收,白居易与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聚集庐山。

(3)、第开掘和扩展了诗歌的领域。正如明代的江盈科在《雪涛小说》(又名《雪涛小书》)中所说的,白居易“前不照古人样,后不照来者议;意到笔随,景到意随;世间一切都着并包囊括入我诗内。诗之境界,到白公不知开扩多少。较诸秦皇汉武,开边取境,异事同功,名曰‘广大教化主’所自来矣”。

(4)、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因曾任太子少傅之职而被称为“白傅”,又因死后谥号“文”而被后世称为“白文公”。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5)、顾大人看看下属,又看看桌上的公务,暗示不见。

(6)、当他听说皇帝也是一位“文艺青年”,因为喜爱他的诗而提拔他时,白居易想到了那个“高山流水”的故事。

(7)、白居易到江州的第二年,京城已不怎么谈论他的名字了,因为大唐从来不缺诗人。

(8)、第一类是讽喻诗,就是用委婉的语言对上级对皇帝进行规劝。第二类是闲适诗,表现自己悠闲的生活的。第三类是感伤诗,第四是杂律诗。

(9)、(福利):34所院校文学考研真题打包免费送!

(10)、祖父白湟任巩县县令,父亲白季庚为宋州司户参军。

(11)、这时,太阳已偏西了,商量后决定当晚不下山,留宿在不远的大林寺内。

(12)、乐府诗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朴实自然,内容以叙事为主,每一首乐府诗都仿佛是一幅以现实手法画就的社会生活的风俗画。

(13)、我一直支持白居易的观点,诗是写给人读的,如果一首诗写出来晦涩到没有人能读懂,那它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14)、不已是四月初夏了吗?山下的桃花早已芳菲不再,怎么这大林寺的桃花才刚刚竞相开放呢?

(15)、通俗性:语言平白浅切,生动自然,朗朗上口,很少使用典故和古奥的词语。

(16)、当年白居易郊游时曾写下《龙昌寺荷池》的优美诗句:“冷碧新秋水,残红半破莲。”白公祠中也还原了诗中景色,设有一半圆形莲池,平日满池绿水,生机盎然,与园中花草相映成趣。

(17)、一个人的时候,他思考人生,领导“新乐府运动”,提倡诗歌反映现实,拓宽诗歌领域,发展文化。

(18)、“感伤类”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以咏叹李、杨爱情为主,塑造了杨妃这一超凡脱俗的忠贞形象,充满感伤情调。《琵琶行》叙述与琵琶女的际遇,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这类作品节奏多变,注重抒情,精选各类意象渲染氛围和意境,语言精切晓畅。

(19)、少年走进来,向顾大人施了礼,恭恭敬敬地递上了自己的诗稿。

(20)、    白居易认为,诗歌必须取材真实,尚实去伪,不虚谈。如果取材不实,诗歌的内容可信度就会下降,甚至遭到质疑,发挥不了裨补时弊的作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中“为事而作”就是缘事而发,要有事实根据,不能胡说;“为时而作”,即针对现实,进行美刺。圣人之作为什么能感化后人,正因为圣人的作品如《诗经》写的是老百姓的真实生活,圣人有所感,用语言表达出来,所以听了他的诗歌,就能看到当时朝代的兴衰,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 

5、白居易的诗歌主张是文章合为时而著

(1)、白居易天赋过人,六七个月大时,尚未能言,却已将乳母指着读给他听的“之”“无”二字牢记于心,此后旁人要他指认,他竟能明辨无误。

(2)、多亏了李绛的劝解,宪宗才没有对白居易动手,但白居易这个人在宪宗的心里从此不再美好。

(3)、推荐人历史作家、微博文化名人楚襄为白公祠赋推荐词 

(4)、贞元十九年(803),白居易结识了“身名同日授,心事一言知”、“谊同金石,爱等弟兄”的莫逆之交——元稹。此后二人共同开创了一个诗风平易流畅的诗歌流派,将以二人姓氏命名的“元白诗派”永远地镌刻在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史册之上。

(5)、首先是主张诗歌要通俗易懂。其次还主张诗歌要“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其次是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弊端的功能。

(6)、大和三年春,时年五十八岁的白居易深感年老体衰、宦途多险,决心引退,遂以太子宾客的身份,半隐半仕于东都洛阳(今属河南洛阳)。

(7)、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8)、任职期间,白居易不仅勤勤恳恳,还爱民如子。据传,有一次,白居易看见一位老翁在大冬天穿着草鞋行路,便把自己的一双棉鞋送给了他。一次在忠州城内巡视时,诗人看到一个小伙子愁容满面,询问得知因为双亲去世得早,他没有来得及学会祖传的烤饼手艺,生意日渐萧条。诗人亲手将京城烤饼的技艺传授给他,于是有了当地名小吃“香山蜜饼”。

(9)、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历任彭城县令、徐州和襄州别驾,四十一岁时娶了善良贤惠颇有见识的陈氏为妻。白居易兄弟共四人,弟弟白行简官至主客郎中,亦是我国古典文学史上颇有名气的诗人和小说家。

(10)、事实上,白居易自己把长恨歌编在了感伤诗中。这起码说明一点,白居易是怀着感伤的心情,去写唐明皇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情的。

(11)、白居易的诗歌主要有三类。讽喻诗以说理和议论为主,以补察时政为目的;闲适诗讲求“独善其身”,多写生活见闻与内心感受;“感伤类”长篇叙事诗书写历史或现实题材,富有抒情意味。总之,这些诗作都具有世俗化、通俗化的特点。

(12)、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13)、谁料,商人重利不重情,丈夫整日在外边应酬谈生意,留给她的,只有等在江边的孤独。

(14)、李、杜而后,诗坛作风分为两派。韩、孟重艺术而偏于奇警,元白则尚自然而趋于平易,这是诗歌创作风貌上的不同。但在诗歌理论上,两者又都是延续陈子昂以降的复古文学主张。在诗歌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诸如它产生的根源、社会作用等方面,白居易都本着批判现实的原则,通过对传统儒家诗论的抉择和扬弃,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要求。

(15)、后来因为像《陌上桑》《孔雀东南飞》《十五从军征》等乐府编辑制作的民歌流传甚广,“乐府”便成了一种诗体的名称。

(16)、就连苏东坡,也一面说“元轻白俗”,一面又说“定似香山老居士,世缘终浅道根深”。

(17)、文坛一片哗然,不少人都觉得白居易少年得意,该借着这阵东风发展自己的诗歌事业,暂别弄不好就要过气的。

(18)、一行人从遗爱草堂出发,历经东林寺和西林寺,抵达化城寺。

(19)、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强调诗歌与政治与现实生活、民生疾苦的密切关系,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和“唯歌生民病”等口号;二是提出诗歌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根情,苗言,华声,实义”,形式应服务于内容。

(20)、宋代郭茂倩指出: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尝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乐府诗集》),明代胡震亨说:乐府内又有往题新题之别,往题者,汉魏以下,陈隋以上乐府,古题唐人所拟作也;新题者,古乐府所无,唐人新制为。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1)、为何古人都爱春、惜春、伤春?因为春天象征着美好。

(2)、一个深秋的夜晚,白居易送朋友来到江边,在一艘小船里备下宴席,为朋友饯行。

(3)、其实白居易的《赏花》和《新井》是很早之前写的诗,那时候母亲还康健得很,丝毫没有碍“名教”什么事。

(4)、有唐以来的时代审美出现了由雅入俗的变化,与之相应,文学也渐趋世俗化。白居易就是诗歌领域这种趋向的代表。“乐天之作新乐府,乃用毛诗,乐府古诗,及杜少陵诗之体制,改进当时民间之歌谣”(陈寅恪)。其作品远接《诗经》“风”诗和汉魏乐府民歌,近承杜甫诗歌重时事、尚通俗的一面,“务言人所共欲言”,事实上是一种开拓和创新。白居易诗作虽有明显的政治指向,但依然不失对现实的关怀与热情,且通俗易懂、妇孺皆知,故而出现了元和以后“学浅切于白居易”的文坛风气。

(5)、白居易留给杭州很多东西。比如杭州城内有六口水井年久失修,导致百姓吃水难的问题,白居易主持疏浚六井,解了杭州城百姓的渴。

(6)、诗歌先是描写了炎炎夏日里辛苦劳作的农民一家,“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画面里流淌出了艰难的含义。

(7)、因此,如果我们把他的名作长恨歌,看成是描写唐明皇与杨玉环那惊心动魄缠绵绯则的爱情故事,很显然是不符合白居易的诗歌的创作主张的。

(8)、每个走过白堤的人都忍不住提一提当年白居易治理西湖、蓄水筑堤的事。

(9)、来到江州两年了,白居易愈发感觉到位卑、官小、地偏也没什么不好,起码他可以随时开始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10)、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11)、第自创新题。改变了过去文人写诗沿用古乐府旧题的作法,“即事名篇,无复依傍。”

(12)、主题、题材集中:他一般只选择一件最典型的事迹,突出一个主题。

(13)、《与元九书》便是全面、系统、有力 地宣传现实主义、批判形式主义的宣言书。

(14)、关于文学创作的源泉,我国早期儒家文论已有不少见解,白居易的诗论继承了这些观点,又有自己的发展。从诗歌“感于事”这一说法上看,便与前人的内核不尽相同。白居易所谓的“事”,主要是指社会现实中的不平之事,相较之下,以往文论中提到的感人心的“事”定位就比较模糊不清,至于刘勰所说的“物色”,范围局限于自然景物,就比较狭窄了。 

(15)、白居易将诗歌与政治、人民生活结合,诗歌与现实的关系上,他认为文学根植于现实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最著名的代表作《卖炭翁》,即反映社会现实,又能够体现出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些在盛唐时期的诗歌中是很少见的。

(16)、弹琵琶的是一位女子,当她看见白居易的船渐渐移过来时,内心是矛盾的。

(17)、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被认为是越职言事。其后白居易又遭诽谤:母亲看花而坠井去世,白居易却著有“赏花”及“新井”诗,有害名教。遂以此为理由贬为江州司马。

(18)、白居易响亮地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口号。 诗歌 必须为政治服务,肩负起“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政治使命。

(19)、再比如,白居易离开杭州时拿自己的俸禄成立了一项市政建设基金。这项基金,一直周转到唐朝末年。

(20)、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白居易是唐代三大诗人之是唐代著名的现代主义诗人,后人称他为“诗魔”和“诗王”。白居易的诗句有着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闲适”思想,是一种非常舒适的生活态度,所以影响非常深远。

(1)、公元803年,三十二岁的白居易正式踏入了朝廷,走进了政治。

(2)、这些人在听说这件事后,开始大量翻阅白居易的诗作,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在白居易的诗作里找到了名为《赏花》和《新井》的两首诗。

(3)、朝廷重用他,太子也关照他,可面对官场上那些相争的朋d、专权的宦官、所有的乌烟瘴气,白居易那颗高贵的心已无力和他们周旋了。

(4)、810年改任京兆府户部参军,811年母亲陈氏去世,离职丁忧,归下邽。814年回长安,授太子左赞善大夫。

(5)、这是他的《长恨歌》,是他留给长安城的不朽,也是不休。

(6)、苛捐杂税,这座百姓身上的大山,迟早也是这个国家的负累。

(7)、诤谏政事是尽他言官的职责;作讽喻诗歌更是他——一个具有话语权的公众人物的使命。

(8)、借助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白居易将生活的各个层面一一加以展现,打破了诗歌创作固有的美学观,将人们对诗歌的表意和叙述能力的认定,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新局面。

(9)、“芳菲尽”说明“人间”已经不美好,这里的“人间”所指何方,大家都懂的。

(10)、在一次文人咸集的聚会上,白居易宣布他将暂别大唐诗坛,回到家乡继续读书深造。

(11)、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12)、在封建社会,一个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就算躲过了战乱、熬过了饥荒、逃过了兵役,也很有可能死在繁重的税赋上。

(13)、当年那首让顾况眼前一亮的诗,也是让白居易吃得起长安米的诗,便是那首我们熟悉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14)、他一生与诗、酒、琴相伴;文学、音乐、政治无不通晓;儒道佛三教兼容并包。他是唐代诗人中第一位将自己的作品编集的人。

(15)、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16)、但这样一项“罪名”还不足以扳倒白居易,于是这些人又拿出了第二件“法宝”。

(17)、在白公祠的白园内,设有后人纪念白居易的醉吟阁,醉吟阁为四柱三层楼,游人到此可赁栏远眺,这是一座结构复杂的亭阁,16根圆柱承托1个主楼和4个门楼,游人可从四方进出,登高望远。

(18)、可以说白居易虽身体未受朱轮五马恩,却尽职尽责配受这朱轮五马恩。

(19)、下属只好又结结巴巴地说:“是徐州白大人的公子。”

(20)、806年,白居易罢校书郎。同年四月试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及第,授盩庢县(今西安周至县)尉。

(1)、首先,对唐明皇和杨玉环的爱情,既有同情,也有谴责。白居易先写李隆基与杨玉环是多么的恩爱,爱情是多么地美丽,又写李隆基在安史之乱中都无法挽救自己的爱人,这是同情,再写李隆基通过道士找到了杨玉环,两个人在梦中再续前缘,这些既有赞美,也有同情。这可以说是感伤诗的内容,这也是白居易把这首长诗列入感伤诗的原因。

(2)、记得当年在看《我爱我家》时,我特别喜欢片头曲里的一句:“或许做梦时误会了自己,否则怎么能有醒来后的孤独。”白居易误会的不是自己,而是当时的宪宗皇帝。

(3)、唱和诗,最著名的是与元稹的通江唱和诗篇。其中,长篇排律,形式大于内容,成就不高;短篇小诗,如《舟中读元九书》,则真挚有味。

(4)、首先是日常琐事,如《赋得古原草送别》《问刘十九》,字字句句皆是“称心而出”;其次是记游写景,如《大林寺桃花》《钱塘湖春行》,具有“逸韵谐奇”的散文化特征;再次是说理议论,多表达出世之意,较好的如《效陶潜体十六首》,比陶诗多一层亮色,富有理趣。这些诗作具有强烈的个人化色彩。 

(5)、白居易只身来到江州,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孤独。